你好:
考虑颈椎病,建议去医院做颈椎CT检查一下,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伏案工作,颈肩部的肌肉一直处于紧张强直状态,血液循环不畅,极易导致颈椎病的发生。颈椎病是颈椎的慢性退行病变,属于无菌性炎症,打针吃药无法消除无菌性炎症,建议采用中医膏药外贴法,膏药有强筋健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不仅能控制阻止骨关节病的发展恶化,而且患者是康复后不易复发。安全无副作用,最理想的治疗方法。
日常生活中应当注意避免长时间低头及颈部的疲劳,不要颈部保持一个姿势时间太长了注意防寒保暖,不宜劳累,枕头不要过高,过硬,也不要随便按摩颈部,有时候按摩不好会适得其反的多做颈部的运动,也可以经常热敷,可以改善症状
肩膀疼痛可由多种原因综合造成,引起肩膀疼痛的常见原因有:
1、肩部肌肉痉挛:造成肌肉痉挛的原因为——局部受凉、长期低头伏案工作、或长期从事电脑操作、坐姿不正确等,因长期保持某一种姿势,使肌肉一直处于紧张状态,所以很容易引起肩膀疼痛。
2、颈椎病——可引起肩部疼痛,称为颈肩综合症。最常见的是颈神经根压迫的症状,疼痛一般不太剧烈,可伴有肢体发麻、无力等,但关节功能受限不明显,检查有颈椎骨质增生存在。
3、肩周炎:肩关节是人体关节中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退行性改变,加之肩关节在生活中活动比较频繁,故而易发生慢性劳损,发生肩周炎。
肩周炎急性期,以肩关节疼痛为主要表现。常有日轻夜重的特点。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关节功能障碍,特别是在粘连期或恢复期,常影响日常生活,如提物、吃饭穿衣,洗脸梳头等。
你可拍颈椎片,首先要除外颈椎骨质增生的情况,如无明显颈椎压迫情况,可按肩周炎或肌肉痉挛治疗。
治疗方法:
1、消炎止痛,如戴芬 75mg/粒 日1次; 或萘普生 250~500mg 早晚各1 次 。
2、解痉镇痛酊或正红花油等,局部外涂后用手掌按摩患处至发热。
3、麝香壮骨膏或万灵五香膏外贴。
4、局部热敷:可用电热宝等局部热敷。此外,针灸、理疗、推拿等,均可应用。针灸每日或隔日一次,10一疗程。
如为肩周炎,在急性疼痛期过后,从粘连期开始,治疗以推拿、按摩、特别是功能锻练为主。功能锻练的程度和质量,直接关系关节功能的恢复。
常用的功能锻练方法有:面壁爬墙法、背墙外旋法、越头摸耳法、弯腰转肩法、搁手压肩法等。
长时间一个姿势且不运动容易这样
是常见病,绝大部分不需要药物或手术治疗,找个正骨大夫,他们手法专治这类病,通常治疗一到两次,治疗时间不超过十分钟,不再压迫神经,相应的症状自然就消失了,
陶女士第一次来扎针时,脸色灰黄,一个人近乎虚脱,软软靠在椅背上。右肩及肩膀酸重、疼痛,断断续续发作两年多,严重时胳膊抬不起来,晚上睡不好觉,白天困乏无力。医院针灸、推拿多次,好不了几天又会再来。我让她抬起来试试,胳膊举到额前很费劲,再往上就开始龇牙咧嘴。
肩部疼痛,识证为上焦;肩膀疼痛,识证为下焦,黄帝内针限定肘膝以上禁针,倒换到上焦用针。
肩部疼痛,经络主要在太阳经、少阳经、阳明经区域;
肩膀疼痛,经络主要在太阳经、少阳经、阳明经及太阴经区域。把这些症所在的经络合并同类项,这样组合取穴就简化了,集中在太阳经、少阳经、阳明经、太阴经区域。
三焦同气取上焦腕部,在 太阳经支正穴、少阳经外关穴、阳明经偏历穴、太阴经经渠穴各刺一针。
此时让陶女士抬举胳膊。她说好是好点了,但还是痛。
接下来阴阳倒换,先是上下倒换:太阳经支正穴倒换到后溪穴、少阳经外关穴倒换到中渚穴、阳明经偏历穴倒换到合谷穴、太阴经经渠穴倒换到鱼际穴。
同时,进行表里倒换。前面所刺太阳经支正穴、少阳经外关穴、阳明经偏历穴、太阴经经渠穴这四针,阳明与太阴已经暗含倒换,故只选择太阳与少阳进行表里倒换。太阳经支正穴和后溪穴,表里倒换至少阴经通里穴和少府穴;少阳经外关穴和中渚穴, 表里倒换至厥阴经内关穴和劳宫穴。
然后再取肘部阳明经曲池穴、太阴经尺泽穴调中。
进针完毕,再让陶女士抬举胳膊,她惊喜地发现,手臂不仅能自如抬举,还能绕过头摸到后面项背。
第二天,陶女士除了有些酸重感和轻微疼痛,症状竟已好了大半。第二、第三次用针后,她除了感觉右肩及胳膊有两根筋还牵着,疼痛酸重感已经消失。如此针治四次,陶女士就再没来过。
肩部不适症状的处理,根据症之所在经络,在腕部上焦区域寻找阿是穴或者同气点下针。
如果用针效果不好,可在掌部以及肘部进行上下倒换,或者表里倒换来寻找解决之道。
肩部的经络循行,与颈项的经络分布有点类似。
肩部正后,包括背部的上焦区域,都是太阳经说了算;
往两侧去,在肩髎穴附近,是少阳经小哥的地儿;
正中肩峰区域,那是阳明经的疆土;
肩前云门穴、中府穴附近,则是太阴经的蜗居点;
腋前大筋附近是厥阴经的循行地带。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考虑肩部问题,往往与颈项以及肩膀的问题连在一起。颈项的问题,在前篇已专门说过。这里重点说说肩膀的经络循行区域。
还有一点要说明,肩部与肩膀的不适问题,在熟悉经络时分开来掌握,可能更方便初学时理解。
比如从三焦定位看,肩部的问题,可归入躯干的定位,放在上焦来看待;肩膀的问题,可归入手臂的定位,放在下焦来看待。
而在处理肩部不适症状时,少阴经的问题几乎很少涉及,所以说明肩部经络循行路线时,就将其归入到肩膀区域一并介绍。
从肩部向肩膀延伸,在外侧(表侧)的是三条阳经,从前到后,依次是阳明经、少阳经、太阳经。
这几条阳经的区域划分,分别可以阳明经肩髃穴与曲池穴、少阳经肩髎穴与天井穴、太阳经肩贞穴与小海穴的连线作为轴线,以轴线与轴线之间的二分之一处作为三条阳经之络的划分中心线,这样就可以相对清晰地区分出三条阳经的主管区域。
同样,在里侧(内侧)的三条阴经,从肩前往里去,依次是太阴经、厥阴经、少阴经。太阴经、厥阴经刚才已经说到,太阴经是肩前区域,厥阴经是腋前大筋附近,少阴经在腋下,也就是腋窝里。
细分的办法,也是一样找连线,太阴经是从肩髃穴前二横指到尺泽穴,厥阴经是从腋前大筋到曲泽穴,少阴经是从极泉穴到少海穴,连线与连线的中间线,就是络与络之间的分界线。
我有个好友是健身运动爱好者,三天两头跑健身房,胳膊一弯,满满隆起的都是腱子肉。前几天忽然找我,不晓得是健身用力过猛,还是肩部受寒,左胳膊举不起来了。寻找痛点在哪里?痛点正好在肩髃穴(阳明经)附近。
症在左边,左病右治,三焦同气取右手腕部,就在 阳明经 阳溪穴刺入一针。
让他再举手臂。到底是“运动健将”,一下就把手举过了头顶。咋样?他说,大部分好了,只有一点点不舒服了。
继续阴阳倒换, 阳明经腕部阳溪穴上下倒换至肘部曲池穴 刺入一针,再让他举。
当然,既然是上下倒换,可以向上倒换到掌部合谷穴,也可以向下倒换到肘部曲池穴。至于往哪里倒,心中明了理,上下倒换都一样,平时用针不用过多拘泥。
这次举得更加自如,手臂绕到颈项另一侧也没问题了。朋友说,这几天干活稍不注意,胳膊抬过一点,眼泪就差点要痛出来。现在居然一下子好了,这是为什么啊?
为什么啊?这就是黄帝内针的奥秘啊!你去买本书好好学。我卖了个关子。
不过这个关子还真不是刁难,如果他真的有心去学,一定能够学会。黄帝内针本来就是一个人人都能学会的简易针法。
看在好友的份上,再送你一针,太阴经尺泽穴。这一针与阳明经曲池穴并驾齐驱,既是调中,又是太阴经、阳明经表里倒换,实实在在为他买了一份保险。
果然,就这么一次,好友的胳膊就恢复了,又去健身房耀武扬威去了。
像好友这类偶发性的症状,不是陈旧性的伤痛,用黄帝内针见效较快。有些不适症状时间较长、成因相对复杂的,针治难度也会大一些。
有个同事手臂抬举困难,医院诊断是“五十肩”,针灸、贴膏药、吃西药,想了很多办法不见好。这个同事的不适症状主要是右侧肩膀及肩关节沉胀、酸痛。
我让同事抬举胳膊,肘部拎到胸前,就再也拎不上去了;再让他向前伸,胳膊活动基本不费劲;让他后展时,肩膀除了刚才抬举时的不适,隐隐感到腋下大筋的地方也被牵住了。
胳膊向上拎举困难,障碍主要集中在阳明经、太阴经区域;后展感到腋下大筋处有不适,那是厥阴经有问题。
问诊时判断肩膀问题在何经何络,让患者作前伸、抬举、后展动作是比较有效的一个办法。
前伸困难,一般是太阳经、少阳经、阳明经乃至太阴经出毛病的可能性比较大;
后展困难,一般是阳明经、太阴经、厥阴经有问题的可能性大;
抬举困难,太阳经、少阳经、阳明经、太阴经、厥阴经、甚至少阴经都有可能是问题所在。当然,牵涉到少阴经的可能性相对比较少见。
具体的判断依据,要结合患者的感受来判定。
这位同事肩膀不能抬举,识证是下焦,按照右病左治法则,取其左手腕部,在阳明经偏历穴、太阴经经渠穴、厥阴经内关穴各刺一针。
考虑到同事的病发时间比较长、症状相对较重,进针的同时进行了阴阳倒换,在腕部阳明经阳溪穴、太阴经太渊穴、厥阴经大陵穴各刺一针,这样与前面所进之针形成上下倒换。
针入后,同事抬举手臂有所改善,但疼痛症状还是比较明显。
我的第一选择还是 考虑 阴阳倒换(上下倒换), 在肘部阳明经曲池穴、太阴经尺泽穴、厥阴经曲泽穴各刺一针。
但疼痛症状还是变化不大。
上下倒换还不行,那就再来 表里倒换 。最先针刺的是阳明经偏历穴、太阴经经渠穴、厥阴经内关穴,阳明与太阴已经含有表里倒换之意,现在只要选择厥阴经进行表里倒换,将厥阴经内关穴表里倒换至少阳经外关穴。
同时,跳出经络上下、表里倒换的圈子,将患处放到更大的空间来考量。
症主要集中在阳明经、太阴经,从整个肩膀来看,正好可以看作是外侧、前侧,也就是阳;与之相对应的太阳、少阴区域也就可以理解为后侧、里侧,也就是阴。
这样一来,用针的思路又得以拓宽,阳病治阴啊,再来一次前后倒换,选择太阳经的支正穴。
施针结束,他肩膀的疼痛症状大为好转,但是肩关节里面还是有明显痛点。这个“老顽固”还真是难缠。
我略一沉吟,在其阳明经二间穴、三间穴横穿一针。再让同事感受患处,痛点消失。
为何选二间穴、三间穴横刺?人体处处有三焦。
把手掌竖起来划分三焦,如果把掌根部位看作是下焦,掌中部位劳宫穴、少府穴等一圈看作是中焦,掌指关节处(二间穴、三间穴)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上焦?
肩关节阳明经处不适,不就正好与食指阳明经循行处 二间穴、三间穴 同气吗?既是经络同气,还是三焦同气。同气自然相求,有求必应。
肩关节从手部来讲的话属下焦,按理在对应的另一侧肩关节来用针,但是因为肘膝以上禁针,上下倒换到上焦腕部用针。
当然,如果把肩关节放到躯干来看,也可以看作是上焦所在,那亦是同气相应。
以此类推,一个手掌其实可以包罗万象。
同事的“五十肩”,先后针治了三四次,肩部不适症状基本消除。
这样过了一个多月,有次问他肩膀怎样了。不料他告诉我又反复了。我很纳闷,这么快就变脸啦?
这个同事是个顶级书法爱好者,肩膀稍微有些好转,又开始醉心于他的理想,没注意休养生息,不适症状又卷土重来。又回到那个老问题,健康的责任人到底是谁呢?
小贴士:肩部不适之症,识证为上焦,(肩膀不适之症,可视作为下焦),经络主要为太阳经、少阳经、阳明经、太阴经、厥阴经、少阴经。
一般按上病下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法则求同气。
取穴可以《黄帝内针》“肩部经络(同气)”章节所给出的穴位为据。
具体取穴可以阿是穴为准。如用针效果不佳,可采取阴阳倒换办法强化。
富贵包就是大椎穴瘀堵,会导致空气、空血的状态。气血不能上于头部,会引起头晕,头疼,失眠,健忘。严重的会引起恶心,呕吐,四肢发麻!可以用艾灸治疗的,可以艾灸大椎和不舒服的地方。
脖子疼一般是颈椎病 你要早点治疗 在在家里 要注意第1、改变用枕习惯,正确使用世纪本草乐颈枕,这无论对颈椎病的预防还是治疗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2、注意适当休息,避免睡眠不足。睡眠不足、工作过度紧张及长时间持续保持固定姿势等,将导致神经肌肉的过度紧张,强化颈椎病症状3、可使用热敷,对于缓解局部神经肌肉紧张有一定作用。
第4、积极锻炼,特别是颈肩背部肌肉的锻炼,详见上述“颈椎病日常保健”之“保健方法2”。正确的锻炼可以强化肌肉力量,强化正常的颈椎生理曲度、增加颈椎生物力学结构的稳定性,同时促进血液淋巴的循环,有利颈椎病。的恢复
治疗颈椎病的正确按摩方法字体: 大中小 很多颈椎病患者喜欢用按摩方法来治疗颈椎病,按摩治疗具有舒筋通络、活血散瘀、消肿止痛、滑利关节、整复错缝等作用,对神经根型的效果较为明显,对椎动脉型和交感神经型也有一定的疗效。对脊髓型颈椎病,按摩疗法应慎用。 颈椎病治疗方法如下: (1)患者正坐,医者站在背后施按揉法于风府、肩中俞、肩外俞、天宗穴,能舒筋通络,使颈肩部痉挛的肌肉得以放松。再用 法于颈肩部,以斜方肌为重点,施法3~5 分钟后,医者一手扶头顶,一手施法于颈胸椎部,在的同时,配合颈椎屈伸被动运动3 ~5次。接着颈及患侧肩部,配合颈椎侧屈被动运动3~5次。最后医者一手托住健侧下颌,一手颈肩部,配合颈椎旋转被动运动。本法是治疗颈椎病的主要手法,其功能为舒筋通络,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使局部血液循环加速,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消除神经根炎症和水肿,改善局部组织的营养供应,改善病灶部的缺氧状态。 (2)坐位,医者立于患者后方,施拿法于风池、风府、肩井部以舒筋通络,进一步缓解痉挛的肌肉,能经通络而行气血,使颈肩部僵硬痉挛的肌肉逐渐趋于柔软。 (3)坐位,医者立于患者侧方,一手虎口托住患者枕部,一手以肘部托住其下颌,手掌环抱其头部向上牵引,利用患者的体重对抗,使椎间隙增宽,椎间孔扩大。 (4)坐位,医者一手扶住头顶,一手托住患者下颌作抱球势,徐徐摇动颈椎,待患者肌肉放松后,突然作颈椎伸位斜扳法,往往可听到弹响声。本法功能为滑利关节,整复错缝,扳法拉开椎间隙,突发性动作可纠正后关节错缝,增加颈椎的活动范围,同时能改变骨赘和神经根的相对位置,以减少刺激和压迫,从而缓解和消除临床症状。
是颈椎病 。
自我运动治疗
1、颈部运动:头向前倾十次,向后仰十次,向左倾十次,向右倾十次。然后缓慢摇头,左转十次,右转十次。
2、摇动上肢:左臂摇动二十次,再右臂摇动二十次。
3、抓空练指;两臂平伸,双手五指作屈伸运动,可作五十次。
4、局部按摩:可于颈部、大椎穴、风池穴附近寻找压痛点、硬结点或肌肉绷紧处,在这些反应点上进行揉按、推掐。
5、远道点穴:在手背、足背、小臀前外侧、小腿外侧寻找压痛点。于此反应点施点穴按摩。
6、擦掌摩腰:将两手掌合并擦热,随即双手磨擦腰部,可上下方向擦动,作五十次。
7、掐捏踝筋:两手变替掐捏足踝后大筋。
8、用拇、食指掐揉人中穴。
9、提揉两耳;用手提拉双耳,然后搓揉,待耳发热为止。
每日可自行施术一次。手法由轻渐重,以能忍耐为度。依法施术,一般1-2月即可见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