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棚摄影常见人像布光技巧

影棚摄影常见人像布光技巧,第1张

  导语: 对影棚人像摄影来说,如何创造性地布光和处理模特和环境的关系,显得非常重要。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布光技巧吧!

 1主灯置于模特右侧,模特左上方放置一盏辅助灯,为模特脸部阴影补充一些光线,以使阴影的细部突显出来。身后的背景灯则使模特整体的轮廓从深色背景中一跃而出。主灯照度略有不足,导致模特左手指端光照不充分。

 2采取比较经典的1主灯+1副灯的布光方式,由于模特脸部特别是眼睛是写真的重点所在,采取比较柔和的泛光灯作为主灯,一方面营造了眼神光,另一方面刻画出红色丝绸披肩的细节,而位于右上方的副灯则用于消减模特脸部过重的阴影,使鼻部轮廓更突出。

 3这是一张全身照,主灯置于模特正前方,自下而上出光,兼顾到模特服装和脸部的照明。而位于模特左右两边呈45度的轮廓灯则保证了模特脸部光线足够柔和。这种三角布光法可以用于模特全身需要均匀照明的情况。不过就这张图来说,模特的白色裙子细节没能保留而腮部由于阴影显得愈加突出,这些都是应该避免的。

 4主灯位于模特左上方处,照亮模特肩部脸部发丝和背景装饰的羽毛。而位于模特前方偏右的副灯则相当大程度上弥补了由主灯造成的阴影。模特身后的浅色背景灯用于营造气氛。

 5这张的重点在于模特的红色套装和黑色的发丝与白色背景的对比,而露出的`一只眼睛则为画龙点睛之处。因此主灯更多地关照了红色套装地质感表现,而位于模特左上方的副灯则打出了头发的光泽。

 6位于模特前方稍偏左的位置的主灯营造了眼神光和模特脸部轮廓,由于模特的左脸有朦胧黑纱遮挡则省掉了副灯。

 7主灯位于模特正前方,脸部光线较平。模特扯起的黑色披风在这里有部分反光板的作用。头发通过上方副灯照亮。这张作品的视觉亮点在于位于黑色披风上的白色镶边。

 8主灯位于模特左上方,照亮模特头发、脸部和肩部。副灯位于模特右下方,用于为模特蓝色纱质外套提供足够的光线。为了突出涟漪状背景,特地用背景灯打亮。

  面部轮廓不对称成因不良的护肤手法和日常的一些坏习惯,都会让我们的面部皮肤松弛、肌肉走样,同时因为两侧脸受力不均,从而导致了面部的不对称。只有改正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才能更好的规避和解决这些问题。

  1、使用护肤品手法不当:因为忙碌就随意、胡乱地涂抹甚至只是单手就完成护肤过程,会造成面部轮廓的不对称与松弛。

  2、不良的生活习惯:长期单侧睡会使脸部一侧血液流通不畅,积郁浮肿或松弛,导致两侧面颊肌肉饱满度迥异;经常性的斜肩歪头会造成肌肉与骨骼受力不均衡。需要通过按摩,循序渐进的进行矫正;习惯单侧咀嚼也会造成咬肌一侧偏大,导致面部不对称。 

  提升按摩法,矫正轮廓模糊针对面部肌肤松弛导致的面部轮廓不对称和模糊等问题,可通过按摩脸部和肩部,以达到舒缓和提升的目的。需要每天坚持,循序渐进的进行矫正。 

  1、按摩太阳穴:以双手掌心分别置于两侧太阳穴。轻轻揉搓、按压。可以给大脑以良性刺激,能够解除疲劳、舒缓压力。 

  2、提升面部:将两侧耳部分别置于双手虎口处,手掌水平垂直并有节奏地轻轻向上提升,可以起到提拉面部的作用。 

  3、按摩肩部:将手掌置于锁骨处,用手指与掌心分别向颈部与肩胛施压,按摩肩部肌肉,有助于放松心情,舒缓压力。使紧张的肌肉得到松弛,从而舒解面部皮肤。 

  按压按摩法,矫正肌肉走样由于单侧睡等不良习惯导致脸部浮肿,血流不畅的,可以顺静脉方向按压按摩,扫除淤阻,保证血液的正常流通,从而恢复两侧面部平衡。 

  1、按压腮部:将手指并拢、双手弯曲,做托腮式的动作,然后用手指按压腮部。可以疏通管道、缓解压力。 

  2、按摩淋巴:用食指按压连接头部与颈部的肌肉与淋巴,让这个关键部位的血液保持流通顺畅,从而打通淤阻。 

  “剪刀手”大法,放松咬肌每一次咀嚼都是面部肌肉的锻炼,因此偏爱一侧咀嚼的人往往会有脸部两侧咬肌不均衡的苦恼。可以通过修正不良的咀嚼习惯和抻揉的手法来改善。 

  1、“剪刀手”大法:用食指与中指以“剪刀手”的形式,压抻颧骨下方、咬肌附近。可以有效的放松紧张的肌肉,从而改善面部不对称的情况。 

  2、按揉肌肉:将双手十指弯曲,贴在咬肌处,按揉数次,然后换另一侧进行。这个方法同样能起到舒缓肌肉的作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85313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6
下一篇2023-11-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