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服的穿着是很繁琐的,而死霸装又有其特定的穿着规范,为了出行着装的美观和统一,因此在这里简略说明一下穿着死霸装(以下简称48装)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一、48装的组成
包括上衣衬衣(肌襦袢)、上衣外套、袴(剑道裤)、腰带、两趾袜、草履,另外队长有队长外套,副队长有副官章,隐秘机动部队有面罩(= =b)
辅助工具:别针N个(一定要自己预备好哦~~ ^_^b) 二、上衣的穿法
1、衬衣:右襟在下,用别针固定在身体左侧;左襟在上,调整好领口的高度,用别针固定在身体右侧;
2、外套:同上;
3、★特别注意:领口露出的衬衣白边宽度约1cm,调整好以后,用别针在领口里侧固定(很需要技巧,要穿透4层领子,而且外边不能露出痕迹,小心扎手= =+);
4、★特别注意:调整袖子,袖口露出的衬衣白边宽度约1cm,(需要反复的抻拽,刚开始会不太稳定,两臂活动几下适应片刻就会服帖了)。如果因为制作原因(个别情况,裁缝疏忽= =b,补偿措施:终身保修),衬衣露出的宽度太多,暂时可以在衬衣肩部接缝处用别针固定,或用针线固定,反之如果露出的宽度太少,则在外套肩部接缝处固定。
二、袴的穿法
1、提起前片,两条腰带在身后交叉一次,再在身前交叉一次,绕到身后打结;
2、提起后片,腰板应紧覆在前腰带结之上,两条腰带穿过前片下方交叉,绕到身后,在后片腰板之下打结;
3、从两侧开衩部伸进手去,调整上衣衣襟,后背的中线要对正,前后多余的衣褶推平,藏到身体两侧。开衩部位露出的上衣下摆要抹平整。
需要注意的是:裤腰不宜提的过高,应正好卡在髋骨上。因为斩魄刀要插在腰带里,位置过高不仅影响美观而且影响拔刀的角度和速度。 ★特别注意:决定剑道裤美观与否的关键就是后腰板是否服帖,因此前后腰带打结一定要平整,从外面看不能有凹凸不平,更不能露出腰带结★特别注意!三、腰带的系法
腰带两端对折,取中间位置压在前片腰带上,在身后腰板下方交叉,绕到身前,打蝴蝶结,中间的结要平整,末端长度平齐一致。
前腰板要露出一些。 四、草履的穿法
提高袜腰,鞋带在脚背上边交叉一次,绕脚腕两周打死结,鞋带末端盘绕藏起。
五、斩魄刀的位置
刀鞘插在白腰带里,刀柄不要离腰带太远,刀刃方向向上。
腰带,像穿合服一样,先绕后面缠一圈,绕前缠一圈,在腰的右侧像系鞋带一样打一个漂亮的蝴蝶扣。
狩衣(也就是狩服)
狩衣在历史上最先是以野外狩猎时所用的运动装。为方便起见运动袖与衣体未完全缝合,从肩部可以看见里面所穿的单衣,整体的装束都非常宽松。由于穿着方便,又便于活动,因此一般公家平日里也喜欢穿用。后来便渐渐发展成为院参时的礼服。狩衣是武家所独创,跟据披肩与铠甲发展而来,并在官家社会身份等上下阶层关系中。具有严格的服饰概念.在平安时代为一般官家的便服,镰仓时代为祭奠中神官穿着的服装.
古时的狩衣是用麻布制作的,也称作“布衣”。随着使用阶级的扩大,开始出现供公卿穿着的绫织材料,也出现了“有纹狩衣“、”无纹布衣“的称呼。狩衣与布衣不同的地方在于,狩衣有衬里(裏地)。渐渐地,衬里也随狩衣一同发展出多种多样的美丽颜色来。
狩衣有宽大的袖子,袖端有一条做点划线状穿过的带子,既”袖括”。
末端那条可以活动的细布称为”露”,35岁前”露”为扁平状。“袖露”根据年龄的不同分为薄平形(34、35岁以下的年轻人使用)、厚细形、左右捻形、笼括形和嵶形。袖露的式样是以公卿位阶等级来区分的。
里面的衣服叫做单衣,再里面的是白衣.下面的是裤.又称”指贯”肥大的裤在裸部束起,虽然看起来灯笼,却避免了因裤管过大而到处乱飘或不小心自己踩到而扑倒.
”指贯”的颜色有一定限制,可以根据颜色区分年龄.
一切着装完毕,戴上”立乌帽子”,手持蝙蝠扇,脚穿”浅踏”,这就是典型的平安时期狩衣的装束.
狩衣的穿着和搭配的裤裙都是特定的。指贯(或差袴。另外,自平安到室町时代,也用「狩袴」来称呼细身六幅指贯的袴)就是狩衣较为固定的下着搭配。 进行礼祭仪式时,狩衣里还要穿着单衣(也可以用衵衣代替),但平时是可以不穿的。狩衣的色彩和纹样除了禁色(天皇的专用颜色)以外,通常可以自由选择,因此在近世便可以看到各种设计和色彩的狩衣。本来是日常穿着的狩衣,随着时代的变化,也渐渐地公服、礼服化。江户时代狩衣作为武士礼服的出现,标志着“直垂阶级”的诞生;当时的公家也普遍穿着狩衣。而今天,狩衣则成为神社神职人员的通用服装(在这种情况下,所用的袴是差袴)。
参考:http://picyupoocom/aph0881/544105285ff9/86dm3m11jpg
http://picyupoocom/aph0881/81786525df6c/98wghprnjpg
和服(わふく,wafuku) ,
日文原意是“服装总称”,但后来专指其传统服装。该词起源于明治维新日本国门打开后,本称吴服,因日本人是和族所以也叫。
这个词的对义词是洋服。
现在去到日本还是称吴服为多。
日本传统民族服装。日文称着物。
日本古代曾长期使用附袖贯头衣,称"小袖",是结合南方"身顷"、北方"筒袖"所创制,袖裉下有"身八口"(通风口)。从公元3世纪开始,中国袍传入日本并产生影响,"小袖"不断吸收吴服(中国三国时期吴国服装、五代十国时期吴国服装)、唐衣(中国唐代服装)和中国明代服装特点,在室町时期(1338~1573)发展成摆长过膝、袖口宽大的"长丈小袖",确定了和服的基本形式。
和服分男用、女用、儿童用和单衣、夹衣,有"表着"(外袍)、"下着"(内袍)等种类。和服长度一般齐踝,交领,右大襟,宽袖,留身八口,上下无扣无襻,系腰带,衣上印有家族徽记。男和服采用黑、褐、灰、深蓝等色的布料,或用细格、圆点、鸟眼图案的布料。女和服通常采用色彩艳丽的丝绸面料,有精细的刺绣、绘画及附加饰物。女和服腰带(奥比)质地为织花或绣花的绸缎,长约3~5m,宽约25~40cm,通常单条织造而不加裁剪,用时裹于腰胸之间,在背后打结,结眼考究,有200多种。腰带后中部有一小垫衬,用以撑住腰带的褶饰。在各种社交活动中,和服一直深受日本人民喜爱。
和服属于平面裁剪,几乎全部由直线构成,即以直线创造和服的美感。和服裁剪几乎没有曲线,只是在领窝处开有一个20厘米的口子,上领时将多余的部分叠在一起。如将和服拆开,人们可以看到,用以制作和服的面料,仍然是一个完整的长方形。由于和服的裁剪制作具有上述特点,所以在量体裁衣方面比较自由。在制作和服时,较少为人的体型所左右,高矮胖瘦不同的人,即使穿着同一尺寸的和服,也很少给人以衣不合体的印象。因为,它可以因人而异,在腰间调节尺寸。和服虽然基本上由直线构成,穿插在身上呈直筒形,缺少对人体曲线的显示,但它却能显示庄重、安稳、宁静,符合日本人的气质。不仅如此,和服同时也顺应日本的自然;日本绝大部分地区温暖湿润,因此服装的通气性十分重要。由于和服比较宽松,衣服上的透气孔有8个之多,且和服的袖、襟、裾均能自由开合,所以十分适合日本的风土气候。
参考:https://gss0baiducom/70cFfyinKgQFm2e88IuM_a/baike/pic/item/6f470395b4be4c1d7af48078jpg
和服的种类很多,不仅有男女和服之分,未婚,已婚之分,而且有便服和礼服之分。男式和服款式少,色彩较单调,多深色,腰带细,穿戴也方便。 女性和服款式多样, 色彩艳丽,腰带宽,不同的和服腰带的结法也不同,还要配不同的发型。已婚妇女多穿"留袖"和服,未婚**多穿"振袖"和服。此外,根据拜访、游玩和购物等外出的目的不同,穿着和服的图样、颜色、样式等也有所差异。
1留袖和服
女性参加亲戚的婚礼和正式的仪式,典礼等时穿的礼服。以黑为底色,染有五个花纹,在和服前身下摆两端印有图案表示已婚妇女使用叫"黑留袖"和服。另外其它颜色的面料上印有三个或一个花纹且下摆有图案的叫"色留袖"和服。
色留袖 黑留袖
2振袖和服
未婚**的第一礼服,根据袖子长度分为"大振袖","中振袖"和"小振袖"。其中穿得最多的是"中振袖"。例如:成人仪式,毕业典礼,宴会,晚会,访友等场合。 因为这种和服给人一种时尚的感觉,所以已婚妇女穿"中振袖"的时候也越来越多。
3访问和服
整体上染上图案的和服从下摆,左前袖,左肩到领子展开后是一幅图画,近年来作为最流行的简易礼装而大受欢迎。开学仪式,朋友的宴会,晚会,茶会等场合都可以穿,并且没有年龄和婚否的限制。
4小纹和服
一般作为日常的时髦服装,整体上染有碎小花纹,很适合用于练习穿着,约会和外出购物的场合。如果是年轻的女性,也可以用于半正式的晚会。
5男式和服
男子和服以染有花纹的外褂和裙为正式礼装。除了黑色以外其它染有花纹的外褂和裙子也只作为简易礼装,可以随便进行服装搭配。
6素色和服
这是一种单色和服(除黑色以外),如果染有花纹可以作礼服,如果没有花纹则作日常时装服。
7付下"和服
袖子,前后身,领子的图案全是自下而上的方向印染的和服总称。比访问和服更轻便舒适。
三、和服带子的种类
丸带
女式和服最初使用的带子,其正面里有花纹,华丽而不失典雅。
袋带
宽八寸(日本的1寸=303cm),正面有花纹,底面是素色,目前是日本最流行的带子。其中一种织入锦线或金线的带子可与礼装搭配,其他染有轻快图案的带子则用于时装服。
名古屋带
太鼓的两端分别连有两条较细的带子,这样系起来即舒适又方便。
袋名古屋带
带宽八寸(1寸=303cm),比袋带更轻便舒适。
半中带
其带宽只有普通带子的一半左右,没有里衬,也不用细绦带,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打结。
四、和服的配件
配件:和服之美,除了袷、带、结的组合外,和服的配件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和服的配件主要有带扬、带缔、带板、带枕、伊达缔、腰纽、胸纽、比翼等。另外还有与和服配套的内衣,穿和服时、进行美容时的一些辅助用具以及鞋和其他附属品。
带扬和带缔是和服整装中十分重要的小配件。带扬的作用除了在制作带结是能够固定和包覆带枕外,而且在装饰上也严格要求与和服、和服带配套。带扬的材料一般选用纺绸、绫、绉织物等,上面装饰扎染纹样、友禅染、小纹、刺绣图案或者是色无地。带缔起着系结和服带结的作用,有绳带、编织带、绗缝带之分。有一种绗成圆筒形的带子称为丸绗带,是礼服上专用的带缔。还有一种掺和金银丝的绳带也是平常用于正式礼服和便礼服的带缔。一般来说,带缔厚实的宽带比窄幅带的价格高,所以窄幅带缔一般只用在浴衣上面。
带板是置于带子前方,防止带子起皱的一种整形用的配件,宽度比带子窄一些。
带枕是制作太鼓的带山和塑造变化带结造型时用的,大的很大,但一般都是选用标准形的。
伊达缔,是系在和服领窝以下的胸口位置,以防止穿着走样的一种和服配件。伊达缔一般选用质地较薄的博多织物。
腰纽、胸纽,是和服着装时用于比试和服的长度,或者作为胸口的假纽之用。
比翼,是留袖上的一种特定的装饰,为的是让和服两层缝合能看得出来。比翼规定装饰在袖口、领、衽以及从腋下到袖下的开口部分。丧服不能用比翼。
和服的内衣主要是指足袋、肌襦袢、衬裙、长襦袢、半领。
足袋,即袜子。和服的袜子要求完全选用白色,而且四个脚趾套在一起与大脚趾分开。材料选用上等宽面府绸。
肌襦袢,即贴身汗衫,起到夏天吸汗,冬天保暖的作用,面料选用天然纤维制成的细纱、罗等,领子用同类布做成窄幅的V形领。
衬裙 、衬裙的作用主要是为了防止裙子沾污和保暖。面料选用纺绸、绉织物、尼龙等,长度比长襦袢短5厘米左右。
长襦袢,也叫和服长衬衣,是穿在和服里面的一层衣服,主要功能是在穿着是保持和服的平整和外形的美观,同时也起到防污的作用。
半领,也叫衬领。半领缝在长襦袢上,主要功能是防污。面料选用绉织物、盐濑纺绸等。
和服的两个袖子在左肩上打结,腰间用别针固定,下排开衩是一种新设计的无袖和服。使布面起立体皱纹的直线式和服。在长衬衣外披上和服并用别针固定腰部,行动起来两袖轻盈飘逸。
履物与其他服饰品包括草履、下驮、手提包、带扣、发饰等。
草履,不是指用草制做的鞋,而是对包括布鞋、皮鞋、漆皮鞋等脚后跟约在2——8厘米的鞋的总称。选草履是,要注意所选的草履与和服的用途要相符。礼服用的草履是布制的,鞋子的脚后跟也要选得高一些。近些年选用漆皮鞋的人越来越多,这也反映了草履的一种时尚。
下驮,即木屐,有涂漆下驮、白木下驮等。穿浴衣时,赤足穿下驮。下雨时,木屐要套上防雨、防泥的木屐罩称为雨下驮。
手提包,也是和服的重要附属品之一,在选用面料、花色上同样要求与和服配套。礼服用的手提常是以佐贺锦、博多织、织锦作为面料。作为外出是携带的手提包,一般都是选用漆皮和皮革作为面料。
带扣和带缔起着同样的作用,但是带扣上通常装饰珍珠、七宝等,为的是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
发饰,如梳、簪、丝带等,选择发饰要注意使用的场合,像穿振袖之类的华丽和服,选择发饰也就要花哨些;若是穿丧服则要避免戴珊瑚、翡翠之类的发饰。
木屐
五、和服的历史
和服是日本的传统民族服装,因为日本人口中的90%以上,都属于“大和”民族,故取其名,在日语中,它又叫做"着物"。和服除了保暖、护体外,还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尤其是女性和服色彩艳丽,式样美观,腰部还配有漂亮的宽幅带子,简直就是一种艺术品。
和服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3世纪左右,据《魏志·倭人传》中记载:“用布一幅,中穿一洞,头贯其中,毋须量体裁衣。”这便是和服的雏形了。大和时代,倭王曾三次派遣使节前往中国,带回大批汉织,吴织以及擅长纺织、缝纫技术的工匠,而东渡扶桑的中国移民中也大多是文人和手工艺者,他们将中国的服饰风格传入日本。
奈良时代(公元718年),日本遣唐使团来到中国,受到唐王的接见,获赠大量朝服。这批服饰光彩夺目,在日本大受欢迎,当时日本朝中的文武百官均羡慕不已。次年,天皇下令,日本举国上下全穿模仿隋唐式样的服装。
到了14世纪的室町时代,按照日本的传统习惯和审美情趣,带有隋唐服装特色的服装逐渐演变并最终定型,在其后600多年中再没有较大的变动。至于腰包则是日本妇女受到基督教传教士穿长袍系腰带的影响,而创造出来的,开始腰包在前面,后来移到了后面。在1868年,明治维新以前,日本人都穿和服,但在明治维新之后,上层社会中的男士开始流行穿西服,也就是俗称的"洋服"。
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时,由于当时的妇女仍穿和服,故因行动不便而遭遇不幸或身留残伤。此后,日本妇女才逐渐改穿套裙或其它服装。不过和服在今天仍是日本人的最爱,无论是在节日庆典、毕业典礼、婚礼、葬礼或是在庆祝儿童的"七五三"等重大场合之上,随处可见身着传统和服的人们。
六、和服的纹样
和服及其带的图案也可以称为纹样,纹样有全部一体的循环纹样,也有不循环的纹样,经排列组合后形成模样。日本纹样的原型大多来自自然界的花鸟风月或生活中的各种道具,包括以下四大类:
植物纹样:梅、樱、藤、菊
动物纹样:龙、凤、鱼、鸟、蝶
器物纹样:扇子、团扇、茶道具
几何纹样:麻叶、网眼、龟甲
但是,在日常的纹样分类中,一般以纹样的风格分类比较多,如:
吉祥纹样:是指以中国传统思想所产生的带有吉祥含义的各种题材的纹样的总称。如松、竹、梅等的植物纹样,鹤、龟、凤凰等动物纹样,以及各种宝物,吉祥纹样是古典纹样的代表。
有职纹样:平安时代在宫中与仪式有关或行事相关的古典纹样,它通常以外来的几何学纹样作地,再加上具有明显日本风格的纹样作主题,如鹤、立涌、龟甲等,格调极高,多用于礼装或略礼装。
法隆寺纹样:飞鸟时代在法隆寺传下来的中国制的织物的纹样,其中有不少带有明显的波斯风格。
正仓院纹样:以奈良时代传入的正仓院织物为原型的纹样。
名物裂纹样:宋代前后从南方海上传入的特别为茶人所喜好,用作茶叶袋的织物纹样。
唐草纹样:以卷草式样构成的唐草纹样在和服的面料中十分流行,它可分成葡萄唐草、菊唐草、牡丹唐草等,其纹样带有中国唐代风格。
更纱纹样:室町时代以后,从南洋一带传来的印花或手绘棉布,其纹样带有明显的印度风格。
光琳纹样:以江户时代的画家尾形光琳命名的纹样,题材以花鸟风月为主,纹样的线条十分流畅。
缟纹样:以 直线组合而成的单纯的纹样,只有直线的粗细、色彩或晕色过程中营造出来的各种各样的变化。
格子纹样:将经向的缟纹样和纬向的缟纹样组合起来,形成格子纹样,这种纹样十分普遍,通常用于普通的和服。
并纹样:并其实就是一种扎经染色织物,它先将经线或纬线以扎经染色的方法染出一段段的色彩, 然后再进行织造,织造成的织物图案边界会有参差不起的效果,这就是并,并有几何并和绘并之分。
不祝仪纹样:用于丧服的纹样,有纱绫形、云、莲、流水、波等。
带的纹样与和服的纹样基本相同。
礼服所用的丸带和袋带为了表示豪华一般用厚重的纹样,通常是法隆寺纹样或正仓院纹样,吉祥纹样和有职纹样也经常被使用。但是无论用什么样的带,纹样的季节感是很重要的。
名古屋带通常使用较为亲切和简单的纹样,如四季折枝花、有趣的器物纹样,或是小型的几何纹样,与和服十分相称。
所以,在纹样的选用上,必须注意和服与腰带纹样的配合,还有纹样格式的配合。
七、和服的穿法
1准备工作:穿上足袋(袜子)和内衬衣(一般为白色);
2按以下顺序着衣,注意带子不要系得太紧
1. 披上和服,把内衬衣的袖子套进和服袖里,再把和服的背缝调整到后背中心,然后用夹子把内衬衣与和服的领子固定住。
2. 用手提起领子并调整下摆的长度,以不拖地为宜。
3. 打开和服把前领放到腰骨的位置,正面的幅宽以和服边缘与身体侧边对齐为宜。
4. 决定幅宽后,慢慢把底面打开,接着把底面合身定宽,然后把右手所拿着的领子下部提高10厘米,使下摆线呈倾斜状。
5. 再接着整理正面,将左手所拿的领子下部分提高5厘米,注意不要错位。把腰间出现的皱折往上调整。
6. 在腰间系上第一根细绳。带子从身体正面往后系,在背中交叉后绕回到前面打结。
7. 把腰间的皱折拉平。手从和服袖根下的开衩处伸进去检查和服是否被带子夹住,弄平背后因为长而余出的部分。
8. 同样把胸前的皱折拉到腋下,两手抓住各自的两袖边,轻轻抻袖子,使肩部自然顺畅。
9. 检查两领子是否整齐交差好,如有错位,将手从袖根下的开衩口伸进去调整。领口开衩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
10. 在胸下系上第二根细绳,余出的部分一定要拉整齐,正面重叠的部分呈水平状。
11. 端正腰身,在胸前系上一条叫"伊达"的小带子,因为小带子有伸缩性,注意不要系得太紧。
12. 再次检查胸前和后背是否有折皱,有的话,往腋下这边匀平。
整体完成后用大镜子检查是否有差错,然后摘下领上的夹子。
八、和服带子的系法
如果是你一个人系带的话,可以在胸前打结,然后右手拿着结子,左手拿住后背的下侧,从右方向把结转到背后。
1. 把腰带宽上下对折,贴在腰上,取好打结眼的长度,结眼长以20公分为宜。
2. 把打结眼的部份挂在肩上,剩下的部份严整地围腰两圈。
3. 围腰两圈后剩下的带子对折后与挂在肩上的一端打结。
4. 两脚稍分使身体稳定,然后用力勒紧带子。
5. 拿起打结眼的部分叠成三折。
6. 用一条绳子绕两肩一圈系好,用夹子把结眼部份固定在绳子上。
7. 把结翅部份的皱折拉平整。
8. 结翅的长度与两肩同宽,正面朝上卷好。
9. 拿起结翅,在带子衬垫上放入带枕后卷好。
10. 把结翅叠成漂亮的褶,贴在后背上。
11. 把结翅打开整理漂亮。
完成后再做一次检查调整好结翅的角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