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兵马佣的 秘密?

秦始皇兵马佣的 秘密?,第1张

秦始皇兵马俑

简介

秦始皇兵马俑是在1974年发现的,随后在这里建了一个规模宏大的博物馆,于1979年国庆节开放。

举世罕见的秦兵马俑博物馆开放后,很快就轰动了中外,被认为是古代的奇迹,是当代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

秦兵马俑以其巨大的规模,威武的场面,和高超的科学、艺术水平,使观众们惊叹不已。古城西安由于有了秦兵马俑博物馆,很快就成了我国最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国内外游人纷纷慕名而来。来我国访问的外国元首和其他贵宾,多数都要把参观兵马俑列入日程。

兵马俑坑在秦始皇陵东侧约1公里半,先后发一、二、三号三个坑。一号坑是当地农民打井时发现的,后经钻探先后发现二、三号坑。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宽612米总面积达14260平方米。在这个坑内埋有约6000个真人大小的陶俑,目前已清理出的有1000多个。在地下发现形体这么大,数量这么多,造型如此逼真的陶俑,实在是一件令人难以置信的事。

走进博物馆的大厅,只见在地下5米深的地方,整齐地排列着上千个像真人大小的武士全身呈古铜色,高18至197米,一个个威武雄壮,真是气象森严,令人望而生畏。还有如真马大小的陶马32匹。陶马4匹一组,拖着木质战车。

兵马俑的排列是3列面向东的横队,每列有武士俑70个,共210个,似为军阵的前锋。后面紧接着是步兵与战车是的38路纵队,每路长约180米,似为军阵主体。左右两侧各有一列分虽为面南和面北的横队,每队约有武士俑180个,似是军阵的两翼。西端有一列面向西的武士俑,似为军阵的后卫。武士俑朋的身穿战袍,有的身披铠甲,手里拿的青铜兵器,都是实物。组织严密,队伍整肃。几十匹战马昂首嘶鸣,攒蹄欲行。整个军处于整装待发之势。

威武雄壮的军阵,再现了秦始皇当年为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而展现出的军功和军威。

这批兵马俑的艺术史上具有很高的价值。兵马俑的塑造,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而创作,艺术手法细腻、明快。陶俑装束、神态都不一样。光是发式就有许多种,手势也各不相同,脸部的表情更是神态各异。从它们的装束、表情和手势就可以判断出是官还是兵,是步兵还是骑兵。这里有长了胡子的久经沙场的老兵,也有初上战场的青年。身高达196米的将军俑,巍然直立,凝神沉思,表露出一种坚毅威武的神情。那个武士俑,头微微抬起,两眼直视前方,显得意气昂扬而又带有几分稚气。那个身披锨甲,右手执长予,左手按车的武士,姿势动作显示出他是保卫的车士俑。

总之,陶俑具有鲜明的个性的强烈的时代特征。这批兵马颂是雕塑艺术的宝库,为中华民族灿烂的古老文化增了光彩,也给世界艺术史补充了光辉的一页。

兵马俑坑内出土的青铜兵器有剑、矛、戟、弯刀以及大量的弩机、箭头等。据化验数据表明,这些铜锡合金兵器经过铬化处理,虽然埋在埋土里两千多年,依然刃锋锐利,闪闪发光,表明当时已经有了很高的冶金技术,可以视为世界冶金史上的奇迹。

在1991年以前,秦兵马俑博物馆开放的是一号坑。1991年9月,三号坑正式开放。三号坑面积只有一号坑的二十七分之一。但从这个坑出土的战车、武士能和其他物品分析,这个坑可能是作为一、二号坑的统帅部。

历史

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攻灭了他的最后一个对手齐国,成为中国的最高统治者。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秦始皇13岁登基,23岁亲理国政,39岁征服六国,从而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几百年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公元前210年9月,秦始皇逝世下葬在陕西临潼县城东10里的骊山,他的陵墓北临渭水,气势雄伟,规模宏大。

1974年3月,当地农民在打井施工中挖到一件陶俑,他们立即停工,向有关部门作了报告,经考古专家、科技人员的鉴定,确定为秦朝之物。随后,在附近又先后发现了3个大坑,获得了惊人的收获,终于揭开了人类历史文化宝藏的一大秘密。原来这里有一座规模巨大、举世罕见的兵马俑坑,这8000多兵马俑,在地下足足沉睡了2000多年。

1976年,有关部门在这里盖了座大厅,以利于挖掘和修复工作,后来,又把这座建筑物定名为: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

博物馆

博物馆是一座高22米,长230米,拱顶跨度72米,总面积达16000平方米的现代化展览大厅。博物馆展厅以一号兵马俑坑为主体,向观众展出兵马俑坑发掘现场和坑内的出土文物,以及秦陵出土的部分重要文物。

那么,俑是什么东西呢?古时代,奴隶主死了,往往要把活的奴隶和死人一起埋葬,以为这样一来,奴隶主在阴曹地府也能叫奴隶替他赶车、做饭、劳动。后来,不用活人陪葬了,改用木制或泥制、陶制的人形偶像,这就是俑。以后俑也包括葬品中的其他动物偶像,如马俑、牛俑、鸡俑、狗俑等等。

一号兵马俑坑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面积约为14260平方米,是最大的一个俑坑。坑的东部为南北长60米,东西宽3.45米的长廊,里面横着站立有3排陶俑,每排68个,组成一个横队。横队后面筑有隔墙,将坑分为东西向的11个过洞,38路武士俑排成纵队,一律向东。每 4路武士之间有战车4辆。第一号坑的南、北两个较为狭窄的过洞中各站2排兵俑,中间较宽,则各站4排兵俑,均纵队排列,威武整齐,背西面东,毫不含糊地直指来自东方的敌人。这是秦军“常阵”形式的一种“外向型”军阵。这些兵俑也叫武士俑,身高都在l.75米以上,披铠甲或战袍,面呈古铜色。他们个个凝目聆听、镇静机智、仪态英武,有一种一往无前、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这一排排齐整威武的武士俑,宛如一支由几千名真人组成的“秦之三军”,气势磅礴。形象地再现了秦始皇威震四海“灭六国,天下一”的雄壮军容,令人肃然起敬,望而生畏。

这里的兵俑有步兵、骑兵、车兵三大类。根据实战需要,不同兵种的武士装备各异。担任前锋冲锋的和跟在车后面的步兵都是轻装,不穿铠甲,短袍束带,还打着绑腿,便于奔跑。驾驭战车的武士手上都有护手甲。从身份上分,有兵士与军吏两大类,军吏又有低级、中级、高级之别。一般士兵是不戴冠的,而军吏是戴冠的,普通军吏的冠与将军的冠又不相同,甚至铠销甲也有区别。

陶俑中间的木质战车,每乘前都有4匹体形健壮,骁勇善战的骏马,均雕镂精致,鎏金错银、金碧辉煌,使人联想起金戈铁马,中原逐鹿的激烈战斗场面。车后并排站立3个铠甲俑,分别是车上的甲首、参乘和驭者。这些陶俑都携弓挎箭,执长兵器。坑中出土的戈、矛、剑、吴钩、弓、戟等武器都是经过铬处理的青铜制品,至今还寒光逼人,锋利如新,显示出2000多年前的秦朝的冶炼技术已达到了很高水平。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陶人陶马在神情上的区别和脸型的不同。军吏一般表情严肃,岁数也大一些,有的额头还有皱纹。武士的表情是担当个性化的,不仅让人看出他们不同的性格,甚至有的还可大体猜想出他们是哪地区的人。那方脸盘、宽额头、高颧骨、浓眉大眼、阔口宽腮,纯朴憨厚的,大概是关中人;那个头略矮,圆脸,尖下巴,薄嘴唇,显得十分机智,好像是四川人;这个高颧骨,宽厚的耳轮,薄眼皮、小眼睛,结实强悍的,可能是陇东人吧;这个方脸盘,阔口厚唇,额头很宽,强壮有力的,也许是陇东的羌族人吧;还有那下巴扁阔、圈腮大胡,圆口薄唇的,说不定是西北的少数民族。还有那陶马,这是以真马为模特儿塑造的,陶马身长 2米,肩高 129米,通首高 154米。它们有的双眼前视,长嘴微张,四肢腾空,似乎正在待命,奔赴战场;有的前腿如一柱,后腿如弓,蹄踝细,具有跑马的特征。据畜牧专家鉴定,这些陶马的形象,很像是洮河马种。直到今天,它还是我国著名马种之一。

几年来,一号坑已挖掘了5个探方,总面积达2000平方米,共出土陶俑1087件,陶马32匹,战车8乘,鼓3面。根据已挖出的这些陶俑排列密度推算,一号坑全部挖掘后的陶俑、陶马当在6000件以上,足见规模之宏大。

一号坑仅仅是“地下御林军”的一个部分,一号坑的东端北侧和西端北侧,分别还有二号坑和三号坑。

呈曲尺状的二号坑位于一号坑东部往北20米处,面积约6000平方米,它东西最长为124米,南北最宽为98米,深5米。坑内主要是战车和数百个骑兵俑和射手俑。这是一支由步、弩、车、骑4个兵种组成的“特种部队”。

三号兵马俑坑呈凹字形,东西长17.6米,南北宽4.8米,面积约520平方米。坑内有陶俑68件,豪华型驷马战车1乘,长冠甲俑4名,另有64名侍卫分立两侧。

秦始皇兵马俑的发现,揭开了中国雕塑史上的重要一页。也反映了秦朝军事编制和装备情况,对我国军事研究也有助益。秦朝的雕塑上承殷周,下启汉唐,表现了其着重细节刻划的特征。这几个兵俑如仔细观察,可见其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它从神态、表情、容貌、动作、姿势、服饰等方面,细致入微地刻划了不同年龄、经历、兵种、职位的人物所特有的神情举止,精神风貌和内心感受。而战马则形体高大、劲健有力,均张口衔镳,剪鬃缚尾,双耳前倾,显示了它们的机警敏捷、强壮善驰。这些逼真而给人以巨大艺术感染的秦俑雕塑,是古代艺术大师技术和心血的结晶。

从已挖掘的情形来看,一号坑以车兵为主,步兵为辅,车步相间。而二号坑则车兵占了很大部分,步骑也有一定数量,呈混编形式。三号坑似乎是秦军的“军事指挥部”。那么,这些由兵马俑组成的这支象征性军队,是属于什么样性质的部队呢?据考古学家鉴定:一号俑坑是右军,以战车和步兵相间,以步兵为主,明显地分出前锋、后卫、主体、侧翼;二号俑坑是左军,有弩兵、车兵、骑兵、步兵,是一个多兵种的联合编合组,明显地分出4个单元,正如古代兵书中的大阵套小阵的模样;三号坑是指挥部,虽然很小,只有战车1辆,但旁边是护卫的80名武士,武士手持的不同弓弩、矛、戈、戟这些实战的武器,而是更多地体现仪仗性的表现威武气派的殳。这3个坑,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军阵编列体系。这些由一队队身穿铠甲、战袍的武士和威武的马队、车队组成的森严的军队,似乎是再现了秦始皇当年的战功和军威。

据考古学家们分析:秦代的咸阳宫和咸阳城是驻有几万军队的。他们可以分为3种:宫城内的叫侍卫军;宫城外的叫屯卫军;京城外的叫宿卫军。3种军队的人员组成和使命是不一样的。对照之下,兵俑俑象征着宿卫军,它的人员是各郡国征调来的,任务是保卫京师,也可以调出征战。但是,这些宿卫军是不能随便进出皇宫的。它生动地体现了秦国兵强马壮、横扫六合、北劫匈奴、南平百越,统一海内的壮丽图案。

再有,陶俑的制作工艺也有其独到之处,秦代的制陶工匠和雕塑工匠用以模为主,塑模结合,分件制作,逐步套合,并采用八窑烧制和出窑彩绘的方法,烧制出这些大形陶俑和俑马。陶俑的头部主要采用了合模法塑制,俑腿和俑身是采用模制或泥条盘成,臂和手则用模制或手制。

秦始皇确实是个雄才大略的封建统治者,统一中国后他希望建造这座地下王国,来使自己及子孙万世不朽。可是,真正不朽的不是秦始皇,而是他的奴隶们留下的灿烂辉煌的工艺精品。许多外国元首、政府首脑、考古学家看了这个博物馆,感慨万千,赞叹不已。有的说,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坑,不算到过中国。1979年初,叶剑英元帅参观这座举世无双的博物馆后,说: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

汉朝楚王

1995年岁末,新华社的一条消息说:一件最完美的“绝品”金缕玉衣在徐州狮子山楚王陵被发现。这种古代君王方可享用,据说可以使尸体不腐、灵魂不灭因而能让人“永垂不朽”的特殊葬衣,是用4000多片大小基本相同的玉片用金丝串连起来的。

徐州是江苏、山东、河南、安徽4省边界的交通、经济、文化中心和军事重镇。有史以来,围绕徐州进行的战争多达200多次,抗日战争时期的台儿庄战役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淮海战役均为争夺徐州进行的。徐州又名彭城,历史上就有“自古彭城列九州,龙争虎斗几千秋”之说。这里是汉高祖刘邦起家的地方。西汉建立后,刘邦分封诸王,将徐州周围36个县划为楚国,分给他的弟弟刘交楚元王,史称楚王,此后共延续了12代楚国,他们死后都葬在环绕徐州的山丘之中。至今考古学家已发现了8位楚王的陵寝。可惜的是,这些陵寝已被盗掘过不止一次,真是十墓九空。徐州周围有很多以“洞”为名的山,如山洞山、南洞山、东洞山等,其实,这些洞就是被洗劫一空的古墓。

徐州东郊的狮子山就是这样一座不起眼的,海拔只有60米高的小山包。

徐州已发掘的汉墓群、兵马俑和位于北郊茅村附近的东汉画像石墓被并称为“汉代三绝”。然而狮子山楚王陵的发现,还要从汉兵马俑的出土引起考古学家们的重视说起。

1984年冬天,一部推土机在狮子山的西南部取土时偶然地铲出了一批汉兵马俑,这是继1965年夏季陕西咸阳发现汉兵马俑、1974年春季在西安临潼发现秦始皇兵马俑之后我国出土的第三批兵马俑。徐州兵马俑博物馆于1985年建成对外开放后,考古学家们并没有停止他们的工作,而在思考着一个问题:这样规模宏大的兵马俑为何葬在这里?从已经发现的咸阳兵马俑和临潼秦始皇兵马俑来看,这里一定是汉代某个王陵的陪葬物。考古学家们开始寻找,目光渐渐地集中在这座状如卧狮的山丘上,他们草拟了各种有关陵墓形状的模拟图,利用各种仪器进行探测,还请来了地质勘查队钻孔探究,然而却一无所获。勘探工作进展的非常困难,当时由于山丘上已生息繁衍着几百户人家,民房鳞次栉比,不能采用大规模的普探,而是采用梅花桩的勘探方法。尽管如此,探察还是要受到干扰,花钱征用民房由于经费和各种原因也未能全面展开,这种漫无边际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的做法只得作罢。有一次考古人员在征用了一户民房打下的探沟距楚王墓的外墓道仅10米之远,就此失之交臂一晃6年过去了。

考古队员就是这样在小小的山丘上一找就是6年。1990年的一天,徐州汉兵马俑博物馆馆长、考古学家王恺在狮子山村里找线索与老人闲聊时,听了86岁老人张立业说,他家祖辈挖过很深很深的大地窖,其中最大一个能放1万多千克红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与老人的交谈使这位考古学家心里一动,他想狮子山上都是石头,怎么可能挖出这么大的地窖,职业的敏感驱使王恺即刻意识到这是一条非常有价值的信息。考古队员在张立业老人的配合下在张家已废弃的地窖里开始了寻找历史的遗迹。当探沟挖到地下3米时,发现了外墓道上人工开凿的痕迹,这一消息传出,人们欣喜若狂,多年的盼望,终于来了。为了弄清陵墓的具体位置和外围结构,他们又作了勘探和探沟,化了整整2年时间,直到1992年才最后确定楚王陵的位置,它距离陪葬的兵马俑队阵只有500米远。

上报和论证徐州狮子山发现楚王陵的报告很快就转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狮子山的居民陆续开始搬迁。一切挖掘和准备工作在紧锣密鼓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1994年11月,国家文物局批准了发掘狮子山楚王陵,并将徐州狮子山楚王墓的开掘列为1995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首,建议在那里建造一座以汉代文物为主的博物馆。由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俞伟超等6名专家和6位年轻的研究人员组成的考古队开始了楚王陵田野考古发掘工作。这对每一位参加考古工作的成员来说实在是太幸运了。年长的专家欣慰于自己有幸亲历这样大墓葬的发掘,而对年轻队员来讲则是庆幸得到了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

楚王陵是座坐北朝南的陵墓,有12间房,使用面积达850多平方米,它将狮子山掏空了半座。陵墓采用的是汉代流行的横穴岩洞式,却又开凿了一个巨大而方正的天井,这在以往开掘的汉墓中从未有过,为了清理天井中的夯土和填石,人们用铲车、吊车作业也花去了3个多月时间。然而狮子山并不是一座土山,和徐州周围不少山丘一样,它是座石头山。可想而知,在当时条件下开凿这个硕大的天井,凿石、夯土量约5000立方米,靠的全是人工一斫一錾,不知要耗尽多少人的生命,实在是令人吃惊。专家们推测,这座规模宏大的楚王墓在当时至少也得化20年才能完工。据史料记载古代皇帝与王侯从即位起就为自己造墓,并且把每年从府库中挑选的财宝放进墓里,以致死后也陪伴他荣华富贵。这座天井就像奢华而美丽的大厅,高达 11米之多,长达117米的墓道就是穿过天井通向山体深处神秘的地下世界。

对于考古工作者来说,也许考古的最大魅力在于,你有机会亲手打开通往历史的大门,让时光倒流。然而,对于大门后是一座宝库还是空空如也或破坏的荡然无存,你全然无知,每个人的心底都是七上八下的说不尽的忧虑,十墓九空,这一次会不会也是一座被洗劫殆尽的空陵呢?

规模巨大、结构独特、设计颇费心机的狮子山汉墓也是在劫难逃。发掘之初,考古人员就在天井中部的填土中找到了一个盗洞,它斜向西北方向,没有丝毫偏差地直通向塞门。盗洞外口小仅能容身,里面的直径却有9米多。内墓道是由4块一组共4组塞石严密地堵着,可以清楚地看出当时盗墓人在一组塞石上凿成“牛鼻扣”,穿了绳子连撬带拖将4块各重达6吨的塞石硬拉出墓道,这种全凭人工的作为令现代人难以想像。当他们走时,也不是仓惶逃窜,而是将盗洞填上、堵住,这一堵就堵过了2000多年。可见当时盗墓者的组织严密、做事谨慎,一般被盗过的墓葬里总会留下点痕迹,可是这里竟一点儿也没有。

考古是一项极其艰苦而枯燥的工作。常年工作在野外,发掘时要选择干燥少雨的冬季,多数现场狭窄,为了保护文物不受人为的损坏,加上安全等因素,不可能使用人海战术,挖掘者每天仅用一块塑料布铺垫在地上,或蹲或跪在湿冷的泥土上,用竹签小心翼翼地清理文物,有时几小时保持着同一个姿势,连直一下腰也不行。因此,关节炎、动脉硬化、静脉曲张等是考古队员的职业病。

继2000多年前盗墓者之后第一个进入楚王陵的是邱永生,虽说考古人员都称得上是彻底的无神论者,可是真正要一个人爬入那封闭了2000多年的阴森世界,谁的心里都难免会有点发怵。1995年2月28日,主墓道内淤泥被清理完毕。那天晚饭时,如今已日狮子山楚王陵公园管理处处长的邱永生副研究员忍不住喝了点酒,这不仅是为了驱寒防湿,也是为了壮胆。当时他和队友在湿漉漉的地上爬呀爬,准备了50米长的照明路线还不够,只得再加长。当墓穴深处骤然放出光芒时,景象实在令人难以忘怀。地上淤泥有50~60厘米厚,泥土里间有碎玉闪着幽幽的光,那些也许已生长了几千年,至今

“活着”的草根、树根穿透了厚厚的山体,在潮湿的地宫里长大,显示出了惊人的生命力。考古队员们就是在这神秘的地下宫殿里亲手触摸着2000多年前楚王的宝物,那种足以使人忘记所有疲劳与艰辛的激动,激励着他们忘我地工作,一蹲、一跪就是半天。然而令人感到遗憾的是楚王安睡的一只镶嵌着1600多块玉片拼合成各种图案、空白部位则绘着汉代漆画,长28米、宽104米的玉椁已被盗墓者砸开,玉片碎了一地,裹着金缕玉衣的楚王已失去昔日的威风,被盗墓者毫无顾忌地拉了出来,全缕玉衣也被剥去,七孔中塞着的金玉和身上佩着的金印都被搜去。楚王的遣骨已被渗进地宫的水冲得四分五裂,尸首分离、肋骨四散,夹杂在一片碎玉和泥土中间,那场景真是惨不忍睹,令人感慨万千。但是职业责任感的驱动和对考古的敬业精神,使他们忘记了恐惧,在清理文物时,时时猜想那会不会是一件举世无双的国宝,这种期待实在令人心焦。好在盗墓者仅在主墓室内进行扫荡,主墓室外的 3间耳室,当年没有被盗,在这几间耳室里留下了可观的文物和完整的现场。如果当年盗墓者在拖出塞石和挖土时只要再进人10厘米或者20厘米,那么这几间耳室也会被扫荡一空,回想起来真是令人不寒而怵,幸好他们没有发现。

楚王的金缕玉衣虽被剥了下来,但从散落的4000多片玉片的种种迹象表明,盗墓者只是为拿走金银,却没有动那些质地上乘、工艺精致、光彩照人的玉磺、玉壁、玉杯、玉牙冲、玉龙等,而这件件是国宝。经清查共有200多件套完整的玉器。因为汉代对使用玉器是有严格的等级规定,普通人是不会有名贵的玉器,若有则等于告诉别人这些东西来路不明,不是偷来就是盗来,会招来杀头之祸。正因如此,墓中的这些玉器得以完整保存下来,真是不幸中的大幸。但是,他们拆下了金缕玉衣的金丝,这些串起玉片的金线足有2~3千克重,一件世代“绝品”的金缕玉衣从此金玉分家。从散落的玉片来看,每片玉上都有4只以上钻孔,这些钻孔细小的只有如今最小号的缝衣针大小,且紧依着边角工整地排列着。可以想见当年的手工艺已达到了何等程度,更何况那用来串缀的金丝又是缕得这么精细,这在2000年后的今天也是绝对精品。

狮子山楚王陵的挖掘工作已近尾声,在考古学家眼里用4000多片和阗

(今新疆和田县)玉制作的金缕玉衣不是唯一也不算最重要的“宝贝”,这项修复玉衣的工作已着手进行。而真正重要的是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墓葬之一,它集中出土文物1500多件套,是完整而难得的研究资料,它有力地促进了我们对汉代文化的研究,同时也丰富了徐州汉文化的内涵。楚王墓的发掘像许多遗迹一样,打开古墓只是窥视了历史的一角,有待我们的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去研究探索其中的奥秘。根据出土的文物,专家们推测徐州狮子山的墓主人是西汉第三代楚王、刘邦的侄孙刘戊。由于金印被盗流失,推测便难以确证。据史料记载,刘戊是汉史上有名的“七国之乱”的反王之一,兵败后自杀。为此疑问便起,兵败后的楚王还能这样风光地穿着御赐的金缕玉衣下葬吗?侧室里还会有陪葬者?这些都有待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们进一步研究和考证。

但是考古人员与医学专家以楚王完整的骸骨来推断,这位楚王身高172米,死时年约35岁,在复制后的人像来看,他身材魁梧,下颚宽阔,强悍中似带着一种不可一世的自负,确实能使人联想到第三代楚王刘戊。

还有令人感兴趣的是,狮子山楚王墓里时有阵阵香味飘来。考古专家猜测,在这附近也许还有座爱用香料的王后或王妃的墓葬,因为汉代不少王侯都采用夫妇同茔异穴的方式合葬。也许用不了多久,狮子山上还会有新的发现。

令人欣慰的是,当地政府和群众对这座古墓的发掘和保护工作十分重视和支持,一座新建的狮子山楚王陵公园和遗址博物馆已经建成,并向游人开放。同时正在筹措建造一座珍宝馆来摆放墓中的文物,让人们在了解历史的同时,更加懂得珍惜今天,珍惜中华文明的5000年。

肯尼亚人类化石

肯尼亚国家博物馆宣布,1984年2月23日一批科学家在巴林戈湖以西的塔巴林发现了500万年前的一块人科成员化石,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人类祖先的化石。这块化石是一块带有两个臼齿的下颌的碎片。它在形状和大小上同南方古猿阿法种相似,南方古猿阿法种距今约300万至400万年。发现这块化石的重要意义在于,它填补了约1700万年前至约370万年前人类起源化石记录的空白,这是人类从类人猿中分出来的时期。在这块人科成员下颌化石的附近还发现了羚羊、犀牛和象等动物的化石,这说明现在这块干旱的地区大约在500万年前雨水充足,草木茂盛。在肯尼亚发现的这块化石比在坦桑尼亚的拉埃托利和在埃塞俄比亚的哈达尔地区发现的化石约早100万年。肯尼亚、坦桑尼亚和埃塞俄比亚因发现了对研究人类进化有价值的人科成员化石而闻名于世,被称为“人类的摇篮”。

1984年10月18日肯尼亚国家博物馆馆长利基博士宣布,在肯尼亚北部图尔卡纳湖西岸发现了160万年前一具最完整的直立人骨骼化石。直立人是早期人类的祖先。发现的这具骨骼化石是一个12岁的男孩,高163米。这就证明直立人实际上同现代人一样高。直立人化石最早是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发现的,后来在中国发现北京猿人。北京猿人估计是在50万年到70万年前,而这次新发现的化石要早大约100万年。更重要的是,这是迄今发现的最完整的直立人骨骼化石,只少左臂和右手、右臂肘关节以下部分以及双脚的大部分。除了直立人化石外,还发现了大量的动物化石,其中许多是现在已经灭绝的动物,例如巨大的短脖子长颈鹿和长着锐利的长犬牙的老虎。

水下岩洞中的发现

1975年,美国的海洋学家坐着汽艇来到了墨西哥湾附近的海区,他们带着先进的自携式水下呼吸器,潜入到岩洞深处去探险,洞内的奇观一下子就吸引了他们。他们遨游在倒悬的钟乳石和密密的石林中,各种造型奇特的钟乳石千姿百态,峥嵘巍峨,使人觉得真是到了神话中的海底龙宫、水晶世界。原来这里的岩洞属于喀斯特地貌,自然是别有洞天。

  女性患者就医,如何保护隐私一直是一个社会话题。古代医生诊疗有望、闻、问、切即所谓的“四诊”。在讲究“男女有别”、“男女授受不亲”的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下面由我给大家介绍古代人得 妇科 病怎么办,仅供大家参考。

  古代人得妇科病怎么办

 方法一:直接等死不看病

 古代医生基本上都是男性,在儒家伦理占主导地位、讲究“男女有别”、“男女授受不亲”的背景下,古代一直有“女病难医”、“宁治十男子,不治一女人”的说法。特别是皇帝后宫的女病人,男医生尤其“碰不得”。即使病得再重,也不能随便请男医生进宫去为女患者看病。而且,历朝历代都有规范后宫女人就医行为的规矩。

 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六月,命礼臣议宫官女职之制时特别规定:“宫嫔以下有疾,医者不得入宫。”可见,嫔妃生病只能根据病情让医生开药方,即所谓“以证取药”。

 朱元璋如此这般,初衷是“鉴前代女祸,立纲陈纪,首严内教”,根本上还是考虑后宫女人的隐私。即便医生被允许进入后宫看病,也有极严格的规定。

 民间有这么一个 传说 ,明成祖朱棣的孝慈皇后患有乳疾,不少名医诊后都不见效,皆因无法直视,诊断困难。有一天来了一位道士,说能治好皇后的病。但这道士只能远远地站在门外,不能进入皇后的房间。如何切脉这道士想出了一个法子,让人在皇后的手腕缠上一根丝线,通过这根丝线判断皇后的脉象。

 朱棣为了测试道士医术的真假,暗中将丝线先后绑在皇后的玉环上和猫脚上,结果都被道士识破了,结果道士真的治好了皇后的病。这个传说既说明道士的医术相当高明,也从侧面反映了古代男医生给高贵妇女看病的难度。

 民间女性同样有封建礼教的禁锢,女子生病特别是患了妇科 疾病 往往羞于启齿,或语焉不详。有的女病人宁愿病死也不愿意公开隐私。元明善的《节妇》中,记载了一位乳房生疮溃烂的寡妇马氏,由于拒绝男医生治疗,最终丧命。马氏说:“宁死,此疾不可男子见。”

 方法二:戴个手套或薄纱号脉

 古代看病,有“走出去”和“请进来”两种就医模式。“走出去”就是去医生家里就诊,但女人生病了,更多是“请进来”,把医生领到家里看,以方便医生的望、闻、问、切。这时候,女病人仍不能直接给医生看,要用东西“隔”一下,以遵从“男女授受不亲”的信条。即便可以出来见男医生,女病人也要用纱巾或扇子“蔽面”。

 普遍的情况是,家人会在病床前设纱帐,也有的在闺房外挂帷,医生透过纱帐观察女病人的气色、舌象等,完成“望诊”的程序。

 光“望”当然不行,“四诊”环节中,最重要的是“切”。切诊,即号脉,又称把脉,摸捏病人的手臂号脉象。而古代女人最忌讳手让别的男人摸,被陌生人摸了算是“失贞”。宋代司马光的《家范》中记载一例子:一妇女带着孩子,背着丈夫的遗体投宿,男店主不准,把她硬拉了出去。这个妇女便认为被污身了,用斧子砍掉了被拉过的手臂。这种行为虽然极端,但说明古代女人的贞洁意识十分强烈。所以古代男医生给女病人诊疗时,是绝对不会直接触碰女病人肌肤的。但不摸如何切诊医生会戴上手套,或是用薄纱罩在女病人的手臂上,然后才出手号脉。

 明代名医在《 医学 入门·习医规格》中,总结出一套古代医生行医的行为准则,其中提到给女患者看病的如下 注意事项 ——

 “如诊妇女,须托其至亲,先问证色与舌及所饮食,然后随其所便,或证重而就床隔帐诊之,或证轻而就门隔帷诊之,亦必以薄纱罩手;寡妇室女,愈加敬谨,此非小节。”李梴还特别指出,遇到女病人家庭困难,医生要“自袖薄纱”。

古代得妇科病的引发原因

 一、阴部感染及炎症刺激  阴部感染及炎症刺激是造成外阴白斑的一个主要的原因,50%甚至更多的患者都是因此而患病的,外阴感染与日常的生活习惯是否 健康 有关,而炎症刺激主要是滴虫 阴道炎 、霉菌性阴道炎、 宫颈糜烂 等炎症等引起阴遭分泌物增加及白带变性,长期刺檄外阴,引起外阴白斑病。

 二、 内分泌 失调   内分泌失调 是导致外阴白斑的另一个重要原因,通过氚标记胸腺嘧啶的测定,认为真皮中存在一种具有组织特异性的蛋白质激素,能抑制表皮细胞分裂生长仅作用于表皮局部,称为抑素。它使局部结缔组织增生和该处表皮代谢的刺激之间失调导致外阴白斑。

暗里使劲指人暗中用力干什么事。

扯扯拽拽拉扯,用力拉,也指推推拉拉。

吹毛利刃将毛、发置于刀或剑刃上,用力一吹即可削断毛发。形容刀剑极为锋利。

登手登脚用力地伸缩蹬动手脚。

扼臂啮指扼:用力掐;啮:咬。掐胳膊,咬手指。形容母子心灵相互感应。

扼吭夺食扼:用力掐着;吭:咽喉。扼住喉咙,夺走吃的东西。比喻使人处于绝境。

扼吭拊背扼:用力掐着;吭:咽喉;拊:拍击。掐着喉咙,捺住脊背。比喻控制要害,制敌死命。

耳红面赤耳朵和面部都红了。形容过于用力、情绪激动或羞愧时的脸色。

扼亢拊背扼:用力掐着。亢:通“吭”,喉咙。拊:击,拍击。掐住喉咙,捺住背脊。比喻控制要害,制敌于死命。同“扼吭拊背”、“扼肮拊背”。

奋臂大呼用力地挥舞手臂,情绪激昂地高声呼喊。

横拖倒拽拽:用力拉扯。指用暴力强拖硬拉。

就楼磨刀就:迁就。比喻用力多,得益少。

就石磨刀就:迁就。比喻用力多,得益少。

苦绷苦拽绷:拉紧;拽:用力拉。苦苦地东拉西扯,凑集钱财。

努唇胀嘴努:用力伸出或突出;胀:膨胀。形容不欢喜的样子。

努筋拔力努:用力伸出;拔:超过。凸出青筋,使尽力气。形容竭尽全力。

力尽神危危:危急。气力用尽,神色危急。形容用心用力过度,体力不支的样子。

抡眉竖目抡:用力挥动。形容强硬的神情。

劳力费心指耗用力气,苦费心思。

劳神苦形神:精神;形:形体。劳累形体,费尽精神。指用心用力,认真干事。

劳形苦神形:形体;神:精神。劳累形体,费尽精神。指用心用力,认真干事。

入海算沙①到海底数沙子。比喻白费功夫。②又喻用力精勤。

顺风行船顺着风势行船。比喻趁着有利情势做事,用力小而收效大。

生拽活拖拽:拖,硬拉。形容用力拉扯。

生拽死拖犹生拖死拽。形容用力拉扯。

悬驼就石比喻用力多,得益少。

一篑障江河篑:盛土的筐。用一筐土去堵塞长江大河的泛滥。比喻所用力量微薄,无济于事。

以一篑障江河篑:盛土的筐。用一筐土去堵塞长江大河的泛滥。比喻所用力量微薄,无济于事。

拽欛扶犁拽:用力拉。指以种田为业

钻尖仰高钻:钻研;仰:仰望。越抬头看,越觉得高;越用力钻研,越觉得深。原形容颜渊对于孔子之道的赞叹。后指深入研究。

众擎易举擎:往上托。许多人一齐用力,容易把东西举起来。比喻大家同心协力就容易把事情办成。

在古代社会中,男女两性之间特别讲究“男女有别和男女授受不亲”的观念,这种封建礼教的禁锢,使得古时候无数妇女,因为不愿意在男医生面前大方就诊而过早丧命。据元代的元明善在《节妇》中记载:有一位寡妇马氏不幸患上了乳房生疮溃烂的病症,虽然此病带给她无尽的痛苦,但是,她始终都不肯找男医生为她治疗(古代女医生极少),终因疾病恶化而丧命。据说,直到临死,马氏还是固执地表示:“宁死,此疾不可男子见。”试想,如果是妇科疾病,她们又会何等痛苦!古代即使是诊看女人一般的病症,家主通常也会在生病的女人病床前设置纱帐或挂帷幔阻隔,医生只能透过纱帐观察女病人的气色、舌苔等,并简单问一些病症,完成“望、闻、问”三诊。

这三步隔着纱帐勉强可以完成,但中医最重要的“切”诊就是诊脉却不得不做。但古代女人最忌讳自己的芊芊玉手被别的男人摸到,严重者甚至认为被陌生男人摸过手就是“失贞”。古代看病,有“走出去”和“请进来”两种就医模式。“走出去”就是去医生家里就诊,但女人生病了,更多是“请进来”,把医生领到家里看,以方便医生的望、闻、问、切。这时候,女病人仍不能直接给医生看,要用东西“隔”一下,以遵从“男女授受不亲”的信条。即便可以出来见男医生,女病人也要用纱巾或扇子“蔽面”。普遍的情况是,家人会在病床前设纱帐,也有的在闺房外挂帷,医生透过纱帐观察女病人的气色、舌象等。

“四诊”环节中,最重要的是“切”。切诊,即号脉,又称把脉,摸捏病人的手臂号脉象。而古代女人最忌讳手让别的男人摸,被陌生人摸了算是“失贞”。宋代司马光的《家范》中记载一例子:一妇女带着孩子,背着丈夫的遗体投宿,男店主不准,把她硬拉了出去。这个妇女便认为被污身了,用斧子砍掉了被拉过的手臂。这种行为虽然极端,但说明古代女人的贞洁意识十分强烈。所以古代男医生给女病人诊疗时,是绝对不会直接触碰女病人肌肤的。但不摸如何切诊?医生会戴上手套,或是用薄纱罩在女病人的手臂上,然后才出手号脉。

古代的封建礼教真是坑死人,在男医生为女病人诊病过程中,它虽然也产生了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从最大限度地保护女病人的生命健康角度来看,它还是腐朽没落的。当然,今天的社会中,男医生和女患者之间也确实不乏趁机揩油的事情发生,但只要医患双方多注意一下,很多时候还是可以避免的。

可以告诉我更多有关韩子高与陈文帝之间的事吗

韩子高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他貌美,美过中国少年瑰宝周小史,处于乱军之中,敌人挥舞长枪白刃疯狂砍杀,可一旦遇到韩子高,竟然会抛掉手中的兵刃,竟然没有一个人舍得伤害他的一根毛发,天啊,此君貌美到了什么程度啊?他俊美,绝非仅有漂亮的脸蛋,他两臂修长,善于骑射,形体俊美,肌肤诱人,实在是英武异常,令人痴迷而不能自拔。多少纯情少女,包括陈朝公主,都疯狂暗恋子高,竟然因为日夜思念而咳血身亡。而更美的是韩子高的心灵,他出身寒苦,不骄不躁,有才有德,委身于得势前的陈茜(后来的南朝陈文帝)以后, 他把全身心都奉献给了这个同样英俊的情侣,他们同食共寝,日夜不离,更因为子高的一段绯闻,而导致陈茜一怒之下感情用事灭了王司马一族,后来两人并肩战斗,最终造成了梁朝的灭亡和陈朝的建立。这种因为情侣琐事而导致王朝颠覆的史实,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修正:子高确实是有这么段绯闻,但也是事实,据《情史》记载,陈司空之女见子高貌美胜过王郎子,欲与之私通,子高初惧罪,谢不可,不得已,遂私焉(私通)。女绝爱子高,尝盗其母的珠宝赠与子高,价值以万计。又曾赠一诗曰《团扇》。但是事情败露,只有陈司空不知道罢了,王家恰逢王僧辨的母亲去世,来不及给三儿子结婚,子高有常常凭着受宠欺负周人,所以有人窃取了团扇给了王家三郎,并且告诉了他其中之故,王家三郎很气氛,把这些告诉了父亲,要停止与陈司空之女的婚事,司空因不知其中原由,大怒,并且说王僧辨有不轨之心,遂发兵袭僧辨并其子,缢杀之。陈蒨子高实为军锋焉。一开始子高还不肯去,陈蒨知道了,还是硬拉这子高去了。所以并不是陈蒨因吃醋发动的战事。)(修正“修正”:《情史》不是史料,所以不可以认为其中的描述是事实,只是有可能有这样的事。《情史》可以说是小说体裁,小说中杜撰多,是不可以直接认定是事实的)因为韩子高,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提出了男皇后的概念,虽然最终誓言未能兑现,但是韩子高貌美倾国,德服天下的事实是不容辩驳的。陈茜病故以前,子高端水送药,片刻不离,给弥留之际的陈茜以极大的安慰。偌大的皇宫,一切人等均被拒之门外,只有陈茜子高两人病榻厮守,度过了人生最后一段旅程。陈茜死后,子高被冤狱赐死,年仅三十岁。他十六岁时从一名贫苦的少年,经历征战天下的劳苦,建朝创业的艰辛,到最后与爱人陈茜一前一后离开人世,短短十几年,他的人生像金子一样闪光,可歌可泣,人生若能像子高这般充实的度过,实在别无他求。 追加评价: 韩子高邂逅陈蒨时,陈仍是梁朝派驻吴兴的大将,妙龄美貌的子高让文帝一见倾心,再加上其恭谨温顺、善解人意以及那个适时而至的美救英雄梦,使陈蒨宠爱子高之心与日俱增。 子高颇为女性化的性格特征只是吸引陈蒨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子高还是陈蒨建立帝王霸业的得力助手。“文帝之讨张彪也,沈泰等先降,文帝据有州城,周文育镇北邺香岩寺。张彪自剡县夜还袭城,文帝自北门出,仓卒暗夕,军人扰乱,文育亦未测文帝所在,唯子高在侧,文帝乃遣子高自乱兵中往见文育,反命,酬答于暗中,又往慰劳众军。文帝散兵稍集,子高引导入文育营,因共立栅。明日,与彪战,彪将申缙复降,彪奔松山,浙东平。”子高的赤胆忠心及机智果敢让文帝死里逃生,由慕色而生的宠爱之情中又溶入了浴血沙场时出生入死的手足之情,为他们的情感纽带注入了新的血液。在多次并肩战斗中,文帝逐渐发现了子高擅长统领士卒、灵活作战的潜能,“乃分麾下多配子高,子高亦轻财礼士,归之者甚众。”韩子高逐渐成长为陈蒨的得力助手。 陈蒨嗣位后,子高因劳苦功高而除右军将军。接着他又为巩固文帝的江山而殚精竭虑,驰骋疆场。平王琳乱,征留异,夺晋安,因屡立战功而不断升迁,天嘉六年被征为右将军,至都,镇领军府。正当子高春风得意之际,文帝卧病不豫,子高入侍医药,衣不解带。然而病魔还是夺走了文帝陈蒨,子高的噩梦也便接踵而至。废帝即位,高宗陈顼入辅,子高因兵权过重受新主忌惮,“光大元年八月,前上虞县令陆肪及子高军主告其谋反”,子高被执赐死,年仅三十。

韩子高被称史上第一位男皇后,他与陈文帝之间的故事真的只是因为爱吗?

除了爱,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陈文帝陈蒨救过韩子高,对他有恩。韩子高是被历史上称为最帅的男人,他遇到陈文帝是在路上逃荒的时候,据说逃荒的时候遇到追杀,因为长得帅每次都被士兵巧妙的忽略,可谓是帅人有帅福啊。

后来陈文帝在人群中看到了韩子高,陈文帝就大步流星地走过去,毫不掩饰地向韩子高表达自己的爱意,而韩子高对陈蒨也是一见钟情,于是他就被带回去了,过上了安稳的生活。听说陈文帝从来不在别的房间过夜,但是唯独韩子高,可见韩子高在陈文帝心里的位置,他白天跟着陈文帝练武,晚上陪他睡觉,不管到哪里陈文帝都是把他带在身边的。

曾经陈文帝在登基之前也许诺给韩子高,若有朝一日登基,一定封他为后,两个人共享一切的荣华,陈文帝有个堂妹,当时也跟一位官宦之家的公子订了婚,那人据说也很帅,不知道谁后来给她传话,说没有韩子高帅,她便跑来一看究竟,谁知道一看便被迷的一发不可收拾。

可是韩子高心里只有陈文帝,他们的感情不是一句两句说得清的,虽然性别一样,但是他们却像恋人一样的生活着,有花前月下,有说不完的情话,有你侬我侬,有一起讨论武功,也一起聊聊时政,可谓是无话不谈,无心不交,这样的感情,哪是旁人能轻易拆散的呢。

后来陈文帝的堂妹因为追爱不成,郁郁寡欢,思念成疾,原本的婚事也黄了,后来被陈文帝以悔婚的罪名杀掉了,韩子高和陈文帝的感情也很让人感动,他们不顾封建的思想,义无反顾的在一起幸福的走完了余生。

求关于韩子高和陈文帝的耽美文

《他的江山里有我的名字》

《再见韩子高》 《男皇后传》 《金貂应让侬》 《韩子高》 陈蒨与韩子高是什么关系?陈文帝的皇后是谁

陈文帝就是陈蒨,陈朝皇帝。陈文帝在位7年,执政期间励精图治,将整个陈朝治理的井井有条,百姓安居乐业,政治清明,是那个朝代难得的一代明君,并且做了很多利民措施。而陈文帝的人生中有一个人不得不说,那就是韩子高,人们戏称他为男皇后,下面来看看陈文帝与韩子高的故事。

陈文帝陈蒨简介 陈文帝就是陈蒨,于559年登基为帝,称为陈文帝,活跃于南北朝时期,是陈朝皇帝,在位时间7年。 陈文帝在担任吴兴太守的时候遇见了韩子高,韩子高有如美女一般的角色面容,吸引了陈文帝。陈文帝问韩子高愿不愿意侍奉他身边,韩子高同意了。此后韩子高成为了陈文帝身边的人。陈文帝很是宠幸这位美貌的男子。由于有这段典故,所以后人将陈文帝和韩子高两人说成是同性恋,甚至是借题发挥奇思妙想。 陈文帝有自己的皇后和子女,陈文帝与韩子高的关系仅仅是知己,并没有其他的感情因素,所以不存在同性恋这一说法。陈文帝是个急性子人,而韩子高则做事恭敬谨慎,每每都能懂陈文帝的心。韩子高对陈文帝一片忠心,尽心尽责的侍奉着他,不仅从生活上的衣食起居,更是其心中所想,韩子高都能一一明了一一做到。陈文帝本就是个仁爱之人,真心待自己的人心里又怎么能不明了。包括到最后韩子高在军事上的成就,对陈文帝帮助很大。而韩子高呢陈文帝成就了他的梦想,在陈文帝的提拔下他的人生达到了巅峰,所以这两人要说是爱情,还不如说是兄弟情来的更加妥帖。 男皇后韩子高与陈文帝是真的相爱吗?

我觉得韩子高和陈文帝之间是真的爱情。没有规定说,男男之间不可以有真爱,再者说了,他们之间朝夕相处这么长时间,感情还是有的,不然早就散开了。

有传言说韩子高是一个将军,但是因为他长得比较秀丽所以敌人在战场上看到他,都不舍得去杀他。陈倩就是因为韩子高长得太帅才喜欢上他的,而且中间还有一个小插曲,下面我为大家一一道来。

据说陈文帝在当大臣的时候,因为韩子高和王司徒一家有不和一怒之下,就把王司徒一家全部灭门。因此才和原来的君主有了冲突,所以陈文帝才建立了陈国。而且还有传说陈文帝在去世之前,只让韩子高一个人去服侍他,就连贴身太监,宫女都不能接触。从这一点来看的话,陈文帝已经将韩子高作为自己毕生所爱了。

虽然韩子高的下场并不好,但是最起码,他和自己相爱的人相守了一段时间。龙阳之好,古已有之,在以前的朝代上,古代帝王也是有男宠的。所以在陈文帝和韩子高在一起的时候,并没有多少人反对令大家没想到的一件事就是,他们俩的感情实在是太好了。

韩子高在临死的时候,都是念着陈文帝的。在生前的时候,陈文帝给了他身份以及宠爱,男皇后就是对他最大的认可。所以我觉得他们两个之间,并不是因为互相利用在一起了,我是因为真正有了感情爱情是可以跨越年龄和种族的,更何况是性别。

韩子高真是历史上唯一的一个男皇后嘛!!!

历史上没有男皇后。韩子高为右卫将军。与陈文帝有关系,但从未见于正史,为后人杜撰所为。

韩子高(538年—567年),本名韩蛮子,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北朝时期陈朝官员。韩子高家世寒微,侯景之乱时,寄居于建康(今江苏南京)。侯景之乱平定后,与时任吴兴太守的陈文帝陈蒨相遇。韩子高时年十六岁,尚梳总角,他容貌美丽,看上去像美女一般。

后侍奉陈蒨。韩子高生性恭敬谨慎,尽心尽力地侍奉陈蒨,陈蒨性子急,韩子高总能领悟其意。陈蒨十分宠幸他,不曾让他离开身边。永定三年(559年),陈蒨即位,任命韩子高为右军将军。我国古代著名美男之一。至于娈童一说,从未见于正史,为后人杜撰所做。

扩展资料:

轶事典故:

男王后故事起源于《陈书》卷二十《韩子高传》,韩子高即一千年后被人变身为男王后的花样少年,唐人姚察、姚思廉父子如此叙写韩的出身及其与陈文帝的邂逅:“韩子高,会稽山阴人也。家本微贱。侯景之乱,寓在京都。景平,文帝出守吴兴,子高年十六,为总角,容貌美丽。

状似妇人,于淮渚附部伍寄我欲还乡。文帝见而问之,曰:‘能事我乎’子高许诺。子高本名蛮子,文帝改名之。性恭谨,勤于侍奉,恒执备身刀及传酒炙。文帝性急,子高恒会意旨。及长,稍习骑射,颇有胆决,愿为将帅。及平杜龛,配以士卒。

文帝甚宠爱之,未尝离于左右。文帝尝梦见骑马登山,路危欲堕,子高推捧而升。”这段历史叙述中的男主人公之一陈文帝即南朝陈皇帝陈蒨。他出生于公元522年,“少沈敏有识量,美容仪,留意经史,举动方雅,造次必遵礼法。高祖甚爱之,常称‘此儿吾宗之英秀也。”

陈蒨起家于梁朝吴兴太守,敬帝绍泰元年(555),曾佐周文育平定杜龛、张彪,因战功而授会稽太守。陈武帝霸先即位。作为武帝之侄,年轻有为的陈蒨很受器重,被立为临川王。永定三年(559),武帝死,宣皇后与中书舍人蔡景历等定计秘不发丧,召陈蒨还朝,立其为帝,改元天嘉。

陈蒨在位凡七年,公元566年崩逝,卒谥文帝,庙号世祖。子高还是陈蒨建立帝王霸业的得力助手。“文帝之讨张彪也,沈泰等先降,文帝据有州城,周文育镇北邺香岩寺。张彪自剡县夜还袭城,文帝自北门出,仓卒暗夕,军人扰乱,文育亦未测文帝所在,唯子高在侧。

文帝乃遣子高自乱兵中往见文育,反命,酬答于暗中,又往慰劳众军。文帝散兵稍集,子高引导入文育营,因共立栅。明日,与彪战,彪将申缙复降,彪奔松山,浙东平。”乃分麾下多配子高,子高亦轻财礼士,归之者甚众。”韩子高逐渐成长为陈蒨的得力助手。

陈蒨嗣位后,子高因劳苦功高而除右军将军。接着他又为巩固文帝的江山而殚精竭虑,驰骋疆场。平王琳乱,征留异,夺晋安,因屡立战功而不断升迁,天嘉六年被征为右将军,至都,镇领军府。正当子高春风得意之际,文帝卧病不豫,子高入侍医药,衣不解带。

然而病魔还是夺走了文帝陈蒨,子高的噩梦也便接踵而至。废帝即位,高宗陈顼入辅,子高因兵权过重受新主忌惮,“光大元年八月,前上虞县令陆肪及子高军主告其谋反”,子高被执赐死,年仅三十。

在正史、笔记、戏曲、小说中,随处可见殷纣王荒*残虐的记载。

如剖孕妇而观其化,杀比干而观其心,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读之令人毛骨悚然。近年出现的舞剧凤鸣岐山,再现了殷纣王的暴君形象。

在人们眼里,殷纣王的暴君形象,主要表现在骄奢*逸和无情凶残两个方面。他造酒池肉林,筑豪华宫殿,大肆挥霍;他宠幸狐狸精妲己,夜夜笙歌,荒废朝政;他残暴无情,擅杀大臣,用炮烙之刑。因而搞得天怒人怨,诸侯造反。牧野一战,全军溃败。殷纣王最后众叛亲离,落得个在摘星楼自焚。

实际上殷纣王又是怎样的呢?在我国最早的一部史书尚书中,有一篇周武王伐纣的誓师词叫牧誓,那里面列举了殷纣王的三条罪状:1听信妇人之言;2对祭祀这样的大事不闻不问;3对自己的族人亲戚不加重用,反而对那些周边获罪逃亡过来的人予以重任,扰乱了商朝的政治。

这第一条罪状,恐怕就是宠爱妲己了。在封神演义里把妲己描写成一个狐狸精,把纣王迷得神魂颠倒,不理朝政,还害死了一批大臣,最后被姜子牙斩首。今天,如果反过来看,妲己肯定是商朝的第一美人,她不但迷倒了殷纣王,而且迷倒了一批大臣。不然,那些大臣怎么尽往后宫里跑?就连道行高深莫测的云中子,也想看看妲己究竟有多美。

殷纣王不但被迷住了,而且还言听计从。那些大臣心里不平衡了,我们这些朝廷栋梁还比不过你这小狐狸精啊?他们因妒生恨,就编出一些妖魔鬼怪要祸害国家的谎言,说自从妲己来了,宫廷的上空总是妖雾弥漫,非要置妲己于死地不可。他们一个个地来兴师问罪,咄咄逼人,最后连退了休的老丞相商容也被他们硬拉回来了。面对大臣们的这种咄咄逼人的阵势,妲己尽想出一些坏主意,让纣王去残害这帮大臣。纣王这样荒*残暴,这些大臣就天天说他是暴君,并鼓动诸侯造反。诸侯巴不得有这么个机会,实现自己的野心。特别是那个西岐的周文王,秘密训练军队那么多年,就等这个时刻的到来。纣王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在大臣和诸侯们的围攻下,最后的结局只有失败。

殷纣王的第二条罪状,是说他对那些纲常礼义全然不顾,也不相信那些神仙鬼怪,只相信人的力量。这就犯了大忌。古代的人们大多生活在梦里,君主靠梦来愚弄百姓,百姓靠梦来安慰自己。而在人类的童年时代这个梦就更加强烈,几乎每个人都在梦里蒙着一层面纱。殷纣王想撕开这层面纱谈何容易?君王要杀人可以,要挥霍可以,要胡作非为也可以,唯独不能撕破这层面纱。你要撕破这层面纱,上上下下的统治者就会向你扑来。他们的命都可以不要,但这层面纱却要保住。殷纣王逆大势而行,失败是必然的。偏偏那时黄河发大水,沿岸百姓的家园被毁。诸侯们更认为是纣王得罪了上天和神灵。于是,各地诸侯借着天意这个晃子来联合征讨殷纣王。

殷纣王的第三条罪状,真是让人不可思议。夏朝以来实行家天下。君王一家的人,封侯的封侯,进爵的进爵,没有一个闲着的。纣王竟然不重用自己家的内亲,却重用别国逃亡来的罪犯。纣王怎么会糊涂到这个地步?其实,只要仔细想想那时的罪犯是一些怎样的罪犯,就明白纣王的意图何在了。在奴隶社会,奴隶就等于罪犯,他们是没有人身自由的。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上,他们永远也没有翻身的机会。那些胸中有丘壑的奴隶是不甘心做一辈子奴隶的,于是想尽一切办法逃出去,而且还要逃出本国,因为在本国被抓回来就要被割鼻断腿。奴隶主日夜派人看着,想逃出来也决非易事。所以,能逃到别的国家去的奴隶,在智慧、胆略、毅力上都有些过人之处。这些人一旦被重用,便能发出十二分的光和热。殷纣王看中这些人的才能,才予以重任。而那些王室的贵族,殷纣王当然要把他们搁置在一边。这就触怒了那些王亲贵族,他们不但没有得到权力,有时还要受那些原本是奴隶的官员所掣肘。牧誓里说的俾暴虐于百姓,以奸宄于商邑指的就是这些从逃犯提拔起来的官员秉公执法,惩治贪赃枉法之徒。那时候的百姓指的是达官贵族,平民是连姓也没有的。

不过,在一片骂倒声中,偶而也会听到一两声异音。两千余年前,孔子的学生子贡曾说: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也许是受到先哲的启示,清人崔述认为纣的罪状只有五条。近人顾颉刚更撰纣恶七十事发生的次第,指出现在传说的纣恶是层累积叠地发展的,时代愈近,纣罪愈多,也愈不可信。顾颉刚为此作了详尽的考证,人们由此了解到,妲己的形象,原来得自西汉末年刘向的列女传,纣王*暴,原来出于封神演义等小说的艺术加工。于是,传说中的殷纣形象遭到了不小的冲击波。

确实,要为殷纣王翻案,谈何容易,然仍有人愿作一尝试。开始,翻案者是小心翼翼的,认为纣很有才能,在历史上是个值得肯定的人物。你看,史记殷本纪中纣的形象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俨然是奴隶主中的英杰。纣曾平定东夷,开拓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促进北方文化向南方的传播,对古代中国的统一和中华民族的发展有一定功劳。

有人提出为纣王彻底翻案,说他对中国社会发展有过重大贡献,其地位在武丁、周武王之上。暴君的帽子是敌对派强加给他的,所谓罪恶的记载,多出于寓言十九的战国及以后人们的尽情夸大。有人还认为,要正确评价纣王,应当依据尚书,而尚书中所提出的六条罪状无一属实,乃周人为达到宣传目的所进行的人身攻击。所谓酗酒,无非殷人本好酒,而纣酒量或许特别大些。所谓不用贵戚旧臣,是以纣王兄微子启为首的反对派,因丧权失势而强加于纣王头上。所谓登用小人,是提拔奴隶小臣为大夫卿相,这正是进步措施。所谓听信妇言,其实是少见多怪。商朝女性活跃,纣王妇可能是与武丁时代的妇好一样的杰出人物。所谓不留心祭祀,乃弥天大谎,出土卜辞证明,帝乙、帝辛时期的祀典最为完备。那么,商朝何以亡于纣?有人认为,殷商覆灭主要有四条原因:殷王族内部爆发了大分裂。帝乙把王位传给了次子纣而不传给长子微子启,朝廷遂分二派。微子启一派不断向纣发起进攻,他们进行了种种卑劣的活动,如造谣中伤、发动内讧、阴谋行刺、卖国求荣,等等;纣王力克东夷后,兵力损耗大半,未及休息训练,即遭意外袭击。大阴谋家周武王乘机起兵伐商。这支军队经过长期准备,强悍而有组织,并有杰出领导;牧野一战,俘虏兵临阵倒戈,动摇分子一哄而散。

更有甚者,有人还为纣王戴上了千古英雄的桂冠。因为他平定东夷,开拓东南,用人唯才,重视俘虏,发扬光大传统文化,积极提倡音乐工艺。这些进步措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形成。

难道纣王果真不是暴君?难道史书记载都虚妄不实?人们开始深思,怀疑、辩驳。

多数人认为,纣王罪状确有其事,翻案文章缺乏依据。纣王酗酒不容否定。纣王时奴隶主们酗酒成风,史料确凿,由此可见整个社会的腐败。事实上,武王伐纣,未举纣王酗酒之罪。纣王酗酒资料,见于周朝的内部文告,是周公在事后教育康叔和成王的,何必故意夸大纣的罪状呢?这又怎能说成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呢?纣王登用小人亦非虚构。翻案者说费仲善于理财,以此证明纣王不是登用小人,而是用人唯才。但史实呢?费仲好利,接受周人的美女、九驷等大礼,在纣前为周美言,以致周人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了,纣还熟视无睹。因此,费仲之流恰恰是商朝的内奸。惟妇言是用,是周武王列举的纣的第一条罪状,绝非毫无根据。据尚书,纣所作所为与妇言有关,而翻案者假设纣王妇是巾帼英雄,显然缺乏依据。不用王族而重用四方罪人,加剧了纣统洽集团的内部矛盾,并造成亡国原因之一。显然,多罪逋逃绝非劳动人民,如何视为进步措施?总而言之,有关纣王暴虐的许多材料,见于周人内部文告,以此为鉴,追求长治久安,不能视此为周人宣传材料,而一笔否定。

反对翻案的人还认为,纣王根本未建立煌煌勋业。据古本竹书纪年和后汉书东夷传所载,东夷和夏族很早就有联系。征服东夷时代虽不可考,但至迟始于帝乙时期。纣曾重新征服东夷,武王伐商时东夷复叛,周公和伯懋父等又征服过。可见,征服东夷,既非始于纣,亦非终于纣。进一步说,征服东夷具有侵略性质,何能列为一大功劳,因而不能认为纣王征东夷是开了中国大一统的先河。至于说纣王及纣王以后殷牧野之战因奴隶临阵倒戈,最终导致了商朝的覆灭人对落后的东南区域传播了文化,同样颇费考订。目前,尚无确凿资料证明殷民族及其同盟国曾发生大规模南迁,这一说法在史实上发生了破绽。进一步说,中国的东南区域在当时亦未必极落后。位于山东地带、淮河流域、长江流域的部族及国家,在纣王之前已享有很高的文化。山东、河南的龙山文化,远在史前,不必说了。湖北、安徽的青铜文化,时间相当于殷代,风格迥异于安阳,而工艺水平很高,决非纣伐东夷后开拓出来的。至于赞扬纣王发扬光大了殷人的传统文化,更加不足为据。因为,有关纣作璇宫、倾宫、鹿台、玉床的传说,正说明纣大兴土木,劳民伤财,不能作为功绩。而从纣好酒*乐的记载,得出纣王对音乐的提倡与创作的论断,似乎有些穿凿附会。而从纣有亿兆夷人这句话,引出纣王重视俘虏的结论,似乎也缺乏史实依据。因为这句话源出尚书泰誓,是周武王伐纣时的誓辞。文中的夷,指纣王统治下的商族人民。总而言之,殷王朝灭亡,具有历史必然性,而纣王荒*残暴,穷兵黩武,加速了它覆灭的进程。

在探讨纣王历史地位时,还引出了微子启何许人的问题。有人认为,微子启并非帝乙的长子,纣的长兄,而是朝中元老。其实,朝廷内形成纣和微子启两大派。尚书微子篇记载,微子感到商朝将亡,想脱离王朝而避祸。悲观失望,怎能说是造谣中伤?计划归隐,怎能说是派人投降?去国无踪,怎能说是发动内讧?在有关殷纣王是否暴君的论战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对立派双方所使用的史料惊人地接近。看来,在新材料未发掘之前,要解决数千年的悬案,只有对当时的社会状况作进一步研究,对史料详加考订,从而作出实事求是而令人信服的解释。

春秋战国的楚国王室有双姓,一姓“芈”,“芈”这个字读mi(米)意思好像是羊角,现在已经没人用了,但是现代姓米的人有部分来自这个姓氏。一姓“熊”,所有楚国王室之人的正式名称都叫熊什么。

熊廷弼也是明朝的名臣。明朝没有真正的武将,都是让文官去“出将入相”代替武将。在这么恶劣的情况下,还出了熊廷弼还有袁崇焕这样的文武全才。结果后来魏忠贤党人误国导致败仗,魏忠贤竟然硬拉熊廷弼垫背,把他给冤杀了。(出了熊廷弼和袁崇焕这样的例子,明朝亡国是必然的,怎么可能有救?)

熊赐履,清康熙朝名臣,我记得他是觉得他的名字典雅,嘿嘿!

最后一个就是古龙啦!古龙大侠真名熊耀华。也算一个。

万年的跳水老二熊倪,也算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86156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6
下一篇2023-11-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