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了但要吃饲料只是脚站不起来是什么原因

鸡病了但要吃饲料只是脚站不起来是什么原因,第1张

  很不好帮楼主确诊,可以给你几个建议参考一下

  1:是否维生素缺乏引起,患病鸡爪子部位卷曲

  2:寄生虫也会导致该现象,但患病鸡会出现消瘦状况

  3:马立克疾病,患病鸡会出现消瘦,两只爪子前后劈叉现象

  4:新城疫疾病,据楼主描述应该排除,一般新城疫感染后不会是个别的 :

  还有很多原因,望楼下朋友继续补充!

  缺乏VB6,请看下文:

  许多网友发帖,咨询鸡病问题,有蛋鸡,土鸡,也有肉鸡的,往往因为饲料质量问题经常出现一些营养性疾病,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胆碱,这是蛋氨酸合成甲基化合物的来源,缺乏胆碱,可以使鸡体生长不良,形成骨短粗病,使跖骨和胫骨不成直线,使腿部失去支撑身体的能力,也可使跟腱从髁部脱落,当日粮缺乏胆碱时,鸡的肝脏脂肪增加积蓄,出现脂肪肝时,添加胆碱,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一旦形成骨的短粗症,将不可恢复,

  锰,锰是多种酶的激活剂,是正常生长与繁育所必需的,也是骨的正常形成所需要的,当日粮缺乏锰时,可以导致骨的短粗病,种鸡可导致受精率和孵化率极低,孵出的雏鸡,出现鹦鹉嘴,头部,颈部及胸部羽毛少而短,腹部外突,所以,在散养鸡和蛋鸡的自配料中,胆碱和锰不容忽视,

  维生素B1,B1是碳水化合物代谢转换过程中的重要辅助因子,缺乏B1时,鸡会极度厌食,双腿无力,脚趾向内弯曲,鸡冠呈现蓝色,鸡体蹲坐在屈曲的腿上,头部向后缩,呈现观星状,一旦发现缺乏症,添加足够的VB1,在很短时间内,即可生效,

  维生素B2,B2是许多酶的辅助因子,当B2缺乏时,鸡体生长放缓,逐渐消瘦,行走困难,脚趾均向里部弯曲,缺乏严重时,可见鸡体伸腿卧着,蛋鸡缺乏时,产蛋下降,种鸡孵化,胚胎死亡率增加,雏鸡绒羽发育不全,可见结节状,雏鸡缺乏时,可见嘴角和眼睑结痂,脚趾出现浮肿,并有深的裂隙,裂隙出现肿块,

  泛酸,国内称B3,泛酸是辅酶A的组成部分,当日粮缺乏时,可以出现皮炎,断羽,骨短粗,眼睑粘连,视力受阻,一旦发现缺乏,及时补足,缺乏症的症状是可以治愈的,

  维生素B6,B6缺乏时,雏鸡食欲下降,出现骨短粗,雏鸡通常表现为在行走时,震颤,抽搐,昂翻在地,种鸡缺乏时,孵化率下降,体重减轻,

  叶酸,也称VB11,叶酸对胆碱,蛋氨酸和核蛋白的合成,都是很需要的,雏鸡缺乏叶酸时,生长不良,贫血和骨短粗病,种鸡缺乏叶酸时,孵化时部分胚胎在啄破气室后,很快死亡,雏鸡食用高含量叶酸的饲料,可以明显减轻骨短粗症的发生,

  维生素B12,VB12参与核酸的合成,及碳水化合物与脂肪的代谢,缺乏症表现为,生长迟缓,饲料利用率低,蛋重变小和孵化率下降,在孵化到17天时,有一个胚胎死亡高峰,添加VB12可以防止骨短粗病,

  烟酸,是重要辅酶的维生素成分,参与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缺乏烟酸时,鸡的跗关节增大,呈弓形腿,口腔炎症,下痢,生长不良,产蛋下降,孵化率降低

  生物素,生物素对氮代谢中具有重要作用,缺乏时,鸡的脚部,喙,眼周围发生皮炎,容易形成骨短粗病,胫骨很短,脂肪肝也与之有关,可使血糖降低,肉鸡猝死综合症与缺乏生物素有关,

  维生素A,D3,VE,VK3,属于脂溶性维生素,B1,B2,泛酸,B6,叶酸,B12,烟酸,生物素,属于水溶性维生素,VC除外,不在营养性维生素之列,

  1,维生素A,VA是视网膜感觉细胞的一种视觉色素成分,当VA缺乏时,鸡体逐渐消瘦,羽毛蓬乱,产蛋率急剧下降,产蛋时间滞后,眼睑往往粘连在一起,轻则眼睑红肿流泪,随着时间的延长,眼睛中形成乳白色干酪物积聚,再进一步,可以导致眼睛失明,干眼病,就是缺乏VA的一种典型病变,种蛋孵化率降低,种公鸡缺乏VA,可造成精子减少,活力降低,有的在鸡蛋内有血斑,雏鸡缺乏VA时可使生长停滞,运动共济失调,病理变化,可见咽部皮质被角质化,导致食道管有坏死物,在口腔,咽部,食道管,有白色的小脓包,并波及到嗉囊,鼻道与颚裂有堵塞物,从而引起一侧或两侧的面部肿胀,内脏可引起肾小管的破坏和痛风,种鸡不影响产蛋量,只会造成雏鸡死亡率过高 ,维生素A吸收较快,发现后,及时给予补充,但是对于眼睛失明的鸡,将不可修复,

  2,维生素D,VD3是用来维持钙和磷的正常代谢,使之形成正常的骨骼,坚硬的嘴和爪子,形成结实的蛋壳,主要作用是促进钙和磷的吸收,缺乏VD3时可以导致产蛋率明显下降,所产的鸡蛋,表现为薄壳和软壳,个别母鸡出现不能站立,呈企鹅型蹲坐,鸡的胸部龙骨出现弯曲,缺乏VD3,种鸡孵化率有明显下降,雏鸡缺乏VA3,生长受阻,出现佝偻病,行动吃力,跗关节难以支撑身体,呈现下蹲式,在补充VD3时,注意用量,太过高时,可以损坏肾脏,可导致动脉钙化,蛋壳丘结,表层有石灰质样物质, mH I!

  3,维生素E,VE缺乏时,雏鸡可出现脑软化症,小脑膜可见到微小的出血点,皮下有渗出性素质,雏鸡腹部积液,呈蓝绿色,透过皮肤就能看见,内脏心包扩张,能引起突然死亡,可导致在站立时,两腿向两边岔开,腿部可出现跗关节肿大,心脏和胸肌,腿肌,有白肌病,种公鸡出现睾丸退化,雏鸡出现共济失调,头向下或向后收缩,VE的另一作用,能保护生物素免受破坏, g\'84:J\

  4,维生素K,常用的有K3,K4,该项,主要参与凝血作用,当VK缺乏时,鸡体一旦受到损伤,可导致鸡体出血不止而死亡,也可导致腿肌,胸肌出血,或腹腔内大量出血,种鸡缺乏VK时可表现在孵化后期,死胚率增加,使用磺胺喹恶啉可以破坏VK,缺乏VK还可导致贫血,在补充VK后,贫血,和鸡体出血,则不能迅速恢复和消失,故在出现法氏囊病,胸肌,腿肌,严重出血时,应当立即添加维生素K

  如有不到之处,敬请老师与网友斧正和补充。

(1)鸡舍要适温。产蛋鸡要求温度范围8~27℃,最适宜温度为13~24℃。

(2)光照要恒定。产蛋期光照每天保持16小时,到鸡淘汰前4周可把光照增加到17小时,光照强度要适宜。

(3)湿度要适当。产蛋鸡要求湿度范围50%~70%,最适湿度60%~65%。

(4)通风不能忘。每天应打开天窗或设置排气扇换气,同时防止贼风侵入。

(5)消毒要及时。选择两种以上不同的消毒药,如百毒杀、威力碘、过氧乙酸、氯制剂等交替使用。

(6)投药应合理。对产蛋鸡群定期进行抗体监测,不盲目用疫苗,选择高敏药物,及时控制大肠杆菌病、葡萄球菌病;防止支原体、新城疫、禽流感等疾病的继发感染。

(7)应激尽量防。鸡舍要求建筑坚固,避免犬、猫、鼠、鸟类的窜入。

(8)提高料能量。采用合理的全价料,再适当加一些能量饲料,如油脂、玉米等。

(9)饮水洁而温。冬季饮水量为饲料采食量的2倍。

(10)调整好鸡群。到200日龄左右,对冠萎缩、趾骨收缩、羽毛紧收、腿部皮肤发干、胸肌薄而腹部下垂的鸡进行淘汰,保持鸡群健壮。

预防:最可靠的方法是进行疫苗接种防疫。

1预防接种:1-2周龄的雏鸡用鸡新城疫Ⅱ系苗稀释10倍滴鼻;隔断10天左右再重复一次;2月龄以上的中、大鸡用Ⅰ系苗稀释1000倍,每只鸡肌肉注射1毫升,可免疫一年。

2饮水免疫法:用鸡新城疫Ⅲ系(f系)疫苗稀释成01-03%水溶液,让鸡自由饮食,10-30天后再饮用一次,可免疫7个月。

3对疫区严格封锁,并进行彻底消毒。

4、补充:

鸡瘟是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疾病。多于春秋发病,传染快,死亡率高。

此病潜伏其为3-5天。分最急性型、急性型、慢性型三种。一般流行初期多为急性发生。

主要症状:体温升高(43-44℃)、闭眼、毛松乱、缩颈、垂翅,步态不稳或转圈;冠黑紫,口流粘液,摇头,打咯,发出“咯、咯”叫声,呼吸困难,拉绿色或**粪便;后期腿、翅麻痹,死亡率高。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您的鸡苗出现了什么病机反应呢,多少日的。

下面是鸡苗常见的一些病疾你看看对您是否有帮助

1、鸡新城疫(ND)

鸡新城疫俗称为亚洲鸡瘟,是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家禽中以鸡最敏感。主要传染源是带毒的病鸡、死鸡。该病毒可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以及眼结膜、泄殖腔和损伤的皮肤进入体内。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季节和任何品种的鸡。

主要症状和病变:鸡群突然发病,死亡率高,发病鸡精神萎顿,减食或停食,口鼻中蓄积多量粘液,呼吸困难,常发出咕噜声,排黄绿色或白色稀便。产蛋母鸡产蛋急剧下降或产软壳蛋。病程较长的亚急性或慢性病鸡常出现神经症状,腿、翅膀麻痹或头颈歪斜,动作失调。剖检可见腺胃粘膜乳头有出血点、出血斑或溃疡,小肠粘膜集结腺肿大、出血,胸腺、小胸肌、直肠、盲肠、扁桃体出血等。

防治:①建立健全卫生防疫制度;②切实搞好预防接种;③发生本病后须立即封锁、隔离发病鸡群,并彻底消毒;④病死鸡的尸体及粪便、垫草等应进行焚烧、深埋消毒。

2、传染性法氏囊病(IBD)

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一种主要侵害幼龄鸡的传染病,具高度接触传染性,病毒通过直接接触或带毒的中间媒介而扩散,入侵途径主要是呼吸道和消化道。

主要症状和病变:雏鸡表现为突然发病和死亡,病鸡精神萎顿,无食欲,排软便或白色水样便,翅膀下垂,呆痴,病重的鸡因严重衰竭而死亡,部分病鸡经数日后康复,但发育增重缓慢。剖检可见法氏囊肿大,色泽变为黄白色或灰白色,粘膜出血,严重时呈“紫葡萄”状。有时大腿及胸部肌肉有点状出血。肾肿大,输尿管有尿酸盐堵塞。

防治:①搞好疫苗免疫;②对发病初期鸡群迅速注射高免蛋黄液;③加强饲养管理及卫生防疫措施;④控制继发感染。

3、马立克氏病(MD)

马立克氏病为病毒性传染病,主要感染鸡,其易感性随日龄的增长而降低,病鸡和带毒鸡为主要传染来源,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及病鸡羽毛而传播。

主要症状和病变:①神经型:腿麻痹,呈“劈叉”姿势,翅膀下垂,虹膜混浊,消瘦,可见坐骨神经或翅神经肿大,横纹消失。②肿瘤型:皮肤形成结节或内脏器官如肝、肾、心脏等处有肿瘤,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渐进性消瘦,突然死亡。

防治:①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对种蛋、初生雏、育雏舍进行消毒;②对一日龄雏鸡认真做好接种疫苗工作,种鸡雏最好注射二价或三价疫苗。

4、传染性支气管炎(IB)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仅见鸡感染且多发生于雏鸡。病鸡和康复后的带毒鸡为主要传染源,可从呼吸道、消化道感染。

主要症状和病变:①呼吸型:张口呼吸,喷嚏、咳嗽、气管有罗音。全身衰弱,畏寒,精神萎顿,食欲差,羽毛松乱,排白色稀粪。产蛋鸡的产蛋率急剧下降,蛋的质量变差。病变可见气管、支气管和鼻腔内有干酪样渗出物。②肾型:产蛋母鸡的卵泡充血,早期感染可见输卵管萎缩,形成“假母鸡”,肾肿大、苍白。

防治:目前尚无有效药物治疗。①严格执行检疫、隔离、消毒等卫生防疫措施;②加强环境控制,供给优质饲料,增强鸡体的抵抗力;③接种疫苗,弱毒疫苗采用滴鼻、点眼或饮水方法,灭活苗采用皮下或肌肉注射方法。

5、传染性喉气管炎(ILT)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以成年鸡的症状最为典型,通过呼吸道及眼结膜而感染。

主要症状和病变:重症病鸡抬头伸颈喘气,咳嗽,打喷嚏,呼吸困难,体温上升,食欲减退,精神萎糜,下痢,咳出血样粘液。病情较轻的鸡患结膜炎,流泪,流鼻汁,眶下窦肿胀,很少死亡,但产蛋率下降。主要病变在喉头和气管上端有出血和粘液,严重时堵塞气管,影响呼吸而窒息死亡。

防治:①坚持严格的隔离消毒制度,注意通风换气;②尽快接种疫苗,采用点眼或滴鼻方法接种,不要采用气雾或饮水方法接种;③注意控制继发霉形体、大肠杆菌等疾病。

6、鸡痘(pox)

由痘病毒引起。病鸡或带毒鸡是主要传染源。

主要症状和病变:①皮肤型:首先出现灰白色小丘疹,相互融合形成干燥、粗糙、棕褐色的结痂;②粘膜型:可见喉头和气管粘膜上出现干酪(熟蛋黄)样伪膜,逐渐扩大增厚,使口腔咽喉部堵塞,导致呼吸困难和吞咽障碍;③混合型:皮肤和口腔粘膜上同时发生病变,病情严重,死亡率高。

防治: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有效手段是作预防接种。

7、鸡产蛋下降综合症(EDS-76)

鸡产蛋下降症是一种病毒性疾病,本病在临床上不表现明显症状,主要是鸡群产蛋率急剧下降。本病可通过种蛋传染给雏鸡。

主要症状和病变:鸡群突然出现群体性产蛋下降,蛋体畸形,褐壳蛋颜色变浅,蛋品质下降。有的鸡表现羽毛蓬松、贫血、腹泻。

防治:①加强卫生消毒工作;②注射疫苗;③可适当添加维生素、钙和蛋白质。

8、禽流感(AI)

禽流感曾一度称为“鸡瘟”,是感染多种禽类的呼吸道、肠道或神经系统的病毒性疾病,根据病毒血清型的不同有低致病型和高致病型之分。

主要症状和病变:病鸡咳嗽、打喷嚏,气管有罗音,流泪,产蛋下降,下痢,眼睑水肿,并有神经症状。典型病变是面部发绀和水肿,卵巢充血、出血破裂。腹部脂肪、各粘膜、浆膜以及腿、爪鳞出血。内脏器官可能有坏死灶。

防治:该病尚无可靠疫苗,主要靠综合防治及加强检疫,避免鸡群感染。

9、禽脑脊髓炎(AE)

禽脑脊髓炎是主要侵害幼鸡的一种病毒病,以运动失调和头颈部震颤为特征。产蛋鸡可出现一时性产蛋急剧下降。

主要症状和病变:自然发生通常见于1-2周龄,起先表现精神不好,眼睛稍为迟钝,接着头颈震颤,运动失调,前后摇晃,最后动作失控,不能运动,但仍有食欲,直到因饮食不足而衰竭死亡。肉眼病变不明显,严重时可见肝脏肿大,肠炎。

防治:①免疫种鸡是最有效的方法,90-100日龄饮水免疫。②注意饲养管理,保证各种维生素的供给。

10、鸡白痢(SP)

本病是一种极其常见的传染病,由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引起,其排泄物是重要的传播媒介,同时也可通过鸡蛋垂直传播。

主要症状和病变:雏鸡表现不吃饲料,怕冷,身体蜷缩,翅膀下垂,精神沉郁或昏睡,排白色粘稠或淡黄、淡绿色稀便,肛门有时被硬结的粪块封闭,呼吸困难。成年鸡无临床症状,少数感染严重的病鸡表现精神萎糜,排黄绿色或蛋清样稀便,主要病变可见肝脏、脾脏肿大、脆弱,有坏死点,肾脏暗红充血或苍白贫血,常出现腹膜炎变化。产蛋鸡可见卵巢萎缩,卵子变性,病鸡产蛋停止。

防治:①从种鸡入手,对种鸡场进行鸡白痢综合防治及种鸡逐只检疫净化;②可药物治疗,最好先作药敏试验,一般用氯霉素、氟哌酸效果较好。

11、大肠杆菌(ECoil)

大肠杆菌是无处不在的条件性细菌,该病的感染途径主要是呼吸道和消化道,鸡舍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差、饲养管理不善,是造成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主要症状和病变:病鸡嗜睡,体温升高,羽毛逆立且常被粪便污染。剖检可见脾脏、肝脏充血和肿大,肝脏、心脏发炎,即肝周炎和心包炎,并常与霉形体等混合感染造成气囊炎和腹膜炎。有时常伴发呼吸器官病变,临床症状无特征性表现。

防治:①改善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消毒;②最好作药敏试验,选择灵敏药物预防和治疗。常用的药物有新霉素、氯霉素、链霉素、痢特灵等;③分离本场大肠杆菌,做成灭能苗免疫注射;④也可从雏鸡开始运用微生物制剂。

执行死刑后的犯人尸体,由执行机关通知其家属领取并处理。没有家属或者家属不领取的,由执行法院依法进行处理(如火化等)。死刑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刑罚之一,指行刑者基于法律所赋予的权力,结束一个犯人的生命。死刑是刑法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也作为一种刑罚普遍存在于各国刑法体系中。因为生命的宝贵性和不可再生性,它成为刑罚体系中最为严厉的刑罚方法,故又被称为极刑。

一、死刑犯死后遗体如何处理

1、死刑执行后的罪犯尸体,由执行机关通知其家属收缴处置。

2、如无家属或家属未收到,执行法院将依法处理(如火化等)。

3、对罪犯执行死刑,没有人被判死刑或家人拒绝接受死刑根据有关规定:“最高人民的暂行规定的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卫生部民政使用死刑的罪犯的身体或器官的死刑罪犯尸体或器官可供使用:

(1)无人接受死亡,家庭成员拒绝接受死亡;

(2)死刑罪犯自愿将尸体移交医疗卫生单位使用的;

(3)经家庭同意使用。

二、死刑犯死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1、对死刑罪犯的遗书、遗书及时复核,保存档案,以备日后参考。涉及案件线索等问题的,应当抄送有关部门;

2、限期通知罪犯家属收尸,通知火化条件接收骨灰。逾期不受理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有关单位处理;

3、外国罪犯被执行死刑后,通知外国驻华使、领馆的程序和期限,依照有关规定办理。

三、注射死刑执行步骤

注射时,死刑犯被带进执行室或执行车,执行法警将其固定在注射床上,连接好心率测量仪器。

具体执行时有三个步骤。

首先,执行人员将与注射泵相连的针头扎进死刑犯的静脉血管,与平时的静脉注射完全相同。这一过程中,执行人员需要经过专门的培训。

接下来,执行人员对注射泵进行适当调节,执行号令发出后,执行人员按一下注射泵上的注射键,药物开始注入死刑犯体内。很快,电脑显示屏上的脑电波从有规律的波动变成几条平行的直线,脑电波的前后变化被清晰地印在纸上。这将作为死刑报告的主要内容。

最后,将由法医根据心跳、呼吸等来确认罪犯死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三条 人民法院在交付执行死刑前,应当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派员临场监督。

死刑采用枪决或者注射等方法执行。

死刑可以在刑场或者指定的羁押场所内执行。

指挥执行的审判人员,对罪犯应当验明正身,讯问有无遗言、信札,然后交付执行人员执行死刑。在执行前,如果发现可能有错误,应当暂停执行,报请最高人民法院裁定。

执行死刑应当公布,不应示众。

执行死刑后,在场书记员应当写成笔录。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将执行死刑情况报告最高人民法院。

执行死刑后,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罪犯家属。

滴入免疫分为滴鼻法和点眼法。适用于弱毒苗的免疫方法。使用时将疫苗稀释后,用消毒玻璃滴管吸取稀释液,滴入雏鸡鼻孔或眼内,每羽滴人1一2滴。免疫接种后5一7d产生免疫力。该方法常用于雏鸡的早期免疫,效果良好。注意事项应用专用稀释液或灭菌蒸馏水稀释疫苗;滴时,应提高鸡的头颈部,用手堵住一侧鼻孔,将稀释疫苗液滴入服或鼻内,使疫苗液完全吸人鼻和眼内即可;滴头与鸡体不能直接接触;稀释好的疫苗液应在30 min内用完。

  注射免疫分为肌内注射和皮下注射。肌内注射时,疫苗被机体迅速吸收后即可获得免疫力,该法适用于刺激性小,易吸收的疫苗接种,可分胸肌注射或腿肌注射。皮下注射是将疫苗注入皮肤与肌肉之间的组织,疫苗被机体缓慢吸收后即可获得免疫力。该法对机体损伤较小,产生的抗体维持时间较长,是最常用的注射方法,可分为颈部、胸部、腿部皮下注射等。适用于马立克氏病疫苗及各种灭活苗免疫。注意事项免疫前后严禁畜舍消毒,以确保免疫效果;注射免疫前及后数夭可用vc或多维速补饮水,以提高免疫效果;最好晚上进行注射免疫,以防惊群,缓解应激;鸡群发病后进行紧急注射免疫时,应先免疫健康群,再免疫假定健康群,最后免疫发病鸡群。给病鸡免疫注射时,应严格消毒,以防疫病交叉感染;灭活苗使用前需达到室温。

  刺种免疫应用特制的疫苗接种针蘸取疫苗,在鸡翅内侧无血管处垂直刺种。该法适用于鸡痘疫苗、脑脊髓炎疫苗的免疫。注意事项刺种时,必须检查针槽内是否充满药液;防止药液蘸在羽毛上,造成剂量不足;严禁刺人肌肉和骨头;刺种后7一10 d,检查接种部位是否“结痴”,否则应及时进行补充免疫。

抱窝也称恋巢、就巢,就是当母鸡产蛋之后,不愿意离开产蛋箱。抱窝除与遗传因素有关外,受环境条件的影响也很大,多发生在春末和夏季。抱窝期间一般不产蛋,因此会影响产蛋量。所以,一旦发现蛋鸡抱窝,应立即取出,并采取措施,设法使母鸡醒抱。

(1)用低电压刺激母鸡 电压为20~25伏,将电线一端放在喙内,另一端接触鸡冠,通电10秒钟,或间歇10秒后再通电10秒钟。这种方法效果好,能使鸡很快醒抱。

(2)药物法 每日每只鸡按每千克体重胸肌注射丙酸睾丸素125毫克,4小时左右即可醒抱。醒抱2~3天后产蛋,但用量不宜过大,否则会出现雄性反应。也可给抱窝鸡注射1毫升20%的硫酸铜水溶液。由于硫酸铜可刺激脑垂体前叶的性激素分泌,使卵巢活动增强,因而能很快醒抱,恢复产蛋。

(3)改变环境 将抱窝鸡装在笼中,挂在凉爽而光线充足的地方,多给些青菜和饮水,一周后也能醒抱。或用布条缠住抱窝鸡的两脚,并放在凉爽光亮的室内,两天不喂饲料,然后解去布条。

(4)土法醒抱 用缝衣针在两脚底下垂直刺入约6毫米深,再从口腔灌两匙食醋,第二天可见抱窝鸡下窝找食吃。若第二天尚未醒抱,可按上述方法重复2~3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91352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7
下一篇2023-11-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