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生物复习提纲全面

八上生物复习提纲全面,第1张

必修模块1(自然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②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③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④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氮、氧为主)⑤形成并存在液态水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

(2)影响: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影响地球气候。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①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②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

③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偏向力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

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①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②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④赤道全年昼夜平分。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3)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着季节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形成了四季)北半球季节的划分:3、4、5月为春季,6、7、8为夏季,9、10、11为秋季,12、1、2为冬季。

6、地球的圈层结构以地表为界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

(1)地球内部的圈层根据地震波(纵波、横波)的特点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物质主要由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组成,上地幔的软流层是岩浆的源地,地核主要由铁镍物质组成。

(2)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1、岩石分三大类:①岩浆岩(岩浆上升冷却凝固而成)②沉积岩(岩石在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③变质岩(变质作用)。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三大类岩石可以相互转化,又到新岩浆的产生,这一运动变化过程,构成了地壳物质循环。

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地质作用):

(1)内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本身,主要是地球内部热能,它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造成地表高低不平。地质构造的类型有褶皱(背斜和向斜)和断层(地垒和地堑)。

(2)外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能和重力。使高低不平的地表趋向平坦。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流水侵蚀地貌(V型谷)、堆积地貌(冲积扇、冲积平原和三角洲);风蚀地貌(风蚀洼地、蘑菇)、风积地貌(沙丘)。

3、六大板块名称: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一般说来,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火山、地震也多集中分布在板块的交界处。生长边界——板块张裂处,常形成裂谷、海洋。消亡边界——板块碰撞处,常形成山脉、海沟。

4、大气受热过程:太阳辐射(短波)、大气削弱、地面增温、地面辐射(长波)、大气增温、大气辐射(长波)、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①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对可见光吸收的很少。②反射作用:云层和颗粒较大的尘埃。云层的反射作用最显著。③散射作用: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使一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并产生大气逆辐射(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把部分热量归还给地面,云层越厚大气逆辐射越强。

5、全球近地面有7 个气压带(高低压相间分布),6 个风带。

(1)低纬度环流:

①赤道低压带:因为热力作用形成,气流辐合上升,易成云致雨,形成多雨带。常年受其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东南亚的马来群岛)

②副热带高压带:因为动力作用而形成,气流在30度纬度上空聚积而下沉,形成少雨带(东亚季风区除外),常年受其控制的地区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北非的撒哈拉水沙漠、西亚的沙漠、北美美国西部的沙漠、南美智利、秘鲁西部的沙漠、澳大利亚大沙漠)

③信风带:由副高吹向赤道低压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东北信风,在南半球左偏成东南信风。

(2)中纬度环流:

④副极地低压带:由来自低纬的暖气流与来自高纬的冷气流相遇运动上升而形成。形成温带多雨带。

⑤中纬西风带:由副高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西南风,在南半球左偏成西北风,习惯上叫西风,受其常年控制的地区,在大陆西岸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欧洲西部、北美西部如加拿大的温哥华附近、南美南端的安第斯山西侧、澳大利亚南端及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等)

(3)高纬环流:

⑥极地高压带:因为热力作用而形成,冷空气下沉,形成少雨带。不过极地因为气温低,蒸发更少,所以极地属于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地区,为湿润地区。

⑦极地东风带:由极地高压带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北半球右偏成东北风,南半球左偏成东南风。

(4)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移动的原因: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动。△移动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5)单一气压带或风带作用形成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气压带)、热带沙漠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带)、温带海洋性气候(中纬西风带)。

(6)气压带、风带移动形成的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低纬信风带控制)、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中纬西风带控制)。

6、常见的天气系统:锋面系统(冷锋、暖锋、准静止锋)、气旋(低压)和反气旋(高压)、锋面气旋。气旋是低压,低压系统在实际大气中常会出现沿中心向一定方向延伸出的低压槽,在低压槽上形成了锋面系统。锋面与气旋是一个整体(高压系统是没有的)。

7、水循环

(1)类型:海陆间大循环(大循环)、陆地循环(水量很少)、海洋循环(水量最大)

(2)各环节的名称: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植物蒸腾

(3)意义:它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塑造地表形态;联系四大圈层。

8、洋流:

(1)类型:按成因分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按性质分暖流和寒流。

(2)分布:△中低纬度——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顺时针流动(与半球反气旋方向一致),南半球逆时针方向流动(与南半球反气旋方向一致)。△中高纬度(主要指北半球)——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南半球西风漂流,世界最强大的寒流。△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夏季由西向东流,冬季由东向西流(夏顺冬逆)。

(3)影响:①对气候的影响:暖流起到增温、增湿作用(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寒流起到降温、减湿作用(澳大利亚西海岸的维多利亚沙漠、秘鲁太平洋沿岸的阿塔卡马沙漠的形成都与沿岸的西澳大利亚寒流和秘鲁寒流有关)

②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渔场的分布:寒暖流交汇处,给鱼类带来了丰富多样的饵料。

△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的交汇处。△纽芬兰渔场——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湾暖流的交汇处。△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与高纬南下的冷海水交汇形成。△秘鲁渔场——上升补偿流使深层海水上泛,带来深海的硅酸盐类,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浮游生物又是鱼类的饵料。

③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但也使污染物的范围扩大。

④对海洋运输事业的影响:顺流——航行速度快;逆流——航行速度慢。

第三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

1、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自然地理要素包括气候、水文、地貌、生物、土壤等要素。

(1)气候的变化使地球上的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得以不断改造,生物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2)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联系有机界与无机界,促使化学元素迁移;改造大气圈,使原始大气逐渐演化为现在大气;改造水圈,影响水体成分;改造岩石圈,促进岩石的风化和土壤的形成,使地理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环境创造了生物,生物又创造了现在的环境。所以生物是地理环境的生物,同时又是地理环境的塑造者

(3)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举例:我国西北内陆——由于距海远,海洋潮湿气流难以到达,形成干旱的大陆性气候——河流不发育,多为内流河——气候干燥,流水作用微弱,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

2、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受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南北)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这种分异是以热量为基础的。例如:赤道附近是热带雨林带,其两侧随纬度升高,是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受海陆分布的影响,自然景观和自然带从沿海向大陆内部产生的有规律的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水分为基础的。例如:中纬度地区(特别是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出现: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

(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在高山地区,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差异很大,从而形成了垂直自然带。举例:赤道附近的高山,从山麓到山顶看到的自然带类似于从赤道到两极的水平自然带。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聚落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可从形态上反映出来:平原地区,地形比较完整、开阔、平坦,聚落呈圆形或不规则的多边形,规模较大;山区聚落沿河谷或在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例如:我国的汾河、渭河谷地城市的分布。世界上的大城市多数位于平原上。平原地区的区位优势: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且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也有的平原不适宜城市的发展。例如:热带地区,低地闷热,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最著名的是巴西,其城市不是分布在亚马孙平原,而是巴西高原。

2、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公路选线避开不利地形,地形平坦地区的交通线网密度较大(造价低、工程量小),山地、丘陵地区的密度较小(造价高、工程量大)。

3、全球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有利方面:高纬度地区升温幅度最大,作物生长期延长,产量增加;对农业生产不有利方面:中纬度半湿润半干旱区,若降水量不变,增温将加速陆地蒸发,使土壤中水分减少,导致作物产量下降。对工业生产也有一定的影响,温度升高将减少高纬度地区供暖的能源消耗,明显增加低纬度地区制冷的能源消耗。

4、自然资源的定义: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它包括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自然资源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举例:能源利用对生产力的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柴草为主要能源——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18世纪,煤炭为主要能源——社会生产力大幅提高,△20世纪50年代以后,石油为主要能源——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5、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水灾、旱灾、台风、暴雨、寒潮、沙尘暴、暴风雪、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了解它们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我也是一位业余的门将。在这方面,我比较有经验:

专业的守门员在比赛时都会带上专门的护具,因为有护具的保护,所以不疼,但还是要靠很好的动作进行对自己的保护

另外,在教给你一些的守门员训练方法:

守门员所处的位置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防守时处于全队最后一道防线,防守18平方米左右的球门,要尽量减少失球,争取比赛的胜利,责任重大。要当好一个优秀的守门员,除了意志、技术、战术和指挥能力外,对身体素质也有较高的要求。守门员的身体素质有以下特点和要求。

一、速度

现代足球比赛门前的争夺更加激烈,情况千变万化。因此,守门员准确的分析判断、移动选位、扑接球和接球后的组织进攻等,都要力争快速。所以,守门员应具有良好的反应速度,短距离的位移速度和动作速度。

二、力量

比赛中,射门的球一般力量很大。守门员上肢(手臂、手腕、手指)有力,才能接得稳,抓得牢,或者快速有力地进行托、击球。并能在接球后掷得远、掷得准。腰腹部力量大,能增强身体在空中的控制能力,保证高难度动作的掌握和技术的发挥。下肢有力,特别是快速的爆发性力量,能使守门员移动迅速、向上跳得高、向侧面扑球跃得远、踢球快速有力。守门员具有良好的力量还能经得住对方的冲撞。因此,要求守门员身体各部分都要具有较强的力量,这是守门员力量的显著特点。

三、耐力

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守门员既要思想高度集中,又要能经常在处于半蹲姿势的情况下,不停顿地快速移动和连续快速地堵抢及扑接球。特别是对方处于优势,门前不断告急时,上述特点表现更为突出。因此,要求守门员具有良好的神经系统,速度和力量等耐力。

四、灵敏

比赛中守门员要经常快速地倒地、滚翻、鱼跃扑抢球和迅速地做出下一个动作,而且表现出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准确性,所以,对守门员的运动感觉分析器和运动技术的掌握程度都有较高的要求。

五、柔韧

为了加大动作的幅度,更好地完成难度较大的动作和减少受伤,因此,要重视和加强对守门员肩关节韧带和腹背肌肉的伸展练习

练习方法示例:

一、速度练习方法:

1、提踵半蹲快速向侧面滑步和交叉步跑。

2、原地跳跃,看信号向前方、斜前方快跑和后退跑5——10米。

3、向相距3——5米处的守门员反复快速掷球和击球,守门员接球后抛回。

4、向守门员侧面掷或踢地滚球,守门员快速倒地扑接球。

5、近距离大力射门,守门员快速扑接球。

6、守门员自己对墙掷或踢球,接着迎上去扑接反弹回来的球。

二、力量练习方法

1、捏小皮球或网球:抓自抛向下坠落的小沙袋或小铅球。

2、双手握哑铃屈腕和屈肘练习,肩关节练习。

3、单手肩上或体侧掷球,掷远掷准。

4、单拳或双拳击球,击远击准。

5、肩负轻械铃快速体前屈、体侧屈和体转练习。

6、双手经头上向后抛实心球。

7、大力踢定位球或自抛的空中球和反弹球。

三、灵敏练习方法

1、持球的前滚翻、侧滚翻和后滚翻。

2、前滚翻、侧滚翻和后滚翻快速起立接抛或反弹起来的球。

3、前滚翻起立接同伴掷向地面的反弹下落的球。

4、坐在地上抛球给同伴并快速起来接同伴顶回的球。

5、几个队员在罚球区附近用多球轮番进行射门,守门员尽力扑、接、挡每个球。

四、柔韧练习方法

1、手指的屈伸,手指的屈伸和绕环练习。

2、直腿和分腿的体前屈并下振。

3、跳起在空中做体前屈,体侧屈和体后屈动作。

五、耐力练习方法

1、用半蹲姿势做较长时间的快速移动。

2、在快速移动中反复做扑接球练习。

3、规定时间和组数的跳绳练习。

4、规定时间和范围的3对1或4对1传抢球,守门员在中间作抢球者,做堵、断、扑接球练习。

赛前准备

失败的赛前准备就等于准备去失败

足球比赛最不可思议之处(也是最引人入胜之处)是它的不确定性。预料不到的事情会经常发生,这反映了所有的球队和球员都会犯错误,足球比赛没有常胜将军。如果教练员能准确把握影响比赛表现的不可测因素,并逐一解决,那么他将永立于不败之地。假如训练周而复始,毫无变化,又怎能说明训练的针对性呢?或许取胜的答案来自于巧合,以及对手的水平,而对这一切,教练员也无能为力。

然而,尽管比赛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是,教练员和球员能控制的因素之一是赛前准备。充分的赛前准备可以使球员在精神和体能方面达到最佳状态。许多守门员常遵循固定模式的赛前准备,并且几乎不会更改。因此,当守门员进入比赛时贵感到不是百分之百的体力充沛或注意力高度集中。科学的赛前准备有助于排除一切不利因素,并使身心保持旺盛的斗志、丝毫不放松注意力和始终保持高度的紧张状态。

心理准备

赛前的心理准备如同赛前热身一样重要。比赛前,守门员应回想以前的卓越表现,并反复想象,这样有助于守门员以积极的态度投入比赛,这种心理准备也有助于从以前的比赛失误中恢复信心。守门员回想惊险的扑救动作是摆脱消极心理的最好办法。

当比赛开始以后,守门员不会因直挂死角的失分而一蹶不振,但因疏忽而造成的失误却会使他精神崩溃。因此守门员应尽力避免不应有的失误,即使进球,也应是对手卓越的表现,或是防守队员的失误。当守门员坚持做到这一点,就会表现出坚定的自信心,而这种自信也会感染全队。

所有的守门员都会出现失误,但最杰出的守门员很少出现失误。如何避免出现意外失误呢?惟一的方法是守门员不能因对手的强弱而放松警惕。实践证明,由于错误地低估对手,即使占有比赛的优势,而结果注定是失败。因此,守门员应铭记“全神贯注每脚射门”。惟有如此,注意力才不会松懈,失误将大大减少。

尽管守门员对此十分清楚,但一些意想不到的低级错误还会发生。因此,守门员应正确对待错误,必须学会忘记错误。在比赛进行中总是想着已发生的一切,会极大影响自信心和注意力。错误应该在赛后进行分析和总结,并从中获得比赛经验。

下面是对待失误的三种典型反应:

● 丧失信心。因为一次失误,守门员彻底丧失对自己能力的信任,开始比赛时的积极态度也很快消失。更为严重但是,类似失误会再次发生,心中充满恐惧。守门员这种明显的紧张状态很快会被对手和队友察觉,对手趁机利用它,而队友会对守门员丧失信心。

● 急于表现、弥补过失。为努力挽回因失误造成的消极影响,守门员只将注意力集中在对局势的判断上,而忽略选择最合理的技术动作。为尽快得到球,会作出一些草率的决定,从内心深处急于找会自信。

● 守门员只对失误有片刻的思考,而后又专注地投入比赛,并自我暗示,努力摆脱因失误对自信心和注意力的影响。

如果守门员有前两种反应,可能会导致一个失误接着一个失误,最终失去竞技状态。能够正确对待挫折的守门员,知道一次错误并不能完全反映守门员的能力水平。

身体准备

赛前热身与训练期间的热身略有差别。因为训练中的一些活动是由教练员控制完成的,通过适当的练习逐渐地进入状态。而比赛恰恰相反,可能比赛刚一开始,守门员就需要发挥最大的身体能力。

赛前热身应包括:

● 加快心率的练习。

● 牵拉练习。

● 适应比赛的专门练习。

● 有球练习。

第一阶段

● 慢跑——向前、向后、侧身。

● 准备性的伸展运动——腓肠肌、大腿肌群、股四头肌、臀大肌、背肌、肩关节——每一部分肌群的牵拉不少于6秒。

第二阶段

● 步频练习。包括冲刺跑、变向跑、高抬腿跑、碎步跑和滑步跑。

● 伸展运动如第一阶段,每次10秒钟。

第三阶段

● 直线跑和“之”字形跑,然后完成专门的跳跃运动。

● 热身操如第一二阶段,做15秒钟。

● 在有球的情况下完成球性和伸展练习。

静止伸展练习(准备活动)

下面是本书为以上三个阶段推荐的伸展练习。

上部腓肠肌

弓步站立,前腿膝关节弯曲,后腿膝关节绷直,脚跟不能离地,脚尖指向前方。腓肠肌上部有牵拉感觉。交替练习。

下部腓肠肌

弓步站立,后腿膝关节弯曲,脚跟不能离地,脚尖指向前方。腓肠肌下部有牵拉感觉。交替练习。

国绳肌

弓步站立,后腿膝关节弯曲,双手按于屈膝腿的上部,上体前倾,使直腿臀部有牵拉感觉。交替练习。

股四头肌

单腿站立,或由同伴支撑。单手抓住异侧脚踝关节并拉向臀部,在接近臀部时静止。两腿膝关节靠拢,骨盆前倾,使大腿中部肌肉产生牵拉感觉。交替练习。

髋屈肌

向前跨出一大步,呈弓箭步,前腿屈膝,后腿微屈并触及地面。保持上体正直,前脚脚尖指向前方。髋部略微前倾,髋关节周围肌肉有牵拉感觉。交替练习。

背肌

坐在地上。右腿向前伸直,左腿屈膝,左腿在右腿内侧着地。双手压住膝关节外侧,向左侧相反的方向朝胸部轻微地推压,伸展感在臀部外侧。换腿重复。

大腿内侧(内收肌)

正直站立,双手叉腰。一条腿侧跨步,脚尖指向侧前方,屈膝并与脚尖垂直,保持静止。大腿内侧肌群有牵拉感觉。保持身体正直,直腿脚尖向内转。两腿交替练习。

背肌

躺在场地上,两臂张开。左腿弯曲,小腿屈膝,慢慢向一侧转动。触地后放松,感到下部背肌有牵拉感觉。

胸肌

双手握于背后,双膝微屈。保持身体正直,双臂伸直,慢慢向上抬起,胸部肌肉有牵拉感觉。

肩关节

双手握紧,向上伸臂。用力伸直,向后移动,在肩关节感到不适时静止,然后慢慢回位。

肩关节和三头肌

左手抓住右臂肘关节,向后拉动,使右臂三头肌和肩关节感到牵拉,然后缓慢回位。双手交替练习。

球性练习

为提前强化球性练习,从第三章的球性练习中选用一些练习方法。

接球练习

● 培养手感,接10—12码的正面射门(1码 = 09144米,下同)。

● 守门员站在6码处,同伴站在罚球点,抛弧线球,守门员后退接球。重复5次。

● 接两侧的传中球(可用手掷球)。每侧6次,守门员回传球时,可以掷球,也可回踢。

● 提高接球动作。守门员接同伴从8码外连续掷出的直线球或弧线球。重复20次。

● 同伴从6—8码的距离想守门员身前掷反弹球。守门员要迅速作出反应并接球。重复10次。

● 守门员站在4码宽的小球门内,同伴从6—8码的距离想守门员的身旁两侧传球,守门员必须鱼跃扑球。每次重复5次。

● 同伴在罚球区角距球门12—15码处劲射,每侧重复6次。

● 同伴在罚球区线上进行各种射门。

● 同伴给守门员传10次地滚球。守门员用角控球并回传。传球方式可以变化,以提高守门员的用脚控球技术。

比赛前,守门员进行高质量、针对性强的热身练习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助于守门员进入最佳的身体和心理状态。无论教练员使用那些训练方法,一定不能忽视让守门员适应场地和天气情况。接球练习时,守门员必须清楚球在球门区的反弹特点,以及阳光和风力对接球的影响。

注意训练装备

由于位置的特殊性,守门员必须在赛前准备好有关装备。作为赛前准备的一部分,还必须保持所有的装备处于完好状态。

足球鞋

因为脚底打滑会导致失球,所以守门员应该定期检查鞋钉的长度,以保证适合不同的场地。简单地说,短钉适合较硬的场地;长钉适合泥泞的场地。

运动衫和短裤

运动衫和短裤必须保证身体的最大活动幅度。宽松一点的运动衫比刚好合适的运动衫更适合守门员。守门员垫肩和护肘应该感到舒服。在较坚硬的场地条件下必须戴好垫肩和护肘。在寒冷的季节,可以多穿一件贴身内衣。和运动衫一样,短裤也应该是舒服和宽松的。市场上有多种样式的护具,购买时一定要考虑个人特点。

守门员长裤

在冰雪场地和赛季后期球门区草质变差时,建议守门员穿长裤。在坚硬的场地上扑球,易造成守门员大腿外侧出现擦伤,而穿上具有保护性的长裤或短裤可以减少这种伤害。

然而,舒适和保证身体最大活动幅度始终是第一位的。如果守门员不喜欢穿长裤,在膝关节和大腿外侧涂抹凡士林也可以减少擦伤。

帽子

守门员有时要准备一顶帽子。比赛中,守门员不可能用一只手去扑球,用另一只手为眼睛遮挡阳光。守门员使用帽子,帽檐要大,尺码适宜。

手套

尽管守门员戴上手套可以提高接球的稳定性,但切不可影响手指的灵活性。如果想百分之百的保险,手指应该在球的下方向两侧展开呈“W”形状。

保养好手套有助于延长手套的使用时间和接球的可靠性。

保养手套的三个步骤

● 比赛和训练后立即清洗手套。水温不要超过30摄示度。用海绵清除表面污物,但不要磨损掌心胶质。不得用洗涤剂。

● 小心用清水冲洗,阴凉处凉干。不得烘干或晒干。

● 赛前使手套掌心湿润,利于提高接球效果。但在雨天比赛时,守门员一定带上毛巾,用于保证手套清洁 。

值得注意的是,训练时可以使用旧手套,但比赛时一定换上新手套。如果场地特别湿滑,赛前练习应使用旧手套,比赛时再换上新手套。

基本功训练

惊险的扑救源于扎实的基本功

基本技术不扎实,是大多数失误的主要原因。所以,守门员应经常进行头、脚、手的基本技术练习。扎实的基本功有助于守门员应付险情,更重要的是,它可帮助守门员减少失误次数。

最令人烦恼的是,面对一个犯了低级错误的守门员,教练员或队友用“倒霉”二字给你安慰,而不是仔细分析问题的原因。守门员有三大基本技术必须经常强化。

接球前,头部应保持稳定,眼睛一直盯着球。扑球时,守门员不应转头。守门员必须让球在视线前方,保持在视野之内。

快速的步伐移动能使困难的扑救变得容易。鱼跃扑球有一定的冒险性,它因身体失去重心,使体位调整变得困难。而通过快速的步伐移动,使人球保持在一条直线上,身体则起到球脱手后的保护作用。

接球前的准备姿势是,双脚与肩同宽,膝关节微屈,重心落在前脚掌。这就是“准备”或“启动”姿势(图14)。

图14

如果腿分开距离过大,会影响动作的爆发力。当然,球也容易从双腿之间穿过。

接地滚球时,两腿间的距离应小于一球的距离。身体重心应该前倾,如果第一次接球失手,可以马上进行第二次扑救。假如球未接稳,而身体重心后仰,再次调整身体重心会变得困难,而且,由此也会引起失分。

接球是守门员最基础的基本技术,如同锋、卫线球员的脚法一样,因此,守门员必须不断努力,完善自己的接球技术。

通过训练,掌握扎实的接球技术,将会提高守门员的自信心,使他以最积极的态度对待比赛。

这一章的内容是个人和小组练习。在场地和训练设备非常完备的条件下,这些练习被证明是非常有效的,但相关的训练措施值得注意。

对于年轻球员,教练员最好用一定时间提高他的传球技术。

守门员接球的四种手形:

● 勺形——双手掌心正对来球,用于接地滚球。

● 杯形——用于接正面齐腰高的射门,接球后将球抱在腹部。

● “W”形——拇指相对,掌心分开,对准胸部高度的来球。触球瞬间,前臂快速回撤,以缓冲球速。

● 侧扑手形——守门员侧扑两侧地滚球时,一手在球的后方,一手在球的上方,身体着地依次是肩部、侧面躯干,以达到缓冲效果,避免受伤。

步伐练习

(1) 跑过球或标志物

做法

将6—8个球摆成一条直线,间距一球。守门员脚踏间隙跑过(图15)。

要点

● 轻、快的步伐。

● 前脚掌着地。

图15

图16

(2) 滑步

做法

6—8个球如(1)摆放。但守门员要滑步穿行(图16)。

要点

● 滑步步伐与肩同宽,膝微屈。

● 双脚不要离地。

● 身体重心前倾。

(3) 前进、后退滑步练习

做法

同(2),守门员侧向前进,后退滑步穿行(图17)。

要点

同练习(2)。

图17

图18

(4) 绕球滑步

做法

守门员按顺时针方向绕球滑步,3圈以后,再按逆时针方向重复(图18)。

要点

同练习(3)。

(5)“之”字形滑步

做法

将球或标志物摆成“之”字形,守门员围绕每个球或标志物滑行,逐步过渡到向后滑步。为检验守门员是否滑步时抬头,教练员可以偶尔传球给守门员,让守门员必须在运动中接球。

要点

● 滑步步伐与肩同宽,膝微屈。

● 双脚不要离地。

● 保持身体前倾。

● 以准备姿势滑步。

(6)其他变化

只要稍加思考,教练员就可以设计出更多的步伐练习方法,以增加练习的趣味性。例如,侧跨球跑、跳跃或兔跳(图19和图20)。

图19 图20

(7)一只手接球的滑步练习

做法

传球队员与守门员相距两步,向守门员的两侧、身后或身前传球。守门员必须滑步并用一手接球,然后回传给传球队员。随着练习水平的提高,传球队员可以用假动作迷惑守门员,以检验守门员步伐移动的正确性。

要点

● 脚与肩同宽,膝微屈,身体重心前倾。

● 移动时重心落在前脚掌。

● 尽快移动至球的运行路线。

● 当向后滑步时,使用碎步。

  生物中考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册

  第1单元 探索生命的奥秘

  第1章 周围的生物世界

  一、我们周围的生物

  ⒈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

  ⒉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生态因素 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

  (直接影响生物) 生物因素:影像某种生物生活的同种或其他种类的生物。

  第2章 探索生命

  一、探索生命的器具

  ⒈放大倍数越大,物象体积越大,细胞数目越少。

  反光镜 凹面镜:光线弱时用

  平面镜:光线强时用

  ⒉使用:取出→安放镜头→对光(白亮的视野)→放置→调焦(先用粗准焦螺旋下降,注视物镜与标本间距离;后用粗准焦螺旋上升,注视目镜;最后调细准焦螺旋。)→观察

  ⒊制作临时玻片标本:→滴(植物:清水;人:生理盐水)→取(薄而透明)→浸→展→盖→染(后吸)→看

  二、探索生命的方法

  ⒈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⒉所有的实验都有变量,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因素都相同。

  第2单元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3章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植物和动物细胞结构和功能

  ⒈相同点:细胞膜(控制细胞物质进出)、细胞质、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传递遗传信息)、线粒体(呼吸作用场所)

  ⒉不同点:细胞壁、液泡、叶绿体(光合作用场所)

  第4章 生物体的组成

  一、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⒈生物体通过细胞的不断分裂和体积增大而由小长大。

  ⒉动物、植物组织

  动物组织:上皮组织(保护、吸收)、肌肉组织(运动)、结缔组织(营养、连接、支持和保护)、神经组织(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植物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分生组织、基本组织

  二、多细胞生物体的组成

  植物体的细胞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第3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5章 绿色植物的一生

  一、植物种子的萌发

  ⒈ 种皮(保护)

  种子结构 子叶(贮存营养)

  胚 胚芽—→茎和叶

  胚轴—→连接根和茎的部分

  胚根—→根

  ⒉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

  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

  种子萌发的外接条件:足够的水、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⒊种子萌发条件实际应用

  ⑴将大米播到地里,长不出幼苗的原因是胚已被破坏。

  ⑵浸没在水中的小麦种子不萌发,原因是缺乏空气。

  二、植物根的生长

  ⒈根尖的结构

  成熟区—→吸收水、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根 伸长区—→使根尖伸长

  尖 分生区—→分裂产生新细胞

  根冠——→保护

  ⒉根的生长一方面是由于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是由于伸长区细胞的伸长,增大了细胞体积。

  一、 植物的开花和结果

  ⒈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部分,因为它们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关。

  ⒉花生“麻屋子(果皮)”、“红帐子(种皮)”、“白胖子(胚)”。

  ⒊果实:小麦子粒、玉米子粒、葵花籽;

  种子:豆类、西瓜子、杏仁、芝麻。

  第6章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一、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原料 二氧化碳和水 有机物和氧气

  场所 叶绿体 线粒体

  条件 光 活细胞

  产物 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和氧气 二氧化碳和水

  物质转化 二氧化碳和水—→有机物和氧气 有机物—→二氧化碳和水

  能量转化 固定光能转变成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 释放能量

  反应式 光

  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

  叶绿体 活细胞

  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释放能量

  二、 实验探究

  ⒈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实验步骤:①暗处理(将叶片内原有淀粉运走或耗尽)

  ②部分遮光(实验变量:光)

  ③照光

  ④取下纸片

  ⑤酒精脱色(去除叶绿素)

  ⑥滴加碘液

  实验现象:遮光部分不变蓝呈灰白;未遮光部分变蓝

  实验原理:淀粉遇碘液变蓝

  实验结论: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⒉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实验要点:用黑色塑料袋装蔬菜是防止新鲜蔬菜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实验原理: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

  ⒈植物光合作用影响因素:光照、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增加二氧化碳浓度的方法:增加有机肥,利用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等。

  ⒉植物呼吸作用影响因素:温度、氧气和植物细胞的含水量;

  减弱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消耗的方法:降低温度、减少氧气和植物细胞的含水量。

  七年级下册

  第4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8章 人的生殖和发育

  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

  ⒈女生性发育比男生早两年。

  ⒉青春期的发育特点

  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

  青春期 性发育 第二性征的发育

  发育 形态功能发育:身高和体重迅速增加等

  第9章 人的食物来自环境

  一、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⒈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

  ⒉既是人体的组成物质,又是人体内的供能物质是蛋白质、糖类、脂肪。

  ⒊人体维生素和无机盐的缺乏症

  种类 缺乏症 种类 缺乏症

  维生素A 夜盲症 钙 佝偻病、骨质疏松症

  维生素B 脚气病 铁 贫血症

  维生素C 坏血病 碘 地方性甲状腺肿

  维生素D 佝偻病、骨质疏松症

  二、人体的消化与吸收

  ⒈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口腔

  咽——既是食物通道,又是空气通道

  食道

  消化道 胃——最膨大的气管

  消 小肠——最长的器官

  化 大肠

  系 肛门

  统 唾液腺

  胃腺——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

  消化腺 肠腺

  胰腺

  肝脏——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无消化作用)

  ⒉食物的消化

  ⑴消化酶:有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一类有机物。

  ⑵食物在消化道内的消化

  唾液淀粉酶 酶

  淀粉(从口腔开始)————→麦芽糖—→葡萄糖

  酶

  蛋白质(从胃开始)—→氨基酸

  胆汁 酶

  脂肪(在小肠内进行)——→脂肪微粒—→甘油+脂肪酸

  ⒊小肠结构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小肠内表面有皱襞和绒毛,许多小肠绒毛密布在皱襞上,增大了小肠的内表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都很薄,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三、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

  ⒈青少年饮食:足够量的糖类(维持生命活动)、适量的蛋白质(生长发育)、

  一定量的无机盐、维生素和纤维素。

  ⒉早中晚三餐热能:30%、40%、30%。

  第10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

  一、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⒈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成分——水等

  血浆 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等

  血液 红细胞:数目最多,双凹圆饼状;内有含铁蛋白质的血红蛋白

  (结缔组织) 血细胞 白细胞:体型最大,数目最少,有细胞核,吞噬病菌

  血小板:体型最小,止血,加速血液凝固

  ⒉解读血常规化验单

  血小板 偏少 异常出血

  红细胞 偏少 贫血

  血红蛋白 偏少 缺铁性贫血

  白细胞 偏多 有炎症

  二、 心脏的结构

  左心房——肺静脉 左心室——主动脉

  右心房——上下腔静脉 右心室——肺静脉

  (左心室的心壁最厚)

  三、 呼吸系统的组成

  呼吸道:鼻腔、咽、候、气管、支气管

  肺(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气体交换的场所)

  四、 人体体温

  一定限度内的发热是身体抵抗疾病的生理性防御反应。体温过高或长期发热,人体的生理功能就会紊乱,甚至会危及生命。

  第11章 人体内的废物排入环境

  一、 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泌 肾(主要的)——形成尿液

  尿 输尿管——输送尿液

  系 膀胱——暂时贮存尿液

  统 尿道——排出尿液

  二、尿液的形成

  ⒈ 滤过作用 重吸收作用

  血液———→原液(原尿)————→尿液

  肾小球 肾小囊 肾小管

  ⒉尿检分析

  正常尿液中不含:血细胞(血尿) 肾小球病变

  蛋白质

  葡萄糖——糖尿病

  第12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 激素调节

  ⒈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垂体、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胰岛和性腺。

  激素名称 分泌不足症状 分泌过多症状

  甲状腺激素 呆小症、地方性甲状腺肿 甲亢

  胰岛素 糖尿病 低血糖

  生长激素(垂体分泌) 侏儒症 巨人症

  ⒉

  二、神经调节

  ⒈ 周围神经系统 脑

  神经系统 脊髓

  中枢神经系统

  ⒉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⒊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能对抽象的语言、文字等信息发生反应。

  八年级上册

  第5单元 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

  第14章 生物的生殖与发育

  一、 生物的无性生殖

  ⒈无性生殖是一类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生物常见的无性生殖:出芽(芽体)生殖、营养生殖、分裂生殖和孢子生殖等。

  ⒉营养生殖

  ⑴植物依靠营养器官根、茎、叶进行的无性生殖,又叫做营养生殖。

  营养生殖(嫁接)的优点:能够保持植物亲本的优良性状,加快植物生殖的速度。

  ⑵嫁接:接上去的芽或枝叫做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做砧木。

  嫁接时,必须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⑶扦插:马铃薯、葡萄、月季、秋海棠等。

  嫁接 芽接:有桃、山楂、苹果等;

  枝接:柑、橘等。

  压条:夹竹桃、桂花等。

  ⒊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是将植物的器官、组织或细胞等,在无菌的条件下,培养在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和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上,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的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的优点:能在短时间内生产出大批植物,并防止植物病毒的侵害。

  二、 植物的有性生殖

  ⒈植物的有性生殖一般是指由亲代产生生殖细胞,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进而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植物有性生殖的优点:能综合双亲的优良性状,提高后代的生活力。

  ⒉植物的传粉

  自花传粉:同一朵花的雄蕊花药中的花粉传给雌蕊,如,水稻等;

  异花传粉:一朵花的雄蕊花药中的花粉传给另一朵花的雌蕊。

  ⒊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开花→传粉→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⒋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受精

  胚珠 卵细胞—→受精卵—→胚 种子

  子房 珠被—→种皮 果实

  子房壁———————————→果皮

  果实种子的多少与每个子房中的胚珠的多少有关。

  三、 昆虫的生殖与发育

  ⒈家蚕的生殖与发育

  ⑴家蚕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经过四次蜕皮和四眠;

  要经过四个时期: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⑵完全变态发育:幼虫和成虫时期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的差异。如蚊、蝇、蜜蜂等。

  ⒉蝗虫的生殖与发育

  ⑴蝗虫的幼虫经过五次蜕皮;要经历三个发育时期:受精卵→幼虫→成虫。

  ⑵不完全变态发育: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非常相似,生活习性也几乎一致。如蟋蟀、蟑螂、蝼蛄等。

  ⑶灭蝗虫、菜粉蝶等昆虫的最佳时期是幼虫时期。

  ⒊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特点: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变态发育。

  四、 两栖类的生殖与发育

  ⒈两栖类的生殖和发育特点:有性生殖、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⒉蛙的发育过程: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蝌蚪这一发育时期相当于昆虫的幼虫期。

  ⒊蝌蚪的呼吸:外鳃→内鳃→肺;先后肢后前肢。

  ⒋两栖类的生殖、发育过程不能完全摆脱水的束缚,因而它们的生活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

  五、 鸟类的生殖与发育

  ⒈鸟类的生殖发育特点: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先体内发育后体外发育;多数具有筑巢、求偶、交配、产卵等行为,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⒉鸟类的发育过程:受精卵→胚胎→雏鸟。

  ⒊早成鸟:鸡、鸭、鹅、大雁等;

  晚成鸟:家鸽、燕子、麻雀等。

  第15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一、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⒈细胞核是遗传信息的中心

  ⑴遗传和变异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

  ⑵遗传:生物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相似的现象,也可说是生物性状由亲代传给子代的现象。

  ⑶细胞核是遗传信息的中心和信息库。

  ⒉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

  ⑴染色体

  每一种生物的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一定,一般成对出现。

  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生物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非常重要。人的体细胞中多了或少了一条染色体,可能导致严重的遗传病。例如,当一个婴儿的体细胞中的第13对染色体多了一条,即有47条染色体就会导致先天性裂唇。 DNA

  染色体主要是有蛋白质和DNA组成的,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⑵DNA与基因

  DNA分子是双螺旋结构的,上面具有特定遗传效应的片段叫做基因。

  二、 人的形状和遗传 染色体 ⒈遗传性状:可以遗传的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统一形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⒉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是最基本的遗传信息单位。

  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隐性基因在显性基因存在时所决定的性状表现不出来。

  三、 人的性别决定

  ⒈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人的体细胞中共有23对染色体,,其中常染色体22对,性染色体1对。

  女性 男性

  体细胞 22对+XX或44条+XX 22对+XY或44条+XY

  生殖细胞 22条+X 22条+X或22条+Y

  ⒉性别决定的方式

  性别决定和受精卵携带的性染色体有关;对人类来说,子代的性别主要决定于精子。

  鱼类、两栖类和所有的哺乳类动物的性别决定方式和人基本一样;但鸟类与人的性别决定方式不一样。

  四、 遗传病和优生优育

  ⒈遗传病: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常见的遗传病有白化病、血友病、色盲、先天性愚型、先天性聋哑等。

  ⒉优生优育包括禁止近亲结婚、提倡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等。遗传咨询的目的是避免遗传病患儿的出生。

  五、 生物的变异

  ⒈变异:生物体亲代与子代以及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

  ⒉变异对生物的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可遗传变异是由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是不可遗传变异。

  生物的变异有利于生物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第6单元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16章 动物的运动

  一、 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⒈动物和植物的主要区别之一是动物能够通过运动,主动地、有目的地迅速改变其空间位置。陆生动物中的鸟类和昆虫能够飞行和滑翔。

  ⒉动物通过运动主动地适应环境,提高了生存能力。生物通过运动还能迅速迁移到更为适宜的栖息地和生殖场所,从而有利于自身的生存和繁殖。

  二、 动物运动的能量来源

  ⒈动物的运动器官或结构

  草履虫依靠纤毛的摆动在水中运动,变形虫依靠伪足运动。

  蚂蚁等昆虫的足分节,依靠足部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使分节的足产生运动。运动时,一般是以一侧的前足、后足和另一侧的中足为一组,进行交替运动。

  ⒉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

  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其中,骨和骨连接构成骨骼,因而也可说成“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骨骼肌组成。”

  骨骼(骨和骨连接)是动物形体的基础,为肌肉提供了附着点。

  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人和脊椎动物的肌肉收缩和舒张都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完成的。

  ⒊动物运动的能量来源

  消化吸收 呼吸作用 释放能量

  食物———→细胞———→ATP———→肌肉

  第17章 动物的行为

  一、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觅食行为:如蜘蛛织网等;

  防御行为:对维持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十分重要;

  生殖行为:能够是动物的子代数量增加,有利于种群的繁衍;

  社群行为:指同种生物个体之间除生殖以外的各种联系的行为;

  其他行为:某些鸟类的迁徙行为,某些鱼类周期性、定向性的洄游行为等。

  二、 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

  ⒈先天性行为:动物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所控制的行为,也称为本能行为。

  ⒉后天性行为:不是生来就有的,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积累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后天性行为主要与神经系统中的大脑皮层有关,大脑皮层越发达,学习能力就越强。

  ⒊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

  动物的行为的产生是动物对外界刺激所作出的反应。

  动物的行为主要受神经系统(神经)和内分泌系统(激素)的调控。

  动物越高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适应各种生活环境的能力也越强。

  第7单元 健康的生活

  第18章 疾病与免疫

  一、 传染病

  ⒈常见的传染病

  传染病: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传染病的特征: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

  传染病类型 病原体 常见的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 细菌 肺结核、腮腺炎、麻疹、百日咳、流行性感冒

  消化道传染病 寄生虫 甲型肝炎、细菌性痢疾、蛲虫病

  血液传染病 病毒 乙型肝炎、疟疾、丝虫病

  体表传染病 真菌 血吸虫病、狂犬病、破伤风、淋病

  ⒉传染病的传播和预防

  ⑴传染病传播的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传染源:能够传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易感人群:对传染病缺乏抵抗能力而容易感染的人群。

  ⑵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控制传染源:对传染病病人应尽量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如对传染病人进行隔离。

  切断传播途径:如保护水源、消毒餐具,以及加强个人卫生等。

  保护易感人群:如通过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和采用预防接种。

  二、 威胁健康的主要疾病

  ⒈心血管疾病:由心脏和血管的病变引起的疾病。

  ⑴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给心脏的肌肉运来氧气和养料,同时运走代谢废物,最终流入右心房。

  ⑵冠心病

  冠心病:冠状动脉发生病变,导致心脏的肌肉缺血的病变。如心绞痛(心脏肌肉暂时性缺血而胸闷、心前区疼痛)、心肌梗死(冠状动脉被凝血堵塞,血液不流通)。

  冠心病成因:高脂肪饮食、缺乏运动、吸烟等。

  患心绞痛的病人的急救药物:硝酸甘油、麝香保心丸。

  ⒉癌症

  癌变发生部位:除了头发、指(趾)甲外的所有组织、器官。

  我国排在第一位的恶性肿瘤是胃癌。城市中排在第一位的恶性肿瘤是肺癌;农村中排在第一位的恶性肿瘤是胃癌;青少年和儿童中排在第一位的恶性肿瘤是白血病。治疗白血病的最好方法是骨髓移植。

  致癌因子物理致癌因子 物理致癌因子:如X射线、电离辐射;

  化学致癌因子:如亚硝酸盐、黄曲霉毒素;

  病毒致癌因子:乙型肝炎病毒、疱疹病毒。

  治疗癌症的方法:外科疗法、化学疗法、放射疗法和基因疗法(新的治疗方法)

  三、 免疫

  ⒈人体的免疫功能

  免疫防线 名称 功能

  第一道防线 皮肤和粘膜 阻挡病原体侵入,分泌杀菌物质

  第二道防线 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溶解、杀灭和吞噬侵入人体的病原体

  第三道防线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产生抗体;识别和吞噬病原体

  第一、二两道防线是生来就有的,它们不是针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不具有选择性或特异性,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是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

  ⒉人体的免疫器官主要有脾、扁桃体和淋巴结等;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

  ⒊抗体和抗原

  抗体:某种病原体侵入人体,受到刺激的淋巴细胞产生抵抗这种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

  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

  ⒋计划免疫:有计划进行的预防接种。

  “四苗免疫”:接种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和麻疹疫苗,以预防和控制结核病、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和麻疹。

  4月25日是“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

  第19章 珍爱生命

  一、 远离烟酒

  ⒈酒中含有酒精(乙醇);酗酒会使人的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或麻痹抑制,引起酒精中毒(俗称“醉酒”)。

  ⒉香烟中含有尼古丁等致癌物质;长期大量吸烟能引发气管炎、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癌等呼吸道疾病。

  ⒊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5月31日确定为“世界无烟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也要求中学生“不吸烟、不喝酒”。

  二、 拒绝毒品

  ⒈某些医疗药物(杜冷丁等)被滥用时,也会成为毒品。

  ⒉目前我国重点监控、查禁的毒品是***。

  ⒊注射毒品可能感染乙型肝炎、艾滋病等。

  ⒋吸毒成瘾的原因:吸毒后,外来的吗啡肽进入人体,减少并抑制了人脑中类吗啡肽的分泌,最终使类吗啡肽完全停止分泌。

  三、 关注健康

  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01527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0
下一篇2023-11-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