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肌酸痛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三角肌酸痛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第1张

三角肌是肩部的一块肌肉。它由3部分组成—前部、中部、后部。这块肌肉主要是抬举上臂。三角肌损伤会引起三角肌的疼痛

三角肌发生疼痛的情况,可能是日常生活中长时间使用肩膀或者过度用力以及外伤、劳损,使三角肌周围的肌肉、肌腱等软组织处于劳损状态,久之产生无菌性的炎症,诱发患者出现三角肌疼痛。也可能是肌炎,引起出现疼痛。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根据检查结果给予合适的治疗措施来进行治疗,比如口服消炎镇痛的药物,还可以局部进行热敷、按摩、理疗来缓解。注意不要长时间劳累过度,也不能长时间进行过肩运动等。

三角肌,俗称"虎头肌",因为它的形状凸出上臂,酷似虎头,而且发达的三角肌体积比较大,显得很威猛,是男性肌肉发达的显著表现,所以它也是力量的象征。练好三角肌,可以增加肩部宽度。

三角肌出现疼痛大多数由于受寒着凉或者运动过量、外伤等原因导致,部分也可由于长期慢性劳损、肩关节周围组织退化等引起,表现为肩部三角肌区域疼痛,上举手臂时无力、疼痛等症状,多数司机因经常开窗风吹引起,因治疗不及时而成为慢性,初期治疗不困难,如病程已超过一个月,在三角肌某一点或两点有压痛点,并可触及条索,可用小针刀疗法。

引起三角肌疼痛的原因很多,如人在剧烈活动后会出现肌肉酸痛,一般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自行消失。此外,感染、外伤、肿瘤等因素也可导致肌肉疼痛的出现。

主要症状除肌肉疼痛外,部分患者还有肌肉僵硬,轻者仅有压痛,重者肌肉肿胀,妨碍活动等表现,有原发病的还可有其他伴随症状,如发热等。

三角肌疼痛的治疗主要是为了减轻酸痛,保护关节和肌肉的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一般情况下理疗、药物可改善肌肉疼痛的症状。

一般来讲,经过物理和药物治疗,可明显改善肌肉疼痛不适,保持肢体正常的功能。但也有可能因对原发病的治疗不及时而影响关节及患肢活动,对工作、生活造成不便。

首先,使用5毫升的注射器注射05毫升的注射液可能会导致疼痛和不适感,因为注射器的口径较大,注射时会对皮肤和皮下组织造成较大的压力和创伤。

其次,注射部位的选择也很重要。皮下注射通常选择在皮肤松弛的部位进行,以避免对肌肉和神经造成损伤。在手臂上注射时,通常选择上臂外侧,因为该部位的皮肤较松弛,肌肉较少。在腹部注射时,通常选择脐周两侧的腹部区域,因为该部位的皮肤较松弛,且没有重要的器官。

综上所述,使用5毫升的注射器注射05毫升的注射液可能会引起疼痛和不适感,建议选择适当的注射部位和适当的注射器口径。在手臂上注射时,建议选择上臂外侧;在腹部注射时,建议选择脐周两侧的腹部区域。

人体肌肉注射的五大要点

 肌肉注射是一种常用的药物注射治疗方法,指将药液通过注射器注入肌肉组织内,达到治病的目的。那么肌肉注射有什么注意事项,注射要点是什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1注射体位

 可取坐位或卧位。

 (1)卧位:臀部肌内注射时,为使局部肌肉放松,减轻疼痛与不适,可采以下姿势:

 侧卧位:上腿伸直,放松,下腿稍弯曲。

 俯卧位:足尖相对,足跟分垂,头偏向一侧。

 仰卧位:常用于危重病人及不能翻身的病人,采用臀中肌、臀小肌注射法较为方便。

 (2)坐位:为门诊病人接受注射时常用体位。可供上臂三角肌头,如注射用药为油剂或混悬液,需备较粗的针头;按医嘱备药液。

 2注射部位

 肌肉注射最常用的注射部分为臀大肌,其次为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及三角肌。肌肉注射很重要的是对注射部分的精确定位。

 臀大肌注射定位:十字法: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右划一水平线,从髂嵴最高点向下做一垂直平分线,将臀部分为四个象限,其中外上象限避开内角为注射区。连线法:从髂前上棘到尾骨连线的外三分之一为注射部位。

 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定位:该处血管、神经分布较少,且脂肪组织较薄,使用日趋广泛,定位方法有两

 a以食指尖和中指尖分别置于骼前上棘和髂嵴下缘处,在髂嵴、食指、中指之间构成一个三角形区域。注射部位在食指和中指构成的角内。

 b骼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病儿应以其手指的宽度为标准。

 股外侧肌注射定位:位置为大腿中段外侧:一般成人可取髋关节下10cm至膝上10cm的一段范围,该处大血管、神经干很少通过,且部位较广,可供多次注射。

 上臂三角肌注射定位:上臂外侧,肩峰下2~3横指处。此处肌肉较臀部肌肉薄,只能做小剂量注射。

 3作用原理

 药品溶于组织液后,进入毛细血管网再汇入静脉或者直接进入小静脉或者进入淋巴液再汇入大静脉,随静脉血入右房,再入右室,经肺循环后回到左房,再左室,进入体循环,到达肝脏,代谢出活性成分,再随血流达到全身或病灶。若不需代谢即有活性,就不需进入肝脏就能直接到全身。

 4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排携床边,核对,向病人解释,以取得合作。

 (2)帮助病人取适当体位,用2%碘酒和70%乙醇或单独用3%络合碘消毒皮肤,待干。

 (3)排尽抽取药物之注射器内空气。

 (4)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分开皮肤,右手持针如握笔姿势,以中指固定针栓。针头和注射部位程mp,快速刺入肌肉内,一般进针约25~3cm(针头的2/3,消瘦者及病儿酌减)。

 (5)松开左手,抽动活塞,如无回血,固定针头,注入药物。注射毕,以干棉签按压进针处,同时快速拔针。

 (6)帮助病人卧于舒适体位。清理用物。

 在肌肉注射中应注意下列问题:

 (1)需要两种药液同时注射,应注意配伍禁忌。

 (2)回抽无回血时,方可注入药物。

 (3)注射部位适合于个体。2岁以下婴幼儿不宜选用臀大肌注射,应选用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因幼儿在未能独自走路前,其臀部肌肉一般发育不好,臀大肌注射有损伤坐骨神经的危险。

 (4)定位准确,尤其是臀大肌注射应避免损伤坐骨神经。

 (5)切勿将针头全部刺入,以防针头从衔接处折断。一旦针头折断,保持局部及肢体不动,迅速用血管钳夹住断端拔出。如断端全部进入肌肉,则行手术取出。

 (6)需要长期肌注的病人,注射部位要经常更换,以防局部形成硬结,若出现硬结,则可采取热水袋或热湿敷、理疗等处理。

 5儿童护理

 肌肉注射是小儿患病时常用的一种给药方法。一般常用于药物不宜口服、病儿不能口服药物,或根据病情需要快速药物效果的时候。一般情况下,肌肉注射虽然由护士执行,但作为家长也应该协助做好护理工作。

 (1)对懂事的孩子,应给予说明打针的必要性,让孩子勇敢地接受,尤其应给孩子以同情安慰,消除紧张害怕心理,减少不良反应。

 (2)协助护士做好注射前的三查三对工作,务必做到准确无误。

 (3)如药物在使用前需作过敏试验,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有无异常或不适。如有无胸闷、气短、呼吸不畅、苍白、青紫或烦躁不安,以便及时报告医护人员,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4)肌注过程中,对婴幼儿要固定好,不让其挣扎乱动,以免弄断针头。

 (5)注射后不要立即离开,应停留在医院观察15分钟左右。

 (6)肌注后应让孩子休息一段时间,不要作剧烈的跑动。肌注后如孩子诉说打针部位疼痛,走动不便,要严密观察。必要时到医院请医生检查。

 (7)肌注后药物引起的局部硬块,可用热敷或艾条促其吸收。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06807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1
下一篇2023-11-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