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姿是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一种姿势,对维持人正常的生活和学习都非常重要。正常儿童的坐位是在不知不觉中运用腹部和臀部肌肉完成的。但是脑瘫儿童
因为大脑功能严重受损的影响,就连这种简单的姿势都难以维持。所以,对于儿童脑瘫的康复训练就要对脑瘫儿的坐姿进行矫正。那么,儿童脑瘫康复训练如何矫正
坐姿呢?
1、头部控制训练:患者双下肢屈曲,头、躯干摆正。训练人员双手握住患者肘部,缓慢将患者拉起数次。
2、步行训练:步行对患者建立自信心及参加各种活动十分重要。此训练可提高患者在行走中控制躯干及下肢的能力,以逐步扩大其活动范围,增加与外界接触的机会。训练时应及时矫正患者出现的异常步态并注意安全。
3、上下台阶训练:此训练可提高患者行走能力和运动协调能力,对适应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具有很大的实用意义。
4、站立训练:此训练可延长患者站立时间,提高站立平衡能力,促时髋关节发育,为行走做好准备。
5、爬行训练:通过训练患者爬行可提高患者控制身体和四肢的能力,在更大的范围内活动,同时为站立和行走打好基础。
6、坐位训练:此训练可提高患者坐位保持和坐位平衡的能力,使患者在坐位时能完成进食、交流、学习等活动。训练时,尽可能让患者摆正头、挺直背,保持在坐位状态下玩进行活动。
7、平衡和协调运动训练:平衡能力和协调性是运动稳定的前提。可利用平衡板、球、滚筒等器具进行训练。通过训练可促使患者及时调整姿态,提高反应能力和控制头、颈、躯干和平衡和协调运动的能力。
注意事项:
一、小儿脑瘫治疗科学性较强,要求严格。
二、进行小儿脑瘫治疗首先要明确脑瘫是一种可治性疾病,关键是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家长及医护人员应改变传统错误观点,不应悲观失望,怨天尤人,丧失治疗的信心,应该驱散心灵中的黑云,调节心境,积极配合医院进行早期干预措施,这是治疗脑瘫的注意事项。
三、小儿脑瘫治疗是长期细微的工作。脑功能的恢复,正常姿势的建立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通常需要数月,甚至数年。一部分患儿通过几周的综合治疗,临床获得明显的改善,但是一定要坚持,不然恢复的肌体功能会倒退到原来的状态,这也是治疗脑瘫的注意事项。
脑性瘫痪(cerabral palsy,简写CP,以下简称脑瘫)是一个古老的疾病,过去被认为是不治之症,是继小儿麻痹症后,又一个以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致残性疾病。脑瘫早在1839年由英国伦敦著名学者、整形外科专家little博士发现,并首先在Lancet杂志上报遭了因难产发生脑损伤引起痉挛性瘫痪的病例,因而被命名为Little氏病,Little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发现脑瘫的学者。所以后人凡是谈到脑瘫部必须从脑瘫的创始人Little的业绩谈起。多少年来人们将脑瘫称为Little氏病。并把两者看作是同义词沿用多年。
1839年、little对异常分娩与脑瘫的关系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写了数篇论文。Little在1839年发表的《关于足畸形与类似障碍性质》的论文中,就异常分娩与脑瘫关系作了论述、并在英国妇产科学会上作了讲演。当时讲演的主要目的是提醒大家要重视小儿出生时的状态,难产对发育尚未成熟的小儿神经系统会造成非常严重的损伤,这些原因就是障碍的原因,并发现这些障碍的原因与小儿出生时的疾病相吻合,也与小儿以后发生脑瘫的病理生理学相吻合。文章明确指出,如果未成熟儿、难产、分娩时头部与颈部等损伤后的小儿能生存下来,不久就会出现痉挛,四肢明显地出现运动性障碍,Little把这些障碍称为新生儿四肢痉性挛缩,认为这是由于新生儿窒息造成的。little的这种观点,与当时人们普遍认为的"新生儿窒息后如果能生存下来则不会引起任何障碍忡的观点完全不同。这在当时人们是难以接受的,直到现在我们对新生儿窒息,特别是严重的窒息是否需要抢救,是否留有后遗症仍持有不同的认识。此后litile又做了大量的尸体解剖,进一步证实了他的观点。在他的多篇论文中都有详细的记载,充分说明胎儿在分娩过程中由于子宫收缩,胎盘和脐带被挤压后,影响了胎儿的血液循环,不可避免地使氧与物质交换发生障碍。尤其是造成二氧化碳的潴留,一氧化碳刺激延髓的呼吸中枢,对出现肺呼吸十分有利。但如果此时因产程过长、产钳分娩、臀位分娩、急产、脐带绕颈或脐带脱出等各种原因而不能建立肺呼吸。就会造成新生儿窒息,导致呼吸障碍,静脉淤血。,严重缺氧引起循环衰竭,引起脑静脉、脊髓周围的静脉丛、大静脉、右心以及肺淤血。或因机械的耷拉,物理的损伤,使硬脑膜破裂,矢状窦、横窦破裂,造成了脑表面以及颅底出血,严重者涉及到小脑和延髓。从异常分娩死亡的小儿死因分析中发现瞥遍地存在着这些问题,如果引起神经系统毛细血管的出血,则将引起永久性的四肢变形及痉性挛缩。在LittIe的记载中,造成脑瘫的原因虽然很多,但是最主要的是胎盘循环障碍,由于脐带血液循环障碍、造成缺血缺氧性脑病,产学糖组织的永久性损伤。脑损伤后除引起痉性挛缩、麻痹外,还有智力低下等多方面障碍。Little之所以有如此杰出的贡献,是因为他本人就是一个肢体不自由的残疾人。他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症,左侧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是德国的Stnomeye外科医生给他做了跟腱(achllis)手术,使他左腿的机能得到了显著的恢复。由于疾病的自我感受,自强的信念,使他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地研究肢体不自由的病因,这也许就是他成功的主要原因吧。
在Little的论述中,不仅详细地记载了脑瘫的临床症状、发生的原因,更全面地描述了脑瘫的运动障碍特点与肌张力的关系,指出脑瘫是令身性的痉性挛缩,并伴有随意运动障碍与肌肉的挛缩,其分布不等,表现一侧重、一侧轻,以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障碍最明显、并以大腿的屈肌、内收肌、膝关节的屈肌为主。随着时间延长,多数病人发生肌肉及关节韧带挛缩,关节变形。影响下肢的外展与伸展,膝关节也难以伸直。足跟不能着地,肘半屈曲、腕关节屈曲、内旋,手指不能随意活动、躯干无力,脊柱后宫威圆背状、胸肌与腹肌挛缩平坦。Little认为,患脑瘫后发音器官的肌肉也受侵犯,特定的文字不能正确地发音,构音障碍。他对手足徐动型的脑瘫作了详细的描述,如护士对脑瘫患儿不能像给正常小儿那样顺利地穿衣服、脱衣服及洗漱。与舞蹈病相似、这些患儿对外界刺激过敏,对声音有惊吓的表现、稍一触碰就像破伤风息者那样出现僵硬症状。Littie指出新生儿由于脑组织尚未发育成熟,症状不典型,往往以痉挛为开始表现。新生儿窒息常引起痉性挛缩。作为一个整形医生,他对早期治疗很感兴趣,认为了解小儿出生的状态及小儿精神与身体的状态,可早期发现脑瘫、对障碍的治疗会有好处,从整形的角度看就是在后期也有一定的作用。从预防脑瘫的观点出发,Little提出为减少脑瘫的发病、要防止早产,加强国产期的保健及新生儿的护理,预防新生儿并发症等。little不愧为脑瘫的创始人,以他的智慧和业绩赢得了世人的敬佩。little不足的一面,就是他认为脑瘫多伴有智力低下,在他的论述中认为"脑瘫即智力不足一、脑瘫是不治之症。他这种悲观论调持续了近一个世纪,使脑瘫的康复研究受到一定的影响。
1916年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日本整形外科总会的高木博士开始研究脑瘫的治疗,9年过去了井没有新的进展、直至1925年,他接到一位实业家打来的电话,说他患脑瘫的爱子,在玩收音机的时候,当旋转刻度盘的旋钮时,收音机发出了声音。然后每天把收音机旋钮插在笔杆上,不久患儿能握住笔,并能画圆圈和四方图形,这个消息启示了他,使他产生了脑瘫可以治疗的设想。高木博士当时称他为"上天的启示。,以此为契机,他用音乐、玩具并结合心理因素治疗脑瘫。他认为脑瘫的治疗,是以运动为目的,调节中枢神经的活动,使肢体运动机能恢复运行。治疗时不光是训练手脚,而是使支配手脚的脑的机能得到恢复、这是最重要的。并提出了"诱发意欲、指导方法与自我锻炼"三大方案。从治疗概念上又提出脑瘫需要社会治疗与医学治疗两大方面。
1924年6月20日高木博士在日本国家医学杂志上发表文章,提出对脑瘫患者要采用特种教育,做手工及工艺练习,以及职业咨询等多方合作,才能使脑瘫患者成为一个有独立资格的人。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1939年高木博士创立了东兴学园,这是一所专门收治脑瘫患者的康复机构。高木博士是一位远见卓识的学者,为日本及世界康复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1932年美国学者Phelpe发表论文,指出利用矫形器为主的训练治疗方法,提出脑瘫是可以治疗的、为脑瘫的康复带来了希望。1938年他根据脑瘫是以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为特点,正式提出应该将Little氏病改为脑瘫这一诊断名称。
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之后,对脑瘫患者从用整形外科手术方法的治疗、发展到用矫形器纠正异常姿势,再配合功能训练的治疗方法。1941年Phelp吕经过多年临床实践,对脑瘫患者的治疗总结出15种训练方法,即按摩、被动运动、借助运动、自动运动、抵抗运动、条件运动、自动混合运动、组合运动、休息、弛缓松弛运动、松弛位运动、平衡运动、手伸展运动、抓握运动、精细运动,设计十分全面合理。同时他还做了大量的调查工作,最早在世界上报告了脑瘫的发病率为4%o。非常明确地提出治疗脑瘫主要用训练治疗,改变(脑瘫是不治之症的观点,以此加强人们关心脑瘫,积极治疗脑瘫的信心。
1942年日本高木博士在东京又创立了整放疗育园,是现在心身障碍儿综合疗育中心的前身。用一克服训练-(诱发克服意欲。克服指导方法以及努力克服自我锻炼)的方法治疗脑瘫。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943年英国Bobath夫妇开始致力于脑瘫的研究与治疗工作,收治了大量的脑瘫患者,开始用训练的方法治疗脑瘫。
1951年Denhoff提出癫痫、智力低下、行为异常不只是脑瘫的伴随症状。而应看成是小儿脑组织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损伤后产生的必然结果,最先在世界上提出脑损伤综合征新概念使人们对脑瘫又有了进一步认识。同年Denhoff又将脑瘫的定义分为标准定义、限定定义与实用定义三种,明确指出脑瘫是分娩时损伤造成的,是脑损伤综合征的一个侧面,即运动功能障碍。
1956年美国脑瘫协会(MCP)将脑瘫分为八大类型,这是世界上最早系统全面的分类方法,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
1961年日本学者福山幸夫提出应将脑瘫分为痉挛型、手足徐动型、混合型三种类型。
1964年日本学者林参考denhoff的观点,规定脑损伤综合征必须具备以下四大特点(D脑瘫圆智力不足圆癫痫固行为异常。根据脑损伤重复障碍的特点分为八个类型。这种分类方法对判定脑瘫的程度、治疗和预后都有重要的意义。将脑瘫的研究工作义向前推进了一步。
1965年著名的Bobalh疗法终于同世了,并很快得到世界各国学者的承认,被世界各国采用。Boba·h疗法主要是从神经生理学、神经生理发育学的观点去认识、治疗脑瘫,所以又被称为发育神经治疗法。Bobath疗法为脑瘫的康复及所有肢体不自由者的康复带来了希望,在脑瘫的发展史上是划时代的创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1966年瑞士医师Kbn日报告了早期治疗脑瘫的效果和意义,明确提出小儿脑的可塑性及小儿未成熟脑(发育中的脑)运动发育的可能性。如果早期治疗,可以促进脑组织向正常方向发展、促进中枢性协调运动功能的发育,提出在婴儿发育初期阶段如开始治疗,可以干预异常姿势的形成。根据神经生理学论点,又提出神经发育学治疗法(neuro d·velopnental treabnent),得到国际上的认可。
1966年西德学者Vojla博士创立了著名的Vojla诱导疗法。该疗法是Vojla从1954年开始研究脑瘫的治疗,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做了大段的研究与实地观察、经过多年的努力奋斗才完成的。他是当前世界上早期诊断脑瘫、早期治疗脑瘫的最有代表性学者之一,成为当今早期治疗脑瘫的又一个有代表性的学派。
1968年日本厚生省脑瘫研究班对脑瘫下的定义是从受孕到出生后4周,由于脑的非进行性病变引起的永久性的可以变化的运动与姿势异常,其症状在2岁前出现,进行性的、一过性的及将来可正常化的发育延迟则除外。厚生省的定义基本上统一了脑瘫的定义,十分完整,属于纯医学的定义。同时日本东帮大学的有马正高教授,专门研究小儿姿势与异常姿势,在《神经进步》杂志上连续做了报道,强调小儿姿势与神经系统发育的关系,与脑损伤的关系,提出小儿姿势是诊断脑瘫的重要依据。
1970年匈牙利Peto教授创立了治疗脑瘫的集团指导疗法。Pelo教授从1933年开始从事脑瘫的研究,经过40多年的努力才完成。Peto教授主张全面系统的康复训练,为避免各种方法在各自训练中只强调自己重要而造成混乱。提出由一个训练人员组织多个脑瘫患儿完成规定的训练内容的集团指导方法。他收治了866人。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1970年日本圣母整肢园的梶浦一郎先生与纪伊克昌先生,先后到英国Boba由中心,学习了Bobalh疗法,并首先在国内应用该疗法治疗脑瘫,发表了数十篇很有价值的论文。
Bobath夫妇在1973年与1978年先后两次来日本培养了近50名Bobath疗法训练师。
1982年西德的Voita博士到日本讲学、传授Vojla方法。由于康复医学的进步和世界各国学者对脑瘫的深人研究,唤起了全社会都来重视脑瘫、关心脑瘫、积极治疗脑瘫。
我国对脑瘫的研究起步较晚,70年代前,人们传统地认为脑瘫是不治之症。医生诊断患者为脑瘫后,告诉家人这种病没办法治疗,或仅可用针灸、理疗、按摩等方法对症治疗对较重的肢体畸形,如尖足、下肢交叉等也采用一些外科手术矫形的方法。在我国很多城市有儿童福利院。那里有很多脑瘫患儿多数是被遗弃的孤儿。福利院只以收养、护理为主、没有治疗。可以说人们对脑瘫是束手无策,在脑瘫是。不治之症。传统认识的影响下面放置不管。70年代10亿人口的大国。竟没有一个治疗脑瘫的专科医院,所以很多患儿由于得不到及时的治疗而终身残疾。按照脑瘫的发病率为2%o计算,我国将有200多万名脑瘫患儿,如此惊人的数字,可想而知给每个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多么沉重的负担、对每个患儿更是深重的灾难。
1980年初,佳木斯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的李树春、卢庆春、孙世远三位医生。在阅读日本学者有马正高教授连续发表在日本小儿科诊疗上的《小儿姿势》一文中受到启迪,开始研究脑瘫的治疗。然后由后二位医学者查阅大量的有关外文资料,摘录、翻译,编写成册,从1980年开始,在佳木斯地区,首先进行了中国正常小儿姿势、小儿反射、Vojla姿势反射及小儿运动发育的调查研究工作。在正常小儿姿势反射运动功能的调査研究中,同时发现了脑罐患儿,亲眼目睹了脑瘫患儿的痛苦及其家长对治疗的强烈企盼,开始意识到儿科的病种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正在发生着变化,儿科医生正面临着新的挑战。治疗小儿脑瘫。尽最大可能减轻伤残程度,是儿科医生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国应该有治疗脑瘫的专科医院,康复医学应该得到发展,这是造福于人类的千秋伟业。从学习、研究小儿姿势人手,终于找到了方向,确定了以脑瘫为中心的脑损伤研究课题,并把重点放在脑瘫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上、决心为中国的脑瘫患者开辟一条康复途径。为便于研究及患儿就医,
1981年佳木斯医学院附院开设了小儿发育门诊、这个门诊就是后来小儿脑瘫防治中心最早的雏型。
1987年9月23日黒龙江省小儿脑瘫防治疗育中心成立,其前身是佳木斯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及小儿脑瘫研究室。
美国治疗脑瘫最好的医院应该是哈佛大学波士顿儿童医院,也是采用西医加康复。效果相对来说应该不错。这个是我朋友圈有个相关人士说的,反而国内可以考虑考虑西医的研究方法。
翻、坐、爬、站、走是婴幼儿正常运动发育的各个阶段,学习和掌握各项小儿脑瘫康复训练方法。训练翻身时,先叫患儿全身放松,以臀部为支点,协助一侧肢体抬离床面,从一边翻到另一边。小儿脑瘫康复训练的坐位训练中,首先教患儿用手撑着坐,然后无支撑坐,逐步过渡到坐下可拿身边的玩具,仍能保持坐位平衡。小儿脑瘫康复训练的患儿爬行训练中,他人可在患儿的肩,肘,髋,膝部给予适当的支持,鼓励患儿向前爬行。小儿脑瘫康复训练中跪位有助于站立,训练时可先让患儿坐在自己的脚根上,在他人支持下,将髋部伸直,并训练跪位平衡。
当患儿能独自站立时,进行小儿脑瘫康复训练的行走训练。开始需他人帮助行走,可采用牵患儿衣领协助行走的方法,或扶住患儿髋部行走的方式,有的患儿需要用夹板固定或助行器帮助行走。小儿脑瘫康复训练时独立行走时患儿步态蹒跚,双脚分开过大,手脚不协调,必须进行步态矫正训练,注意一定要求先迈小步。 在给小儿脑瘫患者喂食时脑瘫患儿的姿势是头部后仰,那么全身肌肉肌张力升高、痉挛,姿势不对称。这样,吞咽动作肯定不能很好地完成。
小儿脑瘫患者在母亲的怀里处于半卧位,患儿的头部搁在母亲的胳膊肘上,肩背部由母亲的前臂承托,患儿的双手被放在身体的前面,整个身体姿势显得相对对称,这样患儿全身的肌张力可相对正常些,喂食也就比较容易进行。
如果小儿脑瘫患者已具有一定的头部控制能力和躯干直立能力,母亲可以让患儿坐在自己的一条大腿上,患儿的膝关节屈曲并搁在母亲的另一条大腿上。
为了使患儿的膝关节也保持充分的屈曲,母亲的一只脚下可垫置1~2块木板。母亲的一只手可以根据需要扶助患儿的肩部或者髋部。这样的姿势既有利于喂食,又有利于正确姿势的发育。 指导父母和家庭其他成员正确护理患儿。日常生活活动是人们维持生活最根本的活动,如进食、更衣、洗漱、入厕等。脑瘫患儿往往存在多方面能力缺陷,需对其进行日常生活护理及训练。更衣时应注意患儿的体位,通常坐着脱衣较为方便。为患儿选择穿脱方便的衣服,更衣时一般病重侧肢体先穿、后脱。要注意培养患儿独立更衣能力。根据患儿年龄进行卫生梳洗训练,养成定时大小便习惯。随年龄增长教会患儿在排便前能向大人预示,学会使用手纸、穿脱裤子的动作等。
你好,我在中国人民解放军155医院的网站上找了这篇文章,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在进行小儿脑瘫语言治疗之前,我们得先了解一下造成脑瘫小儿语言障碍有哪些原因。在医学界认为造成脑瘫小儿语言障碍有以以下几点: (1)发声障碍: 在脑瘫患儿当中,不能够随意控制呼吸的症状较多,经常出现呼吸障碍。此外,还有部分儿童根本就不会控制呼吸,因头部位置变化多,会出现发声困难。 (2)构音器官(主要指下颌、口唇、舌等)障碍: 由于脑瘫儿童本身肢体瘫痪也会引起呼吸、发声及构音肌肉的障碍。脑瘫患儿构音障碍原因不仅是下颔、口唇及舌等器官不灵活,而且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协调能力差也会导致构音障碍。 (3)语言发育迟缓: 语言发育迟缓在脑瘫儿童中比较常见,他们开始讲话迟,而且词汇增加迟,抽象词语不能理解,很难用完整的语句来进行语言表达。这与脑瘫患儿多数处于被人们忽视的环境中生活,而且特别是脑瘫儿童由于语言环境及周围环境的限制所导致。 首先人们就发声障碍进行一些基础训练, 来为后面的构音器官障碍做铺垫。要减少发声障碍比较核心的问题是集中训练运动力量、范围和运动的准确性,随后再进行速度、重复和交替运动练习,这些运动均对产生准确的、清晰的发音是很重要的。 (一)改善下颌及唇的控制: 下颌控制不良导致口唇难以闭合,这就是我们常常看到脑瘫患儿为什么流涎的原因,口唇难以闭合就导致无法构音。 改善口唇及下颌控制的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点: 1、控制口唇闭合的方法: 1)用冰块对口唇及舌头进行冷刺激。 2)用刷子快速地(5-10次/s)进行刺激,刷的部位是口唇、口周以及下颌内侧。 3)当下颌过度向下张开时,还可以用手拍打下颌中央部位及颞颌关节附近的皮肤,这样做不仅能促进口唇的闭合,还可以防止下颌突伸。 4)诱发下颌反射,促进下颌上抬,口唇闭合。 5)利用吸管,让脑瘫患者反复做回吸运动。 6)练习利用口唇将放在小勺上的食物摄人口中,也可以起到口唇控制作用,还可以通过变换食物种类来加强训练难度。 7)让脑瘫患者做吹乒乓球、吹羽毛等训练。 2、控制下额抬高的方法: 1)尽可能大的张开嘴巴,使下颌慢慢下降,然后再闭口。缓慢重复5-10次,休息。以后可适当加快速度,但需要保持上下颌最大的运动范围。 2)下颌前伸,缓慢地由一侧向另一侧移动。重复5-10次,休息。 3、改善唇的控制方法: 1)双唇尽量向前撅起(发u音位置),然后尽量向后收拢(发i音位置)。重复5-10次,休息。逐渐提高双唇交替运动的速度,但要保持最大的运动范围。 2)一侧嘴角收拢,维持该动作3-5s,然后休息。重复5-10次休息。 3)双唇闭紧,夹住压舌板,增加唇闭合力量。治疗师可向外拉压舌板,患者闭唇防止压舌板拉出。 4)鼓腮数秒,然后突然排气,有助于发爆破音,脑瘫患者也可在鼓腮时用手指挤压双颊。 4、改善舌的控制方法: 舌的控制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 舌和下颌的协调,也就是咀嚼运动,以及舌与口唇的协调性。可以利用吸管来加以促进。 第二阶段:治疗师让脑瘫患者的口稍稍张开,并保持下颌在这一位置,上舌尖向前齿方向运动,当出现所希望的动作时,治疗师可以逐渐减少对下颌的支持,向患者能够自我控制方向过渡。 第三阶段:将海绵、软木塞等放人患者口中,让其舌按前后,左右等指定方向移动,为防止吞咽,可在后面用线系上,也可以用棉签和糖等,放在口内或口边,用舌来舔等。 (二)构音训练: 构音训练是按照构音检查的结果对患者进行正确构音的训练。最好是利用现在所能发出的音进行。先由构音容易的音开始(双唇音),然后向较难的音(软腭音、齿音、舌齿音等)方向进展。治疗师利用手指或压舌板对患者的构音器官进行被动活动,对患者进行触觉、视觉、听觉的联合刺激以协助其构音运动。 训练是先由单音节一个单词一个句子一篇短文的顺序进行的,在发各种音时姿势非常重要。 1、双唇音([p],[b],[m],[w]):采取的姿势是仰卧位的反射抑制姿势,治疗师用手指轻轻地闭合其口唇,鼓励脑瘫患儿模仿其发音。 2、软腭音([k]、[g]、[h]):可以采取仰卧位,两腿向胸部屈曲,头向后仰的姿势,或坐在台子上躯干后倾,双手放在躯干的两侧,头向后倾的姿势。在这种姿势下,将手指轻轻压迫其下颌(相当于舌根部),在手指离开的同时发声。治疗时,也发目的音让患儿听以增强其听觉刺激。 3、齿音,舌齿音([t]、 [d]、[n]、 [s]、[z]):采取双腿下垂,两手臂支持躯干,头向前屈的姿势,或是在仰卧位的情况下双腿垂下,治疗师支持患者的头向前屈的姿势,可以在俯卧位的情况,双肘支撑躯干,使头向前屈或保持平直的姿势。在保持以上姿势的同时使头前屈,被动地使其下颌由下向上推压,让患者模仿治疗师发[t]、[d]的音。如果患者能够按自己方式发目的音的话,治疗师可以逐渐减少对其的辅助,促进其自我控制能力。 (三) 语言发育迟缓的康复训练: 1、头面部按摩: 患儿取仰卧位,治疗师坐于患儿后方,双手拇指沿桡侧从印堂至神庭交替推30次;用拇指螺纹面按揉百会、风池、印堂、太阳穴各50 – 100次;用拇指桡侧缘以率谷穴为中心扫散头部两侧胆经各30-50次,每日一次,3个月为一个疗程。 2、语言训练: 根据患儿的语言发育水平、特点,选择不同的课题,采用游戏训练、文字训练、手势符号训练、符号形式与知识内容关系训练。应用卡片、镶嵌板、、生活用品(如鞋子、帽子、牙刷、杯子、笔、衣服、书包等)及家庭指导。每天一次,每次30分钟,3 个月为一个疗程。
脑瘫是一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的症候群,是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者是婴幼儿的脑部非进行性的损伤所致。
脑性瘫痪的运动障碍异常通常会伴有感觉、知觉、认知、交流和行为障碍以及癫痫和继发性骨骼肌肉的问题。需要提醒的是脑性瘫痪的孩子并不一定有智能的低下,因为在临床当中经常会遇到给小孩做了脑瘫的诊断以后,家长会问小孩不傻为什么是脑瘫?脑瘫仅仅是运动和姿势的异常,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影响到智力。
大约40%的脑瘫患儿会合并有癫痫,一定要同时进行抗癫痫的治疗,即使没有癫痫,脑瘫的孩子也需要常规进行脑电图的检查,因为严重而广泛的临床下放电现象同样需要治疗,因此正规而有效的抗癫痫治疗能够帮助改善脑瘫的症状。
需要提示的是脑瘫重在预防,现有的医疗条件下,脑瘫不可能治愈,康复训练只能达到改善脑瘫的程度,比如从四级脑瘫改善到三级,三级改善到二级等等。
脑瘫儿的康复治疗方法
脑瘫儿的康复治疗方法,生活中有很多的孩子在出生之后就成为了脑瘫患儿,该病严重的危害着孩子的智力发育,给孩子的身体健康带来很大危害,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脑瘫儿的康复治疗方法吧。
脑瘫儿的康复治疗方法1治疗任何疾病都是需要一定方法,这样对疾病缓解才会有很好帮助,常见治疗疾病方式就是药物,药物治疗疾病方法简单,而且使用过程中,对患者身体也不会有太多影响,因此对它的选择是可以放心进行的,那脑瘫儿的康复治疗方法都有什么呢,对脑瘫儿治疗上方法选择也是比较多。
脑瘫儿的康复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小儿脑瘫治疗的最普遍的方式,脑瘫的治疗包括营养脑神经细胞的药物。
2、手术矫正治疗
手术矫正治疗并不适合所有小儿脑瘫患者,一般正常情况下,三岁以下的脑瘫患者由于自身免疫力和机体功能发育不完善,手术矫正治疗危害非常大,是不建议做手术的。
2、脑瘫的康复训练
其脑瘫的治疗方法较多,但总的目标是促进正常反射通路和运动,抑制异常反射通路和运动,通过功能训练,建立脑瘫患儿新的条件反射。这也是脑瘫疾病的治疗方法。
3、中医康复训练
脑瘫患者可采用对不同敏感穴位的刺激、按摩,在降低肌张力,矫正异常姿势,使肌体恢复到正常功能位置取得显着效果。
这些就是脑瘫儿的康复治疗方法,选择这些治疗脑瘫,对患者病情控制有很好帮助,不过对脑瘫治疗上,也是要长时间进行,而且治疗过程中,在对患者饮食、作息上,都是要进行注意,脑瘫患者饮食不当,在疾病治疗上也是会有影响,这点家属也是要注意。
脑瘫儿的康复治疗方法2小儿脑瘫的康复治疗方法:
1、神经组织修复疗法: 使用神经元因子来替代或修复受损脑细胞和脑组织的治疗方法,无依赖性、无任何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且能增强患者的机体免疫力,从根本上解决疾病顽固不愈的难题。
2、针灸治疗: 针灸是通过在选定的穴位进行针刺或针灸,同时按照中医辨证、施治理论采用恰当的手法,以达到调节患者的机体的阴阳平衡,疏通经络。
3、饮食治疗: 多吃水果蔬菜,确保营养的平衡,根据自身的病情吃食时注意消化;合理调节饮食,保持营养充分,增强体质。
4、推拿治疗: 推拿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对肢体或穴位和按摩,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的作用,从而使肢体功能和其他功能的障碍得以恢复。
脑瘫给孩子带来的危害是很大的,广大家长朋友一定不要掉心轻心,平时多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如果出现了该病的症状那么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治疗。以上就是“脑瘫患儿常见的四种康复治疗方法”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