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65岁,2型糖尿病5年,遵医嘱胰岛素6U治疗,餐前30分钟,H,tid。

患者女,65岁,2型糖尿病5年,遵医嘱胰岛素6U治疗,餐前30分钟,H,tid。,第1张

答案:A

1PO:口服;ID皮内注射;H:皮下注射;IM或im:肌内注射;IV或iv:静脉注射。

2qD每日1次;biD每日2次;tiD每日3次:qiD每日4次;qoD隔日1次;biw:每周2次。

3普通胰岛素于饭前半小时皮下注射,宜选择上臂三角肌、臀大肌、大腿前侧、腹部等部位,注射部位应交替使用以免形成局部硬结和脂肪萎缩,影响药物吸收及疗效。若病人自己注射,以大腿内侧和腹部最方便

答案:①准确执行医嘱:做到制剂种类正确,剂量准确,按时注射。②注射时间、部位和方法:掌握胰岛素的注射时间,普通膜岛素于饭前半小时皮下注射,低精蛋白锌胰岛素在早餐前1h皮下注射。长、短效胰岛素混合使用时,应先抽吸短效胰岛素,再抽吸长效胰岛素,然后混匀,切不可逆行操作,以免将长效胰岛素混入短效内,影响其速效性。胰岛素采用皮下注射法,宜选择上臂三角肌、臀大肌、大腿前侧、腹部等部位,注射部位应交替使用以免形成局部硬结和脂肪萎缩,影响药物吸收及疗效。注射胰岛素时应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发生感染。③观察及处理胰岛素的不良反应:胰岛素不良反应包括:低血糖反应,是主要的不良反应;胰岛素过敏,表现为注射部位瘙痒,继而出现荨麻疹样皮疹。全身性荨麻疹少见,罕见严重变态反应(如血清病、过敏性休克);注射部位皮下脂肪萎缩或增生,停止使用该部位后可缓慢自然恢复。对低血糖反应者,及时检测血糖,根据病情进食糖果、含糖饮料或静注50%葡萄糖液20~30ml;对过敏反应者,立即更换胰岛素制剂种类,使用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及脱敏疗法等,严重过敏者需停止或暂时中断胰岛素治疗。④使用胰岛素治疗过程中应定期监测尿糖、血糖变化。

本品为中效胰岛素制剂。用量剂量应根据患者的病情个体化。个体胰岛素需要量通常在每日每公斤体重03-10国际单位之间。当患者在胰岛素抵抗时(处于青春期或肥胖状态),每日的胰岛素需要量可能会增加。而当患者体内残余的内源性胰岛素分泌时,每日的胰岛素需要量可能会减少。由医务人员来决定每天注射一次或几次。本品可单独使用或与短效胰岛素混合使用。在强化胰岛素治疗当中,本品可用作基础胰岛素治疗(晚上和/或早上注射),配合短效胰岛素(餐前注射)使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良好的血糖水平控制,可以有效延缓糖尿病晚期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建议对血糖水平进行密切监测。剂量调整伴发其他疾病时(特别是感染和发热),通常患者的胰岛素需要量会增加。肾功能或肝功能不全时,患者的胰岛素需要量会减少。当患者的体力活动量或进食量发生改变时,其所用的胰岛素的剂量要相应的调整。用法皮下注射。本品绝不能用于静脉注射。在大腿做本品的皮下注射;如方便,也可在臀部部位、臀部或三角肌部位做皮下注射。经大腿皮下给药比经其他注射部位给药吸收过程更加缓慢且稳定。将皮肤捏起注射可将误做肌肉注射的风险降到最低。注射后针头需在皮下停留至少6秒钟,以确保胰岛素被完全注射入体内。为防止脂肪代谢障碍(脂肪萎缩和脂肪增生),应在注射区域内轮换注射部位。本品包装内附有详细的操作说明。本品被设计为与诺和诺德胰岛素注射系统(可重复使用的耐用装置)和诺和针[sup]®[/sup]配合使用。使用时,请遵照注射系统随附的说明书进行操作。使用本品前▲ 检查本品标签以确定胰岛素类型正确。▲ 使用前请检查本品,包括橡皮活塞。如果笔芯已被损坏,或者未使用过的笔芯的橡皮活塞与白色条码带分离,即两者之间出现间隙,请不要使用本品,请到供应商处更换。请参见注射装置中的详细说明。▲ 每次注射时都请换用一支新的针头以防止污染。▲ 针头和本品均不可多人共用。不能使用本品的情况▲ 胰岛素注射泵。▲ 对本胰岛素产品、间甲酚或者其他成份过敏者。请查阅本说明书中的过敏症状。▲ 低血糖反应。▲ 如果笔芯或装有笔芯的注射笔发生坠落、损坏或挤压,会存在胰岛素外漏的风险。▲ 如果本品贮藏不当或被冷冻。▲ 如果本品混匀时不呈白色均匀的混悬液。如何使用本品本品用于皮下注射。绝不可直接注入静脉或者肌肉。应在注射区域内轮换注射部位以避免形成肿块。最佳的注射部位为:腹部,臀部,大腿前部或者上臂。在腹部注射起效更快。胰岛素的混匀本品在达到室温时,更容易混匀。当笔芯尚未装入诺和诺德胰岛素注射器时,应将笔芯在a与b位置之间上下缓慢摇动,如图所示,以便能使笔芯内的玻璃球由一端移动到另一端至少20次。每次注射时,至少重复此动作10次。此混匀步骤必须一直重复直至胰岛素呈白色均匀混悬液体。立即注射。 请检查笔芯中至少剩余12单位的胰岛素,以保证充分混匀。如果笔芯中胰岛素的剩余单位小于12单位,请更换笔芯。如何注射本品▲ 皮下注射。注射技巧请参照医护人员的建议和注射装置使用手册。▲ 注射后针头应在皮下停留至少6秒钟,以确保胰岛素完全注射入体内。▲ 每次注射后都卸下针头,不可连接上针头存放。否则会有药液从针头漏出而导致剂量不准确。本品不可重复灌装使用。本品应与诺和诺德胰岛素注射系统和诺和针[sup]®[/sup]配合使用。如患者同时接受本品和另一种胰岛素笔芯治疗,应分别使用两个诺和诺德公司胰岛素注射系统,每个注射系统分别用于注射不同种类的胰岛素。

双上臂外侧(包括三角肌处),腹部两侧,臀部及大腿外侧都可以注射,但是腹部的吸收最好。而且腹部本身也有很多点可以注射,完全可以轮换开呀,腹部的注射位点可以向你看病的医院的医生处问询,我看很多医院都有做好的腹部注射位点图,只需拿着那个卡片中心点对准肚脐,然后卡片周围的孔就是可以注射的部位。希望能帮到你

  一、良性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也是X连锁隐性遗传,男性发病,女性传递。多于5-20岁之间起病,表现与Duchenne型类似,但病程较良性,12岁时仍能行走,但起病15-20年后大多不能行走。心肌受累和智能障碍较少见。

  二、肢带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两性均可发病。多于20-30岁间起病,主要累及近端肌群,常先影响上肢,多年后再影响下肢。偶有腓肠肌假肥大。

  三、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也是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症状表现。此症状为X连锁隐性遗传,男性发病,女性携带异常基因但不发病。多见于儿童发病,逐渐进展。开始表现为走路不稳,易摔跤,上楼困难,以后发展至行走困难,12岁前不能行走,只能卧床。

  四、面肩肱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两性均可发病。通常于青春期发病,首先影响面部和肩胛带肌肉,呈特殊的“肌病面容”,上睑稍下垂,额纹和鼻唇沟变浅,表性动作变弱,上肢抬高困难。检查时可发现蹙额、皱眉、鼓腮、闭眼、闭口均力弱,三角肌、肱二头肌、肱桡肌萎缩明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11987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2
下一篇2023-11-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