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长期皮下注射,且过于消瘦的患者,需要注意什么事项

对于长期皮下注射,且过于消瘦的患者,需要注意什么事项,第1张

常见的注射方法有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皮下注射、皮内注射等。皮下注射就是将药物注入皮下脂肪组织,常用的注射部位是上臂三角肌下缘,皮下注射的注意事项有以下几个:第一、针头斜面与皮肤呈30-40度角,注射角度不可以大于45度,以免注入肌层,如果给比较瘦的人注射可以捏起注射部位,而且要注意针梗不要完全刺入皮肤,刺入2/3即可。第二、注射药物前一定要回抽,没有回血才可以向内注射。第三、如果有皮肤刺激性的药物不可以皮下注射。综上所述,如果要进行皮下注射一定要掌握好注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经常注射的患者一定要交替部位,轮流注射。

皮下注射法的操作方法?皮下注射法有哪些注意事项?相信这是大家最想知道,而且是最感兴趣的话题。下面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对大家复习医师实践技能能有所帮助。

皮下注射法

[目的]

将小剂量药液注入皮下组织。

1需迅速达到药效,但又不能用静脉途径给药或不宜口服者。

2局部供药,如局部麻醉用药。

3预防接种,如各种菌苗、疫苗的预防接种。

[部位]

上臂三角肌下缘,上臂外侧,腹部,大腿外侧方。

[准备工作]

用物:注射盘内备1-2mL无菌注射器和51/2-6号针头,备2%碘酊、75%乙醇、棉签、弯盘、无菌持物镊。

[操作方法]

1携用物至病床边,核对无误后,选择注射部位,用2%碘酒和75%乙醇进行皮肤消毒,待干。

2将药液吸人注射器,排尽空气。

3左手绷紧局部皮脓,右手持注射器,示指固定针栓,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针头斜面向上,和皮肤呈30°~40°角,过度消瘦患者可捏起注射部位皮肤,迅速刺人针头的2/3;放开左手,以左手固定针栓,抽吸无回血,即可推注药液。4注射毕,用干棉签轻压针刺处,快速拔针,按压至无液渗出。清理用物。

选择组织疏松部位的皮下注射,多在颈部和肩部。注射前局部先消毒(或剪毛后消毒),以左手拇指和食指将该部位的皮肤提起,右手持注射器,将针头刺入皮下,然后左手松开,将药液注入。此方法多用于疫苗的注射,有时也可用于补液。皮下注射应根据兔子的年龄酌情用力。小兔年龄小,皮肤薄,稍微用力针头即可刺入,用力稍大有可能穿破皮肤,将药液注到外面。而对于老兔子,皮肤很厚,很难刺入。

  1、皮下注射和肌肉注射的不同点是:前者是将药液注射到皮下组织内,后者是将药液注射到肌肉组织内。

 2、肌肉注射

 是一种常用的药物注射治疗方法,是将药液通过注射器注入肌肉组织内,肌肉注射通常选用肌肉较厚,远离大神经大血管的臀部,或者还可以打在上臂的三角肌处。首选为臀大肌,其次为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上臂三角肌,由于臀大肌附近是坐骨神经,稍不注意会损伤到坐骨神经,不建议自行注射。肌肉注射经常被我们通俗的讲说“打屁股针”。

 3、皮下注射

 是将药液注入皮下组织,即穿过皮肤,打在皮肤与肌肉之间,进针角度不超过45度。常用注射部位为上臂三角肌下缘,我们常说的“打胳膊”;腹部,我们常说的“打肚子”,是以肚脐为中心,离肚脐3-5cm左右范围外可以注射,避开疤痕、皮肤创伤部位,建议轮流交替注射部位,过瘦者捏起注射部位皮肤进行注射。除此之外,还可以打在上臂的外侧、大腿前侧及大腿外侧等。

注射(英语:Injection),即打针,方式有皮内注射(intradermal injection)、皮下注射(subcutaneous injection)、肌肉注射(intramuscular injection)、静脉注射(intravenous injection),静脉输液(intravenous infusion),以及骨内输液(Intraosseous Infusion)等。

是一种利用注射器与针头穿过皮肤,并将液体送入身体内的方法。是一种给药途径,注射所预期的作用位置,不一定是受注射的位置。

打针方法:

IM(肌肉注射)。

打在肌肉组织内,常用肌注部位为三角肌,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等。注射方式为常规消毒后,跟注射部位皮肤呈90度迅速进针,埋入针头约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回抽无回血缓推药液,肌内注射发生疗效时间比静注发生的疗效时间长,是所有注射方法中,除静脉注射外,药物显效最快的途径。

IV(静脉注射)。

打在静脉里面,凡便于穿刺,血流丰富,且离静脉瓣较远的静脉均可用于静脉注射。注射方式为常规消毒后,跟找到的血管呈15-20度角进入,见到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缓慢注入药液。静脉注射是所有注射方法内,药物发生疗效最快的途径。

IC(皮内注射 )。

打在表皮和真皮之间,常用部位为前臂掌侧中段,通常用来作皮试(药物过敏试验),也是局部麻醉的前驱步骤。注射方式为;乙醇消毒后与皮肤呈5度角或平行刺入皮肤,注入药液0·1ml,见注射部位皮肤形成皮丘后拔针,拔针后不要按揉局部皮肤,也不用按压局部。

如做药物过敏试验,15-20分钟后观察结果,并准备2ml注射器及盐酸肾上腺素一支。皮内注射不可用碘酊消毒,如患者对乙醇过敏,可换用生理盐水消毒。

IH( 皮下注射 )。

打在皮下组织,常用部位为上臂三角肌下缘,腹部,大腿内侧等。常用于预防接种。注射方法(以上臂三角肌下缘注射为例,首先常规消毒皮肤,然后将抽吸好药液的注射器与皮肤呈30-40度角快速刺入,刺入针梗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回抽无回血,缓慢注入药液。拔针,用棉球按压针眼,迅速拔出针头。

相关内容解释:

注射,指的是借助注射器一类的医疗器械将液体或气体注入人体,以达到诊断、治疗、预防疾病的目的。其与吃药不一样。药剂经注射后可迅速到达血液并产生作用。

有四个注射部位都可以打。

腹部 :脐周2厘米以外 。

手臂 :手臂三角肌下缘,30-45°进针,瘦弱的孩子注射时必须捏起局部皮下组织 。

大腿 :中段前外侧,注射同手臂。

臀部 :以臀裂顶点为水平线中点垂线的外上四分之一处或髂前上脊与尾骨连线外1/3出。

要经常轮换注射部位。

在学生带教过程中运用学习理论使学生尽快掌握皮内注射操作如下:

1、掌握整体护理的概念和内容。

2、掌握护理程序的步骤及相关内容。

3、熟悉护理资料收集的方法,能根据所给护理病例提出护理措施。

4、了解整体护理、护理程序发展历史。

5、使学生了解整体护理及护理程序是一种非常先进的工作方法,同时也是临床护理长远发展的重要必不可少的理论基础。

6、引导学生系统地对已学知识与新知识产生相互关联,培养学生温故才能知新的学习态度。在分析护理病例中,启发学生学习时要带着怀疑的态度思考所选择的护理诊断的合理性,培养学生批判的学习态度。

注射方法:

1、选择注射部位,药物过敏试验常选用前臂掌侧下段,预防接种常用上臂三角肌下缘,局部麻醉则选择麻醉处。

2、用75%酒精消毒皮肤。

3、排尽注射器内空气,一手绷紧局部皮肤,一手持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5°刺入皮肤,待针头斜面完全进入皮内,放平注射器。用紧绷皮肤的手固定针栓,注入药液,使局部形成皮丘。

4、注入规定药量之后,迅速拔针,不可按压局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11994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2
下一篇2023-11-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