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多少N的力]
这个问题可比较复杂(⊙o⊙)?
一般我们把物体传递力量的方式分为刚体、弹性形变体、塑性形变体和流体。
假定物体硬度大,在一定力量的作用下形变较小,可忽略不计,就叫刚体,刚体在其形变极限内,可以认为是有多少力量就传递多少力量。比如齿轮传动,工作条件下就是如此。
弹性形变体、塑性形变体都是考虑在力量下物体有形变的。
弹性形变体对力的传递都是逐渐增大的,直到弹性极限,就是说可以在松弛后恢复原形;超过极限,就可能发生塑性形变,此时就不能完全恢复原形;力量更大,可能就绷断了。我们对弹簧(比如拉力器)的经验就是如此。
塑性形变体对于力的表现比较复杂,传递力量与形变速度往往呈现一种非线性关系,也就是说,可能你最初作用的力量越大,其形变速度越快,能传递过去的力量越小。这个讨论太复杂,特别是涉及到具体材料的问题,即使是大学高年级也是困难的。
流体传力的讨论也比较复杂,在中学阶段主要讲到帕斯卡定律,就是研究封闭理想流体的传力,压力等于面积乘以压强,在不考虑流体重力时,压强处处相等。主要考虑的是牛顿流体的静力学特性。
有关流体动力学传力,是在大学流体力学部分讨论的。
各种类型弹簧有效圈数的详细计算方法:
有效圈数是指弹簧能保持相同节距的圈数。弹簧有效圈数=总圈数-支撑圈,具体根据结构进行计算。
1、对于拉伸弹簧,有效圈数n=总圈数n1,当n>20时圆整为整数圈,当n<20时圆整为半圈。
2、对于压缩弹簧,有效圈数n=总圈数n1-支撑圈数n2,n2可查表获得。尾数应为1/4、1/2、3/4、或整圈。
我们的通俗算法是压簧总圈数减掉上下接受接触不会产生变形的圈数,一般减2圈;扭簧和拉簧的有效圈数就是总圈数。
弹簧是一种利用弹性来工作的机械零件。用弹性材料制成的零件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除去外力后又恢复原状。亦作“ 弹簧 ”。一般用弹簧钢制成。弹簧的种类复杂多样,按形状分,主要有螺旋弹簧、涡卷弹簧、板弹簧、异型弹簧等。
注意问题
由于受产品结构限制,多股簧一般具有强度高、性能好的特点。要求其材料在弹簧强度和韧性上对最终性能予以保证。多股簧在加工过程中,应注意的是:
1、支承圈根据产品要求可选用冷并和热并两种方法。采用热并方式不允许将簧加热至打火花或发白,硅锰钢温度不得高于850℃。支承圈与有效圈应有效接触,间隙不得超过圈间公称间隙的10%
2、多股簧特性可由调整导程决定,绕制时索距可进行必要调整。拧距可取3~14倍钢丝直径,但一般取8~13倍为佳。其簧力还与自由高度、并端圈、外径及钢丝性能等有密切关系,可通过调整其中某项或几项予以改变。
3、不带支承圈的弹簧和钢丝直径过细的弹簧不应焊接簧头,但端头钢索不应有明显的松散,应去毛刺。凡需焊接头部的多股簧,其焊接部位长度应小于3 倍索径(最长不大于10毫米)。加热长度应小于一圈,焊后应打磨平滑,气焊时焊接部位应进行局部低温退火。
4、弹簧表面处理一般进行磷化处理即可,也可进行其它处理。凡要进行镀层为锌与镉时,电镀后应进行除氢处理,除氢后抽3%(不少于3件)复试立定处理,复试中不得有断裂。弹簧应清除表面脏物、盐痕、氧化皮,方法可采用吹砂或汽油清洗的办法,但不能采用酸洗。
5、重要弹簧紧压时间为24小时,普通弹簧为6小时或连续压缩3~5次,每次保持3~5秒。紧压时弹簧与芯轴的间隙以芯轴直径的10%为宜,间隙过小则难于操作,间隙过大则易使弹簧发生弯曲变形。紧压时若其中一件弹簧折断,则其余应重新处理。
参考资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