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肌注射与臀部肌肉注射有什么区别

三角肌注射与臀部肌肉注射有什么区别,第1张

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只限臀部肌肉注射,是因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会使注射部位有轻微的疼痛。如果注射大腿外侧、上臂三角肌、背侧肌肉的话,会使人体感觉疼痛加剧。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注射剂量按20IU/kg体重计算(或遵医嘱),一次注射,如所需总剂量大于10ml,可在1~2日内分次注射。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一般无不良反应,少数人有红肿、疼痛感,无需特殊处理,可自行恢复。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用法:及时彻底清创后,于受伤部位用本品总剂量的1/2作皮下浸润注射,余下1/2于受伤部位进行肌内注射(头部咬伤者可注射于背部肌肉)。 答案提供方:义乌久久饰品贸易有限公司 久久饰品网上批发、零售平台(市场价2折起卖) www.china999sp.com ⒈注册会员→⒉联系客服→⒊立刻享受95折

选择组织疏松部位的皮下注射,多在颈部和肩部。注射前局部先消毒(或剪毛后消毒),以左手拇指和食指将该部位的皮肤提起,右手持注射器,将针头刺入皮下,然后左手松开,将药液注入。此方法多用于疫苗的注射,有时也可用于补液。皮下注射应根据兔子的年龄酌情用力。小兔年龄小,皮肤薄,稍微用力针头即可刺入,用力稍大有可能穿破皮肤,将药液注到外面。而对于老兔子,皮肤很厚,很难刺入。

狂犬疫苗注射部位一般都在三角肌进行肌肉注射,注射器和皮肤呈45度角即可,有时针拔出后有药液外流现象,可压迫片刻就行。对于该疫苗来说皮下注射疼痛较肌肉注射要厉害些,吸收会慢一点,但是对疗效不会有影响,也不会有不良后果,请放心。

随着医学的进展,疾病谱的改变和新生代抗生素的大量涌现,静脉给药途径也被广泛地应用到临床工作中,但肌肉注射仍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如果我们重视不够也会造成许多不良后果,特别是在特殊情况下的肌肉注射。现将本人从事护理工作多年的心得总结如下。

1 首先严格遵守以下注射原则

(1)认真执行查对制度,做好“三查、七对”;(2)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则,防感染;(3)选择合适注射器、针头以及正确的注射部位;(4)正确的注射方法:掌握“二快一慢”无痛注射,注射后观察药物反应。

2 特殊情况下肌肉注射注意事项

21 小儿肌肉注射 小儿臀部肌肉不发达,定位不当易伤及血管及神经,部位是食指尖与中指尖分别置髂前上棘与髂嵴下缘处所构成的三角区内,注射时近距离垂直进针,推注药液稍快,防小儿扭动折断针头。

22 恶液质病人 因极度消耗皮下脂肪及肌肉层较薄,注射时左手捏起穿刺部皮肤,同时缓慢注药防药液积聚。

23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 如血友病、再障等,由于凝血因子的缺乏及凝血机制障碍致出凝血时间延长,一般尽量避免注射,必要时应在肌注后延长按压穿刺部位时间,勿揉搓。

24 浮肿病人 常见于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时,由于组织间隙积聚过多的液体,致皮肤肿胀发亮,注射时左手食、中指错开向下按压绷紧皮肤,快速进针,注射后用力按压针眼,防渗出。

25 肥胖者及注射刺激性强的药物 肥胖者皮下脂肪层厚,药液注入脂肪层不易吸收,影响治疗作用,刺激性强的药物,为减少局部刺激,二者均应深部肌肉注射,一般用7号针头注射,抽无回血注入药液。

26 注射部位有瘢痕,皮肤病者 注射时尽量避开瘢痕、皮肤病处,因瘢痕处药液不易吸收,皮肤病处霉菌易被带入 深部组织造成感染。

27 “惧针”心理者 注射前摆正体位,做好解释工作,注射时分散注意力,缓慢推注药物,减少疼痛,防止晕针发生。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如果我们能注意到以上几点,相信会减少不良反应,有助于病人的康复。

接种疫苗是每个人都经历过的事情,而疫苗接种在胳膊上,主要是因为相比起其他部位,上臂注射相对方便安全。

疫苗接种属于肌肉注射

一般来说,大多数的疫苗都是采用肌肉注射,而打在胳膊上除去方便快捷,也和疫苗的注射量有关。常规疫苗的药剂量都不大,一般都在01ml-05ml之间,这个剂量的药剂是可以被胳膊肌肉完全切充分吸收的。很多人觉得,打屁股针也比较方便快捷,但我们知道屁股上的臀大肌比较发达,通常用药剂量也比较大,大多疫苗接种的药剂量并不适合从臀部注射。

臀部接种容易引发不良现象

其实早期的疫苗也有臀部注射,后来在婴幼儿领域屡次发现不良反应,渐渐的臀部接种就被淘汰出局了。要知道,婴幼儿的臀部较小,发育较为迟缓,肌肉几乎没有成型,这样就很难在注射时找到准确的位置。要是碰巧婴幼儿在注射时候晃动,很容易伤到神经。而且臀部处多次注射,有可能诱发婴幼儿臀肌萎缩,发育不良等现象,因此现在几乎没有了臀部注射疫苗了。

打胳膊针比较快捷方便

疫苗接种讲究的是快准狠,成年人倒还好,小朋友们可不能慢慢来。胳膊这部位接种,只要挽起袖子就行,手臂被医生按住后,几乎没有挣扎的可能,很快就能接种完毕。你说要是改成打屁股针,医生不太好按住不说,有些磨磨唧唧的人,脱裤子穿裤子都要老半天,太浪费时间了。很多时候学校注射疫苗是群体行动,没有什么比打在胳膊上更有效率的了。

就事实来说,疫苗可以接种的部位很多,像婴幼儿的话首选其实是大腿内则。不过因为我国的疫苗注射,大多选用胳膊针,久而久之,大家就理所应当的觉得接种应该打在胳膊上了。

肌肉注射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排携床边,核对,向病人解释,以取得合作。

(2)帮助病人取适当体位,用2%碘酒和70%乙醇或单独用3%络合碘消毒皮肤,待干。

(3)排尽抽取药物之注射器内空气。

(4)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分开皮肤,右手持针如握笔姿势,以中指固定针栓。针头和注射部位程mp,快速刺入肌肉内,一般进针约25~3cm(针头的2/3,消瘦者及病儿酌减)。

(5)松开左手,抽动活塞,如无回血,固定针头,注入药物。注射毕,以干棉签按压进针处,同时快速拔针。

(6)帮助病人卧于舒适体位。清理用物。

在肌肉注射中应注意下列问题:

(1)需要两种药液同时注射,应注意配伍禁忌。

(2)回抽无回血时,方可注入药物。

(3)注射部位适合于个体。2岁以下婴幼儿不宜选用臀大肌注射,应选用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因幼儿在未能独自走路前,其臀部肌肉一般发育不好,臀大肌注射有损伤坐骨神经的危险。

(4)定位准确,尤其是臀大肌注射应避免损伤坐骨神经。

(5)切勿将针头全部刺入,以防针头从衔接处折断。一旦针头折断,保持局部及肢体不动,迅速用血管钳夹住断端拔出。如断端全部进入肌肉,则行手术取出。

(6)需要长期肌注的病人,注射部位要经常更换,以防局部形成硬结,若出现硬结,则可采取热水袋或热湿敷、理疗等处理。

扩展资料:

概述

临床上进行肌肉注射,一般都采用臀大肌,也有采用三角肌和肱二头肌注射的,但对三角肌进行肌肉注射的具体部位,一般认为在整块肌肉上都能进行注射。但我们在多年临床实践中发现,有个别病例由肌肉注射位置不当导致桡神经和腋神经的损伤,有的是直接利人挽神经和胶神经干。

方法1:拇指定点:患者俯卧或站立,术者一手中指指腹(注射左侧臀部术者取左手,注射右侧取右手)置于患者髂前上棘,拇指平行向后并弯曲,指尖所触处即注射点(约在大转子内侧上方2~3横指处)。

方法2 三线定区:(1)水平线:从髂前上棘绕向背侧至臀裂;(2)垂直线:作平分一侧臀部与水平线相交的垂直线。

注意事项

1肌肉注射的所有步骤,应严格按无菌要求进行操作。

2肌肉注射部位要选择适当,避免伤及坐骨神经和较大的血管。

3进针时切勿用力过猛,以防把针头全部刺入肌肉。

4进针时,如被注射者感到注射部位同侧下肢疼痛、发麻,应立即停止注液。

分析和讨论 肌肉注射的部位,通常选在臀部肌肉上部外侧(左右侧均可)1/4处。因为该部位的肌肉发达,又无重要血管、神经通过,注射比较安全。

参考资料:

肌肉注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18457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4
下一篇2023-11-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