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美操比赛的评分标准是什么

健美操比赛的评分标准是什么,第1张

运动训练系健美操比赛评分标准

  总分10分

评分类别分完成情况:分5分,艺术和编排分5分。

  ---技术分(占总分的50%):

  1、

动作的准确性,动作姿态正确,动作技术规范、准确到位。(10分)

  2、

动作的熟练性,要求动作熟练、流畅连贯,如有明显停顿或动作不熟练,视其错误情况相应减分。(10分)

  3、

动作的幅度,幅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健身和表演的效果,对个别动作、局部动作或成套动作幅度过小,均视其程度减分。(10分)

  4、

动作的力度,动作应有控制、有弹性、松懈或过于僵硬要分别进行相应的减分。

(10分)

  5

、动作的一致性,动作姿态、方向、节奏等要协调统一,整齐一致,根据队形要求也可以采用依次、交替等表演手段,但要有规律、流畅,比赛中个别人不整齐、不协调、节奏不一致,扣01-02分,1/3的人扣03-04分,1/2的人扣05-06分。(10分)

  ---艺术分(占总分的50%):

  1、

动作的优美性,完成动作要协调、优美、舒展、轻快,具有良好的表演效果。动作粗笨、缺乏优美、不协调分别扣01-03分。(20分)

  2、

表现力,运动员通过自己的情绪、表情及情感的投入来吸引、感染观众,表情过分的造作或平淡缺乏感染力。扣01-03分。(20分)

  3

、总体印象,成套表演的效果和气氛,是否体现健美操特有的活力、激情和健康向上的本质特点欠缺和不足视其情况扣01-03分。(10分)

健美操

是新都二中的传统项目,也是新都二中的一张名片。在校领导“特色办学”理念的指引下,我校健美操代表队于2008年组建而成。队员:现有50余名,往届队员大多考进体育院校,主教练:梅森勇(成都体育学院教育学学士,健美操专项,健美操国家一级裁判员,一级教练员,)每年4--5月向全省招收优秀的健美操队员,根据个人文化和身体素质情况,制定各自训练计划,再通过专业训练,升入体育类专业或艺术类专业高校。

场地:综合楼一楼,健美操室

新都二中健美操代表队5年来各级健美操比赛中崭露头角,我们的口号是:团结拼搏,超越自我,青春无畏,永创辉煌!

我们坚信,一定能让二中青少年健美操冲出国门,走向世界!

新都二中在各级比赛中取得的成绩:

2013年9月成都市校园青春健美操锦标赛四项一等奖,团体总分第三名

2013年9月全国啦啦之星争霸赛成都站冠军

2013年9月全国竞技健美操冠军赛(温州)金鹰组第12名

2013年6月四川省健美操锦标赛荣获三项一等奖

2013年5月成都市健美操锦标赛活动四项一等奖

2012全国竞技健美操联赛(威海站;上海站)各通过两个二级运动员

2012全国学生运动舞蹈大赛一等奖

2012成都市校园青春健美操比赛活力无限一等奖;创造奇迹一等奖

2012年成都市健美操锦标赛健美操第一名;活力无限 第一名; 一级花球第一名

2011年11月5全国排舞总决赛 二等奖

2011年10月30成都市健美操锦标赛高中组第一名,啦啦操锦标赛高中组一等奖

2011年10月“浩沙杯”第十届全国万人健美操大 赛四川分区一等奖

2011年10月四川省健美操竞标赛 竞技一级三人操第二名 和 第三名

2010年9月成都市“校园青春健美操比赛”一等奖;

2010年4月成都市“综合运动会健美操比赛”二等奖 ;

2009年10月成都市“肯德基健美操比赛” 第二名;

2008年10月成都市“校园健美操比赛”二等奖;

2004年11月成都市“中学生广播操、自编操”第二名;

女 排

同样是二中的一大特色,新都二中女排球队建立于2002年,现有队员30多个人,(包括东湖中学—即原来新都二中初中部)每年面向全省招收特长生,往届队员考入体育院校或者以高水平运动员方式升入重点院校,我校的女排水平在四川省中学生比赛中一直保持前三左右,曾一度拿下省冠军!主教练:裘鹏(成都体育学院教育学学士,国家一级运动员,国家一级排球裁判),

田 径

也是新都二中传统项目,田径队员50多人,主教练:袁贺(东北师范大学毕业,国家一级运动员,国家一级裁判员,)

高考成绩

2011年,理科本一上线人数达100人,上线率达33%;文科本一上线人数达46人,上线率达303%;文理科本一上线人数达146人,比市要求多104人;文理科600分以上人数达49人;理科本二以上上线人数达265人,上线率达875%;文科本二以上上线人数达140人,上线率达921%;文理科本一上线率达321%,本二上线率达89%。文理科本二以上上线人数达405人,比市要求数多133人。

2012年,该校两位同学分别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录取;文科本一上线人数54人,上线率达338%;理科本一上线人数123人,上线率达343%;文理科本一上线总数达177人,是市下达指标的369%,超出129人;文理科本科上线人数达450人,与市下达指标相比,大幅超出145人;文理科总上线率达100%。 2013年,高考报考人数445人,本一上线人数264人,本一上线率5933%。其中理科本一上线率达6217%。所有考生总分均超本二线,实现本科上线率100%。

2014年,本一上线人数292人,上线率585%。创新班学生本一上线率达100%,其中600分以上占40%。理科本一上线229人,上线率达629%。文科本一上线63人,上线率达467%。理科本科上线363人,上线率达997%;文科本科上线133人,上线率达985%。

2015年,本一上线率高达641%,创新班本一上线率100%。 学科成绩 学生姓名竞赛获奖名称获奖等级指导教师颁奖单位吴荣堆2009年福建省高中数学竞赛省三等奖刘宏兵福建省数学学会蔡总熙第十九届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全国一等奖叶阿恋全国中学物理知识竞赛委员会林倡议2008年福建省高中数学竞赛省二等奖钟旗法福建省数学学会谢致铭2009年福建省高中数学竞赛省三等奖钟旗法福建省数学学会苏建东2010年福建省高中数学竞赛省三等奖钟旗法福建省数学学会林庆添2011年福建省高中数学竞赛省三等奖钟旗法福建省数学学会林妙娜2012年福建省高中数学竞赛省三等奖钟旗法福建省数学学会林小强2013年福建省高中数学竞赛省三等奖曲道强福建省数学学会程耕2008年省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省三等奖林晓阳福建省普教室卓旗千  2009年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第十八届预选赛省二等奖柳碧晗、高洪彬  省中学生生物竞赛委员会张银淼省二等奖高洪彬、胡福评王康宏省一等奖余红月、高洪彬盛宇帆省一等奖高洪彬、胡福评黄金城省三等奖余红月、高洪彬洪雅余省二等奖卫楷朱水强省一等奖余红月、高洪彬黄和金第十九届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  全国三等奖  陈素铭全国中学物理知识竞赛委员会  刘鹏谭蔚(以上表格内容来源于学校官网: )

素质成绩

2011年2月26——2月27日该校王红、张秀梅、郭梦慈、黄震、吴永辉、陈佳乐、陈汇星7位同学参加了中国头脑奥林匹克协会主办的第24届中国上海头脑奥林匹克创新大赛暨第32届世界头脑奥林匹克中国区决赛,获得了高中组三等奖。 第26届厦门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科技创新项目该校三个项目获奖情况  学生姓名获奖名称获奖等级黄冠霖、蔡乾铧《关于厦门市道路交通标识设置的若干建议》

《关于建立海滩质量评价体系的探讨——以福建省沿海海滩为试点》 一等奖陈思卓、薛鼎革、朱鸿俊《厦门市公共场所双语标识英文译法规范现状的调查与研究》二等奖沙吉旦木、依尔班江《中学生幸福感与在校人际关系的相关研究》三等奖 学生姓名竞赛获奖名称获奖等级指导教师组织机构陈婷婷 第十届“我爱祖国海疆”全国青少年航海模型竞赛 全国一等奖 黄致坚、房春杰 全国青少年航海模型竞赛组委会 黄 珏 第九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 全国三等奖 张 佳、林 松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白诗琦 第九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 全国三等奖 张 佳、林 松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团体 2009年厦门市青少年健美操锦标赛 市二等奖 章福进、钱平 厦门市体育局 团体 厦门市第四届中小学生跳绳比赛 第五名 周幼惠 厦门市体育局 团体“金桥杯”厦门市体育联赛青年足球联赛冠军魏斌、李然市教育局体育局团体“金桥杯”厦门市中学生足球锦标赛季军魏斌、李然市教育局体育局团体2009年全国高中足球联赛省赛区省第三名罗七生、魏斌省教育厅团体2009年厦门市直属中学合唱比赛市三等奖许唏昀厦门市教育局陈莎农第14届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比全国一等奖廖饰坤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李凤阁全国三等奖林芳全国二等奖(以上表格内容来源于学校官网: ) 校训

笃学敏行 止于至善

校徽

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校徽中“笃学敏行,止于至善”是学校校训,199410表示学校成立于1994年10月。 校园活动

由该校学生会举办的各类课余活动和社团活动丰富了同学们的生活,这些活动有:“以一敌百”答题争霸赛、校刊制作、校园精英辩论赛、篮球联赛、足球联赛、舌尖上的科中——校园美食大赛、环保服装设计大赛、校园吉尼斯——三分球大赛、志愿者活动、校园主持人大赛、科技站神争霸赛、安全知识竞赛、安全“微**”大赛、“因为梦想,音为梦响”Borning Voice校园十佳歌手大赛、激情广场、“圆梦科技”高考喊楼活动等

社团活动

截至2015年7月,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有20余个社团、3个协会等,极大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和管理能力。其中有诸如模拟联合国协会、辩论社、热音社、街舞社、SchoolBoom乐队、FreeStep舞社、N次魔方社、笃行文学社、科中摄影社、器乐社、小记者站、广播站、合唱队、拾光诗歌社、模型社等社团。

名家进校园活动

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多次聘请诺贝尔奖获得者、知名教授、院士走进校园,与学生们面对面交流,以文化名人熏陶学生、激励学生。

1所有沿矢状轴或额状轴翻转的动作

2所有身体成一直线并高于水平面30度以上的双手支撑动作,直至任何形式的倒立

3任何马戏或杂技动作

4任何身体抛接动作和器械超过3米以上的高抛接动作

违例动作与违例托举每次减1。0分

信不信由你

我就是健美操专项的学生

这是2009—2012健美操竞赛规则上写着的

我们买这本竞赛规则和第三套大众健美操的碟和书

一共都花了300

B组:静力性力量

分腿支撑类:

B102 分腿支撑 02

B103 分腿支撑转体180度 03

B104 分腿支撑转体360度 04

B105 分腿支撑转体540度 05

B106 分腿支撑转体720度(或更多) 06

B115 单臂分腿支撑 05

B116 单臂分腿支撑转体180度 06

B117 单臂分腿支撑转体360度 07

B118 单臂分腿支撑转体540度 08

B122 举一腿分腿高直角支撑 02

B125 单臂分腿支撑一腿垂地 05

B126 单臂分腿支撑一腿垂地转体180度 06

B127 单臂分腿支撑一腿垂地转体360度 07

B136 直角分腿组合支撑转体360度 06

B138 直角分腿组合支撑转体720度 08

直角支撑类

B142 直角支撑 02

B143 直角支撑转体180度 03

B144 直角支撑转体360度 04

B145 直角支撑转体540度 05

B146 直角支撑转体720度或更多 06

B157 单臂直角支撑转体360度 07

分腿高直角支撑类

B173 分腿高直角支撑 03

B174 分腿高直角转体180度 04

B175 分腿高直角支撑转体360度 05

B176 分腿高直角支撑转体540度 06

B177 分腿高直角支撑转体720度 0,7

B184 高直角支撑侧移位 04

B194 高直角支撑 04

B195 高直角支撑转体180 05

B196 高直角支撑转体360 06

B197 高直角支撑转体540 07

B198 高直角支撑转体720 08

B207 锐角支撑 07

文森支撑类

B212 后举腿静力文森支撑 02

水平轴撑类

B222 分腿水平轴撑 02

B223 分腿水平轴撑转体180 03

B234 单臂分腿水平轴撑 04

B235 单臂分腿水平轴撑转体180 05

B236 单臂分腿水平轴撑转体360 06

B243 水平轴撑 03

B244 水平轴撑转体180 04

B255 单臂水平轴撑 05

B256 单臂水平轴撑转体180 06

257 单臂水平轴撑转体360 07

水平支撑类

B266 分腿水平支撑 06

b267 分腿水平俯卧撑 07

B268 分腿水平支撑后举腿文森 08

B269 分腿水平支撑后举腿文森后倒俯卧撑 09

B270 分腿水平支撑后举腿文森回分腿水平支撑 10

B277 水平支撑 07

B278 水平支撑俯卧撑 08

B279 水平支撑后举腿文森 09

我是健美操专项的 这是2009-2012健美操竞赛规则里的最新难度 一个字一个字对着我的教材书打下来 好累啊 希望你能好好利用

1963年。

1963年,广播音乐里高亢的男声响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套广播体操——— 时代在召唤!”这套操除了运动量进一步加大外,动作也更加强调新颖和优美,还首次出现了少数民族语言版本。

1971年9月1日,第五套广播体操颁布了。激昂雄壮的小号声,伴随着清脆嘹亮的男声:“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提高警惕,保卫祖国。现在开始做广播体操……”

1979年前后,广播体操再度迎来热潮。当时法国、埃及、伊朗的考察团看到成千上万的人步调一致地做广播体操,他们被感动了,称广播体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体育”。

扩展资料

在动作上前三套广播体操的原则以简单好学为主,到第四套时候便开始趋于完善。除了运动量在之前的基础上继续增加外,动作也着重强调新颖和优美。而之后的第五套广播体操则是到目前为止,在动作和配乐上保留最完整的广播体操。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广播体操进入到了一个发展成熟的阶段。

1951年到1971年,这20年里诞生了五套广播体操,也被称为“中国广播体操的黄金时代”。但由于当时特殊的环境,在第五套推出后的10年时间里,再没有新的广播体操出现。

南方网-北京恢复广播体操职工必须参与 成考核一把手指标

凤凰网-体育总局等7大部委推广,「广播体操」再迎黄金年代?|| 老炮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18503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4
下一篇2023-11-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