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A
肱骨干骨折的正确护理指导为:复位固定后尽早开始手指屈伸活动,并进行上臂肌肉的主动舒缩运动,但禁止做上臂旋转运动。2~3周后,开始主动进行腕、肘关节屈伸活动和肩关节的外展、内收活动,逐渐增加活动量和活动频率。6~8周后加大活动量,并做肩关节旋转活动,以防肩关节僵硬或萎缩。
康复训练一般在骨折固定好后就可开始,不但可以防止关节粘连,僵硬,减少肌肉萎缩的程度,还可促进肿胀的消退和骨折的愈合
1促进消肿,防止关节粘连和僵硬:骨折后,骨折处的软组织都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和水肿,使得静脉和淋巴都回流受阻,因而会出现伤肢肿块,该肿块若不及时消除,可导致相应软组织粘连,甚至变硬这种粘连可发生在肌肉与肌腱内,肌腱与滑膜间以及关节内,从而影响肌肉收缩的功能练习,可促进静脉和淋巴回流,促进血肿吸收,肿胀消退,减少关节液渗出从而防止了因关节本身及软组织粘连所造成的关节僵硬
2促进骨折愈合:伤肢肌肉的反复舒缩活动,可使骨折纵向挤压力加强,骨折缝隙变小,骨折部更为稳定,可以改善骨折部的营养,骨折端骨能力的增强促进了骨折的愈合功能练习还可以矫正微小的骨折错位,也有利于骨折的愈合
3促进血液循环:功能锻炼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血栓形成长期卧床病人,肌肉由于没有舒缩运动,血循环会变慢,使组织的新陈代谢降低,伤病的愈合过程延长,由于创伤出血壁本身的损害,血液在受损的血管内缓慢流动时容易形成血凝块,称为“血栓”小的血栓可自行溶解,如果血栓较大,从血管壁脱落下来,随血液进入全身循环,可引起心,脑,肺重要器官梗塞,严重的可能造成病人猝死
4减少并发症:经常活动锻炼,可以预防骨,关节,肌肉等并发症,如骨质疏松,骨折迟缓愈合,关节粘连,关节囊挛缩,关节僵直及肌肉萎缩等多种并发症
为了使病人战胜伤病,最大范围的恢复机体功能只有在医务人员指导下坚持进行科学的功能锻炼,才能取得最佳治疗效果
临床上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同样的骨折,同样的医生做手术,恢复的效果却千差万别。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骨折术后的功能锻炼没有跟上。功能锻炼对于术后恢复起着重要作用。常可分为以下几阶段进行锻炼,对于孩子骨折宜在家长监督和指导下进行。
第一阶段:骨折炎症消退期功能锻炼。
患处局部肿胀、疼痛、大都术后辅以石膏或其他外固定,软组织正处于修复阶段,功能锻炼的目的是促进血液循环,使肿胀早日消退,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粘连。此期功能锻炼的主要形式是使患处肌肉做舒缩活动。上肢骨折患者可作握拳、提肩活动,握拳时使整个上肢肌肉用力,而后放松,活动肩关节时要用另一只手托住患肢的前臂作肩关节的环行活动。下肢骨折患者可做股四头肌收缩动作,使整个下肢肌肉用力后再放松,但不一定使膝关节屈曲。踝关节骨折患者可作一些足趾背屈动作。
第二阶段:骨痂形成期功能锻炼。
患肢肿胀消退,局部疼痛逐步消失,软组织损伤已渐修复,部分患者己拆除外固定,骨折断端部分纤维连接并在逐渐形成骨痂,骨折的部位日趋稳定。此期锻炼的形式除继续进行患肢肌肉的收缩活动外,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步进行骨折附近的关节功能锻炼;上肢骨折患者除做握拳、活动肩关节动作外,还可作一些主动性的关节伸屈活动,如活动腕关节、肘关节,整个上肢的伸屈、外展、内收,先由简单动;作开始,逐渐增加,动作须柔和缓慢,随着骨折的愈合,活动次数可适当增加。下肢骨折患者可进行抬腿和髋关节伸屈活动,并可上下肢结合,进行攀扶站立,逐步开始轻度负重活动。下肢股骨骨折患者,在第4 周后,可用双手撑床,作抬臀,伸屈髋、膝关节等动作。到4 ~ 6 周后,可遵医嘱起床扶拐活动,但不能负重。
第三阶段:骨痂成熟期功能锻炼。
这时患处软组织已恢复正常,肌肉有力,已有足够的骨痂,外固定一般已拆除,一般接近临床愈合,除不利于骨折愈合的某一方面的关节活动仍需限制外,其他的活动都可以进行,活动的次数及范围可扩大。
第四阶段:临床愈合期功能锻炼。
此期患者的骨折已达临床愈合,功能锻炼的主要形式是加强患肢关节的主动运动,使各共节迅速恢复正常活动。上肢骨折患者可作一些力所能及的轻工作。下肢骨折患者可作上下坡、上下楼活动,在拐杖或手杖保护下,做一些负重的活动。
肩部
1推举:主要练三角肌前束、中束和后束。
动作:坐姿,两手持哑铃于体侧,两肘外展,掌心朝前,以弧线推哑铃至最高点,稍停,缓慢控制哑铃按原路线(弧线)还原。提示:亦可站姿做,双臂同时做,也可单臂轮换做。
2侧平举:主要练三角肌中束。
动作:两手持哑铃垂于腿前,身体稍前倾,双肘微屈,向两侧举起哑铃至肩高,使三角肌处于“顶峰收缩”位,稍停,然后肩肌控制缓慢还原。也可单臂做,两臂轮换。
3俯身侧平举:主要练三角肌后束。
动作:两手持哑铃,掌心相对,俯身屈膝,身体稳定,两臂向两侧上举,然后控制缓慢还原。
4耸肩:主要练斜方肌。
动作:两手持哑铃垂于体侧,膝盖微屈,上体微前倾,双肩充分上提,试用肩峰触耳垂,稍停,然后缓慢控制还原。
肱骨干骨折术后康复训练:
1)、复位固定后开始练习指、掌、腕关节活动,并做上臂肌肉主动收缩练习,以加强两骨折端在纵轴上的挤压力:禁止做上臂旋转运动。2~3周后开始练习肩、肘关节活动。
A、伸屈肩、肘关节:键侧手握住患侧腕部,使患肢向前伸展,再屈肘后伸上臂。 B、旋转肩关节:身体向前倾斜,屈肘90°,使上臂与地面垂直,以键手握患侧腕部,做划圆圈动作。
C、双臂上举:两手置于胸前,十指相加,屈肘45°,用键侧带动患肢,先使肘屈曲120°,逐渐双臂同时上举,再慢慢放回原处。
2)、解除外固定后的功能锻炼:全面练习教肩关节活动,如划圆圈:向前弯腰,使上臂自然下垂,顺时针在水平面画圆圈活动上肢:将患侧手置于背后,然后用键侧手托扶患侧手去触摸键侧肩胛骨;举臂摸头后部;反臂摸腰,即用患侧手指背侧触摸腰部(肩外展、内旋、后伸);患侧手横过面部触摸键侧耳朵;划船动作(肩内收、外展、内旋、外旋、前伸、后伸、上举)。
3)、早、中期严禁做上臂旋转活动,外固定解除后,逐步达生活自理,帮助患者不断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早期合理的功能锻炼,可促进患肢血液循环,减少肌肉萎缩,保持肌肉力量,骨折后锻炼应以恢复肢体的固有生理功能为主,患者锻炼时以不感到疲劳和疼痛为度,不可操之过急。骨折在愈合中的各期均有不同的锻炼方法,
1.骨折早期:骨折后1~2周。这时候局部较疼痛,患肢肿胀疼痛,骨折端不稳定,容易再移位。这时的锻炼目的应以促进局部血运,加强新陈代谢为主。改善局部症状,防止肌肉萎缩。主要做法是:前臂骨折时做握拳和手指屈伸活动,下肢骨折时做股四头肌静力收缩运动,原则上骨折部位上下关节不活动,身体其他部位均应进行正常活动。
2.骨折中期:骨折后3~6周。骨折局部症状基本消失,骨折端亦基本稳定,骨痂已形成。此时应以主动运动为主,锻炼肌肉舒缩活动和关节活动范围。方法:继续增强患肢肌肉舒缩活动;逐步恢复骨折部上下关节的活动,并逐渐从被动到主动,可进一步扩大活动范围,防止肌肉萎缩。
3.骨折后期:骨折后6~10周。骨折临近愈合后,这段时期又叫功能恢复期。应尽快恢复机体功能,锻炼关节持重能力,上肢骨折可鼓励患者做力所能及的轻微工作,使关节各部分都能得到全部锻炼;下肢扶拐者,应逐渐改为单拐,继而弃拐行走,并逐步增加摆腿和旋转动作,促进骨折的完全康复。
正常情况下,骨折愈合之后的话大概是3~6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可以进行功能锻炼,有些人如果说是骨折愈合的好的话,建议最好就是从骨折术后的第15天就开始慢慢介入一些温热治疗,例如中医的针灸治疗,还有物理治疗里面的治疗诱惑是低频中频治疗。这些都可以功能锻炼,正常情况下首先要做一个大功能锻炼,要看一下具体部位而定。
一般情况下,功能锻炼就要等到骨折的地方有骨痂生长,骨折端相对稳定时才可以进行功能锻炼来恢复正常关节的活动度和肌肉的力量。如果骨折愈合顺利,大概需要一个半月的时间,但是在临床上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非常多。
比如病人年龄大小,病人的身体素质,骨折部位的不以及当时损伤程度的不同。这些都会影响病人骨折愈合的进程,所以最主要还是要根据复查的片子来决定是否进行功能锻炼,如果一个半月左右拍片检查有骨痂生长,就可以进行功能锻炼。反之,如果愈合的不是很好,没有看到骨痂,骨折线比较清晰的时候,不建议进行功能锻炼。如果强执进行就会造成二次损伤,不利于恢复。
对于骨折部位进行的功能锻炼主要分为三期,早期的话可以在骨折周围。进行肌肉的收缩和舒张运动,也就是指进行肌肉的收缩和舒张,而不带动关节的活动。这样不至于导致骨折,在错位中期的话就可以开始活动,骨折上下的关节,例如说大腿骨折,到了中期以后就可以活动上方的。髋关节和下方的膝关节及远端的关节如肘关节,踝关节的运动。后期的话就要进行全身各个关节,肌肉的训练,包括关节的伸展,内外旋转,上肢的抓捏拿握,洗脸,刷牙,梳头,下肢的负重行走,奔跑,等轻度运动。
1、骨折早期(伤后二周内)整复固定后,即可鼓励患者作脚趾自主活动,踝关节背伸和跖屈,股四头肌舒缩活动,髌骨按摩每日3—4次。牵引患者,可酌情嘱其手拉吊环,作抬臀动作。
2、骨折中期:(伤后3~6周)足部轻度蹬床及直腿拾举动作。小夹板固定患者,可扶双拐下床,作患肢逐步负重锻炼。
3、骨折后期下肢扶双拐者,应逐步改成单拐,继而弃拐行走,并逐步增加摆腿动作,取下甲板的时候就逐渐蹲下起立及旋转摇膝动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