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端盖与机座接缝处的任一位置做好标记后,松开端盖的紧固螺栓。
2、用手锤均匀敲打端盖四周,把端盖取下。
3、松开后端盖的紧固螺栓,然后用木锤敲打轴伸端。微耕机以小型柴油机或汽油机为动力,具有重量轻,体积小,结构简单等特点。
因为骨骼肌又称横纹肌,肌肉中的一种。人体大约有600多块骨骼肌。肌细胞呈纤维状,不分支,有明显横纹,核很多,且都位于细胞膜下方。肌细胞内有许多沿细胞长轴平行排列的细丝状肌原纤维。每一肌原纤维都有相间排列的明带(Ⅰ带)及暗带(A带)。 骨骼肌
明带染色较浅,而暗带染色较深。暗带中间有一条较明亮的线称H线。H线的中部有一M线。明带中间,有一条较暗的线称为Z线。两个z线之间的区段,叫做一个肌节,长约1.5~2.5微米。 相邻的各肌原纤维,明带均在一个平面上,暗带也在一个平面上,因而使肌纤维显出明暗相间的横纹。骨骼肌细胞构成骨胳肌组织,每块骨骼肌主要由骨骼肌组织构成,外包结缔组织膜、内有神经血管分布。骨骼肌收缩受意识支配,故又称“随意肌”。收缩的特点是快而有力,但不持久。 运动系统的肌肉muscle属于横纹肌,由于绝大部分附着于骨,故又名骨骼肌。每块肌肉都是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器官,有丰富的血管、淋巴分布,在躯体神经支配下收缩或舒张,进行随意运动。肌肉具有一定的弹性,被拉长后,当拉力解除时可自动恢复到原来的程度。肌肉的弹性可以减缓外力对人体的冲击。肌肉内还有感受本身体位和状态的感受器,不断将冲动传向中枢,反射性地保持肌肉的紧张度,以维持体姿和保障运动时的协调。 大多数骨骼肌(skeletal muscle)借肌健附着在骨骼上。分布于躯干和四肢的每块肌肉均由许多平行排列的骨骼肌纤维组成,它们的周围包裹着结缔组织。包在整块肌外面的结缔组织为肌外膜(epimysium),它是一层致密结缔组织膜,含有血管和神经。肌外膜的结缔组织以及血管和神经的分支伸入肌内,分隔和包围大小不等的肌束,形成肌束膜(perimysium)。分布在每条肌纤维周围的少量结缔组织为肌内膜(endomysium),肌内膜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各层结缔组织膜除有支持、连接、营养和保护肌组织的作用外,对单条肌纤维的活动、乃至对肌束和整块肌肉的肌纤维群体活动也起着调整作用。 诺贝尔研究骨骼肌对血糖的利用机能 骨髓肌是具有收缩能力的肌细胞(由于其形状成幼长的纤维状,所以亦称作肌纤维)所组成。任何的身体活动和体育活动,都是骨骼肌收缩的完成,直接影响人体的力量和耐力。 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得者、意大利科学家Daniel Bovet经大量研究证实:骨骼肌在血糖利用方面作用极其重要,人体85%的血糖转化和70%的糖元储存由骨骼肌完成。骨髓肌——是具有收缩能力的肌细胞,人体所有的活动几乎都是由骨骼肌收缩来完成,其强弱直接影响人体的力量和耐力。人体85%以上的糖分是供给骨骼肌转化成能量和体力的,是人体力量的主要能源。那么糖尿病患者的骨骼肌是什么状况呢? 专家研究发现,998%的糖尿病人骨骼肌出现弱化甚至萎缩现象,骨骼肌的弱化,一方面不能将糖分转化为能量和体力,从而造成糖尿病人长期感觉疲惫、虚弱、乏力;另一方面由于糖分不能被骨骼肌完全利用,而在体内堆积,造成血糖升高。 同时,骨骼肌还是人体糖分主要的储存场所,承担了70%以上糖分的储存,对人体血糖平衡具有极其重要的缓冲作用。一方面可以在血糖增多时将多余糖分转运存储在骨骼肌中,避免糖分堆积在血液中使血糖升高;另一方面,当血糖过低时,骨骼肌释放存储的糖分,维持人体正常能量的需要,防止血糖过低。所以只有修补骨骼肌,才能打通人体用糖渠道,使血糖通过利用达到平衡,防止血糖淤积,平衡血糖代谢,防止并发症。 2006年,英国皇家糖尿病协会JRKantor教授的糖尿病研究证实:自然界中有一种神奇物质——L阿拉伯糖,具有修补骨骼肌的显著作用。2007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研究证实:L阿拉伯糖可以修补骨骼肌,有助于骨骼肌的恢复,加强骨骼肌对血糖的利用和存储。人体肌肉众多,但基本结构相似。一块典型的肌肉,可分为中间部的肌腹和两端的肌腱。肌腹venter是肌的主体部分,由横纹肌纤维组成的肌束聚集构成,色红,柔软有收缩能力。肌腱tendo呈索条或扁带状,由平行的胶原纤维束构成,色白,有光泽,但无收缩能力,腱附着于骨处与骨膜牢固地编织在一起。阔肌的肌腹和肌腱都呈膜状,其肌腱叫做腱膜aponeurosis。肌腹的表面包以结缔组织性外膜,向两端则与肌腱组织融合在一起。 骨骼肌
肌的形态各异,有长肌、短肌、扁肌、轮匝肌等基本类型。长肌多见于四肢,主要为梭形或扁带状,肌束的排列与肌的长轴相一致,收缩的幅度大,可产生大幅度的运动,但由于其横截面肌束的数目相对较少,故收缩力也较小;另有一些肌有长的腱,肌束斜行排列于腱的两侧,酷似羽毛名为羽状肌(如股直肌),或斜行排列于腱的一侧,叫半羽状肌(如半膜肌、拇长屈肌),这些肌肉其生理横断面肌束的数量大大超过梭形或带形肌,故收缩力较大,但由于肌束短,所以运动的幅度小。短肌多见于手、足和椎间。扁肌扁薄宽阔,多分布于胸、腹壁,收缩时除运动躯干外,还对内脏起保护作用。长肌的腱多呈条索状,扁肌的腱呈薄膜状称腱膜。阔肌多位于躯干,组成体腔的壁。轮匝肌则围绕于眼、口等开口部位。骨骼肌中含有肌肉组织,神经组织,以及结缔组织。肌肉可根据共形状、大小、位置、起止点、纤维方向和作用等命名。依形态命名的如斜方肌、菱形肌、三角肌、梨状肌等;依位置命名的如肩胛下肌、冈上肌、冈下肌、肱肌等;依位置和大小综合命名的有胸大肌、胸小肌、臀大肌等;依起止点命名的如胸锁乳突肌、肩胛舌骨肌等;依纤维方向和部位综合命名的有腹外斜肌、肋间外肌等;依作用命名的如旋后肌、咬肌等;依作用结合其它因素综合命名的如旋前圆肌、内收长肌、指浅屈肌等。人体肌肉中,除部分止于皮肤的皮肌和止于关节囊的关节肌外,绝大部分肌肉均 骨骼肌
起于一骨,止于另一骨,中间跨过一个或几个关节。它们的排列规律是,以所跨越关节的运动轴为准,形成与该轴线相交叉的两群互相对抗的肌肉。如纵行跨越水平冠状轴前方的屈肌群和后方的伸肌群;分别从内侧和外侧与水平矢状轴交叉的内收肌群和具有外展功能的肌群;横行或斜行跨越垂直轴,从前方跨越的旋内(旋前)肌群和从后方跨越的旋外(旋后)肌群。一般讲几轴性关节就具有与几个运动轴相对应的对抗肌群,但也有个别关节,有的运动轴没有相应肌肉配布,如手的掌指关节,从关节面的形态看属于球窝关节,却只生有屈伸和收展两组对抗的肌肉,而没有与垂直轴交叉的回旋肌,所以该关节不能做主动的回旋运动,当然它有一定的被动的回旋能力。上述围绕某一个运动轴作用相反的两组肌肉叫做对抗肌,但在进行某一运动时,一组肌肉收缩的同时,与其对抗的肌群则适度放松并维持一定的紧张度,二者对立统一,相反相成。另外,在完成一个运动时,除了主要的运动肌(原动肌)收缩外,尚需其它肌肉配合共同完成,这些配合原动肌的肌肉叫协力肌。当然,肌肉彼此间的关系,往往由于运动轴的不同,它们之间的关系也是互相转化的,在沿此一轴线运动时的两个对抗肌,到沿彼一轴线运动时则转化为协力肌。如尺侧伸腕肌和尺侧屈腕肌,在桡腕关节冠状轴屈伸运动中,二者是对抗肌,而在进行矢状轴的收展运动时,它们都从矢状轴的内侧跨过而共同起内收的作用,此时二者转化为协力肌。此外,还有一些运动,在原动肌收缩时,必须另一些肌肉固定附近的关节,如握紧拳的动作,需要伸腕肌将腕关节固定在伸的位置上,屈指肌才能使手指充分屈曲将拳握紧,这种不直接参与该动作而为该动作提供先决条件的肌肉叫做共济肌。筋膜fascia可分为浅、深两层。浅筋膜superficial fascia为分布于全身皮下层深部的纤维层,有人将皮下组织全层均列属于浅筋膜,它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内含浅动、静脉、浅淋巴结和淋巴管、皮神经等,有些部位如面部、颈部生有皮肌,胸部的乳腺也在此层内。 深筋膜profundal fascia又叫固有筋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遍布全身, 骨骼肌
包裹肌肉、血管神经束和内脏器官。深筋膜除包被于肌肉的表面外,当肌肉分层时,固有筋膜也分层。在四肢,由于运动较剧烈,固有筋膜特别发达、厚而坚韧,并向内伸入直抵骨膜,形成筋膜鞘将作用不同的肌群分隔开,叫做肌间隔。在体腔肌肉的内面,也衬以固有筋膜,如胸内、腹内和盆内筋膜等,甚而包在一些器官的周围,构成脏器筋膜。一些大的血管和神经干在肌肉间穿行时,深筋膜也包绕它们,形成血管鞘。筋膜的发育与肌肉的发达程度相伴行,肌肉越发达,筋膜的发育也愈好,如大腿部股四头肌表面的阔筋膜,厚而坚韧。筋膜除对肌肉和其它器官具有保护作用外,还对肌肉起约束作用,保证肌群或单块肌的独立活动。在手腕及足踝部,固有筋膜增厚形成韧带并伸入深部分隔成若干隧道,以约束深面通过的肌腱。在筋膜分层的部位,筋膜之间的间隙充以疏松结缔组织,叫做筋膜间隙,正常情况下这种疏松的联系保证肌肉的运动,炎症时,筋膜间隙往往成为脓液的蓄积处,一方面限制了炎症的扩散,一方面浓液可顺筋膜间隙的通向蔓延。一些运动剧烈的部位如手和足部,长肌腱通过骨面时,其表面的深筋膜增厚,并伸向深部与骨膜连接,形成筒状的纤维鞘,其内含由滑膜构成的双层圆筒状套管,套管的内层紧包在肌腱的表面,外层则与纤维鞘相贴。两层之间含有少量滑液。因此肌腱既被固定在一定位置上,又可滑动并减少与骨面的摩擦。在发生中滑膜鞘的两层在骨面与肌腱间互相移行,叫做腱系膜,发育过程中腱系膜大部分消失,仅在一定部位上保留,以引导营养肌腱的血管通过。在一些肌肉抵止腱和骨面之间,生有结缔组织小囊,壁薄,内含滑液,叫做滑液囊synovial bursa,其功能是减缓肌腱与骨面的摩擦。滑液囊有的是独立封闭的,有的与邻近的关节腔相通,可视为关节囊滑膜层的突出物。骨骼肌细胞纵切面呈长条状; 核多,椭圆形,位于肌膜下方; 肌浆内肌原纤维沿细胞长轴平行排列,有明显横纹,染色较深的为暗带,较浅而发亮的为明带(HE染色)。肌纤维横切面呈不规则块状,肌原纤维断面呈细点状,核位于边缘(HE染色)。在特殊染色切片中,骨骼肌横纹尤其明显(PTAH染色 ,)。每条肌原纤维都有色浅的明带(I带)和色深的暗带(A带)交替排列,明带中央有一条色深的线为Z线、 暗带中部有色浅的H带,H带中央有一条色深的线为M线。相邻两个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为肌节,包括1/2 I带 + A带 + 1/2 I带,是骨骼肌收缩的基本结构单位。具体结构为长柱形的多核细胞,长1~40mm,直径10~100μm。肌膜的外面有基膜紧密贴附。一条肌纤维内含有几十个甚至几百个细胞核,位于肌浆的周边即肌膜下方。核呈扁椭圆形,异染 骨骼肌萎缩
色质较少,染色较浅。肌浆内含许多与细胞长轴平行排列的肌原纤维,在骨骼肌纤维的横切面上,肌原纤维呈点状,聚集为许多小区,称孔海姆区(Cohnheim field)。肌原纤维之间含有大量线粒体、糖原以及少量脂滴,肌浆内还含有肌红蛋白。在骨骼肌纤维与基膜之间有一种扁平有突起的细胞,称肌卫星细胞(muscle satellite cell),排列在肌纤维的表面,当肌纤维受损伤后,此种细胞可分化形成肌纤维。肌原纤维(myofibril)呈细丝状,直径1~2μm,沿肌纤维长轴平行排列,每条肌原纤维上都有明暗相间、重复排列的横纹(cross striation)。由于各条肌原纤维的明暗横纹都相应地排列在同一平面上,因此肌纤维呈现出规则的明暗交替的横纹。横纹由明带和暗带组成。在偏光显微镜下,明带(light band)呈单折光,为各向同性(isotropic),又称I带;暗带(dark band)呈双折光,为各向异性(anisotropic),又称A带。在电镜下,暗带中央有一条浅色窄带称H带,H带中央还有一条深M线。明带中央则有一条深色的细线称Z线。两条相邻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为肌节(sarcomere)。每个肌节都由1/2I带+A带+1/2I带所组成。肌节长约2~25μm,它是骨骼肌收缩的基本结构单位。因此,肌原纤维就是由许多肌节连续排列构成的。肌原纤维是由上千条粗、细两种肌丝有规律地平行排列组成的,明、暗带就是这两种肌丝排布的结果。粗肌丝(thick filament)长约15μm,直径约15nm,位于肌节的A带。粗肌丝中央借M线固定,两端游离。细肌丝(thin filathent)长约1μm,直径约5nm,它的一端固定在Z线上,另一端插入粗肌丝之间,止于H带外侧。因此,I带内只有细肌丝,A带中央的H带内只有粗肌丝,而H带两侧的A带内既有粗肌丝又有细肌丝;所以在此处的横切面上可见一条粗肌丝周围有6条细肌丝;而一条细肌丝周围有3条粗肌丝。两种肌丝肌在肌节内的这种规则排列以及它们的分子结构,是肌纤维收缩功能的主要基础。粗肌丝是由许多肌球蛋白分子有序排列组成的。肌球蛋白(myosin)形如豆芽,分为头和杆两部分,头部如同两个豆瓣,杆部如同豆茎。在头和杆的连接点及杆上有两处类似关节,可以屈动。M线两侧的肌球蛋白对称排列,杆部均朝向粗肌丝的中段,头部则朝向粗肌丝的两端的两端并露出表面,称为横桥(cross bridge)。M线两侧的粗肌丝只有肌球蛋白杆部而没有头部,所以表面光滑。肌球蛋白头部是一种ATP酶,能与ATP结合。只有当肌球蛋白分子头部与肌动蛋白接触时,ATP酶才被激活,于是分解ATP放出能量,使横桥发生屈伸运动。 细肌丝由三种蛋白质分子组成,即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和肌原蛋白。后二种属于调节蛋白,在肌收缩中起调节作用。肌动蛋白(actin)分子单体为球形,许多单体相互接连成串珠状的纤维形,肌动蛋白就是由两条纤维形肌动蛋白缠绕形成的双股螺旋链。每个球 骨骼肌
形肌动蛋白单体上都有一个可以与肌球蛋白头部相结合的位点。原肌球蛋白(tropomyosin)是由较短的双股螺旋多肽链组成,首尾相连,嵌于肌动蛋白双股螺旋链的浅沟内。肌原蛋白(troponin)由3个球形亚单位组成,分别简称为TnT、 TnI和 TnC 。肌原蛋白借TnT而附于原肌球蛋白分子上, TnI是抑制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相互作用的亚单位, TnC 则是能与Ca2+相结合的亚单位。它是肌膜向肌浆内凹陷形成的小管网,由于它的走行方向与肌纤维长轴垂直,故称横小管(transverse tubule,或称T小管)。人与哺乳动物的横小管位于A带与I带交界处,同一水平的横小管在细胞内分支吻合环绕在每条肌原纤维周围。横小管可将肌膜的兴奋迅速传到每个肌节。肌浆网(sarcoplasmic reticulum)是肌纤维内特化的滑面内质网,位于横小管之间,纵行包绕在每条肌原纤维周围,故又称纵小管。位于横小管两侧的肌浆网呈环行的扁囊,称终池(terminal cisternae),终池之间则是相互吻合的纵行小管网。每条横小管与其两侧的终池共同组成骨骼肌三联体(triad)。在横小管的肌膜和终池的肌浆网膜之间形成三联体连接,可将兴奋从肌膜传到肌浆网膜。肌浆网的膜上有丰富的钙泵(一种ATP酶),有调节肌浆中Ca2+浓度的作用。目前认为,骨骼肌收缩的机制是肌丝滑动原理(sliding filament mechanism)。其过程大致如下:①运动神经末梢将神经冲动传递给肌膜;②肌膜的兴奋经横小管迅速传向终池;③肌浆网膜上的钙泵活动,将大量Ca2+转运到肌浆内;④肌原蛋白TnC与Ca2+结合后,发生构型改变,进而使原肌球蛋白位置也随之变化;⑤原来被掩盖的肌动蛋白位点暴露,迅即与肌球蛋白头接触;⑥肌球蛋白头ATP酶被激活,分解了ATP并释放能量;⑦肌球蛋白的头及杆发生屈曲转动,将肌动蛋白拉向M线;⑧细肌丝向A带内滑入,I带变窄,A带长度不变,但H带因细肌丝的插入可消失,由于细肌丝在粗肌丝之间向M线滑动,肌节缩短,肌纤维收缩;⑨收缩完毕,肌浆内Ca2+被泵入肌浆网内,肌浆内C 骨骼肌
a2+浓度降低,肌原蛋白恢复原来构型,原肌球蛋白恢复原位又掩盖肌动蛋白位点,肌球蛋白头与肌动蛋白脱离接触,肌则处于松弛状态。 骨骼肌是体内最多的组织,约占体重的40%。在骨和关节的配合下,通过骨骼肌的收缩和舒张,完成人和高等动物的各种躯体运动。骨骼肌由大量成束的肌纤维组成,每条肌纤维就是一个肌细胞。成人肌纤维呈细长圆柱形,直径约60 μm,长可达数毫米乃至数十厘米。在大多数肌肉中,肌束和肌纤维都呈平行排列,它们两端都和由结缔组织构成的腱相融合,后者附着在骨上,通常四肢的骨骼肌在附着点之间至少要跨过一个关节,通过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就可能引起肢体的屈曲和伸直。我们的生产劳动、各种体力活动等,都是许多骨骼肌相互配合的活动的结果。每个骨骼肌纤维都是一个独立的功能和结构单位,它们至少接受一个运动神经末梢的支配,并且在体骨骼肌纤维只有在支配它们的神经纤维有神经冲动传来时,才能进行收缩。因此,人体所有的骨骼肌活动,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下完成的。所以没人养过
1、将机头放在水平位置,找到机头的前凹槽。
2、用手指在前凹槽中按住,同时向外拉动上部外壳,直到完全拆卸。
3、取下外壳,在控制面板上找到六个螺丝,用螺丝刀将其旋下。
4、将控制面板拆卸出来,打开电源,即可完成拆卸工作。
在格陵兰岛中部无尽的雪原中,坐落着一座美国石油勘测站——阿尔法北极星。地面上空酝酿了数百年的离子风暴正在不断成形壮大,其结果使得现实世界与暗夜的恐惧恍惚混沌地混合到了一起。挪威生物学家鲁内·努森(RuneKnudsen)就正在不顾一切地与死亡和恐惧抗争,他必须直面那模糊天空里潜藏的原始力量。
阿尔法北极星游戏让玩家们在很宽泛的范围内以现实的方式探索人类的某些命题:比如狂躁、孤独、友谊、爱情等等。对我们而言,离子风暴并不可怕,这些才是恐怖游戏出色的核心。
第一天
射熊:
被TULLY吵起床后出房门,去前方走廊尽头大门去车库,突然听到Nova使用电台。
与她对话后,从屏幕下方出门。进车库,穿过车库来到大厅,拿墙上的、木箱旁的绳索、木箱上的胶
带与左边靠在墙上的旗杆。进旗杆旁的实验室,拿右手边桌上的东西(桌子上方有泰迪熊)包括逆转剂、血
氧定量计、追踪项圈、针。离开实验室,从中间大门到户外。
营地外与TULLY对话。从梯子上房顶,将针装入,对北极熊使用枪。
搬熊:
二人来到晕倒的北极熊身边。按照笔记本上的操作备忘录提示:将追踪项圈给熊带上,将血氧定量计连接熊
嘴。对熊嘴使用瑞士军刀,发现牙齿细菌感染。从熊身上拔下针。
与TULLY对话,输入snowmobile(雪橇)或key(钥匙)都行。他把雪橇开过来。从雪橇上拿到皮带将北极熊
拴好。点选物品栏中的绳子接着连续用在雪橇+笼内柱子+熊身上皮带这三个地方,TULLY将熊拖入了犬笼。
清洗遗骨:
绕到基地前面,从两扇的大门进入室内。去实验室,左边红十字医药箱内取得抗生素。正在此时,AL开着6x6
回来了,跟大家叙述发现神秘冰缝油海的经历,还带回神秘地图与远古遗骨。
此时Nova进来说公司有人要来看新发现的油田,结果要来的是老板的儿子,还是Nova的Ex-Bf。可怜Nova决定
把自己关在屋里不见人了。
打开右墙角的通风柜,从里面拿个容器,放在眼前的桌上。拿起骨头放入容器。旁边瘦瓶子里是乙酸,胖瓶
子是蒸馏水,将这两种液体倒入容器,将容器放回通风柜。等待乙酸将骨头上的污渍溶解,明天一早再看结果。
给熊打针:
组合抗生素和逆转剂,针管里替换成了抗生素。去车库,对右边红抽屉柜身后的切割台处使用旗杆,将注射
器与截断的旗杆组合,再与胶带组合。去室外狗笼对熊注射。今天就到这,回房间,上床睡觉。
第一夜
从噩梦中惊醒。电台发出诡异的噪声。去客厅,查看电台。与TULLY对话。去实验室,与AL对话。之后回床上睡觉。
第二天
追踪北极熊:
再次被TULLY叫醒。在后院发现关北极熊的笼子门被扯掉,地上有血迹。回房拿上桌上的电脑和三角测量仪。来笼子前,用军刀检查地上血迹。将三角测量仪插在电脑上,双击电脑桌面上最下面的那个三角测量软件,使用方法如下:ID:填入笔记中查到最后一条北极熊的追踪器ID:AL0339(这个值是固定的);但下面heading项要填的数字在笔记中,翻到标签BEARTHESIS,左页最后一行是ID:AL0339,这行前面H/W栏对应W的那个数就是你要输入的,这个数是随机的。这两项填好后,点击plot1,下面显示告诉你向前走15步。离开程序,收起电脑,关上物品包。朝你正前方步15步,你要数着点,前面没地方走就换一下位置让前边空出一些距离。走完15步后,打开电脑,点击测量程序,再点plot2如果正确,主角说话第一个字母是D,如果操作没成功,句子最后是单词Wrong。
回大厅拿上散弹枪(较短的枪),使用停泊在基地外的雪橇车。如果没车,就与TULLY对话借用雪橇车。
查看北极熊的移动路线:
将追踪项圈接上电脑,进入追踪软件(第二个),选菜单Map中第一项,地图显示出来。再选菜单Import中的USB,在菜单Datapoints中查看CP1到CP5,发现北极熊的移动轨迹异常。
解秘遗骨与地图:
回实验室取出骨头。查看骨头,对骨头右半部分的附着物使用军刀,发现上面深着人跳舞和吃东西。再查看
骨头左端,受到过严重损坏。去厨房与Nova完全对话,当谈及损坏的骨头时,Nova给出了一页关于古老部落的文章加到笔记中,还说另有一页回头给Rune。好了,咱们现在就去实验室仔细研究一下地图。地图最上部分是外围大椭圆形包着中间的小椭圆形,并且其
中包含了3个符号。打开笔记本中的文章页,看左下角有对两句框内的部落句子的翻译,推断出:
1一横杠下面画个半圆的符号是西方的意思。它与地图椭圆中的符号正好相反,所以地图中的符号就是东方。点符号1(cartachesymbol1)输入:east
2下面框中的两个重叠的三角意思是两座山,那么就可以推理一个尖头就应该代表一座山。一个横杠两侧画很多叉叉的符号意思是海。再看地图椭圆中的符号:一横杠上画一个尖,尖上很多叉叉,应该是以上两个符号的演变,表示海中的山,推断是岛的意思。点符号2(cartachesymbol1)输入:island
3文章页右下角大方框中的符号代表的是因纽特人的一个人,再看地图椭圆中中间的符号是3个因纽特人组合在一起。3个人就是众,推断意思为部落。点符号3(cartachesymbol3)输入:tribe
阿拉斯加甜点:
主角终于搞明白了地图,向Al汇报,开口便问AL借6x6。阿拉斯加甜点的制作方法BombeAlaska标签出现在笔记本上。去厨房,拿了个碗。从大厅旋梯去地下室,架子第三格拿松糕,第二楼拿蛋白粉、糖枫汁。查看左边纸箱,空的,上面便签上写着:世界上最好的冰激凌,采用传统干冰混合工艺制作。配料:高果玉米糖浆、白糖、加厚奶油。梯子口拿灭火器。回自己房间,床尾拿苦艾酒。回厨房,冰箱里上层拿奶油,冰箱左边台上拿白糖。碗中放入奶油、白糖、糖枫汁,用灭火器对碗喷,把松糕扣碗上。对水龙头使用蛋白粉。点击碗,选择F翻个儿。将上面抹上水和蛋白。淋上苦艾酒,拿打火机一点,美极了。点击甜品,选择READY。Rune和Nova共进晚餐。Alisteir闯进来将Nova带走。去实验室。查看大窗右边的钻井位置地图,查看最下面的3号钻台,与北极熊的行踪路线有些蹊跷。回屋睡觉。
第二夜
再次被恶梦惊醒。走出房门发现Nova蹲坐在门口。来到大厅听到室外枪声。拿上枪,出门发现Tully失控,Alisteir随后也赶与Tully发生对峙。再这样下去就要出人命了,Rune不得已用放倒了Tully。
第三天
冰缝考察任务
早晨起来,来到厨房。受到Alisteir指责,而Al和Nova也闭口不提超自然力量,也不帮Rune说话。回自己房间拿暖气片上方的钉鞋。大厅,拿上、绳索、烘干机旁的石油探测器。准备就绪。进实验室,与Nova对话,可她不理睬Rune。去车库与精神频临崩溃的Tully对话得到空钥匙。去房间走廊查看墙上的公告板,近看挂在上面的3把钥匙。组合军刀和空钥匙,从下往上数第5个留着,其他格全部剔掉得到万能钥匙。用万能钥匙进入Nova房间,察看衣柜旁的行李箱带密码锁。回看公告板上的生日贺卡,得知Nova的生日,0209。从箱里找出了第2张文章页。去车库,上6x6出发。
冰缝探险
驱车到冰缝。对车头保险扛使用石油探测器,对自己用钉鞋,点物品栏中的绳子再点自己身上再点石油探测器,点击使用物品栏中的遥控器。缓缓下到冰谷里。点击遥控器,探测器下去又上来。对探测器使用军刀得到油盒。
进入洞穴,对地上陶盘使用油盒,用打火机点燃照明。前行几步后又有个盘,倒上油,点亮。查看墙壁上的画,上面的字我们已经知道:东岛部落。但下面又出现4个新符号。继续往洞里走,脚下还有个盘,如法炮制。蹬然一个冰座呈现面前。查看一下地上的骨头就是AL从此处捡的、冰座、冰墙。回来看壁画,对比第2页文
章:
symbol1是个人的形状,比因纽特人符号夸张,就像文章照片中戴满装饰的人,他叫shaman。
symbol2是个封闭的图形,身上发散出冰花样的东西。就和刚才在洞里看到情形一样,它表示王座throne
symbol3像两个东西叠在一起。文中说有遥远冰封之所,隐蔽于极光之下,离幻于地表之外,这个地方叫boreas。
symbol4像断肢尸体。文章提到有个远古阴间的神,形若枯骨,畸形怪状,肢体残缺,叫Witiko。
分别点4个符号输入相应的字。
第四天
被毁坏的营地:
虚惊一场,庆幸Rune的手还在。去厨房遇到Alisteir和Nova。去实验室,Nova和Rune商议毁掉骨头和地图。用万能钥匙去Al的房间,查看桌上的纸条:AL自责试图独自承担后果。回实验室与Nova谈AL出走的事。去营地外泊雪橇车处发现Tully尸首。
铝热剂:
去车库左边拿汽油桶。从实验室拿起地图和骨头,放到营地外大门前的铁桶里,浇上汽油,用打火机点燃。温度不够,Alisteir提示要铝热剂才能毁掉骨头。去地下室,对右边设备上的阳极棒使用军刀。厨房抽油烟机下拿铝锅。去车库,对眼前的锈铁桶使用军刀得到锈铁粉。将铝锅和阳极棒在研磨机(切割台左侧)上分别打成粉,用车库的扫帚收集起。将铁锈粉、铝粉、磁粉放到桶中点燃。上实验室告知Nova骨头已经处理掉了。回房睡觉时,却被Nova叫住XXOO。
恢复电力:
Rune出营地门右转就看见变电箱了,看变电箱之前,先去它右侧几步外的一处阀门,点击扭开。回身打开变电箱,右边面板:下边一个红钮,它右边是个椭圆形扳钮,上面是个拉杆(先将其拉下来)。先拔下扳钮(阴子变长),转红钮,等红钮自动回复到I的时候,再拔上扳钮,之后马上将拉杆推上去。正准备回去,Alisteir说Rune杀了Nova,把Rune锁在门外想冻死他。Rune从大窗看到实验室有人托Nova尸体,原来AL是这一切的幕后黑手。
回到室内:
去狗笼外拿靠在墙上的长杆针管,点击它将其拆开。打开变电箱,对右侧防冻管使用针管。去雪橇车停泊之处,捡起钉鞋。从梯子上屋顶,穿上钉鞋,爬左侧屋顶。发现天窗被冻住了,对其使用针管,掀开进入。
制服Alisteir:
车库大门右墙上拿扳手,上二楼躲起,扔出扳手敲碎玻璃窗。捡起地上的手枪。
Al的字条:
去实验室,捡起地上字条,旁边还有那个丢失的保险丝。查看字条,底下多了2个符号。smybol1是个人形中间有个实心,文章中提到witiko有个冷冻之心:heart。smbol2是一个V字形的凹陷,是指冰缝:crevasse或者cave。联起来看应该是一次献祭。
随之而来的新问题是Nova在哪?再晚了人可能会有不测。刚才营地门是关着的,没有人进出,Al不可能带走她。整个营地,哪里还有能藏人的地方?查看实验室左边墙的建筑蓝图,目前只有一个隐秘之处没人去过:位于地下室下面的抽水井。点击字条上的问题,输入well。去地下室,查看右边井盖提不起来,使用肉钩将盖提起,进入井中。
海草是唯一淹没在浅海水下的被子植物,全球12属50多种海草中,南中国海海域就分布了8属20多种,海草在我国的分布从温带的黄海、渤海一直延伸到亚热带的福建、香港沿海,在热带的海南岛和西沙群岛也有分布。
海菖蒲的植株植物的起源虽则是在海洋,但海草却是二次下海的。海草属于单子叶植物,在植物界系统地位是很高的。因此,有关海草的研究,一直是海草学家十分感兴趣的问题。
海草是许多动物的一种直接的食物来源。在得克萨斯湾的海草床的研究中,Fry和Parker(1979)发现小虾和小鱼利用海草及其相关的藻类作为它们的初级营养源,海草常是幼虾、稚鱼的优良繁殖场所。他们在对340个动物进行稳定碳核素比率的测定基础上分析说明了它们对海草的消耗水平和依赖关系。
海草群落是许多动物的重要栖息地和隐蔽场所。Kikuchi(1974)发现,当大叶藻的产量降低时,许多十足目动物、雏鸟和青壮期的鱼类产量显著下降;大叶藻场的衰退会引起鱼类和附生的无脊椎动物种群的动物区系的变化。
海菖蒲植株
海草是附生动植物重要的底物。Harlin(1980)曾列举出在海草叶片上,附生有450种以上的大型藻类、150种以上的小型藻类(大多数是硅藻)和180种以上的无脊椎动物。
海草从海水和底质沉淀物的表面搬运养分(吸取清除掉)的效率很高,是控制浅水水质的关键植物。因此,海草能在水中可溶性营养盐很低的条件下生长。Bell(1979)发现海黾草属植物的形态变化与底质沉淀物中有机质含量的百分率有关。她指出当底质沉淀物中有机质含量的百分率增加时,叶面积指数会随之增加。
A植株;B雌花序;C叶尖;D果实黑须根虾形藻(大叶藻科)
大叶藻的叶子细长呈带状,长30~150厘米,宽07~15厘米,呈鲜艳绿色,春夏两季生长繁茂,花为淡**。
虾形藻的分枝较密,匍匐的茎和根固着在岩石上,叶细长鲜绿色,一般长30~140厘米,宽02~04厘米,每年的三四月份长出花枝,花被花苞包着。
丛生大叶藻
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潮下带石沼中,根较短,集生在匍匐茎的结节处,长不过5厘米。叶片长60~70厘米,宽3~5毫米,叶脉有5~7条,中脉在叶的顶端略变宽,叶鞘长约5~15厘米,比叶片略宽,管状,叶顶端钝圆。繁殖枝较少,长30~60厘米,肉穗花序,线形。雄蕊药室长4~5毫米,宽约1毫米,花粉散放后衰萎,雌蕊的子房长约25毫米,花柱长约2毫米,柱头有2个,果实卵形,具钩,长3~35毫米,果皮具有明显的纵向的肋。
丛生大叶藻
日本大叶藻
多年生草本单子叶植物,匍匐生长在潮间带下部和潮下带沙石上。匍匐枝的每个结节处有2条根与1片向上的原叶体。节间长短不一,通常长3~32毫米,通常有2~4个叶片从叶脉上长出,叶鞘长125~6厘米,略比叶片宽,覆盖着膜质的瓣。叶片长3~30厘米,宽125~15毫米。基部较窄,叶脉有3条,中脉顶部变宽,略分叉,叶的顶端钝圆。繁殖枝最长的达25厘米,具1~5个佛蕊苞。肉穗花序,线形,顶端钝形,具有4~5个雌花,4~5个雄花。雄蕊的药室长椭圆形,长15~2毫米,宽1毫米,花粉散放后衰萎,雌蕊的子房长椭圆形,长15~2毫米,花柱与子房等长。柱头有2个,长1~15毫米,开花后凋落。果实为椭圆形,长约2毫米,具有1个喙,果皮膜质,为红褐色。
大叶藻
大叶藻是多年生草本单子植物,生长在低潮带下部,潮下带石沼中。具有匍匐的地下茎和直立茎的分化,地下茎直径为2~5毫米,分节明显,直立茎扁压,长10~35毫米,管状,膜质。叶片长120厘米,宽2~12毫米,叶脉为5~11条。繁殖枝长150厘米,重复分枝,具有较多佛蕊苞。佛蕊苞鞘较长,通常长40~85毫米,宽2~4毫米。肉穗花序,线形,钝圆,具雌、雄花各约20朵。雄蕊药室长4~5毫米,宽1毫米,雌蕊子房长2~3毫米,花柱长15~25毫米,柱头2个,长2~35毫米。果实椭圆形或卵圆形,长25~4毫米,一般具钩。果皮膜质或皮革质,褐色,具有较明显的条纹。
大叶藻
红须根虾形藻
多年生草本单子植物,生长在低潮带或潮下带石沼中。匍匐茎直径5毫米,每个结节具有2条根和1个叶片,老的结节处覆盖着一丛淡红色至暗褐色根,长约10厘米,节间较短,4~5毫米,叶鞘长达25厘米,背面呈绿色,叶片较长,长达1~15米,宽12~45毫米,叶脉5条,中脉到顶。繁殖枝退化,成单一的花序,通常为线形、披针形。雄蕊由2个线形的药室组成,长约2毫米,散放花粉后脱落。雌蕊的花房中心固定,与花序成45度角,花柱长2毫米,柱头有2个,果实扁压,呈新月状,背面中央有脊。种子为椭圆形。
海人草
海人草,高5~25厘米,暗紫红色,软骨质,有不规则的叉状分枝。固着器为盘状构造。枝圆柱状,顶端如狐尾,全体密被毛状小枝,但基部大多脱落。小枝的围轴细胞8~10个。四分孢子囊位于小枝的顶端膨大部分,螺旋状排列。囊果卵圆形,无柄,生于小枝的上部或中央部分的侧面。
海人草
海人草生活在热带和温带的海岸附近的浅海中,被认为是在演化过程中再次下海的植物。常在潮下带海水中形成草场。在世界上的分布很广,已知有12属49种,其中7属产于热带,2属见于温带;3/4的种类产于印度洋和西太平洋。
海人草根系发达,有利于抵御风浪对近岸底质的侵蚀
陆地上的植物有树木花草,它们构成大片森林、草原或花园绿地。海洋里的植物都称为海人草,有的海人草很小,要用显微镜放大几十倍、几百倍才能看见。它们由单细胞或一串细胞所构成,长着不同颜色的枝叶,靠着枝叶在水中漂浮。单细胞海人草的生长和繁殖速度很快,一天能增加许多倍。虽然,它们不断地被各种鱼虾吞食,但数量仍然很庞大。
大的海人草有几十米甚至几百米长,它们柔软的身体紧贴海底,被波浪冲击得前后摇摆,但却不易折断。海人草的经济价值很高,像我国浅海中的海带、紫菜和石花菜,都是很好的食品,有的还可以提炼碘、溴、氯化钾等工业原料和医药原料。
海人草是海洋动物的食物。有些海洋动物是食草的,另外一些是靠吃“食草”动物来维持生命的,所以,海洋中的动物都是靠海人草来养活的。
海人草像陆上的植物一样,没有阳光就不能生存。海洋绿色植物在它的生命过程中,从海水中吸收养料,在太阳光的照射下,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质(糖、淀粉等),以满足海洋植物生活的需要。光合作用必须有阳光。阳光只能透入海水表层,这使得海人草仅能生活在浅海中或大洋的表层,大的海人草只能生活在海边及水深几十米以内的海底。
海茜
海茜的代表是马尾藻,藻体为黄褐色,匍匐状,长40~80厘米;主干细长,单生。叶通常为长披针形,长约5~6厘米,宽为3~4毫米,叶缘有浅缺刻或锯齿。气囊为纺锤形或椭圆形,顶端微突,囊柄较长。
海茜
亨氏马尾藻,多年生海藻,高50~100厘米,固着器圆盘状。主干为1~2厘米,自上生出数条主枝。主枝丝状,扁压,其上生出同形的侧枝。体下部的叶单条或分枝,长在10厘米上下,中肋隆起,十分明显,达于叶尖,毛窠散布于中肋两侧,上部叶为狭披针形,长5~8厘米;中肋明显,及于顶端,毛窠各一列,散布于中肋两侧,有锐而浅的锯齿。气囊圆球形或略延长,顶圆,囊柄较长。生殖托圆柱状,单条或稍有分枝,表面呈瘤状,顶端略细,总状或复总状排列,一般雄托长5~20毫米,径1毫米,雌托长2~10毫米,径1~15毫米。
鼠尾藻的藻体为暗褐色,高10~50厘米,最高可达120厘米。固着器为扁平的圆盘状,边缘有裂缝,上生有一条主干。主干短,圆柱形,有鳞状的叶痕。主干顶端长出数条初生枝。幼期鳞片状小叶密密地排列在主干上,很像一个小松球。初生枝的幼期也覆盖以密螺旋状重叠的鳞片叶,次生枝短,枝上有纵沟纹。叶丝状,披针形,边缘全缘或有粗锯齿。气囊小,窄纺锤形或倒卵圆形,有囊柄。生殖托为长椭圆或圆柱状,先端钝,生于叶腋间。
海茜
巨藻
巨藻是褐藻门巨藻科的一属,是海藻中个体最大的一个类群,较为人熟知的有大型褐藻。
巨藻
孢子体长达几十至百米以上,固着器由数回叉状分枝的假根组成,呈圆锥状,茎直立,圆柱形,靠近基部数回叉状分枝,叶片偏于一侧排列在茎上,由于茎扭曲而呈螺旋状。成熟的叶片不分裂,略隆起。边缘有锯齿;叶柄短,叶的基部具有亚球形或纺锤形的气囊。孢子囊生在藻体基部的孢子叶中,孢子叶开始全缘,后来从基部到顶端分裂成相等的两部分,经4~5次分裂后形成较窄的线形叶,孢子囊散布于孢子叶整个表面。配子体微小,生活史为孢子体发达的异形世代交替。有3种,主要分布在美洲太平洋沿岸,自阿拉斯加经加拿大、美国至墨西哥、澳大利亚、新西兰、秘鲁和南非等地。中国只有引进的巨藻1种,已在山东长岛县落户,生长势态良好。巨藻是冷水性种类,生长在潮下带水深6~20(80)米的岩石上。巨藻用于生产多种化工、医药产品,是褐藻胶的主要原料,同时还是动物饲料和制取甲烷的原料。
巨藻藻体黄褐色,高达40米
巨藻藻体为黄褐色,高达40米。茎4~5次叉状分枝,每个分枝顶部叶片呈宽镰刀状,随着年龄增加,渐渐变窄,成熟藻体偏于一侧的叶片,为披针形,长40~75厘米,宽8~15厘米,边缘有锯齿,孢子叶着生在茎的基部,靠近固着器。气囊亚球形,着生在叶片的基部。巨藻属于褐藻类,它们是藻类王国中最长的一族。大多数巨藻可以长到几十米,最长的甚至可以达到200~300米,重达200千克。靠1米多长的固着器将藻体固定在礁石上。巨藻的中心是一条主干,上面生长着100多个树枝一样的小柄,柄上生有小叶片,有的叶片长达1米多,宽度达到了6~17厘米。叶片上生有气囊,气囊可以产生足够的浮力将巨藻的叶片乃至整个藻体托举起来。这些气囊有规律地排列在叶片上主叶脉的两侧。在巨藻生长茂盛的地方,巨大的叶片层层叠叠地可以铺满几百平方千米的海面。巨藻是世界上生长最快的植物之一。在适宜的条件下,每棵巨藻一天内就可以生长30~60厘米。一年里,一棵巨藻可以长到50多米。生长在热带的巨藻全年都在生长,海边的以采集巨藻为生的渔民们每年可以收获3到4次。巨藻的寿命一般在4到8年之间。最长寿的巨藻可以生长12年。如果每公顷海面种植1000棵巨藻,那么每年可以收获新鲜的巨藻750~1200吨。巨藻原产于北美洲大西洋沿岸,澳大利亚、新西兰、秘鲁、智利及南非沿岸都有分布。
波喜荡草
波喜荡草属波喜荡草科,有3种,分布于地中海沿岸及大洋洲。我国有波喜荡草Faustralis Hookf,1种,产于广东海南岛,为一沉没于海水中的多年生、具根状茎的草本。
波喜荡草属都是生长在海水中的咸水生植物,主要分布在地中海和澳大利亚沿海。2006年,在西班牙的地中海岛屿伊维萨岛南部发现了大约有8千米长的大范围波喜荡草生长区域,可能已经持续有10万年之久。
因为其名称源自希腊神话中的海神波塞冬,所以也被翻译为“海王神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