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庭感统训练方法10种

前庭感统训练方法10种,第1张

前庭感统训练是一种可以促进前庭感觉系统发展和改善的训练方法。前庭感觉系统负责维持身体平衡和空间定向,对人体日常活动至关重要。以下是10种前庭感统训练方法:

1 不稳定平衡垫:使用不稳定的平衡垫进行平衡训练,可以帮助加强前庭感觉,提高平衡能力。

2 转头盯视:站立或坐下,转动头部并盯住一个固定点,然后逐渐加快转头的速度。这可以锻炼前庭反射以及改善身体对头部运动的适应能力。

3 扭动运动:站立或坐下,快速转动身体,然后立即停下。这种训练可以增强前庭感觉系统的反应能力,提高身体的空间定位能力。

4 平衡板训练:站在平衡板上,保持平衡。逐渐增加难度,例如将双脚改为单脚站立或尝试闭上眼睛。这种训练有助于加强前庭感觉系统,提高平衡能力。

5 跳跃练习:通过跳跃和着陆的动作,刺激前庭感觉系统。可以进行不同类型的跳跃,例如单脚跳或双脚跳,以及前后、左右的跳跃。

6 运动追踪:站立或坐下,用眼睛追踪一个移动的对象,例如手指或球。这种训练可以帮助提高眼球和头部的协调性,增强前庭感觉。

7 摇晃球训练:站立或坐下,用手扔一个小球,然后用双手或单手接住。这种训练可以锻炼手眼协调性和前庭感觉系统。

8 高低跳跃:站立或坐下,通过踮起脚跟或脚掌,进行高低跳跃。这可以提高身体感知位置和空间定位的能力。

9 爬行训练:爬行是一种有助于发展前庭感觉的全身运动。可以通过爬行在地板上进行训练,例如蜘蛛爬行、爬行倒退等。

10 半圆步行:脚尖向前迈出一步,然后绕着脚后跟转身,进行半圆步行。这种训练可以提高身体在空间中的定位能力和协调性。

以上是10种前庭感统训练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助于发展和改善前庭感觉系统。通过持续的训练,可以提高平衡能力、空间定位能力和身体感知能力,从而改善身体运动和日常生活的质量。

  1、跑酷运动是一项力量和全身协调能力综合发展的极限类项目,队员必须具备一定的力量。

  2、并要全面发展力量素质直接影响着其它素质的发展,也是提高技术水平和运动成绩的基础。

  素质训练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上肢力量

  1、俯卧撑。动作方法是俯身向前,手掌撑地,手指向前,两臂伸直,两手撑距同肩宽,两腿向后伸直,两脚并拢以脚尖着地。两臂屈肘向下至背低于肘关节,接着两臂撑起伸直成原来姿势。练习要求:身体保持平直,不能塌腰成"凹"形,也不可拱臂成"凸"形。训练时每组15~30次,共做3-5组多次重复该动作,能发展三角肌的前部、胸大肌以及肱三头肌等上肢力量。

  若提高练习难度和效果,也可变化以下练习:

  (1)手掌撑变为手指撑,连续做俯卧撑动作;

  (2)两臂宽撑(掌撑或指撑),连续做俯卧撑动作;

  (3)两臂宽撑,两手握砖连续做俯卧撑动作;

  (4)一腿抬起,另一腿着地,连续做俯撑动作;

  (5)两脚放在横木上,连续做俯卧撑动作等。

  2、引体向上。动作方法是两手正握或反握单杠,握距同肩宽,两脚离地,两臂伸直,身体悬垂。引体发力身体向上拉至头过杠面,然后身体慢慢垂下来成原来姿势。练习时要求发力引体不要借助身体摆动和屈蹬腿的力量,多次重复该动作能发展胸大肌、背阔肌以及肘关节屈肌群力量等等。

  若提高练习难度和效果也可变化下列练习:

  (1)两手正握单杠悬垂,连续做引体向上头触杠头前伸动作;

  (2)一手反握杠,另一手腕扣杠,连续做引体向上动作;

  (3)脚负小沙袋在单杠上连续做引体向上动作。

  3、双杠臂屈伸。动作方法是两臂屈伸在双杠上,身体垂直在杠内,屈臂至两臂完全弯曲,接着用力撑起,使两臂伸直成原来姿势。练习要求:身体要直,下肢自然下垂,腿不要屈伸摆动,多次重复该动作能发展胸大肌、三角肌前部、肱三头肌力量。

  若提高练习难度和效果,也可变化下列练习:

  (1)脚背放置小沙袋或壶铃连续做屈伸臂动作;

  (2)腰负重物体或身体穿沙背心连续做屈伸臂动作;

  (3)在吊环上连续做屈伸臂动作。

  

  二腰腹力量

  4、仰卧起坐。动作方式是仰卧在地板上或体操垫上,使身体处于水平位置,腿伸直,两手一般抱头,然后向上抬上体至垂直部位,再慢慢后倒成原来姿势。多次重复该动作,能发展腹肌、骼腰肌等力量。练习要求:起坐动作速度要快,下卧时动作速度应慢。

  若提高练习难度和效果,也可变化下列练习:

  (1)仰卧在长凳上,两手持杠铃片置于脑后,两脚固定,连续做仰卧起坐;

  (2)仰卧在木马上或斜板上,两脚勾住肋木,两手持球,两臂伸直,连续做仰卧起坐;

  (3)坐在跳箱上两脚由同伴握着,两手持杠铃片置于脑后连续做仰卧起坐动作;

  (4)仰卧,连续做元宝收腹起动作等等。

  5、收腹举腿。动作方法是仰卧在地板上或体操垫子上,身体伸直处于水平位置上,两臂伸直自然置于体侧,然后收腹向上举起双腿至垂直部位,再慢慢放下成原来姿势,练习要求:收腹举腿动作速度要快,放腿速度应慢,多次重复该动作能有效地发展腹肌和髋关节屈肌群力量。

  若提高练习难度和效果,可变化下列练习:

  (1)支撑屈膝直角坐,接着成直腿后撑直角坐动作,反复练习;

  (2)背靠肋木,两手正握横木悬垂,两脚夹实心球连续做收腹举腿动作;

  (3)仰卧,两脚夹实心球连续做收腹举腿动作。

  6、体后屈伸。

  动作方法是身体俯卧在垫子或凳上,髋部支撑,脚固定两臂前举连续做体后屈伸动作。

  练习要求:体后屈时,上体尽量抬高。主要发展伸髋肌和脊柱伸肌的力量若增加练习难度和效果,可变化下列方式进行练习:

  (1)俯卧,两腿伸直,两臂屈肘抱头后,连续做体后屈动作;

  (2)俯卧在矮木凳上,脚固定,两臂屈肘抱头后,连续做体后屈动作;

  (3)俯卧在跳箱上,两手抱头后,两脚由同伴扶着,连续做大幅度的体后屈伸动作;

  (4)俯卧在木马上,两臂伸直,两脚勾住肋木,连续做大幅度的体后屈伸动作等等。也可以手持哑铃、杠铃片或身穿沙背心做上述各种方式练习。

  7、俯卧背腿。

  动作方法是俯卧在地板或垫子上,两腿并拢伸直,髋部支撑,两臂自然伸直置于体侧,连续做两腿向后上振起动作。练习要求两腿尽量向上振起。俯卧腿上振是发展脊柱伸肌与髋关节伸肌力量的有效手段之一。

  若增加练习难度和效果,可变换下列方式练习:

  (1)俯卧在山羊上,两臂伸直手扶肋木固定上体,连续做两腿向上振起动作;

  (2)俯卧在木凳上,两手扶木凳,两腿连续向上振起动作,也可脚负重物做上述各种方式练习。

  

  三腿步力量

  8、连续跳跃。

  动作方法可用单腿跳跃和双腿跳跃进行水平跳,向前跳和向上跳。主要发展大腿前后群肌、小腿群肌及踝关节力量。练习要求:上体正直、蹬地有力、动作连贯。主要练习方法有:   (1)原地单腿跳;(2)原地双腿跳;(3)单腿在高物上交替跳;(4)跳深;(5)多级跨步跑等等。

  9、提踵运动。动作方法是在两腿底下放一块约5~6厘米厚的木板,前脚掌踏于木板上,脚后跟着地,然后尽量提高脚后跟再进行放下,连续进行。练习要求:身体正直、上体挺拔臀部不要后坐,该动作练习主要发展小腿后部的目鱼肌、腓肠肌、腓骨肌、短肌群力量,同时对踝关节处韧带的收缩亦有益处。

  

  四 综合力量

  〈1〉立卧撑跳:身体向前,两脚尖和双手支撑身体,做一次俯卧撑,然后,屈髋收腹,两脚收之两手中间位置,同时蹬地起跳,身体腾空。反复每组15~30次做3~5组。间歇3分钟。

  〈2〉收腹跳:身体直立,两脚同时蹬地原地起跳,身体腾空;随蹬地两脚迅速屈膝上提,两手由两侧抱紧双膝。随放即落。反复进行,每15~30一组,做3~5组。间歇2~3分钟。

  〈3〉原地提膝:身体直立,一脚蹬地后迅速屈膝上提,提到最高位置放松落下,另一条腿同样上提。。交替进行。每组50~80次一组,做5~6组。间歇3~4分钟。

  〈4〉立多级跳:从直立开始,一脚蹬地起跳,另一脚前跨。反复进行。

  〈5〉多级蛙跳:曲腿半蹲,双手放在后腰部,进行连续蛙跳练习。

  〈6〉倒立:1 动作技术过程直立,两臂前上举,接着上体前屈,两手向前撑地(同肩宽),稍含胸,一脚蹬地,另腿后摆。当摆动腿摆至垂直上方时,蹬地腿向摆动腿并拢,顶肩立腰,脚尖向上顶,全身紧住成手倒立。手倒立的控制,如重心向前时,手指要用力顶住,同时稍抬头拉肩。如重心向后时,掌根用力,稍冲肩

  2技术要点,夹肘、顶肩、立腰、脚尖向上伸。使身体重心落在支撑面的中心。3教学规格 竖直、立稳

  4保护与帮助(1)保护与帮助方法:保帮者站在练习者侧前方,两手握住练习者的腿上提,并可用单膝顶住其肩部,防止前倾冲肩。自我保护:当重心过于向前时,要立即展臂低头团身做前滚翻。也可放开一手转体下。(2)创伤与安全措施:倒立失控前倒时,不会转体身体平拍地面,造成内脏器官冲击伤(爆震伤)。加强保护帮助,使练习者学会倒立失控前倒时,低头前滚和推手转体自我保护方法。

  5教学方法 (1)面对墙摆手倒立反复做,体会蹬摆,顶肩以及回落技术。 (2)面对墙做倒立,训练肩、臂、腰的力量。(3)背对墙离开20厘米左右做手倒立,练习自我控制。 (4)在低倒立架上练习。 5)脚尖在单杠上(或双杠上)做手倒立(保帮者帮助练习者把脚放好)。体会顶肩、立腰、紧身技术。或扶练习者的上臂帮助调节重心。

  6 常见错误及纠正方 (1)倒立不直,冲肩、塌腰。采用教法(2)纠正。 (2)不会控制手倒立。可采用教法(3)、(5)练习。

工具/原料:

纸、笔、颜料。

1、先画出一个三角形,两边的线条往里弯曲,用折线在上面画出装饰,用波浪线画出花边。

2、往下画出三根旋转木马的杆,在左边的木杆下画出木马的头,往下画出尾巴,形状为椭圆,再画出背面木马的身体。

3、然后在其他的两根杆上画出一个侧面的木马和三分之二侧面的木马,这样旋转木马的形状就画出来了。

4、最后涂上颜色,给三角形涂上**和蓝色,木马涂上棕色和深棕色,三三根杆涂上灰色,旋转木马就画好了。

鲁班生于公元前五0七年。他一家世世代代都是手工工匠。鲁班本人则是一个手艺高强的工艺巧匠,杰出的创造发明家。历史上关于他的记载和传说很多。至今,在民间还广泛地流传着他发明创造的故事。

今天,木工师傅们用的手工工具,如锯、钻、刨子、铲子、曲尺。划线用的墨斗,据传说都是鲁班发明的。而每一件工具的发明,都是鲁班在生产实践中,经过反复试验,研究出来的。

1、锯

就拿锯的发明来说吧。有一次,国王命令鲁班在十五天内伐出三百根梁柱,用来修一座大宫殿。于是,鲁班带着徒弟们上山了。他们起早贪黑,挥起斧头,一连砍了十天,一个个累得精疲力尽,结果只砍了一百来棵大树。这时,砖瓦石料都已备齐,国王选定动工的黄道吉日也快到期了。如果动工时木料准备不齐,是要处死刑的。怎么办呢?晚上,鲁班躺在床上翻来复去地睡不着。他爬起来,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山上走去。抬头望望,启明星向他眨着眼睛,天快亮了。 突然,鲁班觉得手被什么东西划了一下,抬手一看,长满老茧的手划出一道口子,渗出了血珠。他仔细地在周围观察,原来是丝茅草划的。鲁班很惊奇,他摘了一片草叶,发现草叶边缘长着许多锋利的细齿。一转身,他又看见一只大蝗虫正张着两个大板牙,很快地吃着草叶。鲁班捉了个蝗虫一看,它的板牙上也有利齿。看看丝茅草的叶子,再看看蝗虫的大板牙,他心里豁然开朗。他用毛竹做了一条竹片,上面刻了很多象丝茅草叶和蝗虫板开那样的锯齿。用它去拉树,只几下,树皮就破了,再一用力,树干出了一道深沟。可是,时间一长,竹片上的锯齿不是纯了,就是断了。这时,鲁班想起了铁。他跑下山去,请铁匠按照自己做的竹片,打了带锯齿的铁条,用它去拉树,真是快极了!这铁条,就是锯的祖先。有了它,鲁班和徒弟们只用了十三天,就伐了三百根梁柱。

2、刨子

鲁班是个木匠,整天和木头打交道。他的技术很高,特别善于用斧头,能几下子就把木料砍成需要的样子。"班门弄斧"这句话,就是说谁要在鲁班面前摆弄斧子,那是自不量力。由此可见,鲁班用斧之纯熟。但是,用斧子把木料砍得光光滑滑,鲁班却办不到,特别是碰到木纹粗和疤节多的木料时,就更难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鲁班白天琢磨,夜里想,他先是做了一把薄的斧头,磨得很快,砍起来比以前是好多了,可还是不理想。于是,鲁班又磨了一把小小的薄薄的斧头,上面盖了块铁片,只让斧头露出一条窄刃。这回,鲁班不砍了。他用这窄刃在木料上推。一推,木料推下来薄薄一层木片。推了十几次,木料的表面又平整又光滑,比过去用斧子砍可强多了。可这东西拿在手里推时既卡手又使不上劲。鲁班又做了一个木座,把它装在里面。刨子,就这样诞生了。

3、鲁班尺

鲁班做木匠活时,常常遇到直角。虽然他手头有画直角的矩,可用起来挺费事。鲁班经过改进,做成一把"L "形的木尺,量起直角来,可方便了!后来,人们都把它叫鲁班尺。 由于鲁班对木工工具的改进作出了这么大的贡献,所以,两千多年来,木匠们都尊敬地称他是祖师。

4、石磨

鲁班一年到头,四处奔波,给别人干活。 这一天,他忙了一上午,坐下来休息。旁边,有一家人正准备做饭,可是没有面粉了。他们拿来一些麦子,放在石臼里,用沉重的石杵去捣。捣麦的人累得满头大汗,才捣碎了很少一点。因为麦粒是椭圆形的,用劲小了,砸不碎;劲大了,又把麦粒砸跑了,真是急死人了。当时,人们都是用的这种办法。鲁班决心改革它,为人们解决困难。 又一天,"鲁班来到另一个地方干活,恰巧看到一个老太太正在捣麦子。老太太年岁大了,举不起石杵了。她扶着石杵,在石臼里研着麦粒。鲁班走过去一看,石臼里的麦粒有不少已经磨成了粉。鲁班从这里得到了启发。回到家里,鲁班叫他的妻子云氏找来两块石料。他把石料凿成两个大圆盘,又在每个圆盘的一面凿出一道道槽。其中的一个圆盘,他还安上了木把。邻居们都很奇怪,鲁班做的是什么呢?大家都围过来看。只见鲁班把两个圆盘摞在一起,凿槽的两面相合,有木把的放在上面,中心还装了个轴。他在圆盘中间放上麦粒,然后转动上面的石盘,麦粒很快就磨成了面粉。大家高兴极了,鲁班真是为人们立了一大功啊「 这就是两千多年来,在我国农村曾经广泛使用过的石磨。

5、云梯

鲁班生活的年代,正值诸侯争霸,战争连年不休。那时,每个城市都修有很高很厚的城墙。守城的将士们关上城门,站在城墙上守卫着。而攻城者呢,手中的武器不过是弓箭、长矛之类,很难将城攻下。常常是把城围了多日,干着急攻不下来。鲁国国王命令鲁班制造攻城的器械。鲁班想来想去,想起了自己盖房子时用过的短梯。踏着短梯,能登上房顶,造一个长梯,不就可以爬上高高的城墙了吗?如果在梯子上还能射箭,不就可以打退守城的人了吗?于是,鲁班造出了"云梯"。这种"云梯",能在乎地上架起来,够上高高的城墙,上面还可以站人射箭。现代消防器材中的云梯,就是从这个云梯发展演变而来的。

6、木马车

据古书记载,鲁班还造过一辆"木马车"。那是他的母亲死了,为了送葬造的。鲁班在车上安了机关,有木人驾御。送葬那天,一路上围了很多人,看着这辆自动行走的木马车,一个个赞叹不已 。

民间很早就称赞鲁班的“巧”,说他造的木头鸟能飞,木头人能够劳动,他造的灯台点燃后可以分开海水,他的墨斗拉出线来就可以弹开木头,他可以用唾液把碎木粘合成精美的梁柱,他可以在一夜之间建起三座桥,等等。总之,鲁班就是能工巧匠、发明创造的代名词。

补充:

鲁班妻子发明伞的故事

伞,发明于公元前1000年,是由鲁班的妻子云氏的提示,据说当时鲁班在乡间为百姓做活,媳妇云氏每天往返送饭,遇上雨季,常常挨淋。鲁班在沿途设计建造了一些亭子,遇上下雨,便可在亭内暂避一阵。可是亭子虽好,但总不便多设,而且四季雷阵雨,说来就来,说不定雨就“迅雷不及掩耳”地下起来。云氏突发奇想:“要是随身有个小亭子就好了”。鲁班听了媳妇的话,茅塞顿开。这位本领高强、无所不能的中国发明大王就依照亭子的样子,裁了一块布,安上活动骨架,装上把儿,伞就被发明出来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25347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6
下一篇2023-11-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