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微生物染色的方法

常用微生物染色的方法,第1张

革兰染色

抗酸染色:分支杆菌属,诺卡放线菌属。石炭酸复红染色,金永染色。

芽孢染色:用于区分细菌的芽孢和营养细胞。结果芽孢染成绿色,营养细胞为红色。

晶体染色:观察苏云金杆菌不同变种的晶体形状大小。结果晶体染成紫色,芽孢为透明椭圆形,仅见具有轮廓的折光体。

鞭毛染色:有赖夫生染色法、银盐染色法,西萨-基尔染色法等。一般以西萨-基尔(Cesares-Gill)染法效果最佳。

异染颗粒染色:用于白喉棒状杆菌染色,直接涂片或改良阿伯特法染色。

墨汁荚膜染色:观察菌体有无荚膜,如新型隐球菌。碳素墨汁。

镀银染色:螺旋体

吉姆萨染色:螺旋体

荧光染色

魏申染色(wayson)染色:鼠疫耶尔森杆菌。

铬酸P、A、S真菌类染色。结果:曲霉菌、念球菌属、细胞浆菌属、隐球菌属为红紫色。曲霉菌丝周边紫红色,弹力纤维紫色,背景绿色。

Mann氏甲基蓝伊红染色法:病毒包涵体染色。Negri氏小体红色。

Nacchiavello氏染色:病毒包涵体染色。结果:包涵体、立克次氏体均染红色,其余组织呈蓝色。

Crocott-Gomori氏六胺银法:新型隐球菌

碘染色法吉姆萨染色:衣原体

乳酸酚棉蓝染色,糖原染色:真菌,前者适用于所有真菌,呈蓝色。

吉姆萨染色,瑞氏染色:鞭毛虫,滴虫,锥虫,疟原虫,弓形虫,隐孢子虫等原虫。

三色染色,碘染色:阿米巴等原虫。

荧光素吖啶橙染色:疟原虫。

金胺-酚染色:隐孢子虫。

甲苯胺蓝,四胺银染色:耶氏肺孢子虫。

水门事件 (Watergate Affair) 指美国共和党政府在1972年总统竞选运动中的非法活动暴露后的政治丑闻。

水门是华盛顿的一座综合大厦。1972年6月17日有5个人因闯入大厦内的民主党全国总部被捕。随后的调查表明,尼克松政府为破坏选举的进程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闯入水门只是其中之一。结果导致政府的几个官员锒铛入狱以及美国历史上破天荒第一遭出现的总统辞职。

在5个人被捕后几天,前白宫助理小亨特和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总顾问利迪即被指控犯有盗窃罪和窃听罪。1973年1月美国哥伦比亚特区地方法院首席法官赛里卡主持审讯7名被告。从被捕到受审的几个月内,虽然《华盛顿邮报》不断报道此案,但白宫新闻秘书齐格勒却把闯入水门称作“三等盗窃案”,尼克松总统则否认政府中的任何人员与此有牵连。司法部长克兰丁斯应允进行全面彻底的调查,但在审讯“水门七条汉子”时,检查机关并未大力提出有关证据。赛里卡法官亲自讯问证人,并公开表示他相信案情尚未完全揭露。在7名被告中有5人认罪,另外2人由陪审团定罪。1973年3月23日宣判时赛里卡法官宣读了被告之一麦科德的来信。信中指控白宫至今仍在掩盖它与闯入水门的关系。麦科德还说白宫曾对7名被告施加压力,要他们认罪并保持缄默。在白宫显然有牵连的情况下,尼克松总统于1973年4月17日宣布他已开始一次新的调查。4月30日尼克松公开声明他对卷入此案的白宫工作人员的行动负有责任。他接受了顾问霍尔德曼和埃利希曼以及司法部长克兰丁斯特的辞职,并宣布解除迪安的职务。然而尼克公一口咬定他对政治谍报活动以及掩盖错误的努力毫不知情。同一天理查森替克兰丁斯特任司法部长。他选择哈佛大学法学教授考克斯为水门事件的特别检查官。后来调查中心转向参议院,开始由该院总统竞选活动特别委员会(由参议员小欧文领导)举行由电视播放的公众听证会。欧文委员会根据证词判定白宫和竞选委员会成员有罪。然而只有迪安一个人证明尼克松总统有直接卷入掩盖活动。1973年7月16日前白宫工作人员巴特菲尔德揭露:在总统办公室的谈话都录了音。考克斯和欧文委员会立即(7月23日)票传录音带。尼克松以行政特权和国家安全为由拒绝交出。当赛里卡法官命令尼克松交出录音带的时候,尼克松表示可以提供有问题的录音带的文字提要,但以不再索取总统文件的协定作为交换条件。考克斯拒不接受这个建议。10月20日总统命令司法部长理查森解除特别检查官的职务。理查森和副部长拉克尔肖斯宁肯辞职也不执行这个命令。最后考克斯的职务是由副总检察长解除的。群众抗议的怒涛迫使尼克松于10月24日交出了录音带。但赛里卡要的是9盘,他只交出了7盘。白宫声称另外两盘根本就不存在。5月20日赛里卡法官命令尼克松向特别检查官贾瓦斯基提交其他的录音带。7月27日—30日期间众议院司法委员会通过弹劾案。8月5日总统提交三盘录音带的文字本,这些文字本清楚表明总统与掩盖活动有关。因此尼克松在国会里失去了最后的支持者。他于8月8日宣布辞职,次日上午11时35分离开白宫。1974年9月8日继任总统福特给予尼克松以无条件的赦免,不受进一步惩处。

2005年5月31日,美国联邦调查局前副局长马克·费尔特承认自己就是“水门事件”中那个曾被称为“深喉”的人,曾向美国《华盛顿邮报》记者提供尼克松总统“水门事件”的关键线索。1972年,美国《华盛顿邮报》记者鲍勃·伍德沃德和卡尔·伯恩斯依据内线“深喉”的消息,捅开“水门事件”的内幕,导致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辞职下台。两名记者一直拒绝透露当时线人的身份,但是总编辑西蒙斯引用了当时一部知名色情**《深喉》的片名,作为告密者的化名

他把美国总统拉下马

他令美国前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在1974年黯然离职、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下台总统”。30多年来,他没有名字,只留下一个绰号“深喉” (DeepThroat) ,供人猜想。

对于大部分在世的美国人来说,1972年的“水门事件”渐渐淡去,而揭开美国政府这桩丑闻的关键人物——“深喉”究竟是谁,直到2005年5月31日方才揭晓,填补了美国历史上一个空白点。

迟到赞誉

当地时间5月31日下午,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北部郊外住宅区。《华盛顿邮报》证实原美国联邦调查局(FBI)二号人物马克·费尔特 (Mark Felt)“就是“深喉”的消息传到这里,费尔特的邻居们奔走相告,雀跃不已。

大批记者迅速聚集到费尔特门前草坪,踩坏了院子里的花草,小区街道阻塞一时。

费尔特的外孙尼克·琼斯向媒体发表讲话,称外公为“英雄”和“爱国者”。30分钟后,面对草坪的门打开,身穿黑色薄毛衣、满头白发的费尔特,在女儿陪伴下依靠金属支撑架,缓缓走出。闪光灯一通猛闪,费尔特抱以开心笑容,并做出一个有力的大拇指向上动作。

邻居中,不乏前总统尼克松的支持者,但他们仍褒奖费尔特能够站出来说真相。

“我不认为他是英雄,也不认为他是个诽谤者。我想他按照他认为适当的手段履行职责,”邻居罗纳德·菲奥里对美联社记者说,“但是我很高兴他在去世之前说出来,美国人应该认识他。”

与费尔特为邻近20年的吉姆·贝克说,“他显示了勇气,我希望他成为其他人的榜样,继续民主进程,监督政府。”

就连12岁的小邻居、与费尔特一墙之隔的乔希·希基似乎也懂事了,他询问大人:“他就是那个让尼克松丢脸的人吗?”

然而也有人指责,费尔特曾经要求在其死后才公开秘密,如今为了获取金钱开口。

“理想人物”

“水门事件”发生前一个月,FBI的传奇掌门人埃德加·胡佛去世,二号人物费尔特被视为当然接班人。在1979年撰写的《FBI金字塔》一书中,费尔特承认当时自认升职有望,“我的业绩良好,我想我等到了绝好的机会。”

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及其亲信也感觉到了费尔特的“野心”。他们认为,既然费尔特的心思在升迁上面,将是避免FBI过多介入“水门事件”调查的“理想人物”。他们大错特错。

最终,尼克松还是坚持在FBI中插入“自己人”,任命司法部助理部长帕特里克·格雷担此重任,凌驾于费尔特之上。白宫企图控制联邦调查局的举动令费尔特大为光火,他成为FBI中抗议白宫阻挠调查的官员之一。

后来公开的录音带中记录,白宫办公厅主任H·R·霍尔德曼曾于1972年告诉尼克松总统,大部分消息是费尔特捅出去的。

费尔特向《华盛顿邮报》记者透露大量内幕,并告诉他,“从那些钱入手”,追踪尼克松竞选资金来源,最后揭开真相。

“水门”事发次年1973年,尼克松离职前一年,费尔特从FBI辞职,全身而退。

1978年,他曾经因为批准搜查激进小组“地下天气”成员的家遭到起诉。费尔特认罪,1981年里根总统赦免了他。“深喉”从此消失了近四分之一个世纪。

30年谜团

过去30多年里,费尔特无数次被疑为“深喉”,他从来没有承认过。

1992年出版的《大西洋月刊》杂志报道,1972年1月《华盛顿邮报》负责本城新闻的29岁记者鲍勃·伍德沃德与费尔特联系,就“华盛顿警察部门内部腐败”进行采访。

几个月后,伍德沃德就有人试图刺杀总统候选人乔治·华莱士爆出数条独家新闻。至于消息来源,伍德沃德使用了一个假名,掩盖费尔特才是真正的情报提供者。

“水门”事发之后,伍德沃德再次找到费尔特。只有伍德沃德、同事卡尔·伯恩斯坦和《华盛顿邮报》时任总编本·布拉德利知道“深喉”是谁。他们约定费尔特在世期间绝不公开谜底。

“FBI二号人物,向我们提供了绝佳消息,”5月31日出版的《华盛顿邮报》引用本·布拉德利的话说,“唯一让我惊讶的是,这个该死的秘密居然保持了这么久。”

白宫曾经追查过“深喉”,尼克松本人都曾经怀疑过费尔特。费尔特始终否认自己向《华盛顿邮报》提供消息。“帕特(帕特里克的昵称),我从没有向任何人泄露任何事情,”费尔特曾经这样告诉他的新上级帕特里克·格雷,“他们都错了!”

1997年《华盛顿邮报》关于“水门事件”的回顾报道中,曾简要提到费尔特,但没有点破谜底。1974年,费尔特曾被一名记者“逼到墙角”,追问他到底是不是“深喉”。费尔特没有直接说“不”,而是说“不论‘深喉’是个真人还是几个人的‘合成体’,我不认为这个问题永远没有答案。”

30多年来,美国人一直在几个可能是“深喉”的人中猜来猜去。

1999年,尼克松辞职25年之后,想从费尔特——“深喉”可能者之一——嘴里掏出真话的记者们仍然无功而返。只有伍德沃德,是唯一可以到费尔特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寓所探望他的人。

时尚中人

费尔特1913年出生于美国爱达荷州,1942年加入联邦调查局后平步青云。起初,他在德克萨斯州休斯敦分部工作,在打击犯罪方面成就斐然。

20世纪60年代,费尔特升入FBI华盛顿总部。他办事干练,深得胡佛赏识,很快被提升为他的左膀右臂。

70年代,长相英俊的费尔特经常代表联邦调查局向媒体发表讲话,入时的黑色宽边眼镜给大众留下深刻印象。

费尔特对威士忌情有独钟,品位超然。不过,也许是为了营造神秘气氛,伍德沃德、伯恩斯坦合著的《总统班底》,以及同名**都把“深喉”形容成一个“老烟枪”,实际上费尔特根本不抽烟。

伍德沃德曾经点明,“深喉”是一个人,不是几个人的“合成体”,他在一个执行部门担任要职,喜欢香烟和苏格兰威士忌。(“水门事件”的前因后果

水门事件的开端不过是1972年的一起非法闯入案,开始并未引起太多注意。但两年后,这桩案件掀起的政治风浪导致美国历史上第一次、也是迄今唯一一次总统辞职。

水门是华盛顿的一座综合大厦。1972年6月17日,有5个人因闯入大厦内的民主党全国总部被捕。随后的调查表明,这几个人受雇于尼克松的手下。

调查显示,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总顾问戈登·利迪获得25万美元实施破坏选举的计划。利迪曾在联邦调查局工作过,他当时担任尼克松竞选连任的财务顾问。他的肮脏招数包括在位于水门大厦的民主党全国总部安装电话窃听器,查阅民主党的文件资料。

潜入水门大厦的5人并非普通窃贼,其中包括前中央情报局探员霍华德·亨特和曾在中情局服务了20年的技术人员詹姆斯·麦科德。麦科德当时正负责尼克松竞选连任委员会的安全。

从这桩闯入案刚刚发生起,《华盛顿邮报》的两名年轻记者,鲍伯·伍德沃德和卡尔·伯恩斯坦,就开始追踪此事。他们敏感地嗅出,这起丑闻一直连通着白宫。在审判5名闯入者的法庭上,麦科德被要求陈述自己身份,伍德沃德听到他轻声说了一句“中央情报局”。

然而,尽管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用自己的报道让水门闯入案一直没有离开公众视线,尼克松仍然以压倒优势赢得了选举,成功连任。

不过,对水门案的调查也未停止。麦科德给法庭来信,指控白宫试图掩盖它与闯入水门的关系。麦科德还说白宫曾对被告施加压力,要他们认罪并保持缄默。

这一阶段,调查中心从政府转到了参议院,开始由参议院总统竞选活动特别委员会(由参议员小欧文领导)举行由电视播放的公众听证会。尼克松的助手们开始接受调查。白宫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尼克松责令两名助手辞职。此后,他又解雇了白宫顾问约翰·迪安,因为后者公开了白宫如何试图用钱堵住水门大厦闯入者的嘴巴。

尼克松总统坚称自己对掩盖水门事件真相的行为一无所知,他说他从未鼓励手下在竞选过程中采取任何不当手段。但欧文委员会根据证词判定白宫和竞选委员会成员有罪。

谎言最终被戳穿。除迪安外,尼克松的前白宫工作人员亚历山大·巴特菲尔德也站出来揭露说,在总统办公室的谈话都录了音。参议院要求白宫交出录音带,尼克松一开始坚持不交,甚至动用权力解除负责调查此案的独立检察官考克斯的职位。在民众抗议的怒潮中,尼克松最终不得不交出录音带。录音带证实了总统与水门事件的直接关系。尼克松于1974年8月辞职。

“水门事件”关键人物命运

理查德·尼克松总统:1968年、1972年两度当选总统的尼克松在1974年黯然辞职,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辞职总统。此后,他生活了20年,撰写了多部有关国际事务的著作以及生平和政治生涯的传记。尼克松1994年去世,享年81岁。

参议员萨姆·J·小欧文:来自北卡罗来纳州的民主党参议员,当时担任参议院总统竞选活动特别委员会主席,该委员会被简称为水门委员会。后来,他从参议院退休,返回故乡北卡罗来纳州的摩根顿。他撰写了3本书。1985年去世,享年88岁。

鲍伯·伍德沃德和卡尔·伯恩斯坦:当时是负责调查闯入案以及其他尼克松政府活动的《华盛顿邮报》记者。水门事件后,两人撰写了大量著作。伯恩斯坦后来成为《名利场》杂志编辑,伍德沃德目前是《华盛顿邮报》助理常务编辑。

查尔斯·科尔森:当时是尼克松总统的特别顾问,曾成立了所谓“管道工”小组,调查白宫泄密情况。在狱中服刑数月。目前,他是作家,是“监狱奖学金”创始人。2005年2月被《时代》周刊评为“美国25个最有影响力的新教徒”。

约翰·埃利希曼:当时是尼克松总统国内政策顾问,亲自领导了“管道工”小组。狱中服刑18个月。后来成为作家、商业顾问。1999年在亚特兰大去世,享年73岁。

H·R·“鲍勃”·霍尔德曼:当时是尼克松总统的白宫办公厅主任,狱中服刑18个月。曾撰写自传,后成为加利福尼亚州一名房地产发展商。1993年67岁时去世。

E·霍华德·亨特:当时是白宫“管道工”小组成员,组织了在水门大厦民主党全国总部安装窃听器的行动,狱中服刑近3年。目前居住在佛罗里达州撰写间谍小说。

G·戈登·利迪:当时的身份是前联邦调查局探员,帮助策划了水门闯入事件。狱中服刑4年多。后来成为演员、作家、电台脱口秀主持人。

UFO,unidentified flying object 中文意思是不明飞行物

未经查明的空中飞行物。国际上通称 UFO , 俗称飞碟。20世纪以前较完整的目击报告有 300件以上。据目击者报告,不明飞行物外形多呈圆盘状(碟状)、球状和雪茄状。20世纪40年代末起,不明飞行物目击事件急剧增多,引起了科学界的争论。持否定态度的科学家认为很多目击报告不可信,不明飞行物并不存在,只不过是人们的幻觉或是目击者对自然现象的一种曲解。肯定者认为不明飞行物是一种真实现象,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事实所证实。到80年代为止,全世界共有目击报告约10万件。不明飞行物目击事件与目击报告可分为4类:白天目击事件;夜晚目击事件;雷达显像; 近距离接触和有关物证。部分目击事件还被拍成照片。人们对 UFO作出种种解释,其中有 : ①某种还未被充分认识的自然现象;②对已知物体或现象的误认;③心理现象及弄虚作假;④地外高度文明的产物。全世界许多国家开展对 UFO的研究。关于UFO的专著约350余种,各种期刊近百种 。世界各国有一批专家参加此项工作。中国也建立了以科技工作者为主的民间学术研究团体——中国UFO研究会。中国关于UFO的科普刊物《飞碟探索》于1981年创刊。¤

揭开UFO事件真相:不明飞行物调查完全记录

2004年3月的一个下午,一次例行军事飞行任务,竟变成了一场疯狂搜索,寻找似乎正与飞机并列飞行的物体。不论雷达或肉眼,都看不到这个飞行物;只有红外线能够侦测出来。墨西哥军方公开了这次飞行过程中与不明物体相遇的红外记录,立即在媒体引起了轩然大波。

墨西哥不明飞行物研究小组的亚历杭德罗·弗朗茨上尉,决定亲自调查此事。弗朗茨的态度是半信半疑。虽然他也认为,不明飞行物曾造访地球,但总觉得调查人员在排除一切可能之后,才能得出结论。

弗朗茨上尉本人就是飞行员,他要重走那架军用飞机的飞行路线,在飞行员遇到不明物体的地方,调转飞机正对物体出现的位置飞行。因为他认为,那个不明物体可能还在那里。

飞机抵达了与不明飞行物接触的第一个地方。弗朗茨指示飞行员转向西北方向,也就是当时的红外摄像机所指的方向。他以前也在那个方向看到过亮光———这应该就是军方追踪的方向。

亚历杭德罗·弗朗茨上尉说:“我曾经几百次驾驶飞机横越墨西哥湾。一年到头,几乎每个晚上,都能看到墨西哥湾的这些亮光。只要天气状况与能见度不错,任何飞行员都可以看到它们,从140、150英里以外就可以看到了。

真相:弗朗茨在离海岸约60英里、离上一个接触点近100英里的地方,看到了他要找的目标———巨大的海上钻油设施———坎塔雷尔。从15万英尺的高空俯瞰,整座建筑仍显得硕大无比。有的钻井平台有40层楼那么高,喷出的火焰可蹿上几百英尺的高度,这是燃烧多余的气体产生的,目的是减少油井内部的压力。

弗朗茨肯定,这就是不明飞行物的来源。但这里的火焰,真的会影响到100英里以外、军用飞机上的红外监视系统吗?为什么它们看起来像是在飞行呢?

这个问题请吉姆·泽弗林做出了解释。他的工作是培训红外设备技术人员,给他们颁发证书。他本人也用这项技术检查炼油厂和钻油平台。

吉姆·泽弗林说:“首先,我们并不确定这些物体是会飞的。可能有人觉得这些物体正在移动,其实这是一种视错觉。是因为云层相对物体来说正在运动,由此造成了假象。除此之外,再没有其它解释了。很有可能,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温度异常高的热源,在这个事件中,由于我们是在海上,所以有可能是热源在海面上的反射。它有可能是火焰和烟雾,也有可能只是火焰。我希望不明飞行物是存在的,但我在这里找不到任何证据。”

-供稿/美国《国家地理频道》

对于不明飞行物和外星飞行员,现代人有的喜欢,有的憎恨;这种情况已延续了五十多年。也有人认为,外星人的历史比我们的长得多;它们还会偶尔出点力、把人类引向正确的发展方向。要不是这样,怎么会有埃及金字塔?还有从空中才能看到的秘鲁的那斯卡地画?铁器时代的欧洲人又怎么可能画出穿着太空服的人形生物?

不明飞行物调查员贾米·莫桑说:“这些生物,它们有办法到地球来,说不定比我们还要聪明。”

《怀疑论者》执行主编本·雷德福说:“这种可能性当然存在,可能是外星人来到地球上、帮助古埃及人建造了金字塔。问题是:没有相关的证据。这种假设暗指人类没有能力完成这项工程,这是对人类的侮辱。”

不明飞行物调查完全记录

所有奇谈怪论均在科学证据前被推翻

专门从事这类研究的人,称自己为不明飞行物学家;他们将人与天外来客的近距离接触分成了四类:

第一类接触,是指近距离目击不明飞行物,但没有留下任何具体的物证。一天下午发生在墨西哥上空的一场惊人邂逅,就属于这一类。

第二类接触,是除目击不明飞行物之外,还有外星人来访的具体有形痕迹。引发诸多争议的麦田怪圈可以被归为这类接触。前不久出现在墨西哥一片草地上的古怪圆形图案,就被认为与不明飞行物有关。

当然,还有著名的第三类接触,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接触———往往是通过心灵感应,与外星人交谈。

最后的一种是第四类近距离接触,也就是遭外星人绑架。

我们先从最基本的问题说起:人类是什么时候迷上不明飞行物的?说来并不奇怪,现代人对不明飞行物的关注,是从冷战的头几年开始,逐渐升温的。那个时期的人习惯于抬头看看天空,防备着侦察机和飞来的导弹。真正在全球掀起一股热潮的事件,发生在1947年的6月。

当时,肯尼思·阿诺德正驾着私人飞机,飞越华盛顿州的喀斯喀特山脉,忽然看见远处闪过蓝白色的亮光。他定睛细看,清楚地看到一些不明飞行物在群山间穿梭飞行,速度很快,非常灵活。

阿诺德向当地报社讲述了这件事,由此掀起飞碟热潮。同一年,后来又发生了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其影响延续至今。相信的人满怀敬畏,怀疑的人不胜其烦。这就是罗斯韦尔事件。

在新墨西哥州的罗斯韦尔郊外,一座美国陆军机场附近的农场上,出现了一些奇怪的碎片。第二天,当地一家报纸便推出独家新闻,大胆宣称有一架外星来的飞船已被军方俘获。

真相:军方连忙出来解释,说那些碎片其实是一个气象热气球的残骸。但这种解释不足以挽回局面;更何况,他们的确是想掩盖真相:所谓的气象气球,其实是正在接受秘密测试的间谍气球。这是一个划时代的开端。

1947年6月

飞碟热潮和罗斯韦尔事件

继罗斯韦尔之后,出现了数千起不明飞行物目击事件,“阴谋论”更是被炒得沸沸扬扬。到处都是飞碟的照片和影像,多得数也数不清;有些并不是很有说服力,还有一些却很真实。

在相关记载中,最突出的一件事发生在墨西哥城———那天中午,黑暗笼罩全城,不只一人,而是几十个人同时拍摄到了来自外太空的神秘物体。

1991年7月11日,随着日全食的发生,墨西哥城渐渐陷入黑暗。上千人把摄像机镜头对准天空,拍摄这一奇观。不明飞行物研究员吉列尔莫·阿雷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幕。吉列尔莫·阿雷金说:“我到屋顶上去拍摄日全食,却看见空中有一个亮点。于是,我把镜头对准了它。我意识到,我正在拍摄的是一个来回摆动着的不明飞行物,不是什么行星或恒星。”

接下来的那几天里,各地都出现了不明飞行物目击报道,真是忙坏了媒体。全国闻名的调查记者贾米·莫桑,主持了一个长达10小时的节目,讨论不明飞行物目击事件。他请观众再回去看看当时用家用摄像机拍到的画面。

贾米·莫桑说:“这段节目播出后,有很多人打电话来,说看到了。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发光物体像是金属的,底下还有黑色的阴影。这是一个银色的碟状物体。我们相信这不是恒星,也不是摄像机的失真问题。这段录像证明,飞碟确实存在。那一天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因为从那一刻开始,人们只想听我谈论更多有关不明飞行物的事。”

也有人认为,这些证据不至于有那么大的影响力。作家马里奥·门德斯·阿科斯塔曾与莫桑就1991年日食目击事件展开辩论。他认为,公众对不明飞行物的狂热,多半是由莫桑本人、而不是外星人到访引起的。

真相:揭开墨西哥不明飞行物的真相,或许不必去其它星球寻找线索。瑞典天文学家、摄影师汤姆·卡伦认为,墨西哥城的不明飞行物目击者,的确看到了奇异的景象,而且是不属于地球的景象;但并不一定就是外星人制造的。在墨西哥城的录像中,天是暗的,因为发生了日食;可以看到天上飘着几块云,然后,镜头拉近,对准了这个物体。

有一个市场有售的计算机软件,可以描绘出任何一天、世界任何一个地方的天空。有了它,汤姆可以重现墨西哥城上空发生的事情。计算机正在模拟月亮经过太阳前面的那一刻,天空变得漆黑,有几个天体变亮了。就在拍摄到不明飞行物的位置上,一个格外明亮的物体出现了。

汤姆·卡伦说:“在这里,我们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金星,我可以肯定地说,这就是人们在墨西哥城拍到的亮点。”

由太阳向外、第二颗就是金星,在天空中的亮度仅次于日月。可是,为什么它看上去很像模糊的外星飞船呢?汤姆认为,这是摄像机自身的问题———镜头在聚焦远处的亮点时,造成了三维立体的效果。画面上的那条黑线、不是什么物体的底盘,而是摄像机造成的假象。这样一来,一个很普通的天体也变得有些神秘了。

1991年7月11日

墨西哥城日全食时的不明飞行物

日常的天体运行,未必能解释墨西哥所有的不明飞行物目击事件。曾有人看到这个模样奇特的物体在波波卡特佩特活火山附近盘旋。这显然不是一颗行星或恒星,从移动方式看,也绝对不像是飞机。这是建筑师马里奥·拉米雷斯拍摄到的物体,他就住在这座火山的山脚下。和当地许多居民一样,他也相信火山活动会吸引不明飞行物造访墨西哥。他说,1988年,他曾看到一个编队的飞船飞进火山口。

马里奥·拉米雷斯说:“我看到一艘非常大的飞船,直径大概有300米,上面有很多灯和窗口。它以中心为轴、不停地旋转,然后飞向火山。我曾看到,那些飞船大约30艘结成一群,以非常快的速度从火山口飞出来,然后飞向太空。它们就住在火山里面。”

2000年,拉米雷斯正在研究火山附近的一组岩石,认为这有可能是某种古代天文符号。这时,一样东西吸引了他的注意。

马里奥·拉米雷斯说:“我在岩石那里,观察波波卡特佩特火山。我架好了摄像机,就在这时,忽然看见了一道闪光。我很纳闷:山上为什么会出现闪光呢?”拉米雷斯后来发现,他拍摄到的,是一个在远处山上盘旋的物体。它在空中悬浮了近2分钟,然后消失在山峰后面。

真相:让人扫兴的专家汤姆·卡伦对这个神秘物体有什么看法呢?汤姆·卡伦说:“关于火山的那段录像,我觉得很像是近距离特写镜头,不管是出于什么意图,这有可能只是一只大鸟。仔细看看,你会发现这个东西在扇动什么,像是身体的延伸部分。我不认为这是什么外星人的飞船。”

下面我们要看一些被怀疑为不明飞行物留下的痕迹,看看这究竟会是什么造成。2004年9月,在瓜达拉哈拉附近的一小块偏僻土地上,出现了一系列圆圈。土地的主人请建筑师兼不明飞行物研究员丹尼尔·多明格斯等人,前来调查此事。他们花了几个晚上进行实地调查,亲眼看到,球形亮光出现了。

丹尼尔·多明格斯说:“它从我们头顶正上方经过,亮度越来越强,然后又渐渐转弱,继续沿着原来的路线前进。多明格斯说,亮光改变了草地,这不是人造物体所能办得到的。”

一连四周,他们将圆圈绘制成图、监测其变化;同时,他们采集了土壤样本,检验辐射量。多明格斯认为,圆圈就是辐射造成的。

丹尼尔·多明格斯说:“从我们掌握的证据判断,我倾向于认为,这些圆圈是某种光能的产物,而制造这种光能的,是来自外星球的物体。”

但劳拉·古斯曼博士认为,答案也许就藏在土壤中。她是瓜达拉哈拉大学的真菌学家,可以说是墨西哥真菌研究领域的女性权威。不过,真菌和不明飞行物有什么关系呢?

劳拉·古斯曼说:“这是一块非常大的菌丝体,通常生长在木头或植物根部周围。”

菌丝体会从圆圈的中心点向外生长,因此常被称为“仙人圈”。有些真菌会使一整圈的草枯死,其它真菌则会使草长得更好,使圈内的草长得比周围的更加鲜绿繁茂———在吸取了腐烂的有机物,比如枯死的树根后,尤其如此。

真相:劳拉·古斯曼说:“这些木头会刺激真菌的生长,所以,有时地上会长出很多个仙人圈,原因只是土壤底下埋有木头。以科学的观点判断,我认为是真菌造成了仙人圈,除此之外,没有别的解释。”

土壤里有数以千计的真菌种类,已知的只有50种会造成仙人圈。为了证实仙人圈是真菌造成的,古斯曼博士将采集到的样本带回实验室,把它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她必须找到证据———个别真菌细胞上的微小突起证实了她的猜测。

那么,多明格斯为什么认为这些圆圈是由不明飞行物的辐射造成的呢?古斯曼博士化验了样本,找不到任何明显的辐射迹象。所以,第二类亲密接触,原来是与真菌的接触。

UFO 除了表示飞碟外,在计算机图形图像中,Ulead 公司的图像处理软件 PhotoImpact 默认使用的图像格式也是UFO ,该格式图像文件与 Adobe 公司的 PSD 格式很类似,能够完整记录所有经过 PhotoImpact 处理过的属性。

相关事件 新疆5地连续发现UFO 亮光似脸盆41秒飞90公里

6月24日、26日两天,乌市、奎屯、乌苏、塔城、呼图壁5个县市纷纷出现不明飞行物(UFO)。

最先发现不明飞行物的是奎屯市市民徐胜。6月24日23时16分,徐胜在路边聊天时,突然发现西面天空出现一个脸盆大小的发光物体,该物体以很快的速度由东向西划过,非常亮,七八秒钟后发光物体消失。徐胜立即用手机拍下了当时的情景。

几乎同时,23时16分40秒,乌苏市车排子镇以西1公里西北方向的天空,也出现了不明飞行物。目击者称此不明飞行物4角有4个亮点在旋转,距地面高度约3000米至5000米,约一分钟后消失。

1分钟后,距奎屯市上百公里的呼图壁县也发现了不明飞行物。23时18分,出租车司机张国印发现北面天空有一个脸盆大的亮光在运动。起初他以为是月亮,但随即被否定。张国印说,亮光中间最亮,呈白色有碗口大小,四周稍暗,亮光的运动速度很快,十几秒后消失。

紧接着,塔城市阿西尔乡至农九师165团莫湖麓,沿边境线的塔尔巴哈台山脉顶上,也出现一个飞行速度极快的发光物体。目击者称,23时21分32秒发现了该物体,其呈放射性三角形,自西向东平行掠过。

估计该发光飞行体飞过地面的距离达到90多公里。40秒后,该发光飞行体消失。

26日上午11时,乌市市民苏先生乘坐公交车至地质中学时,突然发现天空中有一篮球大小的发光物体由北向南飞行,速度非常快。

两天时间里,新疆四个县市出现了不明飞行物,对此,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乌鲁木齐天文站党办主任薛济安说,对于不明飞行物的表述,只是听目击者诉说,而且由于身处不同位置的目击者存在方向感不准确的问题,他们所描述的情况也有所不同。基于这些原因,他不能判定出不明飞行物到底是何物。

贵州UFO事件终有定论 空中怪车非外星人所为

“空中怪车”事件轰动一时。有人认为它的出现是外星造物,有人认为是自然天象,由其引发的诸多猜测和调查在这几年间一直没有停止过。而最近,我国权威科学家欧阳自远确定地向媒体宣布,“空中怪车”并非外星人所为。排除否定答案,肯定的说法究竟又是什么呢?记者近日采访了参与调查的几位专家。

近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向媒体表示,发生在1994年贵阳都溪林场的“空中怪车”事件,其实是一个正常的普通气象灾害,并非外星人所为,并且到目前为止,没有证据表明外星人存在和外星人造访过地球。

这起事件之所以多年来尤为引人关注,是由于人们对这一事件的原因始终争论不休,而各方专家的说法又没能找到一个圆满的答案来解释,于是出现了“空中怪车”事件是由UFO造成的,外星人曾经造访都溪林场的说法。此次事件也成为了中国神秘“UFO事件”之一。本报曾在2004年9月刊登的《惊世“空中怪车”突袭贵阳北郊》一文中,还原了事件的现场景象。

遭遇不明物体,400亩的松树被拦腰截断。

1994年12月1日凌晨3时许,贵阳市北郊18公里处的都溪林场附近的职工、居民被轰隆隆的响声惊醒,风速很急,并有发出红色和绿色强光的不明物体呼啸而过。

几分钟过后都溪林场马家塘林区方圆400多亩的松树林被成片拦腰截断,在一条断续长约3公里、宽150米至300米的带状四片区域里,只留下15米至4米高的树桩并且折断的树干与树冠大多都向西倾倒,长2公里的4个林区的一人高的粗大树干整齐排列在林场上。有的断树之间又有多棵安然无恙,个别几棵被连根拔起,周围一些小树有被擦伤的痕迹。

这些被折断的树木直径大多为20厘米至30厘米,高度都在20米左右。和都溪林场相距5公里的都拉营贵州铁道部车辆厂也同时遭到严重破坏,车辆厂区房顶的玻璃钢瓦被吸走,厂区砖砌围墙被推倒,地磅房的钢管柱被切断或压弯。50吨重的火车车厢位移了20余米远,其地势并不是下坡,而是略微有些上坡。除了在车辆厂夜间执行巡逻任务的厂区保卫人员被风卷起数米并在空中移动20多米落下且无任何损伤外,没有任何的人畜伤亡,高压输电线、电话、电缆线等均完好无恙。

各地的专家学者纷纷来都溪林场考察研究,并利用了现代化的先进仪器如卫星定位仪测定了被毁的具体位置及面积。对于贵州车辆厂被破坏的重点地方及物件进行了时频、弱刺及γ射线的测试,对都溪林场实地进行监测分析。

是雷雨冰雹引起大风吹倒了林场的树木?

欧阳自远向记者表示,造成这一事件的原因无非是“下击暴流”或“陆龙卷”等自然现象。

欧阳自远关于“下击暴流”的看法与当时贵州省气象学会的调查结果相吻合。“下击暴流”现象是由雷暴引起的一种强烈的下沉运动。这种下沉运动可以在近地面附近形成一个非常大的向外扩散的水平风。雷雨、冰雹是诱发“下击暴流”现象的原因,这是经过当时气象学专家的实地考察得出的结论,也与当时贵州的气象条件相符。

但是,据现场一位勘察者描述,现场的落叶层没有被吹动的迹象。而“下击暴流”产生的辐射风吹到地面,树木倒地的形状应该是向四周辐射倒地的,这与现场情况有所出入。

是龙卷风将树木连根拔起?

对于常理与现场情况有所出入的原因,欧阳自远认为,当时的迹象也与陆龙卷极其相似。根据现场察看,树木和车辆厂区顶棚,甚至火车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和位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中国科学探险协会主席高登义教授同样认为,“空中怪车”事件是陆龙卷造成的。

陆龙卷是龙卷风的一种,龙卷风是风力极强而作用范围不大的旋风,气象学上一般根据龙卷风形成的环境,将之分为陆龙卷和水龙卷。高教授说:“但不管是哪种龙卷风,它都呈漏斗状,上大下小,吸引力特别强。当陆龙卷转动来临的时候,把大树吸断,把屋顶掀飞,甚至把人吸离地面都是可能的,它巨大的旋转力量也可能推动火车。从林场树木的断口来看,现场的确有一些树是被一种旋转力就像拧麻花那样给拧断的,这也符合龙卷风的特征。”

对于此观点,UFO研究协会现任理事王焕良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依据当时现场状况,不太可能是龙卷风造成的,更不能用陆龙卷的现象来解释。王焕良说:“龙卷风所造成的破坏轨迹应该呈旋转带状,而依据我们现场看到的地面上留下的破坏痕迹,很多是跳跃状的。”

根据当时贵州气象局的资料显示,当时都溪林场并没有观测到龙卷风的记录,在贵州历史上也没有出现过陆龙卷现象,因为贵州地处高原地带,一般的陆龙卷不会出现在这个地区,通常应该出现在比较低的、临海的地方或者是陆地上。

对于王焕良提出的质疑,高登义解释:“龙卷风的移动方向是变化的,贵州山区地形起伏,因此龙卷风也会忽高忽低,在地面上留下深浅不一、方向不定的痕迹。目前对龙卷风的研究在我国还几乎是一个空白,山区发生的陆龙卷现象更是很少被观测到。这样的事情在美国等发达国家较多,由于我们了解得很少,因此会对这样的现象比较新奇。”

“空中怪车”事件并非外星人所为,而与气流有关。

虽然最终还有很多难以解释的疑点,但是学术界均表示,此次事件并非外星人所为。王焕良说:“我们UFO研究会的多数专家把这个事件看成是目前科学还不能解释的谜,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研究,但不能用UFO和外星人来简单的解释。”专家称,从现场观测和现场仪器检测的情况来看,造成这一事件的原因都与气流有关。因为当时树木折断,甚至火车位移都很明显地表现出气流造成的特点。附近的人们曾经听见很大的响声,也是气流流经建筑物时,因流动速度过快而产生的巨响。“但是现在看来这个说法也不能完全解释这一事件,例如我们在厂区的水泥地上看到了很多类似于‘龙抓’的痕迹。”王焕良说。

高登义说:“龙卷风里面会携带雷电,而雷电诱发球状闪电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这个雷电如果打到地面上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滚地雷’,雷电造成地面被烧灼,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痕迹。至于痕迹像‘龙爪’的说法,只是我们的主观想象而已。这种雷电在山丘地区,尤其是比较潮湿的环境是很常见的。‘空中怪车’事件虽然还有很多值得研究和争论的焦点,但是我认为这是一种自然现象。”

昆明出现“不明发光体” 呈跳跃式高速运动

民航雷达监测出异常目标,当地天文台尚不能给出结论

昨天凌晨6点45分左右,昆明上空突然出现了“不明发光体”。多位目击者称,该“不明发光体”发出蓝**相混合的耀眼光芒,光芒逐渐扩散,直至天亮才消失,持续时间约20分钟。

据住在昆明西郊农院村的目击者陈先生描述,昨天凌晨6点45分,他发现月亮被一个碗口大小的发光体遮住,“光芒是蓝黄相混合的颜色,像礼花一样耀眼漂亮”。

发光体逐渐扩散成直径一米左右的圆形大小,其中心位置出现了一块深色不规则形状,此时发光体开始收缩直至消失,整个过程约3分钟。

但随后天空中留下了一团椭圆形状的蓝色亮光,一直到7点左右天亮时才消失。

民航昆明空中交通管理中心查看雷达回放记录后发现,正常运行的两套雷达系统中有一套监测到,昨天凌晨6点39分48秒,一个异常的雷达目标出现在离昆明机场8公里处,该目标由西北向东北方向呈跳跃式高速运动,17秒后消失,消失时距离昆明机场75公里。

让工作人员奇怪的是,通常情况下,两套雷达系统的记录应该是一样的,而当时执勤的空中管制员和正在空中飞行的飞行员均未观测到这个异常的雷达目标。不过雷达监测结果无法确定该目标的具体形状与大小,也无法确定其到底是何物。

云南天文台一位工作人员说,昨天向天文台反映或咨询昆明上空“不明发光体”的电话过百起,但由于身处不同位置的目击者存在方向感不准确的问题,他们所描述的情况也有所不同。他表示,因为当时没有任何专家亲眼看到,目前也没有任何资料,所以不能妄下结论。

文台专家分析录像:新疆UFO与地外文明有关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国际UFO研究专家王思潮向记者通报,近日,他观看了今年9月8日在新疆上空出现的不明飞行物的录像,根据对录像进行分析研究,他认为,不排除该UFO是与地外智慧生命有关的飞行器的可能性。

今年9月8日在新疆上空出现的不明飞行物曾引起科学家和公众浓厚的兴趣。

11月上旬,经过一番周折,王思潮看到了由某电视台录制的该飞行物的实况录像。

根据这一录像,加上自己30年研究UFO的积累,王思潮得出了上述结论。

据王思潮描述,9月8日晚9时18分,在新疆喀纳斯地区距地面约200千米高度的上空,该飞行物边朝着西北方向飞行,边向5个不同方向喷射物质,喷射物的角度呈80度。一会,该飞行物又停止了喷射,呈现为螺旋状的发光物向正北方向飞行,直至消失夜空。整个过程持续了3分多钟。

“向不同方向喷射物质,之后又呈现为螺旋状发光物,这两个特征同时出现在同一飞行物上,这在以前还是没有过的。”王思潮说。据他介绍,起先,有人以为该飞行物是彗星,但他经过认真观察比较后,排除了这种可能性。原因有三:首先,若是有如此亮的彗星接近地球,天文学者应该很早就会发现;其次,尽管彗星的尾巴很长,但彗星移动的轨迹相对来说要缓慢得多;第三,两者的尾巴形状也有差异,彗星喷射出的每一条尘埃尾巴要更宽一些,且带点弯曲。

王思潮同时否认了该飞行物由人工驾驶的可能。飞机喷射的烟雾通常只有一条,烟雾即使有分叉,角度也很小,因为这样有助于节省燃料,但该飞行物喷射物的张角却有80度,而且是朝着五个不同方向。此外,飞机的飞行高度通常在1万米左右,且喷射出来的烟雾通常要在大气层中停留较长时间。而该飞行物的高度为200千米,喷射物也一会就消失不见了。

根据当时出现的参照物和飞行物表现出来的特点,王思潮认为,基本上可以确定该飞行物不是人类的杰作,可能与地外文明有关。

参考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1258html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疾病名称 5 英文名称 6 卡氏肺囊虫肺炎的别名 7 分类 8 ICD号 9 流行病学 10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病因 11 发病机制 12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临床表现 121 流行性婴儿型(经典型) 122 儿童成人型(现代型) 13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并发症 14 实验室检查 141 血液学检查 142 血气和肺功能 143 病原学检查 144 血清学检查 15 辅助检查 16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诊断 17 鉴别诊断 18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治疗 181 一般治疗 182 病因治疗 1821 磺胺甲恶唑/甲氧芐啶(复方磺胺甲异恶唑) 1822 喷他脒(Pentamidine) 183 支持疗法 19 预后 20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预防 21 相关药品 22 相关检查 附: 1 卡氏肺囊虫肺炎相关药物 这是一个重定向条目,共享了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内容。为方便阅读,下文中的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已经自动替换为 卡氏肺囊虫肺炎 ,可 点此恢复原貌 ,或 使用备注方式展现 1 拼音

kǎ shì fèi náng chóng fèi yán

2 英文参考

pneumocystosis carinii

3 概述

卡氏肺囊虫肺炎,又称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是由卡氏肺孢子虫引起的间质性浆细胞性肺炎,是条件性肺部感染性疾病。本病20世纪50年代前仅见于早产儿,营养不良婴儿,近10余年来随着免疫抑制剂的应用,肿瘤化疗的普及尤其是AIDS病的出现,发病率明显上升,已成为AIDS患者最常见的机会感染与致死的主要病因。

卡氏肺囊虫肺炎死亡率高,但早期治疗反应较好,多数可以得到恢复,故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4 疾病名称

卡氏肺囊虫肺炎

5 英文名称

pneumocystosis carinii

6 卡氏肺囊虫肺炎的别名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7 分类

1呼吸科 > 感染性疾病 > 肺寄生虫病

2胸外科 > 气管及肺疾病 > 气管及肺内科疾病的外科治疗 > 肺寄生虫病

8 ICD号

J17

9 流行病学

卡氏肺孢子虫分布广泛,可寄生于健康人体和多种动物,病人和孢子虫携带者为本病的传染源,主要通过空气和人与人接触传播。卡氏肺孢子虫人群感染率为1%~10%,正常人感染呈亚临床经过,血清中可检出抗体。免疫抑制宿主感染后引起疾病,出现明显症状。

10 卡氏肺囊虫肺炎的病因

卡氏肺孢子虫为单细胞生物,兼有原虫和真菌的特征。卡氏肺孢子虫主要有包囊和滋养体两种形态。滋养体为可变多形体,有细足和伪足形成,类似阿米巴。包囊呈圆形,直径4~6μm,囊壁内含有囊内小体(或称子孢子),完全成熟的包囊内一般为8个,包囊是重要的诊断形态。卡氏肺孢子虫寄生部位限于肺泡腔,成熟包囊进入肺泡后破裂,囊内小体脱囊后发育为滋养体,滋养体紧贴肺泡上皮寄生,增殖,包囊多位于肺泡中央。

病原是卡氏肺囊虫,发滋养体与包囊,主要存于肺内。过去认为属于原虫,最近有学者根据其超微结构和对肺囊虫核糖体RNA种系发育分析认为:肺囊虫属真菌类。

1951年Vanek首次报告,在早产婴间质性浆细胞肺炎病例中查见此种卡氏肺囊虫。由于最近数十年来广泛应用免疫抑制剂以及对恶性肿瘤病人进行化疗,本病较过去为多见。尤以近10年获得性免疫缺陷病(艾滋病AIDS)出现后,卡氏肺囊虫肺炎(PCP)更受到广泛关注。根据美国CDC资料1981~1990年共报告AIDS患儿1200例,其最常见和最严重的机会性感染是PCP,发病率为39%,而在成人AIDS病人可高达80%。

卡氏肺囊虫病主要见于五种病人:①早产婴儿和新生儿;②先天免疫缺损或继发性免疫低下的患儿;③恶性肿瘤如白血病、淋巴瘤病人;④器官移植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儿;⑤AIDS患儿。

早在五十年代,在北京曾发现少数PCP病例。八十年代中北京儿童医院曾报告16例PCP发生于白血病患儿缓解期。根据动物模型及病人观察证明PCP发生与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关系至为密切,目前国外认为凡CD4(辅助性T细胞)计数≤200/mm3时发生PCP危险甚大,但此标准对小儿尤1岁内者不适用。

11 发病机制

肺孢子虫属低致病力、生长繁殖缓慢的寄生性原虫,健康宿主有抵御能力只形成隐性感染。细胞免疫受损是宿主最主要的易患因素,如婴幼儿营养不良,先天性免疫缺陷儿童,恶性肿瘤、器官移植或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及AIDS患者。在AIDS病人中的发病高达80%~90%。当T细胞免疫功能抑制时,寄生于肺泡的肺孢子虫可大量繁殖,对上皮细胞造成直接的毒素性损害,引起I型上皮脱屑性肺泡炎。肺泡间隔有浆细胞,单核细胞浸润,肺泡上皮增生,增厚,泡腔内充满嗜酸性泡沫样物质和蛋白样渗出物。严重病例有广泛间质和肺泡性水肿。肺泡腔内充满炎性细胞,蛋白样渗出物和虫体,阻碍气体交换,产生临床症状。

肉眼可见肺广泛受侵较重,质地及颜色如肝脏。肺泡内及细支气管内充满泡沫样物质是坏死虫体和免疫球蛋白的混合物。肺泡间隔有浆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以致肺泡间隔增厚,达正常的5~20倍,占据整个肺容积的3/4。包囊开始位于肺泡间隔的巨噬细胞浆内,其后含有包囊的肺泡细胞脱落,进入肺泡腔;或包囊内的子孢子增殖与成熟,包囊壁破裂后子孢子排出成为游离的滋养体进入肺泡腔。肺泡渗出物中有浆细胞、淋巴细胞及组织细胞。

12 卡氏肺囊虫肺炎的临床表现

卡氏肺囊虫肺炎潜伏期4~8周。AIDS患者较长,平均6周,甚至可达1年。

121 流行性婴儿型(经典型)

流行于育婴机构。主要发生在1~6个月小婴儿,属间质性浆细胞肺炎。起病缓慢,先有畏食、烦躁不安、腹泻、低热,以后逐渐出现咳嗽,呼吸困难及紫绀,症状呈进行性加重,发热不显著,听诊时罗音不多,1~2周内呼吸困难逐渐加重。肺部体征少,与呼吸窘迫症状的严重不成比例,为本病特点之一。病程4~6周,未经治疗病死率为20%~50%。

122 儿童成人型(现代型)

起病较急,开始时干咳,迅速出现高热、气促、发绀,三凹、鼻扇及腹泻,肺部体征甚少,可有肝脾肿大。从起病到诊断,典型的为1~2周,接受大剂量激素治疗者,病程短促,可于4~8天死亡。AIDS患者病程较为缓慢,渐进,先有体重下降、盗汗,淋巴结肿大,全身不适,继而出现上述呼吸道症状,可持续数周至数月。未经治疗100%死于呼吸衰竭。本病症状严重,但肺部体征较少,多数患者肺部听诊无异常,部分病人可闻及散在湿啰音。

13 卡氏肺囊虫肺炎的并发症

未经治疗100%死于呼吸衰竭。

14 实验室检查 141 血液学检查

白细胞增高或正常,与基础疾病有关。嗜酸性粒细胞轻度增高。血清乳酸脱氢酶常增加。

142 血气和肺功能

动脉血气常有低氧血症和呼吸性堿中毒。肺功能检查肺活量减低。肺弥散功能(DLCO)低于70%估计值。

143 病原学检查

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经纤支镜肺活检做特异性的染色如吉姆萨(Giemsa)染色、亚甲胺蓝(TBO)染色、Gomori大亚甲基四胺银(GMS)染色,查获含8个囊内小体的包虫为确诊依据。

144 血清学检查

目前常见的方法有对流免疫电泳检测抗原,间接荧光试验,免疫印迹试验。检测血清中抗体及补体结合试验等,但缺乏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尚不能用以诊断卡氏肺孢子虫病。

15 辅助检查

X线表现是非特异性的,10%~25%患者胸部X线可正常。典型的X线表现为弥漫性肺间质浸润,以网状结节影为主,由肺门向外扩展。病情进展,迅速发展为肺泡实变,病变广泛而呈向心性分布,与肺水肿相似。在实变病灶中杂有肺气肿和小段不张,以肺的外围最明显。罕有气胸或胸腔积液等胸膜病变。亦有以局限性结节阴影,单侧浸润为表现。肺功能检查肺活量减低,肺弥散功能(DLCO)低于70%估计值。

可见双侧弥漫性颗粒状阴影,自肺门向周围伸展,呈毛玻璃样,伴支气管充气象,以后变成致密索条状,间杂有不规则片块状影。后期有持久的肺气肿,在肺周围部分更为明显。可伴纵隔气肿及气胸。

16 卡氏肺囊虫肺炎的诊断

依靠自气管吸取物或肺活检组织切片染色见肺泡内泡沫状嗜伊红物质的团块富含原虫。利用乌洛托品硝酸银染色,可查见直径6~8μm的黑褐色圆形或椭圆形的囊体,位于细胞外。近年有人采用高张盐水雾化吸入提高病原体检出率。又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和支气管肺活检时囊虫发现率可达90%,囊虫染色法有Toluidine blue,环六亚甲胺银,Grdmwright,Grimss和免疫荧光抗体染色等,近年来有人采用ELISA法检测肺囊虫IgG抗体以及乳胶微粒凝集试验查囊虫抗原,或分子生物学技术如PcR作快速早期诊断。

卡氏肺囊虫肺炎诊断较困难,对高危人群结合临床表现和X线检查可考虑诊断,再借助病原体检查以确诊,痰找病原体阳性率极低,可用3%高渗盐水雾化后诱导咳痰。支气管肺泡灌洗(BAL)和经纤支镜肺活检阳性率可达80%~100%。BAL可以与解剖检查同期发现肺孢子虫,可用于早期诊断。开胸活检虽阳性率高,但不易为病人接受,且病情较重者,危险性大,目前已很少采用。近年主张以胸腔镜活检取代剖胸活检。

17 鉴别诊断

卡氏肺囊虫肺炎需与衣原体肺炎、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真菌性肺炎,肺结核、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及淋巴细胞性间质性肺炎(LIP)相鉴别。其中尤以LIP与本病均易发生于AIDS患儿更难鉴别,但LIP多呈慢性,以咳及干罗音为主,有全身淋巴结增大及唾腺增大,可在肺活检标本中查出EBVDNA1,而卡氏肺囊虫肺炎(PCP)不能查出。

18 卡氏肺囊虫肺炎的治疗

卡氏肺囊虫肺炎死亡率高,但早期治疗反应较好,多数可以得到恢复,故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181 一般治疗

患者应卧床休息,增加营养,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纠正缺氧,经鼻或面罩给氧,FiO2<50%时,动脉血氧分分压在932kPa(70mmHg)以上,严重缺氧者则采用辅助通气或体外膜氧。尽量减少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但对严重弥漫性病变者,尤其是AIDS患者则应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  如泼尼松龙40mg,6h 1次,连用7天。

182 病因治疗 1821 (1) 磺胺甲恶唑/甲氧芐啶(复方磺胺甲异恶唑)

磺胺甲恶唑/甲氧芐啶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治疗药物,初治有效率为77%。一般剂量甲氧芐啶(TMP)每天20mg/kg,磺胺甲恶唑(SMZ)每天100mg/kg,静脉注射或分4次口服。病情严重者用静脉注射,7~10天病情好转可改用口服,疗程至少14天。副作用包括皮疹、转氨酶升高,中性粒细胞减少,血肌酐升高等,AIDS病人半数以上可出现副反应。

1822 (2)喷他脒(Pentamidine)

喷他脒对肺孢子虫有致死作用,但副反应发生率可达50%。剂量为4mg/kg,肌注,1次/d,疗程14天。初治有效率为70%,复治有效率为50%。缺点是毒副反应大,主要为肾性、低血糖、直立性低血压、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及肌注部位疼痛和脓肿等。目前主张常规药物不能耐受和无效时用,仍可取得一定疗效。有报道用喷他脒吸入治疗,40mg/kg,1次/d,取得较满意疗效。

AIDS患者,应用磺胺甲恶唑/甲氧芐啶(TMPSMZ)或喷他脒疗程要长,3周或更长。初期疗效同非AIDS患者相似,但药物副作用的发生率和严重性更明显,复发率也高,可达50%。对TMPSMAK或喷他脒过敏或治疗失败者,可用下列药物:①氨苯砜(Dapsone)加甲氧芐啶(TMP),前者每天100mg,后者每天200mg/kg,分4次口服;②二氟甲基乌氨酸(DFMO,eflomithine),每天100mg/kg静脉滴注或75mg/kg口服,每6小时1次;③克林霉素加伯氨喹,均为每次450mg,3次/d,口服。

作病原治疗。以前常用戊烷脒(pentamidine isothionate)100~150mg/(m2·d)或4~5mg/(kg·d),肌注10~14天。亦可气雾吸入,早期应用此药,至少60%患儿可以治愈,但约半数患儿可出现较重的不良副作用如局部发生无菌性脓肿、皮疹、低血压、恶心、呕吐、眩晕、低血糖、低血钙、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及肝肾功能损害等。目前,首选药物为甲氧芐胺嘧啶(TMP)20mg/(kg·d)加磺胺甲基异恶唑(SMZ)100mg/(kg·d),分2次服,连服2周,其疗效与戊烷脒相仿,但不良副作用远较少见,表现为皮肤过敏与胃肠道反应。亦有主张SMZCo100mg/(kg·d)2周,后减为半量再用二周,后再减为1/4量连用2月,有效率达75%,此药可作为化学预防剂,在应用免疫抑制剂的高危患儿中预防此病,其剂量为TMP5mg/(kg·d)和SMZ25mg/(kg·d),皆分2次口服或每周连服3天,停4天,连用6个月。

183 支持疗法

支持疗法包括肌注丙种球蛋白或胎盘球蛋白,可以增强免疫力。必要时吸氧。如在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过程中发生此病,则需减量或停药。为预防此病在高危患儿中交叉感染,最近主张执行呼吸道隔离,直至治疗结束。

19 预后

预后不良。国外报告病死率10%~50%,平均40%左右。但最近认为及时积极治疗者,治愈率可高达70%。

近年来发现卡氏肺囊虫肺炎(PCP)是艾滋病患者最常见机会性感染,且为其主要致死原因。

20 卡氏肺囊虫肺炎的预防

注意免疫抑制者与患者的隔离,防止交叉感染。对高危人群应密切注意观察。对有发生卡氏孢子虫危险的病人,应用药物预防,可有效地防止潜在感染转变为临床疾病和治疗后复发。一般用TMP 5mg/kg,SMZ 25mg/kg,每天或每周3次口服。喷他脒雾化吸入可作为二线预防用药。

21 相关药品

氧、泼尼松、泼尼松龙、磺胺、磺胺甲恶唑、甲氧芐啶、喷他脒、氨苯砜、克林霉素、伯氨喹

22 相关检查

浆细胞、血清乳酸脱氢酶、补体结合试验、氧分压

卡氏肺囊虫肺炎相关药物 卡氏肺囊虫肺炎

carinii概述: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又称卡氏肺囊虫肺炎,是由卡氏肺孢子虫引起的间质性浆细胞性肺炎

HIV感染所致精神障碍

感性增加,病人可患罕见的细胞免疫缺陷病,如卡氏肺囊虫肺炎和卡波西肉瘤等。HIV直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

X连锁高免疫球蛋白M血症

出现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细菌性中耳炎和肺炎,卡氏肺囊虫肺炎可为本病最早的表现。胃肠道并发症和吸收障碍

艾滋病毒

、盗汗、疲乏等症状。晚期艾滋病有平时罕见的卡氏肺囊虫肺炎和卡波济肉瘤等,这两种并发症常成为艾滋病人

特发性CD4+T淋巴细胞减少症

  黄金罗盘

  开放分类: **、中国文学、外国文学、书籍、世界名著

  目录

  • 书籍《黄金罗盘》

  • **黄金罗盘:

  • 剧情简介:

  • 精彩对白:

  • 黄金罗盘(游戏)

  书籍《黄金罗盘》

  基本情况:

  (英)普尔曼 著,周景兴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ISBN:7532738418

  纸张:胶版纸 出版日期:2006-4-1

  字数:288000

  内容提要:

  这一个不凡世界,人的灵魂是一个以动物形式存在的精灵,且人与精灵密不可分,不然,生命将不复存在。

  13岁的莱拉,长在这世界的牛津大学,没有家庭之爱,不识富有、强大但已成敌的父母,更不知自己身负震撼世界的诅咒;她终日与玩伴及他们的精灵自由自在地嬉闹,长成了一个诡计多端、恣意妄为且谎话连篇的野女孩。然而,可怕的预言无法抗拒,莱拉注定要承担起救世主之责,扮演人类之母夏娃的角色:人人畏惧的“尘埃”出现了,饕餮游荡在城市各个角,玩伴接连莫名失踪,快乐时光彻底完结于密友罗杰的失去,巨大的阴谋正在酝酿之中……于是,在个惟她可懂、能预知未来的黄金罗盘——真理仪的帮助下,浑然不觉险恶的莱拉决定去寻找被邪恶科学家掠走的孩子们,从此开了拯救世界的艰难之旅;她朝着未知的北极而去;等待她的,有披甲熊、女巫、天使、厉鬼,更有能够终结生命的精灵切割机…而领引她步步踏入死亡之地的,竟是其父,自然科学家阿斯里尔勋爵,与其母,狂热的原教旨主义信徒库尔特夫人……如同所有伟大的故事一样,这部作品寓意深刻,几乎囊括了你所能想像到的一切惊险和刺激的情节;在当今的盎格鲁撒克逊奇幻小说家队伍中,普尔无疑是最具造力的“创世者“之一,是《魔戒》的作者J·R·R·托尔金的后来人与继承者。

  作者简介:

  菲利普·普尔曼(Philip Pullman,1946- ),英国当代著名作家,毕业于牛津大学,曾任教威斯敏斯特大学,教授维多利亚时期文学与民间故事,目前与家人住在英国,专事写作。他的代表作《黑质三部曲》,风靡全球书界,发行千万余套,全世界最受瞩目的奇幻史诗巨作!情节曲折媲美《哈利·波特》,气势磅礴更胜《指环王》(《魔戒》)。本书是三部曲之一,同名**正由《魔戒》原班人马精心打造。

  除了小说,普尔曼也撰写剧本与图画书。前作《雾中红宝石》、《北方阴影》、《井中之虎》为少女莎莉·洛克赫的冒险三部曲,充满维多利亚时代的惊悚趣味,广受好评。《黑质三部曲》出版后,畅销不坠,风靡欧美,皆认为其深度与文学性足堪名列文学史。普尔曼也因此被认为是“继《魔戒》作者J·R·R·托尔金之后最优秀的盎格鲁-撒克逊奇幻小说家”。 《黑质三部曲》之一《黄金罗盘》赢得卡内基儿童文奖 《黑质三部曲》之一《黄金罗盘》赢得英国儿童文学最高奖“卫报小说奖” 《黑质三部曲》之三《琥珀望远镜》赢得惠特布里德文学奖(普尔曼也由此成为英国凭借儿童文学作品赢得该重要文学大奖的第一人) 菲利普·普尔曼赢得2005年第三届林格伦儿童文学奖。

  书目要录:

  1 牛津

  一、 盛托考依葡萄酒的瓶子

  二、 北方的概念

  三、 莱拉的乔丹学院

  四、 真理仪

  五、 鸡尾酒会

  六、 抛网

  七、 约翰·法阿

  八、 沮丧

  九、 间谍

  2 邪恶之地伯尔凡加

  十、 领事和熊

  十一、 盔甲

  十二、 失踪的男孩

  十三、 防卫技巧

  十四、 伯尔凡加的灯

  十五、 精灵罩子

  十六、 银闸刀

  十七、 女巫

  3 斯瓦尔巴特群岛

  十八、雾与冰

  十九、囚禁

  二十、殊死之战

  二十一、阿斯里尔勋爵的迎客之道

  二十二、背叛

  二十三、通往群星的桥梁

  编辑推荐:

  《黄金罗盘》赢得卡内基儿童文学奖。

  《黄金罗盘》赢得英国儿童文学最高奖“卫报小说奖”。

  《琥珀望远镜》赢得惠布里德文学奖。

  菲利谱·普尔曼赢得2005年第三届林格伦儿童文学奖。

  **黄金罗盘:

  ◎片 名 黄金罗盘(The Golden Compass)

  ◎年 代 2007

  ◎国 家 美国/英国

  ◎类 别 冒险/剧情/家庭/幻想/惊悚

  ◎语 言 英语

  ◎字 幕 N/A

  ◎IMDB评分 66/10 (20,071 votes)

  ◎IMDB链接 http://wwwimdbcom/title/tt0385752

  ◎文件格式 XviD + AC3

  ◎视频尺寸 720 x 306

  ◎文件大小 15MB x 99

  ◎片 长 113 Min

  ◎导 演 克里斯·韦兹 Chris Weitz

  ◎主 演 妮可·基德曼 Nicole Kidman Marisa Coulter

  丹尼尔·克雷格 Daniel Craig Lord Asriel

  爱娃·格林 Eva Green Serafina Pekkala

  达科塔·布鲁·理查兹 Dakota Blue Richards Lyra Belacqua

  亚当·戈德利 Adam Godley Pantalaimon (voice)

  Nonso Anozie Iorek Byrnison (voice)

  吉姆·卡特 Jim Carter John Faa

  Tom Courtenay Farder Corum<!--EndFragment-->

  剧情简介:

  所有的故事都发生在与一个我们的世界平行运转的宇宙空间里,这是一个由巫师统领北部的天空的时代,北极熊才是最勇敢的战士。至于人类,他们每一个人都拥有一个由自己的灵魂幻化成的灵兽,其重要性堪比心脏。

  掌握着北极命脉的是一个叫“主教法庭”的神秘组织,近期,他们信心膨胀到想要控制所有的人类,摆在他们面前的惟一障碍,就是一个从上古时代流传至今的神物--金罗盘,这个时代的孩子里,有一个将会注定拥有它。

  对于年仅12岁的莉拉·贝拉奎亚来说,她似乎还没有感觉到翻天覆地的变化和自己与生俱来的使命,她的叔叔阿斯里尔伯爵将她托付给约旦大学的校长抚养和保护,这个活泼可爱却也世故早熟的小女孩,将校园当成了游乐场,无人看管也颇为逍遥自得,因为她不但拥有一位能够一起闯祸的忠诚好友罗杰,身边还有守护灵“潘特莱蒙”的陪伴--它是一个很小、可以根据周围情况改变形状的灵兽。

  然而莉拉的世界在悄无声息地慢慢改变着……

  阿斯里尔伯爵正着手准备着一场北极之旅,不仅仅为了研究一种名叫“尘”的神秘物质,他还怀疑位于北极圈的另一边,有一个和自己世界平行的另一个空间,显然,他的研究终将威胁到“主教法庭”,而他们势必会采取一切措施,包括关闭约旦大学,让阿斯里尔伯爵知难而退。

  这时,突然发生了多起绑架儿童的神秘事件,传闻他们都被到到了北极……对于莉拉看来,流言就等于事实,因为她的好友罗杰也失踪了。正当莉拉发誓要去世界的尽头拯救罗杰时,一个新面孔出现在学校里,玛丽莎·卡尔特夫人是个极具欺骗性的科学家,同时也是一名环游世界的旅者--不过看起来,她似乎更像是一只伺机而动的母豹。

  聪明的莉拉很快就发现自己已经成了一个设计好的陷阱的猎物,似乎有人对她的“金罗盘”觊觎许久,“主教法庭”也在不惜一切代价找到它。“金罗盘”是约旦学校的校长作为礼物赠送给莉拉的,它是一个神秘且强大的装置,能够还原事实,说出一切别人想要隐藏或躲在阴影之下的真相,甚至可以改变未来。

  莉拉察觉到了卡尔特夫人身上的危险气息,她知道是离开的时候了,因为她不仅要营救罗杰,还要阻止“主教法庭”的恶行。然而命运注定莉拉此行不会孤独,她受到了喜欢在海上讨生活的部落--杰普顿人的保护,他们的族长是法尔、摩·考斯特和法德·科拉姆。

  然而作为同盟,杰普顿人可能不是那么值得信赖,但好在莉拉还有女巫塞拉菲娜·帕可拉和德州空军李·斯格斯比的帮助……就这样,莉拉以一种紧急的姿态投身到一个让她飞向天空、横越海洋的历险当中,来到最北边的冰天雪地的狂野之地,在那里,她得到了另一个强大的盟友,一只穿着盔甲的熊,埃欧雷克·伯尔尼松,他发誓要在战斗中帮助她到底,直到她成功。

  一场大战迫在眉睫,经历改变的不仅仅是莉拉所在的世界,也包括其他与之平行的空间,在好友和盟友的帮助下,还有“金罗盘”的威力,莉拉必须鼓足十二分勇气,将生平所学全部出来,才有可能阻止那股邪恶的力量。

  幕后:

  克里斯·韦兹的改编之旅

  《黑暗物质三部曲之金罗盘》是一个围绕着早熟的12岁小女孩莉拉·贝拉奎亚展开的史诗故事,她的好奇心和任意妄为的天性,开启了有可能让她的世界趋于毁灭命运的神秘之门……作为寄养在牛津的约旦大学的孤儿,莉拉是由学校里最有父权的象征意义的校长抚养长大的,而她最好也是最值得信赖的朋友罗杰则是一个在厨房帮忙的男孩。影片的编剧兼导演克里斯·韦兹说:“当故事开始的时候,莉拉正在做着她生活中每日必做的一些事情,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她的一言一行或一个决定,都有可能影响到她所在的世界,或者其他与之平行的空间。基本上,她仍然处在性格形成期,有那么点狂野、任性兼早熟。”

  克里斯·韦兹第一次“遭遇”这部由菲利普·普尔曼创作的、得到了广泛阅读以及多个文学奖项的魔幻三部曲,就决定要将它改编成**,而韦兹之前的那部备受赞誉的《单亲插班生》,还获过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的提名,韦兹回忆道:“我的好友们好几次都向我推荐这套英国的奇幻小说,而我也确实被它们中蕴含的想象力和才智所深深吸引,更何况里面还有难得一见的雄心和哲学深度。”

  三部曲中的第一部《金罗盘》于1995年首次面市;第二部《精工小刀》(The Subtle Knife)和第三部《琥珀望远镜》(The Amber Spyglass)分别于1997年和2000年出版……它们为普尔曼带来了许多奖项,其中《琥珀望远镜》还得到了“惠特布雷德年度最佳小说奖”--那是第一次,这个奖项被颁给了儿童读物。到目前为止,这套小说在世界上的销售量是1千4百万册,而现在的普尔曼,正在着手《黑暗物质》的续集作品,暂时定名为《尘之书》(The Book of Dust)。

  在得到了菲利普·普尔曼许可的改编权后,克里斯·韦兹将其带到了新线公司,做了一个他对影片整体构思的陈述,然后就开始了历时3年将他的想象力变成真实的画面的过程。韦兹说:“这个故事提供的是每一个**人都会喜欢的所有元素--引人注目的内容、充满奇幻色彩的角色、心理和哲学上的深度等等,它给了我一个机会,一个制作一部美丽而优秀的影片的机会。虽然它发生在一个充满魔法的世界,关乎的却是人类灵魂、忠诚和善良。”

  对于制片人黛博拉·佛特(Deborah Forte)来说,将菲利普·普尔曼创作的小说带上大银幕的旅程,则开始于11年前,当她第一次读到《金罗盘》的手稿时,立刻就买下了它的**版权,而在她背后支撑她的则是“学者影业”,佛特回忆说:“我那时候的想法是,‘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作家,我要买下他所有的作品。’”

  新线公司的制片人依勒·马歇尔(Ileen Maisel)对这套小说的认同,却是来源于她的同事,因为她发现他们似乎都对那个属于莉拉的世界异常着迷,马歇尔说:“这是有关一个小女孩进行自我认识和了解的故事,只是发生在一个与众不同的魔法世界中而已。莉拉做到了我们一直盼望着的事情,她的勇敢得到了所有人的共鸣,我想这就是它如此吸引人的原因。”

  黛博拉·佛特补充道:“每一个人都做好了全权的准备--所有会牵涉其中的部门和个人都能够从一开始就很好地理解这个故事素材,他们赏识它,对它怀有无限的想象,甘愿跟随着克里斯·韦兹将他的想象力变成影像,所以,当韦兹确定成为导演之后,一切都将变得可行。”

  克里斯·韦兹、黛博拉·佛特和依勒·马歇尔组成了一个强大的幕后制作团队,他们同时也取得了菲利普·普尔曼本人的信任:“我做到了我应该做的,我把我的心血与结晶交给了韦兹和他的制作小组,他们会把它变成一部影片,我找不到比他们更值得信赖的人,我知道这可能会成为我一生中最伟大的决定。”

  花絮:

  ·原版小说的作者菲利普·普尔曼最初的时候是希望詹森·艾萨克饰演阿斯里尔伯爵、妮可·基德曼饰演玛丽莎·卡尔特、塞缪尔·杰克逊饰演李·斯格斯比……可惜的是,原作者并没有选角的权利,最终只有基德曼算是完成了他的愿望。

  ·塞拉菲娜·帕可拉这个名字是菲利普·普尔曼浏览电话簿的时候借鉴过来的。

  ·导演克里斯·韦兹决定亲自创作改编剧本,他表示,影片和结局是受到了1975年的《乱世儿女》和1977年的《星球大战第四集:新希望》的影响。同时韦兹也提出,影片并未对宗教或耶稣有直接的指向,虽然这对于原著小说来说都是主要的元素--这个决定受到了书迷们的抨击。从韦兹的话中得知,是新线公司害怕那些反宗教内容会使影片在美国的票房收入受到影响,但是为了安抚书迷,韦兹还是承诺会以一种委婉的方式将其表达出来。

  ·许多场景都是在像挪威和斯瓦尔巴特群岛这样的斯堪的纳维亚地区拍摄的,但没有任何演员真正到过那里,因为制片人不想他们因为极冷的天气而生病。

  ·2004年12月,克里斯·韦兹曾经请辞导演一职,表示自己因为影片需要太多的特技挑战而感到无比沮丧。2005年8月,安南德·图克尔取代了韦兹的导演位置,而原作者菲利普·普尔曼也是百分百地感到满意,图克尔觉得影片应该拥有它自己的中心议题,那就是主角莉拉寻找自我和家人的历险故事。2006年5月,图克尔决定听天由命,以与新线公司意见不合为由退出,韦兹再次回归。

  ·来自于英国剑桥、牛津、埃德塞克和肯德尔超过1万名女生来试镜莉拉·贝拉奎亚这个角色,2006年6月,12岁的伦敦在校女生达柯塔·布鲁·理查德在受到了菲利普·普尔曼的认可后屏雀中选。

  ·2003年7月,汤姆·斯托帕德(Tom Stoppard)为影片创作剧本,1年后,当克里斯·韦兹确定成为导演时,他拒绝接受斯托帕德的剧本,更愿意自己亲自做改编工作。

  ·《金罗盘》是小说在美国发行时使用的名字,它在英国出版发行的时候叫《北极光》(Northern Lights)。

  ·在出演影片之前,丹尼尔·克雷格就是原著小说的铁杆粉丝,同样的,达柯塔·布鲁·理查德也早就读过小说,而且还在国家大剧院看过舞台剧版本。

  ·影片在2007年的戛纳**节上放映了10分钟片花。

  ·根据制片人黛博拉·佛特的说法,她和菲利普·普尔曼早在10年前,就对妮可·基德曼饰演玛丽莎·卡尔特的可行性进去过讨论。

  ·最初的时候,为灵兽潘特莱蒙配音的是亚当·戈德利,后来他被弗莱迪·海默取代。

  ·因为披着盔甲的熊埃欧雷克·伯尔尼松是由电脑生成的,那么小演员达柯塔·布鲁·理查德就不得不和一个没有脑袋、巨大的椭圆形毛状物对戏。当理查德念她的对白时,片场某一个工作人员会用埃欧雷克的对白来回应她。

  ·影片大概需要超过600套戏服,全部是现做的。

  ·阿斯里尔伯爵由丹尼尔·克雷格饰演,现任007,而早些时候,在伦敦的舞台剧版本中,这个角色是由提摩西·道尔顿饰演的,曾经的007。

  精彩对白:

  Lee Scoresby: Are you gonna join in the turkey shoot

  Iorek Byrnison: Yes I have a contract with the child

  [Lyra grins]

  李·斯格斯比:那么你要加入火鸡大赛吗?

  埃欧雷克·伯尔尼松:是的,我和这个孩子订下了一个契约。

  Lyra Belacqua: [upon receiving the alethiometer] What is this

  Master of Jordan: It's an alethiometer It tells the truth You are meant to have it You keep the alethiometer to yourself, it's of the utmost importance to yourself, to all of us, and perhaps to all creation

  莉拉·贝拉奎亚(举起刚刚接过来的金罗盘):这是什么?

  约旦学校的校长:它叫金罗盘,能够告诉你真相。你注定会拥有它,你要把金罗盘带在身边,对于你来说,它将会成为最重要的武器,也许对所有生物都是如此。

  Lord Asriel: I propose to discover a world much like our own in a parallel universe

  Fra Pavel: That is heresy!

  Lord Asriel: That is the truth

  阿斯里尔伯爵:我打算去寻找一个与我们所在的世界平行的宇宙。

  弗拉· 帕沃尔:这太离经叛道了!

  阿斯里尔伯爵:但这是事实!

  Fra Pavel: Are you familiar with the Prophecy of the Witches

  Marisa Coulter: You think she is that child She must be found

  弗拉· 帕沃尔:你知道巫师们的预言能力吗?

  玛丽莎·卡尔特:你认为是那个孩子?一定要有理有据。

  Serafina Pekkala: War is coming Lyra

  塞拉菲娜·帕可拉:莉拉,战争就要开始了。

  Lyra Belacqua: I need to go north! To fight!

  莉拉·贝拉奎亚:我要去北方!我要去战斗!

  Iorek Byrnison: I will serve you in your campaign until you have a victory

  埃欧雷克·伯尔尼松:在战斗中,我将听你差遣,直到你获得胜利。

  Lyra Belacqua: I'm not yours I'll never be yours

  莉拉·贝拉奎亚:我不是你的,而且永远不会变成你的。

  黄金罗盘(游戏)

  中文名称:黄金罗盘

  英文名称:The Golden Compass

  游戏制作:Shiny

  游戏发行:SEGA

  游戏语种:英文

  游戏类型:动作冒险

  官方网址:http://wwwstranger-gamecom/

  游戏简介

  即将于2007年12月在北美上映的好莱坞**《黄金罗盘》(The Golden Compass)是一部改编自菲利普·普尔曼(Philip Pullman)系列小说《黑暗元素》(His Dark Materials)三部曲第一部的**,讲述了一段扣人心弦的奇幻冒险故事。《黄金罗盘》是以在欧美地区广获好评的奇幻文学作品《黑暗元素首部曲:黄金罗盘》为题材改编,这部由Philip Pullman创作,在欧美销量直逼JK罗琳的《哈利·波特》系列,但口碑更胜《哈利·波特》的文学作品,在欧美地区可说是得奖无数,甚至在2007年底还将由美国新线**公司(NEW LINE CINEMA)拍摄三部曲**,分别是:《黄金罗盘》、《奥秘匕首》、《琥珀望远镜》,而第一部曲**《黄金罗盘》预计2007年12月7日上映。

  整个“黑暗元素三部曲”小说是以一位父母双亡的小女孩莱拉为核心,她从小在一所类似牛津大学的权威学院中像个野孩子般成长,但她充沛的好奇心却让她卷入一桩阴谋,莱拉的一位好朋友被一个叫做Gobblers的神秘组织绑架,为了搭救好友,12岁的女主角来到另一个时空的并行世界,拯救世界的重大任务因而落在她的肩上。随着她的冒险与探索,她发现更多讶异甚至骇人的事实。而首部曲《黄金罗盘》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奇幻的异世界,这里看似与莱拉的世界无异,但却被科学与魔法同时统御。这个冰天雪地的异世界因为“尘”之谜而陷入一片混乱,而莱拉也与其他冒险伙伴,如神秘少年威尔、武装熊王欧瑞克等一起展开冒险。

  这部情节曲折离奇、惊人动魄的《黄金罗盘》,还拥有妮可·基德曼(Nicole Kidman)、丹尼尔·克雷格(Daniel Craig)和山姆·艾略特(Sam Elliott)等明星阵容,因此十分受期待。**版的《黄金罗盘》的游戏情节与**版基本接近。除**之外,可能不太为人所知道的是,这部**已被世嘉买断了游戏改编权,将对应全平台游戏版,这将包括:PS2、PS3、PSP、XBOX 360、PC、Wii和NDS版的《黄金罗盘》也将在2007年12月上市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 编辑词条

  贡献者(共9名):

  寒霖雨、鬼火妖、二分到手、first_king、 wangpijie、腾身化影铁面佛、北汉王、xztlsy、512253939

  本词条在以下词条中被提及:

  琥珀望远镜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共5条):查看评论 >>

  返回页首

  ©2008 Baidu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25916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6
下一篇2023-11-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