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开始折磨年轻人了,腰椎间盘突出真折磨人

腰椎间盘突出开始折磨年轻人了,腰椎间盘突出真折磨人,第1张

在压力和久坐之下,年轻人的腰椎正在报警。“腰椎间盘突出症”,这个大众印象里的中老年病,如今,也开始折磨着年轻人。人的身体一共有23个椎间盘,其中,腰椎间盘有5个,最靠下的两个,最厚、也最容易出问题。但18岁以后,腰椎间盘开始不断退化,而“腰突”,本质上就是腰椎间盘的一种异常性病变,能够引发疼痛,并限制人体活动。国家卫健委的数据显示,中国腰椎病患者已经突破2亿人。而25到39岁之间的年轻人,“腰突”检出率高达1393%,居各年龄段首位。每日人物与11位受“腰突”折磨的年轻人聊了聊。经历剧痛,几乎是每个人腰椎间盘突出症发作时的必受之苦。

腰椎间盘突出开始折磨年轻人了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我一起看看吧。

“本来是动物,却活成了一株植物。”

在压力和久坐之下,年轻人的腰椎正在报警。“腰椎间盘突出症”(以下简称“腰突”),这个大众印象里的中老年病,如今,也开始折磨着年轻人。

许多身患“腰突”的年轻人们,用各种手法来形容这种病带来的疼痛——“针扎一样的痛”、“挥之不去的麻木与酸胀”、“疼得喊妈”……而与疼痛相伴的,通常是一段高压时光。比如,有位00后,大学里,每天从清晨学到图书馆闭馆,以应对各种考试;有位28岁的北京互联网从业者,带着电脑住院,一直工作到做手术的前一天。

腰部承载着人们上半身所有重量。人的身体一共有23个椎间盘,其中,腰椎间盘有5个,最靠下的两个,最厚、也最容易出问题。椎间盘不光是椎体间的衬垫,它还能像减震器那样起到缓冲作用。但18岁以后,腰椎间盘开始不断退化,而“腰突”,本质上就是腰椎间盘的一种异常性病变,能够引发疼痛,并限制人体活动。

国家卫健委的数据显示,中国腰椎病患者已经突破2亿人。而25到39岁之间的年轻人,“腰突”检出率高达1393%,居各年龄段首位。

是什么因素导致这样的疼痛?又是什么让年轻人久坐难起?他们腰椎压力的根源在哪里?又该如何预防“腰突”?每日人物与11位受“腰突”折磨的年轻人聊了聊。他们的年龄基本都在30岁以内,最小的发病时只有16岁。通过他们关于病痛和生活的讲述,我们试图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文 | 曹婷婷

编辑 | 易方兴

运营 | 月弥

疼痛

“妈妈来救我!”

剧痛突然袭来。19岁的福建女生张予然,在家洗完澡后想拿毛巾,一个转身,一种“像无数根针扎入皮肤”的痛,瞬间从腰部滋生。接着,疼痛扩散到臀部和大腿。那一刻,她丧失了行动能力,连抬脚都困难。

她本能地向妈妈求救。

像张予然这样,每个被“腰突”折磨的人,都有一个疼痛降临身体的具体时刻。它可以始于一个喷嚏、一次拖地、一次久坐,或是一次搬重物。

这些人都还年轻。云南的王卓,才20岁,入睡前,打了个喷嚏,接着,体内仿佛咔嚓一声,腰部两侧巴掌大的范围,瞬间就被酸胀感覆盖;长沙男生郑昊,25岁,当程序员的他,有一次拖地,拖了十分钟,感觉“腰部有一根肌肉就像绷紧的弓箭,突然抽了一下”,接着就是一种“崩坏的疼痛”。有些时候,疼痛不会当场发作,比如30岁的何远,发病前一夜,他和同学打了一宿的麻将,当时没事,醒来就发现“腰直不起来了”。还有些时候,更像是“麻木感”,比如28岁的创业博主陈西,她今年四月底搬了一次重物,第二天,身体右侧,从臀部到脚踝,全麻木了。

而这样的疼痛,并非是一次性的。对张予然而言,此后的每一个动作拉扯,疼痛都有可能重演。有一回,她只是平常地拖地,不大的宿舍,她拖到一半,剧痛又来了,“两个拇指盖大小”的痛点。稍微动一下,又是“针扎一样的痛感”。

正常人很难理解长期疼痛对人的揉搓,也很难体会“腰突”患者被疼痛驯化的小心翼翼。腰疼发作的时候,在互联网大厂工作的孙玮玮,每抬一次腿都能感觉到拉扯。为此,她尽量避免走路。从工位到餐厅,只隔一层楼,平时她和同事们直接走楼梯,后来她改为等电梯,同事还因此调侃她。

像这样,几乎每个人的疼痛,都是“旷日持久”。

你可以把腰椎间盘想象成一个装着水的“扁气球”。人的腰椎有5节,节与节之间,都有一个“扁气球”。而每个扁气球的外围,都包裹着坚实的纤维组织,就像是保护套。如果这个保护套磨损、破裂,那么,“扁气球”遭到挤压、渗漏,疼痛就产生了。

这个扁气球,对人体来说至关重要。承受躯干重量外,它还联系肢体,维持整个身体正常的生理姿势,以进行躯干的各种运动。但与此同时,它又是如此脆弱,这也是为什么有的人,打个喷嚏都能疼得仿佛“身体咔嚓一下”的原因。

“听起来不可思议,其实并不罕见。”李鹏医生,是国家奥委会备战办特聘运动脊医专家,他解释,“打喷嚏是一个很强的内压的过程,如果姿势不对,就可能导致‘腰突’。”对“腰突”患者来说,可能连刷牙都痛苦,“腰往前弯一点,腰椎间盘一挤压,疼痛就可能加重。”

但比起打喷嚏或是刷牙,引发“腰突”的疼痛,最直接、也是最持久的疼痛,还是来自于久坐。

在11位被“腰突”折磨的年轻人里,18岁的周渺渺是年龄最小的一个。对于久坐带来的疼痛,她感触很深。

发病时,她才16岁,还在上高二。“当时我总感觉很困,上课喜欢趴着坐,下课就坐着睡觉。”她说。那年放寒假,一回家,腰疼就紧跟而来。她以为是腰扭了,就用按摩器缓解,一两天后,反倒疼得更厉害了。家人赶紧带去拍了CT,接着确诊“腰突”。

从此,几乎每一次去医院,她都会听到“这么年轻就‘腰突’了啊”的感慨。

与“久坐”成对出现的,通常还有“不动”。

长时间的不运动,也会降低身体对疼痛的抵抗力。比如26岁的林霖,拿到“腰突”诊断时,她已经忘记自己有多久没有运动。2019年毕业后,她进入MCN行业做编导,从脚本、拍摄到剪辑,她全程参与。工作忙,时常熬夜,曾经喜欢的网球和羽毛球挤不出时间。

疼痛发作那几天,先是左手发麻,不久后麻木感窜到左脚,足弓也开始疼。一两天后,在林霖久坐站起来的瞬间,腰痛追来了。“腰椎感觉有针在扎,又很酸又很胀,很疼的时候,就感觉你必须要使劲的捶它才行。” 回忆那时的痛感,林霖仍印象深刻。

经历剧痛,几乎是每个人腰椎间盘突出症发作时的必受之苦。李鹏医生说,这在医学上被称为急性期。急性期时,神经受到摩擦和受压,引起水肿和炎症,就会出现明显的腰痛,而这种持续的、放射性的疼痛,还会出现在臀部、腿部上。

这样的疼痛,难以消除,只能缓解。他通常建议患者居家严格卧床几天,积极配合治疗消肿止痛。更严重的,需要接受手术。

但问题随之而来,在被疼痛折磨之前,这些年轻人们,究竟在经历着什么?

挤压

从生物学上讲,腰部承载着一个人上半身所有重量。

但对很多人来说,他们所承担的,远非只是上半身的重量那么简单。

19岁的张予然,洗完澡后剧痛的那一天,是在妈妈的搀扶下,缓缓走回卧室的。她缓了15分钟后,才敢试探着挪上床躺下。

她回忆确诊“腰突”前的那段时光。那时,她正经历着密集的实验课。

那天下午一点半,实验课就开始了,一直持续到六点。除去老师讲解注意事项,中间都是操作时间。“我们当时做的是分析实验,除了配溶液之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操作滴定管。”

她需要弯下腰,观察试剂颜色瞬间的变化,手拿滴定管一滴、甚至半滴操作,“时间会变得非常慢”。保持高度专注,一场实验下来,弯腰的动作会持续四五个小时。“可能我自己都没意识到一直保持着这个姿势,到后面发现天都黑了,才发现实验做了那么久。”

她成绩排在年级前15%,腰疼发作后,她仍不敢缺席任何一节实验课,担心自己掉队。

从这个意义上,压在张予然身上的,是对成绩滑落的担忧。

而压在王卓身上的,尽管也与求学相关,但却是另一种“重量”。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她,为了能在找工作时增加一些确定性,总在不断地考试。教师资格证、四六级、国际人才英语考试……今年初,她又坐进了备战考研的自习室。

对于未来,她提前做了打算,如果不能升学,她希望去国外的孔子学院教汉语,而那也需要考试。从早上7点半起床,出门上课到10点半,她再赶去自习室备战考研,晚上会一直学到图书馆关门。就连回到宿舍有时还会看书,每天坐着的时间超过8个小时。

直到这所有的压力,都化为了那天的一个“喷嚏”。喷嚏过后,她身体传来剧痛,确诊了“腰突”。

但求学只是个开始,毕业之后参加工作,年轻人的久坐地点,从校园转移到公司,压力也并不会消失。

初入职场,林霖迫切想证明自己,对项目的每个环节都事无巨细打磨,最长的一次两天两夜没有睡觉。那是2019年底,当时她作为制片衔接甲方需求。需求一再变化,交付日期不断临近,违约金近一半,团队不得不熬夜,而她则从头盯到尾。

抽象的焦虑,最终以具象化的“腰突”,体现在她的身上。

快节奏的互联网公司,也是“腰突”的高发地。比如28岁的产品经理孙玮玮,经历着动辄几小时的会议和久坐办公的磨损,在得到“腰突”诊断前,她已经腰部酸胀了一年。

凌晨一点的北京,她见过很多次。对她所在的项目来说,促销活动不止618和双十一,每个季度甚至每个月都有大促,这也意味着加班。为了缓解腰部不适,她选择去公司健身房,跟着一个网红博主练椭圆机——用一种和旁人不一样的姿势。据网红博主说,这样不仅能锻炼腰部,还能瘦腿。

她猜测,久坐,加上练椭圆机的不当姿势,是引发她“腰突”的最后一击。

而《2022中国作息报告》也显示,25-45周岁的人,平均每周会工作53天,平均每天需要工作86小时——漫长的工作时间圈定了人们的活动范围。由此可见,久坐,成为了腰椎间盘突出年轻化的重要原因。

日复一日,直到身体开始报警。

对抗

年轻人不得不被迫与疼痛作战。

一开始,张予然还以为是肌肉酸痛。“坐着就会很难受,就想一直伸腿、捶腰,或者走来走去。”

好在发现得早,她确诊时症状比较轻微。医生开了口服药,叮嘱张予然最近几天卧床休息。家人给张予然寄来了整箱的膏药,在后面的实验课上,张予然会分一些注意力给腰部,不让自己长期保持同一个动作。

但不是所有人都像张予然这么幸运。就突出等级程度来说,“腰突”在临床上主要分为四个类型,分别是膨出型、突出型、脱出型以及游离型。而张予然,就处在最轻的“腰椎间盘膨出”阶段。

随着病变发展,当“髓核”突破纤维环和外层薄膜,“膨出”就变成了“突出”。

更多的“腰突”人,通常会走向另一条路——推拿按摩。

工作日的北京按摩医院,直到傍晚七点半,仍然有患者在等待。95后阿镜,不加班时会常来,她熟练地打开手机扫码登记,找到推拿的那一间等待叫号。毕业后,她在北京一家银行工作,这家医院门诊开到晚上九点,她下班后还能赶上30分钟的按摩。

根据不同的科室,医院分出许多隔间,里面间隔一两米摆开几张床,年轻人就躺在上面接受推拿,一次持续15分钟左右。候诊的人群里,八成是年轻人,几乎都低着头在看手机。

医院门口的保安于师傅,见证了许多年轻人匆匆来去,他今年35岁,在这里工作快三年。比起年轻人,他从没有尝试过医院的项目,“(我身体)没毛病”。而医院的保洁员沈姨,她在这里工作了十多年,见到非常多的年轻人,“周末年轻人尤其多”。

在找按摩这条路上,每个人也经历了不同的感受。比如喷嚏打出“腰突”的王卓,她的母亲就患有多年“腰突”,如今她也得了,母女俩现在都去同一家盲人按摩店,但“只能缓解一时”。还有的人,到处寻找知名的推拿按摩店。比如陈西,她找到一家店,每周去一次,每次要500块钱。就连国外的何远,第一次发作时,也选择去了当地一家华人的推拿诊所。患者需要平躺在一张特制床上,床分成几个板块,头部和腿部所在位置可以调整高度,“整个人像揉面团一样被放在按摩床上,感觉筋骨被揉开了”。一开始,他一周去两次,好转后,一两周去一次,持续按了四个月。

也有人选择用增加肌肉力量的办法缓解腰痛。比如一个叫张洋的年轻人,他在网上搜索“腰突”患者能做的锻炼,有个动作是扒门框做引体向上。他坚持做,结果把家里的门框扒烂了。

还有人会发展到“腰椎间盘脱出”的类型。“不检查不知道,一检查吓一跳。”今年7月,周渺渺检查颈椎时顺便复查了腰椎,一年左右,病情已经从“突出”发展到“脱出”。如果症状变严重,就可能要考虑手术了。几乎整个暑假,她都困在医院和家里。先住院十天,“当时好了一点,回家没有做治疗还是又会痛。”于是每周都去医院治疗,在家也要吃药。

而对于最后一种游离型“腰突”,李鹏医生解释,“游离相对很严重了,通俗来说就是突出的部分断在了椎管里面,这一类型采取手术治疗的概率较大。”

年轻人为了对抗疼痛,还想出来一些其他办法。

为了护腰,有人网上花500元买了一个号称矫正坐姿的坐垫;有人换上了升降桌,办公室放眼望去,起码还有10台升降桌;还有人早早购买了腰部按摩器;而打喷嚏“腰突”的王卓,因为在网上分享“腰突”帖子,还被护腰带商家联系,成了”护腰试用官“。

孙玮玮还尝试过针灸,每周都去针灸三次。两个月里,她一共针灸了近20次。结果仍然“半夜一翻身就把自己疼醒了”。在这样的疼痛中,她煎熬了四个月,最终决定手术。

然而,这些五花八门的治疗方案,真的有用吗?

但起码,想短时间内治愈,几乎不可能。对于“腰突”治疗,李鹏医生说:“没有任何治疗能够有突然的神奇效果。”但有一点,“如果不遵循医学思维与流程,结果会适得其反。”

恐惧、病友群、手术

被“腰突”的折磨,不光体现在肉体层面,也体现在精神上。

痛楚能唤起人本能的恐惧。在这些接触到的“腰突”年轻患者中,那个为了缓解疼痛、锻炼腰部而把家里门框扒烂的张洋,可能是其中最“绝望”的一个。

从上海检查回来,张洋辞去了工作,回了家乡休养。治不好病带来的绝望让他“颓废,什么都不想干”。初诊时,医生跟他说,如果“腰突”严重,“可能导致大小便失禁”,他对此耿耿于怀,经历了反复的思想煎熬。在绵绵不绝的疼痛中,他在家躺了一个月,“无所事事”。

一时疼痛的确可以忍耐,长期剧痛对人精神的侵入却很难忍受。最苦的时候,张洋写日记,“肉体上的痛苦会小于精神的痛苦”。他看到过车祸现场断腿的人,“那种痛一定比‘腰突’的疼更痛,但他能治好,而‘腰突’能让人崩溃,因为你查来查去发现治不好”。

张洋发现,这种绝望情绪不是他独有的。他曾加入一些“腰突”病友群,在疼痛折磨之下,这群人相互取暖、分享、发泄和调侃痛楚。有人在群里说“想死”,有人会响应,张洋也曾回应“兄弟,加我一个”。大家都知道这是一种痛的倾泄,很快,这些言语会被其他消息覆盖。

而在对抗“腰突”所带来的肉体和精神的痛苦中,一小部分年轻人,通常不得不走向最后一步——手术。有数据显示,这个比例在10%左右。

在不选择手术的保守治疗阶段,消炎止痛药、物理治疗、仪器理疗、针灸、膏药等都可以是干预手段。

当这些疗法通通失效,手术是最后的办法。

备受折磨时,寻求改变的勇气可以无限大。面对要“挨一刀”的手术,患者的心情甚至迫切大于恐惧。

“腰突”手术治疗主要分为传统开放性手术和微创手术,何远选择了后者,“恢复快”是主要原因。手术不算太复杂,上午八点半进手术室,大约一个小时后就完成了。手术采取全麻,失去意识前,何远并不紧张,他“期待变身”的心情远远大过其他心绪。

住院前,孙玮玮提前准备了饭盒以及洗漱用品,还带了水果补充营养。她采取的是椎间孔镜微创术,即在局部麻药作用下,通过7mm的手术切口,到达椎间盘突出位置,在管道和孔镜的辅助下,进行椎间盘突出的切除,达到神经根减压目的。

确认手术方案后,“一刻也不想多等,只想快速做上手术”。约手术时医生告知了复发率,在7%左右,“作为手术来说的话,这是相当高的复发率了”。但比起对手术风险的担心,解决眼前的疼痛迫在眉睫。

被改变的生活

最后,年轻人们大都会面对一个事实——“腰突”对人的影响是漫长的。

对一个处于青春期的女孩来说,这可能意味着孤立而局限的生活。今年,周渺渺顺利进入大学,她不能参加军训体能训练,只能在一旁抄写资料。在很多个被疼痛侵袭难以入睡的夜晚,周渺渺有时会掉眼泪。

她曾计划过高中毕业的暑假,和好朋友做兼职存钱,再一起去旅行。她找了一家兼职,只工作了两天,因为腰痛实在坚持不了,愧疚的她即使没拿到工钱也没有计较。更难过的,是在朋友圈看到朋友们的旅行照片,“如果没有腰疼,本来我也会一起”。

对同为28岁的孙玮玮和陈西而言,“腰突”症限制了她们的社交。有一次,孙玮玮和朋友相约去颐和园,刚进门不到半小时,腰疼就来了,“再走下去我就回不去了”,她们只得折返回家。陈西则只能在飞盘最火的时间里成为那个旁观者。

“腰突”改变了每个人对身体的掌控力。蹲下的动作尽量避免,东西掉在地上,有人蹲下捡,有人跪着捡,“尽量不让腰部受力”。更细致一些的,直接把鞋子换成无鞋带款。

“腰突”还会啃噬人的注意力。一节大课90分钟,张予然难以忽略身体中传来的持续疼痛,“一直想着腰部的问题”。很多人不可避免地被疼痛影响了正常的生活状态。

甚至,“腰突”还会夺取人的尊严。它作用在躯体上,剧烈的痛楚让人不自觉扭动身躯,寻找一个动作减轻疼痛。何远有段时间找到了这样一个姿势,右肩高于左肩,与地面成30度左右,疼痛能得到缓解。他保持这个动作继续上班、生活,“没那么疼,但感觉挺没尊严”。

实际上,人们往往会忽视的一点是,腰椎间盘突出其实是个普遍现象。研究表明,影像学下,无症状人群中,腰椎间盘膨出率为80%,突出率则在40-50%。李鹏医生曾做科普宣传,希望区别“腰椎间盘突出”和“腰椎间盘突出症”。一方面,许多没有任何症状的腰椎,在影像上也可能显示突出。另一方面,腰疼的原因很多,并不一定都是“腰突”导致。

“之所以要区别这一点,既是希望大家重视临床诊断,又希望大家不要过于限制自身行动,在腰部能承担的情况下,在专业指导下,重视腰部锻炼。”

但对这些被“腰突”的疼痛选中的年轻人,终究要经历一个与疼痛和解的过程,几乎每个人都投入到了新生活之中——

在家休养一个月后,身体的疼痛有所好转,意识到不能继续“躺”下去,张洋开始积极投入治疗。好转后,他换了行业,新的工作虽然是单休,但不用再久坐,需要时不时走动,能缓解腰部压力。

周渺渺决定和“腰突”和平共处,“过一天算一天,慢慢来克服这个病”。自从做完手术,孙玮玮的痛苦也被拿掉了一大半,虽然数不清的会议仍然存在,但她很乐观,不去想复发的事。何远只有一个月的假期,手术恢复期一过,他就准备回新西兰继续工作。孙玮玮术后三周就回公司上班了,她买来折叠床,每天午休能躺一个小时。努力之下,林霖升了职,这或许是她“腰突”的补偿……

但几乎所有人都明白,疼痛还会潜伏着,说不定某一天还会卷土重来。就比如故事开头,那个洗澡时经历剧痛的张予然,她始终记得,腰部的地方,还有一个指甲盖大小的痛点。现在,她已经上完了实验课,进入大三,她开始计划考研了,疼痛并未阻挡住她。

医生对他们说过,在一个人平躺时,腰部受力最小,能有效缓解痛苦。但所有人也都确信一件事——

他们不敢一直躺下去。

(除李鹏医生外,文中受访者均为化名)

文章为每日人物原创,侵权必究。

腰椎间盘突出开始折磨年轻人了相关阅读:

为什么有人因为腰椎间盘突出受折磨,有些人症状却能自行改善?

不少人表示,自己因为过去没有好好保护腰椎,到老了引发了腰椎间盘突出,简直是痛不欲生啊,自己的下肢就很容易出现发麻、疼痛等症状,比较严重的只能是躺在床上,稍微坐的时间久了点都疼得让人受不了。但看到身边有的病友症状却没自己这么严重,发病后也能比较好地得到改善,这是什么原因?

腰椎间盘突出是怎么来的?

从疾病本身来看,腰椎间盘突出和衰老,骨骼退化等有一定的关系。在中老年人身上,腰椎间盘的骨骼可能随着含水量不断地下降,导致腰椎间盘的弹性和抗压能力减弱,在受到一定的外力影响下,就可能导致椎间盘纤维环破裂,导致髓核组织突出,引发疾病。

但并非只有中老年人才会出现这种情况。现在也有一些年轻人因为别的致病因素导致患病,例如,在从事重体力活或者长时间进行高强度的腰部活动的情况下,可能导致人们的脊椎受到过大的压力,也会产生一定的间隙狭窄,椎间盘膨出的情况。急性扭伤或者暴力导致的腰椎挫伤等也可能引发。

当然也有一部分患者是天生的,身体存在先天性腰骶异常,比如存在腰椎骶化,关节畸形,关节突不对称等情况的患者而言,他们的腰椎间盘老化程度会比常人更快,而且更容易出现疾病。

为何有的人症状重,有些人却能自行改善?

从疾病的角度看,这种疾病本身是属于“自限性”疾病,也就是说,有90%的患者能够在自行调整、治疗、休息后,症状逐渐改善,但这并不意味着已经治愈了。腰椎间盘突出仍然是存在的,只是不影响生活了。

出现腰椎间盘突出后,很多人一开始不当回事,平时提拿重物、久坐不动的行为还是时常出现,等到病情逐渐恶化后,追悔莫及。其实治疗这种疾病是比较简单的,主要是两大类,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前者自然是已经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并且病史特别长的患者。

而后者多半是缓解症状,对大多数的患者都适用,包括物理疗法和药物疗法。可就算是一样的疗法,人们产生的结果也是完全不同的。问题在于,是否真正做到了良好的生活护理。

想要改善病情,缓解症状只靠吃药是不行的,日常生活也要多留心。避免久坐不动,能够减少腰椎部位承受过重的负荷,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的情况逐渐加重,也会产生更强烈的疼痛感。很多年轻人一坐就是几个小时,也是对腰椎非常不利的。

虽然腰椎间盘突出后,很多患者觉得疼痛,但适当的运动也能起到一种保护作用。当人们的腰部肌肉得到增强后,腰部肌肉力量有所增加,也能保护腰椎间盘。但需要提醒的是,在病情发作期,还是应该避免剧烈运动,遵照医嘱,休息为主。

患病后不管是提东西还是捡东西,起床等需要腰部进行大幅度动作的行为都要注意,讲究一定的方法能够避免腰椎损伤,带来不适,动作缓慢,调整用力能够较好地保护腰椎间盘突出。

在疾病出现后,人们积极地接受治疗并且做好个人的调理,对于缓解症状,改善病情是更有好处的。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是非常喜欢健身的,但是有一些健身器材,对于腰肌和膝盖的损伤也是比较大的,长期锻炼下去也有可能会导致身体出现问题。现在市面上的健身器材种类也是非常的多,如果想要减少对于腰肌和膝盖的损伤,可以考虑哑铃,椭圆机。这两个器材比较常见,在锻炼的时候也不会对身体造成很严重的影响。哑铃这个健身器材在健身房当中也是会经常看到的,也可以选择购买回家锻炼。能够锻炼臂力,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挑选哑铃重量,在锻炼的过程中是不会发出任何声音的,所以才会被称作哑铃。

这种健身器材的使用方法也是比较多的,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哑铃放在手里,保持站立的姿势,可以选择用手向上举起哑铃,锻炼臂力的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在刚锻炼的过程中可能会胳膊酸,长期坚持下去就会明显改善。椭圆机能够锻炼心肺能力,跟滑雪的动作有一些相似,操作起来也是比较简单的。

椭圆机在使用的过程中是不会对膝关节造成损伤的,而且还可以预防患上颈椎病,如果有肩周炎的话,坚持使用椭圆机锻炼也能够起到缓解的作用。这个健身器材的安全性是相对比较高的,可以锻炼腰部肌肉,也能够保护身体关节。最好是根据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健身器材,这样才能够让身体更加健康。

如果膝关节不是特别好的话,也是不能够长时间锻炼的,这样只会让损伤变得更加严重。除了这两种健身器材以外,也有很多健身器材是可以使用的,在健身之前也要了解身体的状况,这样才能够避免在锻炼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平时也要注意运动的时间。

我觉得不是啊,相反特别宝藏,锻炼身体效果真的可,而且椭圆机在几种家用有氧健身器材中,使用过程中是非常的安静,买回家不用担心会打扰到家人啥的,我入手梵品椭圆机有一阵子了,颜值高而且比较小巧,在家里锻炼正合适。希望帮到百度题主

适合全家人一起用的健身器材,根据题主的描述,咱们就先剔除跑步机不说,说说别的。根据题主所说的具体情况,首先你家人并不需要短时间高强度的运动练习,每天保持一个运动量即可,效果可以靠延长时间来达到。

1、卧式健身车首推卧式健身车。题主妈妈的情况不适合跑步等剧烈运动,所以坐着运动应该是没有问题的。而且卧式健身车是带有靠背的,可以帮助妈妈轻松运动。

来说一下卧式健身车的特点。卧式健身车的使用方法很简单,坐在上面,背靠椅背或身体前倾抓住前面的扶手,然后蹬就可以了。健身车的阻力是可以调节的,阻力越大相应带来的运动强度也越大。卧式健身车锻炼到的身体部位以下肢为主,不会损伤到腰部,对膝盖的要求有,但是不大。卧式健身车是不挑使用人群的,全家都可以使用。健身强度小于跑步机椭圆机动感单车等,但是我前面也说了,可以通过延长运动时间来达到运动效果。对于腰脊不好的朋友、老年人、体重过重的朋友,首先推荐他们使用卧式健身车。

2、椭圆机。我不太清楚题主妈妈的具体情况,不知道是否可以久站,但是为了给题主提供多一种选择,我就把椭圆机也写上。如果妈妈可以久站的话,那么椭圆机的运动效果其实是比健身车好的。椭圆机可以模拟跑步、登山、骑车三种运动。 当你使用椭圆机的时候,你得到的是全身的锻炼,也就是四肢和躯干都可以得到锻炼。

椭圆机有飞轮前置的和飞轮后置的,也有大椭圆机和小椭圆机之分。咱们家用的话一般是用小椭圆机,在步距和飞轮重量上都会小于健身房的椭圆机,虽然小椭圆机理论上效果不如大椭圆机,但是对于家用已经足够,还是那句话,可以通过延长运动时间来达到运动效果。椭圆机对锻炼心肺功能具有很好的效果,毕竟是有氧运动三大件之一嘛。椭圆机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对你的膝盖基本没有要求也没什么影响。因为椭圆机是带动人跟着它的椭圆形轨迹进行运动,运动过程中人的腿是没有着力点的,所以不会对关节造成冲击。椭圆机也是可以调节阻力的,适合全家运动。

25岁以后,我养成了这些习惯:1,每天睡前洗澡,每天换内裤清洁很重要,再累都要洗个澡睡觉。2,认真护肤护肤不是女人专属,男人同样需要。每天早上出门之前,洗面奶-爽肤水-乳液-防晒。晚上回家之后,洗完澡,也是爽肤水-乳液,有时候会敷个面膜。3,勤锻炼每周大概3~4次健身房,前天深蹲,100KG,10组,每组8个。昨天做有氧,骑车40分钟,椭圆机30分钟。今天计划练胸,杠铃卧推,双杠臂屈伸,夹胸,等等。强壮的肌肉是男人的铠甲,而且锻炼还能让你精力旺盛,延缓衰老,身材有型,床上生猛。4,碎片时间听东西比如地铁,健身房骑车,椭圆机等时候,我会听一些东西,包括得到的一些订阅,知乎live,以及一些英文的听力教程。5,看书每个周末我都会拿出一整个下午,找个咖啡馆看书,通常这个时候我不带手机,暂时离开工作和他人的打扰。如果说碎片时间听东西是餐前甜点,那阅读就是正餐,只吃甜点会营养不良,一定要多吃正餐,好好吃正餐。当然,平时也会看,但工作太忙,时间不多,看的比以前少了。6,写日记这是从小到大的习惯。但我的日记不是单纯的日记,而是日程管理+读书笔记+每日自省。不多,有时候就是几句话加一个简单的任务清单,买了印象笔记的年会员,方便我手机和电脑都可以操作。7,文字输出每周我都会至少输出一篇长文章。有时候发在知乎,有时候在自己的公众号,有时候在豆瓣,有时候是别人的公众号。但大多数时候是自己的私人记事本,并不公开。我的职业是公关,所以写作是我必须锻炼的技能。但对于一般人而言,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能力和习惯。因为写一篇文章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输出会加深你那些输入的理解,帮助你更好的掌握它们。看了书不写东西,基本等于没看。8,午睡午睡是为了下午的工作效率更高。不需要多长,15分钟即可。9,看**/话剧/音乐会每周会看看本周有哪些可看的**,没有就不去了,自己用电脑看一部。偶尔有感兴趣的话剧或音乐会,也会去看。不是装逼,从不发朋友圈,也从来都是一个人去,一种放松的方式而已。10,下厨每周至少下一次厨,从忙碌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感受一下生活的味道。有时候会煲个汤,炒几个小菜,有时候会煎个牛排,或者做个寿司,换种风格。前年开始,每年年夜饭都是我做了,一年未见家人,应该为他们做点什么。11,冥想有时候情绪不对劲,就会打打坐,观察自己的情绪,观察自己的身体。也就是佛教里的“正念”。念起即觉,觉而不随。12,不评价他人从不随便指责或评价别人。套用了不起的盖茨比里的一句话:每当你觉得想要批评什么人的时候,你切要记着,这个世界上的人并非都具备你禀有的条件。评价很容易,但理解却更宝贵。13,吃饭细嚼慢咽不发出声吃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教养,吃得太快,发出太大的声音,往往会干扰到别人。细嚼慢咽往往也更能品出食物的味道,也是对食物的尊重。更关键的,细嚼慢咽对你的胃有好处。我以前做不好,但胃病过一次后,才重视起来了。14,每逢节假日,主动问候家人朋友中秋我会买月饼送给外婆和父母,姨妈,端午也会挑一些好的粽子寄过去。表妹、侄子侄女,则会包一些红包,有时候会送点小礼物。一般对长辈,我以实用性的粮油为主,而小孩则主要是些玩具,红包。朋友的话,喜欢打游戏的,会送鼠标键盘,女性朋友有时候会送个面膜,唇膏,围巾。15,不背后论人长短自从微信里背后讨论别人,被截图传到当事人那里,造成关系决裂之后,我再也不背后论人长短,哪怕是线下,没有截图和录音。这不仅是为了提高修养,更是为了保护自己。16,主动安排好一切如果我发起活动或者约会,一定会提前做好一切安排,约会要去哪里玩,行程怎么安排,机票,酒店,等等一切,都需要自己去准备妥当。成年了,就什么事都不要去依赖别人,要学会让人依赖你。我如今快30岁了,按最新的标准,算是“中年人”。作为一个“中年人”,我在此分享我的一些生活习惯,希望能对你们有点帮助

7种居家心肺有氧健身器材大盘点哪种最有效?

7种居家心肺有氧健身器材大盘点哪种最有效?,热身的时候我们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情,在我们日常的运动中,减肥的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如果想要锻炼自己就可以考虑这项运动,以下分享7种居家心肺有氧健身器材大盘点哪种最有效?有什么好处。

7种居家心肺有氧健身器材大盘点哪种最有效?1

现代人生活忙碌,往往拨不出时间上健身房或外出运动,那么,就在家训练吧!不管是想燃脂瘦身还是锻炼身体,一项运动必须持续30分钟以上才能算是有氧运动,若只有短短运动个10分钟,是无法转换到有氧系统的。

有氧运动的定义,就是利用大肌群来从事长时间且具有节奏性的运动,例如跑步、骑单车、踩阶梯机、椭圆机等等,身体以稳定状态来持续做长时间不间断的运动,在这样的状态之下,身体才会启动氧化能量系统,以氧气参与能量基质反应来燃烧醣类或脂肪产生能量供身体使用。

有氧运动可以有效地提升我们的心肺耐力,现代人过惯静态生活,缺乏足够的运动机会,因此通常心肺适能都很差,而容易罹患心血管疾病或其他慢性病,藉由居家有氧运动的训练,可以补足这样的生活习惯,让我们在家运动就能提升自己的健康与生活品质!

在居家环境要执行有氧训练几乎都必须仰赖器材的使用,就算是跑步,在家中肯定不会有一个开阔的大空间供你绕圈跑,还是得藉由跑步机才能达到有氧训练的效果,因此,在家想要做有氧运动,就必须借助器材才能达成。当然,市面上常见的有氧舞蹈等等也蛮适合在家做的,不过若是边看教学影片边做其实不容易专心,除非您对那些动作都已经非常熟悉,否则那些训练的心肺有氧效果与强度其实并不高,无法与使用器材所能做到的训练效果相比。

在家做心肺有氧训练,必须借助器材才有效。居家心肺有氧训练器材大盘点那么,可以在家执行心肺有氧训练的运动器材有哪些,又各有什么优缺点我们参考了Bodybuildingcom对于心肺有氧器材的专业分析,再针对台湾居家环境做考量,为您做了如下的整理:

1 跑步机

训练效果 A

训练功能 A+

适用性 A+

跑步机可说是最普及且CP值最高的居家有氧训练器材,并且,它是最符合人体运动动作的一款机器(每个四肢健全的人天生都会跑步,对吧)。跑步机也是最容易操作的一款机器,你只要按按面板的按钮,就可以直接开始跑步并自由调整速度,就算是只把跑带倾斜升起用走的,也是一种非常耗体力的运动。

不过,真心建议你,使用跑步机时不要边跑边看电视,也不要扶著把手,认真投注在跑步上,你的训练才会有扎实的效果。

跑步机是最普及的居家心肺有氧训练器材

2 飞轮车

训练效果 A

训练功能 B+

适用性 A+

飞轮车是一种以骑乘的方式执行有氧训练的器材,外型就如同一台自行车,并以煞车等等结构来增加阻力,强化训练的效果,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居家有氧训练器材,也是我们居家有氧训练器材清单的首选之一,因为它实在是太方便使用,而且非常不占空间,相较于用一台自行车搭配训练台,一台飞轮车可能只需要一半的空间就行。况且,现在的家用飞轮车选择也很多样,若有静音需求可以选择配备磁控碟煞系统的高阶车款,退而求其次的话,若预算不足也可以选择采用一般皮带作为传动的款式,会比采用链条做传动的飞轮车要来的安静许多。另外,一般单车用的训练台噪音也都很大,除非你家是独栋且与其他住家有段距离的,你应该不想让隔墙的邻居都跑来抗议吧。

在飞轮训练方面,建议你做一个长距离的骑乘训练,中间可以穿插几次高强度的间歇,搭配一些上半身以及抽车的动作,可以加强强度并做变化。你也可以去上一个飞轮车课程,回家之后用这样的课表继续训练。注意选择一款搭配舒适座垫的产品,因为你应该不会想在训练的隔天发现自己的屁股瘀青疼痛。

飞轮车也是一款非常方便且不占空间的居家心肺有氧训练器材

3 划船机

划船机训练效果 A+

训练功能 B+

适用性 B

划船机是我们认为最有效的心肺有氧训练器材之一。这是一种能训练到全身肌肉、大范围动作的高强度训练设备,而且会让你做到全身无力。因为牵动到的肌肉太多,比起其他器材,你只要在上面做一小段时间就会开始燃脂。不过,划船机是一种大型器材,使用时会需要较大的空间,不过现在有设计家用的机款也有折收的设计,可依据个人需求与预算做选择。

4 阶梯机

训练效果 A

训练功能 A-

适用性 B-

阶梯机是仅次于跑步机的理想有氧训练器材,但是它的价格和体积可能会让你觉得还是乖乖去健身房用就好。不过,谁能够抗拒在一段楼梯上无止尽地攀爬踩踏呢那还真是会上瘾的。在训练方面,我们也是建议做一些不同强度间歇训练会比较好,例如跨大步、小跑步冲刺等等。而且,试著不要将上半身的支撑都放在扶手上,用你的核心出力,会比你一直撑在扶手上燃烧更多脂肪。

这种机器通常是做商用规划,不过若你预算与家中空间都算充裕,或者你志在越野跑,添购一台也是不错的选择。专业越野跑者Anita Ortiz访台时便表示,因为跑越野有很多爬坡需求,她在家都是以阶梯机做训练,而非跑步机。

登山机退而求其次的话,可以考虑登山机,虽然训练变化比阶梯机少,不过一样可以达到阶梯踩踏的效果,价格相较阶梯机来说也较为亲民,也比较不占空间。

而若你真的想省下这笔钱,建议可以找一些大楼或山坡的长条楼梯来做训练,也可以达到类似的效果,不过,一样需要运动30分钟以上才算是有氧运动。

5 风扇车 Airdyne Bike

训练效果 A+

训练功能 B

适用性 B

据Bodybuildingcom的评估,Airdyne Bike风扇车比飞轮车的训练效果更好,因为它比飞轮车同时会运用到更多全身肌肉。虽然外观看起来有点老土,不过它可是一台让你手忙脚乱、把你操到跪地投降的训练神器。别看它长这样,你只要上去踩踩看便能领会它的神奇之处——只要你踩得越重,风扇的风阻就会越大,你就得花更多力气去踩下一步,还必须手脚并用才会转动,这时,你可能会想,我干嘛这样虐待自己

虽然Airdyne Bike风扇车是一款这么理想的训练器材,甚至还是CorssFit Games比赛的正式竞赛项目之一,不过这类的大风扇高效款式普及率并不高,台湾目前只有少数健身房有准备,也不容易购得。市面上所贩售的「风扇健身车」强度并不高,并不适合有心想藉由训练达到心肺有氧效果的朋友采购使用。 6 椭圆机/交叉训练机

前趋式椭圆机

训练效果 C

训练功能 D

适用性 C

椭圆机和交叉训练机可说是结合Airdyne Bike训练上肢和登山机训练下肢功能的综合版,而这种机器最大的优点就是对于身体的冲击性非常小,可以安心训练不用担心受伤。虽然这两种机器在市面上非常多,但是由于它们的训练强度相对较低,较适合用来雕塑身材,一般人一天之中能运用在运动健身的时间通常不多,若要讲求训练效果的话,我们比较不建议使用这两种器材来做居家心肺有氧训练使用。

7 健身车

训练效果 D

训练功能 F

适用性 C

健身车也是市面上非常容易取得的一款运动器材,不过,若你的目标是省时有效的心肺有氧运动,建议你还是骑飞轮车吧!健身车能运动到的只有下肢,需要花比较长的'时间才能达到有氧训练的目标。

卧式健身车居家心肺有氧训练 首推跑步机与飞轮车

综上所述,考虑居家环境的空间与经济需求,与一般人一天当中的运动时间安排,我们推荐的高效居家心肺有氧训练器材,首选跑步机和飞轮车。这两种器材不但非常普及,各家品牌研发技术也非常成熟,周边产品例如心跳带亦极为丰富,训练功能完善,搭配使用可以完美监测我们的训练成果,是非常值得投资的选择。

7种居家心肺有氧健身器材大盘点哪种最有效?2

跑步机与飞轮车是居家心肺有氧训练的最佳选择

One More Thing: Total Gym XLS全能健身房

若在上述两者之外还想多一点训练变化,我们建议您也可以考虑 Total Gym XLS全能健身房,这款器材不仅具有与划船机相似的训练上半身肌群功能,还可以执行其他多种身体重量训练,也非常方便收纳,亦是非常适合居家准备的一款器材。不过由于这款机器并非针对有氧训练设计,所以并未列入上面的评比之中。

Total Gym XLS全能健身房

BLADEZ跑步机与飞轮车:品质优异且CP值超高

在选择健身器材时,一般人往往心慕知名国际品牌,但实际上却因为经济因素而不得不转为入手低价的小品牌。正所谓便宜没好货,品质相对来说也打了很多折扣,或者是一些不是非常专业制造健身器材的厂商所推出的产品,在设计上往往无法兼顾人体工学等等比较细致的层面,因此使用起来往往无法满足消费者预期的需求。

在此,我们郑重向您推荐BLADEZ这个新兴品牌。BLADEZ 早于1999年在北美发迹,最早的合作对象为Walmart及SEARS的健身器材供应商,以提供最适合终端消费者使用的健身产品所受到欢迎,以高CP值著称,集团同时也设计生产健身俱乐部的高耐用器材,并与其他知名品牌代工厂合作,销售到西班牙、墨西哥、英国、波兰等近65个国家。

2012年,BLADEZ Taiwan有鉴于当时飞轮健身风气盛行,遂开发多款家用款式飞轮车而且造成热卖抢购,主打高钢性骨架及耐用车体,专属网路限定款式,深受28~35岁潜在运动族群青睐。该品牌台湾团队以多年观察欧美家用终端消费者的经验,落实更多符合亚洲市场的家用设计,生产许多贴近消费者需求的运动器材,以平实的价格加上高品质的服务,逐渐受到本地消费者的认知与喜爱。同级跑步机与飞轮车,只要上网查询比对一下价格,就可以发现BLADEZ相较于一些知名国际品牌可说非常划算,用实惠的价格就能享受到专业精致且耐用的品质,是您添购家用健身设备的不二选择!

其实,小动经常收到像这一类的问题,不管到哪儿都是百善孝为先,特别是在中国这个礼仪之邦,想给父母选购健身器材的朋友不在少数,都希望爸妈能有个健康的身体,但是小伙伴们千万不要认为给长辈挑选健身器材是一件很随意的事情,说不定就弄巧成拙,好心做了坏事。大家可能就会好奇了,难不成这里面还有什么讲究?

当然有讲究了,跑步机属于家用常见的健身器材,运用强度是无疑是比较大的,这就需要锻炼者有一个良好的身体。但是,对于家里的老人来说,这对他们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而椭圆机呢,能达到不弱于跑步机的锻炼效果,而且膝盖受伤的风险远远比跑步机小。椭圆机增加强度的方式主要是增加阻力,跑步机增加强度的方式主要是增加坡度和速度。所以说给父母选购健身器材需要注意的事情还是挺多的,那么今天这篇文章呢,小动就给大家推荐一些适合父母长辈的健身器材。

要说适合中老年人的器材,首推的就是椭圆机。首先小动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椭圆机?椭圆机又叫太空漫步机,由于运动轨迹程椭圆状,因此得名为椭圆机,是一种用于心肺功能锻炼效果很好的器械,因此它受到不少中老年人的追捧。椭圆机斜坡设计、阻力抵抗调节功能、编排好的运动模式以及专门对下肢某组织肌肉进行锻炼的能力让它成为专业健身房和家庭起居室里常见的运动器械。

那小动就给大家安利一波干货

其实,椭圆机最大的特点就是人体运用它锻炼时关节不存太大的压力,这也是为什么中老年人非常喜欢用椭圆机的原因之一。因为到了一定年纪,人的骨质会舒松,那么对于膝关节的保护不容忽视,所以采用椭圆机锻炼,不仅能预防、降低、缓解解颈椎病、肩周炎及上背部的疼痛,而且避免了运动时所产生的冲击力,更好地保护了关节,从而具备更好的安全系数。

椭圆机虽好,但是市面上那么多种类样式的椭圆机,少则千元左右,多则上万,究竟要怎么来选?这是很多机友联系上小动后的共同心声,那么今天小动就对椭圆机的档次进行一个大概的等级分类,根据发电级别,功能多寡,阻力类型来进行划分,让大家对于椭圆机的价格范围有个清楚的认识,为什么可以从1000多一直到几万,2000以下和大几万的产品我们这里暂时不表,大部分人购买的椭圆机都集中在2000-20000这个价位段

那小动就像详尽的给大家分一下类

part 1

商用

价格范围15000+

这一类的椭圆机定位在商用椭圆机,价格在15000以上,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大”,管材和框架都做得比家用的结实得多,可经得起连续长时间使用,大部分为中国大陆之外的产地,对自带程序的契合性更好,功能也较全面,且使用起来顺畅度不错。多为健身房使用。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点就是它的供电方式一般属于“自发式”供电,阻力为电控调节。所谓的自发式供电就是,通过我们以前学过的物理线圈发电的原理,运动产生电能,供给机器显示以及调节阻力的基本电力需求。好处就是不需要太多复杂的电线铺设在地板上,为健身房的空间创造了更多灵动性,并且椭圆机自发用电,不需要额外的电费,又为健身房节省了一笔不大不小的日常开销。

在国际性的大品牌中,大部分商用品牌如力健、泰诺健,乔山,TRUE等都有诸如此类的椭圆机。以乔山Matrix A50为例。本身带有的自供电发电机可以为健身房省去很大的一笔开销。同时,没有电线的铺设,会显得椭圆机很干净利落,可以放置在任何地方,摆脱一些顾虑。同时,它的踏板间距也是足够的大,能保证大多数人可以使用,且自然而舒适的使用。没有滚筒与滑轨的设计,又可以消除多余的噪音。

▲乔山Matrix A50

part 2

轻商用

价格范围10000-15000

这一类的椭圆机定位在轻商用,位于高端和家用之间,价格在10000-15000左右,多为高端家用或者配以小会所、小型的健身房使用。尺寸接近商用,占地都较大,步幅或者坡度可电动调节,对自带程序的契合性更好,功能也较全面,但在飞轮的材质上面有缩水,可能是自发电式可能是插电式电源模式,阻力为电控调节。

比如爱康14816就属于这类椭圆机的定位,就像大家知道的那样,从外观、质量、品牌信誉度、美誉度等因素上看,爱康无愧于全球健身器材领导品牌的称号。前置飞轮使得14816的流畅度更好,并且飞轮的重量也足够大。不得不说的是,这款椭圆机的功能、流畅度各方面都还不错,但是它的占地空间确实比较大,对家用来说算是一个小缺点,但是对于小型会所来说就无所谓了。总而言之,名副其实的椭圆机中的战斗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26191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6
下一篇2023-11-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