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交流电动机就不能正转和反转呢?
一般排气扇电机采用单相电动机,是两极结构,具体可以参考如下资料:
http://gzdzw51net/dgjs1htm
图三里面线圈放置有问题,两个绕组应该摆放关系是差90°!
    上面介绍了单相电动机的原理,里面电容负责裂相,即产生一个与输入电压相位差为90°的电压,供给另一个绕组,从而产生椭圆形的旋转磁场!
    要改变旋转方向,可以通过改变图2里面的X、Y接点来实现。(把220V输入从X换到Y)
    好好看一下给你的资料,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摘 要:交流异步电动机是电力企业中的重要设备,各种故障经常发生,有时故障是多种原因同时存在的,通过对电动机的各种故障分析、诊断和处理,并综合考虑解决设备的各种方法。达到以最快、最准确的判断、处理和检修设备,并为广大技术人员诊断和处理设备故障提供借鉴。
关键词:电机;故障;处理;
引言
电力企业中,电动机的故障会直接导致机械设备的停转,影响设备及人身的安全,降低设备的开动率,造成减产及停产。本人针对交流电动机常见的故障进行了分析与诊断,并根据一些经验作出相应的处理。共同学习与交流。
1异步电动机不能起动:
11电动机不能起动,有被拖动机械卡住、起动设备故障和电动机本体故障及其它方面原因:
处理方法:当电动机不能起动的故障时,可使用万用表测量三相电压,若电压太低,应设法提高电压,原因可能有:⑴电源线太细,起动压降太大,应更换粗导线。⑵三角形接线错接成星形接线,又是重载起动,应按三角形接法起动。⑶送电电压太低,应增高电压,达到要求的电压等级。若三相电压不平衡或缺相,说明故障发生在起动设备上。若三相电压平衡,但电动机转速较慢并有异常声响,这可能是负荷太重,拖动机械卡住。此时应断开电源,盘动电动机转轴,若转轴能灵活均衡地转动,说明是负荷过重;若转轴不能灵活均衡地转动,说明是机械卡阻。若三相电压正常而电机不转,则可能是电机本体故障或卡阻严重,此时应使电动机与拖动机械脱开,分别盘动电动机和拖动机械的转轴,并单独起动电动机,即可知道故障所在,作相应的处理。
111当确定为起动设备故障时,要检查开关,接触器各触头及接线柱的接触情况;检查热继电器过载保护触头的开闭情况和工作电流的调整值是否合理;检查熔断器熔体的通断情况,对熔断的熔体在分析原因后应根据电动机起动状态的要求重新选择;若起动设备内部接线有错,则应按照正确接线改正。
112 当确定为电动机本体故障时,则应检查定、转子绕组是否接地或轴承是否损坏。绕组接地或局部匝间短路时,电动机虽能起动但会引起熔体熔断而停转,短路严重时电动机绕组很快就会冒烟。
检查绕组接地常采用的方法:用兆殴表检查绕组的对地绝缘电阻,若存在接地故障,兆殴表指示值为零。绕组短路:通常用双臂电桥测直阻的平衡情况,对于绕组接地、匝间短路的处理通常都是重新绕制绕组。
113其它原因
由于轴承损坏而造成电动机转轴窜位、下沉、转子与定子磨擦乃至卡死时,应更换轴承。若在严冬无保温,环境较差场所的电动机,应检查润滑脂。
2、异步电动机运行时温升过高 电动机运行时温升过高。可按以下几方面进行检查和处理。
21过载运行引起温升过高。若经检查确定温升过高是由拖动机械皮带太紧和转轴运转不灵活引起,应会同机械维修人员适当地放松皮带,拆检机械设备,使转轴灵活,并应保持在额定负载状态下运行。
22工作环境恶劣引起温升过高。此时可搭简易凉棚遮阴或用鼓风机,风扇吹风。同时更应注意清除电动机本身风道的油污及灰尘,以改善自冷条件。
23电动机运行故障造成温升过高。电动机绕组有匝间短路及接地存在,或者因轴承运行中损坏,均会引起局部温升过高。这时打开电动机,目视鼻闻,有否烧焦。手摸,比较温度,找出短路处,分开短路部分。轴承损坏可更换轴承。
24由于鼠笼转子导条断裂、开焊造成的温升过高,对电机转子处理后投入运行。
25此外,电动机温升过高还与电动机电压过高或过低有关。
26重新绕制的电动机,由于绕制参数变化也可能会造成电动机在试运行时就发热。此时可测量电动机的三相空载电流,若大于额定值,则说明匝数不够,应予增加。
27正反转频繁或起动次数过多也可引起电机温升过高,这时应减少电机正反转和起动次数,或改用其他类型的电动机。
3、异步电动机运行时有噪声
电动机运行时有噪声,通常是由于起动设备故障,电动机装配不良及轴承损坏等原因所造成。
31起动设备主触头接触不良引起缺相运行,或电动机绕组一相断线,运行时会发出嗡嗡声。起动设备故障可进行处理。后者,则用万用表或直阻表检查电动机绕组,并酌情修复或重新绕制绕组。
32电动机装配不良常见的有两种情况。一是端盖与定子(或者轴承盖与端盖)的坚固螺钉四周紧固不均匀,以及装配止口四周啮合不均匀,造成端盖(或轴承盖)安装不正,影响了定转子的同心度,二是轴承内、外套与转轴、端盖轴孔配合太松,致使定子铁芯与转子相擦,应合理装配。
33轴承滚珠、滚柱、内外套和隔离架等严重磨损以及金属剥落,致使电动机运行时发出很大的金属撞击声和震动声,此时应更换轴承。另外,定子绕组重新绕制后绝缘纸未修剪而与转子相擦、联轴器松动或转轴变形等均可能发生噪声,遇有这些情况应查明原因后对症处理。
4、异步电动机运行时振动过大
电动机运行时振动过大,通常是由于电磁和机械两方面原因所引起。
41电源电压不对称、绕组短路及多路绕组中个别支路断路,或者定子铁芯装得不紧,鼠笼转子导条有较多的断裂或开焊等。这些电磁方面的原因会引起电动机运行时发生振动。电动机转轴弯曲、轴径成椭圆形或转轴及转轴上所附有的转动机件不平衡等,这些机械方面的原因也会引起电动机运行时发生振动。因此,当电动机发生振动过大时,可首先检查传动部件对电动机的影响,然后再脱开联轴器使电动机空转进行检查。
若电动机空转时振动并不大,这可能是由于电动机与所拖动机械的轴中心找得不准,也可能是电动机与所拖动机械间的振动引起电动机的振动。确定振动的原因后,即可会同机械维修人员重新校验,针对机械方面的缺陷进行处理。
42若电动机空转时振动较大,则原因在电动机本身。这时应切断电源,以判断振动是由于机械方面原因还是电磁方面原因所引起。
切断电源后振动立即消除,说明是电磁(下转第18页)方面的原因,应检查绕组并联支路有否断线,鼠笼转子导条是否开焊或断裂。绕组并联支路有否断线可用万用表测电阻值进行分析。绕组并联支路确有断线时,应仔细查出断头后焊牢并作绝缘处理,必要时要重新绕制绕组。
切断电源后若振动继续存在,说明原因出在机械方面,例如:转子或皮带不平衡、轴端弯曲、轴承故障等。转子不平衡可将转子作静平衡或动平衡校验。皮带轮不平衡通常是由于轴孔偏心,可车削后镶套,轴端轻度弯曲可在压力机上校正或车削1-2mm后镶套,轴端弯曲过大时可用电焊在弯曲处表面均匀堆焊一层,然后以转子外圆为基准找中心,在车床、磨床上加工成符合要求的尺寸。此外,电动机的基础混凝土破裂或地脚螺丝、端盖螺丝未上紧等都会引起电动机振动过大,查明原因后,可对这些问题进行处理。
5、机壳带电 机壳带电的主要原因和处理
51引出线或接线盒接头绝缘损坏碰地。检查后套上绝缘套管或包扎绝缘布。
52端部太长碰机壳。端盖卸下后接地现象即消除。此时应将绕组端部刷一层绝缘漆,并垫上绝缘纸再装上端盖。槽子两端的槽口绝缘损坏,细心扳动绕组端接部分,耐心找出绝缘损坏处,然后垫上绝缘纸再涂上绝缘漆。
53槽内有铁屑等杂物未除尽,导线嵌入后即通地。清除铁屑等杂物。
54在嵌线时,导体绝缘有机械损伤。细心扳动绕组端接部分,耐心找出绝缘损坏处,然后垫上绝缘纸再涂上绝缘漆。
55外壳没有可靠接地。按上面几个方法排除故障后,将电机外壳可靠接地。
6、电动机绝缘电阻降低
电动机绝缘电阻降低的主要原因和处理
61潮气浸入或雨水滴入电机内。用摇表检查后,进行烘干处理。
62绕组上灰尘污垢太多。清除灰尘、油污后浸渍处理。
63引出线和接线盒接头的绝缘即将老化。重新包扎引出线接线头。7KW以下电机可重新浸渍处理。
以上所说常见的这些故障,有时不是单独存在,也有可能是多种原因同时存在的,希望大家能够综合考虑以解决设备的各种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小型电机》 作者:王芳 鲁顺昌 2008年第35卷第7期
2、《中国电力教育》 作者:张凯2008年第S3期
3、《电机接地故障的分析与处理》 作者:吴干东2007年第7期
停损是一帖保命丹,可惜大部份人都不知如何运用。认赔是一种快乐的事,认输是一种艺术,不知你何时能体会?有朝一日,如果你的投资行为中只有赚和赔、赢和输、没有套,那么离成功就不远了。
投资人最常做的一件事就是经常原谅自己;怪罪别人,怪罪庄家护盘不力,怪罪上市公司业绩不佳,怪罪分析师报错股票,甚至怪罪全球经济等等,但却鲜少怪罪自己。股市就似象棋对奕,两军交战,布局安排尤其重要,其中多空故布陷阱,欺敌致胜时有所闻。但是真正下棋总有和局的时候,股市则不然,一不小心,小则亏损套牢,严重者倾家荡产,一生积蓄转眼成云烟。
就算非常用心的投资人,勤于研究基本面、技术面、筹码面,充其量十次进出中作对了五次,最后的结果还是输。照理讲十次作对了五次,其结果应该不分胜负,为什么终究还是输呢?道理很简单,每次买对了股票,涨了百分之五就窃窃自喜,涨了百分之十就心满意足,要是涨了百分之十五就急着获利出场,永远无缘享受大利润。反之若买错了股票,跌了百分之五理所当然,跌了百分之十不痛不痒,跌了百分之十五有点紧张了,跌了百分之二十开始期待反弹,最后跌超过百分之三十则准备长期抗战了。
停损观念一直被提出,但问题出在每个投资人心中的停损价,经常随着消息面起伏,也就是说有停损观念,无停损执行力,只要无确实执行,一切便是空谈。本章最重要的即是提出一套标准停损价公式,投资人只要确实实行,那么至少做对一件事,那即是“今天起不会再套牢了”,让我们学习以下做法,跟套牢说拜拜! 不要无端去猜测或预测某股票在什么价位要回调整了。简单的说就是不要预测头部,而是要学会确认头部。每次股价回或反转向下皆会出现头部,通常由五根K线排列组成。
每次头部成立,立即计算停损价
公式:
头部最高收盘价 X 09 =停损价
停损价盘中破掉三十分钟内不再站上来,立即停损出场。
停损价执行的最高原则为宁愿卖错,也不愿扩大损失。
所谓头部最高收盘价意指,当一股票头部出现时,该头部之最高收盘价谓之。通常头部由五根k线组合产生,当一股票涨了一段后出现明显头部,投资人应立即依照公式算好自己的停损价,只要盘中股价跌破停损价30分钟不回,应当机立断进行卖出动作,换句话说,当一股票买进后,即使头部成立,在未跌破停损价之前,可不做卖出动作。此法可在多头时期赚一大段。
一个简单的模拟案例:
头部最高收盘价10元
止损价=10元X09=9元
1 买入价85元,止损价9元,盘中30分钟跌破止损价不回,卖出获利58%,避免继续下跌的风险;
2 买入价9元,止损价9元,盘中30分钟跌破止损价不回,平手卖出,避免继续下跌的风险;
3 买入价95元,止损价9元,盘中30分钟跌破止损价不回,卖出亏损52%,避免继续下跌的风险;
再次提醒:是头部最高收盘价,而不是头部最高价。
1新建一个文档,在工具栏中选择椭圆工具,在工具栏中选择“创建新的形状图层”。打开信息面板,按住shift键,在画面上拖出一个正圆形,在拖动鼠标的同时,注意观察信息面板,看到圆形的长和宽均为24像素时,放松鼠标。这样,一个以前景色为填充色的小圆出现在画布上,同时图层面板上也会出现名为“形状1”的图层。这里,前景色和我们的最终结果可以说没有太大的关系,所以不必理会。
如果你不习惯这种图层剪贴路径的方式,那么也可以用老方法:新建一层,因为我们要用图层样式来实现这个效果,所以,新图层是一定不能少的。用椭圆选框工具绘制一个24×24像素的圆形,方法和上面的一样,填充颜色后取消选择即可。
2如果你采用的是第二种方法,那么双击图层缩略图,调出图层样式菜单。如果你像我一样,采用了第一种方法,那么双击图层名称,调出图层样式菜单。我们为图层添加样式。首先是阴影,点击投影样式,将距离改为3像素,大小为6像素,其他保持默认不变
3接下来是内发光,这是为了强调圆形的边缘。将发光的混合模式由屏幕改为正片叠底,不透明度改为40%,光源色改为黑色;在图索中,将大小改为1像素;品质中,将范围加大到75%,其他保持不变。
4下面是斜面和浮雕,注意:在我们这个例子中,这是最关键的一步,珍珠的形态绝大多数由它来表现。结构面板中,将样式选择为内斜面,方法为“雕刻清晰”,深度为610%,方向为上,大小为9像素,软化为3像素;阴影面板中,角度为-60度,取消全局光,高度为65度,在光泽等高线类型中,首先选择预设的“滚动斜坡-递减”模式,再按修改映射曲线,取消消除锯齿选项,保持默认高光和暗调的颜色和模式,但将不透明度分别改为90%和50%。
点击等高线面板,点击等高线,显示等高线编辑器,将等高线曲线设为和图06相似的形状,你可以先在等高线类型中选择“记录”,然后将之稍加改动就可以了。
等高线的作用非常明显,它赋予珍珠强烈的反光作用,同时,珍珠的圆润也被很好的表现出来
应用了浮雕效果和等高线之后,图像的情况就和你的底色有了很大的关系。如果你一开始用的是深色填充,那么现在你的图像看起来并不太像是珍珠,反而像是金属小球,底色越深,金属效果越明显;如果你用的是浅色的填充,那么你的图像就可能看起来很接近我们的目的了,如果一开始用的是白色,那么你几乎已经得到了一颗完美的白色珍珠了。如果想改变颜色,只需双击图层缩略图,
弹出photoshop的拾色器,在此你可以选择改变图层的颜色。下面的过程,是针对于那些过深的颜色而设定的。
5一般浅色珍珠具有特殊的珍珠光泽,晶莹而柔和,深色珍珠会具有金属光泽,但仍不失柔和色泽,所以我们用颜色叠加来消除过重的色彩。选择颜色叠加样式,设置混合模式为变亮,颜色为白色,不透明度为52%。
颜色叠加的效果对深色珍珠尤其明显。由于海水中所含的矿物元素不同,珍珠会有多种颜色。如果你想得到一些彩色的珍珠的话,在这里就可以得到了,奶**、丁香紫、粉红色、玫瑰色、古铜色、深蓝色、黑色,就看你喜欢的了)。不过要想得到极品珍珠,还有些任务需要完成。
6喜欢珍珠的人都知道,浅色珍珠中以白色稍带玫瑰红色的珍珠为最佳,下面我们就来制作这种珍珠。选择渐变叠加样式,按照默认设定,结果可能有些令人泄气——似乎有些像小钢珠了。
不过不要着急,我们可以用另一种图层样式为它找回光泽,对了,那就是“光泽”样式。在结构的混合模式中选择“叠加”,颜色为rgb(225,159,159),不透明度为72%,角度为135度,距离为8像素,大小为9像素,在等高线样式中选择“锥形—反转”,选择消除锯齿选项。这样,我们就能表现出珍珠表面经过反射]折射和干涉混合作用,所产生的晕彩了。(图12)
到此为止,我们的珍珠样式就全部完成了。你可以点击样式面板中的新建样式按纽,将其保存下来,命名为“pearl”。最好再用预设管理器永久保存,这样就不用担心因重装photoshop而丢失了。
现在我们来检验一下效果。新建一层,点击刚保存的样式,将这一层应用这种样式。选择喷枪工具,将画笔大小设为24,硬度设为100,试试看,在画布上随意喷涂,一串珍珠就出现了。photoshop会在图层内重新分配样式,这样,我们的珍珠就会从浅色到深色自然过渡。要绘制珍珠项链的话,还需要增大画笔间距,下面例子中的画笔间距为107%,再加上一根链子,就可以了。如果觉得单调了些,就用深蓝色作为背景,再加上一些杂色和模糊效果,仿制丝绒衬底,这样能将珍珠衬托得愈加流光溢彩。
如果想要大一些或小一点的珍珠呢?缩小或放大画笔后,在设定了样式的图层上绘制,却发现样式出现了变形,珍珠变得面目全非。。
难道我们只能制作单一直径的珍珠吗?当然不是。photoshop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方法,使我们可以机动灵活的应用图层样式。在图层面板上,右击指示图层效果的图标,从弹出菜单中选择“缩放效果”,
小画笔的直径是12像素,那么我们就将缩放设为50%,这样,图层样式就能与图像完全吻合了。同样,较大的画笔直径为48像素,那么就将缩放值设为200%。这样,不费吹灰之力,你就能得到一颗大东珠了。
单相电机一般是指用单相交流电源(AC220V)供电的小功率单相异步电动机。这种电机通常在定子上有两相绕组,转子是普通鼠笼型的。两相绕组在定子上的分布以及供电情况的不同,可以产生不同的起动特性和运行特性。
单相电机,是指由220V交流单相电源供电而运转的异步电动机。因为220V电源供电非常方便经济,而且家庭生活用电也都是220V,所以单相电机不但在生产上用量大,而且也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尤其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家用电器设备的单相电机的用量,也越来越多。
在生产方面应用的有微型水泵、磨浆机、脱粒机,粉碎机、木工机械、医疗器械等,在生活方面,有电风扇、吹风机、排气扇、洗衣机、电冰箱等,种类较多,但功率较小。
理论上,如果采取措施让单相电机两套绕组中流过的交流电流有一定的相位差就可以启动。如何使两个空间上已错开一定角度的磁势或磁通之间出现一定的相位差,这是解决启动问题的出发点。据此可将单相交流异步电机分为分相式和罩极式两大类。
分相式单相电机
分相式单相电机利用电容或电阻串人感性启动绕组中起到移相作用,使启动绕组和工作绕组的电流相位错开,即所谓“分相”。
(1)电容分相单相电机
由于电容的移相作用比较明显,只要在启动绕组中串人适当容量的电容(一般约为20~50μF),就可使两绕组的电流相位差接近于90°,这时的合成旋转磁场接近于圆形旋转磁场,因而启动转矩大同时启动电流较小。
这种单相电机应用普遍,启动后可根据需要保留(称为电容运行电机)或切除(称为电容启动电机,由置于电机内部的离心开关执行)。如果需要改变电机的转向,只需将任意一个绕组的出线端对调即可,这时两绕组的电流相位关系相反。
(2)电阻分相单相电机
这种电机启动绕组匝数少、导线细,与运行绕组相比电抗小、电阻大。采用电阻分相启动时,启动绕组电流超前于运行绕组,合成磁场为椭圆度较大的椭圆形旋转磁场,启动转矩小,仅用于空载或轻载场合,应用较少。电阻分相式单相电机的启动绕组一般按短时工作设计,启动后由离心开关切除,由工作绕组维持运行。
单相电机点动控制正反转实物接线图
单机电机里面有二组线圈,一组是运转线圈(主线圈),一组是启动线圈(副线圈),大多的电机的启动线圈并不是只启动后就不用了,而是一直工作在电路中的。启动线圈电阻比运转线圈电阻大些,量下就知了。
启动的线圈串了电容器的。也就是串了电容器的启动线圈与运转线圈并联,再接到220V电压上,这就是电机的接法。当这个串了电容器的启动线圈与运转线圈并联时,并联的二对接线头的头尾决定了正反转的。
比起三相电动机的顺逆转控制,单相电动机要困难得多,一是因为单相电动机有启动电容、运行电容、离心开关等辅助装置,结构复杂;二是因为单相电动机运行绕组和启动绕组不一样,不能互为代用,增加了接线的难度,弄错就可能烧毁电动机。
单相电机正反转步骤:
1、准备好万用表,为方便理解操作,先把电机接线盒内四根引线分开,电容取下来暂时不接线。
2、把万用表调至电阻档位,测量哪两根线为主绕阻,哪两根线为副绕阻。我们先测量出有阻值的两根线(两根蓝色线),并记住阻值。
3、再测量另外两根线(两根红色线)的阻值,通过比较,阻值小的主绕阻,阻值大的为副绕阻。
4、把其中任意一根红色线与蓝色线短接到一起。
5、另外两根线分别接到电容的两根引出线,电容不分正负。
6、将电源的零线(蓝色)与“第4步”中短接的两根线相接。电源火线(红色)与电容一端相接。电源地线与电机外壳相接,即可。
220V电机正反转接线法
220V交流电机一般都有启动电容的,电机的三根线有一根是接220V电的零线另外两根是接启动电容的,另外在电容的两端任意一根接220V火线,这时如果电机反转,就把火线从电容上取下来接到电容的另一端就正转了!
220v电机上两个电容正反转实物接线图怎么画?
220v电机上两个电容正反转实物接线图画法:是想在两地分别用一个倒顺开关都能控制电机的正反转,有点意思,也有点难度,其实用接触器和按钮能很简单实现啊,毕竟用倒顺开关在安全和使用寿命上都不是最好的。
雷达成像基于目标的散射点模型雷达通常发射长时宽的线频调(chirp)信号,然后用参考信号对回波作解线频调(dechirp)处理,再将解线频调的回波作横向排列,则在一定条件下它可近似为二维正弦信号模型,通过二维傅里叶变换,可以重构目标的二维像;采用超分辨算法[1~3],还可得到更精细的二维目标像
应当指出,上述二维模型是假设散射点在成像期间不发生超越分辨单元走动,近似认为散射点的移动只影响回波的相移,而子回波包络则固定不变这种近似,只适用于小观察角时参考点附近有限小尺寸目标成像
如果目标较大,特别是在离参考点较远处,越分辨单元移动(MTRC)便会发生,从而使得用简单二维模型获得的图像模糊传统解决的方法是按目标转动用极坐标-直角坐标插值插值不可避免地会有误差,而超分辨算法通常基于参数化估计,对误差较为敏感,这会影响成像质量
本文介绍一种近似度较高的二维模型,并利用该模型通过超分辨算法成像,可获得较好的结果
二、维回波模型
设目标有K个散射点,雷达以平面波自下向上照射目标(图1)目标以参考点为原点相对雷达射线转动,经过N次脉冲发射,散射点Pk点移至P′k点,移动中第n次脉冲时该散射点的垂直坐标为:
ykn=yk+Δykn=xksin(nδθ)+ykcos(nδθ),n=0,1,…,N-1 (1)
式中δθ为相邻脉冲的转角,总观测角Δθ=(N-1)δθ考虑到雷达发射的是长时宽的线频调信号,以原点为参考作解线频调处理,并对信号以 的频率采样,得目标的回波信号(离散形式)为:
(2)
式中Ak为第k个散射点子回波信号的复振幅;fc、γ分别是雷达载频和调频率,c为光速;e(m,n)为加性噪声
图1 二维雷达目标几何图
由于观测角Δθ很小,取近似sin(nδθ)≈nδθ和cos(nδθ)≈1,则式(2)可近似写成:
(3)
式中
式(3)指数项中的第三项是时频耦合项,它是线频调信号(其模糊函数为斜椭圆)所特有的,如果采用窄脉冲发射,则该项不存在将该项忽略,则式(3)成为常用的回波二维正弦信号模型
实际上,式(3)的第三项系“距离移动”项,它与散射点的横坐标xk成正比,目标区域大时必须考虑,而且这还远远不够,散射点的多普勒移动也必须考虑为此,令sin(nδθ)≈nδθ和cos(nδθ)≈1-(nδθ)2/2,则式(2)较精确的近似式可写成:
(4)
式(4)与式(3)相比较,指数中增加了两项,其中前一项是“多普勒移动”项,纵坐标yk越大,影响也越大,这可以补充式(3)之不足;而后项是时频耦合的多普勒移动项,由于Mγ/Fs<<fc,它的影响可以忽略因此,可将考虑MTRC情况下,回波二维模型的一阶近似式写成:
(5)
需要指出,每个散射点的参数之间存在下述关系:ωk/μk=2γ/Fsfcδθ2和 k/vk=fcFs/γδθ由于雷达参数(fc,γ,Fs)和运动参数(δθ)均已知,所以待估计的五个参数中只有三个是独立的本文假设五个参数是独立的,而在成像计算中已考虑参数之间的关系
设{ξk}Kk=1≡{αk,ωk, k,μk,vk}Kk=1,现在我们要从y(m,n)中估计参量{ξk}Kk=1
三、二维推广的RELAX算法
对于(5)式所示的信号模型,令:
Y=[y(m,n)]M×N
则(6)
式中
设ξk估计值为 ,则ξk的估计问题可通过优化下述代价函数解决:
(7)
式中‖‖F表示矩阵的Frobenius范数,⊙表示矩阵的Hadamard积
上式中C1的最优化是一个多维空间的寻优问题,十分复杂本文将RELAX[3]算法推广以求解为此,首先做以下准备工作,令:
(8)
即假定{ i}i=1,2,…,K,i≠k已经求出,则式(7)C1的极小化等效于下式的极小化:
C2(ξk)=‖Yk-αk(aM(ωk)bTN( k)Pk)⊙Dk(vk)‖2F (9)
令: Zk=YkP-1k⊙Dk(-vk) (10)
由于Pk为酉矩阵,矩阵Dk的每个元素的模|Dk(m,n)|=1,显然矩阵Yk与Zk的F范数相同,故C2的极小化等效于下式的极小化:
C3=‖Zk-αkaM(ωk)bTN( k)‖2F (11)
对上式关于αk求极小值就获得αk的估计值 k:
k=aHM(ωk)ZkbN( k)/(MN) (12)
从式(12)可以看出: 是Zk归一化的二维离散傅里叶变换在{ωk, k}处的值,所以只要得到估计值{ k, k, k, k},即可通过2D-FFT获得 k
将估计值 k代入式(11)后,估计值{ k, k, k, k}可由下式寻优得到:
(13)
由上式可见,对于固定的{μk,vk}取值,估计值{ k, k}为归一化的周期图|aHM(ωk)ZkbN( k)|2/(MN)主峰处的二维频率值这样,式(13)的优化问题归结为:在(μk,vk)平面上可能的取值范围内寻找一点{ k, k},在该点处周期图|aHM(ωk)ZkbN( k)|2/(MN)的主峰值比其余各点处的主峰值都大所以,我们通过上述二维寻优获得{μk,vk}的估计值{ k, k},再由式(13)得到{ωk, k}的估计值{ k, k}
实际中,为了加快运算速度,二维(μk,vk)平面的寻优可以用Matlab中的函数Fmin()实现
在做了以上的准备工作以后,基于推广的RELAX算法的参量估计步骤如下:
第一步:假设信号数K=1,分别利用式(13)和式(12)计算 1
第二步(2):假设信号数K=2,首先将第一步计算所得到的 1代入式(8)求出Y2,再利用式(13)和式(12)计算 2;将计算的 2代入式(8)求出Y1,然后利用式(13)和式(12)重新计算 1,这个过程反复叠代,直至收敛
第三步:假设信号数K=3,首先将第二步计算所得到的 1和 2代入式(8)求出Y3,再利用式(13)和式(12)计算 3;将计算的 3和 2代入式(8)求出Y1,然后利用式(13)和式(12)重新计算 1;将计算的 1和 3代入式(8)求出Y2,然后利用式(13)和式(12)重新计算 2,这个过程反复叠代,直至收敛
剩余步骤:令K=K+1,上述步骤持续进行,直到K等于待估计信号数
上述过程中的收敛判据与RELAX算法的收敛判据相同,即比较代价函数C1在两次叠代过程中的变化值,如果这个变换值小于某个值,如ε=10-3,则认为过程收敛
四、数值模拟
1算法参数估计性能模拟
模拟数据由式(5)产生,M=10,N=10,信号数K=2信号参数和实验条件如表1所示,为复高斯白噪声注意两信号的频率差小于FFT的分辨率Δf=Δω/(2π)=01表1给出了信号参数估计均方根误差的统计结果及相应情形时的C-R界,可见,估计均方根误差与CR界十分接近另外表中还给出了估计均值,与真实值也非常接近
表1 二维信号的参数估计、CRB及与均方根差的比较
2SAR成像模拟
雷达参数为:中心频率f0=2424GHz,调频率γ=33357×1011Hz/s,带宽B=1335MHz,脉冲宽度tp=40μs四个点目标作正方形放置,间隔50米,左下角的点作为参考点雷达与目标间隔1公里,观察角Δθ=315,数据长度为128×128采用FFT成像方法时,其纵向和横向距离分辨率为ρr=ρa=1123米,防止MTRC现象发生所需的目标最大范围为[4]:纵向尺寸Dr<4ρ2r/λ=40米,横向尺寸Da<4ρ2a/λ=40米采用常规超分辨方法时,目标尺寸Dr=Da>10米则出现明显的性能下降图2、图3分别给出了RELAX方法及本文推广的RELAX(Extended RELAX)算法的成像结果可以看出,由于目标远离参考中心,已在横向和纵向出现距离走动,采用常规超分辨的RELAX算法产生图像模糊,对于本文算法,则得到基本正确的成像结果图4和图5则比较了RELAX算法和推广的RELAX算法的散射点强度估计结果,可以看到,RELAX算法由于距离走动影响,散射点(除参考点以外)的强度降低对于本文算法,散射点强度接近真实值
图2 距离走动误差下的RELAX成像结果 图3 距离走动误差下的
图4 RELAX方法估计的信号强度推广RELAX成像结果 图5 推广RELAX方法估计的信号强度
五、结束语
现有的雷达成像超分辨算法是基于目标回波信号的二维正弦信号模型,所以仅适用于目标位于参考点附近很小区域时的情形当目标远离参考点时,模型误差,特别是距离走动误差,将使算法性能严重下降或失效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雷达成像近似二维模型的超分辨算法,从而扩大了超分辨算法的适用范围本文进一步的工作包括SAR实测数据成像及ISAR机动目标成像,结果将另文报道
附 录:参数估计的C-R界
下面我们给出式(5)所示的二维信号参量估计的C-R界表达式同时假设式(5)中加性噪声为零均值高斯色噪声,其协方差矩阵未知令:
y=vec(Y) (A1)
e=vec(E) (A2)
dk=vec(Dk) (A3)
式中vec(X)=(xT1,xT2,…,xTN)T,向量xn(n=1,2,…,N)为矩阵X的列向量我们将式(5)改写为如下向量形式:
(A4)
式中 表示Kronecker积,Ω=[{[P1bN( 1)] aM(ω1)}⊙d1…{[PkbN( K)] aM(ωK)}⊙dK],α=(α1,α2,…,αK)T
令Q=E(eeH)为e的协方差矩阵,则对于由式(A4)所示的二维信号模型,其Fisher信息阵(FIM)的第ij个元素推广的Slepian-Bangs公式为[5,6]:
(FIM)ij=tr(Q-1Q′iQ-1Q′j)+2Re[(αHΩH)′iQ-1(Ωα)′j] (A5)
式中X′i表示矩阵X对第i个参数求导,tr(X)为矩阵的迹,Re(X)为矩阵的实部由于Q与Ωα中的参量无关,而Ωα亦与Q的元素无关,显然FIM为一块对角阵所以待估计参量的C-R界矩阵由(A5)式的第二项得到
令:η=([Re(α)]T[Im(α)]TωT TμTvT)T (A6)
式中ω=(ω1,ω2,…,ωK)T,μ=(μ1,μ2,…,μK)T, =( 1, 2,…, K)T,v=(v1,v2,…,vK)T
令:F=[Ω jΩ DωΘ D Θ DμΘ DvΘ] (A7)
式中矩阵Dω、D 、Dμ、Dv的第k列分别为: [{[PkbN( k)] aM(ωk)}⊙dk]/ ωk、 [{[PkbN( k)] aM(ωk)}⊙dk]/ k、 [{[PkbN( k)] aM(ωk)}⊙dk]/ μk、 [{[PkbN( k)] aM(ωk)}⊙dk]/ vk,Θ=diag{α1 α2 … αK}则关于参量向量η的CRB矩阵为
CRB(η)=[2Re(FHQ-1F)]-1 (A8)
可穿戴时代为什么要选它?
“对于一家传统业务快速下滑,近1年半以来,市场无人推荐的冷门公司,有什么非买不可的理由呢”?我们的答案:是的,我们认为确实有一些非买不可的理由!推荐的核心逻辑是什么?我们的答案:“智能穿戴时代将快速到来—国内市场将快速跟进—小面积低功耗器件将爆发—公司业绩快速反转”。可穿戴产品商业化什么时候到来?半年左右的时间将到来。原因1)手机、平板形式智能终端的硬件创新已到达瓶颈期,需要穿戴终端来填补已渐现的需求疲态;2)可穿戴产品技术已经就绪;3)国内外已有一些二、三流公司推出可穿戴商用产品,留给巨头们的时间已不多,行业现状迫使他们尽快推出产品。可穿戴时代国内市场会快速跟进吗?是的,因为:1)因为国内有积累10余年的强大的山寨文化和山寨能力,山寨将成为国内市场的本能选择;2)除了智能识别稍落后外,其他商用产品的条件都具备;为什么可穿戴时代小面积低功耗器件会爆发?因为:1)可穿戴设备的体积重量要远小于手机,相当部分产品携带电池只有手机的1/4~1/10;2)可穿戴使用的频率要远高于手机。因此储能的下降和使用的上升必定会苛求器件的低功耗;为什么小面积低功耗器件爆发首选君正?因为:1)公司产品AP具有终端普适性;2)AP终端BOM中元器件中成本高价值部分;3)AP的低功耗水平很大程度的决定最终产品的成败;4)君正的产品在小面积低能耗方面具有全球优势,且难以被复制;曾让公司败北于平板市场的MIPS生态仍是大问题吗?不是,因为:1)90%的Andriod程序已能直接运行在公司芯片上;2)不能运行的10%应用为高性能游戏,在可穿戴设备的需求几乎可忽略不计;盈利预测,我们预计2013~2015收入分别为096亿、138亿、184亿,增长为-100%、431%、339%,EPS分别为038元、051元、076元,由于公司长期持有大量现金而没有负债,扣除现金后PE分别为32x、24x、16x。给予“增持”评级。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市场、公司经营风险。
可以考虑AMAZFIT智能运动功能手表2S,这款手表采用硬度较高的陶瓷表圈搭配蓝宝石表镜,防水等级为50米,支持跑步、骑行、游泳、铁人三项、椭圆机等11中运动模式,搭配Firstbeat运动算法,可实现最大摄氧量VO2max等运动专业数据展现及运动建议,正常使用情况下续航可达到5天左右,支持外接蓝牙耳机和蓝牙心率带,支付宝离线支付,通知提醒等智能功能,搭配皮质腕带和氟橡胶腕带,可快拆更换,适应不同佩戴场景。
穿戴式智能设备的产品特点
可穿戴式设备应当具备最重要的两个特点:一是可长期穿戴,二是智能化。可穿戴式设备必须是延续性地穿戴在人体上,并能够带来增强用户体验的效果。这种设备需要有先进的电路系统,无线联网并且起码具有一个低水平的独立处理能力。如通过手机蓝牙传输信号
手环选择太多怎么买?不妨来看看
手环本来应该是一种装饰品,不过当智能科技推开了它的大门,那么它将带来巨大的变化。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健康状态,智能手环经过升级后,能够记录用户的健身效果、睡眠质量、饮食安排和习惯等一系列相关的数据,并且可以将这些数据同步到用户的智能手机上。智能手机还可以根据分析给出相关建议,起到通过数据指导健康生活的作用。
那么目前市面上有什么值得购买的手环呢?
荣耀手环6
推荐理由:超大面积彩色屏幕,磁吸式充电摆脱繁琐
荣耀手环6搭载了一块147英寸大彩屏,显示面积相较上代提升了148%,宽广的视野能够让用户浏览更多的信息,操作更加得心应手。
手环采用了25D弧面玻璃设计,浑然一体的外观让触控体验更加流畅,也保证了佩戴时的圆润丝滑。
荣耀手环6侧面的按键上采用了一条亮红线点缀,源自“性能钢炮”标志的设计灵感,暗示超强性能只需一键开启。另外一侧印有荣耀英文LOGO,彰显着它不一样的身份。
经过内部空间的压缩和轻型材料的选用,荣耀手环6的表体重量仅18g。
在此基础上,荣耀手环6搭载低功耗芯片及智能节电算法,还实现了14天超长续航,重度使用也能坚持10天。手环背面还有2个充电触点,一改前作,使用磁吸式充电。
荣耀手环6针对年轻用户带来了潮流的设计,同时18g的重量确实非常轻巧,带来更好的佩戴体验。该手环目前推出标准版和NFC版,618特惠售价分别为199元和239元。
小米手环6NFC269
推荐理由:全功能应用场景,自定义表盘管理
小米手环作为行业支持全功能应用场景的穿戴设备,支持使用的功能也是非常多。
小米引以为傲的多功能NFC功能,既可以是公交卡,还能支持门禁卡开门和银行卡,抬腕即刷即可搞定。
手环上的小爱同学,仅需呼唤即可查天气问咨询,还能控制智能家居开关,省去拿起手机的繁琐步骤。
小米手环6NFC还配备了一块156英寸AMOLED跑道全面屏,显示面积增加50%,326PPI达到了视网膜级别,显示效果清晰细腻,且支持动态彩显。一改原有的实体触摸按键,引入了全新手势操作,轻松滑动即可高效操控手环。
小米手环6还实现了接近AppleWatch等智能手表的信息显示能力,除了日期、时间和天气,还同时显示了步数、消耗热量、PAI、心率以及手环剩余电量。
不仅如此,小米手环6提供了许多基于上一代的重制版表盘,还拥有丰富的个性表盘、IP表盘,自定义表盘和彩色腕带。
小米手环6的本体依然采用了家族传统的「米粒」设计,机身背部提供了传感器和充电触点,沿用了上一代的磁吸充电方式,日常使用长达14天的续航。目前618特价优惠269元,性价比很高。
华为手环6
推荐理由:神似手表的大号手环,联手医院护你健康
华为手环6的正面采用了一块147英寸屏幕,长宽比例接近2:1。所以华为手环6与其说是智能手环,不如像是一块智能手表。
比较宽的方形屏幕为它显示更加丰富的内容和桌面提供了更多可能,除了众多第三方内容,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选择显示的内容。
机身右侧提供了一枚按键,它可以用来呼出程序列表,以及返回表盘。
华为还联手301医院通过高精度PPG传感器和心率监测技术全天候监测用户的心律,用户可使用心脏健康研究App了解检测结果,针对检测出现的额问题获得更加专业的建议和指导。
目前华为手环6标准版售价249元,考虑到NFC应用场景或许更多,更推荐购买NFC版本,仅需329元。
OPPO手环活力版
推荐理由:双支付系统,血氧监测
在智能穿戴领域而言OPPO手环虽然是一位“新人”,但凭借过硬的技术条件和优秀软件调教,让OPPO手环备受消费者喜爱。
在日常使用方面,OPPO走在行业前列,是目前唯一业内首家支持微信、支付宝双平台支付的产品。通过绑定后,OPPO手环活力版能够脱离手机独立完成支付功能,解决外出手机无电的窘境。
当下年轻人的亚健康问题日益普遍,正逐渐引起重视。而睡眠作为最重要的健康参考数据,OPPO手环活力版支持连续血氧监测、间隔血氧监测和单点主动血氧监测,精准测量血氧饱和度和呼吸状态。
此外,OPPO手环系列支持24小时心率监测,并在检测到心率异常时进行震动提醒。
Keep智能手环
推荐理由:运动爱好者最佳搭配
Keep智能手环不只是做到的不只是时间,更是提醒用户完成步数的好利器,可以通过app来自定义步数和查询历史步数,充分了解自己一天之内的基本运动情况。
既然是运动手环,那么硬件实力依然在线。
Keep智能手环搭载了一块11英寸大彩屏,宽大的视野能够让用户浏览更多的信息,同时还能查看到自身的运动状态,更加得心应手。
续航方面,日常使用状态下长达14天,丝毫不用担心续航问题。还支持5ATM的防水等级,不用担心游泳训练时手环发生入水情况。
目前Keep智能手环售价仅需99元,有兴趣的用户不妨看看。
生活中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到底有什么样的作用
比如智能手环,可以监测睡眠质量,每天运动情况,心率状态甚至心脏疲劳度。智能方面,可以来电提醒、短信提醒、微信提醒、久坐提醒等,功能实用且丰富。
“飞龙”战机不仅是皇家海军的最后一款螺旋桨式战斗机,也是韦斯特兰公司的最后一型固定翼飞机,在此之后两者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最后的“飞龙”
——韦斯特兰“飞龙”(Wyvern)舰载战斗机
韦斯特兰“飞龙”(Wyvern)一开始是作为一种“鱼雷战斗机(Torpedo Fighter)”提出的,主要作为白天战斗机和鱼雷轰炸机使用。这个概念本身看起来并不比飞机本身显得更加古怪。很显然,多用途的概念对舰载战斗机来说是非常有利的--航母所能携带的飞机数量是受到严格限制的,增加飞机的功能就是增强航母的战斗力。韦斯特兰的“飞龙”顺应了当时的用战斗轰炸机来取代轻型/中型轰炸机的风潮,同时战斗机携带鱼雷作战也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在此之前福克-沃尔夫 Fw 190A-5/U14 和布莱克本“火把”战斗机都已经把鱼雷作为主要的武器了。不过,后者的糟糕表现本是可以起一个小小的警示作用的…………
1944 年 11 月,皇家海军发行 N11/44 设计规范,要求研制一种以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的“鹰”活塞发动机为动力的、能够携带鱼雷的新型舰载战斗轰炸机。这种飞机可以携带的武器装备包括 4 门 20 毫米机炮,八枚火箭弹,3 枚 450 公斤炸弹,一枚 825 公斤或是 20 英尺长的鱼雷。与此同时,皇家空军也有意定购一批同类的飞机作为陆基警戒战斗机使用,不过唯一的分歧在于空军更青睐新兴的喷气动力,最后只好作罢。
“飞龙”的原型机,机身上的“P”代表原型机(Prototype)
最终皇家海军选中了韦斯特兰公司的总设计师约翰•迪格比(John Digby)的设计方案。迪格比的设计方案采用了前缘平直后缘略带弧度的半椭圆形机翼,机翼略带上反角形成倒海鸥形机翼。机翼内侧安装了面积巨大的“费尔雷年轻人襟翼”,外侧是简单襟翼和副翼。机身经过仔细的修形,外形相当的流畅。3,550 匹马力 24 缸的罗•罗“鹰”发动机带有一对长面包形的散热器,在机翼下面还有一个油冷却器。前倾的发动机整流罩为飞行员提供了极好的前方视界,这对一种单发的活塞式战斗机来说显得尤其难得。机头部分是一对八叶共轴反转螺旋桨配合马力强大的发动机,为“飞龙”提供了充足的动力。由于机身前部安装了庞大的动力部分,考虑到配平的需要,加大了垂尾的面积。
试飞中的“飞龙”原型机
1946 年 12 月 12 日,试飞员哈罗德•彭罗斯驾驶原型机 TS371 完成了首飞。紧接着又制造了另外 5 架原型机和 10 架预生产型,预生产型被命名“飞龙”TF1。除了首架原型机之外,所有的飞机都安装了弹射座椅。然而整个试飞工作相当的不顺利,事故频繁发生,最终导致两架原型机坠毁。经过研究韦斯特兰的工程师们认为,主要问题就出在发动机和螺旋桨上。很快他们就决定放弃活塞发动机,转而选用涡轮螺旋桨发动机。
陈列在英国海军航空兵博物馆内的“飞龙”TF1
20 世纪 50 年代世界主要国家的空军都已经跨入了喷气时代。但是由于对喷气机能否适应航母的操作还有疑问,很多国家都倾向于在航母上使用涡桨发动机的战斗机。但是在当时涡桨发动机是一个新生事物,还很不成熟。在美国道格拉斯公司原本打算用涡桨动力的 A2D 取代活塞式的 AD 攻击机,但是由于艾利逊 T40 发动机糟糕的可靠性最后之得作罢。在苏联图波列夫的图-91 舰载攻击机计划在斯大林去世之后,随着苏联的第一代航母梦一起破灭。
道格拉斯 A2D
图-91
当时可供“飞龙”选择的涡桨发动机有两种。罗•罗的“克莱德”和阿姆斯特朗•西德利的“蟒蛇”。克莱德是一种双轴涡桨发动机,最大马力 4,030 匹,同时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第一架安装克莱德发动机的原型机编号 VP120,和 TS371 相比在外形上有了不小的变化。首先,去除了发动机散热器和油冷却器(因为不需要了),相应的缩小了垂尾面积,换装了一副 6 叶的对转螺旋桨。为了适应动力形式的变化,在机翼上方的机身两侧各开了一个排气口。1945 年 1 月 18 日,VP120 成功首飞,并且在随后展示了出色的性能。不可思议的是,到最后生产计划不得不被取消。原因竟然是罗•罗公司拒绝继续生产涡桨发动机!对此罗•罗的解释是他们需要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更有前途的喷气式发动机的生产中去。
“飞龙”TF4 的模型,从这个角度可以看清楚复杂的翼面控制系统
无奈之下,韦斯特兰只好选用马力要小的多(3,760 匹)的”蟒蛇“发动机。蟒蛇是一种轴流式涡桨发动机,带有 14 级的压气机。1949 年 3 月 22 日,首架安装蟒蛇发动机的”飞龙“TF2 原型机 VP109 首飞。除了安装了 8 叶的对转螺旋桨、翼根延伸段又加装了油冷却器之外,它在外形上和 VP120 没有什么不同。很快韦斯特兰公司又完成了第二架原型机和若干架 T3 双座教练型的制造。不幸的是试飞工作显示要让“蟒蛇”发动机能稳定可靠的工作还要有许多事情要做,飞机的操控反应速度也不能让人满意。试飞结果让韦斯特兰的工程师大失所望。他们甚至表示:如果可能他们愿意使用老式的活塞式发动机--当然这只能是一个笑话。不管怎样,随后韦斯特兰生产了 20 架安装“蟒蛇”的 TF2 型,1950 年 6 月 21 日开始了在航母上的测试。
飞龙系列中最重要也是产量最大的型号是 TF4(后来更名为S4),改装了 4 架新生产了 87 架。和前期型号相比 TF4 又有所不同。最明显的特征是去除了前部的发动机进气口,因此螺旋桨的桨毂盖也要大的多。为了提高纵向的稳定性在水平尾翼上加装了两片小型垂直安定面,修改了副翼,弹射座椅换成了马丁•贝克 Mk2B,坐舱也得到了加强。后期的某些飞机还增加了带孔的俯冲减速板、三片式风挡和翼尖油箱。
皇家海军涂装的“飞龙”S4
1953 年 5 月“飞龙”进入皇家海军的 813 中队服役,替换过时的“火把”战斗机。813 中队后期的母舰是“鹰”号和“阿尔比恩”号航母。皇家海军的其他几个装备“飞龙”的作战单位是 827,830 和 831 中队。1956 年 11 月,813 和 830 中队被投入到英国政府应对苏伊士危机的行动中,不过只有 830 中队投入了实战,在 79 次出击中损失了两架“飞龙”。1958 年 3 月,813 中队作为最后一个“飞龙”中队被解散,结束了这种飞机短命的服役生涯。所有型号的“飞龙”的总产量是 127 架。
“飞龙”战机不仅是皇家海军的最后一款螺旋桨式战斗机,也是韦斯特兰公司的最后一型固定翼飞机,在此之后两者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飞龙 TF1 数据:
动力:3,550 马力罗尔斯•罗伊斯“鹰”活塞发动机。
性能:极速 734 公里/小时,实用升限 10,000 米,最大航程 1,900 公里。
飞龙 S4 数据:
动力:2,734 千瓦阿姆斯特朗•西德利“蟒蛇”,重 536 公斤。
尺寸:翼展 1342 米(折叠后 61 米),长 1288 米,高 457 米(机翼折叠后 511 米)。
重量:空重 1,080 公斤,最大起飞重量 11,113 公斤。
性能:极速 708 公里/小时(低空 616 公里/小时),爬升率 2,130 米/分,实用升限 8,535 米,转场航程大于 1,445 公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