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九广铁路钟楼
位于尖沙咀天星码头广场侧的钟楼于1915年在现址矗立,高44米,楼顶装有7米高的避雷针,建筑风格充满殖民统治时代的色彩。钟楼是1916年落成的旧九广铁路总站大楼唯一保留下来的建筑物。铁路总站于1975年迁往红磡,旧火车总站大楼拆卸,钟楼则保留下来,成为尖沙咀的地标。钟楼于1990年列为法定古迹,亦是尖东海滨长廊的起点。
福德古庙
福德古庙又名尖沙咀土地庙,是尖沙咀唯一的华人庙宇,建于1900 年,供奉福德土地。
前九龙英童学校
前九龙英童学校于1902年落成,是典型的维多利亚时代建筑物。这幢楼宇是香港现存最古老、为居港外籍侨民而设的学校建筑。因应本地的气候,建筑物设有宽阔的走廊、高耸的天花和金字塔顶。这建筑物在1991年列为法定古迹,现用作古物古迹办事处,每逢周五下午特设免费导赏服务,供游人参观。
海港城
位于尖沙咀天星码头旁的海港城,共有700多家商铺和时装店、而海港城所在的广东道,更是世界名牌旗舰店的集中地,潮流荟萃。海港城有50多家食肆、两家**院和三家酒店,为顾客提供「一站式购物」乐趣。整个商场由四个互相连接的购物区组成,分别是海运大厦、马哥孛罗香港酒店商场、海洋中心及港威商场,各具特色。
香港体育馆
香港体育馆(简称红馆)于1983年4月27日开幕。体育馆的设计非常特别,外形呈倒金字塔状,室内没有一条支柱。馆内设有12,500个座位,是设备完善的室内多用途场馆,适合举行不同类型的活动,演艺节目、文化表演、国际体育赛事以至大型会议及聚会均宜。
香港文化中心
香港文化中心位于尖沙咀海傍,其独特的陡坡外形至为突出。香港文化中心配合香港艺术馆和香港太空馆,汇聚成文化艺术集中地。
文化中心设有音乐厅、大剧院和剧场。华丽的音乐厅呈椭圆形,可容纳约2,000名观众,适合各类型的音乐演出。大剧院有1,730个座位,适合举办歌舞剧、中国戏曲、歌剧、舞蹈等节目。国际级大型音乐剧《歌声魅影》与《孤星泪》均曾在此上演。剧场则可容纳300至500名观众,是推广实验话剧和舞蹈的好埸地。馆内亦设有展览馆、排练室及会议室等,开放给市民租用。文化中心广场也是举行各类户外展览、节日活动、比赛和表演的理想地方。文化中心提供导赏服务,以便访客参观中心的各项设施。
香港艺术馆
香港艺术馆创立于1962年,最初设于大会堂高座,至1991年迁往尖沙咀香港文化中心旁的现址。馆内设有多个展览厅,藏品总数逾15,700件,包括中国书画和古代文物精品、具历史意义的画作及本地艺术家创作等。艺术馆尚有其他有关艺术教育与推广活动的设施,包括演讲厅、工作室、艺术参考图书馆、艺术馆之友室及艺术馆商店。
香港历史博物馆
香港历史博物馆原位于九龙公园,及至1998年迁往尖沙咀东部香港科学馆侧,是一座综合性的现代化博物馆大楼,藏品数量逾90,000件。新馆占地17,500平方米,其中8,000平方米为展览场地,包括可供举行临时展览的专题展厅,以及面积达7,000平方米的长期展厅。名为「香港故事」的长期展览,是新馆的焦点所在。这个展览透过生态造景、全景萤幕、实景摆设、互动节目等多元手法,介绍香港六千年的历史,展厅包括地貌与气候展览厅、生态环境展厅、史前展厅、历史朝代展厅、民俗展厅、鸦片战争展厅、早期香港发展展厅、日占时期及现代都市展厅。博物馆大楼内还设有演讲厅和活动室,供举办教育及推广活动。
香港天文台
香港天文台在1883年落成,座落于九龙公园对面的小山丘上。天文台早期的工作包括观测气象和地磁,以及根据天文观测资料测时,由1884年起始作定时气象观测。这一百多年来,天文台一直肩负本港天气监测和预报的重任。
香港天文台主楼是一幢富殖民地色彩的长方型砖屋,楼高两层,外墙经过粉饰,并建有拱形窗门、长廊及凉廊。天文台在1984年被列为法定古迹。
香港科学馆
香港科学馆于1991年4月正式启用,楼高四层,共有16个展区。馆内展品约500件,涉及的科学范畴十分广泛,包括电脑、机械人、运输、通讯、生命科学、食品科学、气象学、地理和家庭科技。馆内约七成展品为互动展品,可让参观人士亲身发掘科学的奥秘。馆内最为瞩目的展品为「能量穿梭机」,是世界上同类型展品中最巨型的一件,参观人士可观看多个圆球在两座22米高的能源机械塔之间滚动,展示能量与运动的转化。游客亦可以驾驶模拟控制的飞机或汽车、与电脑斗智或测试自己的反应和感知能力。科学馆是人类与科学交流的地方,馆内并设有导览厅、实验室、能源效益中心、电脑室和儿童天地,欢迎访客使用和参观。
香港太空馆
香港太空馆位于尖沙咀海傍,在1980年10月正式揭幕,向市民推广天文和太空科学知识。太空馆外观呈半蛋形,是九龙半岛的独特标记。东翼的天象厅设有全世界其中一个最大的天象放映馆,除了经常播放天象节目和全天域**外,更是世界上第一座拥有全自动天象节目控制系统的天文博物馆。馆内亦设有多个展览厅及演讲厅,专题介绍太空科学与天文学的知识。太空馆亦设有礼品店,供天文爱好者选购精品和书籍。
洪圣殿
洪圣殿位于大角咀福全街 ,原为界限街与大角咀道交界福全乡原址的庙宇。1928年,政府重新发展福全乡,庙宇亦迁往现址。为纪念福全乡,庙前的街道命名为福全街。洪圣殿内现存有光绪七年 (1887年)的铜钟及1930年迁建庙宇的重修碑记。庙内主祀有海神洪圣,并配祀黄大仙、观音、地藏、北帝等神只。洪圣殿已获古物谘询委员会评定为三级历史建筑物。
玉器市场及玉器街
位于油麻地甘肃街及炮台街交界的玉器市场于1984年启用,是选购玉器纪念品的好地方。市场由两个相连的场地组成,东面的场地约有三百多个档位,西面则约有100个档位。这些档位售卖各类玉器,价钱由数元至数十万元不等,顾客包括本地人及游客。
在西面的场地,有代人写信的档位,提供多元化服务,包括中国书法、代写中、英文信件、填写申请表格和报税单,属难得一见的古老行业。
玉器市场旁甘肃街与佐敦道之间的一段广东道俗称「玉器街」,有超过100家玉器商店,售卖较高档次玉石制品及首饰,同时亦提供玉石和宝石鉴定服务。
九龙公园
九龙公园是尖沙咀闹市中的净土绿洲。公园在1970年6月24日正式启用,并于1989年重建。公园占地1347公顷,设有多个主题花园、鸟湖、百鸟苑、图腾柱、树木研习径及符合国际标准的室内温水泳池等等。公园逢星期日设功夫阁,有中国传统武术和文艺表演。游人在星期日及公众假期下午,亦可在公园长廊的艺趣坊买到精致的手工艺品。
诺士佛台
诺士佛台位于香港天文台侧的小山丘上,以特色酒吧及餐厅闻名,并有「九龙兰桂坊」之称。这里有不少异国风情的餐厅,提供土耳其、俄罗斯、西班牙、日本等各国美食,在黄昏至入夜时分最为热闹。不论是浪漫约会或是知己畅聚,诺士佛台都是上佳之选。
朗豪坊
朗豪坊位于旺角的心脏地带,是市区重建局与鹰君集团合作兴建的三合一大型发展项目,总面积达180万平方呎。朗豪坊是由三个主要项目组成,包括: 一座60层高甲级办公室大楼,坐拥维港全景及整个九龙半岛景观; 一家提供665个房间的五星级酒店; 一座楼高15层,设有超过300间潮流名店、食肆及娱乐场所的大型购物中心,其中通天广场内的数码天幕及通天梯,是朗豪坊购物中心最瞩目的焦点。 雷生春
「雷生春」由建筑师布尔先生设计及兴建,约在1931年落成,现为一级历史建筑,建筑特色是有贯通且宽阔的临街外廊(俗称「走马骑楼」)。这里的地面楼层曾是「雷生春」跌打药店,上层则为住所,代表着以前「下铺上居」的生活方式。
「雷生春」现已改建为「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 ─ 雷生春堂」。大楼的地面是凉茶馆及展示区,一楼至三楼为中医药诊所。地面展示区免费开放,您也可以预约免费导览服务,参观其他楼层。
旺角花墟
这个位于花墟道、园圃街、太子道西与园艺街一带的鲜花墟巿源于上世纪四十年代,时至今日,已由当初的街头摆卖发展至现时商铺经营。旺角花墟是全港最大型的鲜花零售及批发市场。该地段聚集了超过100家鲜花零售和批发商店,出售的鲜花不单来自本地花农,也有世界各地进口的品种。除售卖鲜花外,该处的商铺亦出售盆栽、仿真花、摆设和园艺材料等,是爱花之人必到景点之一。
弥敦道
弥敦道是九龙区的主要道路之一,由尖沙咀海傍一直伸展至九龙半岛以北的界限街。这条著名的街道是九龙半岛最早建筑的道路,在1860年开始修筑,初名「罗便臣道」,后由1904年上任的总督弥敦下令扩建,并于1909年改名为「弥敦道」。经过近一百年的发展,现在街道两旁均是商业和住宅楼宇,高厦林立。佐敦至尖沙咀一段弥敦道是繁忙的购物区,入夜后,大道两旁商铺及酒店的霓虹招牌五光十色,闪烁生辉,游人络绎不绝。
水月宫 (观音庙)
农历正月廿六日是「观音开库」的日子,每年均有逾万名善信于当天到水月宫向观音「借库」。水月宫内存放光绪十年(1884年)的洪钟及1927年重修碑记。水月宫主殿供奉观音,配祀包公、龙母和六十花甲太岁,另外两个厢房分别为书院及公所。水月宫已获古物谘询委员会评定为三级历史建筑物。
天际100香港观景台
「天际100香港观景台」坐落于香港最高的环球贸易广场100楼内,是香港最高的室内观景台,访客可以360度鸟瞰整个维多利亚港的美景。「天际100香港观景台」设有大型的多媒体互动展览,生动地介绍香港独特的历史及文化,让访客深入了解香港。
波鞋街
旺角登打士街与亚皆老街之间一段百余米长的花园街俗称「波鞋街」,这里汇聚了数十家运动用品店,除提供大量时款运动鞋和体育用品外,更有限量版和特别版波鞋发售,每天游人络绎不绝。
圣安德烈堂
始建于1906年,圣安德烈堂位于尖沙咀弥敦道,是本港其中一座圣公会教堂,会众来自世界各地。教堂获遮打爵士捐款,由政府批出67,500平方尺土地于1906年建成。教堂大楼呈十字形,右面为一座饰有彩色玻璃的钟楼,属于典型的哥德式红砖建筑物。后面山坡上的建筑物则为前女佣及管理员宿舍,于1910年左右兴建。日治时期,教堂曾被改为神道教圣坛,牧师也被扣押。牧师楼则用作神道教祭司与日本在港特务首领的居所。教堂在1959年恢复原貌,并于1979年增建一座基督教中心,提供更多服务和活动。每逢礼拜日,教堂也会提供英语及普通话崇拜。圣安德烈堂已获古物谘询委员会评定为二级历史建筑物,并于2006年获颁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文物古迹保护奖优秀奖。为了提供现代设施所需的空间,教堂于2012年开始进行扩建,新教堂将命名为「生命中心」,预计于2014年开幕。
天星码头
自1898年起,绿白两色的天星渡轮每天穿梭港岛及九龙两岸。乘客可从尖沙咀的天星码头登船,沿途饱览维港两岸景色,一尝这誉为「人生五十个必到景点」的滋味。
天星小轮有限公司于1898年5月1日成立,公司取名源于属下船只的名称皆有「星」字。当时渡轮每40分钟至1小时一班,行程往返中环毕打街及尖沙咀九龙角,而每星期则有两天(星期一及星期五)暂停服务,以便为船队补充燃料。现时渡轮已增至约6至20分钟一班,行程往返尖沙咀及中环 / 湾仔。乘坐小轮渡海只需8分钟,乘客沿途可饱览维港两岸怡人的景色。
庙街夜市
庙街因毗邻油麻地天后庙而得名,亦称为「男人街」。因为该处大部分摊档出售的货品均以男性顾客为对象。部分摊档在下午二时开始营业,但最热闹的时间是晚上七时之后。庙街摊档以售卖价格相宜的商品为主,包括趋时的服装、牛仔裤、手袋、镭射唱片、钟表及打火机等。
庙街食档林立,各类海鲜及地道食品均有出售。除了食物款式多和价钱大众化外,该处独一无二的环境和热闹气氛,也是吸引顾客的原因。
在庙街天桥底,占卦的算命先生和专业奕棋者在火水灯旁聚集,而榕树头外围则有人表演粤剧折子戏,甚至演唱中西流行曲。
星光大道
尖沙咀海滨长廊近新世界中心一段是为著名的「星光大道」,于2004年4月正式开放给市民和游客参观。「星光大道」地面装嵌了香港**界幕前巨星和杰出幕后工作者的纪念牌匾和手印。游客漫步「星光大道」,不但可以饱览「东方之珠」的优美维港景致,并可回顾香港**发展的里程碑,亦可与武打巨星李小龙及本地动画代表麦兜的铜像合照。此外,在「星光大道」上欣赏每晚举行的「幻彩咏香江」,视野和位置都是绝佳的。
清真寺
位于九龙公园旁的清真寺,原是为印度裔信奉伊斯兰教的英籍士兵而建的小型清真礼拜堂。该寺原设于1892年建成的威菲路军营侧。
由于威菲路军营其后辟作九龙公园,加上回教徒数目日增,故旧清真寺拆卸重建。新寺于1984年落成,楼高四层,占地1,500平方米,内外均以白色大理石建造,采用传统的伊斯兰建筑设计,屋顶呈桃形,四角建有尖顶宣礼塔,可供3,500人同时礼拜,是全港最大的回教寺院。
西九文化区
西九文化区(西九)是香港特区政府为支持香港文化艺术发展所作出的一项重要策略性投资。西九将提供香港文化艺术界长远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以及促进文化和创意产业的有机发展。西九将发展成具备世界级文化艺术设施、卓越人才、地标式建筑及优质节目的综合文化艺术区,并成为提高生活质素的推动力,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文化门廊。
西九用地位于西九龙填海区南端,占地40公顷,其中23公顷将辟作休憩空间,供公众享用。西九将分阶段提供15个不同种类和规模的表演艺术场地,包括大型表演场地、音乐厅、室乐演奏厅、戏曲中心、大剧院、中型剧院和黑盒剧场。此外,西九将兴建一所具备博物馆功能,并聚焦20至21世纪视觉文化的文化设施(“M+”),以及专注于文化艺术和创意产业的展览中心。西九亦将设有零售、餐饮和娱乐设施,以及住宅、酒店和办公室。按现时计划,西九文化区管理局已经于2013年开始建造小型展览馆、西九中央公园部分地方及戏曲中心。至于其他纳入第一期发展的主要文化艺术设施,将于稍后落成启用。各项文化艺术设施将由2015年起分阶段落成启用。
天后庙
天后庙位于油麻地庙街近众坊街(俗称「榕树头」)一带。庙宇分为五部分,其中为纪念天后娘娘(道教的镇海女神)而兴建的部分占地最广。其他部分则包括观音楼、城隍庙、观音楼社坛,以及在最右方供算命先生专用的地方。
天后庙始建于1870年,后因风灾摧毁,在1890年重建。庙内保存大量珍贵文物,对研究油麻地区历史及社会发展,有极大价值。这座古庙已评定为二级历史建筑。
尖沙咀海滨长廊
海滨长廊是尖沙咀的旅游胜地。长廊由尖沙咀天星码头一直伸延至红磡,维多利亚港与香港岛的美丽景色尽入眼帘。绚丽景致不但引来世界各地的游客,更吸引大批摄影爱好者前来取景拍照。海滨长廊不单是一家大小散步的好去处,也是情侣及青少年聚集的热门地点。每逢农历新年,数以万计市民涌到此处,观赏维港烟花汇演。
通菜街〔金鱼街〕
位于旺角道与水渠道的一段通菜街俗称「金鱼街」。该地段开设了约50间水族店和宠物店,售卖不同品种的观赏鱼和水族用品,以及猫、犬、蜥蜴、龟、蛙等宠物。「金鱼街」已成为游人选购观赏鱼、水族用品及宠物的好去处。
通菜街〔女人街〕
女人街是指亚皆老街与登打士街之间的一段通菜街,是本地居民及游客的热门购物地点。该处的摊档由中午营业至晚上,出售各式各样的廉价货品,包括服装、手表、手袋、化妆品、饰物、家居用品及玩具。女人街早期以出售女性时装而得名,是购买平价货的胜地。
油麻地警署
油麻地警署在1873年初建于上海街与众坊街交界,在1922年迁往广东道现址。警署极富英国爱德华时代建筑特色,已获古物谘询委员会评定为三级历史建筑物。
园圃街雀鸟花园
雀鸟档云集的康乐街,即著名的「雀仔街」,因市区重建而于1997年中清拆。为保留这世界知名的香港特色景点,政府把园圃街附近一幅用地发展为主题花园,命名「园圃街雀鸟花园」。
占地约3,000平方米的园圃街雀鸟花园约有70个摊档,售卖各类雀鸟、鸟笼及饲料等。花园采用中国亭园式建筑,优美雅致,吸引不少游人及雀鸟爱好者前来参观。
1881 / 前水警总部
座落于尖沙咀广东道,前身是建于1884年,拥有逾120年历史的前水警总部,具维多利亚的建筑特色;当中包括前水警总部主楼、前马廐、前报时塔、前九龙消防局及前已婚职员宿舍。前水警总部为现存最古老的政府建筑之一,于1994年被列为法定古迹。2003年,长江实业投得此建筑的发展权,成为香港第一个由私人参与发展的古迹活化再用项目。
项目中保留了建筑物的原貌,并加入了购物、饮食、娱乐等元素,成为文化旅游、购物消闲的一个好去处。
南海是世界“四大海底储油区之一”。据估计,这里的石油天然气地质储量超过200亿吨油当量;这里还有丰富的矿物资源,含有锰,铁、铜、钴等35种金属和稀有金属锰结核;盛产各种海产品,有海洋生物2850多种。
如此丰富的资源是如何形成的当今为何吸引众多目光未来又有怎样的开发前景让我们共同探索。
油气:“第二个波斯湾”
在距今约25亿年到6500万年前的中生代,整个地球气候温暖湿润,因而物种也空前繁盛。从中生代中期的侏罗纪开始,铁板一块的古联合大陆开始分裂;到了此后的白垩纪,南美洲与非洲大陆之间开始形成南大西洋,特提斯海则把欧亚大陆与非洲分开。在太平洋板块俯冲以及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的共同作用下,最终形成了今天的南海周边盆地。
中生代物种的极大繁盛,为油气形成提供了最为重要的“温床”。目前地球上发现的油气资源中,八成以上的石油以及六成以上的天然气,都来自中生代的大陆边缘盆地沉积物。在亚洲东部,从俄罗斯远东、中国东部到南中国海,分布着大量中生代大陆边缘盆地。到目前为止,无论是俄罗斯远东地区,还是中国东部沿海陆上、东海区域,都发现了大量的油气资源。
中国南海更是如此。目前,南海大陆架已知的主要含油盆地有十余个,面积约8524万平方公里,几乎占到南海大陆架总面积的一半。中国国土资源部的数据显示,南海有含油气构造200多个,油气田180个。根据美国能源部能源情报署的估计,南海地区已探明的石油储量约为70亿桶(1吨原油=733桶原油),日产量已经达到了250万桶。而美国地质勘探局(USGS)和其他机构的研究则显示,这个地区的天然气储量,很可能相当于石油储量的两倍以上。
按照最为乐观的估计,南海地区潜在的石油总藏量可能约为550亿吨,天然气20万亿立方米以上,绝对堪称“第二个波斯湾”。而根据国土资源部的统计,截至2006年底,中国石油的剩余经济可采储量仅为20亿吨,天然气也仅为24万亿立方米。
根据国土资源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多年的分析,南海北部海相中生代地层,分布于珠江口盆地东部神狐一东沙一澎湖一北港隆起两侧的凹陷中,南海南部海相中生代地层则主要见于南沙的礼乐盆地、南薇盆地、北巴拉望与西巴拉望盆地。在这些区域,有可能藏有油气资源的结构分布都相当广泛。1989年以来,菲律宾与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石油公司合作,在北巴拉望盆地已经发现了一大批储量丰富的油气田,估算天然气可采储量达1226亿立方米,石油可采储量6754万吨。
除了中生代油气结构,在南海还发现了新生代中新统(距今2330万年到530万年前)产油结构。其中,位于南海最南端的文莱一沙巴盆地,就是以新生代中新统砂岩为主要油气产层的,这一盆地已经使文莱连续20多年保持日产20万桶原油的生产规模。
可燃冰:水火交融的产物
提起百慕大,许多人都会不寒而栗。在这片被称为“死亡地狱”的海域,传言从1945年以来,有数以百计的飞机和船只神秘失踪。无情吞噬生命的“魔鬼”究竟是谁美国科学家提供了一种答案——不是外星人或某种未知的神秘力量,而是加勒比海海底深处强烈释放出的甲烷水合物。这个甲烷水合物就是我们常说的可燃冰。
当人们想到能源时,脑海中总是出现燃烧和火焰,而把冰块看作是与之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但是今天,科学家却发现一种在特定低温高压条件下形成并稳定存在,广泛发育在浅海底层沉积物、深海大陆斜坡沉积地层和高纬度极地地区永久冻层中的天然气水合物——一种似冰状的白色固体物质,因含有大量甲烷而可燃,这便是“可燃冰”一词的由来。
可燃冰由海洋板块活动而成。当海洋板块下沉时,较古老的海底地壳会下沉到地球内部,海底石油和天然气便随板块的边缘涌上表面。当接触到冰冷的海水和在深海压力下,天然气与海水产生化学作用,就形成水合物。可燃冰有很强的吸附天然气能力,1个体积单位的可燃冰可以分解为164个单位的天然气及08个单位的水。也就是说1立方米的可燃冰释放出来的能量,相当于164立方米的天然气。由于可燃冰燃烧时不会产生残余物,而且使用方便、清洁卫生,能减少环境污染,因此,科学家们一致认为:可燃冰可能成为人类新的后续能源,帮助人类摆脱日益临近的能源危机。目前,国际间公认全球的可燃冰总能量,是地球上所有煤、石油和天然气总和的2至3倍。
科学家估计,海底可燃冰分布的范围约占海洋总面积的10%,相当于4000万平方公里,是迄今为止海底最具价值的矿产资源,足够人类使用1000年。
长期以来,有人认为亚热带地区的我国南海海域不可能存在可燃冰,因为这里没有冻土带。然而,不久前,广州地质调查局利用地震波探测海底地表反射,发现了中国南海区域有可燃冰存在。由于特殊的物理性能,天然气和水可以在温度摄氏2度至5度内结晶,而南海海底600米至2000米以下的温度和压力都很适合可燃冰的生成。据估计,我国南海海底有巨大的可燃冰带,能源总量估计相当于中国石油总量的一半。
锰结核:“镇海之宝”
看过《西游记》的人都会记得,孙悟空大闹东海龙宫得“镇海之宝”——金箍棒的故事。孙悟空的金箍棒是用金、银、铜、铁做的,威力无穷,能降妖伏魔。“镇海之宝”的故事,纯粹是一则美丽的神话,但它反映了古代人们的愿望和幻想。如今,神话变成了现实,真正的海底“镇海之宝”——锰结核,已被人们发现,并开始大规模的采集。
大洋底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矿藏资源,锰结核就是其中的一种。锰结核又称多金属结核、锰矿球、锰矿团、锰瘤等,它是一种铁、锰氧化物的集合体,颜色常为黑色和褐黑色。锰结核的形态多样,有球状、椭圆状、马铃薯状、葡萄状、扁平状、炉渣状等。锰结核的大小尺寸变化也比较悬殊,从几微米到几十厘米的都有,重量最大的有几十公斤。
从1983年起,我国在南海进行多次海底矿产资源勘查,发现有重大开发价值的海底锰结核矿藏。作为西太平洋典型边缘海之一的南海,其深海平原有着类似大洋锰结核的铁锰沉积物——铁锰微粒,呈褐黑色,有暗淡金属光泽,质地疏松,比重小于28;一般粒度多为细沙级,粒径0063~025毫米,最大可达3毫米,团粒状;矿物组成以铁锰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非晶质相为主,其次为纳水锰矿;化学成分以锰为主,同时还含有铁、镍、铜、钴、锌等30多种元素,属大陆边缘海型的铁锰沉积物。
宁波庄桥机场(Ningbo ZhuangQiao Airport)是中国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庄桥街道一座军用机场,位于宁波市中心东北7公里处,机场跑道长2400米宽50米。
简介
宁波庄桥机场是中国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庄桥街道一座军用机场,位于宁波市中心东北7公里处。机场竣工于1953年12月,1954年由海军航空兵使用。1984年至1990年,庄桥机场曾经作为军民合用机场,成立民航宁波站,1990年宁波栎社机场建成后,庄桥机场重新恢复为军用机场。由于宁波城市发展的需要,庄桥机场将搬迁到慈溪市观海卫镇,但何时搬迁目前尚未确定。
机场历史
1941年4月,日军在镇海强行登陆侵占了宁波,12月偷袭珍珠港发动了太平洋战争。
1943年,美、英、法、荷、澳等同盟军开始反攻,从此节节败退的日军一面缩短战线,一面凭借被其占领的中国大陆继续顽抗。次年,日军为抵御盟军在浙东沿海登陆,一是加强各据点的工事构筑和对“三东”(镇海、鄞、奉化三县东)的扫荡,再是加紧在慈溪县庄桥镇、灵汉乡和镇海县压赛乡三个乡镇的一小片沿海平原上圈地修筑飞机场。1944年8月,日军工兵由伪慈溪县长赵一明带路到庄桥一带察看地形后,在庄桥、马径、大李家、傅范和压赛堰等村土地打上了木桩,规划在鄞慈公路(宁波至观城)、鄞镇公路(宁波至镇海)之间修筑一座占地3600亩(约25平方公里)的飞机场,计划用民工六千人在四个月内完工。
1944年9月,伪慈溪县政府就此事致函日军驻慈溪县联络部说:在未奉到本国政府明令以前,未便有实际行动之协助。并据乡镇长及民众代表申述及要求提出意见,函请查明实情予以采纳:“1、滑走道(飞机跑道)依预定计划向镇海方向前进一至二百米,即庄桥镇起点方向向内缩短一至二百米。2、开始时期,最宜于十一月间,盖斯时农作物即可收割齐全,即征用人工,亦可利农隙征集……”但日军根本不闻不问,立即派60多人进驻了庄桥耶稣教百年堂,从上海郊区强拉、诱骗来的900多名民工分别住在孔家大祠堂等处,开始沿着木桩标记围上铁丝网,同时限铁丝网内各村老百姓半月内自行搬迁,否则强制拆掉烧毁。当时,抗日民主政府任命的庄桥镇镇长钟一棠中医向区长黄一平做了汇报后,奉上级指示与日寇开展斗争,动员农民先把牛只和粮食转移到铁丝网外的村子去,当日军要来拆房屋就结队游行。经过斗争,迫使日军又放宽搬迁时间半个月,搬走一户拆一户。多数老百姓投奔无门,受害户达千户以上,仅庄桥镇各村被拆毁房屋有三千余间。日伪军威逼民工下田开沟排水,毁掉的即将成熟的晚稻在五千亩以上,损失稻谷至少有150万斤。
宁波庄桥机场
1944年10月初开始建筑机场,因民工人数远远不够,日军一是在庄桥、灵汉、压赛等乡镇,强制各乡镇每天出工300名,再是派伪职人员四出招工。此间的23日,盟军飞机5架由宁波方向飞往庄桥上空轰炸扫射。11月,机场工地驻有日军护工队三浦部队40名、海野部队130名,驻穆家的民工达3000余人,到1945年2月完工,机场东起原镇海县压赛乡泗洲河沿,西到原慈溪县庄桥镇大河相近的集成小学(今供销社仓库),南迄姚江,北达姚家(即灵汉乡的小河边)。呈直径约5华里、横经6华里的椭圆马路形:中心的汉塘庙设有二座瞭望台及警备队驻地和地下室,北边半圆状有30所高约5米的无顶土筑泥窠(即机库),周围有汽油、汽车、机械、飞机、弹药等仓库及兵站,靠南为全长2公里多的跑道。
庄桥机场建成后的1945年3月,盟军出动飞机7架再次炸毁敌机2架及汽油库。机场因施工质量不符合机场标准,日机曾发生过三次事故:一是1945年3月24日上午,一架飞机着陆时两个轮子陷入泥中,使二人受伤、飞机损坏;再是27日下午,一架三引擎大型飞机降落时也遭同样命运,一死二伤、机件受创;第三次两架“神鹰号”降下来几乎倾倒,停靠在跑道转弯处。此后,再也没有飞机降落,为此,日军在庄桥镇征用篾工用竹篾编制模型飞机,外涂银灰漆安放在机场上,以迷惑盟机。次日就被两架美军飞机投下的燃烧弹烧掉了。不久日本战败,机场由国民政府接管。解放后于1952年7月开工修复扩建庄桥机场,至1953年12月竣工后跑道长2400米宽50米,由海军航空兵二师接收使用。
1984年,庄桥机场作为军民合用机场,1990年宁波栎社机场建成后,庄桥机场重新恢复为军用机场。由于宁波城市发展的需要,庄桥机场将搬迁到慈溪市观海卫镇,但何时搬迁目前尚未确定。
更多关于建筑行业独家信息,敬请实时关注建筑网微信号。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