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奥运会的感人故事6个(200字左右)

2008年奥运会的感人故事6个(200字左右),第1张

以下是一些感人事迹!

最心酸的瞬间

19日北京奥运会男子举重105公斤以上级的颁奖仪式上演了感人的一幕:该项目冠军、德国选手马·施泰纳把亡妻苏珊的照片和奥运金牌高高举起,让人们不仅看到一个强壮的大力士,还深深感受到他对妻子深深的爱。这位德国大力士在比赛最后阶段上演大逆转,用一枚沉甸甸的奥运金牌来祭奠亡故的妻子,此情此景令人不禁潸然泪下,成为北京奥运会上感人至深的一幕。去年7月的一起车祸夺去了施泰纳妻子苏珊的生命,从此施泰纳就一直随身带着苏珊的照片,高强度的艰苦训练就成为施泰纳摆脱痛苦思念折磨的唯一途径。26岁的施泰纳在夺金后激动地表示,他的亡妻苏珊在比赛中一直陪伴着他,给予他夺金的勇气。他说:“我所有的期盼就是苏珊在今天可以看到我的成功。我不是一个迷信的人,但我可以肯定的是,苏珊在注视着我,她在我的心里,给予我勇气和力量。这是一场献给苏珊的胜利。”马·施泰纳夺得的这枚奥运金牌不仅是德国16年来获得的第一枚奥运举重金牌,更证明了爱能创造奇迹。

最坚强的瞬间

她用一只手臂做到了常人用两只手都很难做到的事情。她的名字叫娜塔莉娅•帕蒂卡,一个天生右下臂残疾的坚强姑娘,一个被誉为为乒乓球而生的波兰“维纳斯”。13日是帕蒂卡在本届奥运会的首次高调“出镜”,她代表波兰队与中国香港队进行女团小组赛的第一轮比赛,虽然最终以微弱分差惜败。但比赛中,这位独臂女侠还是赢得了全场的尊敬和掌声。在波兰排名第三、世界排名第147位的帕蒂卡,从7岁起就迷上了乒乓球,11岁参加残奥会,15岁赢得2004年雅典残奥会乒乓球冠军。今年她还在世乒赛首轮小组赛中打败了世界排名第六的新加坡名将李佳薇,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虽然帕蒂卡最终没有取得本届奥运会女单的入场券,但她却得以代表波兰乒乓球女队参加女团比赛,同时也力求在残奥会上捍卫金牌。作为残疾运动员,帕蒂卡用别样的美丽诠释着体育运动的真谛,也感动着世人

最感慨的瞬间

伊拉克奥运代表团在奥运会开幕不到十天才得到参赛资格,他们的队员甚至连队服都没有。皮划艇上,其他国家的选手都穿着合适的队服,而伊拉克的选手则穿着已经起球的旧T恤,但他们仍然在顽强的比赛。 而由于资金匮乏,参加短跑比赛的伊拉克女选手达娜·侯赛因也只能穿着一双有些破损的“二手”跑鞋参加比赛。她的一句话曾让世界潸然泪下,她躲过了两次枪击后依然坚持训练,但是此前得知无法参加北京奥运会时,她一度崩溃了。教练安慰她,4年后可以参加伦敦奥运会,21岁的达娜脱口而出:“照伊拉克这个样子,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到2012年……”中国网友得知这一消息无不为之动容,在开幕式伊拉克代表团入场时,全场中国观众给予了不亚于东道主代表团的礼遇,报以热烈的掌声。当他们离开时,中国网友特意将自己准备的球鞋、衣服、福娃以及各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礼物送给伊拉克代表团,伊拉克队员收礼物收到手软。伊拉克队的教练非常感动地说:“虽然我们远离家乡,但我们在中国感受到了温暖。希望大家有机会能到巴格达,让我们来回报你们。”

最欣慰的瞬间

在北京奥运会体操女子个人全能决赛中,出现了一张并不年轻的面容,其眼神透出坚定与温柔。她就是已经33岁的德国老将奥克萨娜·亚历山德罗芙娜·许索维蒂纳。为了给患白血病的儿子治病,她曾以26岁高龄复出参赛,此次是她第5次参加奥运会比赛,并获得女子跳马银牌,现场观众对她表达了敬佩之情。许索维蒂纳的大儿子阿廖沙2002年被诊断患上白血病,由于治疗需要高昂的费用,生活并不富裕的许索维蒂纳一家实在难以支付,于是她选择了复出参赛,因为“一枚世锦赛金牌等于3000欧元的奖金,这是我唯一的办法”许索维蒂纳说。为了能够尽可能多的参加比赛,争取获得奖金的机会,许索维蒂纳每次都会把体操的4个项目全部都报上名。为了儿子,从26岁开始,许索维蒂纳朝全能型发展。“母爱胜于天”,中国这句老话很适合许索维蒂纳,目前,儿子的病情已经好转,只需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因此许索维蒂纳终于松了口气,她表示:“我参赛,不再是为了奖金,而是真的喜欢这项运动。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它更可爱的了。”

最留恋的瞬间

2004年,举重选手努尔詹·塔伊兰以总2100公斤的总成绩夺得雅典奥运会女子48公斤级举重金牌,成为首名赢得奥运金牌的土耳其女运动员。她说:“这是土耳其妇女在奥运比赛中的第一个巨大胜利。我决心将这一胜利献给土耳其民族。”四年后的北京,她抓举开把的重量是84公斤,可惜三次试举均告失利,最终比赛无成绩。失利后,塔伊兰在下场前特意吻了一下杠铃,令人动容。她虽然失败了,但她对举重项目的热爱却在这一吻中完全倾注了,这是不舍,是留恋,是遗憾。

最真挚的瞬间

日前,三名外国人在开幕式上救助一名晕倒的中国女孩的事迹,成为了中国各大网站论坛的热门话题。现在经过多方努力,这三位无名英雄的姓名终于被查实,他们分别是:波兰代表队首席医务官休伯特·克日什托菲亚克、队医马尔钦·克日什托杰克和23岁的波兰皮划艇女选手贝娅塔·米科瓦伊奇克。为此,他们错过了奥运会点火仪式。但有网友留言说:“这张照片完美地诠释了本届奥运会主题曲表达的情感:我们来自同一个世界,我们是一家人。奥运会将人们连在了一起,不论种族、文化和语言。”

最委屈的瞬间

北京奥运会男子10米气步枪在北京射击馆进行,卫冕冠军朱启南在决赛中慢热,而宾德拉决赛中发挥出色,他后来居上以7005环的成绩夺取金牌,朱启南依靠最后一枪逆转获得银牌。这是最近三届奥运会以来,中国首次丢失这枚金牌。在颁奖仪式上,出现了感人的一幕。亚军得主中国射击队员朱启南不禁失声痛哭,内心亦喜亦忧之情完全释放出来。

最深情的瞬间

马修·埃蒙斯把头深埋在妻子怀里,没有人看到这一刻他是否落泪。从雅典到北京,这一枪原本能击碎四年的噩梦,这一枪原本能成就一对奥运金牌夫妻,这一枪原本能写下一个童话般的结局。但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和四年前一样,卡捷琳娜坐在看台上给捷克电视台当解说嘉宾;马特站在男子50米步枪三姿的决赛2号靶位上;44的数字出现在显示屏上,冰冻了卡捷琳娜的脸,她张着嘴巴,眼睛一眨不眨,愣了好几秒钟,然后冲下看台,把丈夫拥入怀里,在他耳边轻轻地说:“命中注定还不是时候。”

最执着的瞬间

8月18日,俄罗斯选手伊辛巴耶娃在北京奥运会女子撑杆跳高决赛中夺得金牌并创造新的世界纪录505米。这是这位跳高女王第24次改写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无疑是田径第四个比赛日最完美的“收官”。助跑、撑杆、跃身、过杆……伊辛巴耶娃翩然而起,一气呵成,5米04的前世界纪录顿时成为过眼云烟,全场呼声震天。“天空是我不断挑战的极限,我想我很快会向5米10发起冲击的。”这个距离天空最近的女人,无忧无虑地在属于她的高度自由飞翔。

最勇敢的瞬间

在男子10000米项目中,埃塞俄比亚选手内尼萨-贝克勒打破奥运会记录,以27分01秒17夺冠。但是从雅典奥运会冠军到北京奥运会冠军,贝克勒的内心承受着巨大的伤痛。2005年,贝克勒在他未婚妻、年方18岁的阿莱姆陪同下进行训练,但她在开始跑步时突然倒地,贝克勒试图向别人求救,但只能把她带回镇里,她在途中停止了呼吸。贝克勒异常悲痛,想要退役,但是在2005年夏他又重新振作参加了世锦赛,并且赢得了冠军。他说:“我不能放弃,跑步是上天赐与我的礼物,是我的天赋所在,也是我的工作。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也许你做不到,但是我可以。我自己能够掌控好。”

最悲壮的瞬间

8月18日,刘翔在北京奥运会男子110米栏第一轮比赛中,因伤退出比赛,他失去了他的北京奥运会。无数关注刘翔的中国网民得知刘翔退赛的消息后,互联网上顿时沸腾了。短短一个小时,毫无思想准备的网民们从震惊、疑惑转为遗憾、理解。他们在为刘翔因伤退场感到惋惜的同时,更多的是对他努力与伤病作斗争、坚持到最后一刻的精神表示钦佩和支持。在事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孙海平泪洒现场,让关心和支持这对师徒俩的网民们心酸不已。“刘翔挺住!国人不哭!”“刘翔,好好养伤!”“刘翔,依然是英雄!”这是中国人的心声。他曾经给国人带来了无数的感动,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他会再一次站上跑道,依然给中国人带来感动。

最温馨的瞬间

冼东妹赢了,以微弱优势战胜朝鲜选手,实现了自己在奥运会柔道52公斤级比赛中的卫冕。她成为中国奥运历史上第一个“冠军妈妈”,同时也是世界女子小级柔道界第一位在奥运会上实现卫冕的选手。夺冠后,冼冬妹挥舞着双手,任眼泪在空中挥洒飞。成功卫冕的东妹并没有想到自己的成就多么伟大,而是哽咽着向女儿保证:“妈妈一年多没在身边,以后会好好补偿你”。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冼冬妹对着电视镜头说:“女儿,妈妈一年多不在身边,你还好吗?你想妈妈吗?”场面感动了所有在场的人。

最震撼的瞬间

8月20日,在刚刚结束的奥运会女子游泳10公里马拉松比赛中,来自南非的独腿女侠纳塔莉-杜托伊特没能获得奖牌,也没能跻身前十名,但是所有人都对她表示钦佩。在比赛中,一共有25名运动员参加,除了一名智利选手没能完成比赛之外,纳塔莉在24名运动员中以落后冠军、俄罗斯选手拉里莎-伊利琴科1分22秒2的成绩排名第16,领先第24名12分8秒2之多,让很多健全的运动员以及现场观众惊叹不已。更让大家惊奇的是,她在下水之前将假肢去掉,几乎用一条右腿游完10公里。

最感人的瞬间

北京奥运会女子花剑个人1/32决赛在击剑馆进行,加拿大选手栾菊杰13比9战胜突尼斯选手伊娜·布贝克里,取得她在北京奥运会上的首场胜利。赛后,栾菊杰在场上高举起“祖国好”的布幅,向现场观众表达心迹。50岁的栾菊杰是北京奥运会参加击剑比赛的所有运动员中年龄最大的。更为特殊的是,栾菊杰是中国首枚奥运会击剑金牌获得者,1984年获得了洛杉矶奥运会女子花剑个人冠军。在她之后,中国击剑24年再没有人登上最高领奖台。退役20年后,已到半百之龄的栾菊杰复出了,虽然没能像24年前的洛杉矶一样所向披靡,半百老将复出挥剑征战奥运精神足以让世人敬佩,虽然24年后的体力已不足以支撑她在奥运赛场上披荆斩棘,然而,就像她说的,“能在北京参加奥运会是我的梦想,现在终于实现了,我今后不会再有什么遗憾”。

最激动的瞬间

12日上午,当小将邹凯结束单杠比赛稳稳落地,国家体育馆瞬间成为欢乐的海洋,中国男子体操队六名队员紧紧拥抱在一起,提前庆祝这一枚已经等待了四年之久的男团金牌。经历过“雅典之痛”的杨威、李小鹏、黄旭在赛后第一时间相拥而泣。忆起四年前的惨痛经历,杨威十分感慨,更令他忍不住流下激动的“男儿泪”。从雅典到北京,从大悲到大喜,中国男子体操队终于凭借这一枚份量最重的金牌和超出第二名近八分的总分重回世界之巅。从雅典到北京,从大悲到大喜,中国男子体操队终于凭借这一枚份量最重的金牌和超出第二名近八分的总分重回世界之巅。也向世人骄傲的宣布“王者回来”,体操队的几个帅小伙子哭成一片不能不让人为之动容。

最百感交集的瞬间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在北京奥运会射击项目女子50米步枪三姿的决赛中,杜丽终于完美发挥出了自己的水平,最终她以6903环、破奥运会纪录的总成绩勇夺金牌。北京奥运会,杜丽两次出战,两次落泪。短短五天,她尝尽了人间的痛苦与快乐,悲凉与温暖。在重压下憾失首金的杜丽,当天首枪失利的情况下,顶住压力,用一块金牌证明了自己的实力。领奖台上的她,百感交集笑中有泪,场面感人至深。

最想哭瞬间

“今天的这枚金牌,我想献给祖国和人民,同时献给我刚去世不久的母亲。”在夺得北京奥运会女举75公斤级金牌后,曹磊红着眼眶哽咽着说。昨天下午,曹磊在女子75公斤级比赛中以总成绩282公斤夺取冠军,这个成绩也刷新了奥运会纪录;这也是中国代表团本次奥运会获得的第23枚金牌,同时填补了中国女举在奥运 会各个级别冠军的最后空白。而此刻,离乡背井十余年的曹磊,只能用奥运金牌告慰去世不久的母亲。为了这枚奥运金牌,母亲的噩耗,曹磊的爸爸整整瞒了两个月。夺冠后曹磊哭了,这是长时间以来压抑的悲痛,也是对不久前去世的母亲的怀念。 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她终于站上了世界最高荣誉殿堂,把这一块最宝贵的奥运金牌献给了已逝的母亲。

最动容瞬间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东道国最后一个出场是历届奥运会的惯例,8月8日的中国国家体育场,中国体育代表团的出场使得全场观众欢声雷动,人们惊奇地发现,引领中国体育代表团进入鸟巢的并不是传说中的姚明一人,汶川映秀小学的抗震救灾“小英雄”林浩跟随在姚明身边,引领着中国代表团。中国人为了实现自己的奥运梦可谓历尽艰辛,年初的雪灾、五月的地震,中国在大自然的磨砺中依然坚守着自己心中的奥运梦。小林浩的出现并不是牵强附会,他在灾难面前勇救两名同龄人,同样彰显着奥运所倡导的与自己竞争、与自然斗争的顽强精神。姚明与林浩,虽然身高相差巨大,但是他们的精神同样伟大,一位是在赛场上永不言弃的运动员楷模、一位是代表着中国人顽强团结、生生不息精神的小英雄,他们正是中国人最好的代表。他们的同时出场不能不让人为之动容。

最具风度瞬间

在8月18日进行的男子体操吊环决赛中,倒数第二个出场的中国选手陈一冰,以近乎完美的表现征服了裁判和现场观众,16600的高分足以让陈一冰提前庆祝胜利。但是他在赛场上的一个小小的动作,却让我们看到了金牌意外的可贵。 就在观众用排山倒海般地喝彩声为“吊环王”祝贺的时候,陈一冰却颇有大将风度的将手指放在嘴前,示意观众安静下来,因为后面还有一位选手即将登场比赛。此时的陈一冰,没有因激动而忘记运动员的职业素养,他的心里想着对手,这也许就是一位冠军的大度与坦然,陈一冰在尊重对手的同时,也赢得了别人的尊重。荣誉有归属,运动无国界。在奥林匹克旗帜下,只有“我和你”彼此之间的相互尊重,才能增进友谊、促进和谐,才能展现奥林匹克精神的魅力。因此,陈一冰的“涅氏风度”比金牌更有魅力,更值得每一个人学习。陈一冰好样的,你不仅是我们看到了金牌,更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运动员的风度,看到了闪光的奥运精神。

最感动的奥运瞬间

最心酸的瞬间

19日北京奥运会男子举重105公斤以上级的颁奖仪式上演了感人的一幕:该项目冠军、德国选手马·施泰纳把亡妻苏珊的照片和奥运金牌高高举起,让人们不仅看到一个强壮的大力士,还深深感受到他对妻子深深的爱。这位德国大力士在比赛最后阶段上演大逆转,用一枚沉甸甸的奥运金牌来祭奠亡故的妻子,此情此景令人不禁潸然泪下,成为北京奥运会上感人至深的一幕。去年7月的一起车祸夺去了施泰纳妻子苏珊的生命,从此施泰纳就一直随身带着苏珊的照片,高强度的艰苦训练就成为施泰纳摆脱痛苦思念折磨的唯一途径。26岁的施泰纳在夺金后激动地表示,他的亡妻苏珊在比赛中一直陪伴着他,给予他夺金的勇气。他说:“我所有的期盼就是苏珊在今天可以看到我的成功。我不是一个迷信的人,但我可以肯定的是,苏珊在注视着我,她在我的心里,给予我勇气和力量。这是一场献给苏珊的胜利。”马·施泰纳夺得的这枚奥运金牌不仅是德国16年来获得的第一枚奥运举重金牌,更证明了爱能创造奇迹。

最坚强的瞬间

她用一只手臂做到了常人用两只手都很难做到的事情。她的名字叫娜塔莉娅•帕蒂卡,一个天生右下臂残疾的坚强姑娘,一个被誉为为乒乓球而生的波兰“维纳斯”。13日是帕蒂卡在本届奥运会的首次高调“出镜”,她代表波兰队与中国香港队进行女团小组赛的第一轮比赛,虽然最终以微弱分差惜败。但比赛中,这位独臂女侠还是赢得了全场的尊敬和掌声。在波兰排名第三、世界排名第147位的帕蒂卡,从7岁起就迷上了乒乓球,11岁参加残奥会,15岁赢得2004年雅典残奥会乒乓球冠军。今年她还在世乒赛首轮小组赛中打败了世界排名第六的新加坡名将李佳薇,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虽然帕蒂卡最终没有取得本届奥运会女单的入场券,但她却得以代表波兰乒乓球女队参加女团比赛,同时也力求在残奥会上捍卫金牌。作为残疾运动员,帕蒂卡用别样的美丽诠释着体育运动的真谛,也感动着世人

最感慨的瞬间

伊拉克奥运代表团在奥运会开幕不到十天才得到参赛资格,他们的队员甚至连队服都没有。皮划艇上,其他国家的选手都穿着合适的队服,而伊拉克的选手则穿着已经起球的旧T恤,但他们仍然在顽强的比赛。 而由于资金匮乏,参加短跑比赛的伊拉克女选手达娜·侯赛因也只能穿着一双有些破损的“二手”跑鞋参加比赛。她的一句话曾让世界潸然泪下,她躲过了两次枪击后依然坚持训练,但是此前得知无法参加北京奥运会时,她一度崩溃了。教练安慰她,4年后可以参加伦敦奥运会,21岁的达娜脱口而出:“照伊拉克这个样子,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到2012年……”中国网友得知这一消息无不为之动容,在开幕式伊拉克代表团入场时,全场中国观众给予了不亚于东道主代表团的礼遇,报以热烈的掌声。当他们离开时,中国网友特意将自己准备的球鞋、衣服、福娃以及各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礼物送给伊拉克代表团,伊拉克队员收礼物收到手软。伊拉克队的教练非常感动地说:“虽然我们远离家乡,但我们在中国感受到了温暖。希望大家有机会能到巴格达,让我们来回报你们。”

最欣慰的瞬间

在北京奥运会体操女子个人全能决赛中,出现了一张并不年轻的面容,其眼神透出坚定与温柔。她就是已经33岁的德国老将奥克萨娜·亚历山德罗芙娜·许索维蒂纳。为了给患白血病的儿子治病,她曾以26岁高龄复出参赛,此次是她第5次参加奥运会比赛,并获得女子跳马银牌,现场观众对她表达了敬佩之情。许索维蒂纳的大儿子阿廖沙2002年被诊断患上白血病,由于治疗需要高昂的费用,生活并不富裕的许索维蒂纳一家实在难以支付,于是她选择了复出参赛,因为“一枚世锦赛金牌等于3000欧元的奖金,这是我唯一的办法”许索维蒂纳说。为了能够尽可能多的参加比赛,争取获得奖金的机会,许索维蒂纳每次都会把体操的4个项目全部都报上名。为了儿子,从26岁开始,许索维蒂纳朝全能型发展。“母爱胜于天”,中国这句老话很适合许索维蒂纳,目前,儿子的病情已经好转,只需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因此许索维蒂纳终于松了口气,她表示:“我参赛,不再是为了奖金,而是真的喜欢这项运动。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它更可爱的了。”

最留恋的瞬间

2004年,举重选手努尔詹·塔伊兰以总2100公斤的总成绩夺得雅典奥运会女子48公斤级举重金牌,成为首名赢得奥运金牌的土耳其女运动员。她说:“这是土耳其妇女在奥运比赛中的第一个巨大胜利。我决心将这一胜利献给土耳其民族。”四年后的北京,她抓举开把的重量是84公斤,可惜三次试举均告失利,最终比赛无成绩。失利后,塔伊兰在下场前特意吻了一下杠铃,令人动容。她虽然失败了,但她对举重项目的热爱却在这一吻中完全倾注了,这是不舍,是留恋,是遗憾。

最真挚的瞬间

日前,三名外国人在开幕式上救助一名晕倒的中国女孩的事迹,成为了中国各大网站论坛的热门话题。现在经过多方努力,这三位无名英雄的姓名终于被查实,他们分别是:波兰代表队首席医务官休伯特·克日什托菲亚克、队医马尔钦·克日什托杰克和23岁的波兰皮划艇女选手贝娅塔·米科瓦伊奇克。为此,他们错过了奥运会点火仪式。但有网友留言说:“这张照片完美地诠释了本届奥运会主题曲表达的情感:我们来自同一个世界,我们是一家人。奥运会将人们连在了一起,不论种族、文化和语言。”

最委屈的瞬间

北京奥运会男子10米气步枪在北京射击馆进行,卫冕冠军朱启南在决赛中慢热,而宾德拉决赛中发挥出色,他后来居上以7005环的成绩夺取金牌,朱启南依靠最后一枪逆转获得银牌。这是最近三届奥运会以来,中国首次丢失这枚金牌。在颁奖仪式上,出现了感人的一幕。亚军得主中国射击队员朱启南不禁失声痛哭,内心亦喜亦忧之情完全释放出来。

最深情的瞬间

马修·埃蒙斯把头深埋在妻子怀里,没有人看到这一刻他是否落泪。从雅典到北京,这一枪原本能击碎四年的噩梦,这一枪原本能成就一对奥运金牌夫妻,这一枪原本能写下一个童话般的结局。但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和四年前一样,卡捷琳娜坐在看台上给捷克电视台当解说嘉宾;马特站在男子50米步枪三姿的决赛2号靶位上;44的数字出现在显示屏上,冰冻了卡捷琳娜的脸,她张着嘴巴,眼睛一眨不眨,愣了好几秒钟,然后冲下看台,把丈夫拥入怀里,在他耳边轻轻地说:“命中注定还不是时候。”

最执着的瞬间

8月18日,俄罗斯选手伊辛巴耶娃在北京奥运会女子撑杆跳高决赛中夺得金牌并创造新的世界纪录505米。这是这位跳高女王第24次改写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无疑是田径第四个比赛日最完美的“收官”。助跑、撑杆、跃身、过杆……伊辛巴耶娃翩然而起,一气呵成,5米04的前世界纪录顿时成为过眼云烟,全场呼声震天。“天空是我不断挑战的极限,我想我很快会向5米10发起冲击的。”这个距离天空最近的女人,无忧无虑地在属于她的高度自由飞翔。

最勇敢的瞬间

在男子10000米项目中,埃塞俄比亚选手内尼萨-贝克勒打破奥运会记录,以27分01秒17夺冠。但是从雅典奥运会冠军到北京奥运会冠军,贝克勒的内心承受着巨大的伤痛。2005年,贝克勒在他未婚妻、年方18岁的阿莱姆陪同下进行训练,但她在开始跑步时突然倒地,贝克勒试图向别人求救,但只能把她带回镇里,她在途中停止了呼吸。贝克勒异常悲痛,想要退役,但是在2005年夏他又重新振作参加了世锦赛,并且赢得了冠军。他说:“我不能放弃,跑步是上天赐与我的礼物,是我的天赋所在,也是我的工作。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也许你做不到,但是我可以。我自己能够掌控好。”

最悲壮的瞬间

8月18日,刘翔在北京奥运会男子110米栏第一轮比赛中,因伤退出比赛,他失去了他的北京奥运会。无数关注刘翔的中国网民得知刘翔退赛的消息后,互联网上顿时沸腾了。短短一个小时,毫无思想准备的网民们从震惊、疑惑转为遗憾、理解。他们在为刘翔因伤退场感到惋惜的同时,更多的是对他努力与伤病作斗争、坚持到最后一刻的精神表示钦佩和支持。在事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孙海平泪洒现场,让关心和支持这对师徒俩的网民们心酸不已。“刘翔挺住!国人不哭!”“刘翔,好好养伤!”“刘翔,依然是英雄!”这是中国人的心声。他曾经给国人带来了无数的感动,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他会再一次站上跑道,依然给中国人带来感动。

最温馨的瞬间

冼东妹赢了,以微弱优势战胜朝鲜选手,实现了自己在奥运会柔道52公斤级比赛中的卫冕。她成为中国奥运历史上第一个“冠军妈妈”,同时也是世界女子小级柔道界第一位在奥运会上实现卫冕的选手。夺冠后,冼冬妹挥舞着双手,任眼泪在空中挥洒飞。成功卫冕的东妹并没有想到自己的成就多么伟大,而是哽咽着向女儿保证:“妈妈一年多没在身边,以后会好好补偿你”。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冼冬妹对着电视镜头说:“女儿,妈妈一年多不在身边,你还好吗?你想妈妈吗?”场面感动了所有在场的人。

最震撼的瞬间

8月20日,在刚刚结束的奥运会女子游泳10公里马拉松比赛中,来自南非的独腿女侠纳塔莉-杜托伊特没能获得奖牌,也没能跻身前十名,但是所有人都对她表示钦佩。在比赛中,一共有25名运动员参加,除了一名智利选手没能完成比赛之外,纳塔莉在24名运动员中以落后冠军、俄罗斯选手拉里莎-伊利琴科1分22秒2的成绩排名第16,领先第24名12分8秒2之多,让很多健全的运动员以及现场观众惊叹不已。更让大家惊奇的是,她在下水之前将假肢去掉,几乎用一条右腿游完10公里。

最感人的瞬间

北京奥运会女子花剑个人1/32决赛在击剑馆进行,加拿大选手栾菊杰13比9战胜突尼斯选手伊娜·布贝克里,取得她在北京奥运会上的首场胜利。赛后,栾菊杰在场上高举起“祖国好”的布幅,向现场观众表达心迹。50岁的栾菊杰是北京奥运会参加击剑比赛的所有运动员中年龄最大的。更为特殊的是,栾菊杰是中国首枚奥运会击剑金牌获得者,1984年获得了洛杉矶奥运会女子花剑个人冠军。在她之后,中国击剑24年再没有人登上最高领奖台。退役20年后,已到半百之龄的栾菊杰复出了,虽然没能像24年前的洛杉矶一样所向披靡,半百老将复出挥剑征战奥运精神足以让世人敬佩,虽然24年后的体力已不足以支撑她在奥运赛场上披荆斩棘,然而,就像她说的,“能在北京参加奥运会是我的梦想,现在终于实现了,我今后不会再有什么遗憾”。

最激动的瞬间

12日上午,当小将邹凯结束单杠比赛稳稳落地,国家体育馆瞬间成为欢乐的海洋,中国男子体操队六名队员紧紧拥抱在一起,提前庆祝这一枚已经等待了四年之久的男团金牌。经历过“雅典之痛”的杨威、李小鹏、黄旭在赛后第一时间相拥而泣。忆起四年前的惨痛经历,杨威十分感慨,更令他忍不住流下激动的“男儿泪”。从雅典到北京,从大悲到大喜,中国男子体操队终于凭借这一枚份量最重的金牌和超出第二名近八分的总分重回世界之巅。从雅典到北京,从大悲到大喜,中国男子体操队终于凭借这一枚份量最重的金牌和超出第二名近八分的总分重回世界之巅。也向世人骄傲的宣布“王者回来”,体操队的几个帅小伙子哭成一片不能不让人为之动容。

最百感交集的瞬间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在北京奥运会射击项目女子50米步枪三姿的决赛中,杜丽终于完美发挥出了自己的水平,最终她以6903环、破奥运会纪录的总成绩勇夺金牌。北京奥运会,杜丽两次出战,两次落泪。短短五天,她尝尽了人间的痛苦与快乐,悲凉与温暖。在重压下憾失首金的杜丽,当天首枪失利的情况下,顶住压力,用一块金牌证明了自己的实力。领奖台上的她,百感交集笑中有泪,场面感人至深。

最想哭瞬间

“今天的这枚金牌,我想献给祖国和人民,同时献给我刚去世不久的母亲。”在夺得北京奥运会女举75公斤级金牌后,曹磊红着眼眶哽咽着说。昨天下午,曹磊在女子75公斤级比赛中以总成绩282公斤夺取冠军,这个成绩也刷新了奥运会纪录;这也是中国代表团本次奥运会获得的第23枚金牌,同时填补了中国女举在奥运 会各个级别冠军的最后空白。而此刻,离乡背井十余年的曹磊,只能用奥运金牌告慰去世不久的母亲。为了这枚奥运金牌,母亲的噩耗,曹磊的爸爸整整瞒了两个月。夺冠后曹磊哭了,这是长时间以来压抑的悲痛,也是对不久前去世的母亲的怀念。 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她终于站上了世界最高荣誉殿堂,把这一块最宝贵的奥运金牌献给了已逝的母亲。

最动容瞬间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东道国最后一个出场是历届奥运会的惯例,8月8日的中国国家体育场,中国体育代表团的出场使得全场观众欢声雷动,人们惊奇地发现,引领中国体育代表团进入鸟巢的并不是传说中的姚明一人,汶川映秀小学的抗震救灾“小英雄”林浩跟随在姚明身边,引领着中国代表团。中国人为了实现自己的奥运梦可谓历尽艰辛,年初的雪灾、五月的地震,中国在大自然的磨砺中依然坚守着自己心中的奥运梦。小林浩的出现并不是牵强附会,他在灾难面前勇救两名同龄人,同样彰显着奥运所倡导的与自己竞争、与自然斗争的顽强精神。姚明与林浩,虽然身高相差巨大,但是他们的精神同样伟大,一位是在赛场上永不言弃的运动员楷模、一位是代表着中国人顽强团结、生生不息精神的小英雄,他们正是中国人最好的代表。他们的同时出场不能不让人为之动容。

最具风度瞬间

在8月18日进行的男子体操吊环决赛中,倒数第二个出场的中国选手陈一冰,以近乎完美的表现征服了裁判和现场观众,16600的高分足以让陈一冰提前庆祝胜利。但是他在赛场上的一个小小的动作,却让我们看到了金牌意外的可贵。 就在观众用排山倒海般地喝彩声为“吊环王”祝贺的时候,陈一冰却颇有大将风度的将手指放在嘴前,示意观众安静下来,因为后面还有一位选手即将登场比赛。此时的陈一冰,没有因激动而忘记运动员的职业素养,他的心里想着对手,这也许就是一位冠军的大度与坦然,陈一冰在尊重对手的同时,也赢得了别人的尊重。荣誉有归属,运动无国界。在奥林匹克旗帜下,只有“我和你”彼此之间的相互尊重,才能增进友谊、促进和谐,才能展现奥林匹克精神的魅力。因此,陈一冰的“涅氏风度”比金牌更有魅力,更值得每一个人学习。陈一冰好样的,你不仅是我们看到了金牌,更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运动员的风度,看到了闪光的奥运精神。

1练就一身的肌肉就离不开高强度的训练,而恰恰高强度的训练对长个是有一定的影响。

还记得体操场的运动员吗?他们个个身手敏捷,动作惊现而又完美,站在领奖台上的体操冠军往往是人们心中的巨人!而他们的真实身高在普通人眼里确实是有点低……比如陈一冰,才158cm

2事实上,运动不当或运动量过大,会使人体的生长激素等多种内分泌激素减少,对身高的发育产生负面影响。体操队的训练比较艰苦,队里的孩子过早、过度的力量训练对骨骼、关节发育有危害,尤其对关节处的骨骺发育不利,从而抑制了生长。

3医学研究表明,在人体生长发育的过程中,身高的增长先于体重的增长。儿童一般是先长个儿,后长块头。

据测定,男孩8岁时肌肉重量约占体重的27%,到了成年才可增长到45%。由于儿童时期肌肉含水分较多,含蛋白质和无机盐较少,力量弱,易疲劳。因此,在儿童时期不宜过早进行肌肉负重的力量练习。

4过早、过量进行负重训练有碍身高增长

过重的负荷引起心脏射血的阻力增大,因而容易使心室壁过早增厚而限制心室腔的发展。影响下肢的正常发育,引起腿的变形、足弓下降(形成扁平足),而且还会加速下肢骨化的过早完成,最终有碍身高的增长。

5说到重量与身高的关系,不得不提一个很多父母都忽略的问题,就是孩子背过重的书包会使脊椎变形、肌肉受损。

背包过重将引起脊椎后弯、侧弯、前倾或扭曲。同时,肌肉可能因极度紧张而疲劳,脖子、肩膀和背部容易受到伤害。这也是为什么会出现“小驼背”的原因。建议把背包重量控制在背包者体重的10%以下。

第一金:陈燮霞夺得女子举重48公斤级金牌: 8月9日中国选手(广州番禺人)25岁的陈燮霞夺得北京奥运会女子举重48公斤级金牌,为中国代表团拿下北京奥运会首金,同时还打破了这个级别的挺举和总成绩的奥运会纪录。其夺冠的成绩是212公斤(抓举95公斤,挺举117公斤),这一成绩打破了210公斤的奥运会纪录。

第二金 :庞伟10米气手枪夺冠:8月9日在男子10米气手枪决赛中,中国小将(河北保定人)22岁的庞伟发挥出色,以6882环勇夺金牌。

第三金:郭文珺女子10米气手枪夺冠:8月10日郭文珺以4923环的总成绩射中金牌,郭文珺的成绩还创造了新的奥运会记录。23岁的西安姑娘郭文珺2007年才开始征战世界杯,至今已经获得4枚金牌,被认为是中国乃至世界女子手枪界最有希望的新星之一。

第四金:郭晶晶/吴敏霞女子双人三米跳板夺冠:8月10日总分34350,高于第二名选手近20分的明显优势成功卫冕,这是北京奥运会跳水项目的第一块枚金牌,27岁的郭晶晶(河北保定人)和22岁的吴敏霞(上海人)这对中国跳水队的“姐妹花”自2004年雅典奥运会夺冠后,几乎包揽了国内外所有大赛的金牌。

第五金:冼东妹卫冕女子柔道冠军:8月10日在北京奥运会女子柔道52公斤级决赛中,中国选手(广东广州市人)冼东妹战胜朝鲜选手安琴爱夺得冠军。

第六金:龙清泉获得男子举重56公斤级金牌:8月10日在北京奥运会男子举重56公斤级决赛中,中国小将(湖南龙山人)17岁的龙清泉一鸣惊人,首次参加世界大赛的他从众多强手中脱颖而出,以总成绩292公斤夺得冠军,获得金牌。

第七金:林跃/火亮获跳水双人10米台冠军:8月11日下午14:30在北京奥运会跳水男子双人十米跳台决赛中,中国小将林跃(广东潮州人、17岁 )、火亮(上海市,18岁)这对小搭档发挥出色,以46818分获得金牌。

第八金:女子58公斤级举重陈艳青成功卫冕:8月11日下午在北京奥运会举重比赛中,中国举重老将陈艳青(江苏苏州人,29岁)以抓举106kg,挺举138kg,总成绩244kg,打破了挺举成绩和总成绩两项奥运记录,为中国又添一枚金牌。

第九金:张湘祥获得了举重男子62公斤级冠军:8月11日20:33 在北京奥运会 男子举重62公斤级的比赛中,2000年悉尼奥运会56公斤级铜牌得主中国的选手张湘祥(福建龙岩人,25岁),最终以抓举143公斤、挺举176公斤的成绩,夺得金牌,

第10金:中国男子体操队在体操男子团体决赛中夺冠:8月12日中午12点40分在国家体育馆举行的北京奥运会体操男子团体决赛中,中国队以286125分的成绩获得冠军。参加今天团体赛的中国队由杨威(湖北仙桃人,28岁)、李小鹏(湖南长沙人,27岁)、陈一冰(天津人,23岁)、肖钦(江苏南京人,23岁)、邹凯(四川泸州人,20岁)和黄旭(江苏南通人,29岁)组成,中国队的比赛顺序为:自由体操、鞍马、吊环、跳马、双杠、单杠。最终中国队以286125分轻松战胜其他强手,夺得了体操男团的金牌。

第11金:王鑫/陈若琳获得女子10米双人跳台冠军:8月12日14:30在北京奥运会女子10米双人跳台比赛中,两名16岁的小将王鑫(湖北武汉人)、陈若琳(江苏南通人)最终以36354分的总成绩获得冠军。

第12金:仲满夺得男子佩剑金牌: 8月12日北京奥运会男子佩剑个人赛在国家会议中心击剑厅进行,在男子佩剑个人决赛中,中国小将仲满(江苏南通 人,25岁)15-9击败法国名将尼古拉•洛佩,历史性的为中国代表团夺得一枚金牌,这是中国男子击剑在奥运历史上的第一金。

第13金:廖 辉勇夺男子举重69公斤级金牌:8月12日20时38分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体育馆,举行的北京奥运会男子举重69公斤级比赛中,中国举重名将廖辉(湖北仙桃人,21岁)以抓举158公斤、挺举190公斤、总成绩348公斤夺取金牌。

第14金:中国女子体操队夺得女子体操团体金牌:8月13日中午12点20分,中国女子体操队以18845分的总分实现历史突破取得金牌,是中国体操女队在奥运历史上的首枚团体金牌,更是实现了体操团体大满贯的一金。中国队参赛队员由程菲(20岁,湖北黄石人)、李珊珊(16岁,湖北黄石人)、邓琳琳(16岁,安徽阜阳人)、杨伊琳(16岁,广东广州人)、江钰源(17岁,广西柳州人)、何可欣(16岁,北京人)组成,比赛的项目有跳马、高低杠、平衡木、自由体操。

第15金:陈 颖夺得射击女子25米手枪金牌:8月13日陈颖以总成绩7934环创奥运会决赛纪录,自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陶璐娜在该项目夺冠后,中国在女子25米手枪项目上再次摘金,陈颖(北京人,31岁)也因此成为继杜丽后再次完成大满贯的中国世界选手。

第16金:王峰/秦凯夺得男双3米跳板冠军:8月13日北京奥运会跳水比赛在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进行,在男子3米双人板决赛中,中国组合王峰(山东新泰人,29岁)、秦凯()陕西西安人,22岁)发挥出色,最终以46908的成绩力压群雄,获得男子双人板的金牌。

第17金:刘春红在女举69公斤夺冠 :8月13日在北京奥运会举重比赛女子69kg级决赛中,我国名将2004年雅典奥运冠军刘春红以抓举128kg、挺举158kg,总成绩286kg,为中国队又添一金, 并同时打破抓举、总成绩世界纪录,这是中国军团在本届奥运会上夺得的第17枚金牌,也是中国举重队在本届奥运会上获得的第六枚金牌,刘春红(山东烟台人,23岁)也因此成为奥运举重史上成功卫冕的第二位运动员。

第18金:刘子歌在女子200米蝶泳中折桂:8月14日第29届北京奥运会游泳比赛在国际游泳中心进行,在女子200米蝶泳决赛中,中国选手刘子歌(上海 人,19岁)以2分04秒18的成绩获得冠军,并且打破了世界纪录!这是中国游泳选手在本次奥运会上获得的首枚金牌!

第19金:杜丽在女子50米步枪三姿中夺冠:8月14日北京奥运会射击项目比赛在北京射击馆进行,在女子50米步枪三姿决赛中,痛失首金的中国名将杜丽(山东沂源人,26岁)终于为自己正名,以6903环破奥运会纪录的总成绩勇夺金牌,

第20金:杨威获体操男子个人全能冠军:8月14日11:00北京奥运会体操男子个人全能决赛在国家体育馆进行,两届世锦赛全能冠军得主杨威(湖北仙桃人,28岁)在六轮比赛中发挥出色,最终以总分94575分的成绩首次获得奥运会男子全能冠军,

第21金:张娟娟夺取射箭女子个人金牌:8月14日下午北京奥运会女子个人射箭决赛在奥林匹克公园射箭场紧张开战,中国女子射箭队员张娟娟(山东青岛人,27岁)经过激烈的鏖战,凭借12箭110环:109环的成绩险胜韩国选手朴成贤,最终历史性的首夺奥运会冠军,

第22金:杨秀丽获得柔道女子78公斤级金牌:8月14日20:04 北京奥运会女子柔道78公斤级比赛在北京科技大学体育馆进行,我国选手杨秀丽(辽宁阜新人,25岁)通过加时赛,苦战加时最终战胜古巴选手亚伦妮斯卡斯蒂略夺得冠军,

第23金:曹磊在女子举重75公斤级折桂:8月15日在北航体育馆第二十九届奥运会女子举重75公斤级决赛中,中国选手曹磊(河北秦皇岛人,25岁)毫无悬念地轻松战胜对手夺冠,并以128公斤的成绩,打破了抓举125公斤的奥运会纪录,以154公斤刷新了挺举的奥运会纪录,以总成绩282公斤刷新了总成绩的奥运会纪录。是中国在女子75公斤级项目上夺得奥运金牌的第一人。

第24金:佟文获得女子柔道78公斤以上级冠军:8月15日在北京奥运会女子柔道78公斤以上级决赛中,中国选手佟文(天津人,25 岁)在1比10落后的情况下并且比赛还剩下不到20秒时,凭借一本的优势击败日本的该项目卫冕冠军冢田真希,夺得金牌。

第25金:陆永获得举重男子85公斤级冠军:8月15日在北京奥运会男子举重85公斤级比赛中,中国选手陆永(广西柳州人,22岁)以394公斤的总成绩获得冠军,

第26金:杜婧/于洋夺得羽毛球女子双打金牌:8月15日22:30在北京奥运会羽毛球女子双打决赛中,中国小将杜婧(辽宁鞍山人,24岁)/于洋(辽宁海城人,22岁)不负众望,她们以2比0击败了韩国组合李敬元/李孝贞,为中国羽毛球队夺得了本届奥运会的第一枚金牌,

第27金:张宁卫冕羽毛球女单冠军:8月16日北京奥运会羽毛球女子单打决赛在北京工业大学体育馆举行,雅典奥运会女单冠军中国选手张宁(辽宁锦州人,33岁)在羽毛球女子单打决赛中,以2:1的成绩战胜队友谢杏芳成功卫冕,

第28金:邱健夺得男子50米步枪三种姿势金牌:8月17日13:48在北京奥运会男子50米步枪三种姿势决赛中,雅典奥运会戏剧性丢掉金牌的美国名将埃蒙斯再次在最后一枪出现严重失误,仅仅打出了44环的糟糕战绩,而资格赛排名第四位的中国选手邱健(江苏淮安人,33岁)则凭借着最后一枪10环的成绩神奇逆转,以总成绩12725环勇夺金牌,

第29金:中国队夺得赛艇女子四人双桨冠军:8月17日16:36在北京奥运会赛艇女子四人双桨决赛中,中国队唐宾(辽宁凤城人,22岁)/金紫薇(辽宁沈阳人,23岁)/奚爱华(山东寿光 人,26岁)/张杨杨(吉林四平人,19岁)以6分16秒06获得金牌,这是中国赛艇在奥运会上的第一枚金牌,

第30金:王娇力擒女子自由式摔跤72KG级冠军:8月17日18:05 北京奥运会摔跤比赛在中国农业大学体育馆进行,在女子自由式72公斤级的决赛中,我国选手王娇击败保加利亚选手丝坦卡•兹拉特娃,为中国代表团获得本届奥运会的第30枚金牌,这也是中国摔跤队在本届奥运会赢得的首枚金牌。

第31金:邹凯勇夺男子自由体操冠军:8月17日18:51 中国选手邹凯(四川泸州 人,20岁)在国家体育馆进行的北京奥运会男子自由体操比赛中,以16050分的成绩夺得冠军,

第32金:肖钦夺得体操男子鞍马冠军:8月17日20:13 在国家体育馆进行的北京奥运会男子鞍马决赛中,中国选手肖钦(江苏南京人,23岁)以17875分的成绩夺得冠军,为中国代表团获得第32金。

第33金:中国队获得乒乓球女团金牌:8月17日21:15 在北京大学体育馆进行的北京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团体决赛中,中国选手以第一场王楠(辽宁抚顺人,29岁)胜冯天薇,第二场张怡宁胜李佳薇,第三场中国组合郭跃(辽宁鞍山人,20岁) / 张怡宁(北京人,27岁)战胜王越古/李佳薇,中国队以总比分3:0战胜新加坡队,夺得北京奥运会乒乓球女团冠军,

第34金:林丹夺得羽毛球男单冠军: 8月17日20:48在北京工业大学体育馆进行的北京奥运会羽毛球男子单打决赛中,中国选手林丹(福建龙岩人,25岁)最终以2:0速胜马来西亚李宗伟,夺得奥运会羽球男单冠军,为中国羽毛球队赢下分量最重的一枚金牌,

第35金:郭晶晶蝉联女子单人三米板冠军:8月17日22:04 北京奥运会跳水女子单人三米板决赛在水立方举行,中国选手郭晶晶不负众望,以41535总分蝉联了这个项目的冠军,这是郭晶晶(河北保定人,27岁)在本届奥运会上夺得的第二枚金牌,

第36金:陈一冰完美摘走男子体操吊环金牌:8月18日18:29北京奥运会体操男子吊环决赛在国家体育馆进行,中国选手陈一冰(天津人,23岁)以一套完美的动作获得16600分,以绝对优势摘走金牌,

第37金:何可欣技压群芳体操女子高低杠摘金:8月18日在国家体育馆进行的北京奥运会体操女子高低杠决赛中,中国选手何可欣(16岁,北京人)以16725分的成绩夺得冠军,

第38金:何雯娜获女子蹦床冠军:8月18日20:57在北京奥运会蹦床女子决赛是,资格赛排名第一的中国小将何雯娜(福建龙岩人,19岁)以3780分的成绩获得冠军,也是中国代表团在奥运会上获得的第一枚蹦床比赛金牌,实现了中国队的突破。

第39金:中国队夺得乒乓球男子团体冠军:8月18日北京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团体决赛在北京大学体育馆举行,中国队直落三局横扫对手德国队,以3:0夺得本届奥运会最有分量的一枚乒乓球金牌,这也是中国在本届奥运会夺得的第39枚金牌。今晚的比赛王皓(吉林长春 人,25岁)、马琳(辽宁沈阳人,28岁)和王励勤(上海人,30岁)代表中国队出场。王皓3:0横扫德国新秀奥恰洛夫,马琳3:1完胜主将波尔,在第三局的乒乓球双打比赛中王励勤和王皓搭档3:1战胜对手许斯和波尔。

第40金:李小鹏男子体操双杠完美夺金:8月19日18:52 北京奥运会男子体操双杠决赛在国家体育馆结束,中国选手李小鹏凭借完美表现,以16450分为中国代表团夺得第40金。这是李小鹏(湖南长沙人,27岁)拿到的第16块国际大赛金牌,

第41金:邹凯夺取体操男子单杠冠军:8月19日20:04 在国家体育馆进行的北京奥运会体操男子单杠决赛中,邹凯(四川泸州人,20岁)以16200分的成绩夺得冠军。这是邹凯本届获得的第三块金牌,他因此追平了李宁在1984年奥运会上创造的单届夺取三枚金牌的纪录,

第42金:陆春龙获蹦床男子冠军:8月19日,中国选手陆春龙(江苏常州人,19岁)在国家体育馆进行的北京奥运会男子蹦床决赛中,以4100分夺得冠军,

第43金:何冲获得男子3米板决赛冠军:8月19日22:07 北京奥运会男子3米跳板决赛在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举行,中国选手何冲、秦凯联手冲击金牌。何冲(广东湛江人,21岁)在比赛中发挥出色,在最后一跳跳出了10070分的高分,最终以总分为57290分获得金牌。

第44金:殷剑夺得女子帆板A390级金牌:8月20日13:46在青岛奥帆赛场,北京奥运会女子帆板RS-X级奖牌轮的比赛中,中国选手殷剑(四川西昌人,29岁)以总净得分39分夺得该项目金牌,实现中国帆船奥运金牌零的突破,获得中国帆船史上的第一枚奥运金牌

第45金:吴静钰赢得跆拳道49公斤级金牌:首次出征奥运会的中国小将吴静钰(江西景德镇人,21岁),在北京奥运会跆拳道49公斤级决赛中战胜泰国选手布特蕾•贝德蓬,获得本届奥运会上中国跆拳道队的第一枚金牌,

第46金: 陈若琳跳水女子10米跳台摘金:8月21日21:27 北京奥运会跳水比赛在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进行,在跳水女子10米跳台决赛中,中国小将陈若琳(江苏南通,16岁)依靠单跳过百的最后完美一跳超越加拿大名将海曼斯,最终以44770的成绩夺得金牌,

第47金:张怡宁获得乒乓球女单冠军:8月22日21:21在北京大学体育馆进行的北京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单打决赛中,王楠迎战张怡宁,新老两位中国乒乓球“一姐”会师决赛。结果张怡宁(北京人,27岁)以4比1战胜队友王楠,获得金牌。

第48金:孟关良/杨文军男子双人划艇500米夺冠:8月23日17:07在顺义奥林匹克水上公园进行的北京奥运会皮划艇静水男子双人划艇500米决赛中,中国名将雅典奥运会冠军孟关良(浙江人,31岁)、杨文军(江西丰城人,25岁)以1分41秒025的成绩(领先第二名0257秒)夺得金牌,卫冕成功。

第49金:马琳乒乓球男单夺冠:8月23日21:20 在北京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决赛中,马琳(辽宁沈阳人,28岁)以4-1的总比分战胜队友王皓夺得冠军,王皓取得银牌,加上先前王励勤战胜佩尔森取得了铜牌。

第50金:邹市明获拳击男子48公斤级金牌:8月24日13:35在北京奥运会拳击男子轻蝇量级(48公斤级)决赛中,中国选手邹市明对蒙古选手普列布道尔吉•塞尔丹巴,蒙古运动员因伤放弃比赛,邹市明顺利获胜夺得冠军。这是中国拳击的第一枚奥运金牌,

第51金:张小平拳击男子81公斤级摘金:8月24日16:05 在北京工人体育馆进行的北京奥运会拳击81公斤级决赛上,中国选手张小平(内蒙古人,26岁)以11:7击败爱尔兰选手肯尼•伊根,为中国赢得第51块金牌,这也是中国夺得本届奥运会的第二枚拳击金牌,在奥运会上实现新的突破,这更是中国大级别拳手第一次站在世界级比赛的最高领奖台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37229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9
下一篇2023-11-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