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的风土人情是怎么样的啊

呼伦贝尔的风土人情是怎么样的啊,第1张

呼伦贝尔旅游资源富集,是国家旅游局认定的全国六大重点旅游开发区,是全国旅游二十胜景之一,国家级草原旅游重点开发区。

呼伦贝尔是最适合人类生存的一片“绿色净土”,是大自然馈赠给世人的“天然别墅”,这里的绝大部分森林、草原、湖泊等自然生态环境仍保持其原始古貌。

这里四季分明,景色各异。

春天,芳草萋萋,一片新绿;夏天,林木葱郁,野花绣地;秋天,硕果累累,千山尽染;冬天,银装素裹,一派北国风光;被世人誉为世界美丽的花园。

呼伦贝尔市有天然草场8万平方公里,天然林地12万平方公里, 呼伦贝尔地处生态屏障地带,拥有3000多条河流,500多个湖泊,3000多种植物,400多种野生动物。

大兴安岭由北向南纵贯其中,成为天然的南北界线。

世界闻名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广袤无垠,有“绿色净土”“北国碧玉”之美誉。

呼伦贝尔大草原、大森林、大水域、大冰雪、大口岸、大民俗、大空调、大氧吧共同组成呼伦贝尔大旅游。

春季,五月的兴安岭上杜鹃花争奇斗艳,尚未消融的皑皑白雪映着火红的杜鹃花,是难得一见的人间圣景;夏季的呼伦贝尔气候宜人,平均气温在16℃——21℃之间,是避暑的最佳去处,那醉人的绿色招引着你,站在草原上,看蓝天上云卷云舒,心胸就会像草原一样广阔。

鄂伦春族篝火节、草原那达慕、鄂温克族瑟宾节、祭敖包等民族节日异彩纷呈。

秋季夺人耳目的是那林海的秋色,听林中松涛阵阵,赏亭亭玉立的白桦,到四方山、达尔滨罗看日出日落,大自然的美景令人留连忘返;走近冬天的呼伦贝尔,一个冰雕玉砌的世界,冰雪节的圣会,让您充分领略青松傲雪、畅游林海雪原的豪气和由冰峰、雪岭、冰雕构成的一派雪韵风情。

目前,全市星级宾馆饭店30家,国际、国内旅行社27家,旅游景区(点)达50余个,每周有6次飞往北京的往返航班,5次飞往呼和浩特的往返航班,旅游旺季每天都增加航班,火车每日对开直达北京、哈尔滨、沈阳、齐齐哈尔、包头、大连,旅游观光巴士可直接行驶至全市各景区(点),满洲里市至俄罗斯后贝加尔新国际公路口岸已开通。

重点景区(点): 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北山侵华日军要塞遗址、金帐汗蒙古部落、鄂温克博物馆、巴彦呼硕旅游景区、西旗知青文化展、巴尔虎博物馆、东旗甘珠尔庙、诺门罕战争遗址、额尔古纳俄罗斯家庭旅游户、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敖鲁古雅猎民点、嘎仙洞、达斡尔风情园、朝鲜人家、吊桥公园、牙克石凤凰山庄及凤凰山滑雪度假区、满洲里国门、中俄互市贸易区、呼伦湖小河口、冰雪园、阿尔山雪域温泉

其他主要旅游景点:呼伦贝尔大草原 满洲里中俄互市贸易区 满洲里国门 呼伦湖 弘吉剌蒙古大营 凤凰山庄 伊敏河 金帐汗蒙古部落 室韦蒙古族发祥地 额尔古纳河 呼伦贝尔草原 嗄仙洞 白音呼硕草原 莫尔格勒河 巴彦呼硕草原 布里亚特蒙古族 莫尔道嘎森林公园 扎兰屯吊桥公园 黑山头古城 敖鲁古雅驯鹿之乡 维纳河疗养区 乌兰泡 汇河口 灵泉 美人湖 熊谷 一目九岭 樟子松林 大雁五泉山 敖鲁古雅鄂温克族 苍狼白鹿岛度假村 大汗凭吊 九曲松风 喇嘛山 龙岩览胜 乌尔旗汉原始森林 西山自然保护区 偃松幽径 贝尔湖 西山生态湿地 世界名马(业) 边卡要塞遗迹 黑山头中俄界河 巴图湾 中国达斡尔民族园 鄂伦春博物馆 鹿鸣山庄 柴河风景区 布苏里军事要塞 扎兰屯秀水山庄 扎兰屯柴河月亮湖 扎兰屯九龙泉 熊瞎子洞 巴林喇嘛山 扎兰屯金长城边壕

最佳旅游时间

呼伦贝尔盟的北部为林区,最佳旅行季节为5月的5-20号和9月中下旬,5月树木新绿,漫山遍野开满杜鹃花;9月,秋色染遍大兴安岭,是摄影的好时光。

南部以草原为主,最佳旅行季节为7-9月。

11月至次年2月中旬则是冰雪游的最佳时节。

每年3月15日到6月15日是防火期,此期间到呼伦贝尔盟的大部分地区都要办理防火证,这段时间也正是呼伦贝尔盟大部分地区一年中最凋敝的时期,只5月上旬大兴安岭林区的杜鹃花开遍山野尚可一游。

购物

呼伦贝尔的民族手工艺品以粗犷感和用途广而闻名。

呼伦贝尔市内蒙古外贸工艺品厂生产的银制艺术品、海拉尔市民族(呢绒)服装厂生产的牧羊牌蒙古袍、蒙古刀具海拉尔市民族用品厂生产的刀具--主要有蒙古刀和王爷腰刀、海拉尔龙艺雕刻厂开发的木雕壁画、木雕壁挂、根雕、瘤雕、木帖拼雕、板画、镶嵌画、镶嵌书法、树皮画等系列艺术品,风格天成,古朴高雅。

海拉尔区购物相当便利,市区内拥有多家专业市 ⒋笮凸何锷坛呛褪 ⒍砺匏股坛

友谊大厦位于三角地中心,规模庞大,环境优雅,是一家销售中高档百货商品为主的大型商 F浞值暧岩晟坛谴τ诳

土特产品 黑木耳 炒米 费乌瑞它 甘草

特色活动

除了内蒙古各地都有的那达慕和祭敖包等,呼伦贝尔盟独有的节日有:

伊慕额节

“伊慕额”,蒙语“丰收”之意,顾名思义,伊慕额节也就是丰收节,在每年5月22日。

这时草原上的羊、牛、马和骆驼刚接完春羔,一片生气勃勃的丰收景象。

牧民们用刀将母羔左耳抿出豁口,放回大群,未被留种的公羊则被 成羯羊。

还要为年满2岁的马驹打上烙印。

米阔鲁节

米阔鲁节是呼伦贝尔草原莫日格勒河流域鄂温克牧民的丰收节日。

在每年5月下旬举行,其内容和形式与“伊慕额节”大致相同,所不同的仅仅是劳动完毕要举行宴会,欢庆丰收。

瑟宾节

“瑟宾”是鄂温克语,意为“欢乐祥和”,是鄂温克族的传统节日,以图腾为特征,16世纪鄂温克人信仰萨满教后逐渐消失。

1994年6月18日,建国后首届“瑟宾”节在巴彦胡硕敖包山举行,主要内容有鄂温克民族歌舞表演等。

此后6月18日就成为鄂温克族的“瑟宾”节。

篝火节

每年6月18日是鄂伦春族的传统节日——篝火节。

鄂伦春人对火神的崇拜由来已久,他们认为火有驱邪祛污的作用,对于火有着一系列严格的禁忌,例如:不许随意向火堆泼水、扔脏物、吐痰,不许用刀、棍等尖锐的东西向火中乱捅,以免触怒和伤害火神等等。

呼伦贝尔的汉族大部分来自山西、山东、河北以及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

岭东,在农村形成同籍贯聚居村落,如山东屯、庄河屯、直北村等,这些地方的生活习俗,诸如语言、餐饮、居住格局、人际往来、婚丧嫁娶、岁事活动等方面,基本保持着原籍的风俗习惯。

岭西则不同,地广人稀,气候严寒,与少数民族和俄侨接触密切,交往频繁,兄弟民族的习俗长处和优点,均被汉族人民一一吸取,故生活及风俗习惯变化很大。

一、衣食住行

(一)饮食

大部分人还保留着原籍的习惯,主食有粥、面条、馒头等。

但在岭西普遍喝奶茶、食牛羊肉, 这些均与当地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俄罗斯族同胞一样,所不同的是汉族人家都多吃一些蔬菜。

80年代以来,无论岭东岭西,稻米饭已成为主食。

(二)服饰

1945年以前及50年代初期,汉族人的服装以棉布、棉花为主,颜色为黑、蓝、灰、白居多。

夏季单衣单裤,冬季棉衣棉裤、棉蒙古长袍,野外放牧或生产穿白茬羊皮袄、毡疙瘩。

之后,生活逐渐富裕,特别是1978年以后,穿着随气候变化而定,一般人都备有单、夹、薄、厚服装。

年轻女子,喜穿各色花衣,各样长短裙、连衣裙,头戴鲜艳纱巾,冬围各式新样毛织围巾;男女西装、长短皮衣、夹克、牛仔装、羽绒服等新款式服装屡见不鲜。

衣料已不以“棉”为主,而是以毛绒、呢子、裘皮、纤维、毛的、混纺等质地好的衣料制作。

男戴礼帽、前进帽、针织毛绒帽,女式新帽更多,近年来更讲究帽子的高档和式样。

妇女佩戴金耳环、金项链、金戒指、手镯等首饰,男人戴金戒指的也不少见。

(三)住屋

早年住窝棚、土坯房,或土木结构房屋。

1949年后,居住条件逐年改善,普遍为土木结构和砖瓦结构房屋。

80年代中期以后,土木结构房减少,大部分为砖瓦结构,有的住进楼房;郊区农民多住红砖瓦房(有的铺铁盖)。

岭西各乡、镇、苏木住户,均为定居,住板夹泥、苇 板夹泥房,少数住砖瓦房。

房屋都是门朝北开,开门处接有20~30平方米的防风房,称“风楼”或“门斗”。

门斗冬季防风寒,又是夏季的厨房。

农区大多烧茅柴、秸杆、薪材,少部分烧煤;牧区燃料以牛羊粪为主,少量为煤。

一般用柳条编的篱笆障子或用桦木杆圈成院子,独门独院。

野外放牧或生产,住蒙古包或铁皮板房。

(四)交通

1945年以前及50年代初期,汉族同其他兄弟民族一样,行走以马匹和畜力车为主要交通工具。

60~70年代,一般家庭都购置了自行车,远距离行走则靠火车或公共汽车。

1978年以后,许多家庭添置了摩托车、小型拖拉机和汽车,这些既是生产机械,又是交通工具,生产生活两用。

二、经济生活

在岭东,早期“闯关东”和后来的自流者,基本都垦荒种地。

其生产方式直至70年代,均以繁重的手工操作为主。

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由于落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关系得到调整,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农业生产连年丰收,农民生活获得显著改善,开始大量购置小型(少量大中型)拖拉机和机引农机具,使部分农业生产项目实现了机械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业、林业、工业、交通、邮电、商业、采煤和社会各项服务业,以及机关事业单位,汉族都是主要从业者。

家庭副业生产,岭东岭西一样,耕种园田,种植瓜果蔬菜,饲养奶牛、猪、鸡、鹅、鸭等。

80年代以前主要为自用,80年代以后,已有相当一部分到城镇或集市上出售,以改善自家生活。

三、婚嫁与丧葬

(一)婚嫁

婚嫁习俗在1949年后有很大变化,主要是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旧式包办婚姻,改革为自由恋爱结婚和法制婚姻;过去穷人富人相差甚远的婚嫁礼仪,改为只有城乡差别的大同小异的礼俗。

一般都经过相识、恋爱、结婚三个阶段。

相识,因分在一起工作而产生感情,自然达到恋爱阶段和经第三者介绍而相识相恋两种。

恋爱阶段有长有短,认为情投意合时即可结婚。

农村普遍保留“订婚”形式,即宣布正式形成恋爱关系,其礼节主要为男女双方家长的互相宴请,有的单是男方宴请,并给女方和介绍人一定彩礼酬金。

男女双方到 指定部门登记后即为合法婚姻。

结婚仍多沿袭女到男家的习惯,男到女家者称“招养老女婿”。

结婚日一般为男方操办,宴请宾客,接受贺礼,有一套繁缛的礼仪。

婚礼用车,过去多为畜力车辆,80年代起,城镇为轿车,农村为拖拉机,也有用汽车、摩托车者。

结婚三日为新娘“回门日”,由新郎陪新娘回家,女方家长要宴请新婿和宾客。

近年来,城镇婚礼中增添了一些西方习俗。

也有摒弃婚事奢办旧习的革新者,采取集体婚礼或旅行结婚的方式。

(二)丧葬

人死亡,有当日出殡者,也有停放3~5日出殡者。

治丧期,亲友吊唁,接受祭礼祭品,如花圈、挽幛、现金等。

死者晚辈着丧服(现多为白布腰带或头巾),烧冥纸。

汉族历来实行土葬,70年代后城镇陆续推行火葬。

城镇死者出殡,一般都举行亲友参加的向遗体告别仪式或追悼会,介绍死者生平。

近年来,农村也在仿效城镇的出殡仪式。

土葬者,沿旧习,用木棺,有一套停尸、入殓、守灵、吊唁、祭奠仪式;埋葬场,过去为自选墓地,现为当地乡、镇、苏木 指定地点。

四、节日、岁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除法定的节假日如元旦、春节、“五・一”国际劳动节、“十・一”国庆节外,汉族人民普遍过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其方式与东北和全国各地大同小异。

80年代以后,不管城镇,还是农村、牧区、林区,一年中普遍增加了3个岁事,而且影响之深 ,活动之广,自觉程度之高都是过去不能比的。

其一是“清明节”。

这天家家户户,甚至一户的全体成员到故人坟上“扫墓”,骨灰在火葬场的,家属子女亦去“扫墓”,整日大车小辆拥挤不堪,全天是不放假的休假日。

其二是阴历七月十五,俗称“鬼节”,各家各户也要到坟上、火葬场填坟扫墓,距河近的,晚上放河灯,在十字路口烧冥纸、冥钞,纪念亡者。

其三是阴历十月初一,为死者“送棉衣”,晚上在十字街口大烧冥品,诸如冥衣、冥钞、冥马牛,还有冥电视机、收音机、录音机、手表等近现代冥品,名曰用以寄托对死者的哀思。

五、家庭

呼伦贝尔境内的汉族家庭,长期以来多为夫妻子女型结构,通常是由长辈人担任家长,掌管一切家务事情。

民国时期,呼伦贝尔的汉族家庭基本沿袭清代的大家族形式,多为老辈兄弟几人及眷属和少辈众兄弟及其眷属同为一户的组合式,或十几人甚至几十人的大家庭,并以人多为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多辈组合式的大家庭逐渐减少,家庭结构趋于小型化,子孙三代、四代同堂的现象已不多见。

1980年以来,家庭结构又发生了新的变化。

家庭成员渐渐以两辈为主,成员人数更少。

主要是子女结婚后,一般单独建立家庭,多辈组合式大家庭解体。

在父母称谓上也有许多改变。

过去从各地来呼伦贝尔的汉族人对父母的称呼多数叫“爹”、“娘”,个别人称父亲为“大大”,后由“爸爸”、“妈妈”代替。

特别在岭西,均如此称呼。

六、民间艺术

在呼伦贝尔的城镇、农区、林区汉族较为集中的地区,一般在春节、元宵节期间和农村的闲暇季节,群众文娱活动较活跃。

形式主要有秧歌、二人转、单出头表演和冰雕、冰灯、彩灯展览等,近年城市还兴起了焰火晚会。

秧 歌

秧歌表演的形式有舞龙灯、腰鼓、踩高跷、跑驴、划旱船、担花篮、大头娃、耍狮子、戏曲人物的扮相造型等。

有些秧歌中穿插活报剧表演。

表演者浓妆艳抹,形象夸张,服装五光十色,鲜艳夺目。

男女均穿绸缎衣裤,腰系彩绸。

锣鼓队多为男子,身着彩色绸服,头扎白羊肚手巾。

有些秧歌的内容增加了武术、服饰表演和健美操表演等。

秧歌成为城镇、农村和林区群众春节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

冰雕、彩灯

从八十年代起,每年元旦、春节至元宵节期间,呼伦贝尔的城镇、林区开始出现了利用河流的天然冰块进行雕刻造型的艺术展览。

每到冬季,各种造型的冰雕作品相继问世,有人物、动物、建筑物、风景等千姿百态的作品栩栩如生。

在呼伦贝尔的几个城市,每年冬季都要举行规模大小不一的冰雕作品比赛。

民间剧种“二人转”

“二人转”也叫“蹦蹦戏”,由一男一女二人边唱边舞,后来发展出“单出头”,即一人单独表演,是汉族群众传统的民间艺术表演形式。

1924、1925年“二人转”流入扎兰屯、阿荣旗地区。

演出的形式主要有“单出头”、“拉场戏”、“二人转”。

主要剧目有“二人转”《西厢》、《回杯记》、《猪八戒拱地》,“单出头”《王二姐思夫》、《红月娥作梦》等。

此种演出形式人员少,道具简单,行走方便,唱词通俗简单易懂,民间口语多,唱腔高亢、嘹亮、形式活泼,深受广大农民群众喜爱。

华俄后裔民间舞蹈

在呼伦贝尔额尔古纳市、根河市及海拉尔的华俄后裔中,保持着传统的俄罗斯族民间舞蹈。

有单人、双人和集体表演的“希卜里哈”、“巴达罕拉娜”、“嘎巴乔克”、“灭斜斯”、“奥吉诺其卡”、“茨冈内卡”(译音)等。

舞曲有“希卜里哈”、“那林琴卡”、“累塞”、“嘎巴乔克”、“灭斜斯”等,舞步多变,跺脚较多,单人舞蹈腿部技巧很高。

每个舞蹈都配有固定的舞曲,一般只用手风琴伴奏,有些集体舞还加伴唱。

每逢节假日或闲暇时,男女老幼聚在一起,欢歌狂舞,情绪高涨,气氛热烈。

七、吸收外来语

呼伦贝尔的汉族,由于长期与少数民族同胞和外侨同街居住,他们不仅在生产生活方面相互吸取长处,而且在语言方面也相互渗透融合,借用语较多。

如:

“西米丹”,俄语,“乌鲁莫”,蒙语,是牛奶上面的凝结物,汉语称“奶皮子”,无膻味,香甜可口,人人喜食。

秋冬季节,各家各户都储些备用,汉族人一样称此物为“西米丹”或“乌鲁莫”。

“嘎拉哈(hà)”,又称“嘎什哈”,满语,它是猪、羊、狍、黄羊等的后腿膝盖骨,俗称“背式骨”,学名“髌骨”,是呼伦贝尔各族儿童和妇女的一种玩耍物,人们都叫它“嘎拉(什)哈”,如弹“嘎拉哈”,置“嘎拉哈”,抓“嘎拉哈”等。

“笆篱子”,俄语,意为警察,现在泛指监狱,如罪犯被逮捕、被判刑都说是“蹲笆篱子”。

“芒格儿”,蒙语,是一种野菜,样子、味道如韭菜,但叶子比韭菜叶宽厚、颜色浅,无汉名。

“达哈(hà)”,蒙语,意为宽大的披风,为羊皮制品,现在通称“皮大哈”。

值得一提的是,50年代直至60年代中期,提倡汉族干部学习掌握蒙古语,少数民族干部学习汉语言,因此,很多汉族干部下到牧区后,都会说一口较流利的蒙古话,一些汉语中亦夹杂着少量的蒙古语,以后则逐渐减少。

 yzec     

《学校风云》是由林岭东导演,南燕编剧,刘松仁、袁洁莹、张耀扬、林正英、霍瑞华、李丽蕊等主演的**。由香港新艺城影业有限公司出品。该片讲述了女中学生朱婉芳被黑社会老大潇洒哥欺压凌辱的悲惨遭遇。**于1988年8月20日在香港上映。

饮食

大部分人还保留着原籍的习惯,主食有粥、面条、馒头、米饭等。但在岭西普遍喝奶茶、食牛羊肉,这些均与当地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俄罗斯族同胞一样,所不同的是汉族人家都多吃一些蔬菜。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无论岭东岭西,稻米饭已成为主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地区的饮食文化逐渐开放,与中国的饮食文化相融,各市区都已出现了一些地方特色的风味小吃和饭馆。

住屋

早年主要住窝棚、土坯房,或土木结构房屋。1949年后,居住条件逐年改善,普遍为土木结构和砖瓦结构房屋。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后,土木结构房减少,大部分为砖瓦结构,有的住进楼房;郊区农民多住红砖瓦房(有的铺铁盖);岭西各乡、镇、苏木住户均为定居,住板夹泥、苇板夹泥房,少数住砖瓦房,房屋都是门朝北开,开门处接有20~30平方米的防风房,称“风楼”或“门斗”,门斗冬季防风寒,又是夏季的厨房;农区大多烧茅柴、秸秆、薪材,少部分烧煤;牧区燃料以牛羊粪为主,少量为煤;一般用柳条编的篱笆障子或用桦木杆圈成院子,独门独院;野外放牧或生产,住蒙古包或铁皮板房。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城镇居民大多以楼房居住为主,但少部分居民仍以平房居住。由于国家的封山育林政策的实行,禁止上山砍伐野生柴草,二十一世纪以来非统一采暖住户大多以煤炭为取暖燃料;而一小部分农村地区仍以野生柴草为取暖燃料。蒙古族居民都已经搬入了平房和楼房。

民间艺术

在呼伦贝尔的城镇、农区、林区中汉族较为集中的地区,一般在春节、元宵节期间和农村的闲暇季节,群众文娱活动较活跃。形式主要有秧歌、二人转、单出头表演和冰雕、冰灯、彩灯展览等,城市还兴起了焰火晚会。

秧歌

秧歌表演的形式有舞龙灯、腰鼓、踩高跷、跑驴、划旱船、担花篮、大头娃、耍狮子、戏曲人物的扮相造型等。有些秧歌中穿插活报剧表演。表演者浓妆艳抹,形象夸张,服装五光十色,鲜艳夺目。男女均穿绸缎衣裤,腰系彩绸。锣鼓队多为男子,身着彩色绸服,头扎白羊肚手巾。有些秧歌的内容增加了武术、服饰表演和健美操表演等。秧歌成为城镇、农村和林区群众春节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

冰雕、彩灯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每年元旦、春节至元宵节期间,呼伦贝尔的城镇、林区都有利用河流的天然冰块进行雕刻造型的艺术展览。每到冬季,各种造型的冰雕作品相继问世,有人物、动物、建筑物、风景等作品。

二人转

“二人转”也叫“蹦蹦戏”,由一男一女二人边唱边舞,后来发展出“单出头”,即一人单独表演,是汉族群众传统的民间艺术表演形式。1924、1925年“二人转”流入扎兰屯、阿荣旗地区。演出的形式主要有“单出头”、“拉场戏”、“二人转”。主要剧目有“二人转”《西厢》、《回杯记》、《猪八戒拱地》,“单出头”《王二姐思夫》、《红月娥作梦》等。

华俄后裔民间舞蹈

在呼伦贝尔额尔古纳市、根河市及海拉尔的华俄后裔中,保持着传统的俄罗斯族民间舞蹈。有单人、双人和集体表演的“希卜里哈”、“巴达罕拉娜”、“嘎巴乔克”、“灭斜斯”、“奥吉诺其卡”、“茨冈内卡”(译音)等。舞曲有“希卜里哈”、“那林琴卡”、“累塞”、“嘎巴乔克”、“灭斜斯”等,舞步多变,跺脚较多,单人舞蹈腿部技巧很高。每个舞蹈都配有固定的舞曲,一般只用手风琴伴奏,有些集体舞还加伴唱。

焰火晚会

焰火晚会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兴起的,多是庆祝一些重大的节日如元宵节、八月节等节日时由当地行政事业单位、知名企业、基督教会燃放。 除了内蒙古各地都有的那达慕和祭敖包等节日活动,呼伦贝尔独有的节日有:

伊慕额节

“伊慕额”,蒙语“丰收”之意,顾名思义,伊慕额节也就是丰收节,在每年5月22日。这时草原上的羊、牛、马和骆驼刚接完春羔,一片生气勃勃的丰收景象。牧民们用刀将母羔左耳抿出豁口,放回大群;未被留种的公羊则被阉割成羯羊;还要为年满2岁的马驹打上烙印。

米阔鲁节

米阔鲁节是呼伦贝尔草原莫日格勒河流域鄂温克牧民的丰收节日。米阔鲁节在每年5月下旬举行,其内容和形式与“伊慕额节”大致相同,所不同的仅仅是劳动完毕要举行宴会,欢庆丰收。

瑟宾节

“瑟宾”是鄂温克语,意为“欢乐祥和”,是鄂温克族的传统节日,以图腾为特征,16世纪鄂温克人信仰萨满教后逐渐消失。1994年6月18日,建国后首届“瑟宾”节在巴彦胡硕敖包山举行,主要内容有鄂温克民族歌舞表演等。此后6月18日就成为鄂温克族的“瑟宾”节。

篝火节

每年6月18日是鄂伦春族的传统节日——篝火节。鄂伦春人对火神的崇拜由来已久,他们认为火有驱邪祛污的作用,对于火有着一系列严格的禁忌,例如:不许随意向火堆泼水、扔脏物、吐痰,不许用刀、棍等尖锐的东西向火中乱捅,以免触怒和伤害火神等。

呼伦贝尔旅游小贴士

 呼伦贝尔是整个呼伦贝尔大草原的统称,去呼伦贝尔有什么事项需要注意的呢下面,我为您带来呼伦贝尔旅游小贴士,欢迎浏览!

 呼伦贝尔旅游小贴士

 呼伦贝尔实际包括了金帐汗草原、陈旗(巴尔虎)草原、新巴尔虎(东旗西旗)草原、巴彦胡苏(鄂温克旗)草原;海拉尔是呼伦贝尔的首府,城市就坐落在草原上,城市很小;满洲里是呼伦贝尔的边贸城市,也在草原上,由于地处三国交界处(中、俄、蒙)充满异国情调,满洲里还有著名的国门景区、套娃广场,也是漠河小刘推荐大家要去的城市之一。

 呼伦贝尔有很多条河流:伊敏河、海拉尔河、根河、得尔布尔河、哈乌尔河、激流河、莫日格勒河等,但最终都汇入额尔古纳河流入黑龙江。正因为有上千条河流点缀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上才让这里的水草如此丰美,景色如此迷人。

 呼伦贝尔主要湖泊有呼伦湖(当地最大,全国第五)、贝尔湖(中蒙界湖)、呼和诺尔湖、胡列也吐湖(每年四月十一月天鹅聚集,也称天鹅湖)、乌兰泡,喜欢拍鸟的朋友可以来这里看看。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因生态破坏在这里虽没有充分的体现,但是景色仍然称得上是大气壮观,让每一位草原游客从我做起保护生态绿色。面积辽阔的呼伦贝尔,即使在旅游旺季你也看不到人山人海的场面,更没有人挤人的景象,在那里你可以用心聆听自然,感受青草的芳香,凝望那一望无际的草原,心神得到一种久违的放松,有一望无际的旷野,静听着河流、还有那不远处望着你的牛羊

 大兴安岭主要集中在额尔古纳市、根河、阿尔山、扎兰屯,喜欢的朋友还可以一路玩到黑龙江漠河找北,让游人既领略了草原又探寻了森林,让您充分享受旅行的快乐。这里山不高,是我国最大的原始森林区域,白桦林很是迷人不要错过。··

 呼伦贝尔的景色都在路上,但不是在大路的两旁,要深入进去才能看到更为原始更为原生态的自然景观,这里多是草原小路林间的伐木小道,没有路标,路况也一般,很多地方没有信号,所以漠河小刘提醒您:在草原出游选择车况比较好的小车、越野车、商务车很重要,注意很多地方大车是无法通行滴。

 附:

 呼伦贝尔民风民俗

 二人转

 “二人转”也叫“蹦蹦戏”,由一男一女二人边唱边舞,后来发展出“单出头”,即一人单独表演,是汉族群众传统的民间艺术表演形式。1924、1925年“二人转”流入扎兰屯、阿荣旗地区。演出的形式主要有“单出头”、“拉场戏”、“二人转”。主要剧目有“二人转”《西厢》、《回杯记》、《猪八戒拱地》,“单出头”《王二姐思夫》、《红月娥作梦》等。

 华俄后裔民间舞蹈

 在呼伦贝尔额尔古纳市、根河市及海拉尔的华俄后裔中,保持着传统的俄罗斯族民间舞蹈。有单人、双人和集体表演的“希卜里哈”、“巴达罕拉娜”、“嘎巴乔克”、“灭斜斯”、“奥吉诺其卡”、“茨冈内卡”(译音)等。舞曲有“希卜里哈”、“那林琴卡”、“累塞”、“嘎巴乔克”、“灭斜斯”等,舞步多变,跺脚较多,单人舞蹈腿部技巧很高。每个舞蹈都配有固定的舞曲,一般只用手风琴伴奏,有些集体舞还加伴唱。

 焰火晚会

 焰火晚会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兴起的,多是庆祝一些重大的节日如元宵节、八月节等节日时由当地行政事业单位、知名企业、基督教会燃放。

 饮食

 大部分人还保留着原籍的习惯,主食有粥、面条、馒头、米饭等。但在岭西普遍喝奶茶、食牛羊肉,这些均与当地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俄罗斯族同胞一样,所不同的是汉族人家都多吃一些蔬菜。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无论岭东岭西,稻米饭已成为主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地区的饮食文化逐渐开放,与中国的饮食文化相融,各市区都已出现了一些地方特色的风味小吃和饭馆。

 住屋

 早年主要住窝棚、土坯房,或土木结构房屋。1949年后,居住条件逐年改善,普遍为土木结构和砖瓦结构房屋。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后,土木结构房减少,大部分为砖瓦结构,有的住进楼房;郊区农民多住红砖瓦房(有的铺铁盖);岭西各乡、镇、苏木住户均为定居,住板夹泥、苇板夹泥房,少数住砖瓦房,房屋都是门朝北开,开门处接有20~30平方米的防风房,称“风楼”或“门斗”,门斗冬季防风寒,又是夏季的厨房;农区大多烧茅柴、秸秆、薪材,少部分烧煤;牧区燃料以牛羊粪为主,少量为煤;一般用柳条编的篱笆障子或用桦木杆圈成院子,独门独院;野外放牧或生产,住蒙古包或铁皮板房。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城镇居民大多以楼房居住为主,但少部分居民仍以平房居住。由于国家的封山育林政策的实行,禁止上山砍伐野生柴草,二十一世纪以来非统一采暖住户大多以煤炭为取暖燃料;而一小部分农村地区仍以野生柴草为取暖燃料。蒙古族居民都已经搬入了平房和楼房。

 民间艺术

 在呼伦贝尔的城镇、农区、林区中汉族较为集中的地区,一般在春节、元宵节期间和农村的闲暇季节,群众文娱活动较活跃。形式主要有秧歌、二人转、单出头表演和冰雕、冰灯、彩灯展览等,城市还兴起了焰火晚会。

 秧歌

 秧歌表演的形式有舞龙灯、腰鼓、踩高跷、跑驴、划旱船、担花篮、大头娃、耍狮子、戏曲人物的扮相造型等。有些秧歌中穿插活报剧表演。表演者浓妆艳抹,形象夸张,服装五光十色,鲜艳夺目。男女均穿绸缎衣裤,腰系彩绸。锣鼓队多为男子,身着彩色绸服,头扎白羊肚手巾。有些秧歌的内容增加了武术、服饰表演和健美操表演等。秧歌成为城镇、农村和林区群众春节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

 冰雕、彩灯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每年元旦、春节至元宵节期间,呼伦贝尔的城镇、林区都有利用河流的天然冰块进行雕刻造型的艺术展览。每到冬季,各种造型的冰雕作品相继问世,有人物、动物、建筑物、风景等作品。

;

呼伦贝尔旅游资源富集,是国家旅游局认定的全国六大重点旅游开发区,是全国旅游二十胜景之一,国家级草原旅游重点开发区。呼伦贝尔是最适合人类生存的一片“绿色净土”,是大自然馈赠给世人的“天然别墅”,这里的绝大部分森林、草原、湖泊等自然生态环境仍保持其原始古貌。这里四季分明,景色各异。春天,芳草萋萋,一片新绿;夏天,林木葱郁,野花绣地;秋天,硕果累累,千山尽染;冬天,银装素裹,一派北国风光;被世人誉为世界美丽的花园。

呼伦贝尔市有天然草场8万平方公里,天然林地12万平方公里, 呼伦贝尔地处生态屏障地带,拥有3000多条河流,500多个湖泊,3000多种植物,400多种野生动物。大兴安岭由北向南纵贯其中,成为天然的南北界线。世界闻名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广袤无垠,有“绿色净土”“北国碧玉”之美誉。 呼伦贝尔大草原、大森林、大水域、大冰雪、大口岸、大民俗、大空调、大氧吧共同组成呼伦贝尔大旅游。

春季,五月的兴安岭上杜鹃花争奇斗艳,尚未消融的皑皑白雪映着火红的杜鹃花,是难得一见的人间圣景;夏季的呼伦贝尔气候宜人,平均气温在16℃——21℃之间,是避暑的最佳去处,那醉人的绿色招引着你,站在草原上,看蓝天上云卷云舒,心胸就会像草原一样广阔。鄂伦春族篝火节、草原那达慕、鄂温克族瑟宾节、祭敖包等民族节日异彩纷呈。秋季夺人耳目的是那林海的秋色,听林中松涛阵阵,赏亭亭玉立的白桦,到四方山、达尔滨罗看日出日落,大自然的美景令人留连忘返;走近冬天的呼伦贝尔,一个冰雕玉砌的世界,冰雪节的圣会,让您充分领略青松傲雪、畅游林海雪原的豪气和由冰峰、雪岭、冰雕构成的一派雪韵风情。

目前,全市星级宾馆饭店30家,国际、国内旅行社27家,旅游景区(点)达50余个,每周有6次飞往北京的往返航班,5次飞往呼和浩特的往返航班,旅游旺季每天都增加航班,火车每日对开直达北京、哈尔滨、沈阳、齐齐哈尔、包头、大连,旅游观光巴士可直接行驶至全市各景区(点),满洲里市至俄罗斯后贝加尔新国际公路口岸已开通。

重点景区(点): 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北山侵华日军要塞遗址、金帐汗蒙古部落、鄂温克博物馆、巴彦呼硕旅游景区、西旗知青文化展、巴尔虎博物馆、东旗甘珠尔庙、诺门罕战争遗址、额尔古纳俄罗斯家庭旅游户、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敖鲁古雅猎民点、嘎仙洞、达斡尔风情园、朝鲜人家、吊桥公园、牙克石凤凰山庄及凤凰山滑雪度假区、满洲里国门、中俄互市贸易区、呼伦湖小河口、冰雪园、阿尔山雪域温泉

其他主要旅游景点:呼伦贝尔大草原 满洲里中俄互市贸易区 满洲里国门 呼伦湖 弘吉剌蒙古大营 凤凰山庄 伊敏河 金帐汗蒙古部落 室韦蒙古族发祥地 额尔古纳河 呼伦贝尔草原 嗄仙洞 白音呼硕草原 莫尔格勒河 巴彦呼硕草原 布里亚特蒙古族 莫尔道嘎森林公园 扎兰屯吊桥公园 黑山头古城 敖鲁古雅驯鹿之乡 维纳河疗养区 乌兰泡 汇河口 灵泉 美人湖 熊谷 一目九岭 樟子松林 大雁五泉山 敖鲁古雅鄂温克族 苍狼白鹿岛度假村 大汗凭吊 九曲松风 喇嘛山 龙岩览胜 乌尔旗汉原始森林 西山自然保护区 偃松幽径 贝尔湖 西山生态湿地 世界名马(业) 边卡要塞遗迹 黑山头中俄界河 巴图湾 中国达斡尔民族园 鄂伦春博物馆 鹿鸣山庄 柴河风景区 布苏里军事要塞 扎兰屯秀水山庄 扎兰屯柴河月亮湖 扎兰屯九龙泉 熊瞎子洞 巴林喇嘛山 扎兰屯金长城边壕

最佳旅游时间

呼伦贝尔盟的北部为林区,最佳旅行季节为5月的5-20号和9月中下旬,5月树木新绿,漫山遍野开满杜鹃花;9月,秋色染遍大兴安岭,是摄影的好时光。南部以草原为主,最佳旅行季节为7-9月。11月至次年2月中旬则是冰雪游的最佳时节。

每年3月15日到6月15日是防火期,此期间到呼伦贝尔盟的大部分地区都要办理防火证,这段时间也正是呼伦贝尔盟大部分地区一年中最凋敝的时期,只5月上旬大兴安岭林区的杜鹃花开遍山野尚可一游。

购物

呼伦贝尔的民族手工艺品以粗犷感和用途广而闻名。

呼伦贝尔市内蒙古外贸工艺品厂生产的银制艺术品、海拉尔市民族(呢绒)服装厂生产的牧羊牌蒙古袍、蒙古刀具海拉尔市民族用品厂生产的刀具--主要有蒙古刀和王爷腰刀、海拉尔龙艺雕刻厂开发的木雕壁画、木雕壁挂、根雕、瘤雕、木帖拼雕、板画、镶嵌画、镶嵌书法、树皮画等系列艺术品,风格天成,古朴高雅。 海拉尔区购物相当便利,市区内拥有多家专业市 ⒋笮凸何锷坛呛褪 ⒍砺匏股坛

友谊大厦位于三角地中心,规模庞大,环境优雅,是一家销售中高档百货商品为主的大型商 F浞值暧岩晟坛谴τ诳

土特产品 黑木耳 炒米 费乌瑞它 甘草

特色活动

除了内蒙古各地都有的那达慕和祭敖包等,呼伦贝尔盟独有的节日有:

伊慕额节

“伊慕额”,蒙语“丰收”之意,顾名思义,伊慕额节也就是丰收节,在每年5月22日。这时草原上的羊、牛、马和骆驼刚接完春羔,一片生气勃勃的丰收景象。牧民们用刀将母羔左耳抿出豁口,放回大群,未被留种的公羊则被阉割成羯羊。还要为年满2岁的马驹打上烙印。

米阔鲁节

米阔鲁节是呼伦贝尔草原莫日格勒河流域鄂温克牧民的丰收节日。在每年5月下旬举行,其内容和形式与“伊慕额节”大致相同,所不同的仅仅是劳动完毕要举行宴会,欢庆丰收。

瑟宾节

“瑟宾”是鄂温克语,意为“欢乐祥和”,是鄂温克族的传统节日,以图腾为特征,16世纪鄂温克人信仰萨满教后逐渐消失。1994年6月18日,建国后首届“瑟宾”节在巴彦胡硕敖包山举行,主要内容有鄂温克民族歌舞表演等。此后6月18日就成为鄂温克族的“瑟宾”节。

篝火节

每年6月18日是鄂伦春族的传统节日——篝火节。鄂伦春人对火神的崇拜由来已久,他们认为火有驱邪祛污的作用,对于火有着一系列严格的禁忌,例如:不许随意向火堆泼水、扔脏物、吐痰,不许用刀、棍等尖锐的东西向火中乱捅,以免触怒和伤害火神等等。

呼伦贝尔的汉族大部分来自山西、山东、河北以及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岭东,在农村形成同籍贯聚居村落,如山东屯、庄河屯、直北村等,这些地方的生活习俗,诸如语言、餐饮、居住格局、人际往来、婚丧嫁娶、岁事活动等方面,基本保持着原籍的风俗习惯。岭西则不同,地广人稀,气候严寒,与少数民族和俄侨接触密切,交往频繁,兄弟民族的习俗长处和优点,均被汉族人民一一吸取,故生活及风俗习惯变化很大。

一、衣食住行

(一)饮食

大部分人还保留着原籍的习惯,主食有粥、面条、馒头等。但在岭西普遍喝奶茶、食牛羊肉, 这些均与当地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俄罗斯族同胞一样,所不同的是汉族人家都多吃一些蔬菜。80年代以来,无论岭东岭西,稻米饭已成为主食。

(二)服饰

1945年以前及50年代初期,汉族人的服装以棉布、棉花为主,颜色为黑、蓝、灰、白居多。夏季单衣单裤,冬季棉衣棉裤、棉蒙古长袍,野外放牧或生产穿白茬羊皮袄、毡疙瘩。之后,生活逐渐富裕,特别是1978年以后,穿着随气候变化而定,一般人都备有单、夹、薄、厚服装。年轻女子,喜穿各色花衣,各样长短裙、连衣裙,头戴鲜艳纱巾,冬围各式新样毛织围巾;男女西装、长短皮衣、夹克、牛仔装、羽绒服等新款式服装屡见不鲜。衣料已不以“棉”为主,而是以毛绒、呢子、裘皮、纤维、毛的、混纺等质地好的衣料制作。男戴礼帽、前进帽、针织毛绒帽,女式新帽更多,近年来更讲究帽子的高档和式样。妇女佩戴金耳环、金项链、金戒指、手镯等首饰,男人戴金戒指的也不少见。

(三)住屋

早年住窝棚、土坯房,或土木结构房屋。1949年后,居住条件逐年改善,普遍为土木结构和砖瓦结构房屋。80年代中期以后,土木结构房减少,大部分为砖瓦结构,有的住进楼房;郊区农民多住红砖瓦房(有的铺铁盖)。岭西各乡、镇、苏木住户,均为定居,住板夹泥、苇 板夹泥房,少数住砖瓦房。房屋都是门朝北开,开门处接有20~30平方米的防风房,称“风楼”或“门斗”。门斗冬季防风寒,又是夏季的厨房。农区大多烧茅柴、秸杆、薪材,少部分烧煤;牧区燃料以牛羊粪为主,少量为煤。一般用柳条编的篱笆障子或用桦木杆圈成院子,独门独院。野外放牧或生产,住蒙古包或铁皮板房。

(四)交通

1945年以前及50年代初期,汉族同其他兄弟民族一样,行走以马匹和畜力车为主要交通工具。60~70年代,一般家庭都购置了自行车,远距离行走则靠火车或公共汽车。1978年以后,许多家庭添置了摩托车、小型拖拉机和汽车,这些既是生产机械,又是交通工具,生产生活两用。

二、经济生活

在岭东,早期“闯关东”和后来的自流者,基本都垦荒种地。其生产方式直至70年代,均以繁重的手工操作为主。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由于落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关系得到调整,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农业生产连年丰收,农民生活获得显著改善,开始大量购置小型(少量大中型)拖拉机和机引农机具,使部分农业生产项目实现了机械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业、林业、工业、交通、邮电、商业、采煤和社会各项服务业,以及机关事业单位,汉族都是主要从业者。家庭副业生产,岭东岭西一样,耕种园田,种植瓜果蔬菜,饲养奶牛、猪、鸡、鹅、鸭等。80年代以前主要为自用,80年代以后,已有相当一部分到城镇或集市上出售,以改善自家生活。

三、婚嫁与丧葬

(一)婚嫁

婚嫁习俗在1949年后有很大变化,主要是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旧式包办婚姻,改革为自由恋爱结婚和法制婚姻;过去穷人富人相差甚远的婚嫁礼仪,改为只有城乡差别的大同小异的礼俗。一般都经过相识、恋爱、结婚三个阶段。相识,因分在一起工作而产生感情,自然达到恋爱阶段和经第三者介绍而相识相恋两种。恋爱阶段有长有短,认为情投意合时即可结婚。农村普遍保留“订婚”形式,即宣布正式形成恋爱关系,其礼节主要为男女双方家长的互相宴请,有的单是男方宴请,并给女方和介绍人一定彩礼酬金。男女双方到政府指定部门登记后即为合法婚姻。结婚仍多沿袭女到男家的习惯,男到女家者称“招养老女婿”。结婚日一般为男方操办,宴请宾客,接受贺礼,有一套繁缛的礼仪。婚礼用车,过去多为畜力车辆,80年代起,城镇为轿车,农村为拖拉机,也有用汽车、摩托车者。结婚三日为新娘“回门日”,由新郎陪新娘回家,女方家长要宴请新婿和宾客。近年来,城镇婚礼中增添了一些西方习俗。也有摒弃婚事奢办旧习的革新者,采取集体婚礼或旅行结婚的方式。

(二)丧葬

人死亡,有当日出殡者,也有停放3~5日出殡者。治丧期,亲友吊唁,接受祭礼祭品,如花圈、挽幛、现金等。死者晚辈着丧服(现多为白布腰带或头巾),烧冥纸。汉族历来实行土葬,70年代后城镇陆续推行火葬。城镇死者出殡,一般都举行亲友参加的向遗体告别仪式或追悼会,介绍死者生平。近年来,农村也在仿效城镇的出殡仪式。土葬者,沿旧习,用木棺,有一套停尸、入殓、守灵、吊唁、祭奠仪式;埋葬场,过去为自选墓地,现为当地乡、镇、苏木政府指定地点。

四、节日、岁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除法定的节假日如元旦、春节、“五・一”国际劳动节、“十・一”国庆节外,汉族人民普遍过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其方式与东北和全国各地大同小异。

80年代以后,不管城镇,还是农村、牧区、林区,一年中普遍增加了3个岁事,而且影响之深 ,活动之广,自觉程度之高都是过去不能比的。其一是“清明节”。这天家家户户,甚至一户的全体成员到故人坟上“扫墓”,骨灰在火葬场的,家属子女亦去“扫墓”,整日大车小辆拥挤不堪,全天是不放假的休假日。其二是阴历七月十五,俗称“鬼节”,各家各户也要到坟上、火葬场填坟扫墓,距河近的,晚上放河灯,在十字路口烧冥纸、冥钞,纪念亡者。其三是阴历十月初一,为死者“送棉衣”,晚上在十字街口大烧冥品,诸如冥衣、冥钞、冥马牛,还有冥电视机、收音机、录音机、手表等近现代冥品,名曰用以寄托对死者的哀思。

五、家庭

呼伦贝尔境内的汉族家庭,长期以来多为夫妻子女型结构,通常是由长辈人担任家长,掌管一切家务事情。

民国时期,呼伦贝尔的汉族家庭基本沿袭清代的大家族形式,多为老辈兄弟几人及眷属和少辈众兄弟及其眷属同为一户的组合式,或十几人甚至几十人的大家庭,并以人多为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多辈组合式的大家庭逐渐减少,家庭结构趋于小型化,子孙三代、四代同堂的现象已不多见。1980年以来,家庭结构又发生了新的变化。家庭成员渐渐以两辈为主,成员人数更少。主要是子女结婚后,一般单独建立家庭,多辈组合式大家庭解体。在父母称谓上也有许多改变。过去从各地来呼伦贝尔的汉族人对父母的称呼多数叫“爹”、“娘”,个别人称父亲为“大大”,后由“爸爸”、“妈妈”代替。特别在岭西,均如此称呼。

六、民间艺术

在呼伦贝尔的城镇、农区、林区汉族较为集中的地区,一般在春节、元宵节期间和农村的闲暇季节,群众文娱活动较活跃。形式主要有秧歌、二人转、单出头表演和冰雕、冰灯、彩灯展览等,近年城市还兴起了焰火晚会。

秧 歌

秧歌表演的形式有舞龙灯、腰鼓、踩高跷、跑驴、划旱船、担花篮、大头娃、耍狮子、戏曲人物的扮相造型等。有些秧歌中穿插活报剧表演。表演者浓妆艳抹,形象夸张,服装五光十色,鲜艳夺目。男女均穿绸缎衣裤,腰系彩绸。锣鼓队多为男子,身着彩色绸服,头扎白羊肚手巾。有些秧歌的内容增加了武术、服饰表演和健美操表演等。秧歌成为城镇、农村和林区群众春节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

冰雕、彩灯

从八十年代起,每年元旦、春节至元宵节期间,呼伦贝尔的城镇、林区开始出现了利用河流的天然冰块进行雕刻造型的艺术展览。每到冬季,各种造型的冰雕作品相继问世,有人物、动物、建筑物、风景等千姿百态的作品栩栩如生。在呼伦贝尔的几个城市,每年冬季都要举行规模大小不一的冰雕作品比赛。

民间剧种“二人转”

“二人转”也叫“蹦蹦戏”,由一男一女二人边唱边舞,后来发展出“单出头”,即一人单独表演,是汉族群众传统的民间艺术表演形式。1924、1925年“二人转”流入扎兰屯、阿荣旗地区。演出的形式主要有“单出头”、“拉场戏”、“二人转”。主要剧目有“二人转”《西厢》、《回杯记》、《猪八戒拱地》,“单出头”《王二姐思夫》、《红月娥作梦》等。此种演出形式人员少,道具简单,行走方便,唱词通俗简单易懂,民间口语多,唱腔高亢、嘹亮、形式活泼,深受广大农民群众喜爱。

华俄后裔民间舞蹈

在呼伦贝尔额尔古纳市、根河市及海拉尔的华俄后裔中,保持着传统的俄罗斯族民间舞蹈。有单人、双人和集体表演的“希卜里哈”、“巴达罕拉娜”、“嘎巴乔克”、“灭斜斯”、“奥吉诺其卡”、“茨冈内卡”(译音)等。舞曲有“希卜里哈”、“那林琴卡”、“累塞”、“嘎巴乔克”、“灭斜斯”等,舞步多变,跺脚较多,单人舞蹈腿部技巧很高。每个舞蹈都配有固定的舞曲,一般只用手风琴伴奏,有些集体舞还加伴唱。

每逢节假日或闲暇时,男女老幼聚在一起,欢歌狂舞,情绪高涨,气氛热烈。

七、吸收外来语

呼伦贝尔的汉族,由于长期与少数民族同胞和外侨同街居住,他们不仅在生产生活方面相互吸取长处,而且在语言方面也相互渗透融合,借用语较多。如:

“西米丹”,俄语,“乌鲁莫”,蒙语,是牛奶上面的凝结物,汉语称“奶皮子”,无膻味,香甜可口,人人喜食。秋冬季节,各家各户都储些备用,汉族人一样称此物为“西米丹”或“乌鲁莫”。

“嘎拉哈(hà)”,又称“嘎什哈”,满语,它是猪、羊、狍、黄羊等的后腿膝盖骨,俗称“背式骨”,学名“髌骨”,是呼伦贝尔各族儿童和妇女的一种玩耍物,人们都叫它“嘎拉(什)哈”,如弹“嘎拉哈”,置“嘎拉哈”,抓“嘎拉哈”等。

“笆篱子”,俄语,意为警察,现在泛指监狱,如罪犯被逮捕、被判刑都说是“蹲笆篱子”。

“芒格儿”,蒙语,是一种野菜,样子、味道如韭菜,但叶子比韭菜叶宽厚、颜色浅,无汉名。

“达哈(hà)”,蒙语,意为宽大的披风,为羊皮制品,现在通称“皮大哈”。

值得一提的是,50年代直至60年代中期,提倡汉族干部学习掌握蒙古语,少数民族干部学习汉语言,因此,很多汉族干部下到牧区后,都会说一口较流利的蒙古话,一些汉语中亦夹杂着少量的蒙古语,以后则逐渐减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42681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30
下一篇2023-11-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