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中丞轶事 韩愈

张中丞轶事 韩愈,第1张

张中丞轶事 韩愈《张中丞传后叙》是韩愈的一篇议论与叙事相结合的散文。此文写于唐宪宗元和二年(807),这年韩愈正四十岁,已召回京师任国于博士。此时距安史之乱已有四十多年了,唐朝在恢复生产,稳定社会秩序等方面都初见成效。韩愈政治主张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反对藩镇割据,维护中央集权。《张中丞传后叙》即表达了这一思想。文中表彰张巡、许远抗击安史叛军的功绩,驳斥对张、许的诬蔑、中伤,以此来歌颂抗击藩镇作乱的英雄人物。元和元年(806年)宪宗开始制裁藩镇。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之下,韩愈重新阐扬张、许功绩,无疑是有意义的。

中丞:即张巡(709—757),南阳(今河南邓县)人,开元时进士及第,天宝中任清河(今河北巨鹿)县令、真源(在今河南鹿邑东)县令,安禄山叛乱,他率兵进入雍丘(今河南杞县)、抗拒叛将令狐潮的围攻,后因上级虢王抑兵,他退出雍丘,正好雎阳(治所宋城在今河南商丘南边)太守许远告急,张巡带了三千人,马进少、睢阳郡城和许远协同防御,多次打退敌将尹子奇的进攻,最后因粮尽援绝,在至德二载(757)十月城陷牺牲。在这以前玄宗嘉奖他英勇抗敌,曾授他为从五品上阶的礼部主客郎中兼正五品上阶的御史中丞,因此可尊称之为张中丞。

“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愈与吴郡张籍阅家中旧书,”“元和”,唐宪宗年号。元和二年,即公元807年。“吴郡”,郡治在今江苏苏州市。“张籍”,原籍吴郡,字文昌,唐宪宗元和时著名诗人,韩愈之友。“得李翰所为《张巡传》”,“李翰”,字子羽,张巡友人,曾亲见睢阳战事。“翰以文章自名”,“自名”,自负、自许。“为此传颇详密。然尚恨有阙者:不为许远立传。”“许远”,杭州盐官(今海宁)人,安碌山反叛时,任睢阳太守,与张巡固守不降,“城陷被执,后遇害。”“又不载雷万春事首尾。”“雷万春”,为张巡部将,后与张巡同时遇害,有人认为这里的雷万春就是南霁云。这几句意为,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里,我和吴郡张籍一起翻阅家中旧书,找到李翰所作的《张巡传》。李翰因为文章好而自负,写这篇传记详细周密,但我看后还感到有遗憾之处,没有为许远立传,又不记载雷万春的事迹始末。

以上为文章的第一部分,因《张巡传》尚有遗憾之处,“不为许远立传,又不载雷万春事首尾”以此笼罩全文,提起以下诸段。

第二部分(2、3、4自然段)照应“不为许远立传”,三个自然段,各驳一种谬论。

第2段,“远虽材若不及巡者,开门纳巡,位本在巡上,授之柄而处其下,无所疑忌,竟与巡俱守死,成功名。”“若”,似乎、好像。“纳”,接纳。“授”,授予、给予“柄”,权柄,权力。这里指抗敌指挥权。“无所”,没有什么。“竟”,最终、最后。这几句意为,许远才能虽然比不上张巡,但他主动打开城门,接纳张巡,职位本在张巡之上,却把指挥大权交给张巡,情愿退居下位,没有什么疑虑猜忌,最终与张巡共同坚守睢阳,壮烈殉难,成就了功业和名声。“城陷而虏,与巡死先后异耳。”肃宗至德二载(757)十月,雎阳城陷,张巡、许远等被虏,尹子奇杀张巡等36人,解送许远去洛阳报功,至偃师,许远不屈被害。巡、远遇难同在一月。是说,城遭攻陷以后被俘获,与张巡相比,只是就义时间先后不同罢了。“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材智下”,才能智力低下,不明事理。“通知”,通晓。“辞服”,请降。“辞”,这里指口供。安史之乱平定后,张巡儿子去疾曾上书皇帝指责许远不忠于张巡,并怀疑许远曾对叛军屈服,其实是轻信遥传。当时诏尚书省,使张去疾与许远之子许岘及百官议,这两句即此事。这是说,两家儿子才能智慧不高,不能通晓明白他们父亲的志向,认为张巡被杀而许远成了俘虏,怀疑他是怕死向叛贼说了屈服的话。“远诚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爱之肉,以与贼抗而不降乎?”“食其所爱之肉”,雎阳被围,城中粮尽,张巡杀自己的爱妾,许远杀其奴仆,以其肉充军粮。这是说,如果许远真的怕死,为什么艰苦守卫这小块土地,杀死他心爱的人让饿极的部下吃,以抗击敌人而不投降呢?“当其固守时,外无蚍蜉蚁子之援,所欲忠者,国与主耳,贼语以国亡主灭。”“蚍蜉”蚁之一种,喻微小。“国亡主灭”,当时唐玄宗逃往蜀中,存亡不知,故云。这是说,当他在围城中坚守时,外无援军,所要尽忠的,只是国家和君主罢了。叛贼告诉他:国家已经灭亡,国君已经不在了。“远见救援不至,而贼来益众,必以其言为信,外无待而犹死守,人相食且尽,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处矣。”“外无待”句,从至德二载正月到九月,睢阳被围,朝廷官员未尝一出救援。当时河南节度使贺兰进明屯兵临淮(今安徽境内),观望不救。“待”,等待。“犹”,还、仍旧。“且”,将要。“数日”,计算日子。这是说,许远看救援的军队不到而且笨重人却越来越多,一定拿他们的话当真的。外面竟无援兵可等待而还在拼死守城,人吃人将要吃光,即使是愚蠢的人也能算出自己死亡的日期。“远之不畏死以明矣!乌有城坏,其徒俱死,独蒙愧耻求活?虽至愚者不忍为。呜呼!而谓远之贤而为之耶?”这是说,许远不怕死也就十分明显了。哪里有城被攻破,他的部下全部牺牲,唯能自己蒙受耻辱求得活命的事呢?即便是世上最愚蠢的人,也不忍心这样做。像许远这样的贤明的人能干出这种事来吗?

这第二段是驳“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这是关键,为许远能洗清“辞服于贼”的冤枉,其余种种诬蔑就好办了。为此,作者一一摆出紧要关头许远的表现,有以下几点:

一、“开门纳巡……授之以柄而处其下,无所疑忌,竟与巡俱守死”。许远的忠直磊落,不言自明。

二、“城陷虏,与巡死先后异耳”。说明许远和张巡一样,是为抗敌救国而壮烈牺牲的。

三、“外无待而犹死守,人相食且尽,愚蠢人亦能数日而知死处矣”。这怎么能说许远是怕死呢?铁的事实给才智低下的“两家子弟”掌嘴。铁的事实把他们的诬陷打的粉碎!

第3段,“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诟远,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自远所分始”,当时远、巡在雎阳分城而守,张守东北,许守西南,叛军从许远的守区攻入城,故议者有此说。“诟”,毁谤。这是说,议论的人又说许远和张巡分守雎阳城的西南和东北,城被攻破,是从许远防守的区域打开的,据此责备许远,这跟儿童的见解没有什么两样。“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引”,拉。“绝”,断。此句意为,把绳拉断,总有断头的地方。“尤”,过失。“尤之”(指受病之脏腑和绳的绝处),为尤,意即归咎于它。这是说,人将要死时,他的内脏必定有先遭到疾病侵害的地方;拉断一条绳子,断开必定有个部位;有人看到情况是这样,从而责备这个部位,这也是不明道理的啊!“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如巡、远之所成就,如此卓卓,犹不得免,其他则又何说!”“不乐成人之美”,语出《论语·颜渊》“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卓卓”,特异,杰出。这是说,这些小人好议论,不成人之美,他们就是这样做的。像张巡、许远他们所成就的事业,是如此卓绝不凡,还不能免于遭到非议,其他人又有什么可说的呢?)

这第三段所驳不过是貌似事实,实际不过是迷人眼目的“儿童之见”,不值一驳,却又非戮穿不可。作者侧面迂回战斗,举出日常生活中极普通的事例,“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这是一个正常人都能理解的,作者不再多说,读者的头脑中,自然就会完成一个类比推理的过程,认识到:分城而守,城之陷,必有所始。同样,读者的头脑中也会自然而然地认识到:“守一城,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而且是“外无蚍蜉蚁子之援”,城陷是必然的结果,许远有什么责任?戳穿了谬论的欺骗性,也就露出了论敌的卑劣丑恶的面目:“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这也是一种事实。指出这样的事实给予论敌的打击,是相当沉重的。

第4段,“当二公之初守也,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遁?”“逆遁”,事先逃走。“苟此不能守,虽避之他处何益?”是说,当张、许二人防守雎阳之初,岂能知道人家最终不来救援,而丢掉城池,预先逃跑呢?假如这个城池守不住,即使躲到其他地方又有什么好处呢?“及其无救而且穷也,将其创残饿羸之余,虽欲去,必不达。”“创”,受伤。“残”,废。“羸”,瘦弱。是说,等到他们已经没有救兵陷入绝境时,带领那些伤残病弱的残兵,即使想突围,也必定达不到目的。“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讲之精矣”,考虑得很周密、精当。“守一城,捍天下”,李翰《张巡传》和《通鉴考异》记载,此地虽重要,若不是张巡善用兵,则“贼若欲取江淮,绕出其外,雎阳岂能障之哉!盖巡善用兵,贼畏巡为后患,不灭巡则不敢越过其南耳。”“沮遏”,即阻遏。“沮”,阻。这是说,张、许二人那样贤明,对此一定想得很周到了。守住一座城池,捍卫整个天下,凭借千百名越战越少的士兵,阻击成千上万日渐增多的叛军,掩护着江淮广大地区,阻止敌人的攻势,国家不至于灭亡,这是谁的功劳呢?

第四段作者继续摆事实,摆正反两面的事实加以对照,并在事实的基础上做极易为人明白和接受的推论,从而对敌人反戈一击,敌于死命。这里分两层,以上讲的是第一层,是摆正面事实,“当二公之初守也,宁能知人之卒不救”,“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论证许远、张巡的功勋“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

“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一二数”,一个两个地数。是说,到那时,弃城逃走,保全自己性命,不是一两个人;拥有强大军队,坐视不救的人,四周都是。“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辞而助之攻也。”“自比”,自附。“*辞”,指歪曲事实的言辞。是说,今天不追究和评说这些人的责任,却要指责张、许二人不该死守雎阳,看出这些发议论的人是站在叛逆者的行列,编造一套夸大不实的言辞帮助叛逆者攻击张、许二英雄。

这段的后一层是从反面事实加以驳斥。“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正反对比给论敌以致命一击。“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辞而助之攻也”--他们简直和叛贼是一丘之貉!《张中丞传后序》正是这样一篇摆事实,讲道理,既“正”且“真”的好文章。让事实说话,是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它会让敌人露出丑恶的嘴脸,不得不俯首就范。

这第二部分议论的中心是驳斥“张巡、许远不应该死守睢阳”的谬论。作者主要采用了论证方法中的驳论,而且是从正反两方面的论据来驳斥的。全段分三个层次:

一是论述睢阳只能守不能弃;

二是论述睢阳的意义:“守一城,捍天下”,“天下之不仁,其谁之功也”;

三是揭露攻击张巡、许远之人是“自比*乱”,“设*词而助之攻”的险恶用心。作者写“弃城而图存者”、“擅强兵坐而观者”的目的是什么?是写那些为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目的的人,正在恶毒攻击张巡和许远,其实质是为自己当年的丑恶行径辩护。

第五、六段各成一个部分。第三部分,第5段照应开头“又不载雷万春(南霁云)事首尾”。“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屡道于两府间,亲祭于其所谓双庙者。其老人往往说巡、远时事云。”“愈尝”句,贞元十二年(796)、贞元十五年(799)韩愈分别作董晋和张建封的推官,属幕僚。唐时称幕僚为从事。此处“从事”用如动词。“屡道”,几次经过。“双庙”,二人死后,天子(肃宗)赐二人为大都督,皆立庙于睢阳,叫双庙。是说,又没有完整记载雷万春的事迹。我曾先后在汴湖州、徐州节度使幕府中任职,常常往来两湖州之间,亲自到人们所说的双庙去祭奠两位英雄,那里的老人常常说起张、许二公的事情。“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南霁云”,张巡部下的重要将领。雎阳城陷,与张巡同时被害。“贺兰”,指当时的河南节度使贺兰进明。他当时驻节临淮,拥兵观望,拒绝救援睢阳之围。是说,南霁云向贺兰进明乞求救兵,贺兰进明妒忌张、许的声望功迹超过自己,不肯派兵救援。“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之。具食和乐,延霁云坐。”“延”,请。是说,可他喜欢南霁云的作战勇猛,不听他的话,强要留他,为他准备了酒宴和歌舞,请南霁云入座。“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是说,霁云慷慨激昂地说:我从睢阳来这里时,那里的百姓一个多月没有粮食吃了。今天就是想一个人吃这宴席,从道义上也不忍心;就是勉强吃,也难以咽下去!于是拔出佩刀斩断自己一指,鲜血淋漓,拿来给贺兰进明看。所有目睹者都异常震惊,全都被感动激发而流泪。“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矢著其上砖半箭,曰:‘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愈贞元中过泗洲,船上人犹指以相语。”“浮图”,佛塔。“矢著”句,箭射塔上砖有半箭深。“志”,这里同识,标记。“贞元”,唐德宗年号。“泗洲”,故治在今江苏盱眙县。是说,霁云看出贺兰进明还是没有为他出兵的念头,就上马疾驰,离开这里。将要出城时,抽出一箭射那佛寺上的佛塔,箭的半截射进了佛塔上边的砖中,并说:等我去打败叛贼,一定除掉贺兰,这支箭是做标记的。我在贞元年间路过泗洲,船上的人还指佛塔告诉我这件事。“城陷,贼以刃胁降巡,巡不屈,即牵去,将斩之;又降霁云,云未应。巡呼云曰:‘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云笑曰:‘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即不屈”。“降”,作动词。“降巡”,即使巡降。下文“降霁云”,同此例。“南八”,南霁云在弟兄中排行第八,犹言老八。“敢不死”,等于说岂敢不死。“不屈”,意思是不屈而死。这是说,睢阳城陷,叛贼用刀逼迫张巡投降,张不屈服,就把他捆上拉走,打算处死。又逼霁云投降,霁云当下没有答话,张巡向他叫道:南八,男子汉一死罢了,不可为不义的事所屈服!霁云笑着说:本想要留下有所作为,张公既然有话,我怎敢不去一死呢!于是就没向叛贼屈服。

第四部分,第6段,标题和开头一段都点出《张巡传》,第4、5段也已写到张巡,但又非主角,第6段专写张巡遗事,又带及许远,这就使得张巡的事迹,许远的为人以及李翰的文章更加具体而丰富。

“张籍曰:有于嵩者,少依于巡,及巡起事,嵩常在围中。籍大历中于和洲乌江县见嵩,嵩时年六十余矣。以巡初尝得临涣县尉,好学,无所不读。籍时尚小,粗问巡、远事,不能细也。”“起事”,指张巡起兵讨伐和抗击安史叛乱军。“常”,一作“尝”,曾经。“大历”,唐代宗年号。“乌江县”,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以巡”,因为张巡的缘故。指于嵩追随张巡死守睢阳。“临涣”,今安徽宿县西南。这是说,张籍说:有个叫于嵩的人,年轻时跟随张巡,等到张巡起兵抗贼,于嵩曾在围城之中。张籍在大历年间在和洲乌江县见到于嵩,那时于嵩年纪已六十多了。由于曾跟随张巡的关系,开始时任临涣县尉,他爱学习,没有他不读的书。当时张籍的年纪还小,粗略地听到一些张、许抗贼的事迹,没能细问。“云:巡长七尺余,须髯若神。尝见嵩读《汉书》,谓嵩曰:‘何为久读此?’嵩曰:‘未熟也。’巡曰:‘吾于书,读不过三遍,终身不忘也。’因诵嵩所读书,尽卷不错一字。嵩惊,以为巡偶熟此卷,因乱抽他帙以试,无不尽然。嵩又取架上诸书试以问巡,巡应口诵无疑。嵩从巡久,亦不见巡常读书也。为文章,操纸笔立书,未尝起草。”“髯”,指两颊上的胡子,这里泛指胡须。“帙”,书套,这里指书套中的书。据说:张巡身高七尺多,胡须如天神。一次看见于嵩读《汉书》,问他:‘为什么老读这本书?’于嵩说:‘尚未读熟。’张巡说:‘我读书从不超过三遍,一辈子不会忘记。’于是就背于嵩所读的书,背完一卷不错一字。于嵩惊奇,认为张巡只是碰巧会读这一卷,就随便抽出其它书卷来考他。张巡没有一处不会背的。于嵩又拿架上各种书籍,试问张巡,张巡随他提问,背诵毫不迟疑。于嵩跟随张巡时间长了,也不见张巡经常读书。他作文章,拿起纸笔就写,从来没用起草稿。是说,开始守卫睢阳时,士兵近万人,城里百姓也近几万户。张巡只要见过一次的百姓知其姓名,以后就不会忘记。“巡怒,须髯辄张。及城陷,贼缚巡等数十人,且将戮,巡起旋,其众见巡起,或起或泣。巡曰:‘汝勿怖,死,命也。’众泣不能仰视。巡就戮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起旋”,起身去小便。“阳阳”,若无其事,十分安详的样子。是说,张巡发怒,胡须就会张开。到了城被攻陷时,叛贼捆住张巡等几十个人,坐在地上,将要处死。张巡起身去小便,他的部下看张巡站起,有的站起,有的哭泣,张巡说:你们不要害怕,死,这是命运决定的啊!大家都哭了,不能抬起头看他。张巡就义时,面不改色神态安祥像平时一样。

“远宽厚长者,貌如其心;同巡同年生,月日后于巡,呼巡为兄,死时年四十九。嵩贞元初死于亳、宋间,或传嵩有田在亳、宋间,武人夺而有之,嵩将诣洲讼理,为所杀。嵩无子,张籍云。”“貌如其心”,指许远的外貌和内心一样的宽厚。“亳”,今安徽亳县。“宋”,即雎阳。“诣”,到。“讼”,诉讼。“理”,法。是说,许远是个待人宽,很忠厚的长者,外表同他内心一样,跟张巡同年出生,月份比张巡晚些,称张巡为兄长,死时年龄为四十九岁。于嵩贞元初死于亳州、宋洲之间,有人传说于嵩有田地在这一带,武人抢夺去归为己有,于嵩将要到洲衙去告状,被杀害。于嵩没有儿子。以上这些都是张籍说的。韩愈所以用于嵩事迹来写张巡轶事,是因为于嵩是睢阳保卫战的参与者,通过他口述补叙张巡英勇就义的情况和张巡轶事,会更真实,更有说服力。另外于嵩在围城中幸免遇难,最后却死于非命,反映了藩镇割据下,武人专横跋扈的现实和社会不平。

 主持词要注意活动对象,针对活动对象写相应的主持词。随着中国在不断地进步,主持人的需求越来越高,主持人大多通过提前写好的主持词来开展工作,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拔河比赛主持词(通用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拔河比赛主持词1

全体映鸿人:

 大家好!

 明天是圣诞节,今晚将迎来平安夜,再过一周,就是新的一年了。

 在这样一个充满平安、吉祥、轻松、愉快气氛的日子里,在方总的直接关怀下,在工会的组织下,在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下,湖南映鸿科技“同心协力”拔河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

 平安,是人们生活中的一种舒适、惬意的境界和状态;

 平安,是人们生活中的一种美好的期盼和祝愿;

 平安,是一种幸福;平安,也是幸福、吉祥的基础和体现。

 正因为平安包含或承载着这么多的美好内涵,所以,刚才响起的《祝你平安》这一首歌,传遍了华夏大地,平安夜、圣诞节这种西方人的节日也传到了中国。在物质文明、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里,平安,不是任何企业或任何人,都能轻易、随便获得的,平安的背后是需要一些因素或力量去支撑的。

 对于企业而言,企业的平安,是企业健康、稳步、和谐发展的基矗企业的平安,需要依靠规范和创新去实现,其中的规范,包括安全生产与管理;其中的创新,包括文化创新、营销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等。企业的平安,也还需要全体员工的同心协力,如同刚才响起的《众人划桨开大船》这首歌唱的那样,“同舟共济海让路,百舸争流千帆进”。对于企业的员工而言,没有平安的企业,也难有员工的平安生活。

 让我们全体映鸿人高兴和自豪的是,在方总的带领下,在全体映鸿人的同心协力中,我们映鸿科技一路平安走来,又将平安迈进新的一年。在“同心协力”拔河比赛开始之前,先请杨总代表今天还在湖南大学学习的方总讲话,大家掌声欢迎。美丽的传说中,有“八仙过海”;现实的映鸿中,不仅有岗位上的“八仙过海”,还有今天的“八仙”拔河。下面,就开始进行拔河比赛!有请八支参赛队——“八仙”上场,同场展示映鸿科技团队的风采和团结的力量!

拔河比赛主持词2

各位 领导、同事们:

 大家好!

 在辞旧迎新之际,x在这里举行盛大的职工拔河比赛,今天阳光明媚,彩旗招展,展示着x的力量比铁还硬比钢还强,未来的发展必定蒸蒸日上。这种催人奋进的宏伟场面必将激励我们奋发努力,顽强拼搏!希望参赛的运动员本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 精神,赛出风格,赛出友谊,并通过本次活动增强员工体质,促进各部门沟通和友谊,增进公司整体凝聚力和向心力。最后预祝大赛圆满成功!

 本次比赛,共有11支队伍参加,其中男队8支,4支,分别是飞虎队、快鹿队、骏马队、神龙队;x和x4支:雄狮队,蓝豹队,大鹰队,奔牛队;女队3支:分别是穆桂英队、花木兰队、娘子军队。

 下面进行 第一届康力杯拔河比赛开幕式:

 首先入场的是x代表队——飞虎队,他们肩负着车间上百人重托,雄纠纠气昂昻跨进赛场,每位运动员虎虎生威,他们要使出虎劲,发出虎威。他们的口号是“盘踞深林中,永做山大王”

 物流车间快鹿班车现在看到进场的是x代表队——快鹿队。物流车间工作任务繁重,但车间上下一心,力争第一。这次参赛的队员都是x 精心挑选出来的精英骨干,冠军是他们参赛的目标。

 神龙神龙伸向天空,现在出现在赛场上的x代表队——神龙队,开动脑筋能把x冲上天空,开发科技能把产品推向世界。拔河虽不是他们的强项,但为了克服力量上的不足,在x的带领下,多次操练基本掌握了动作要领,力争在赛场上和各兄弟队一较高低。

 下面上场的是x代表队——骏马队。扶梯车间干的都是体力活,出的力最大,流的汗最多,每个员工毫无怨言,坚决完成生产任务,参加本次比赛的都是车间里的大力士,使不完的力气凝在一根绳上,一定所向披靡。

 威武就数雄狮,下面入场的是x代表队——雄狮队,x车间最大,人数最多。他们的力量合起来能拉动一列火车,今年业务多任务重,他们几乎天天加班,练就了一身力量,x领队表示,这次比赛只拿第一,不拿第二。

 下面入场的是x代表队——蓝豹队,豹的速度是林中闪电,赛场如商场舜息万变,而拔河赛要的就是猛准狠,相信我们蓝豹队发挥速度优势必将给各队下马威,他们为在这次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已训练了好几次,就是冲着冠军来的。

 x就是奔着第一来的,下面入场的是x代表队——奔牛队,x是首次参加公司内部组织的赛事活动,这次他们组织了精兵强将,x领队,本着重在参与,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心态,尽着拿第一的努力,让我们拭目以待他们的佳绩。

 大鹰展翅飞翔,x扶摇直上,接下来入场的是x代表队——大鹰队,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挑好质选好量同样也是拔河取胜的关键,这支队伍个个身形矫健,是质与量的体现,他们的口号是拔一场进前四,拔二场进决赛,拔三场要捧杯。

 下面入场的是x代表队——花木兰队。谁说女子不如男,自古就有花木兰,这支队伍是由奋斗在x一线的女职工组成,巾帼不让须眉,表示要发扬拼搏 精神,赛出水平,赛出风格,争取好成绩。

 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这支“娘子军连歌”激励了几代人,下面入场是x代表队——娘子军,这支队虽然文质秀气,但她们英姿飒爽,充满斗志,不甘落败,决心要和其他二支姐妹队一搏高下。

 穆桂英挂帅,撑起女子半边天,下面入场的是x代表队——穆桂英队。这支女子队是新达 精心挑选组成的,实力非凡,士气高昂, 精神饱满,他们誓言夺取冠军。

拔河比赛主持词3

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芳菲四月,春风拂面,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正东中学首届艺术节之拔河比赛。它讲究的是集体密切配合,讲究凝聚力和团结奋斗,希望全体同学们能够通过这次活动,增进增进交流、增进体质。

 一、下面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有请刘校长为本次拔河比赛致开幕词。

 感谢刘校长洋溢的演讲和细心周到的指导,希望各位同学都牢记在心。

 二、接下来有请裁判长—张玥老师为大家宣读拔河比赛规则。

 三、请各班学生代表发言。

 在同学们铿锵有力的声音中,相信大家一定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四、我们衷心祝愿本次的拔河比赛能够赛出平,赛出风格,赛出友谊!

 为了使比赛能有序时行,还请大家注意一点:啦啦队要文明参赛,不要离参赛者太近,不要到处乱跑,四处打闹。

 下面我宣布比赛正式开始,请运参赛者每队派一个代表到张玥老师处抽签决定场地;请裁判员、观众以及工作人员各就各位,准备比赛。

 结束:

 本次拔河拔河比赛在教师们和同学们的密切配合下结束了,下面有请刘校长为本次比赛作总结。

 同学们,青春不言输,爱拼才会赢。我们在运动场上的比拚已经完毕,而人生舞台上的竞争才刚刚开始。我希望全体师生把本次比赛中表现出来的奋发图强、勇争第一的进取精神;团结友爱、通力协作的团队精神;坚韧不拨、永不言败的意志迁移到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之中,使我们的生活愈加精彩。

 本次拔河比赛到此结束,请各有序带回。

拔河比赛主持词4

主持人: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下午好!传文化之韵,载活力远航,一根绳子连接的是团结和友爱。一根绳子,演绎的是奋斗和拼搏。这里是杞县外国语学校“体育文化周”春季拔河比赛现场,今天这里将诞生本届拔河比赛的获奖代表队,在比赛开始之前请曾校长致开幕词,请大家热烈欢迎!

 校长发言······

 主持人:谢谢曾校长的鼓励,下面请裁判员就位并请裁判代表发言。

 裁判代表发言······

 主持人:现在我宣读拔河比赛规则。

 宣读拔河比赛规则······

 下面把场地交给我们的裁判员和同学们。

 结束语:

 主持人:让我们在拔河中寻觅光彩和梦想,让我们在竞赛中分享和欢乐,让我们在体育中追求竞争和超越,让我们在呐喊中创造美好和辉煌。这里也诞生了本届拔河比赛的季军队,他们是来自xx班的代表队,祝贺他们!亚军队是来自xx班的代表队,恭喜你们!冠军队是来自xx班的代表队,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他们!

 最后,我宣布,本次拔河比赛圆满成功!

拔河比赛主持词5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在这丰收的季节,我们满怀豪情地迎来了xx第3届广播体操比赛,在此振奋人心、激—情飞扬之时,请允许我们代表董事会、校委会对本次大赛的举行,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筹备本次比赛付出辛勤劳动的广大师生表示衷心地感谢!

 广播体操比赛是我校长期以来的一项优良传统赛事,它充分体现了我校深入贯彻国家体育总局提出的“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的体育健康理念,本次广播体操比赛是对全体学生素质、精神风貌的一次大检阅,也是对我校体育教学及素质教育成果的一次大考核,是对我们师生团队拼搏精神的一次考验,更是对校园、班级文化建设的有力体现,让我们共同预祝本次比赛圆满成功!

 现在,我宣布:xxxx第三届广播体操比赛现在开始!首先,让我们认识一下本次比赛的评委老师。

拔河比赛主持词6

 一、开场白:

各位 领导、各位评委、各位来宾、全体参赛队员:

 下午好!

 为了大力推进全民健身运动,积极引导广大职工追求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使大家在奉献企业的同时,充分享受工作给我们带来的自豪与快乐。今天,由电业工会承办的 x x x电力系统 第x届职工文化艺术节职工健身操比赛即将在这里拉开序幕。本次比赛共有14个代表队、187名运动员参加。首先让我们掌声预祝他们,在今天的比赛上取得优异的成绩。

 二、介绍来宾:

 今天,我们还有幸请到公司和我局的部分位 领导前来指导和观看比赛,他们是: x x x电力集团公司 党委宣传部 x x x x部长, x x x电力工会 x x x副主席, x x x电业局

 让我们对他们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三、 领导致辞

 下面,我们有请为今天的大赛致开幕辞。

 感谢一番鼓舞人心的 讲话,和对本次大赛的美好祝愿。

 四、介绍评委:

 为了确保本次比赛的公平、公正,今天我们还特别邀请了9位 专家担任今天比赛的评委,她们是: x x x尔市歌舞剧团副团长、国家三级演员 x x x老师; x x x市群艺馆副馆长、国家三级演员 x x x老师; x x x市歌舞剧团三级演员 x x x老师、 x x老师、 x x x老师、 x x师、 x x x老师; x x x乌兰牧骑编导 x x老师; x x x中学 x x x老师。让我们同样以热烈的掌声对他们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感谢他们对这次比赛的支持和指导。

 五、宣读比赛规则:

 下面宣读本次比赛的评分原则。

 (一)总体要求:

 1、动作新颖,有独特风格,具有有效表达各种动作的能力。

 2、动作设计、选择合理、流畅、连贯,开始、结束动作清晰。

 3、动作准确、到位,与音乐合拍、和谐。

 4、应突出健美操的动作特点和项目特点。

 (二)评委评分原则:本次比赛设9名评委,采用公开亮分制,10分为满分,其中态度2分,着装2分,形式2分,动作编排4分,评委评分时须精确到0。1分,即小数点后1位。

 (三)分数计算原则:9位评委的评分相加之和的平均值为各代表队的最后得分。最后得分的计算精确到0。01分,即小数点后2位。如果得分超出小数点后2位,则采用四舍五入的原则计算得分。

 (四)奖项设置:本次比赛设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优秀组织奖1个。颁发奖杯和奖品。其中优秀组织奖由各单位的领队推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44398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30
下一篇2023-11-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