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送别的诗

一首送别的诗,第1张

  原文

  诗篇名: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代诗人李白作。黄鹤楼,在今湖北武汉。广陵,即今江苏扬州。全文为:“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前两句轻快流畅,意境优美。后两句情景交融,显示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意。是千古传唱的名作。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

  gù rén xī cí huáng hè lóu

  故 人 西 辞 黄 鹤 楼 ,

  yān huā sān yuè xià yáng zhōu

  烟 花 三 月 下 扬 州 。

  gū fān yuǎn yǐng bì kōng jìn

  孤 帆 远 影 碧 空 尽 ,

  wéi jiàn cháng jiāng tiān jì liú

  唯 见 长 江 天 际 流 。

  释义

  1、黄鹤楼:旧址在今湖北武昌黄鹄矶,背靠蛇山,俯临长江。

  2、之:往,去。

  3、广陵:扬州的旧名。

  4、故人:老朋友。

  5、西辞:黄鹤楼在广陵的西面,在黄鹤楼辞别去广陵,所以说“西辞”。

  6、烟花:指柳如烟、花似锦的明媚春光。

  7、下:沿江顺流而下。

  8、尽:消失。

  9、惟见:只能见到。

  10、天际:天边。

  译文:

  老朋友离开西边黄鹤楼,在明媚的春天里去往扬州。孤帆远去在水天尽头,只见长江向天边奔流。

  赏析

  名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这两句叙述友人顺江东下扬州的情形,“烟花”两字点染出柳如烟、花似锦的一派春光,诗人送别朋友时的惆怅情绪淡淡寺流露了出来。后两句着意描写友人“西辞”,一片孤帆,伴着诗人的朋友漂向水天相连的远方,直至帆影消失在碧空尽头,诗人却仍伫立楼头,凝眸远望,不愿离去。诗中没一个字说到离愁别思,但字里行间却分明流露出朋友远去的惆怅与留恋。在诗人笔下,深厚的感情寓于动人的景物描绘之中,情与景达到了高度完美的融合。

  孟浩然是李白非常称赏的诗界名士,曾有“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的赠诗称誉之。漫游天下名山名城,本是性格开放的盛唐文人的风尚,寓居湖北安陆的青年李白,早就有一番“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南穷苍梧,东涉溟海”的旅游经历。因此他在武昌名楼——黄鹤楼,送别诗界名士——孟浩然,去游历江左名城——扬州(古时称为广陵),面对着把名楼、名士、名城联系在一起的“三名兼备”的旅游盛事,他诗情勃发,对世界的感觉是色彩明丽的,浑无丝毫感伤。开头两句本是交待送别的时间、地点、目的地,但这种交待被“烟花三月”这个鲜丽的意象感觉化了。李白不是有过一个“梦笔生花”的故事吗?想不到作为他的天才之象征的做梦中笔头生花,竟生成了送别时的三月烟花,赢得前人称此句为“千古丽句”。天空也被明丽的世界感觉所感动了,它变得一碧如洗的空明,在它底下顺流行进的“孤帆远影”,何尝有一丝孤独感和苍凉感?它牵引着的是海阔天空的生命向往。生命如流水,别情如流水,无限关注依恋的眼光追随着消失在视野之外的孤帆远影,也就化作水天与共,千古长存的长江巨流了。名楼送名士赴名城的一瞬而永恒的情景,便成了盛唐诗人的旅游豪兴的诗化象征。

  创作背景

  关于黄鹤楼

  巍峨耸立于武昌蛇山的黄鹤楼,享有“天下绝景”的盛誉,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传说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建,孙权为实现“以武治国而昌”(“武昌”的名称由来于此),筑城为守,建楼以了望。至唐朝,其军事性质逐渐演变为著名的名胜景点,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唐代诗人崔颢一首“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已成为千古绝唱,更使黄鹤楼名声大噪。号称江南三大楼之一的黄鹤楼,原址在湖北武昌蛇山黄鹤矾头,相传它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1700多年来屡建屡毁,最后一次毁于清光绪十年(1884年)大火。名楼多传说,因此使它更有神奇色彩。据《极恩录》记载,黄鹤楼原为辛氏开设的酒店,一道士为了感谢她千杯之恩,临行前在壁上画了一只鹤,告之它能下来起舞助兴。从此宾客盈门,生意兴隆。过了10年,道士复来,取笛吹奏,道士跨上黄鹤直上云天。辛氏为纪念这位帮她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楼,取名“黄鹤楼”。关于这则美丽的神话故事,历年有三种不同的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这位仙人是黄子安,第二种说法认为是费祎,第三种说法没有仙人的名字

  关于广陵(扬州)

  魏晋南北朝时期长江北岸重要都市和军事重镇。春秋末,吴于此凿邗沟,以通江淮,争霸中原。秦置县,西汉设广陵国,东汉改为广陵郡,以广陵县为治所,故址在今江苏扬州市。曹魏设郡,移治淮阴。吴置广陵县于今扬州。西晋沿魏设广陵郡,隶徐州。初治淮阴,后移治射阳(今江苏宝应东)。东晋还治。广陵郡辖境相当今江苏、安徽交界的洪泽湖和六合以东,泗阳、宝应、灌南以南,串场河以西,长江以北地区。城南四十里江滨有瓜洲镇,系扬子江中之沙碛,因其状如瓜而得名。长江自西北六合县流入,南对丹徒县之京口,两城隔江而对,南北呼应,共同构成拱卫上游京都建康的重镇。江面原阔四十里,后逐渐狭窄,至南北朝后期只阔二十里左右。东晋谢安镇广陵时,于城东二十里筑垒,名曰新城。新城北二十里有埭,是谢安为挡水在邵伯湖边所修的土坝。后人将谢安比作周代燕国的召伯,称此埭为邵伯埭。 魏文帝曹丕于黄初六年(225)伐吴,登广陵故城,临江叹曰:“天所以限南北也。”东晋时,以广陵控接三齐,青、兖二州刺史皆镇于此。咸和二年(327),苏峻、祖约之乱爆发,时郗鉴以都督青、兖二州诸军事、兖州刺史加领徐州刺史镇广陵,遂自广陵起兵平乱。太元二年 (377),谢玄为南兖州刺史,将南兖州军府从京口移至广陵,召募侨民组建北府兵。东晋南朝,因中原乱离,流民南渡,常置侨州郡于广陵。宋元嘉八年(431)于广陵郡置南兖州,齐、梁沿袭。北齐改为东广州,陈朝恢复为南兖州。北周灭北齐后改为吴州,仍为军事重镇,设置总管统领。隋初为扬州,置总管府,后改为江都郡,太守秩与京尹同。隋炀帝杨广数至江都,欲迁都于此。唐时先后改为兖州、邗州、扬州,后又改为广陵郡。

  兖州地处鲁西南平原,东仰“三孔”,北瞻泰山,南望微山湖,西望水泊梁山,素有“东文、西武、北岱、南湖”之称,是山东省鲁西南大都市的经济中心。总面积651平方公里,耕地60万亩,人口60万,辖10镇2个街道办事处,492个行政村,30个居民委员会。2002年在全国县域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和区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序中,分别列第60位和第54位。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写作背景

  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乘船从四川沿长江东下,一路游览了不少地方。在襄阳(今湖北襄樊),他听说前辈诗人孟浩然隐居在城东南的鹿门山中,特地去拜访他。孟浩然看了李白的诗,大加称赞,两人很快成了挚友。孟浩然热情地款待李白,并留他住了10多天。

  公元730年阳春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相会。这天,他们在江夏的黄鹤楼愉快地重逢,各诉思念之情 。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船开走了,李白伫立江岸,望着那孤帆渐渐远去 ,惆怅之情油然而生,便挥就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首句点明送别之地是黄鹤楼,次句点明送别的时间是花开似锦的暮春三月,也暗示了这烟花美景将伴随友人一路直到扬州。扬州当时是繁华之都,这时节肯定也是花团锦簇,春光烂漫。后两句传情达意,诗人将离别之情寄托在碧空与江水之间,言虽尽而意未尽,令人回味无穷,堪称送别佳作。

  孟浩然是李白非常称赏的诗界名士。在十年后,李白写下“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的赠诗称誉之。漫游天下名山名城,本是性格开放的盛唐文人的风尚,寓居湖北安陆的青年李白,早就有一番“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南穷苍梧,东涉溟海”的旅游经历。因此他在武昌名楼——黄鹤楼,送别诗界名士——孟浩然,去游历江左名城——扬州(古时称为广陵),面对着把名楼、名士、名城联系在一起的“三名兼备”的旅游盛事,他诗情勃发,对世界的感觉是色彩明丽的,浑无丝毫感伤。

  李白关于作者 李白 (701—762年),生日701年2月8日,汉族,身高六尺六,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四川江油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大李杜”,是华夏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又称为“诗仙”。

  李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静宁县成纪乡),隋朝末年,迁徙到中亚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诞生于此。五岁时,其家迁入绵州彰明县(今四川 江油)。二十岁时只身出川,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他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干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他又继续北上太原、长安,东到齐、鲁各地,并寓居山东任城(今山东济宁)。这时他已结交了不少名流,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诗名满天下。天宝初年,由道士吴人筠推荐,唐玄宗召他进京,命他供奉翰林。不久,因权贵的谗悔,于天宝三、四年间(公元 744或745年),被排挤出京。此后,他在江、淮一带盘桓,思想极度烦闷。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冬,安禄山叛乱,他这时正隐居庐山,适逢永王李遴的大军东下, 邀李白下山入幕府。后来李遴反叛肃宗,被消灭,李白受牵连,被判处流放夜郎(今贵州省境内),中途遇赦放还,往来于浔阳(今江西九江)、宣城(今安徽宣城)等地。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病死于安徽当涂县。

  李白生活在唐代极盛时期,具有“济苍生”、“安黎元”的进步理想,毕生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他的大量诗篇,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气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荒*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在艺术上,他的诗想象新奇,感情强烈,意境奇伟瑰丽,语言清新明快,形成豪放、超迈的艺术风格,达到了我国古代积极浪漫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存诗900余首,有《李太白集》。

  其诗想象丰富,构思奇特,气势雄浑瑰丽,风格豪迈潇洒,是盛唐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

1、《客中行 / 客中作》唐代: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译文:兰陵美酒甘醇,就像郁金酒的香气芬芳四溢。兴来盛满玉碗,泛出琥珀光晶莹迷人。主人端出如此好酒,定能醉倒他乡之客。最后哪能分清,何处才是家乡?

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代: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译文: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3、《送别》唐代:王之涣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译文:春风中一株株杨柳树,沿着御河两岸呈现出一片绿色。最近攀折起来不是那么方便,应该是因为离别人儿太多。

4、《金陵酒肆留别>唐代: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译文:春风吹起柳絮,酒店满屋飘香,侍女捧出美酒,劝我细细品尝。金陵年轻朋友,纷纷赶来相送。欲走还留之间,各自畅饮悲欢。请你问问东流江水,别情与流水,哪个更为长远?

5、《赠别二首》唐代:杜牧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译文:姿态美好举止轻盈正是十三年华,活象二月初含苞待放一朵豆蔻花。看遍扬州城十里长街的青春佳丽,卷起珠帘卖俏粉黛没有比得上她。

聚首如胶似漆作别却象无情;只觉得酒筵上要笑笑不出声。案头蜡烛有心它还依依惜别;你看它替我们流泪流到天明。

情韵大沽河散文

 仲夏时节的傍晚,在平度仁兆大沽河岸边已是游人如织;微微的夏风里,好像弥漫一种“海市蜃楼”,渲染出一幅和美、优雅、充满了生活情趣的画卷!漫步在这心旷神怡的氛围中,仿佛自己与大沽河傍晚的气氛也融为一体,应验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微妙之感。

  驻足远眺夕阳下,火红的晚霞像挥毫在空中,与大沽河红、绿、黄、紫相间的树林,田间绿油油的蔬菜,沈海高速绿化带、仁兆镇拔地而起的高楼,组成一幅炫丽夺目的油彩画,或明朗或隐约,让人迷离其中,似乎进入了神话般的迷宫。大堤上,黑色平坦的沥青大道一直向前依河势蜿蜒入海,一望无际,像大沽河的血脉,无时无刻不在搏动着激情与活力。阳光洒落在波浪微涌的大沽河河面上,激起了碎金点点,照在钢筋斜拉大桥不锈钢栏杆上,折射出柔和的金色光芒,仿佛节日里闪烁着的霓虹灯。夕阳温和地照耀着大沽河岸边,映照在供游客游乐的港湾式广场,白色的花岗石护堤、色彩鲜艳的方砖、青青的草坪,错落有致的林带、一盏盏造型奇特的太阳能路灯,还有蓝底白字相间的公路导向牌,以其典雅的气质、深蕴的内涵、宜人的色调,又无声地构筑起这片天空下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大沽河美妙的景色滋润着每位踏上河岸的游客,她无声无语地挽住人们匆匆的脚步,让人们锁住休闲的雅致,不禁双目微闭凝神静气,陶醉于大沽河景色如画的氛围之中。绿色是大沽河一个富有的主题,刚坐到草地上,一阵青草的馨香暗自拂来,幽幽的,很清雅……许是“心接地气的灵感”吧,让人只觉得心胸畅然,精神为之一振,兴致愈发高涨起来。随着青岛市大沽河沿岸的顺利开发,伴随着大沽河畔美丽乡村的建设,无限美好景色接踵而来。这时,从百花丛中的美丽乡村传来一阵阵抑扬顿挫地健美操乐声,飘荡在大沽河上空,仿佛是仁兆这座历史重镇、文化强镇、蔬菜龙头镇的心律,在不停地跳动着;这律动的节奏是令历史的长河无比惊叹的,她的搏动给了这个山东省优质保鲜蔬菜生产加工基地如此巨大的发展动力!镇中心的利客来广场上色彩不一的探照灯移动的光束、一排排路灯闪亮的光芒,在此均清晰可见。“仁兆是个好地方”、“常吃沽河牌蔬菜,成就健康的未来”、“仁兆蔬菜走向世界”不再是不可及的愿望,而是变成了眼前富足的现实!每个喝了沽河水长大的人们,在情感上都会与之共振。他们闲庭信步,仔细欣赏一下自己用勤劳双手创造的`美好成果,欣喜之余,更多的还是自豪,更多是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大沽河,古称沽水,发源于烟台招远市,途经青岛市莱西、平度、即墨、胶州、城阳,在胶州湾入海,绵延900公里,通过2年多的综合治理,打造成了青岛市北部又一条黄金绿色旅游长廊,大沽河流经平度仁兆镇32公里,沿河29个村庄,设有路灯520盏,港湾式停车场7个,栽植各类树木12万株,三个省级美丽乡村在此试点建设,这里北依即墨故城遗址,这里流传着从春秋战国到两汉的“康王城”、“田单火牛阵”等历史故事;这里传送着“洗心河姑嫂贞操”的美德,这里是胶东地方戏--柳腔的发源地,这里有青岛“汉文化研究会”,在这里每年一度的“青岛汉文化艺术节”届届隆重、、、。

 大沽河岸边的休闲建筑、生态园、家庭农场、游乐园、垂钓场……将配套而建,诱人的魅力不可抗拒,如果徜徉在此将是何等享受。大沽河,仁兆人的精神憩园,让勤劳人们找回休闲的真正乐趣;无论是静坐垂钓者,还是漫步闲谈者,无论骑车锻炼的年轻人,还是翩翩起舞中老年人,更有溜旱冰的少男少女……却是那么悠闲,那么的惬意、那么自在、那么自豪、那么幸福。

 当联想的思绪还在浮翩时,大沽河公路上太阳能路灯已经发出泛白的光芒,灯光洒在跳广场舞健身人们的脸庞,伴随着优美的舞曲,让人们对仁兆这个现代村镇美好明天的憧憬之情油烟而生,对大沽河这条满身都是故事的历史长河充满依恋、充满敬意、充满希望,大沽河---青岛母亲河,这条哺乳两岸1000万人民的河流必将长流不息,惠及民生。

曹植只写过洛神赋

  洛阳赋-金学孟

  夫洛畔筑城,凌然雄踞中原;洛北雒阳,光武火焰冲天。遥指官渡之地,千岁烽烟;近察邙洛之间,风云百年。白马寺里华严,温和清秀罗汉;有伽蓝执戟杆,胜韦驮金刚胆。盖非人间而在人间,正气者也!乃白马负经伴腾兰,传道也矣!

  西眺昆仑,苍翠关中秦川;东傍嵩山,巉岩缭绕云岚;北靠太行,紧扼黄河天险;南望伏牛,疑似歌吟屈原。九朝之都,拱戴河山,兵家之地,倭寇丧胆。居九州之中心,铸中华之璀璨。春至燕来,夏临蜂欢,秋去满仓,冬松昂然。民风醇厚,经年若兰;文化如蕙,渊薮之源。夏始为都,经久悠远;钟灵毓秀,精英墨翰。儒佛道家,灿若星汉。

  仰韶王湾,国家重点;孙旗矬李,石器陶环;东马桥北,酒器房垣;苏羊唐坡,网坠石片;禄地土门,陶缸口罐;邵窑墁头,纺轮斧铲;灰嘴卦沟,炭谷石镰。光武陵三汉冢,多少烟云风雨,依旧怡然笑看。汉魏故城仍在,阅遍笙歌曼舞,怀思国魂灿烂。龙门石窟,惊炸寰宇震颤;水泉石窟,雕刻面容丰满。周公庙前,花草四季娇艳;上清宫里,松柏葳蕤参天。诗史杜子美,秋风茅屋还呐喊;诗圣白乐天,长恨歌里空遗憾;杰出范仲淹,忧于天下人之先。壮哉!炎黄之魂,洛阳遍览;美哉!九州历史,古城璀璨。

  时维丙戌,月在闰七,满腹胸臆歌古城,怎奈无才有所及,皮毛附会唱一曲,但请高士指迷离。若得蒙教,愚顽幸极矣!

  牵衽散人金学孟于丙戌年闰七月二十七日草拟

编辑本段

洛阳赋-谭杰

  洛阳形胜,天下之中。千载浩荡,帝王之风。北依黄河,拢千秋之紫气;南望嵩岳,镇九州之苍穹。西出崤山,封函关之永固;东走虎牢,履御道之阔平。伊洛清波,滋天赐邑域;邙山苍柏,壮周立王城。山河拱戴,钟灵之地;先祖创维,盖世之名。昔居三代,源流悠远;定鼎九朝,气势恢宏。二里头下,隐夏王之城郭;尸乡沟里,藏商朝之帝宫。东周汉魏,阙遗隔世楼宇;西晋隋唐,基留故都廊亭。天子驾六呼啸过也①,风带霸气;文武百官逍遥行也,道塞精英。天定二千年帝都之所,地安八万具皇臣之灵。邙山冢陵,隙无卧牛之地;苏杭才俊,胸怀京洛之情。万人游学,千人成名。百位皇帝,数竞中兴。三江执驭,四方升平。海清河晏,和谐春风。左思公尝云:“崤函有帝皇之宅,河洛为王者之里。”一言掷地,锵而有声!至若神龟出洛,大禹则之而成《洪范》;龙马负图,伏羲因之而立卦宗。终结绳之史,仓颉仿兽迹而制文字;兴母系之治,仰韶出彩陶而鉴文明。皆“根在河洛”之佐证也。

  咦吁!前人赋韵备矣,今余援笔步而咏之曰:河洛圣地,光耀汗青。群星灿烂,文韬武功。灵汇十三朝帝都之精气②,雅聚五千载华夏之群英。洋洋大观,卓尔不同。龙门石窟,巨制大艺;白马古寺,释源祖庭。玄奘故里,云绕禅气;仲尼问礼,碑遗儒风。老子千言,道教宣世;程门万语③,立雪留名。皇家太学,勘校经典;浑天妙仪,观察辰星。贾氏《要术》,首载农技;蔡侯造纸,始代竹绫。含嘉仓中,探研储法;郦公斋里,集注《水经》。丝路绵延,驼穿欧亚;运河曲折,帆扬西东。唐志千方,铭载盛世;唐瓷三彩,色透晶莹。许慎《说文》,嘉惠后学;司马《通鉴》,资治王公。贾谊鸿论,定秦功过;王充哲辩,唯物《论衡》。不食周粟,《采薇》夷齐④;举案齐眉,《五噫》梁鸿。李贺短寿,长念吴钩;诗圣悲歌,总忧民情。香山居易,九老诗会;洛下李杜,二尊仙逢。建安七子,文寓风骨;初唐四杰,韵含雅声。左思《三赋》,洛阳纸贵;炫之《伽蓝》,录记废兴。陈寿才高,壮修《三国》;曹操怀远,放吟歌行。子建怜香,情倾《洛神》;元稹惜玉,爱注《莺莺》。学书修身,艺拜欧阳;弄墨励志,谛叩真卿。王铎二帖,堪称神笔;道子疏体,冠推高风。孝义巷里,拜谒苏秦;万安峰下,祭祀范公。关帝陵头,慕仰忠义;会盟台前,盛赞群雄。铜驼身边,秋说故事;天津桥畔,夏唱升平。古人云:“长安重游侠,洛阳富才雄”⑤。此言之见,庶几余同。才雄济济,智囊盈盈。学压南北,技盖西东。声震夷域,誉扬瑶宫。千秋领雁,壮我黄龙。

  呜呼!悠悠哉河洛,煌煌哉文明!巍巍哉帝都,昊昊哉胜城!普天之下无二置,四海之内无并雄!数不尽风流人物,道不尽兴替云烟。探不尽玄机文化,赋不尽名都大观。自古兵家必争地,历代枭雄逐中原。“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⑥。敢问天下,堪与匹衡者有几城哉?

  时至共和成立,列强败踪。万民翘首,百废待兴。大塑工业,科技先行。玻璃浮法开创新艺,中航制导科技领衔。化工首创蒽醌技法,卫星轴承竞争尖端。洛矿掘开五洲富矿,洛拖犁遍九州沃原。学人遥莅研修文化,院士博导引领科研。天下皆识“洛阳制造”,产品操控水陆地天。改革开放,经济苏起。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新区开发,磅礴大气。引资招商,万民鼎力。艺体文教,创造奇迹。陆空交通,六域网织。旅游观光,天涯鹜趋。澳非欧美,接踵遥莅。景点举目多厚重,市井触处尽生机!

  若夫假日有兴,一览景观。蛟平浊涛兮,黄河起坝;水断小浪兮,波荡游船。故县陆浑兮,湖映天地;老君青要兮,景秀山川。逢节漫步兮,白云仙境;度假竞攀兮,花果名山。乘兴细读兮,龙门山色;结朋遥赏兮,洛宁竹园。夏来沐浴兮,天池碧水;冬去探幽兮,龙峪妙湾。叩访古木兮,中岳汉柏;研修功夫兮,少林醉拳。参谒“龙王”兮⑦,日过汝阳;品味溶洞兮,夜宿栾川。若夫凌空俯视,扶摇回还。高楼林立,民居悠闲。绿茵铺地,四水横贯;岸柳抚风,歌发舟船。鲤吹洛浪,戏银发之垂钓;波摇鸥影,穿水映之蓝天。河连水道,环清流以过巷;花开街圃,溢馨香于游园。诗吟情侣,月窃听而怀笑;韵惹嫦娥,心萌动欲下凡。夜赏喷泉,灯光音乐传逸趣;日听豫剧,水袖青衣舞翩跹。品尝美味,乐啖九都老水席;研讨诗文,漫读文坛新《牡丹》。美哉洛阳,牡丹花城!阳春花会,遥聚宾朋。南苑北浦,锦绣簇拥。雍容华贵,国色仙容。风姿绰约,清香盈庭。噫吁!古都风姿兮,灵脉交贯;名都风采兮,浩气擎天!大都风度兮,倜傥儒雅;胜都风貌兮,福祉泰安!

  嗟乎!万韵难赋河洛史,千笔难书洛阳风。勉为终篇抑赋兴,聊吟诗韵作篇终。

  歌曰:野分陆海历沧桑,龙府天中是故乡。研洛方知文字古,探河始晓史源长。九朝皇殿精英聚,三教圣门隽秀藏。遥望时空隧道处,群星环拱耀洛阳。

  又曰:三月春风秀洛川,牡丹香透九都天。洛神舞醉邙头月,金凤戏迷洛浦仙。百代风流凝大雅,千秋鼎盛化长安。笑迎天下八方客,共创洛阳新纪元!

1.第28届洛阳牡丹花会赏花启动仪式。时间:4月1日上午9时。地点:隋唐城遗址植物园

2.河南省第28届洛阳牡丹花会开幕式暨邮票发行仪式。时间:4月10日上午9时。地点:新区体育中心广场

3.SHE世界巡回演唱会(洛阳站)。时间:4月10日晚8时。地点:洛阳新区体育场

4.华谊群星耀牡丹演唱会。时  间:4月17日晚8时。地  点:新区体育场

5.《新不了情》——蔡琴演唱会。时  间:5月1日晚8时。地  点:洛阳新区体育馆

6.洛阳牡丹灯会。时间:4月1日至5月5日。地点:西苑公园

7.洛阳市第20届民俗文化庙会。时间:4月11日至17日。地点:民俗博物馆

8.河洛百家绘石画增辉洛阳城活动。 时间:4月10日至5月5日。地点:山陕会馆

9.文明探源——中国书画艺术展。时间:4月10日。地点:新区体育馆

10.第五届牡丹花开幸福来万人相亲交友大会。时间:4月10至11日。地点:周王城广场

11.2010洛阳牡丹婚典。时间:4月10日。地点:国花园

12.洛阳“牡丹仙子”选拔大赛。时间:3月20日至4月25日。地点:洛阳电视台演播中心

13.第12届全国旅游城市国标舞公开赛。时间:4月2日至4日。地点:洛阳师范学院体育馆

14.第21届洛阳“泉舜牡丹杯”全国门球邀请赛。时间:4月5日至12日。地点:西工体育场门球活动中心 

15.健身操(舞)、健美健身。时间:4月17日至18日。地点:周王城广场

16.第28届牡丹花会鞭陀公开赛。时间:4月24日至25日。地点:洛阳新区体育中心广场

17.“西冷印社·中国印”洛阳特展。时间:4月下旬。地点:洛阳博物馆

18“云林意蕴——无锡书画作品展”。时间:4月下旬。地点:洛阳理工学院

19.中日韩国际书法展及书画艺术交流会。时间:4月27日至5月3日。地点:市博物馆

20.第28届牡丹花会全国农民画展。时间:4月下旬。地点:洛阳美术馆

21.大学生诗歌朗诵艺术节。时间:4月10日至20日。地点:洛阳理工学院、河南科技大学、洛阳师范学院

22 第28届洛阳牡丹花会投资贸易洽谈会时间:4月9日上午10时地点:华阳广场国际大饭店

23.第28届洛阳牡丹花会对外经济技术合作项目签约仪式时间:4月11日上午11时地点:华阳广场国际大饭店

24.中国青年企业家洛阳论坛时间:4月10日至15日地点:钼都利豪国际饭店

25.2010中国洛阳第九届名车展时间:4月3日至5日地点:西工体育场

26.2010中国洛阳春季房地产博览会时间:4月24日至26日地点:市房地产交易大厅

27.休闲旅游产业发展论坛时间:4月10日至12日地点:钼都利豪国际饭店

28.乘高铁游洛阳赏牡丹品杜康活动时间:4月1日至5月5日

29.伏牛山登山节时间:4月15日至17日地点:白云山景区

30.白云山高山牡丹游园会时间:5月4日至5月30日地点:白云山高山牡丹园

31.第二届黛眉山旅游文化节时间:4月16日至4月20日地点:新安县城世纪广场

32.2010年河南汝阳杜鹃花节时间:4月25日至5月7日地点:西泰山景区

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品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我这一辈子》、《老张的哲学》等等。

《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主要以20世纪20年代的北京为背景,描绘了当时在北洋军阀统治下人民的困苦生活,塑造了祥子、虎妞等一系列生动的艺术形象,控诉了那个把人变成鬼的旧社会。

《四世同堂》

《四世同堂》是老舍先生创作的一部超过百万字的长篇小说,小说一共分为三部,分别是《惶惑》、《偷生》、《饥荒》。这部小说的背景是抗日战争时期沦陷的北平地区,主要描绘当时北平小羊圈胡同里面普通居民在抗日战争期间的生活,生动地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形象。

《茶馆》

《茶馆》是老舍先生于1956年所创作的话剧,结构上分为三幕,以裕泰茶馆的兴衰为背景描绘了戊戌变法、军阀混战和新中国成立前夕三个时代将近半个世纪社会的变化,剧中出场的人物有将近五十人,每个人物都具有鲜明的形象特点。《茶馆》也被誉为是中国近代史上最经典的话剧作品。

《我这一辈子》

《我这一辈子》创作于1937,是老舍先生最重要的一部中篇小说之一,也是老舍先生第一个创作黄金时代的压轴作品,其艺术风格可以说是十分突出。小说主要描绘一个旧时代的辅警坎坷困苦的一生,屡屡受到挫折,对这个社会逐渐失望,反映了当时那个时代的一个巨大的悲剧。

《老张的哲学》

《老张的哲学》是老舍先生所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它以旧时代的北京为背景,描绘了当时北京各个阶层不同人员的生活以及他们的思想感悟。主人公老张是中国近代小说史上一个十分典型的人物,所谓老张的哲学,其本质就是市侩哲学,利己主义。

1、骆宾王

《于易水送人一绝》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崇敬荆轲古今一体,略去枝蔓直入史事,一种激越之情。后两句寓情于景,景中带比,荆轲精神千载犹存,还有诗人对现实环境的深切感受。没有离别的情景也不知所送为谁,纯是抒怀咏志之作,开风气之先。

2。、王勃

《别薛华》

送进多歧路,遑遑独问津。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穷和独是传神之笔,迢迢千里唯失意的心来作伴,第三联同情劝慰对方,也用以自慰,双方都会在对方的梦中出现,说明怀友之诚相思之切,不重惜别之情而写悲切的身世之感、政治上的挫折,未能摆脱个人哀伤。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杜少府上任,俱是客中之别不必伤感,一洗送别的悲酸之态,意境开阔音调爽朗,独标高格。

《江亭月夜送别二首》其二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客居巴蜀之间所写,通过对景物的描写,间接地表达送走友人后环顾离亭仰望明月,远眺江山。留连顾望之状,凄凉寂寞之情自然浮现纸上,夜色深沉冷寂。融情入景。寒,着此一字境界全出——王国维L

3、宋之问

《送别杜审言》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

——杜被贬。情真意切,朴实自然,“嗟”同知已离别而惆怅,为故人被贬而伤感受,因宦海无常而慨叹。江边垂柳依依惜别,储蓄写出人虽不至心意已到。后四句接连用典,慨叹友人怀才不遇。音韵和谐,对仗匀称,朴素自然,不尚雕琢。

4、陈子昂}

《送魏大从军》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孤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不落儿女情长,凄苦悲切的窠臼,从大处着眼抒发了作者的慷慨壮志,活用典故,充满奋发向上的精神,感情豪放激昂,语气慷慨悲壮英气逼人气壮山河。

《春夜别友人》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是何年。

——开头别宴将尽分手在即,直接进入感情的高潮情怀真挚,二联写离情的缠绵,三联时间已晚离别到来,“何”后会难期,隐隐的哀愁,没有长吁短叹,在沉静中见深挚的情愫,不温不火,意态从容,气象雍雅不作哀声而多幽深的情思

5、张说

《送梁六自洞庭山》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标志七绝进入盛唐。“盛唐诗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莹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言有尽而意无穷。”——沧浪诗话。作者谪居岳州,梁知微经此入朝,送客。征帆远去,凄宛而不抒情,反写简淡的秋景。孤——由峰而转向人,神话传说使君山缥缈,浮——迷离扑朔之感,三句写了神仙不可接,友人不可接,朝廷不可接。结尾言有尽而意无穷。通体散行风致天然惟在兴致。

7、孟浩然

《留别王维》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怨怼之中又带有辛酸意味,感情真挚动人,既没有优美的画面,又没有华丽的词藻,语句平淡近乎口语,对偶不工极其自然,言浅意深颇有余味。

8、李颀

《送魏万之京》

朝闻游子唱高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兑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站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磋跎。

——把霜拟人化,写出深秋时节的萧瑟气象,寒不可见树色可见。催,生动有感,叙事写景抒情交织在一起。

9、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首句写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离别的黯淡气氛。那寒意不仅在满江风雨中也在离人的心头。次句意境开阔,孤——衬心境,即景生情,情蕴景中,令人联想到诗人孤介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含蓄、蕴藉、余味无穷。

《送别》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向,白云天尽时。

——送友人归隐,看似语句平淡无奇,细读来却词浅情深,含有悠然不尽之意。

《山中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不写饯别,匠心独运,与他诗不同。把道别作暗场,而写别后的寂寞之感,怅惘之情,离愁,往往在别后当日的日暮而更浓重、稠密,却只用掩柴扉来表达。从生活中拾取看似平凡的素材,运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来显示浓厚真挚的感情,往往味外有味,令人神远。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 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友人奉命去安西,在渭城送别,前两句点明时间、地点、环境、气氛,写景色调清新,明朗,这是一场深情的离别,却不黯然销魂,相反,倒是轻快而富于情调。三四句是极丰富内涵的一刹那。

11、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首句写景兼时令,杨花子规暗含飘零之感,次句写五溪不着悲痛语而悲痛之意自现,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后两句抒情,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明月中天千里可共,所以寄愁于明月随风而致。此两句有三层意思,一自己心中充满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好托于明月,二是惟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友人都可见到,三是因此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将愁心寄到别无他法。通过想象把无情月变成知心人,将自己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是形象思维所形成的巨大特点和优点之一。当诗人要表现强烈的或深厚的情感时常常使用这种手法来取得预期效果。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前两句叙事,后两句抒情,以比物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空灵而有余叹,自然而又情真。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既不同于《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种少年刚强的离别,也不同于《渭城曲》那种深情的体贴,这是充满诗意的离别,所以如此,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还因离别跟一个繁华的时代、繁华的季节、繁华的地区相联系。在愉快的分手中,还带有诗人李白的向往。三月前加烟花,把送别环境中那种诗的气氛涂抹得尤为浓郁,意境优美,文字绮丽。后两句看似写景却包含一个诗意的细节,友人远去依然目送。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接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首联交待行踪,次联随和入用语贴切,景中蕴藏诗人开朗喜悦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颈联写了远景和近景,尾联依恋老乡却不说思念,而是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来,怀着深情,更显出自己思乡的深情。言有尽而意无穷,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

12、高适

《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慷慨悲歌,是出自肺腑的诗作,又以它的真诚情谊,坚强信念,涂上豪放健美的色彩,前两句直写日落之景,纯用白描。

13、刘长卿

《送灵澈上人》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夕阳,青山独远归。

——即景抒情,构思精致,语言精练,朴素秀美。前二句点明时间,后二句写归去情景。有一种淡淡的意境,精美如画。钟声触动思绪,归影勾起归意,诗人形象隐于诗外,表露寄托诗人不遇而闲适,失意而淡泊的情怀,构成一种闲淡的意境。

《饯别王十一南游》

里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苹。

——借助眼前的景物,通过遥望和凝思来表达离愁别绪,手法新颖不落俗套。友人远去,频频挥手,依依惜别,没有直抒心中所想,借送别处长江两岸的景物入诗,用一望字把眼前景和心中情融为一体,让烟水、青山、飞鸟来烘托自己惆怅的心情,空字不只点出被送友人远了,同时写出诗人此时的空虚寂寞之情。五六句写诗人心随友人远去,直到目的地。最后又回到现场,久久不忍归去,心中充满无限愁思。情景交融,首尾相应。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首句写氛围,声音、情状、时间、地点,显得黯然销魂。二句用两个自,以流水的无情,反衬人的伤心,三四句用同病相怜来写依依惜别,通篇基本上直陈其事的赋体,紧扣江边使写景与抒情相结合。

14、岑参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

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既不写饯行时的歌舞盛宴,也不写难舍之情,只是以知己的身份说话行事,字里行间激情荡漾。开篇造成特殊的背景,烘托李副使毅然前行的气概,珍重的送别之意暗含其中,三四句明写友人的经历,激励其一往无前,五六句化惆怅为豪放,末句直抒胸臆,气贯长虹。融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并突破了一般送别诗的窠臼,语言口语化,亲切洒脱,声调悠扬流美,奔放明快,韵律自由活泼,节奏跌宕有致。

《武威送刘判官碛西行军》

火山五月少行人,看君马去疾如鸟。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首句似即景信口道来,点明季节和所向,写行程之难,次句写李判官的过人之勇。马之快,原之阔,身手矫健。尾句有回旋天地的凌云壮志,不但是赋而且含有比兴象征之意,使诗脱却一般私谊的范畴,升华到更高境界。此诗只就此地与彼地的情景略加夸张和想象,叙述自然比兴得体,颇能壮僚友之行色,惜别与祝捷之意也就见于言外,在送别诗中可说独具一格。

15、贾至

《巴陵夜别王八员外》

柳絮飞时别洛阳,梅花发后到三湘。世情已逐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

——这是一首情韵别致的送别诗,诗人先从自己离别洛阳时写起,怀着被贬的失意离开故乡,以物候的变化表达时间的变换。深得采薇遗韵。开首两句洒脱飞动,情景交融,既点明季节地点,又渲染气氛,给人一种人生飘乎,离合无常之感。三句的世情含意极丰,世事如浮云,更觉离情难遣如流水之悠长。结尾一个空字表达了一种无可奈何而又依依不舍的深情。唐诗中写迁谪之苦,离别之恨者多,且各尽其妙,此诗以迁谪之人又送迁谪之人,情形倍加难堪,写得沉郁苍凉,一结有余不尽。

16、司空曙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

——此诗开始从上次的分别说起,接写此次相会,然后写叙谈和惜别,描写曲折,富有情致。上次别后相见不易,此间相思自在言外,正因如此,才相见如梦,加深了惜别和伤感的心情,前两联构成因果关系,翻疑梦,久别初见时悲喜交集的神态尽在其中,各问年,不仅在叹息年长容衰,也在以实证虚后两联写深夜长谈,但太多的话说不完,故诗人避实就虚,只以景象来渲染映衬,孤灯、寒雨、浮烟、湿竹,景象多么凄凉,不仅映衬出诗人悲凉暗淡的心境,也象征人事的飘浮不定。既描写了实景又虚写了人的心情。结句表面上写劝酒,实际上总写伤别。综观全诗,中四句极工,写尽悲喜伤感,不可收拾,末二句却能轻轻收结,略略冲淡,可见诗人能运笔自如,具有重抹轻挽的笔力。

17、严维

《丹阳送韦参军》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写的是送行及送行之后情景,前两句写送行,交代时间地点,一个愁字语带双关,后两句写别后的思念,三句不露痕迹地把前句抽象的离愁表达出来。日晚写时间之久,望字传出思念之神态,自然地带出末一句,此句是所望之景,通过环境气氛的渲染表达作者的悠悠情思,日晚寒鸦尽,空余江水东,这一切给人以孤独寂寞空虚的感触,含有无限深情。这首小诗妙语连珠,情景交融真切自然,把感情融入景物当中,言有尽而意无穷。

18、韦应物

《赋得暮雨送李胄》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时钟。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虽是送别诗,却重在写景。起句点雨次句点暮切题,暗中还写了送,并且绘出了一个压抑的场面,为后文做铺堑,中间四句构成了一百万幅富有诗意的画面,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深和远又染上一层迷蒙暗淡的色彩,无不染上离愁别绪,形成浓重的压抑的氛围,诗人置身其间情动于衷,不能自已。结尾一联直抒胸臆

19、卢纶

《送李端》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雨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以一个悲字贯穿全篇,首联写送别的环境,从衰草落笔,大大加重了离愁别绪,次句虽平直、刻露却因承上句而无平淡之感,倒为全诗定下了深沉感伤的基调。二联写送别的情景,但仍是紧扣悲字,融入浓重的依依难舍的惜别之情。寒云给人以沉重阴冷之感,烘托了悲凉的心境。三联回忆往事感叹身世仍扣悲字,感情沉郁,将惜别、感世、伤怀合在一起,形成全诗思想发展的高潮。四联仍归到悲字遥望远方掩面而泣,最后一句写出了感情上的余波。

21、权德舆

《岭上逢久别者又别》

十年曾一别,征路此相逢。马首向何处?夕阳千万峰。

——用朴素的语言写久别重逢后的离别,通篇淡淡着笔,不事雕饰,在平淡中蕴含深永的情味,朴素中自有天然的风韵。前两句一别一逢十年岁月,引发人事沧桑之感,平淡的叙述而别有情致。此诗不写久别重逢的感触,而是再一次分别的情味。三四句是一幅在深山夕照中悄然作别的素描,有一种令人神远的意境,千峰无语立斜阳,境界寂静而略带荒凉,有黯然神伤的意味。前路漫漫四顾苍芒,忽逢又别,使人想到人生离合,别逢总是那样偶然、匆匆,难以预料。

22、薛涛

《送友人》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短幅有无限蕴藉,无数曲折。前两句写别浦晚景,秋季相送格外难堪,眼前的景色令人凛然生寒,此处不尽写景暗用蒹葭的诗意,以表达一种友人远去,思而不见的情绪,使诗的内含大为深厚。三句似宽慰的语调,与前两句隐含的离伤构成了一个曲折,表现出相思发现情意的执着。末句美梦难得,一句之中层层曲折,将难堪之情推向高潮。此诗化用前人一些名篇成语,读来感受丰富,诗意层层推进,愈转愈深,兼有委曲含蓄的特点,清空与质实相对立,却与充实无矛盾,耐人寻味。

25、柳宗元

《重别梦得》

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歧路忽西东。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

——此诗写监岐叙别,情深意长,不着一愁字,而表面的平静中却蕴藏着深沉的激愤和无限的感慨。首道出了二人共同的宦海经历和人世沧桑,现在又共同遭难,感到难以再会,而以安慰的口气与朋友相约,后二句看似平淡却自然流露出讥讽与无奈。此诗以直抒离情构成真挚感人的意境,寓复杂的情绪和深沉的感慨于朴实无华的艺术形式之中。不言悲而悲不自禁不言愤而愤意自现,语似质直而意蕴深婉,情似平淡而低徊郁结。

《别舍弟宗一》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全诗苍茫劲健,雄浑阔远,感慨深沉,感情浓烈,抒发了诗人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愤之情。首联开篇点题写惜别之情,三联是景语也是情语,用比兴手法把彼此境遇加以渲染和对照。末联说自己处境不好,兄弟又在远方,今后只能寄以相思梦。烟字确实写出了梦境相思的迷离恍惚之态,显得情真意浓,十分真切感人。二联集中表现了诗人长期郁结于心中的愤懑与愁苦。 《沧浪诗话》中说,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别离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

26、元稹

《重赠乐天》

休遣玲珑唱我诗,我诗多是别君词。明朝又向江头别,月落潮平是去时。V0W;

——首句提到唱诗,把读者引进离筵的环境中。首句休遣,次句解释,筵上唱离歌本已添别恨,何况是自己与友人的赠别之作,不免让人引起回忆,更加伤感。三句从眼前写到明朝,又字上承多字,以别字贯穿上下诗意转折自然,四句是想象中分别的情景,想象具体入微,诗以景结情,余韵不尽。此诗说到分手和分手的时间便结束,通篇只是口头语、眼前景,可谓情无奇景不丽,但读后却有无穷余味,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7、韩琮

《暮春泣水送别》

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历来送别多言离愁别恨,而此诗匠心独运,重写古今情,不落俗套,别具新意。首句选用暗稀二字以暗渡的色彩,隐衬远行客失意出京,气氛沉郁。次句化用,想到李杜深情,以都城的繁华衬离别的惆怅,——契阔离别之情,忧国忧民之情,壮志未酬之情,从中透出,历代兴亡,茫茫百感,一时交集。三四句抒情,行人指远行的人,古往今来,有多少有才之人、有志之人、有为之人跨过这道水,这水流走了他们的大好年华,也流走了大唐五朝的国运。此诗写得含蓄蕴藉,凝重深沉诗意深广、韵味悠长。

28、许浑

《谢亭送别》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这是送别友人后写的一首诗,首句写友人乘舟运去,一种匆遽而无奈的情景气氛。二句写友人走后的江上景色,以乐景写哀情,急字透出诗人水流何太急的心理状态。三四句写暮色苍茫暗淡,风雨迷蒙凄清,心情也怅惘空虚,凄暗孤寂。四句借景寓情以景结情,更含蓄更具感染力

29、杜牧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

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

君意如鸿高的的,我心悬旆正摇摇。同来不是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

——写景上很成功,首联色调明快,笔触简捷交代时间、环境、渲染气氛,三四句展示了两幅美景点明地点,富有地方特色和季节特色,透出对远行友人的关切和惜别之情,语言精炼优美,富有韵味。三联写行者与送行者不同的心境,行者乐观开朗,送者空虚无着怅然若失。最后两句写只身回京更加寂寞。诗前半部分的景与后半部分的情形成强烈的对比,使用反衬。

30、温庭筠

《送人东归》

荒戌落黄叶,浩然离故关。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何当重相见,尊酒慰离颜。

——首句以哀景写离情,次句却出人意料,有浩然远志气象格调不凡。颔联两句是互文,展示辽阔雄浑的境界,为友人壮行色。颈联有两层诗意,一与目送友人消失开际,一想亲友望眼欲穿,既写了对友人今后的关切,也写了自己的怀念。此诗逢秋而不悲,送别而不伤,无论送与行都不引起更深的愁苦

31、李商隐

《杜工部蜀中离席》

人生何处不离存?世路干戈惜暂分。雪岭未归天外使,松州犹胜殿前军。

座中醉宾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

——首联点出离席,反问有力除感叹外,还有安慰意。颔联纵笔千里,气象阔大,非常简洁地写出边地隐含的危机,饱含对国事的忧虑。颈联由远而近正写离筵,尾联化用,典故措词深婉,表面上是赞美实是讽刺。此诗采用直赋其事的手法,将抒情与叙事溶合在一起,气势宏大,情韵深厚,笔力雄健,风格苍劲雄迈顿挫有致。

32、李频

《湖口送友人》

中流欲暮见湘烟,岸苇无穷接楚田。去雁远冲云梦雪,离人独上洞庭船。

风波尽日依山转,星汉通霄向水悬。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

——全诗大半写景,将离情融入景中,一二两联写所见,前三句境界阔大,气象雄浑,第四句点题,使景语成为情语,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三联由洞庭湖而引发想象,流露对友人一路艰辛的关怀。最后一联写了诗人的自伤,也表现了念友之情。此诗作者把孤舟离人放在中心位置上,围绕这个中心层层设景,又从孤舟离人逗出情思,把这诸多景物有机地串连起来。

33、崔橹

《三月晦日送客》

野酌乱无巡,送君兼送春。明年春色至,莫作未归人。

——全诗始终把送别和送春联系起来写。首句写野酌的情景,次句把惜别与伤春结合起来,表现出双重的怅惘之情,大大加强了这种离愁别绪。接下去把难舍之情化成美好的希望。这里不写送别而写叮嘱表现了友情的真挚。

34、韦庄]

《送日本国僧敬龙归》

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船风。

——全诗只在送归上落笔,体现了异国友人的关心与惜别。前两句叠用两明一暗的东字把留难意、惜别情、愁苦语藏在诗中。三四句祝朋友顺利逗出行中的美妙之景、舒畅之情。

1、杭州的夜很静,只有皎洁的月光。月光犹如一把锋利的剑,刺向朦朦胧胧的窗纱射了进来,虽是夜半,可屋里却亮敞敞的,心洒一泓清泉,清香而缠绵着。

2、杭州的绿湖水随着微风的吹拂,泛着层层细细的涟漪,远望着似眼花缭乱的二维码一般,好看极了。

3、杭州的垂柳与桃树交错生长的长廊相隔,廊中的垂柳与别处不同,枝干细长高大,柳枝垂的细密,与深绿色的桃树混合,在原处高低连绵的山映衬下,深浅不一,别有一番韵味。

4、杭州的歌舞剧,耀眼的灯光,变幻的舞台效果,金光闪烁的宋朝服饰,柔美妖娆的舞姿,高宗时代的古中国的繁华,从朝廷到外交到文化到军队战争到神话传说,展现的淋漓尽致。

5、杭州的湖光万倾波平如镜,白堤远眺在孤山含黛之下:小瀛洲岛近看于绿茵烟柳之中,雷峰夕照,宝塔映水,美景入画。

6、御碑亭走花港,赏红鱼于曲栏之下,过草坪观雪松望密林,北眺苏堤于牡丹之亭。睹景思人,遥想当年苏轼杭掌印杭州,见西湖草长水涸,于是募民疏浚,并将清出之淤泥葑草筑起固至今日之堤。

7、杭州钱塘江上,阵风刮过,浪花朵朵,激起了圈圈涟漪,一直荡漾在你的心头,让你愉悦不能自已。岸上之摊铺,江中之商船,珠玑罗列,耀眼夺目;绫罗绸缎,奇光异彩;尽展宋人之奢华。

8、杭州的美,在于湖,湖外有湖,山外有山,锦山秀水,清丽可嘉;更美的还有那盛开的桂花,花香四溢,馥郁芬芳,久久不散;十里荷花,接天映日,观后令人逸兴遄飞,心旷神怡,遐想万千。

9、杭州古城,地处东南,历史悠久,商业繁华。街头巷尾,翠柳如烟。彩桥横跨江之南北,精美的浮雕尽展艺人之才华。

10、站在杭州的桥上,放眼望去,雕栏玉砌,精美绝伦;风帘翠幕,格调高雅;楼台殿阁,高高低低,错落有致,尽显豪家大院之奢华。再看那堤岸两边,拂柳如云,柳絮飘飞,惹人怜爱。

11、杭州湖面的美景,听,那悠扬的笛声,美妙的歌声昼夜不停,在晴空中飘荡;采菱少女清脆笑声在朗月下回应。钓鱼的老翁怡然自得,采莲的孩童喧闹嬉戏。真可谓太平盛世,百姓安康,其乐融融。

12、杭州就像一名女子,雨中婀娜,站在雨中,鼻息间流淌着氤氲之气,放松心情用力的呼吸着夹杂着草香的空气,沁心入脑的清新让人心旷神怡。

13、一场雨、一把伞、一滴泪、一段情、半生缘,西湖寻、终难了,点点滴滴细雨犹如白娘子和许仙的离人泪,滴滴诉衷肠。

15、杭州的阴天沉浸在宁静、飘渺的美丽中,如同见到一位身穿白衣,挽着绿纱的温婉佳人翩翩起舞,手中绿纱舞出潇洒的弧形。平凡中带有潇洒,潇洒中带有清丽,清丽中又有几分惊艳。

16、杭州的山美,沿着宽敞的大道驱车前行,两边鳞次栉比的高楼间杂着绿树成荫的景象实在让人目不暇接。

17、杭州的早晨,雨渐渐停了,太阳如期出现,晨雨带来的寒气被阳光渐渐驱走,候车厅里的气氛如同约好一般也随着空气的温度热起来。

18、杭州的秋天,雨里也透着一股邪气的,天地间弥漫着如愁丝的雨时,万物都在静默,承受着它无情的洗刷。

19、杭州夜晚的那些璀璨的烟花,如同黑夜里飞翔的鹰,明亮了我的灰暗已旧的眼睛。

20、杭州雨至纷纷与断桥,西湖空濛地凄迷地美,名雷峰的佛塔,正所为浮云索绕,适逢白蛇的女子邂逅年轻的许生,一个际值怀春,一个弗却衷情,宛如花种遭遇土壤,只能生长出无限欢娱的爱情。

描写杭州西湖的句子

描写杭州西湖的句子

1、天黑了,当西湖那沉鱼落雁的容貌就要完全被暮色掩去时,湖对岸的灯光忽然亮了起来,一刹间的一片金碧辉煌令人宛若进入仙境一般。湖水倒影着流光溢彩的夜灯,霎时间如水晶宫般的朦胧而晶莹透亮。不施脂粉的西湖霎时间雍容华贵。

2、西湖,是一首诗,一幅天然图画,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是天下文人墨客的宠儿。能与“淡妆浓抹总相宜”倾国女子西施相比的,恐怕天下唯有此湖。游西湖也是有讲究的。有句老话在杭州妇孺皆知:日西湖不如夜西湖,夜西湖不如雨西湖。如此看来,雨西湖在西湖该是最盛。上天眷顾,我在游湖时,便正赶上了一阵蒙蒙细雨。

3、荷花上还有一粒粒晶莹透亮的露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亮,像是一颗颗的珍珠,又如是仙女不小心掉下来的"长生不老"的药,真想吃上一口……

4、立于断桥之上展望,阳光撒在湖面上边碧波闪闪,金光万道。水鸟时而掠过蓝天白云,时而轻拂水面,真是风景如画的人间仙境啊!此景美不胜收。

5、浓浓,厚厚的云层遮住了夕阳,可总有那么几缕的阳光淘气地跳出来,带着些稚气,泻在静静的荷塘上,深夜的荷叶上滚着几滴水珠耶若有若无地闪着金光。画廊被夕阳拖出了长长的斜影,湖中小亭的倒影也随着幽风微微摇动,云层被镶上一层冷辽的金边。很美!没得有些让人惊心动魄!可是,他毕竟是被云层遮住了,将面临的,只能是黑暗。

6、西湖的冬天也不例外。虽然花儿都谢了,但湖水还是清澈见底,盛开的梅花更是美丽无比;雪天,银装素裹,河堤边的孩子们在欢快的玩耍,欢笑声,雪飞声,合在一起,变成了一首美妙的交响曲。

7、杭州的西湖美景也随之变的活跃起来了。各种各样的,姿态万千的花朵,争先恐后地开放着,展现出自己那美丽的一面,又似正在开展"百花会",评比出谁是百花之王呢。玫瑰**第一个展现自己的英姿,只见她慢慢展开,像是在跳着优美的舞姿,接着全场都一一展示了……

8、到了西湖,四面到处是花朵,湖中央开满了荷花。远近都长满了桂花树。高低都长满了树。我坐在池边,想着这是自己的天地。也许现在是吧!在这里,无论我想什么,说什么,做什么。都没人管,也没人能听到。似如人间仙境也!

9、站在空气清新的小路上看西湖,西湖便那样清亮,盈盈的。碧水中,风姑娘偶尔提着裙子来这里游戏,不时荡过一条条水波,好似无数透明的丝带在水中飘舞。湖面粼粼地绿着,将淡红的霞光揉成许多不同的美丽图案,是的西湖碧水显得更加妖娆。船桨激起绿色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船尾“剪开雪白的梨花”,那么吸引游人,令众多游客遐想万千。

10、站在断桥处向远处望去,满的荷花在竟香开放。绿的叶,红的花,再加上水,桥,真是一幅美丽的画。一阵微风吹拂,妈妈满湖的荷花在摇摆着它们那美丽苗条的身材。有的弯着腰,仿佛是正在做着健美操;有的犹如是一个个小姑娘羞羞答答的低着头;有的如是一位位少女在跳舞,这舞是多么令人陶醉;有的好象是天仙下凡,听到了优美的音乐不由自主的翩翩起舞……

11、夏夜,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了湖面上。湖水泛起层层碧波,反射着银色的光辉。柳荫下的青蛙不安分起来,蟋蟀也欢快地弹起琴来。对岸的灯光伴着游船上的灯火轻轻摇曳着,晚风习习,游人在窃窃私语。空气中忽然开始弥漫清幽的香气,静谧之中,恍若听到了荷花绽放的声音……

12、游西湖也是有讲究的。有句老话在杭州妇孺皆知:日西湖不如夜西湖,夜西湖不如雨西湖。如此看来,雨西湖在西湖该是最盛。上天眷顾,我在游湖时,便正赶上了一阵蒙蒙细雨。

13、游要心境,游要心态,游要时间,而现代与后现代人的时间总是那么不够用。那风景却又不再充满诗意令人神往了。我们所谓的闲情逸致都虚伪化了,人在江湖,不是身不由己,而是心不由己。对于西湖,我简直不敢妄称“游”了,还是“走”者为妙,因为我们的确少了文人士大夫那种闲情雅致,少了刻骨铭心的诗意情怀,我们的确以匆匆走过的形式来游览西湖的。恢复本真“走”吧!可疾可缓,可闲庭信步,可旁若无人,景在走中,境由心造。

14、有人说,西湖是梦想;生活是现实。而我说,西湖就是生活。他同样会面对“生老病死”,就像花开花落一样,西湖也会迎来自己人生的不同旅程,只是人们喜欢的美将它丰富化罢了,人们把冬到春比喻成在经历磨砺后的成功和光辉。而我认为冬天是死亡,春天是新生。他们不是同一生命,却走着同样的路径。就像时光一样,过去永远只能是过去,而明天将会迎来新生。

15、雨后的空气泛着甜润的味道,波色潋滟的湖面笼罩着一层薄薄的水汽,宛若轻柔的面纱般,朦胧了西湖国色天香的美丽容颜。夕阳终于赶在暮色蔓延之前挣出云层,在湖面洒下一片斑驳。湖畔的垂柳掩映着在夕阳下浮光跃金的湖水。如烟般的绿色与夕阳的金色交相辉映,晕得如梦一般。

16、夏季,西湖的湖面上,荷叶荷花挨挨挤挤。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洁白如玉的荷花,娴静素洁,真是“出污泥而不染。”荷叶托着那些晶莹如玛瑙般的露珠,又守护着亭亭玉立的荷花和胖胖的花骨朵,就简直是一幅用大画家的画卷也不上的美丽风景画。

17、西湖的四季是美的。春回大地,走在西湖百花齐放的白堤苏堤上眺望着湖面,只见湖面上波光粼粼,轻舟荡漾,三潭映月如宝石般嵌在湖面。柳丝时而轻拂你的脸颊,时而在轻轻地掠过头上肩上,再配上轻微地摇橹声和远处动听地琴声,那是多么让人陶醉呀!

18、平日出水马龙的景象已经随着时间消逝了。映入眼帘的是一朵朵含苞欲放的荷花。湖面在月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生动,更加迷人。

19、瞧那西湖,宛如一面翡翠镶嵌着的宝镜,映着天映着云映着鸟映着桥映着山……湖水是恬静的,恬静得没有一丝涟漪,就像是一个准备出嫁的姑娘,蒙着一层薄薄的面纱,那么羞涩,那么温柔。

20、秋季的西湖,是一派成熟的景色。岸边十里飘香的桂花呀,真让人留恋往返;湖面上,荷叶像害羞的小女孩,都低下了脑袋,躲藏了起来,她们在提醒和等着人们去采那根下的莲藕呢。这时候,人们划着轻快的小船,哼着悠闲的小曲,轻轻地采下莲藕。那一只只莲藕呀,白白胖胖的,真象一个个一丝不挂的小胖娃娃,让人爱不释手。你要是从筐子里随便拣上一只,洗洗干净咬上一口,脆生生的,那味儿一直能甜到你心里。

描写杭州西湖的句子_唯美诗句

一、醉人的香气扑面而来,难分清是哪一种花的香气,连那绿茸茸的细草,那碧莹莹的苦碑;似乎也散发也清香。

二、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三、瞧那西湖,宛如一面翡翠镶嵌着的宝镜,映着天映着云映着鸟映着桥映着山湖水是恬静的,恬静得没有一丝涟漪,就像是一个准备出嫁的姑娘,蒙着一层薄薄的面纱,那么羞涩,那么温柔。

四、夏夜,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了湖面上。湖水泛起层层碧波,反射着银色的光辉。柳荫下的青蛙不安分起来,蟋蟀也欢快地弹起琴来。对岸的灯光伴着游船上的灯火轻轻摇曳着,晚风习习,游人在窃窃私语。空气中忽然开始弥漫清幽的香气,静谧之中,恍若听到了荷花绽放的声音

五、西湖,就像镶嵌在天堂里的一颗明珠那样的美丽动人,让我留恋忘返!

六、游要心境,游要心态,游要时间,而现代与后现代人的时间总是那么不够用。那风景却又不再充满诗意令人神往了。我们所谓的闲情逸致都虚伪化了,人在江湖,不是身不由己,而是心不由己。对于西湖,我简直不敢妄称游了,还是走者为妙,因为我们的确少了文人士大夫那种闲情雅致,少了刻骨铭心的诗意情怀,我们的确以匆匆走过的形式来游览西湖的。恢复本真走吧!可疾可缓,可闲庭信步,可旁若无人,景在走中,境由心造。

七、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八、到了西湖,四面到处是花朵,湖中央开满了荷花。远近都长满了桂花树。高低都长满了树。我坐在池边,想着这是自己的天地。也许现在是吧!在这里,无论我想什么,说什么,做什么。都没人管,也没人能听到。似如人间仙境也!

九、平日出水马龙的景象已经随着时间消逝了。映入眼帘的是一朵朵含苞欲放的荷花。湖面在月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生动,更加迷人。

十、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十一、雪天,银装素裹,河堤边的孩子们在欢快的玩耍,欢笑声,雪飞声,合在一起,变成了一首美妙的交响曲。

十二、雨后的空气泛着甜润的味道,波色潋滟的湖面笼罩着一层薄薄的水汽,宛若轻柔的面纱般,朦胧了西湖国色天香的美丽容颜。夕阳终于赶在暮色蔓延之前挣出云层,在湖面洒下一片斑驳。湖畔的垂柳掩映着在夕阳下浮光跃金的湖水。如烟般的绿色与夕阳的金色交相辉映,晕得如梦一般。

十三、站在断桥处向远处望去,满的荷花在竟香开放。绿的叶,红的花,再加上水,桥,真是一幅美丽的画。一阵微风吹拂,妈妈满湖的荷花在摇摆着它们那美丽苗条的身材。有的弯着腰,仿佛是正在做着健美操;有的犹如是一个个小姑娘羞羞答答的低着头;有的如是一位位少女在跳舞,这舞是多么令人陶醉;有的好象是天仙下凡,听到了优美的音乐不由自主的翩翩起舞

十四、细细想来,若论水,西湖不及太湖,不 太洱海;若论山,双峰不及雁荡,更不及黄山。

十五、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十六、这时细雨霏霏,水天一色。船儿到了三潭印月,我们弃舟登岸。正是红瘦绿肥的幕春时节,但是西湖 的花奔四时不断。我们走过曲折的石桥,桥下的题莲沉睡未醒。

十七、西湖的四季是美的。春回大地,走在西湖百花齐放的白堤苏堤上眺望着湖面,只见湖面上波光粼粼,轻舟荡漾,三潭映月如宝石般嵌在湖面。柳丝时而轻拂你的脸颊,时而在轻轻地掠过头上肩上,再配上轻微地摇橹声和远处动听地琴声,那是多么让人陶醉呀!

十八、有人说,西湖是梦想;生活是现实。而我说,西湖就是生活。他同样会面对生老病死,就像花开花落一样,西湖也会迎来自己人生的不同旅程,只是人们喜欢的美将它丰富化罢了,人们把冬到春比喻成在经历磨砺后的成功和光辉。而我认为冬天是死亡,春天是新生。他们不是同一生命,却走着同样的路径。就像时光一样,过去永远只能是过去,而明天将会迎来新生。

十九、站在空气清新的小路上看西湖,西湖便那样清亮,盈盈的。碧水中,风姑娘偶尔提着裙子来这里游戏,不时荡过一条条水波,好似无数透明的丝带在水中飘舞。湖面粼粼地绿着,将淡红的霞光揉成许多不同的美丽图案,是的西湖碧水显得更加妖娆。船桨激起绿色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船尾剪开雪白的梨花,那么吸引游人,令众多游客遐想万千。

二十、夏季,西湖的湖面上,荷叶荷花挨挨挤挤。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洁白如玉的荷花,娴静素洁,真是出污泥而不染。荷叶托着那些晶莹如玛瑙般的露珠,又守护着亭亭玉立的荷花和胖胖的花骨朵,就简直是一幅用大画家的画卷也不上的美丽风景画。

二十一、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二十二、浓浓,厚厚的云层遮住了夕阳,可总有那么几缕的阳光淘气地跳出来,带着些稚气,泻在静静的荷塘上,深夜的荷叶上滚着几滴水珠耶若有若无地闪着金光。画廊被夕阳拖出了长长的斜影,湖中小亭的倒影也随着幽风微微摇动,云层被镶上一层冷辽的金边。很美!没得有些让人惊心动魄!可是,他毕竟是被云层遮住了,将面临的,只能是黑暗。

二十三、立于断桥之上展望,阳光撒在湖面上边碧波闪闪,金光万道。水鸟时而掠过蓝天白云,时而轻拂水面,真是风景如画的人间仙境啊!此景美不胜收。

二十四、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指还来。

二十五、荷花上还有一粒粒晶莹透亮的露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亮,像是一颗颗的珍珠,又如是仙女不小心掉下来的"长生不老"的药,真想吃上一口

二十六、杭州的西湖美景也随之变的活跃起来了。各种各样的,姿态万千的花朵,争先恐后地开放着,展现出自己那美丽的一面,又似正在开展"百花会",评比出谁是百花之王呢。玫瑰**第一个展现自己的英姿,只见她慢慢展开,像是在跳着优美的舞姿,接着全场都一一展示了

二十七、游西湖也是有讲究的。有句老话在杭州妇孺皆知:日西湖不如夜西湖,夜西湖不如雨西湖。如此看来,雨西湖在西湖该是最盛。上天眷顾,我在游湖时,便正赶上了一阵蒙蒙细雨。

二十八、在这里,自然与人的创造融为一体,相得益彰,自然的美,伦理的美综合为美的极致。西湖之美,就在此啊!

二十九、西湖的冬天也不例外。虽然花儿都谢了,但湖水还是清澈见底,盛开的梅花更是美丽无比;雪天,银装素裹,河堤边的孩子们在欢快的玩耍,欢笑声,雪飞声,合在一起,变成了一首美妙的交响曲。

三十、夏季,西湖的湖面上,荷叶、荷花挨挨挤挤。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洁白如玉的荷花,娴静、素洁,真是出污泥而不染。

三十一、有幸去杭州,正赶上东南的雨季,阴雨绵绵。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京奇。这两句诗提起了我的兴致,党决意去冒雨游西湖。

三十二、三潭在湖的 中心,从这里举目远眺,南北两峰已裹在云层里,看不清了,柳浪和花港隐没在浓绿里,偶尔露出影子似的飞檐。

三十三、西湖的冬天也不例外。虽然花儿都谢了,但湖水还是清澈见底,盛开的梅花更是美丽无比。

三十四、西湖,是一首诗,一幅天然图画,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是天下文人墨客的宠儿。能与淡妆浓抹总相宜倾国女子西施相比的,恐怕天下唯有此湖。游西湖也是有讲究的。有句老话在杭州妇孺皆知:日西湖不如夜西湖,夜西湖不如雨西湖。如此看来,雨西湖在西湖该是最盛。上天眷顾,我在游湖时,便正赶上了一阵蒙蒙细雨。

三十五、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三十六、秋季的西湖,是一派成熟的景色。岸边十里飘香的桂花呀,真让人留恋往返;湖面上,荷叶像害羞的小女孩,都低下了脑袋,躲藏了起来,她们在提醒和等着人们去采那根下的莲藕呢。这时候,人们划着轻快的小船,哼着悠闲的小曲,轻轻地采下莲藕。那一只只莲藕呀,白白胖胖的,真象一个个一丝不挂的小胖娃娃,让人爱不释手。你要是从筐子里随便拣上一只,洗洗干净咬上一口,脆生生的,那味儿一直能甜到你心里。

三十七、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三十八、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描写苏州杭州的诗句

描写苏州杭州的诗句

1苍松翠竹真佳客;明月清风是故人。

2俯水枕石游鱼出听;临流枕石化蝶忘机。

3隔断城西市语哗,幽栖绝似野人家。

4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

5居士高踪何处寻,居然城市有山林。

6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

7君到姑苏间,人家皆枕河。故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8懒云仙,蓬莱深处恣高眠。

9鸥鸟群嬉,不触不惊;菡萏成列,若将若迎。

10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11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

12谁谓今日非昔日,端知城市有山林。

13闲寻诗册应多味;得意鱼鸟来相亲。

14一迳抱幽山,居然城市间。

15船头研鲜细缕缕,船尾炊玉香浮浮。

16短长条拂短长堤,上有黄莺恰恰啼。 翠幕烟绡藏不得,一声声在画桥西。

17高梧一叶下秋初,迢递重廊旧寄居。 月过碧窗今夜酒,雨昏红壁去年书。 玉池露冷芙蓉浅,琼树风高薜荔疏。 明日挂帆更东去,仙翁应笑为鲈鱼。

18孤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19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底。

20堠馆人稀夜更长,姑苏城远树苍苍。 江湖潮落高楼迥,河汉秋归广殿凉。 月转碧梧移鹊影,露低红草湿萤光。 文园诗侣应多思,莫醉笙歌掩华堂。

2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22妓筵今夜别姑苏,客棹明朝向镜湖。 莫泛扁舟寻范蠡,且随五马觅罗敷。

23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24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

25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此乡俱老矣,东望共依然。

26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

27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28洛下麦秋月,江南梅雨天。齐云楼上事,已上十三年。

29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

30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31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32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33水国多台榭,吴风尚管弦。每家皆有酒,无处不过船。

34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5吴越千年奈怨何,两宫清吹作樵歌。 姑苏一败云无色,范蠡长游水自波。 霞拂故城疑转旆,月依荒树想嚬蛾。 行人欲问西施馆,江鸟寒飞碧草多。

36西风吹冷透貂裘,行色匆匆不暂留。

37心随明月到杭州。风清听漏惊乡梦,灯下闻歌乱别愁。

38悬想到杭州兴地,尊前应与话离忧。

39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

40映山黄帽璃头肪,夹道青烟雀尾炉。

41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万顷湖平长似镜,四时月好最宜秋。

4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43仲夏夜之梦垂柳依依西湖暖风醉游人。

44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45不知城市有山林,谢公丘壑应无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44448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30
下一篇2023-11-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