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部肌肉注射具体规范方法

深部肌肉注射具体规范方法,第1张

一般是用25ML的注射器。肌肉注射要选臀大肌进针。在髂前上棘的最高点与臀裂之间打十字划分,外上四分之一处。针头与皮肤的角度为90度。用手腕的力度控制垂直进针。进针可以进完,也可以进三分之二。进针后回抽看有没有回血。没有回血才可以推药。

肌内注射法是将药液注入肌肉组织的方法 。(一)目的

 1和皮下注射同,注射刺激性较强或药量较大的药物。

 (二)部位

 应选择肌肉较厚,离大神经、大血管较远的部位。其中以臀大肌为最常用,其次为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及上臂三角肌。

 1臀大肌注射定位法

 (1)十字法。以臀裂顶点向左或右一侧划一水平线,从服务员骼嵴最高点作一垂直平分线,将臀部分为4个象限,其外上象限并避开内角(从髂后上棘至大转子连线),即为注射区。

 2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定位法

 (1)以食指尖和中指尖分别置于髂前上棘和髂嵴下缘处,这样骼嵴、食指、中指便构成一个三角形,注射部位在食指与中指间构成的角内。此处血管、神经较少,且脂肪组织也较薄,故被广泛使用。

 (2)以髂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以病人自体手指宽度)为标准。

 侧卧位:上腿伸直,下腿稍弯曲。

 俯卧位:足尖相对, 足跟分开。

 坐位: 坐位椅要稍高,便于操作。

 3股外侧肌注射部位为大腿中段外侧,位于膝上10cm,髋关节下10cm处约75cm宽。此区大血管、神经干很少通过,部位较广,适用于多次注射者。

 4上臂三角肌注射法。为上臂外侧自肩峰下2-3指,此处肌肉分布较臀部少,只能作少剂量注射。

 三角肌九区划分法;把三角肌的长度和宽度中线都均分为三等分,使三角肌成为九个区,分别为三角肌上、中、下1/3部的前、中、后区。

 1三角肌的上1/3部的前、中、后区为三角肌肌内注射的绝对安全区。

 2三角肌的中1/3部的前、中、区为相对安全区。

 3三角肌的中、下1/3部的后区深面,因有桡神经通过,为三角肌注射的危险区。

 4三角肌的下1/3部的前、中区因肌肉太薄不能作肌内注射。

 (三)用物

 (四)操作方法

 1将用物备齐携至床边、核对,解释,以取得合作,协助病人取适当体位

 2用2%碘酊和70%酒精消毒皮肤,待干。

 3吸取药液排尽空气,用左手拇指和食指绷紧皮肤,右手持针,如握笔姿势,以中指固定针栓,针头与注射部位呈90度,快速刺入肌肉内。一般约进针25~3cm(消瘦者及儿童酌减)。

 4松开左手,抽动活塞,如无回血,固定针头,注入药物。注射毕以消毒棉签按压进针点,快速拔针。

 5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五)注意事项

 1切勿把针梗全部刺入,以防针梗从根部折断。

 2两种药液同时注射时,要注意配伍禁忌;需长期作肌肉注射者,注射部位应交替更换,避免硬结的发生。

 3两岁以下婴幼儿不宜选用臀大肌注射,因有损伤坐骨神经的危险,幼儿在未能独自走路前,其臀部肌肉发育不好,应选用臀中肌、臀小肌处注射

 1在同时间内为多数病人作肌内注射时,可将用物、药物注射本放于治疗车上,治疗车下层放一盆消毒液和治疗碗,内衬纱布,以收集用过的注射器及针头,然后推车到病房,按病床顺序边吸药,边注射。

 2在同一时间内为多数病人作肌内注射时,需准备集体用的治疗盘,内放无菌巾、注射器及针头、药物,治疗碗一只,内放消毒液纱布。

 3操作方法

 (1)治疗盘上铺无菌治疗巾(双层)。

 (2)核对大、小注射卡,将小卡按床号固定在治疗盘内,准备药物。

 (3)吸取药液,套上安瓿,放在无菌治疗盘内,使活塞柄对准小注射卡,最后盖上无菌治疗巾备用。

 (4)按床号顺序核对,向病人解释后注射。在另一病人注射前,用消毒液的纱布擦拭双手后,再行注射。

你都说了是肌肉注射,那就应该90度角垂直注射,和臀部的注射方法是一样的!!注射时上臂三角肌注射定位:取得臂外侧,肩峰下2~3横指处。此处肌肉较臀部肌肉薄,只能做小剂量注射。需要注意的是三角肌的肌肉比较薄,如果在加上患者很瘦的话建议你用拇指和食指把肌肉夹起在注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45571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1
下一篇2023-12-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