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ath技术, Brunnstrom技术, Rood技术, PNF(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技术。
这些方法又被称为神经生理学疗法(NPT)或神经发育学疗法(NDT)。
易化技术的共同点
治疗对象神经系统损伤导致运动功能障碍者治疗遵循的基本神经生理法则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可塑性,即大脑在损伤后可以自行调整以代偿损伤的功能。易化技术将其称为“人体的潜能”,康复治疗就是要调动这种潜能。运动(输出)可以由感觉(输入)来调整易化技术的共同点
训练原则按照个体正常发育的顺序,由头到脚,由近端到远端的顺序训练控制运动的能力运用有目的的动作,而不是具体肌肉的作用方式,把训练与功能水平(日常生活活动)紧密联系起来。通过重复有目的的运动来强化和巩固对运动的控制能力什么是中枢性偏瘫
偏瘫(hemiplegia):
不是一个单独的疾病名称而是个综
合征。
高级中枢损伤所引起的瘫痪与
外周神经和脊髓前角细胞损伤引起
的瘫痪有着本质的区别。
上、下运动神经元麻痹的区别 麻痹类型 上运动神经元麻痹
(痉挛性瘫、中枢性瘫) 下运动神经元麻痹
(萎缩性瘫、周围性瘫) 损伤部位
麻痹范围
肌紧张
腱反射
病理反射
肌萎缩 皮层运动区或椎体束
常为广泛的
张力过高、痉挛
增强
巴彬斯基征阳性
不明显 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或运动神经
常为局限的
张力减退、松弛
减弱或消失
无
明显(肌肉失去神经的营养作用) 中枢性偏瘫的本质
上运动神经元受损
原始的皮层下中枢运动反射释放
运动模式异常 反射活动异常
共同运动、不协调 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联合反应
运动控制的层次学说 运动的水平 中枢的水平 精细运动(非定型的) 大脑皮层
精细运动(定型的) 基底节
精细运动(下意识的) 小脑
平衡反应
直立反应 中脑、桥脑 姿势反射 延髓
共同运动
联合反应 脊髓
牵张反射 更随意
更非随意
(据美国Jackson,1932)
脑卒中偏瘫的异常运动模式
共同运动(Synergy) 上肢共同运动,下肢共同运动
联合反应(Associated reaction)
姿势性反射(Postural reflexes)紧张性迷路反射(tonic labyrinthine reflex)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symmetrical tonic neck reflex, STNR)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asymmetrical tonic neck reflex, ATNR)紧张性腰反射(tonic lumbar reflex)联合反应
定义:
是指若用力使身体的一部分肌肉收缩时,可以诱发其他部位的肌肉收缩。
1.对侧性联合反应
(1)上肢(对称性)
健肢屈曲 患肢屈曲
健肢伸展 患肢伸展
(2)下肢(对称性,Raimiste反应)
健侧内收(内旋) 患肢内收内旋
健侧外展(外旋) 患肢外展外旋
(3)下肢(相反性)---- 相反性联合反应
健肢屈曲 患肢伸展
健肢伸展 患肢屈曲
2.同侧性联合反应
患侧上肢屈曲 患侧下肢屈曲
患侧上肢伸展 患侧下肢伸展
联合反应
联合反应不是严格生理意义上的运动,而是患侧的异常反射活动,是一种在较低位中枢控制下的手臂和腿的定型痉挛模式的再现。在偏瘫早期非常明显,特别是当患者用力活动来维持平衡或避免跌倒、遇见陌生人而紧张时更为明显。有言语障碍、构音障碍及语言有困难时,也容易出现联合反应。但是在恢复的中、后期会逐渐减弱、且往往维持相当长的时间而不完全消失。
联合反应可引起患侧痉挛的普遍增强,导致偏瘫姿势的强化,妨碍患肢的平衡反应,使患者不能维持平衡,患肢联合反应的固定痉挛模式使得各种功能活动更加困难。患臂持续性屈曲痉挛不能解除,则有发生挛缩的危险,妨碍运动的恢复。
因此,在对偏瘫患者进行治疗时,应将机体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不应让他身体的任何部分过度用力而导致联合反应的出现。
共同运动
是指偏瘫患者期望完成某项活动时引发的一种刻板的协同动作。患者在进行任何活动时,都不能选择性地控制所需的肌群,参与活动的肌肉及肌肉反应的强度都是相同的,多发生于脑卒中后2—5周。
一般来讲,共同运动都伴有肌张力异常,临床多表现为肌张力增高甚至痉挛,而且以一种固定的运动模式进行。偏瘫患者中常见的共同运动模式有屈肌共同运动模式和伸肌共同运动模式。
共同运动 上 肢 屈肌共同运动 伸肌共同运动 肩胛带 上提、后缩 前伸、下降
肩关节 屈曲、外展、外旋 伸展、内收、内旋
肘关节 屈曲 伸展
前臂 外旋(旋后) 内旋(旋前)
腕关节 掌屈 背屈
手指 屈曲、内收 屈曲、内收 下肢 屈肌协同运动 伸肌协同运动 骨盆 上提、后缩
髋关节 屈曲、外展、外旋 伸展、内收、内旋
膝关节 屈曲 伸展
踝关节 背屈、内翻 跖屈、内翻
趾 背屈 跖屈 偏瘫恢复的6阶段理论 偏瘫恢复的6阶段理论0
1
2
3
4
5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中枢性瘫痪恢复的本质周围性瘫痪
(量的变化) 中枢性瘫痪
(质的变化) 弛缓 出现痉挛 共同运动 部分分离运动 分离运动 正常 及时正确的康复治疗 偏瘫恢复的6阶段理论
阶段Ⅰ 完全无运动,上下肢呈弛缓性瘫痪。
阶段Ⅱ 开始出现痉挛、联合反应和共同运动。
阶段Ⅲ 可随意引起共同运动,痉挛加重。
阶段Ⅳ 出现一些脱离共同运动的分离运动,痉挛减轻。
阶段Ⅴ 以分离运动为主,痉挛明显减轻。
阶段Ⅵ 共同运动消失,痉挛基本消失,协调运动大致正常。
易化技术的原理
外周神经和感受器所产生的输入信号(刺激)调节脊髓的α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性。包括两方面,促进和抑制,虚弱的肌肉活动需要促进(易化),而痉挛肌肉的活动则需要加以抑制。也就是说,肌肉虚弱时,必须增加支配这些肌肉的脊髓α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性水平,而肌肉痉挛时,则必须在某种程度上降低其兴奋性。
易化技术的原理
如何利用外周信号(刺激)来调节病人意志驱使下的α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性呢?
时空总和”的概念 “时空总和”的概念 时空总和示意图 Bobath 技术
Bobath 技术的历史
20世纪40年代,由英国Bobath夫妇创立
Bobath夫人是物理治疗师
Bobath先生是神经学专家
被认为是上一世纪应用最广的方法之一
Bobath 技术的基本观点
按照个体发育模式来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运动恢复,通过刺激姿势反应和反射性抑制方法来使异常的肌张力恢复正常,强调先抑制异常的运动模式后再进行正常的运动训练。Bobath 技术的特点
通过关键点的控制及其设计的反射抑制模式和肢位的恰当摆放来抑制肢体痉挛,待痉挛缓解之后,通过反射、体位平衡诱发其平衡反应,再让患者进行主动的、小范围的、不引起联合反应和异常运动模式的关节运动,然后再进行各种运动控制训练,逐步过渡到日常生活动作的训练而取得康复效果。
常用治疗技术
反射性抑制模式(reflex inhibiting pattern,RIP)
Bobath提出了反射性抑制模式的应用,这是专门针对抑制异常运动和异常的姿势反射而设计的一些运动模式。异常运动主要包括痉挛模式动作、异常的姿势反射活动和联合反应等。
偏瘫痉挛模式
偏瘫患者常见的痉挛模式是上肢屈肌亢进,下肢伸肌亢进,具体表现为:
头部:头旋转屈向患侧,使面朝向健侧 躯干:向患侧弯屈并旋后
上肢:肩胛骨回缩,肩带下降 下肢:骨盆(患侧)上提并旋后
肩关节内收、内旋 髋关节伸展、内收、内旋
肘关节屈曲 膝关节伸展
前臂旋后或旋前 踝关节内翻、足跖屈
腕关节屈曲并偏向尺侧 足趾屈曲、内收
拇指及其他手指屈曲、内收
躯干抗痉挛模式
上肢的抗痉挛模式
使患侧上肢处于外展、外旋,伸肘,前臂旋后,伸腕或指、拇指外展的位置,可对抗上肢的屈曲痉挛模式。
下肢的抗痉挛模式
使患侧下肢轻度屈髋、屈膝,内收、内旋下肢,背屈踝、趾,可对抗下肢的伸肌痉挛模式。
肩的抗痉挛模式
肩胛带的抗痉挛模式应使肩部向前、向上方伸展,以达到缓解肩胛周围肌肉痉挛的目的。
手的抗痉挛模式
在训练中常常使用。在训练的过程中,由于患者的用力,可能会出现患侧手指的屈曲痉挛,治疗师应随时进行手指、腕关节的缓慢牵拉,将腕关节处于背伸位,再牵拉手指、拇指,待痉挛缓解之后,再继续进行训练。
手的抗痉挛模式- 1
手的抗痉挛模式-2
在治疗中,也可利用上肢负重使手处于RIP模式,方法如下:将腕关节、手指伸展,拇指外展,并使之处于负重位,可牵拉手部的长屈肌群。
Bobath式握手
在对患者下肢的训练中,为防止由于联合反应而出现的患侧上肢屈曲痉挛,可指示患者十指交叉握手,双手掌心相对,患侧拇指在上,此形式的握手又叫Bobath式握手。
利用反射性机制改善异常的肌张力
反射性的肌肉反应是获得运动控制的最早发育阶段。因此,在患者的训练中,可利用反射性机制来改善异常的肌张力和异常的姿势。 利用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asymmetrical tonic neck reflex)
治疗师可利用此反射改善患者上肢肌张力状态并诱发上肢的随意活动,例如,指示患者将头部转向一侧,可诱发躯干和下肢做出伸的动作,头枕后的一侧肢体出现屈曲。利用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symmetrical tonic neck reflex)
治疗师可利用此反射的原理来改善肢体肌张力的变化。例如,训练患者的步行时,指示患者将头部抬起,不要低头或盯着地上,这样可缓解下肢伸肌张力的升高,患者的步行稳定性也会随之加强。阳性支持反射(positive supporting reflex)
阳性支持反射是趾腹和脚掌前部皮肤对外部刺激的一种反应。若刺激趾腹和脚掌前部,将引起足骨间肌肉收缩,整个肢体的伸肌张力也会随着增高。因此,在偏瘫患者的训练中,要注意此反射对步行的影响。患者迈步时治疗师指示患者先将膝关节轻度屈曲,放松髋关节,然后将髋部向前摆动,使足的外侧方及足跟先着地,这将预防下肢伸肌痉挛的出现。促进正常的姿势反应
翻正反射平衡反应翻正反应(righting reaction)
翻正反应是为了维持头在空间的正常位置(面部与地面呈垂直位),头与躯干共同为保持这种位置关系而出现的自主反应。此反应常用来进行翻身、转移和平衡的训练。
翻身的步骤
平衡反应
上肢保护性伸展反应下肢跳跃反应、跨步反应等床上良好体位保持和体位转换
良肢位与功能位的区别
在偏瘫患者的急性期,保持良好的体位和体位变换必须结合进行
保持抗痉挛体位(良肢位)
床上正确的体位是偏瘫早期康复治疗中的极其重要措施,是脑卒中康复的第一步,能够预防和减轻偏瘫患者典型的上肢屈肌痉挛、下肢伸肌痉挛模式的出现。抗痉挛体位,可分为仰卧位、健侧卧位、患侧卧位三种。
仰卧位
头枕枕头于合适位(无过伸、过屈及侧屈);用软枕垫起患侧肩部防止肩后缩,患侧上肢置于肩外展、外旋位,伸肘、前臂旋后、伸腕、五指伸展;患腿股外侧、膝下垫软枕,保持髋、膝关节微屈,防止大腿外旋。此种体位容易受紧张性颈反射和迷路反射影响,使异常反射活动增强,且久卧易引起肩胛骨、骶尾部、足跟处发生压疮,因此,脑卒中患者卧位应以侧卧位为主。昏迷、呕吐者为了防止分泌物堵塞、误咽引起呼吸道窒息,不宜采取仰卧位。
健侧卧位
头枕枕头,不要让头向后扭转,患侧在上,使患侧肩胛带充分前伸,肩前屈90゜左右,肘、腕、指关节伸展位,搭放于胸前所置的软枕上;患侧下肢屈髋、屈膝置于健侧下肢前面的枕头上,注意避免足悬空。
患侧卧位
头枕枕头,健侧在上,躯干稍向后侧靠,背后垫枕头,为防止患肩被压于身体下,应注意使患侧肩胛带充分前伸,肩前屈90゜左右,肘、腕、指关节伸展位,手心朝上放于床面上。患侧髋关节伸展、膝关节微屈,健侧下肢屈曲置于身前的软枕上。
体位变换
任何一种体位持续时间过长,都可能引起褥疮、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或出现痉挛模式,如仰卧位易强化伸肌优势,健侧卧位易强化患侧屈肌优势,患侧卧位易强化患侧伸肌优势,故应不断变换体位,使肢体伸屈肌张力达到平衡,预防挛缩、褥疮、肺部感染或痉挛模式的出现。一般每1~2h变换一次体位,要以不影响临床抢救,不造成病情恶化为前提。
关键点的控制(key point control)
人体关键点可影响身体其他部位的肌张力
中心关键点:胸骨柄中下段,主要控制躯干的张力
近端关键点:即头部、骨盆、肩部等,分别控制全身、骨盆和肩胛带部位的张力;
远端关键点:即手指、足,分别控制上肢、手部、下肢及足等部位的张力。推-拉技巧是一种挤压、牵拉关节的技巧,主要包括对患侧肢体进行轻微的推、拉来促进肢体的伸展和屈曲。包括:
压迫性轻推轻微牵拉推-拉技巧(“push—pull”techniques)
压迫性轻推
即对关节进行轻微挤压,使关节间隙变窄,可激活关节周围伸肌肌肉,利于关节伸展,促进关节稳定性与姿势的反应。
轻微牵拉
对关节进行牵拉,可增大关节间的间隙,使关节面分离,激活关节感受器,刺激关节周围的屈肌肌肉收缩,此牵拉手法主要用于促进关节屈曲运动之前。
拍打(tapping)
拍打痉挛肌的拮抗肌可促使拮抗肌肌肉收缩,缓解痉挛肌的张力。例如,当肱二头肌痉挛时,可拍打其拮抗肌(肱三头肌),促使其收缩,可达到缓解上肢屈曲痉挛的目的。
肢体置放和控制(placing and holding)
控制训练
定位置放
患侧肢体的负重(weight bearing)
此技术可刺激本体感受器,这是因为肢体的负重,可加强患者对患肢的感觉能力,并加强对患肢的控制能力。当患者的一侧肢体出现肌张力升高时,负重训练可改善伸肌、屈肌之间的张力平衡,以增加肢体的稳定性;另外,肢体的负重可防止骨质疏松等合并症的出现。
患侧肢体的负重(weight bearing)
患侧肢体的负重(weight bearing
辅助器具(assistant devices)
四脚拐
助行器
辅助器具(assistant devices)
踝足矫形器(AFO)
Brunnstrom 疗法
概述
Signe Brunnstrom
瑞典物理治疗师,二战期间工作于美国
1970年出版:
« Movement Therapy in Hemiplegia »
Brunnstrom 法的基本观点
Brunnstrom 法主张利用病人存在的共同运动、联合反应和原始的姿势反射来诱发肌肉收缩,一旦运动产生后,再逐渐由患者来完成单一的关节运动,直至最后能主动完成复杂的运动控制。成人偏瘫患者的异常运动模式
共同运动(Synergy) 上肢共同运动,下肢共同运动
联合反应(Associated reaction)姿势性反射(Postural reflexes)紧张性迷路反射(tonic labyrinthine reflex)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symmetrical tonic neck reflex, STNR)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asymmetrical tonic neck reflex, ATNR)紧张性腰反射(tonic lumbar reflex)偏瘫恢复的6阶段理论
1完全无运动,上下肢呈弛缓性瘫痪。
2开始出现痉挛,因联合反应引起共同运动,或出现极小的部分随意共同运动。
3可随意控制共同运动,痉挛显著。
4共同运动模式减弱,出现分离运动,痉挛减轻。
5以分离运动为主,痉挛明显减轻。
6协调运动大致正常,痉挛基本消失。
偏瘫恢复的6阶段理论
分期 上 肢 下 肢
I期 软瘫,无自主运动
Ⅱ期 出现痉挛和共同运动
Ⅲ期 可随意引起共同运动,痉挛显著
屈曲模式 伸展模式
手钩状抓握,无随意伸展
Ⅳ期 出现分离运动,痉挛减轻
(1) 手触摸腰骶部 (1)坐位屈膝>90°
(2) 上肢前屈90°,伸肘 (2)坐位,踝背伸
(3) 屈肘90°,前臂旋前、旋后
(4) 侧捏,拇指带动放松
(5) 手指小范围伸展
Ⅴ期 完成更复杂的分离运动,痉挛明显减弱
(1) 双上肢外展90°,肘伸展,前臂旋前
(2) 双上肢上举过头,肘伸展 站立
(3) 伸肘位前臂旋前、旋后 (1) 髋伸展位屈膝
(4) 手出现柱状握,球状握,全指伸展 (2) 膝伸直,足稍向 前迈出,踝背伸
Ⅵ期 协调运动接近正常,痉挛基本消失
(1) 手能进行各种抓握 (1) 站立位,髋外展
(2) 全范围地伸指 (2) 坐位,髋内、外旋
(3) 可进行单个手指活动 (3) 坐位,踝内翻、外翻
治疗技术
Brunnstrom技术的基本治疗方法是根据肢体的恢复阶段,利用各种运动模式,引出肢体的运动反应,再从异常的运动模式中分离出正常的运动成分。
软瘫期
利用患者健侧上肢的屈曲诱发患侧上肢的联合反应:对患者健侧屈肘施加抵抗,由于联合反应而出现患侧上肢的屈肌收缩。
软瘫期
利用健侧下肢的屈曲诱发患侧下肢的伸肌收缩:利用Raimiste现象:偏瘫患者仰卧位健侧下肢做抵抗阻力的外展或内收时,患侧下肢也会出现相同的动作,这种联合反应又称为Raimiste现象。
痉挛期
1)利用各种反射活动,降低肌张力,来促进恢复的进程。
①指示患者头部转向患侧,利用非对称性颈反射,使患肢肘伸展,从而抑制了屈肌的痉挛。
②在肱三头肌表面皮肤上有力地来回推摩,促进肱三头肌收缩、肘伸展。
痉挛期
③躯干转向正常侧,利用紧张性腰反射,促进患肢伸肘。
④在患肢伸肘前,治疗师指示患者首先将前臂主动或被动旋前(旋后将抑制伸肘),再进行伸肘的运动。
⑤若患者坐位时伸肘困难,可让患者改为仰卧位,由于紧张性迷路反射,仰卧位可促进伸肘。
2)利用拍打肌腹和局部刺激皮肤来促进较弱肌肉的收缩。
①毛刷刺激:用毛刷刺激患者足背外侧,使足外翻、背屈。
②手指叩击:用指尖快速叩击患者足背外侧,可促进踝背屈。
恢复期
患侧的肌张力开始减弱,肢体运动功能进入第Ⅳ一Ⅵ阶段后,可诱发患侧肢体逐步过渡到较困难动作的训练。此期患者应学习抑制共同运动,促进分离运动,加强他们的随意运动。
小结:Bobath与Brunnstrom的区别
不同治疗技术之间的最大差异在于确定何者为运动障碍中的主要问题
Bobath把痉挛作为首要问题,认为痉挛是异常的运动和姿势的主要原因,治疗中主张首先抑制和缓解痉挛,强调轻手法,反对用阻力,尽可能引导患者摆脱痉挛模式的影响。Brunnstrom把缺乏自主运动控制作为运动障碍的主要问题,治疗中主张用阻力或诱导患者用力来获得运动,强调利用异常的运动模式并逐渐将其转变为正常的模式临床如何应用?
任何一种治疗技术的产生及发展都要受到当时客观条件的制约,如医学的发展,创立者的临床经验等,因此,比较各种技术的治疗效果是没有必要的。临床上,倾向于根据患者的情况,分阶段选择治疗技术,并强调综合应用。
痉挛性瘫痪一般属于上运动神经元性损害,多见于脑血管病、急性脊髓炎、多发性硬化等的后遗症,或者遗传性痉挛性截瘫等遗传变性疾病。治疗上主要以降低肌肉张力,改善神经功能为主,可以口服巴氯芬,一次5~10毫克,一天三次,也可以使用复方氯唑沙宗或者乙哌立松。营养神经可以使用胞磷胆碱钠胶囊、艾地苯醌、尼麦角林等。有条件的患者还可以定期行康复治疗。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病例,在临床上目前的发病率,大概是10万分之二左右,发病率相对是偏低的,是一种家族遗传性疾病,有显性遗传,隐性遗传,X性连锁遗传三种遗传方式,临床表现主要是下肢无力,肌张力增高,特殊的剪刀样步态,这是我们做基因检测,有助于完全确诊。
跨阈步态是指()
A臀大肌步态
B臀中肌步态
C股四头肌步态
D踝背屈肌无力步态
E剪刀步态
正确答案:D
刚开始瑜伽练习,大多数伽人可能会有这样的一个经历:金刚跪、英雄坐的时候,脚背疼,或者是膝盖痛,亦或者是两者都有。如果稍加注意,你也会发现,在这两个体式练习过程中,男性觉得疼痛的人数会比女性更多。 今天,从瑜伽解剖的角度,来看看这两个体式,为什么会导致伽人脚背膝盖疼。 在了解原因前,让我们先来看看,这两个瑜伽体式的瑜伽解剖图。 这两个体式都是双腿并拢的跪立坐位体式。不同的是,金刚跪,双腿双脚并拢,坐骨坐在脚后跟上;英雄坐,双腿并拢,但双脚分开,臀部更深入的坐在双脚之间。 而就是这个看似一点点的不同,会让英雄坐的难度大于金刚跪,产生的疼痛问题也更多。 金刚跪坐 脚背膝盖疼痛的原因: 01 大腿前侧紧 大腿前侧紧,整个双腿前侧的延展就会受到,不仅会导致膝盖脚背的疼痛问题,而且臀部也是很难坐下去的重要原因之一。 改善方法:初学者可以在膝盖下方卷毛巾,或者在臀部下方垫瑜伽砖,特别僵硬的人,可以两者都选用。此外,也要多做拉伸大腿前侧的练习。 02 小腿前侧、脚背紧 在金刚跪中,小腿前侧足背屈肌紧张缩短,也会导致脚背伸不直,脚背痛膝盖痛。 改善方法:初学者可以在膝盖内侧卷毛巾,在小腿脚背下方垫毛毯,如果依然很痛的话,就需要增加瑜伽砖,此外,也需要做一些灵活脚踝、拉伸小腿前侧和脚背的练习。 03 躯干中立位,核心收紧 在金刚跪的练习中,很多伽人经常会忽略脊柱的中立位以及核心的收紧,事实上,如果脊柱不正位,没有延展,腹部松懈,会让躯干更多的重量压在膝盖和脚背上,这虽然不是导致膝盖和脚背疼痛的根本原因,但是却会明显加重疼痛的症状。 改善方法:收紧核心,维持腹压和背部的稳定,延展脊柱,在体式的练习过程中,始终保持脊柱的中立位。
英雄跪坐 脚背膝盖疼痛的原因: 以上这些,也是导致英雄坐脚背膝盖疼痛的原因。除此之外,原因还有,膝盖和髋部本身的紧张僵硬: 对于刚开始练习瑜伽的朋友,髋部膝关节原本就比较僵硬紧张,当臀部更深入的向下坐在双脚之间的过程中,双腿就会代偿向中间倒,此时膝盖的空间就会越来越少,从而给膝盖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产生疼痛。 改善方法:在坐立之前,尽量将双小腿的肌肉向外侧拨开,为膝盖窝创造更多的空间,也可以在膝盖窝后侧夹毛巾,或者在臀部下方垫瑜伽砖,减小膝盖的压力。 相对女性来说,男性的身体会更加僵硬,比女性产生更多的疼痛,身体过于僵硬的男性,可以在膝盖脚背后侧垫毛毯,臀部下方垫砖,刚开始练习,双膝也可以先略微分开一点点,后期慢慢再靠拢。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疾病名称 5 英文名称 6 步态异常的别名 7 分类 8 ICD号 9 病因 10 步态异常的临床表现 101 皮质脊髓束病变 102 失用步态 103 小步态(marcheà petit pas) 104 锥体外系病变 105 小脑性共济失调步态 106 醉酒步态 107 感觉性共济失调步态 108 跨阈步态 109 肌病步态 1010 癔症步态 11 实验室检查 12 辅助检查 13 鉴别诊断 14 步态异常的治疗 15 相关药品 16 相关检查 附: 1 治疗步态异常的穴位 1 拼音
bù tài yì cháng
2 英文参考abnormal gait
3 概述步态异常可因运动或感觉障碍引起,其特点与病变部位有关。可见于许多神经系统或其他系统疾病,有些典型异常步态,对某些特定疾病具有提示意义,通过望诊即可做出诊断。对一些不典型步态,则必须作细致检查,通过分析综合,对诊断亦有一定的帮助。步态异常临床分型应结合病因。
4 疾病名称步态异常
5 英文名称abnormal gait
6 步态异常的别名
异常步态
7 分类神经内科 > 常见症状
8 ICD号R268
9 病因常见的异常步态病因有以下几种:
1皮质脊髓束病变可导致痉挛性偏瘫步态和痉挛性截瘫步态。
2双侧额叶病变可导致失用步态。
3额叶(皮质或白质)病变可导致小步态(marcheà petit pas)。
4锥体外系病变可导致慌张步态和扭曲、奇异步态。
5小脑病变导致共济失调步态。
6酒精或巴比妥类中毒导致醉酒步态。
7其他 尚有感觉障碍导致共济失调步态;由于胫骨前肌、腓肠肌无力导致跨阈步态;躯干和骨盆带肌无力导致肌病步态;心因性疾病导致的癔症步态。
10 步态异常的临床表现 101 皮质脊髓束病变(1)痉挛性偏瘫步态:为单侧病变。病侧上肢通常为屈曲、内收姿势,腰部向健侧倾斜,下肢伸直、外旋,向外前摆动(代偿髋、膝屈肌及踝背屈肌无力导致的拖脚),行走时呈划圈样步态;轻症病人只表现下肢拖曳步态。见于脑卒中后遗症等。
(2)痉挛性截瘫步态:双侧严重痉挛性肌张力增高,病人双下肢强直内收,伴代偿性躯干运动,行走费力,呈剪刀样步态。常见于脑瘫患儿、脊髓外伤等。
102 失用步态双侧额叶病变所致,常见于脑积水或进行性痴呆。病人无肢体无力或共济失调,但不能自行站立或正常行走,表现步态不稳、不确定和小步伐,脚好像粘到地上,伴明显迟疑(冻结)现象和倾倒。
103 小步态(marcheà petit pas)见于额叶(皮质或白质)病变。表现小步、拖曳,起步或转弯缓慢,步态不稳。易误诊为帕金森病步态,但小步态为基底宽。上肢有摆动动作,伴认知障碍、额叶释放症状、假性延髓性麻痹、锥体束征和括约肌功能障碍等,可资鉴别。但需注意额颞痴呆患者也可合并帕金森病。
104 锥体外系病变(1)慌张步态:见于晚期帕金森病。行走时躯干弯曲向前,髋、膝和踝部弯曲,起步慢、止步难和转身困难,小步态擦地而行,呈前冲状,易跌倒。上肢协同摆动消失。
(2)肌张力障碍的特征是肢体或躯干姿势异常,可影响运动或导致扭曲、奇异步态。
105 小脑性共济失调步态(1)小脑蚓部病变导致躯干性共济失调,步态不规则、笨拙、不稳定和宽基底,转弯困难,不能走直线。见于小脑中线肿瘤和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等。
(2)小脑半球病变导致步态不稳或粗大的跳跃动作(舞蹈样步态),左右摇晃,向病侧倾斜,视觉可部分纠正,常伴肢体辨距不良。见于小脑病变和多发性硬化等。
106 醉酒步态见于酒精或巴比妥类中毒。步态蹒跚、摇晃和前后倾斜,似欲失去平衡而跌倒,不能通过视觉纠正。与小脑性共济失调步态区别是,醉酒者可在窄基底面上行走短距离并保持平衡,而小脑性共济失调始终为阔基底步态。
107 感觉性共济失调步态见于Friedreich共济失调、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多发性硬化、脊髓痨和感觉神经病等。患者闭眼站立不能,摇晃易跌倒,睁眼时视觉可部分代偿(Romberg征);行走时下肢动作沉重,高抬足,重落地,夜间走路或闭眼时加重。
108 跨阈步态见于腓总神经麻痹、腓骨肌萎缩症和进行性脊肌萎缩症等。由于胫骨前肌、腓肠肌无力导致垂足,行走时患肢抬高,如跨门槛样。
109 肌病步态见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等。由于躯干和骨盆带肌无力导致脊柱前凸,行走时臀部左右摇摆,状如鸭步。
1010 癔症步态可表现奇形怪状的步态,下肢肌力虽佳,但不能支撑体重,向各个方向摇摆而似欲跌倒,搀扶行走时步态拖曳,但罕有跌倒致伤者。见于心因性疾病。
11 实验室检查必要的有选择性的实验室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血电解质、血糖、尿素氮。
12 辅助检查必要的有选择性的辅助检查项目包括:
1颅底部摄片、CT及MRI等检查。
2脑脊液检查。
3胸透、心电图、超声波。
13 鉴别诊断通过综合分析,依据不同步态特征做出症状诊断,再进一步考虑病因诊断。步态需要观察:
1步幅的长度。
2步行速度。
3两侧对称性。
4运动的灵活性。
5上肢的协调运动(过少或过多)。
6头肩的位置。
7躯干的协调状况(前倾或后倾,左倾或右倾)。
8骨盆的活动度(前、后、左、右)。
9足跟着地和步行时重心的转移状态。
10立脚期(足跟着地的时期)与游脚期(足尖离地面的时期)的时间长短、相互比率及与躯干移动的关系。
每个正常人的步态受身高、体重、自幼习惯(如外八字步、内八字步)、性格、步行速度、心理状态、疲劳、兴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应注意区分。
14 步态异常的治疗按病因诊断主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15 相关药品巴比妥、尿素
16 相关检查尿素氮
治疗步态异常的穴位 步郎音:bùláng英文:BùlángKI22概述:步郎为经穴别名,即步廊。见《备急千金要方》。步廊为
步廊gKI22;bùláng;K22;KI22概述:步廊为经穴名(BùlángKI22)。出《针灸甲乙
胸俞十二穴:胸俞十二穴即俞府、或中、神藏、灵墟、神封、步廊。左右共12穴。出《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
穴性取穴时,就有了依据。目前,针灸界对穴性的认识尚不完全一致,随着腧穴研究的深化,今后将逐步趋向合理。
胸俞十二穴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