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脊
穴位位置: 大椎至尾骨端成一直线。
推拿作用: 多用于治疗小儿积食、呕吐便秘、腹泻(泄泻)等疾病,又称“捏积”;除了治疗疾病还有效提高免疫力。
推七节骨穴位位置: 位于背部正中线第四腰椎至骶骨和尾骨交接隆突处。
推拿作用: 补法止泻,清法治便秘。
按揉龟尾穴位位置: 龟尾位于骶骨、尾骨交接隆突处下端。
推拿作用: 龟尾穴能止泻、通便。多与揉脐、摩腹、推七节骨合用,治疗腹泻、便秘等症。
拿肩井穴位位置: 井位于大椎与肩峯连线之中点,肩部筋肉处。
推拿作用: 主治感冒、惊厥。拿按肩井可以发汗解表、宣通气血。
小儿推拿注意事项
1、“拿、掐、捏、捣”等强 手法,除急救以外,一般放在最后操作,以免小儿哭闹不安,影响治疗的进行。
2、小儿推拿手法操作时间的长短,应根据病情、体质而定,因病因人而异。在临牀实践中推法、揉法运用较多,做摩法用的时间较长。运用掐法、按法时,手法要重、少、快。如果仅推拿一侧手部穴位,可不论男女,均推拿左手。
3、一般情况下,小儿推拿一次总的时间为20--30分钟。但是由于病情和小儿年龄的不同,在推拿次数和时间上也有一定的差别。年龄大、病情重,推拿次数多,时间相对长。反之,次数少,时间短。一般每日1次,重症每日2次。需长时间治疗的慢性病7天至10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可休息数日,然后进行下一个疗程的治疗。
4、做小儿推拿,针对不同的系统,可以进行每日1次或隔日1次的规律性推拿。做保健推拿时,穴位可以相对治疗时少取, 程度应略低,时间可以保持在15分钟左右。
5、小儿推拿手法的基本要求是:轻快、柔和、平稳、着实。
相关文章
[小儿背部推拿手法图解]
[小儿调理肠胃推拿 手法]
[小儿日常健脾胃四大推拿手法]
1、捏脊是在后背的膀胱经和督脉上操作的,上捏脊是从长强穴(尾骨尖附近)向上捏至大椎穴。
2、督脉是主一身的阳气,督脉上有好几个升阳的穴位(肺腧穴,脾腧穴,胃腧穴,肾腧穴)。根据经络去按摩“顺经为补,逆经为泻”的原理,顺着督脉自下而上捏脊是升阳,这是补法来的。上捏脊可以调动一身的阳气,阳气提升了,就可以温肾健脾,令脾和肾都能很好运行。上捏脊的主要目的就是补阳气,所以更加适合以虚寒症状为主的积食、便秘、腹泻、感冒等,对于素体阳虚的宝宝来说,阳气得到了提升,抵抗力自然就会增强,胃口也会变好了。宝宝脾胃养好了,身体自然棒棒哒。
3、下捏脊的顺序则跟上捏脊刚好相反,逆泻督脉,有清热泻火通便的效果,是泻法来的,多用在实热症上,比如发烧或者便秘的治疗,很少用于平时保健。这类型的宝宝就不适合用上捏脊了哦,否则越捏内火就越重的,反而会出现便秘,口舌生疮等。
4、在平时,我们下捏脊通常是只捏不提,或者单推背。比如实热症的小儿发烧,推拿完手上的穴位后加上推背(从大椎穴推至长强穴),推至皮肤发红发热,这样可以加快宝宝降温退烧。
5、所以说具体用上捏脊还是下捏脊主要还是看宝宝体质,我家大宝是属于实热症的,阴虚内热,但是他脾胃又虚哦,消化也不好,我就会选择每天早上睡醒后上捏脊六次,晚上睡觉前下捏脊6次加上推背。刚开始宝宝有点抗拒,不习惯,捏了几天后宝宝觉得舒服了,天天提醒我要捏脊。小宝体质好点,所以我每天都是给他上捏脊,捏了几个月了,小宝现在一岁了,超爱捏脊的,一听到说要捏脊了,不管他是在闹脾气还是在玩玩具,立马趴好给你捏,超乖的。
1 小儿风寒咳嗽推拿手法
治则:发散风寒,宣肺止咳。
推拿手法:开天门,推坎宫,运太阳,揉耳后高骨,清肺经,揉乳旁,揉乳根,运内八卦,推三关,天门入虎口,揉膻中,摩肺俞。
2 小儿风寒咳嗽推拿方解
1施头部四大手法(开天门,推坎宫,运太阳,揉耳后高骨),可疏风解表,则恶寒,无汗,发热,头痛,鼻塞诸症可除;推三关,培补一身之根本,以调和营卫,而成开腠逐邪之功;天门入虎口,宣发肺气,畅通腑气,可防邪传阳明,俾脏腑之郁热滞积不生,乃扶正祛邪之伍;运内八卦,宽胸利膈,宣达肺气,则咳嗽,咽痒之候可解;揉膻中,摩肺俞穴,揉乳旁,揉乳根,乃宣肺宽胸,止咳化痰之治。
3 小儿风寒咳嗽特效推拿方
肺经募俞摩方。
由揉摩肺俞,中府组成,盖因中府为手太阴肺经之募穴,乃肺经经气汇聚于胸部的腧穴,又为手足太阴经交会穴,具宣发上焦,疏达肺气之功,又具健脾燥湿化饮之效,故为宣肺止咳化痰之要穴;肺俞,足太阳经之腧穴,可畅达太阳经之脉气,有通阳开腠解肌之用,又为肺脏经气输布于背部之特定穴,而具通达肺气,输布津液之功,故有实腠理,宣肺气,止喘咳之用。二穴一募一俞,一胸一背,一阴一阳,相辅相成,相互为用,外感咳嗽,或内伤咳喘均可用之。
4 小儿风寒咳嗽病因病机
小儿形气未充,肌肤柔弱,卫外功能较差。小儿又寒暖不知自调,难以适应外界气候的变化,故在冬春气候多变之时,最易为六*之邪侵袭,不论邪从口鼻而入,或从皮毛而受,肺必首当其冲,致使宣降失常发为咳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