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奇Z5i机箱评测:颜值爆表,MINI-ITX垂直结构

芝奇Z5i机箱评测:颜值爆表,MINI-ITX垂直结构,第1张

前言:

芝奇Z5i机箱规格:支持mini-ITX主板、SFX电源、支持两个25寸硬盘或者1个35寸硬盘、支持一张330mm长度大三槽的显卡、最大280规格的水冷散热器。

开箱:

芝奇Z5i机箱的外包装采用了彩色的纸箱,外包装非常结实保证了运输途中的安全,外包装正面印有机箱的轮廓图以及获奖信息。

外包装侧面印有规格参数信息,机箱尺寸为30751904175mm(长宽高),最亮眼的设计是采用了侧透可拆卸面板辨识度非常高。

打开包装拿出机箱,芝奇Z5i机箱被两块泡沫牢牢的保护着,即使暴力运输也不用担心。还有一个防尘袋包裹着机箱用来防御灰尘雨水的侵袭。

配件有机箱螺丝、硬盘螺丝、橡胶套、魔术扎带。

芝奇Z5i的五边形机身配合超大面积双侧透玻璃,相比于传统长方形的机箱造型上无疑更加新颖,也会赢得不少的加分。

Z5I机箱的规格为30751904175mm,机箱前面分布了品牌的LOGO,位于机箱最下方左侧的位置,LOGO做工还是非常细腻的。

Z5i机箱侧板采用了钢化玻璃设计,两扇大玻璃从机箱前端包围到尾部,弧线式的设计看起来更加美观,当然也要求更加复杂高难度的工艺支撑,这也是这款机箱不同于传统机箱的特别之处。

机箱背部采用了铝合金材质做工非常不错,是一体式水冷散热器或者双风扇的安装位置,机箱虽小但可以水冷也是提升了整机的性能。

前置机箱I/O区域有带指示灯的开机键、一组USB 30,一个USB 31、TYPE-C接口,前置TYPE-C接口可以更好的扩展设备,配上C2C数据线速度更快。

不同于其他品牌机箱的拆卸打开方式,磁吸门设计开关侧面板都非常方便,因此使用起来也更加方便。

机箱的顶部附送了一块磁吸防尘网,可以起到阻隔灰尘的作用,拆卸也是非常的简单,操作起来也非常省力。磁吸的设计也非常方便打理,水洗就可以轻松完成了。

机箱的底部左侧分布了GSKILL logo灯,底部内侧还有左右两条灯带,可以和主流的主板实现灯光同步打造光效一体机箱。

由于这款机箱采用了五边形设计,因此IO接口的位置也与众不同。IO接口位于机箱的下部,包括AC电源、主板、显卡的IO接口。

安装: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安装时要小心两侧的钢化玻璃,这两块钢化玻璃是定制曲面的设计造价很高,弄坏了要花费很多很多钱才能补回来。

机箱内部还是非常开阔的,虽然仅支持Mini ITX主板,但无论是330mm长度大三槽的显卡还是最大280规格的水冷散热器都能兼备。

安装电源首先要确定好安装的位置,机箱电源安装位也是固定的,所以基本没有任何的难度,只需要放在固定位就可以了。

机箱内部的硬盘位也是非常的丰富,可以安装各种类型的硬盘,机箱的扩展能力非常强劲。

硬盘的安装也十分简单,专属的固定孔位可以对不同尺寸的硬盘进行安装,可安装351+252的硬盘组合模式。

安装好的主板和机箱也非常的融洽,没有任何的突兀和不协调。

总结

芝奇Z5i机箱采用了五边形机身+双弯曲玻璃的组合,集合了侧透于一体,280mm冷排的支持满足了众多玩家性能和散热的需求,侧板采用了磁吸合页式的打开方式,Type C接口、标配PCIE转接线、ARGB氛围灯使用起来也更加方便,对于追求极致空间性能的用户来说是量身定制。

可以背部理线的机箱一般在主板的背板后面还有以个狭窄的空间可以布线,如图

最早的机箱是没有走背线这一说法的, 走背线的功能其实主要是为了美观,整理清洁方便。

不走背线并不代表就容易出故障,容易出故障是因为没有理线,不走背线一样可以理线!

如下图,就是没有理线造成了风扇卡死。

可以走背线的机箱势必要宽大一些,成本会高出不少。但走背线并理线过的机箱会显得很干净整齐:

而不能走背线的机箱,只能通过在机箱内部理线,会稍显得混乱。

所以,走背线更是商家对机箱功能拓展的一个卖点, 并不是必须必要的功能!

无图。

很简单,走背线 是一种玩法,DIY的乐趣之一,将机箱线材能隐藏的全隐藏,看起来非常舒服。跟装潢埋暗线差不多。不过线材大部分隐藏,自然也能清空机箱内部空间,提高风道流畅度。

模块电源也是服务于DIY达人的。要用多少插头,就自己插几个电源线,不会像普通电源那样,会多出不用的插头只能强制塞起来。这能更大程度上达到机箱空间的整齐程度。

1,不走背线,捆绑好线材,也能一定程度腾出机箱空间

2,模块电源是更极致一点的玩法,不用模块电源也能走背线。

3,根据自身经济实力,DIY能力,自行选择器材,这是种玩法,不分优劣。

:机箱背板尺寸求教。

最近要装机,看了论坛里几位大神的show,突然就对全铝机箱莫名的好感,尤其是定制机箱喜欢的不要要的。

本人工作和机械有点关系,利用空余时间自己画图设计个机箱(其实算不上设计,还是参考了论坛里SUN总的设计方案,觉得很喜欢。)

初步的模型如下面2张图所示。各棱边用的是20x20的铝合金型材,前后面板各采用5mm铝合金板;上下两侧则是3mm铝板折弯。

铝制外观表面,计划用喷砂阳极氧化,或者拉丝处理,这个暂时还没有确定好。

电源上置;底部、前部及后部,使用12cm风扇,底、前为向机箱内送风,后部则标准向外送风。目前不考虑35的机械硬盘。

1jpg

2jpg

SO,现在的问题来了。。。。。。。。。。。

机箱背部的尺寸,包括I/O口对于主板的3个方向的尺寸,我都查到手册并已经建好了模型。但是,对于PCI挡板,实在是查不到资料。

3jpg

从上图可以看到,I/O的开孔尺寸是4445x15875(数据不整是因为绝大多数尺寸规格全都是美国英特尔定制的规范,基本上都是英制尺寸,转换到公制,存在小数);PCI的开孔为127x1016,相邻PCI孔的距离为2032。

请教下,

1 PCI开孔和I/O开孔的位置尺寸是怎么样的?

2 还有就是上图PCI开孔的右侧,PCI挡板的折弯应该是多少尺寸?(也就是显卡装到主板上后,显卡上的PCI金属挡板上,用于螺丝固定的地方,到主板距离有多少?

背线也是为了风道服务,就是为了不阻碍风道。说白了风冷散热就是 风量,风道。透风率 风压上来了 风量就上来了,风道合理冷风量大自然凉。我就是自己做机箱玩的,一般喜欢模仿TT的 level10来做风道。不过比它多个风道。电源独立在外,显卡和CPU用亚力克隔开做两个独立风道,硬盘仿银欣硬盘架独立起来加美化散热片。散热完全无压力。每个风扇独立继电开关,随时调控就可以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背线不是必须的。不影响风道,不影响美观为何要背线呢,线越长电气性能越不好。而且线可以做到美化的,我有个给别人做的机箱就是把线给做在铝槽里面然后喷七色漆做成下垂的彩虹桥,一样好看。

1、你的机箱有点小了,如果硬是走背线的话后板会凸起;

2、你的硬盘是和机箱平行的,要改成和机箱成90度的,就是说要把接口那一头转向背部;

3、你的机箱不是透明盖板的,内部也没见有彩灯装饰,所以走不走背线也没影响;

4、综上所述,如果要走背线的话,建议换个炫点的机箱吧,把它摆在桌子上。

背部走线就是各种线都从机箱背面走,这样机箱内部就是干净清爽很多,而且更利于机箱内通风。

不是非常高端配置或者玩极限超频,基本上用不着水冷,低端水冷不如同价位风冷,而且水冷也不见得多安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59775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4
下一篇2023-12-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