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评定技术读书笔记

康复评定技术读书笔记,第1张

1 概念

康复评定(rehabilitation evaluation) 是指对病、伤、残者的功能状况及其水平进行客观、定性或定量的描述,并对结果做出合理解释的过程,又称功能评定。

2 内容

康复评定分为 临床评定 和 功能评定 。

功能评定包括 单项功能评定 和 总体功能评定

检查内容包括:

一般资料

主诉:患者就诊的最主要症状或体征和发病期限

现病史

既往史

个人史

婚姻及生育史

家族史

体格检查

功能评定:躯体功能、言语(交流)功能、精神心理功能及社会适应功能,躯体功能包括肌力评定,肌张力评定,关节活动度评定、步态分析、平衡与功能评定、偏瘫运动功能评定。

3目的

明确功能障碍的性质

明确功能障碍的范围

明确功能障碍的程度

明确康复目标与治疗计划

评价康复治疗和预后判断

4 信度

信度(reliability) 又称可靠性,是指评定方法可重复性和稳定性的程度,用信度系数(coefficient)表示。

包括 组内和组间信度检验 。

组内信度检验 是由同一组受试者间隔一定的时间使用同一评定方法进行前后两次评定,是检验时间间隔对评定结果稳定性的影响,也称重测信度。

组间信度检验 是不同评定者按相同的评定方法来评定同一组患者时的一致性,以估计评定者的客观性。

5 效度

效度(validity) 又称准确性,指测量方法的真实性与有效性,是指一组评定方法的评定效果符合评定目的的程度。

评定所表明的为受试者功能障碍的特性

反映功能障碍严重的程度

方法:关联效度(相关关系检查) > 构想效度(现有评定方法) >内容效度

6 灵敏度

灵敏度是指选择的评定方法应该对所评定的内容敏感,即能测出受试者某一个特质、行为或程度上的有意义的变化。

真阳性  / (假阴性 + 真阳性)检验效度的一个标准

7 特异性

特异性是指应用一种特定方法评定无某种功能障碍的群体时,可能会出现真阴性(无功能障碍且评定结果也证实)和假阳性(无功能障碍但评定结果显示有功能障碍)等情况。

真阴性  / (假阳性 + 真阴性)   检验效度的一个标准

1 定性评定

把握研究对象的 “质”

2 定量评定

等级资料量化评定:肌力评定,生活活动能力评定,各类量表等

计量资料评定:关节活动度(°),步幅(cm),肌力检查(Nm)

3 工作流程

初期评定:   入院时的评定

中期评定:恢复快的患者建议1~2周评定一次;对恢复比较慢的患者,可用3~4周评定一次

末期评定:出院前的评定

康复医学的主要目的不是追求疾病的”治愈“,而是着力于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功能,使其能重返社会。

独立程度 分为四级:

完全独立(无需依赖)

大部分独立(少部分依赖)

小部分独立(大部分依赖)

无法独立(完全依赖)

注意:

正确的评定方法,测量值要与 正常的参考值 做对比, 左右侧身体比较

掌握合适的评定时间,每次评定的时间不宜太长,以免引起患者疲劳

处理好医患沟通,积极争取患者与家属的支持

由同一个评定者评定患者的功能状况,在不同时期评定不宜更换评定者

防止意外发生

一、人体形态学测量

身体素质评定

肌力 :指肌肉工作时克服内外阻力的能力,静力性力量 和 爆发性力量

耐力 :指人体长时间进行肌肉工作的能力

速度 :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周期性运动的位移速度

平衡协调性 :平衡指人体不论在什么位置,在静止、运动或受外力作用下的状态,自动调整姿势并维持姿势的过程;协调指人体产生平滑、准确、有控制的运动能力,它要求运动时要有一定的方向、节奏、适当的距离、速度和肌力,以准确到达运动目标。

灵敏度 :指人体在各种复杂情况下,在快速、准确和协调地改变身体姿势、转换动作和随机应变的能力,是运动功能和身体素质在运动活动中综合表现。一般有目测法和游戏测定法。

二、关节活动度评定※

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 ROM) ,又称关节活动范围,是指关节的远端向着或离开近端运动,远端骨所达到的新位置与近端骨之间的夹角。

测量时,除前臂旋转检查以手掌处于矢状面时为 0 ° 时,其余关节一律以肢体处于解剖位的 0 °

分为主动关节活动度和被动关节活动度。

主动关节活动度反映关节活动程度与肌肉的力量;被动关节活动度反映关节在活动末端的性质。

主动运动不能而被动运动正常者,常为神经麻痹或肌肉、肌腱断裂所致;

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均部分受限者,常为关节僵硬,主要为关节内黏连、肌肉痉挛或挛缩或关节长时间固定所致;

主动运动与被动运动均不能者,常为关节僵直,说明构成关节的骨骼间已有骨性或牢固的纤维连接。

先评定关节的主动运动范围,后评定被动运动范围,并与对侧相应关节评定结果进行比较。

1 肩关节

屈曲、伸展。  屈曲:0° ~ 170°,伸展 0° ~ 60°

外展、内收。  外展:0° ~ 170°,内收 0° ~ 45°,内收:肩关节处于 20° ~ 45° 屈曲位,上肢从身体前方向内运动

外旋、内旋。  外旋:0° ~ 90°,内旋:0° ~ 90°

水平屈曲、水平伸展。取坐位,肩关节外展 90°,伸肘,手掌向下,水平屈曲 0° ~ 135°,水平伸展 0° ~ 30°

2 肘关节

屈曲、伸展。屈曲 0° ~ 145°,伸展 0 °,过伸展 0° ~  5°

3 前臂

旋前、旋后。旋前 0° ~ 90°,旋后 0° ~ 90°

4 腕关节

掌屈、背屈。掌屈 0° ~ 90°,背屈 0° ~ 70°

桡偏、尺偏。桡偏 0° ~ 25°,尺偏为 0° ~ 55° ,内尺外桡

5 手指

1 掌指关节(MP)

屈曲、伸展。屈曲 0° ~ 90°,伸展 0° ~ 45°

外展、内收。外展或内收 0° ~ 20°

2 近端指间关节(PIP)

屈曲、伸展。屈曲 0° ~ 100°,伸展 0°

3 远端指间关节(DIP)

屈曲、伸展。屈曲 0° ~ 90°,伸展 0° ~ 10°

6 拇指

外展、内收。外展 0° ~ 60°,内收 0° ~ 60°

掌侧外展、掌侧内收。掌侧外展 0° ~ 90°,掌侧内收 0° ~ 90°

对掌

掌指关节(MP)。屈曲 0° ~ 60°,伸展 0° ~ 10°

指间关节(IP)。屈曲 0° ~ 80°,伸展 0° ~ 10°

7 髋关节

8 膝关节

9 踝关节

10 颈椎

11 胸椎和腰椎

(略)

1 基本概念

肌力 是指肌肉或肌群收缩时产生的最大力量,分为静态肌力和动态肌力。

肌力评定 是指评定受试者在主动运动时肌肉或肌群的收缩力量,用来评价肌肉的功能状态。

2 肌的分类

原动肌:又称主动肌,是发起和完成一个动作的主要动作肌。

拮抗肌:与原动肌其相反作用的肌肉,即与运动方向相反并起拮抗作用的肌肉。

固定肌:为了充分发挥原动肌的作用,必须将其相对固定的一端的骨骼充分固定,参与固定作用的肌肉就是固定肌。

协同肌:配合原动肌并随着原动肌一起收缩或肌群

3 肌收缩的类型

等长收缩:只改变肌肉张力而长度基本不变的收缩形式。张力等于外加阻力,肌长度不变。

等张收缩:只改变肌肉长度而肌肉张力基本不变的收缩形式。

向心性收缩: 特点是肌肉起止点彼此靠近且肌长度缩短,张力大于外加阻力,肌长度缩短,如挥臂、高抬腿等

离心性收缩: 特定是肌肉起止点批次远离且肌长度增加,障碍小于外加阻力,肌长度拉长,如蹲下运动、下坡跑、从高处跳落等动作。

4 适应症和禁忌症

禁忌症:

局部炎症、关节腔积液、关节不稳、急性扭伤

局部严重的疼痛

严重的心脏病或高血压

5 注意事项

必要的示范,患者配合

减少干扰因素,如疼痛、疲劳、衣服过厚或过紧等

避免引起不良反应,如血压升高,心脏负荷增加等

避免代偿运动

6 结果记录与分析

结果记录:

肌力等级:0 ~ 5级,必要时注明 “+” 、“—”号

若ROM受限,应记录范围

有痉挛、挛缩、疼痛等情况应注明

结果分析:

肌力评定时,注意健侧和患侧的对比

7 评定方法

徒手肌力评定 与 器械测定肌力

握力计

捏力计

拉力计

等长肌力测试台

等速运动测定仪:速度固定,保持设备匀速运动。

测定参数

等速运动测定的参数

峰力矩:力矩曲线的最高点,单位是 牛米

最佳用力角度:产生峰力矩时相应的关节角度  ==> 关节角度力矩曲线

到达峰力矩的时间:从肌肉开始收缩至达到峰力矩所用的时间,单位是秒(爆发力) ==> 时间力矩曲线

力矩加速能力(爆发力):力矩开始1/8 s 所做的功的大小,或者包绕的面积

峰力矩与体重比

肌肉做功量,一次收缩做的功,可测定多次,取最大值

耐力比 = 最后 20% 收缩的峰力矩平均值 / 最初 20% 收缩的峰力矩平均值 100%

拮抗肌力矩比:原动肌与拮抗肌力矩之比

关节活动范围

重力效应力矩

1 基本概念

肌张力是指肌肉组织在静息状态下的一种持续的、细小的不随意收缩。

本质是 紧张性牵张反射

2 异常肌张力

肌张力增高:痉挛(具有速度依赖性,速度越高,越易发生)/僵硬(同痉挛相比,僵硬相对继续,且不依赖被动运动的速度,即无速度依赖性)

肌张力低下:肌肉松弛、软弱,被动运动阻力减弱甚至消失

肌张力障碍:肌肉收缩或快或慢,动作重复、扭曲畸形等一些列不自主运动等,肌张力通常不可预测

3 器械检查

生物力学检查法

电生理检查法

4 痉挛的评定标准

改良的 Ashworth 分级法

Penn 分级法

Clonus分级法

5 肌张力低下的评定标准

轻度

中轻度

6 注意事项

注意选择合适的时间和适宜的环境,治疗前后最好选择同一时间段进行评定

注意合并症的问题,充分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排除药物等因素的影响

(略)

1 基本概念

协调功能: 协调又称共济。指产生平滑、准确、有控制的运动能力,它要求有适当的速度、距离、方向、节奏和肌力。

协调运动: 指在中枢神经系统控制下,与特定运动或动作相关的肌群以一定的时空关系共同作用,从而产生平稳、准确、有控制的运动。

协调功能障碍 :协调功能障碍又称共济失调。协调功能障碍是指以笨拙的、不平衡的和不准确的运动为特点的异常运动。

2 协调功能障碍与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

小脑功能不全的协调功能障碍特征

辩距不良 :画圆形或横8字试验

意向性震颤:手足越接近目标,震颤越明显

姿势性震颤

轮替运动障碍:完成快速交替动作有困难

运动分离:完成动作时不是一个平滑的动作,而是一连串的运动成分

基底节功能不全的协调功能障碍特征(帕金森,脑卒中后遗症)※

静止性震颤 : 静止时有震颤,活动后减轻

运动不能:启动运动有困难

手足徐动:四肢、躯干、面部以外的部位出现缓慢的、不随意的扭曲运动

偏身舞蹈症

肌张力紊乱

脊髓后索功能不全的协调运动障碍特征(精细触觉和意识性深感觉减退或消失,不能借助视觉就不知道关节的位置和运动的方向,两点辨别觉和振动觉也消失)

平衡紊乱

步态异常

辩距不良

3 协调功能评定的目的和内容

协调功能评定的目的

协调功能评定的内容

启动和停止动作是否准确

运动是否顺畅、平滑

4 非平衡性协调功能评定(身体不在直立位)

5 平衡性协调功能评定(身体在直立位)

这里取协调功能评定中的一部分概念 ——精细协调功能障碍,为平面范围内协调性设置一个标准,而不是为了评定协调功能障碍

1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引起的运动控制功能障碍

异常肌张力。痉挛主要发生抗重力肌群,上肢为屈肌型痉挛,下肢为伸肌型痉挛

异常的运动模式。联带运动 区别于 分离运动

反射的异常。卒中早期,患侧肢体肌张力低下,反射消失;卒中中期,深反射亢进,出现痉挛和联带运动

联合反应。健侧运动引起患侧不自主运动,上肢运动引起下肢不自主运动

其他

2 运动控制功能评定

肌张力评定

改良的 Ashworth 分级法

Penn分级法

Clonus分级法

异常运动模式的评定

Brunnstorm 评定法 0 ~ 5 级

0 驰缓阶段

痉挛阶段阶段

联带运动阶段

部分分离运动阶段

分离运动阶段

正常阶段

Bobath 评定法

Fugl-Meyer 评定法

塑料杯从一侧移动到另一侧(塑料杯不能变形)

将糖豆从一个容器移动到另一个容器

画水平线碰到垂直线,20s 内放十次(至少有5次碰到垂直线)

反射判定

联合反应判定

其他障碍的评定

一、Barthel 指数评定

Barthel 指数 (Barthel Index)是国内使用最多的一种日常生活评定的方法。

1 内容

Barthel 分成10项内容,根据是否需要帮助及需要帮助程度分为 0 5 10 15,总分100分

进食

穿衣

大便控制

小便控制

上下楼梯

如厕

修饰:洗脸/刷牙/梳头/刮脸

洗澡

转移

行走

2 结果判断

< 20 : 严重功能障碍

< 40 : 生活需要很大帮助

< 60 : 生活需要帮助

> 60 :   生活基本自理

3 注意事项

关注患者能做什么,而不是可能或应达到什么程度

二、功能独立性评定

1 功能独立性评定(functional independent measure) 有专利,在国内应用有困难

自我料理 6 项 7 = 42

括约肌控制 2 项 7 = 14

转移能力 3 项 7 = 21

运动能力 2 项 7 = 14

交流 2项 7 = 14

社交 3 项 7 = 21

2 结果判断

126 : 完全独立

108 ~ 125 :基本独立

90 ~ 107 :极轻度依赖或有条件的独立

72 ~ 89:轻度依赖

54 ~ 71:中度依赖

36 ~ 53:重度依赖

19 ~ 35:极重度依赖

18:完全依赖

五、精神心理功能评定

六、言语与吞咽功能评定

七、生活质量与社会功能评定

八、临床常见疾病康复评定

一、脑血管意外后康复评定

1 联合反应

联合反应(associated reaction)是指当身体某一部位进行抗阻运动或主动用力时,诱发患侧相关肌群不自主张力增高或出现运动反应。

对侧性联合反应:健侧的运动引起患侧的某些肌肉群的张力增高

同侧性联合反应:上肢的运动引起下肢的某些肌肉群的张力增高

2 联带运动

联带运动(synergy movement)又称共同运动或协同运动,是病理性的异常运动模式,是指脑损伤后患者活动患侧肢体某一个关节时,不能做单关节运动,而临近的关节甚至整个肢体都出现一种不可控制的相同运动。

3 姿势反射异常

紧张性反射

平衡运动性反射

4 肌张力异常

二、脊髓损伤后康复评定

脊髓损伤(SCI,Spinal Cord Injury)

脊髓是大脑和躯体之间传递运动和感觉信息的主要通路,是中枢神经系统的组成部分。

全长 42 ~ 45 cm,31个节段,即8个颈节(C1 ~ C8),12 个胸节(T1 ~ T12), 5 个腰节(L1 ~ L5),5个骶节(S1 ~ S5)和一个尾节。

三、脑性瘫痪康复评定

儿童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 CP),指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以内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证。

四、骨折后康复评定

分类

是否与外界相通:开放性骨折(骨头处与外界相通) 和 闭合性骨折

骨折程度:完全性骨折和不完全性骨折

骨折固定度:稳定性骨折和不稳定性骨折

骨折的形态:横形、移位、粉碎性骨折

1 肌张力严重增高,进行PROM检查有困难,评定为改良Ashworth几级:

A0级

BⅠ级

CⅠ+级

DⅡ级

EⅢ级

2 关于肌张力评定的注意事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A在运动后或疲劳时评定

B情绪激动时评定

C同一时间段评定一次即可

D检查室的室温应保持在22~25摄氏度

E检查时应先检查患侧同名肌,再检查健侧,并对双侧进行对比

3 以下关于钟摆试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痉挛越轻,摆动受限越明显

B钟摆试验常用于上肢痉挛评定

C重测信度较高

D与Ashworth分级法无相关性

E无须进行多次检查

4 以下关于屈曲维持试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屈曲维持试验用于上肢痉挛评定

B检查体位为肩屈曲20°~30°,外展60°~70°

C检查体位为肩外展20°~30°,屈曲60°~70°

D检查体位为肩屈曲30°~40°,外展70°~80°

E检查体位为肩屈曲40°~50°,外展50°~60°

5 症状限制运动试验中停止运动的指征包括:

A出现呼吸急促或困难

B运动负荷增加时收缩压上升,超过2933~3333kPa

C患者要求停止运动

D心电图显示ST段下降或上升≥1mm

E运动负荷不变或增加时,心率不增加

6 浅感觉的检查包括以下哪些项目:

A触觉

B痛觉

C温度觉

D振动觉

E两点辨别觉

参考答案及解析

1参考答案E。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康复功能评定学-第八章肌张力评定-第二节肌张力评定-痉挛评价标准的相关知识点。(2)改良Ashworth分级,分为6级:0级:无肌张力的增加;I级:肌张力轻微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在ROM之末时出现突然卡住然后呈现最小的阻力或释放;I+级:肌张力轻度增加,表现为被动屈伸时,在ROM后50%范围内出现突然卡住,然后均呈现最小的阻力;II级:肌张力较明显的增加,通过ROM的大部分时肌张力均较明显的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容易的被移动;III级:肌张力严重增高,进行ROM检查有困难;IV级:僵直: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呈现僵直状态,不能活动。故此题选E。

2参考答案D。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康复功能评定学-第八章肌张力评定-第二节肌张力评定-评定注意事项的相关知识点。(2)适当的评定时间:应避免在运动后或疲劳、情绪激动时进行肌张力评定。评价康复效果时,最好在同一个时间段进行治疗前、后肌张力的评定,保证可比性。适宜的评定环境:肌张力与环境温度有密切关系,检查室的室温应保持在22~25摄氏度。检查时应先检查健侧同名肌,再检查患侧,并对双侧进行对比。故此题选D。

3参考答案C。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康复功能评定学-第八章肌张力评定-第二节肌张力评定-生物力学评定的相关知识点。(2)钟摆试验是一种在肢体自抬高位沿重力方向下落运动中,观察肢体摆动然后停止的过程,通过分析痉挛妨碍自由摆动的状态来进行评定的方法。痉挛越重,摆动受限越明显。钟摆试验常用于下肢痉挛评定,尤其是股四头肌和胭绳肌。其特点包括重测信度较高;与Ashworth分级法相关性好;可在普通的装置上进行;可区分偏瘫痉挛和帕金森强直;但必须进行多次检查,并计算其平均值。故此题选C。

4参考答案B。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康复功能评定学-第八章肌张力评定-第二节肌张力评定-生物力学评定的相关知识点。(2)屈曲维持试验用于上肢痉挛的评定。评定方法为患者舒适坐位,患侧肩屈曲20°~30°,外展60°~70°,肘关节位于支架上,前臂旋前固定,采用被动活动装置,使肘关节在水平面上活动,并用电位计、转速计记录肘关节位置角度和速度。故此题选B。

5参考答案ABCDE。解析:本题目考查的是康复功能评定中症状限制运动试验中停止运动的指征。停止运动实验的指征包括:(1)出现呼吸急促或困难(A对);(2)运动负荷增加时收缩压上升,超过2933~3333kPa,低于安静时收缩压133kPa以上(B对);(3)运动负荷不变或增加时,心率不增加,甚至下降超过10次/分(E对);(4)心电图显示ST段下降或上升≥1mm(D对);(5)患者要求停止运动(C对)。

6参考答案ABC。解析:本题目考查的是康复功能评定中感觉功能评定。感觉检查:浅感觉(触觉、痛觉、温度觉)(ABC对)、深感觉(运动觉、位置觉、振动觉、压觉)(D错)、复合感觉(触觉定位觉、两点辨别觉、形体觉)(E错)。

肌力是指肌肉或肌群收缩的力量。肌力评定皆在评估肌力大小,确定肌力障碍程度、制定康复治疗方案、评定康复疗效,判断预后。

一、肌肉分类

人类肢体的复杂动作需要靠多组肌肉恰当的合作才能完成,根据这些肌肉参加动作时所起的作用不同可以分为原动肌、拮抗肌、固定肌、中和肌,在神经支配下完成复杂的精细动作和运动。

1原动肌 直接完成动作的肌群称原动肌。其中起主要作用者为主动肌,协助或帮助完成动作或仅在动作的某一阶段起作用的称为副动肌。

2拮抗肌 与原动肌作用相反的肌群称为拮抗肌。在原动肌收缩时,拮抗肌可以协调地放松或作适当的离心收缩,保持关节活动的稳定性和动作的准确性,防止关节的损伤。

3固定肌 为了充分发挥原动肌对肢体运动的动力作用,必须将原动肌相对固定的一端(定点)所附着的骨骼或附近的一连串骨骼充分固定,使主动肌拉力方向能始终朝着关节运动的方向,参与上述固定作用的肌群称为固定肌。

4中和肌 在原动肌完成多种动作时,需要另一些肌肉协助完成,这些肌肉的作用为抵消原动肌收缩时所产生的一部分不需要的动作,使动作更准确、更经济,这些肌肉的作用称为中和肌。

副动肌、固定肌和中和肌在肌肉活动中起协同辅助的作用,又称为协同肌。

2拮抗肌 与原动肌作用相反的肌群称为拮抗肌。在原动肌收缩时,拮抗肌可以协调地放松或作适当的离心收缩,保持关节活动的稳定性和动作的准确性,防止关节的损伤。

3固定肌 为了充分发挥原动肌对肢体运动的动力作用,必须将原动肌相对固定的一端(定点)所附着的骨骼或附近的一连串骨骼充分固定,使主动肌拉力方向能始终朝着关节运动的方向,参与上述固定作用的肌群称为固定肌。

4中和肌 在原动肌完成多种动作时,需要另一些肌肉协助完成,这些肌肉的作用为抵消原动肌收缩时所产生的一部分不需要的动作,使动作更准确、更经济,这些肌肉的作用称为中和肌。副动肌、固定肌和中和肌在肌肉活动中起协同辅助的作用,又称为协同肌。

二、肌肉收缩类型

(一)等张收缩

等张收缩也称为动力性收缩,其特点是在肌肉收缩时肌张力基本保持不变,肌肉的长度发生变化,产生关节运动。

等张收缩分为二种类型:

1向心性收缩 当肌肉收缩是肌力大于阻力,肌肉的长度缩短,肌肉的止点和起点相互靠近。

2离心性收缩 当肌肉收缩时肌力小于阻力,使原先缩短的肌肉被动地延长,肌肉的止点和起点相互远离。

(二)等长收缩

等长收缩也称为静力性收缩,其特点是在肌肉收缩时肌肉长度保持不变,肌张力增高,不产生关节活动,此时肌肉收缩力与阻力相等。

三、影响肌力的因素

1肌肉的发达程度 最直接的指标是肌肉的生理横断面,肌肉的生理横断面越大,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力量越大。

2肌肉的初长度 在一定的生理范围内,肌肉的初长度越长,收缩时发挥的力量就越大。当肌肉被牵拉至静息长度的12倍时,肌力最大。

3运动神经元和肌肉的募集

4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功能的协调性

5杠杆效率

四、6级肌力分级标准

级别 标准

0 无可测知的肌肉收缩

1 有轻微的收缩,不能引起关节活动

2 在减重状态下能做全范围的关节活动

3 能抗重力做全范围的关节活动,不能抗阻力

4 能抗重力和一定的阻力的关节活动

5 能抗重力和充分的阻力的关节活动

五、注意事项

1检查前应向患者用比较通俗的语言解释检查的目的和方法,如果患者仍不够明白,给予必要的示范,以取得患者患者配合。

2熟练掌握肌力检查的方法和技巧,根据患者全身的功能状况、关节活动的质量、关节有无异常的病理形态以及患者的配合意识,按照检查的基本原则,确定肌力检查的方法,选择恰当的检查体位和姿势。

3减少肌力检查的干扰因素,患者的疼痛、疲劳、衣服过厚或过紧都会影响肌力检查的准确性。还应防止其他肌肉的代偿出现的假现象。

4检查前详细了解被检查部位的肌肉、肌腱的解剖位置。

5避免引起患者的不良反应,如在肌力检查中长时间的等长收缩会引起患者的血压增高,心脏负荷增加,故对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慎用。

6充分固定肌肉附着的近端关节。

六、检查方法

1颈前屈 主动肌:胸锁乳突肌

0-1级,仰卧位,肩部放松,固定胸廓,当患者试图屈颈时,0级,不能触及胸锁乳突肌收缩

1级,可触及胸锁乳突肌收缩,无动作出现

2级,侧卧位,托住头部可做全范围屈颈

3级,仰卧位,可做全范围屈颈,但不能抵抗阻力

一、躯干主要肌肉的手法检查

4-5级, 仰卧位,抬头屈颈,能抵抗加在前额部中等或较大的阻力

2颈后伸 主动肌:斜方肌、颈部竖脊肌

3躯干前屈 腹直肌

4躯干后伸 竖脊肌、腰方肌

5躯干旋转 腹外斜肌

6上提骨盆 腰方肌

二、上肢主要肌肉的手法检查

(一)肩胛骨

1肩胛骨外展及上旋 前锯肌

0-1级 坐位,前部平举,屈肘,托住上臂,试图外展、外旋时

0级,未触及前锯肌收缩

1级,可触及前锯肌收缩

2级,坐位,前部平举,屈肘,托住上臂,试图外展、外旋时可见肩胛骨活动

3级,仰卧位,肩关节屈曲90度,肩胛骨置于检查台上,固定胸廓,患者能使上臂充分向上运动

4-5级,仰卧位,肩关节屈曲90度肩胛骨置于检查台上,固定胸廓,检查者握住患者的前臂和肘部向下,向内施加中等或较大的阻力,使上臂充分向上运动

2肩胛骨上提 斜方肌、肩胛提肌

3肩胛骨内收 斜方肌中部、菱形肌

(二)肩关节

1肩关节屈曲 三角肌前部、肱肌

2肩关节后伸 背阔肌、大圆肌、三角肌后部

3肩关节外展 三角肌中部、冈上肌

4肩关节水平后伸 三角肌后部

5肩关节水平前屈 胸大肌

6肩关节外旋 冈下肌、小圆肌

7肩关节内旋 肩胛下肌、胸大肌、背阔肌、大圆肌

(三)肘关节

1肘关节屈曲 肱二头肌、肱肌、肱桡肌

2肘关节伸展 肱三头肌

(四)前臂

1前臂旋后 肱二头肌、旋后肌

2前臂旋前 旋前圆肌、旋前方肌

(五)腕关节

1腕关节屈曲 桡侧腕屈肌、尺侧腕屈肌

2腕关节伸展 桡侧腕长伸肌、尺侧腕伸肌、桡侧腕短伸肌

三下肢主要肌肉的手法检查

(一)髋关节

1髋关节屈曲 腰大肌、髂肌

2髋关节伸展 臀大肌、肱二头肌

3髋关节外展 臀中肌

4髋关节内收 内收肌群、耻骨肌

5髋关节外旋 闭孔内外肌、臀大肌、股方肌、梨状肌

6髋关节内旋 臀小肌、阔筋膜张肌

(二)膝关节

1膝关节屈曲 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

2膝关节伸展 股四头肌

(三)踝关节

1踝关节跖屈 腓肠肌、比目鱼肌

2踝关节背屈合并内翻 胫前肌

3踝关节外翻 腓骨长、短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61649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5
下一篇2023-12-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