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食补 产后腰酸背痛 退散!

运动+食补 产后腰酸背痛 退散!,第1张

运动+食补 产后腰酸背痛 退散! 有人说,自然产像一场马拉松,妈咪在抵达终点后往往会累得浑身无力。但其实产后开始照顾宝宝才是耐力赛的开始,此时腰酸背痛的症状也会悄悄上身。本文请复健科医师教导正确的喂奶、换尿布姿势,并提供稳定韧带与拉筋的运动;并请中医师教你鉴别自己的体质,用针灸、 、药膳对症下药。还在胡乱搥背吃止痛药?用对方法,就能让产后腰酸背痛退散!

产后背痛多半孕期就有征兆 孕期肚子逐渐膨大,腰椎会不由自主地往前挺,小面关节因此受到压迫。而怀孕后期腹部下垂的力量较大,脊椎和椎间盘在支撑腹部时也会产生极大压力,椎间盘受压后可能突出,进而引发坐骨神经痛、腰痛、脚部发麻等症状。台北马偕纪念医院复健科主任姜义彬表示,腰酸背痛与脊椎、椎间盘、韧带、神经等部位有关,孕期腰酸背痛虽然会在产后缓解,但症状并不一定会消失,倘若不持续追踪、积极治疗,一旦恶化就有可能造成更严重的疾病。产后下背痛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骨盆腔松弛、肌肉无力;腰椎肌肉因为在孕期长时间承受腹部压力,产后容易松弛无力以致无法拉紧关节,而孕晚期大量分泌的松弛素让韧带松弛,更会加重肌肉无力的症状。

什么是小面关节? 小面关节位于脊椎背部,如轴承般将脊椎连接在一起。每一节脊椎有两组小面关节,一组面对着上面(上关节小面),另一组面对着下面(下关节小面)。它又称作滑液关节,由结缔组织囊包覆,可以制造液体来滋养或润滑关节,让人得以做弯曲、伸展、扭转的动作。

帮宝宝洗澡、换尿布下背痛元凶 除了无法控制的生理因素,姿势不良也是下背痛的主要原因之一。产后肌肉较无力,但妈咪常需要弯腰照顾小宝宝,弯腰的动作牵引整个背部肌肉,很容易让下背感到疼痛。姜义彬主任强调,无论是帮宝宝换尿布或洗澡都应让上半身保持直立;妈咪可以将宝宝浴盆垫高到与腰椎平行的高度,并设置一个换尿布的平台,将高度调整在胸部下方,避免弯腰驼背。家中没有尿布平台也可以拿小椅子坐在床边,尽量让床面与胸部平行。

延伸阅读: 产后消除妊娠纹,锻炼「这部位」最有效!

喂奶「痛」点多背部手肘要有支撑物 另外,许多新手妈咪也会因为错误的喂奶姿势而严重背痛;最常见的姿势就是将身体向前倾(背部悬空)、托著宝宝头部的那只手悬空,这种喂奶姿势会拉扯到斜方肌、菱形肌、颈夹肌、提上肩胛肌等背部肌肉。姜义彬主任指出,喂奶时背部和环抱宝宝的手肘一定要有东西支撑,妈咪可以拿长形枕头垫在背部、拿几个小抱枕堆叠至手肘高度,将手肘置于其上,分散背部和肩颈压力。他进一步表示,其实最省力的喂奶姿势应该是侧卧,且要左右交替(在一侧喂一段时间后再换另一侧喂奶)如此可以为妈咪省下不少力气,也能让宝宝以比较舒服的姿势喝奶。

单脚支撑也NG 上下楼梯一次跨一阶 产后不良姿势除了常见的弯腰、喂奶、换尿布,还有一个常被妈咪忽略的错误姿势,那就是「单脚站立」。姜义彬主任解释,产后初期,肠荐关节会比较松弛,单脚站会让肌肉不平衡而引发疼痛。妈咪在站立时最好避免将重心放在一只脚上;上下楼梯不要一次跨两阶;搭乘汽车时避免一只脚先跨进车中,最好先将 放在座位上,再将双脚移动至车内。

什么动作会引发疼痛? 一般来说,妈咪在固定不动时较不易感觉疼痛,但在变换姿势或做俯身往前的动作时就会感觉到明显疼痛。

稳定韧带做背肌+ 腹肌+ 骨盆底肌运动 下背痛原因不一而足,脊椎、椎间盘、韧带、神经都有可能是病根,妈咪最好不要任意整骨或推拿,应咨询医院或诊所的复健科专科医师,经由鉴别诊断根据不同原因给予适当的治疗。姜义彬主任表示,假使排除脊椎、椎间盘的问题,是单纯的肌肉拉伤,妈咪除了如前述的改正姿势多休息,也可以在疼痛处热敷(温度控制在50℃以内)促进血液循环使肌肉放松,一次10分钟。另外也可以透过背肌运动、腹肌运动以及骨盆底肌运动强化肌肉让韧带趋于稳定,减少疼痛感。运动背肌时应趴着、双手背在背后,背部呈拱形往上挺,肩膀离开床缘10公分;运动腹肌时应平躺,两膝微弯并拢,如仰卧起坐的姿势,双手向前摸膝盖。运动背肌和腹肌时,一次动作约维持8~10秒(量力而为),初期反复做10~20次,尔后再视身体状况逐渐增加次数。骨盆底肌运动(即凯格尔运动)分别有站姿、坐姿、卧姿等3种方式,进行的步骤比较复杂,在此以卧姿为例解说。基本款的卧姿凯格尔运动首先要平躺在床上(或瑜伽垫上),屈膝将双手平放在身体两侧,再将臀部抬起收缩会 肌肉,此时脊椎要维持一直线,从1数到5再将臀部放下并放松。另外一个应用版则是平躺在床上,双脚脚底踏在墙壁上呈90°直角,再以双脚为支点上抬臀部(把臀部往上挺)并收缩会 肌肉,同样从1数到5再将臀部放下,此动作要重复5次。

穿戴护木护具有助减轻关节压力 在改正姿势、热敷、做肌肉运动之外,下背痛的妈咪可以视情况穿戴护木、护具减轻关节活动的压力,护腰、荐肠关节(脊椎、骨盆交界处)保护带都是不错的选择,也可以穿骨盆带收紧骨盆腔,让荐椎和腰椎尽量靠近骨盆。

腰酸背痛会有后遗症? 除非是脊椎、椎间盘、神经等结构性问题,否则若是一般的肌肉疲劳、紧绷,应不会有严重的后遗症。不过长期腰酸背痛容易神经紧张而自律神经失调,可能会并发拉肚子、便秘等问题。

背疼痛可用拉筋运动缓解 由于下背肌肉与整个腹部连结,产后下背痛多半与孕期体形变化脱不了关系。上背痛的原因则主要是姿势不良导致的肌肉问题,其中又以喂奶、抱小孩最常见。妈咪往往会在活动上背和肩颈肌肉时感到疼痛,就连略微转头都会疼痛不已。姜义彬主任表示,上背痛不外是改正姿势、热敷和做拉筋运动。喂奶正确姿势和热敷方式已在前段说明过,上背部拉筋运动则依不同肌肉部位有2种伸展方式;第1种方式是伸展「提肩胛肌」,首先要坐正并完全贴紧椅背,抬头挺胸缩下巴,将头转向疼痛部位的另一侧45°角(左颈肩痛头转右方;右颈肩痛头转左方),再将疼痛部位另一侧的手放头上,往眼睛看的方向施力压下去,另一只手抓住椅子避免疼痛部位的肩膀抬高。第2种方式是伸展「菱形肌」,一样保持坐姿,双手交叉抓住外侧膝盖,双脚打开尽量往外拉,让抓住膝盖的双手随着张开的双脚往外拉,伸展背部菱形肌。

哺乳阶段切忌自行服用成药 有些妈咪为了让背痛快速缓解,常会在急性疼痛时自行去药房买止痛药。姜义彬主任提醒,产后哺乳阶段最好避免服用成药以免影响宝宝,建议咨询专业医师再行用药。他另外表示,产后腰酸背痛大多会在3个月内逐渐消退,若症状持续不退,就要请医师做进一步的诊断及治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62754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5
下一篇2023-12-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