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墨子,荀子,孟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孙子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孔子,墨子,荀子,孟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孙子的主要思想是什么,第1张

一、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和“仁”。在道德修养方面,他提出树立志向、克己、践履躬行、内省、勇于改过等方法。孔子的弟子曾将他的谈话和他与门徒的问答,辑成《论语》一书。

二、孟子(前372—前289)名轲,战国中期鲁国邹人。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的政治论,是以仁政为内容的王道,其本质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

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名)之门人,阐述他的政治主张,还曾在齐为卿。晚年退而著书,传世有《孟子》七篇。他是战国中期儒家的代表。

孟子的思想来源于孔子。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他认为实行“仁政”,就必须“制民恒产”,让每家农户有百亩之田、五亩之宅,有起码的生产资料。保证农民有劳动的时间;使人民有最低的物质生活条件;加强道德教育,使人民懂得“孝悌忠信”的道理。

三、庄子(约公元前369-约前286),老子学说的核心是“道”。他认为“道”就是“无”。这个“道”是“先天地生”的,是没有意志、没有具体形状、无声无息的,“道”即是宇宙万物的本源。老子猜测到一切事物都有正反两面的对立,双方互相依存,相反相成。

事物对立的双方会互相转化。他不仅忽略了对立面转化的必要条件,而且把事物向反面转化看作是循环的,而不是上升发展的。老子的学说,对后来中国哲学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唯物与唯心两派都从不同的角度吸收了他的思想。

四、韩非(约前280—前233), 韩非注意研究历史,认为历史是不断发展进步的。他认为如果当今之世还赞美“尧、舜、汤、武之道”。因此他主张“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韩非子·五蠹》),要根据今天的实际来制定政策。

他的历史观,为当时地主阶级的改革提供了理论根据。韩非继承和总结了战国时期法家的思想和实践,提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他强调制定了“法”,就要严格执行,任何人也不能例外。他还认为只有实行严刑重罚,人民才会顺从,社会才能安定,封建统治才能巩固。

韩非的这些主张,反映了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提供了理论依据。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的许多政治措施,就是韩非理论的应用和发展。从兼爱的观点出发,墨子又提出“节用”“节葬”“非乐”“非攻”等主张,反对统治者穷奢极欲、挥霍无度的生活,也反对以大欺小。

五、荀子(约公元前313~公元前238),战国末思想家、教育家。名况,赵国人。他批判和总结了先秦以来的学术思想,发展了唯物主义。认为自然运行法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提出人定胜天的思想。首创性恶论,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六、孙子(~公元前1105),春秋末期吴国军事家,思想家孙武。孙武强调战争的胜负不取决于鬼神,而是与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外交努力、军事实力、自然条件诸因素有联系,预测战争胜负主要就是分析以上这些条件如何。

孙武不仅相信世界是客观存在的,而且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在不停地运动变化着,强调在战争中应积极创造条件,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促成对立面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转化。

扩展资料

一、《墨子》的评价:

从《墨子》全书来看,墨子在宋国的活动较多,与宋国的关系最为密切,对宋国的感情最深,这可以从墨子“止楚攻宋”事件中看得出来。另外,《墨子》一书明显具有宋地方言的特点,没有鲁、楚方言,这也是墨子宋人说的有力证据。

再者,墨子是一位以天下为怀游走四方的学者,所谓“孔子锅灶烧不黑,墨子板凳坐不暖”即是,他经常往来于宋国、鲁国、齐国、魏国、楚国等很多地方。由此看来,梁启超以“归而过宋”语否定墨子为宋人,实为牵强。

“归而过宋”只是证明了墨子当时没有居住在宋国,并不能证明他不是宋人。而东晋时期的文学家葛洪在《神仙传》中早已明确记载。

二、《孟子》的艺术特色:

《孟子》的语言明白晓畅,平实浅近,同时又精炼准确。作为散文,《孟子》长于论辩,更具艺术的表现力,具有文学散文的性质。其中的论辩文,巧妙的运用了逻辑推理的方法。孟子得心应手地运用类比推理,往往是欲擒故纵,反复诘难,迂回曲折的把对方引入自己预设的结论中。

气势浩然是《孟子》散文的重要风格特征。这种风格源于孟子人格修养的力量。具有这种浩然之气的人,能够在精神上压倒对方,能够做到藐视政治权势,鄙夷物质贪欲,气概非凡,刚正不阿,无私无畏。《孟子》中大量使用排偶句、叠句等修辞手法。

-孟子

-孔子

-庄子

译文:天下的人都知道什么是美好的,这就有了丑陋了;都知道什么是善良的,这就有了恶了。所以有和无互相依存,难和易互相造成,长和短相互体现,长和短由互相对立而体现, 音和声相互和谐,前和后相互跟从。所以有德的圣人看待万物都是顺其自然,实行不用言辞的教育,万物兴起而顺应不加干涉,生发而不去占有,有所施为,但是不依赖,大功告成却不居功。正因为不居功,所以永远不会离开功。

WWE是假的,里面的选手谁和李小龙打,都不会赢的。你可以看一个著名的片子,叫摔跤手,里面就是讲这种比赛的,都一样,美式摔跤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就开始全面走向表演了,所有的比赛都是假的。你能想象在比赛里打赢了会挥手致意,然后被对手一顿打?这是不可能的,专业选手会犯这种错误才是见鬼了。

李小龙的数据如果写成400磅,那就一定是写错了,400磅连两百公斤都不到,一个成年男性,就可以轻松的打出一两百公斤来。高中物理有一个公式,MV=FT,理论上来说,一个两公斤重量的东西,如果加速到10米/秒(实际上要快的多),接触距离是5公分,差不多就可以有两百公斤以上的力量了。拳手的体重也会加在拳头上,所以实际的重量是远超过2公斤的。10米/秒是人跑动的速度,拳的速度比这个快的多。

所以,实际职业拳手的拳重量都是上千磅的,泰森的重拳将近一吨,接近两千磅。腿的力量远大过手,踢击力量在一吨以上的拳手,可以用卡车来运。如果李小龙的数据只有这么一点,可以说连三流选手也算不上,只是一个业余选手的水平。如果不是你把数据记错了,就是写数据的人,把数据记错了。

我没有找到阿里出拳的数据,所以不能回答两人的出拳重量是否一样。400磅的出拳重量很容易打出来,这个是毫无疑问的。美国拍过一个叫科学看武术的电视节目,用仪器可以测出来,没有受过训练的强壮成年男人,打出400磅来,都只能算是正常。

李小龙的背肌是出了名的好,不是假的。在他最后一个**死亡游戏里有视频,可以看到他的肩胛部位可以鼓出一个很大的包,得有十几公分,看起来象是长了个大瘤子似的。你要是想知道怎么练的,可以去买一本书,李小龙技击法,里面有介绍。李小龙自己写的,不过因为他死的早,书并不系统,只能做为参考用,拿来练习是不行的。

不过,只见过他的背部肌肉这样牛,没有见过第二个。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67142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6
下一篇2023-12-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