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部拉伸怎么训练

肩部拉伸怎么训练,第1张

肩部拉伸怎么训练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健身行列,有的是为了锻炼身体,有的是为了塑造身材,但是最近有不少人在问肩部拉伸要怎么训练,其实在肩部运动中,是有许多拉伸运动的,当然做拉伸运动对人是有许多好处的,那么接下来一起看看更多的肩部拉伸怎么训练吧!

肩部拉伸怎么训练1

  (1)肩部画图。

 动作要领:头微抬15-20度角,让颈部向上延伸,肩膀放松站于机台上,以肩膀为中心,慢慢向前、向上、向后及向下伸展以圆周运动方式进行。

 主要作用:放松肩颈,消除肩颈僵硬疼痛。

 活化细胞组织。

 锻炼提升颈肩内外肌群张力,改善打鼾。

  (2)背部伸展。

 动作要领:头微抬15-20度角,让颈部向上延伸,双脚与肩同宽,身体放松慢慢深呼吸的同时,双手在背后交握,往后慢慢延伸,双手及背部尽量向前延伸,双脚打直,慢慢吐气。

 主要作用:强化呼吸系统肌肉组织张力,活化肌肉组织细胞。活化胸部与腋下淋巴组织代谢功能。缓解背部疼痛与不适感。

  (3)拱背。

 动作要领:膝盖处可铺放毛巾,软垫或瑜伽垫来减缓膝盖的不适压力。

 步骤:双脚跪趴于机台,双手垂直扶住律动机,吸气的同时背部轻轻下压。四肢保持不动,背部尽量向上延伸成拱形,身体放松慢慢吐气。

 主要作用:放松腰背肌肉,缓解腰背疼痛。紧实手臂和腿臀线条。达到全方位的律动效果。

  (4)双手后勾交扣。

 步骤:右手高举向后弯曲,左手置于下方,手肘弯曲,两手于后背交握,拉紧尽量延伸,再换另一侧。

 主要作用:伸展手臂及肩颈肌肉,消除蝴蝶袖。锻炼肱三头肌,缓解肩颈及背部疼痛。有效修护肌肉拉伤。

  (5)腰部伸展。

 动作要领:下肢跪趴于机台上,双手垂直扶住律动机,下半身保持不动,头部带动侧腰轻轻向左后方转动,再换另一侧。

 主要作用:伸展侧腰肌肉,紧实腰腹线条。改善肩颈酸痛及不适。舒缓手臂及腿部肌肉。

肩部拉伸怎么训练2

  1、 身前交叉肩拉伸

 (1)将一只手臂举到肩部水平,使上臂与地面保持水平,手指竖直向上指。

 (2)用另外一只手臂轻轻用力把举起的那只手拉向躯干,动作过程中保持躯干和头部不动。

 注意:

 这个拉伸动作可以很好的活动肩上部的肌肉,注意在动作过程中,拉伸的那只手臂不要用力过大。

  2、 肩胛伸展

 (1)保持站立姿势,双脚与髋同宽,双膝微弯。

 (2)将左手越过身体,手肘微弯。并以右手固定于左手肘处,然后将左手臂向身体靠,直到感觉到肩膀的肌肉紧绷。

 (3)换边再重复相同动作。

 注意:

 这个动作虽然简单,但是能拉伸伸展肩关节周边的肌肉。注意一定要拉伸到感觉到肩部肌肉的紧绷的,但是也不能用力过度。

  3、 双臂外展拉伸

 (1)站立姿势,双手置于背后,手心向上,手指交叉,保持肘部伸直,抬头面向前慢慢向上抬高手臂,在拉伸时保持挺胸和身体直立。

 (2)如果很难在背后双手相触,可以使用毛巾,双手分开一点距离抓住毛巾,在身后慢慢抬起手,可以不断调整双手间毛巾的长度,直到找到合适的距离。

 注意:

 做这个拉伸动作时,一定要保持肩部向后并且避免前倾。

  4、 靠墙拉伸

 (1)双脚分开,站在墙壁前一米处,双手按在墙壁上。双臂伸直,背部挺直,肩部放松并稍稍内旋。

 (2)头部埋在两臂之间,上半身随着肩膀缓缓下沉。

 (3)肩背部感受轻微拉伸感时,要保持姿势15秒钟。

 注意:

 拉伸的动作幅度不宜过多,以肩部肌肉有轻微拉伸感即可。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我整理的幼儿园小班律动《小手爬》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小班律动《小手爬》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较合拍地做律动《小手爬》。

 2、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下,学习仿编歌词和动作。

 3、能较积极地参与仿编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

 4、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活动准备:

 幼儿已有合拍做动作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 复习律动《拍手点头》

 1、集体复习,教师与幼儿随着音乐做动作。

 2、仿编,“拍拍小手点点头很快乐,我们拍拍小手还可以干什么呢?”(教师可请仿编出新内容的幼儿当小老师,带大家做新动作。)

 二、 教师示范。

 1、教师以较慢的速度边唱边示范。

 2、幼儿说说小手先爬到哪里?后来又爬到哪里?

 三、幼儿学做律动。

 1、和着教师的歌声,一拍一下地拍手。

 2、跟着教师边唱歌边拍手。

 4、教师与幼儿以较慢的速度边唱边做动作。

 四 幼儿仿编律动。

 “小手向上爬,还能爬到什么地方?小手向下爬,又爬到了什么地方?”

 1、教师与幼儿一起做幼儿仿编的新动作。

 2、幼儿做小老师带大家做仿编的新动作。

 五、 复习活动。

 “喵!小花猫发现小老鼠了,我们都来做可爱的小花猫吧!“边唱歌边表演《咪咪小花猫》然后走出教室。

幼儿园小班律动《小手爬》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理解歌词并根据歌词做相应的动作。

 2、喜欢玩音乐游戏,能主动地参与游戏。

 3、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录音机、磁性黑板、粉笔

 活动流程

 一、音乐游戏《小手拍拍》

 1、教师伸出双手,问:“这是什么?(手)你的小手在哪里?让我们和小手一起跳个舞吧!”

 2、教师和孩子一起听音乐做手部律动。

 二、谈话激趣

 1、师:“小手跳的真漂亮,你的小手是怎么跳舞的?你的小手还会怎么跳?”

 2、鼓励孩子做出不同的手部动作

 三、通过各种形式引导孩子理解歌词

 1、理解词语“爬”

 师:“你们的小手跳的不错!我的小手也很厉害,还会画画呢!你看,我画的是什么?”

 2、教师在黑板上画一座大山

 3、教师用小手爬山

 师:“快看,我的小手在干什么?”(爬)“对,小手爬呀爬呀爬呀爬,一爬爬到了哪里?(山顶上)爬呀爬呀爬呀爬,又从山顶上爬到了哪里?(山脚下)”教师边说边做动作

 4、鼓励个别孩子练习爬的动作

 四、鼓励孩子大胆表现音乐,并引导孩子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1、引导听音乐自由表现

 师:“我们听着好听的音乐,让小手爬一爬吧!”

 2、鼓励孩子按音乐的节奏表现

 师:“小手跳的真好,我们来试一试唱到哪里就让小手爬到哪里,看看谁的小手爬的好!”

 3、鼓励孩子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师:“小手爬的不错,如果我们唱的声音再大一点就更好了,孩子们,我们来比一比谁唱歌的声音最好听!”

 4、音乐游戏,体验小手在同伴身上爬的感觉

 ①师:“小朋友唱的不错,让小手到小伙伴的身上爬一爬吧!每个人找一个好朋友,商量一下谁的小手先爬!”

 ②师:“让小伙伴的手在你的身上爬一爬,试一试好玩吗?”

 5、教师参与音乐游戏,增进和孩子之间的感情

 师:“老师变成高山,你的小手想不想来爬?”教师变高山,让孩子的小手在教师的身上爬动,共同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幼儿园小班律动《小手爬》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参加音乐活动,能根据歌词内容做相应的动作。

 2、在学唱歌曲的基础上,引发幼儿仿编歌词的愿望。

 3、激发幼儿尝试用小手做游戏的兴趣。

 活动准备:

 磁带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教师伸出手:“小朋友看一下这是什么?”(手)

 “我们的手宝宝朋友会帮助我们做哪些事情呢?”(幼儿自由回答)

 二、基本部分:

 1、“今天,我的手朋友还会和我做游戏呢,瞧,老师的手朋友在做什么?”(教师一边念歌词前半段一边做动作)

 提问:“老师的手朋友爬到哪里去了?”(头顶上)“我们再来看一看,手朋友又爬到哪里去了?”(教师一边念歌词的后半段一边做动作)

 2、“我们一起来学学小手做的游戏。”教师带领幼儿边念歌词边做小手“爬”的动作。

 3、“今天,我的手朋友还会一边唱歌一边做游戏呢。我们一起来听听小手‘爬’的歌。”教师范唱歌曲。

 4、教师带领幼儿一边唱歌一边做动作。

 “小朋友,你们看,我们的手宝宝爬的越来越高了,然后我们的手宝宝再慢慢的爬到下面去了。我们唱歌的声音也是从高到低的。”

 5、仿编歌曲。“小手除了可以爬到头顶上小脚上还能爬到我们身体的哪些地方呀?”(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结束部分:

 “今天手宝宝和我们做了好玩的游戏,回家以后和你们的爸爸妈妈也来做这个好玩的游戏,好吗?”

 延伸部分:

 “小手除了可以在我们身体上爬还能在哪些地方爬呀?”(让幼儿唱自己仿编的歌词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幼儿园小班律动《小手爬》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边唱边做动作,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2、学习初步改编歌词,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引入,学习歌曲

 教师:“小朋友,今天我们要学一首新歌,歌的名字叫‘小手爬’,这首歌,非常好听,你们要仔细听哦。”

 教师:“这首歌好不好听啊?你们想不想再听一遍啊?好,现在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唱这首歌,好不好啊?(跟唱两到三遍)”

 2、幼儿学动作

 教师:“现在,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做动作,好不好啊?(跟着音乐做动作,幼儿可以边唱边做动作)”

 3、创编新的歌词

 教师:“好,现在我们知道,小手可以爬到头顶上,还可以爬到小脚上。那么,我请小朋友想想。小手还可以爬到什么地方啊?(幼儿在作为上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把一些用到歌中,和幼儿一起唱歌做动作)”

 4、结束活动

 教师:“今天,我们小朋友都很能干的,现在请小朋友把我们刚刚学的歌唱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幼儿园小班律动《小手爬》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感受小手在身体上爬上爬下的乐趣。

 2、能随音乐旋律的上行与下行。合拍的做由下而上,由上而下的动作。

 3、加强幼儿对音乐的感知表现力。

 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游戏前学会歌曲每人一个小手宝宝歌曲磁带钢琴录音机。

 活动重点:

 体验小手在身体上爬上爬下的乐趣。

 活动难点:

 合拍地做由下而上,由上而下的动作。

 活动过程

 1、听音乐进入活动室

 2、谈话引题(出示小手宝宝)

 “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小手宝宝,我的本领可大了,你们知道我都有什么本领吗?"(我会弹琴,会跳舞,会画画)

 小朋友们喜欢小手宝宝吗?(幼儿回答喜欢)我们一起做一个手指谣欢迎小手宝宝的到来吧!

 我的小手拍拍,拍拍拍拍拍拍

 我的小手弹弹,弹弹弹弹弹弹

 我的小手摇摇,摇摇摇摇摇摇

 我的小手转转,转转转转转转

 我的小手放膝盖,放膝盖!

 (评析:小手宝宝到幼儿园来做客,以小手宝宝为小朋友做自我介绍。调动起幼儿的好奇心,以提问的形式,让幼儿了解小手都会做什么,做一个手指谣,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稳定幼儿的情绪)

 3、师随音乐表演,请幼儿感知上行与下行。

 师:“小朋友表现的都非常棒,小手宝宝也很喜欢你们的表演,它今天也给咱们准备了一个小节目,你们听!”

 4、幼儿初步体验做动作。

 师:“小手宝宝的表演结束了。你们注意听了吗?刚才那首歌我们也学过,听了这段音乐你想做什么动作?”

 (评析:引导幼儿感觉感知,能说出小手在身体上爬、捏的感觉)

 5、体验小手爬上爬下的乐趣

 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小手在身体爬的感吧!”(边唱边表演)

 (评析:幼儿对已有感觉的经验,随音乐再次体验做动作,从中初步体验到小手爬的乐趣)

 6、合拍的做由下而上,由上而下的动作

 师:“小朋友都感觉到了小手在身上爬的感觉,那老师有一个问题问小朋友。我们的小手先从我们的脚背上爬到了哪里?又爬到了哪里?然后爬到了哪里?最后爬到了头顶上,从下面爬到了上面,然后又从头顶一步一步地爬了下来。从上面爬到了下面!”

 (评析:以提问回答的方式,引导幼儿感知从下到上,从上到下)

 7、再一次随音乐尝试小手爬上爬下的乐趣。

 8、师:“小手宝宝看到我们这里那么的热闹,它也想和我们一起做游戏。我们把小手宝宝请出来一起做游戏吧!”

 9、师:“小朋友。你们和小手宝宝玩的开心吗?那你们想想咱们的小手宝宝还可以爬到哪里?”

 (小手宝宝还可以爬到脸上,耳朵上。)

 (评析:幼儿想象力丰富,在这里,我让幼儿自由发挥想象。随音乐创编歌词,并走上前来表演。)

 10、随音乐用小手宝宝找好朋友,再次感受小手爬带来的乐趣。

 师:“小手宝宝的本领可真大呀!它还可以帮我们找好朋友。那我们和小手宝宝一起找好朋友做游戏好吗?让我们的小手宝宝爬到我们好朋友的身上吧!”

 11、结束语:

 师:“小朋友,我们一起到外面,让我们的小手宝宝和我们一起找更多的好朋友一起玩吧!”找更多的好朋友一起玩吧!”

幼儿园小班律动《小手爬》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学用自然的嗓音唱歌曲。

 2.再次感受新年气氛的热闹。

 活动准备:

 1.小鸡、小鸭、小鸟玩具各一个。

 2.配套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随音乐模仿小鸡、小鸭、小鸟进教室。

 2.欣赏歌曲,知道歌曲的名字及内容。

 3.学唱歌曲。

 (1)在情境演示中,跟着小鸡一起学唱歌曲。

 (2)在情境演示中,跟着小鸭一起学唱歌曲。

 (3)在情境演示中,跟着小鸟一起学唱歌曲。

 4.幼儿根据歌词内容创编各种模仿动作,并随音乐边唱歌词边按乐句做出来。

 5.集体在音乐声中愉快舞蹈,感受新年的快乐。

幼儿园小班律动《小手爬》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能边唱边合拍地做“小手爬”的动作。

 2在唱歌的基础上,引发幼儿创编歌词的愿望。

 3激发幼儿尝试用小手做游戏的兴趣。

 活动准备: 音乐《小手爬》

 活动过程:

 一、手指游戏“手指爬”导入活动。

 师:“这是一条毛毛虫,(教师用一个手指表示)毛毛虫来和小朋友做游戏啦!”

 1教师边唱谱边做手指爬的动作。

 2提问:毛毛虫爬到小朋友身体的什么地方?

 二、学唱歌曲,能根据歌曲旋律边唱边合拍地做“小手爬”的动作。

 1借助小手爬的动作,熟悉歌词。

 师:“现在老师的手变成了许多毛毛虫一起爬。”

 (1)教师边念歌词边做动作。

 (2)提问:老师的手爬到身体的什么地方?

 (3)教师带领幼儿边念歌词边做动作。

 2教师带领幼儿学唱歌曲并进行歌表演。

 (1)教师范唱并合拍地做动作。

 (2)教师带领幼儿听音乐边唱边合拍地做小手爬的动作。

 (3)提醒幼儿注意音乐的节奏,继续边唱边做动作。

 三、创编歌曲,探索小手爬的部位和爬的动作。

 师:“我们的小手除了可以爬到头顶上和小脚上,还能爬到身体的什么地方?”

 1创编小手爬的部位。

 (1)请幼儿说说小手还可以爬到身体的什么地方?(让幼儿个别示范)

 (2)根据幼儿创编的内容,师生共同模仿。

 2探索小手爬的动作。

 (1)请幼儿说一说,并进行动作示范。

 ( 2)师生共同模仿。

 四、结伴表演,体验游戏的快乐。

幼儿园小班律动《小手爬》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音乐高低的变化,体验音乐变化的乐趣。

 2、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游戏前学会歌曲、歌曲磁带、钢琴、录音机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体验小手在身上爬上爬下的乐趣。

 活动难点,合拍的做由下而上,由上而下的动作。

 活动过程:

 (一)师幼共同欣赏歌曲。

 师:小朋友们,清河我一起来听一首好听的歌曲。

 (教师播放音乐,幼儿感受,并随音乐一起唱一唱)

 师: 刚才,我们在演唱的时候,音乐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今天,就让小手来和我们一起感受音乐高低的变化。

 (二)播放歌曲《小手爬》。

 1、师幼一起随音乐做动作。用小手向上爬、向下爬来表现音乐高低的变化。

 2、教师小结:当我们的小手爬到头顶时,音乐就高了,我们唱的时候,声音响亮;当我们的小手爬到小脚时,音乐就低了,我们唱的时候,声音也低了。

 3、师幼再次表演唱。

 (三)欣赏歌曲《捏拢、放开》。

 1、教师示范唱,边唱边用小手做爬上爬下的动作。

 师:现在,老师给大家唱一首歌,歌曲的名字叫《捏拢、放开》。

 2、幼儿学唱,边唱边用小手随音乐做爬上爬下的动作。

 师:这一次,老师和小朋友一起让小手随音乐动起来。

 3、师幼共同分析,哪句音乐高,哪句音乐低,感知音乐高低变化。

 (四)教师小结

 每一首歌曲中,音乐都有高低的变化,我们在唱高音时,声音响亮;在唱低音时,声音又低又小。音乐高低的变化,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乐趣,接下来,让我们继续欣赏歌曲,感受音乐的快乐。

幼儿园小班律动《小手爬》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中动物的动作特点,理解儿歌内容。

 2.尝试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朗诵儿歌。

 3.感受问答式儿歌的趣味性。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事先了解过某些动物的活动方式。

 2.物质准备:视频课件、儿歌音频。

 活动指导

 一、谈话导入,引出主题

 师:小朋友们,你们去过动物园吗?你们见到哪些小动物呢?你看到小动物在做什么?今天,苏老师也带来了几只小动物,想不想知道它们是谁?答案就藏在一首好听的儿歌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二、借助多媒体,倾听、理解儿歌内容

 1.倾听儿歌,初步感受儿歌内容。

 提问:儿歌里有哪些小动物?它们在干什么?

 2.结合视频课件,第二次倾听,进一步感知儿歌。

 提问:虫儿怎样爬?鱼儿怎样游?鸟儿怎样飞?

 鼓励幼儿大胆表述动物的动作特点。

 3.播放动画视频,观察、理解儿歌中动物的动作特点。

 三、多种形式,欣赏朗诵儿歌

 1.出示图谱,尝试完整跟读。

 2.与小爱姐姐(视频)互动式问答。

 3.师幼互动式问答。

 4.幼幼互动式问答。

 四、启发联想,拓展内容

 师:小朋友们真是太棒了!除了儿歌里的动物,你还喜欢什么动物,它会做什么动作,是怎么做的?

 师:小朋友在语言区也可以把你们喜欢的小动物编成一首儿歌,和小伙伴一起分享。

幼儿园小班律动《小手爬》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学念儿歌。

 2、尝试访编儿歌,感受集体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物质材料准备:(课件、mp3音乐)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教师以谈话的形式吸引幼儿,带领幼儿随音乐自由做动作。

 师:今天天气真好,小动物们都到外面去运动了,我们也一块去运动运动吧!

 2、音乐停止,带领幼儿就地而坐。

 师:活动了这么久,累了吧,我们坐下来休息休息吧!

 师:来!都坐到吴老师身边来!

 3、提问:刚刚我们运动的时候都做了哪些动作啊?

 4、小结:原来我们刚才都做了爬、游、飞的动作。

 二、学习儿歌。

 师:老师把刚才小朋友说的和做的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一块儿来听听吧!

 1、教师完整朗诵一遍。

 提问:你听到儿歌里面有哪些小动物?它们是怎么运动的呢?

 小结:原来儿歌里面有小虫、鱼、还有小鸟,它们是爬、游、飞的。

 2、分段学习儿歌内容。(用动作表现动词:爬、游、飞)

 导语:那到底是不是像小朋友说的那样呢?我们一起再来看看吧!第一段:上有谁?它是怎么运动的?我们用动作来表现好吗?谁会爬?虫儿怎样爬?

 师:那我们完整地来说一遍吧!

 小结:谁会爬?虫会爬。虫儿怎样爬?许多脚儿向前爬。

 第二段:这幅图上面有谁呢?它是怎么运动的?我们也用动作来表现好吗?谁会游?鱼儿怎样游?

 小结:谁会游,鱼会游。鱼儿怎样游?摇摇尾巴点点头。

 第三段:上有谁?谁会飞?它是怎么运动的?我们也用动作来表现好吗?鸟儿是怎样飞的?

 小结:谁会飞?鸟会飞。鸟儿怎样飞?张开翅膀满天飞。

 3、完整朗诵儿歌,进行划指练习。

 师:小朋友真不错说的都很好,那请我们的小手来帮帮忙把儿歌内容记得更牢固些吧!

 三、游戏:拍手问答《谁会爬?》

 导语:真不错,那吴老师现在要考考小朋友了?是不是把儿歌的内容都记下了。谁会爬?……幼儿找同伴拍手进行问答歌。

 四、仿编儿歌:猜一猜

 师:运动一整天了,小动物们也累了,要回家休息了。哦!原来小虫的家是在这里的呀,小虫会爬,那我们再来猜猜看还有哪些会爬的小动物也是住在这里的,我们把它请出来,也编到儿歌里好吗?

 1、出示一房。

 师:猜对了老师把它请出来,然后也把它编成好听的儿歌。

 2、引导幼儿观察二、三房(以同法引导幼儿进行访编)。

 活动延伸。

 师:藏在房子里的小动物都被小朋友给猜出来了,也编成了好听的儿歌,那我们再去找找看还有哪些小动物,它们都是怎么运动的?再把它编到儿歌里好吗?

幼儿园小班律动《小手爬》教案 篇11

 活动目标:

 1练习手膝着地自然协调地向前爬,尝试倒退爬,提高动作的灵活性。

 2喜欢参加体育活动,感受集体活动的快乐。

 3能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4愿意参与体育游戏,体验在游戏中奔跑、追逐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小蚂蚁头饰(幼儿每人一个),大熊一个,沙包制成的红、绿小粮袋若干,红、绿、黄箱子各一个,体操垫,矮平衡凳一个,四分之一圆两个,背景音乐。

 2幼儿已储备了有关蚂蚁生活习性的相关经验。

 活动过程:

 1热身活动。师:今天天气真晴朗,宝宝们,让我们一起活动活动吧!

 2练习各种不同方式的爬。

 (1)自由爬师:宝宝们,让我们去散步吧!(儿歌:今天天气真晴朗,小小蚂蚁真高兴,跟着妈妈去散步。手膝着地慢慢爬,一步一步要爬稳哦!)

 (2) 寻声爬。师:让我们来玩捉迷藏吧。请宝宝们拉下头饰蒙上双眼,仔细听声音去找妈妈。

 3游戏:巧避大熊。

 尝试倒退爬(“狮王进行曲”的音乐响起,声音忽大忽小。)

 师:宝宝们快听,什么声音前面发生了什么事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大,考吧幼,师,网(引导幼儿向前爬)哎呀!是一只找食物吃的大熊,快向后退。(引导幼儿练习向后倒退爬)听!声音没有了,让我们看看大熊走了没有(引导幼儿再次向前爬。如此反复2~3次。)

 4巩固练习向前爬、倒退爬。

 (1)师:宝宝们,看,前面有一个小山洞,我们爬过去吧。(向前爬)

 (2)师:看,前面又有一个小山洞,我们这次倒退着爬过去吧。(后退爬)

 5有序爬师:宝宝们,前面有一座小桥,让我们爬过去吧!(幼儿能一个接一个的爬过平衡凳)

 6游戏:蚂蚁背豆。

 (1)找“粮食”师:宝宝们,冬天就要到了,让我们寻找粮食准备过冬吧!

 (2)运“粮食”请幼儿将红、绿、蓝两色的小粮袋按颜色标记运回相应的粮仓。(师幼共同检查游戏结果。)师:怎样爬才能让粮袋不容易掉下来(启发幼儿爬的时候背部要保持平稳。)

 7放松练习,结束活动。小蚂蚁跟着妈妈随音乐做放松活动。(鼓励幼儿先自己拍拍手臂、膝盖,再互相拍拍手臂、膝盖。)

跑步的动作要领:保持头与肩的稳定。

跑步时摆臂应是以肩为轴的前后动作,左右动作幅度不超过身体正中线。从颈到腹保持直立,而非前倾(除非加速或上坡)或后仰,这样有利于呼吸、保持平衡和步幅。

腰部保持自然直立,不宜过于挺直。大腿和膝用力前摆,而不是上抬。脚应落在身体前约一尺的位置,靠近正中线。

如果步幅过大,小腿前伸过远,会以脚跟着地,产生制动刹车反作用力,对骨和关节损伤很大。正确的落地时用脚的中部着地,并让冲击力迅速分散到全脚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68194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6
下一篇2023-12-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