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舞里抖肩的正确做法

蒙古舞里抖肩的正确做法,第1张

蒙古舞中的抖肩动作包括耸肩、硬肩、绕肩、碎抖肩。具体方法如下:

1、耸肩也叫笑肩,是指双肩放松,肩胛骨上下移动起落,同时手臂、手腕也在叉腰或打开的基础上配合肩膀上下移动的运动形态。

2、硬肩是指以背部和胸部肌肉收缩带动肩胛骨前冲后缩,手臂和手腕也要配合两个肩膀在交替推收时前后摆动,在摆时要把握好力度和速度。

3、硬肩动作在蒙古舞蹈中出现得非常频繁,是整个肩部动作的基础元素,硬肩动作配合腿部动作以及舞姿节奏,可以展现出蒙古族舞蹈脆而不僵的力量之美。

4、绕肩是指以胸部为轴心,肩膀做前、后、上、下绕圆的动作,可以单肩也可以双肩交替环绕,做这个动作时头颈要放松,腰部要前后仰合配合肩部动作,同时手臂、手腕也随之做划圆动作,绕肩动作体现了蒙古族舞蹈的含蓄之美。

5、碎抖肩是指双肩放松,肩胛骨在胸背肌肉收缩的力量带动下快速原位颠动的运动形态,做这个动作时手臂可以自然垂放或叉腰,腰部挺直,身体随肩部的抖动而横摆,碎抖肩动作体现出蒙古族舞蹈的抑扬顿挫之美。

扩展资料:

一、基本动作:

1、动作韵律:

肩部动作丰富、灵活、富有弹性;腕部动作主要是在掌与腕平直的姿态上,以脆韧相间地上提、下压手腕来带动整个手臂的舞动。头要稳,上身端庄,身体多为摆身、推身和靠身的动律。做各种步伐时双膝的屈伸要沉而柔韧,双脚落地扎实,脚下稳重,强调下沉的力量。

2、基本体态:

挺胸立腰,上身略后倾,后背略后靠。仰头,颈部稍后枕。

3、手型:

四指伸直、并拢、拇指稍翘自然旁开,五个手指在一个平面内,形成“板手”。叉腰为一字叉腰。

二、蒙古族民间舞的风格特点:

热情奔放、稳健有力、节奏欢快,具有粗犷、剽悍、质朴、庄重的特点。

是不是这个视频呢?

背景音乐是:

歌曲名:战马,

歌手名:PantaQ,

专辑名:战马

专辑封面

  揭示蒙古族宗教舞蹈的文化意义

  蒙古族舞蹈本身具有深厚的宗教意蕴,正是蒙古族人民心灵深处那对于生命、对于自然的折射和独白,而这种意蕴由于蒙古民族能歌善舞的天性得到了充分发展,使得许多与宗教有关的蒙古族舞蹈在其流传的过程中渐渐淡化为民间舞蹈。萨满教在草原游牧民族中的影响是深远的,在蒙古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信奉萨满教的痕迹。民间舞蹈自然也要体现萨满教的内容。作者以实证调研为手段,对萨满舞蹈的社会功能、表现特征与审美属性作了详尽的阐述。作者还通过多次实地考察,详细考证查玛宗教舞蹈的传承嬗变,从神话传说到人物演绎,从内容情节到表演手法,从表现特征到社会功能,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对蕴含其中的艺术元素和文化内涵进行了深刻的挖掘。为了解蒙古族舞蹈的宗教意蕴,了解舞蹈与宗教的关系,提供了许多可以借鉴的历史信息和形象佐证。从舞蹈的角度研究宗教的文化特征,从宗教的角度看舞蹈的发生演变正是该成果颇具匠心之所在,是在宗教研究领域作出的一次成功而崭新的尝试。

  《中国蒙古族舞蹈艺术论》自觉地把蒙古族舞蹈放在草原文化的大背景下去研究,对中国北方原始社会舞蹈的发生、发展、嬗变进行了深入的考证,对我国北方游牧民族舞蹈的源流沿革、历史演进、文化内涵、基本形态、功能价值、时代特质、美学思想等方面进行了详实而有益的探索,阐明由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先民共同创造的独具草原文化特质的原始舞蹈形态及舞蹈艺术,犹如一道道流淌不息的血脉,既给中华民族的舞蹈艺术在不同历史时代的发展输送了新鲜的文化血液,同时也促进了北方游牧民族舞蹈此起彼伏的可持续发展。

蒙古舞草原骄子得背景故事

头琴的故事(蒙古族民间故事)

很久以前,察哈尔草原有个名叫苏和的牧童。一天,他抱回了一匹没有妈妈的小白马驹。小白马在苏和的喂养下长成一匹漂亮的骏马,它跑起来蹄下生风,能追得上梅花鹿呢。小白马和苏和形影不离,成了好朋友。

有一年春天,王爷要举行赛马大会,还答应要赏给得第一名的骑手一群羊。

苏和骑着他的白骏马参加了赛马大会,小白马跑在最前头,得了第一名。

王爷很喜欢这匹漂亮的白马,又见骑手是个小牧童,就蛮横地说:“给你三个元宝,把小白马给我留下!”苏和气愤地说:“我不是来卖马的!”王爷命令手下的人把苏和打昏在地,抢走了小白马。

可是王爷刚骑上白马就被摔了下来,小白马挣脱了缰绳飞奔而去。王爷命令武士们用毒箭射杀小白马,中了毒箭的小白马跑到苏和的蒙古包前就死去了。苏和难过地大哭起来。

苏和思念小白马,晚上,他梦见小白马对他说:“你用我的筋骨做一把琴,我就能永远和你在一起了。”

苏和按照小白马的话,做了一把漂亮的琴。他用白马的骨头雕成马头做琴杆,筋做琴弦,尾巴做琴弓,这就是第一把马头琴。

从此,美妙的马头琴声传遍了大草原。

一幅壮锦(壮族民间故事)

从前,在大山脚下住着一位老妈妈和她的三个儿子。老妈妈织得一手好壮锦,靠卖壮锦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有一天,老妈妈在集市上看到一幅美丽的画,那画上有田园、房屋、花园、池塘和成群的鸡鸭牛羊。老妈妈满心喜欢,就买下了这幅画。她决心把画上那美丽的村庄织成一幅壮锦。

老妈妈不分画夜地织锦,松油灯把眼睛都熏坏了。眼泪淌到了锦上,老妈妈就在上面织成小河和池塘。鲜血滴在了锦上,老妈妈就在上面织成太阳。一连织了三年,美丽的壮锦终于织成了。老妈妈真高兴啊!

忽然,一阵大风把壮锦卷上了天空,向东方飞去,一转眼就不见了。

老妈妈着急地对大儿子说:“快去东方寻找壮锦,那是我的命根啊!”

大儿子出发了。走了一个月,来到一个大山口,那里有一座石头房子,门口坐着一位老奶奶,旁边有一匹石马。

老奶奶说:“是东方太阳山的仙女把你妈妈的壮锦借去作样子了。你要去找,先要打落两颗牙齿,放在石马嘴里,等石马吃到第十颗杨梅果时,你就跨到它的背上,然后要经过烈焰熊熊的发火山和漂浮着冰块的大海,才能到达太阳山。如果不能坚持,就会丧命。我劝你还是不要去了,给你一盒金子,回家去吧。”

大儿子害怕了,拿了金子,跑到大城市享乐去了。

老妈妈病倒在床上,不见大儿子回来,又让二儿子去寻找。二儿子也是个贪心怕死的人,他拿了老奶奶的金子,也到大城市享乐去了。

老妈妈病得骨瘦如柴,眼睛也哭瞎了。三儿子决心去把壮锦找回来。

三儿子来到大山口,见到了老奶奶。他照老奶奶的话打落了两颗牙齿,然后跨上马。他咬紧牙关,忍着疼痛,翻过了烈焰熊熊的发火山,渡过了漂浮着冰块的大海。终于到达了大海对面的太阳山。

三儿子看见仙女们正在织锦,妈妈的那幅壮锦就摆在中央。三儿子说明了来意,仙女们答应织完后马上还给他。

三儿子收好壮锦,马上往回赶。他没有想到,一位红衣仙女因为喜欢壮锦中的美景,把自己的像也织到了壮锦上。

三儿子回到家里,妈妈已经奄奄一息了。他赶紧拿出壮锦,那耀眼的光彩把妈妈的眼睛都照亮了。

一阵香风吹来,老妈妈住的茅草屋不见了,只见眼前是漂亮的房子、美丽的田园,和壮锦上织的一模一样。

花园里有个红衣姑娘正在看花,原来她就是那个红衣仙女。

三儿子和美丽的仙女结了婚,从此和妈妈一起过着幸福的生活。

大儿子和二儿子用完了老奶奶给的金子,变成了两个叫花子。他们没脸去见妈妈和弟弟,只得到处去乞讨。

老虎和青蛙 (布依族传说)

有一天,老虎下山找水喝,听见田里传来“呱呱”的叫声,老虎想:“是什么东西有这么大的叫声”它找啊找,发现了一个不起眼的小东西,原来是一只青蛙。老虎斜着眼睛说:“小东西,你凭什么能发出这么大的声音”青蛙说:“你不要看不起我,因为我每天都要吃掉像你这样大的家伙当午饭,我才有这么大的本领呢。”老虎听了很生气,瞪着眼睛说:“不知死活的小东西,我只要稍微动一动,就能让你变成泥酱。”青蛙一点也不怕:“虎大哥,你能欺负别的小动物,可欺负不了我。不信,以后咱们比试比试!”老虎说:“那好啊,咱们现在就比吧,如果你败了,我就吃掉你,我败了,你就吃掉我。”青蛙一听,心里直发慌,说出去的话收不回来了,怎么办呢只好拖延时间了。它对老虎说;“今天不行啦,我唱了一早上歌,太累了,明天再比赛吧。”老虎说:“明天就明天。如果明天你不来,以后遇见我,你就别想活了。”

老虎走了,青蛙可发愁了,怎么也想不出一个好办法来。这时,正好有一个种田的老大爷路过这里,青蛙忙求老大爷帮助它。老大爷说:“你别怕,明天比赛的时候,你就蹲在老虎的尾巴上,无论它是向前跳还是向上跳,尾巴总是翘着的,这样,你就占了上风了。”

第二天,比赛开始了。先比谁跳得高,青蛙先跳到老虎的尾巴上,老虎往上一跳,尾巴把青蛙甩起老高,青蛙又用力一跳,比老虎跳得高多了。第二次又比跳远,青蛙照这个办法,又比老虎跳得远。老虎一看,可害怕了,连忙拼命地往山里逃。

一只狼看见老虎惊慌的样子,问它:“虎大哥,你跑什么呀”老虎说;“青蛙要吃掉我。”狼听了哈哈大笑:“哪会有这样的事。我跟你一起去,青蛙一定活不了。”老虎说;“我害怕,遇到青蛙,你跑了不管我怎么办”狼说:“这样吧,用一根绳子把咱们俩绑在一起,谁也不丢开谁,好不好”老虎答应了。

青蛙看见老虎又来了,大声叫起来:“老虎,你输了,就该让我吃掉。等着,我磨快了刀好来割你的皮。”老虎吓得转身就跑,狼跑不快,被老虎拖在身后,不一会儿就被拖死了。

青蛙不知道那个帮助了它的老大爷是谁,为了报答老人的救命之恩,从此,青蛙就在田里吃害虫,来报答所有的种田人。

蒙古舞的肩部动作

 在蒙古族文化中,蒙古舞是非常受欢迎的,而在蒙古舞中,肩部动作更是突出。下面是我分享的蒙古舞的肩部动作,一起来看一下吧。

 蒙古舞肩部动作主要有硬肩、耸肩、柔肩、绕肩等,这些动作都具有灵活多变、节奏明快、形态丰富等特征。

  (一)硬肩。

 硬肩指的是以胸部与背部肌肉收缩的力量带动肩胛骨做后缩前冲,手腕与手臂也应配合双肩在交替收缩的过程中前后摆动。在运用该肩部动作时,应注意力度僵而不硬,确保以韧性连接,可依据情节、情绪等需要,分为快慢两种,身体也可随着肩部动作做出相应幅度的运动。

  (二)耸肩。

 耸肩动作是双肩同时下放上端,不仅能单肩交替进行,而且还可双肩连贯进行。在做耸肩动作时应确保肩膀直上直下,并且向上过程应充满力量,向下时应轻松自然地回到原位。耸肩也称为笑肩,这是因为该动作就像人开怀大笑时两肩发出连续颤动时的动作。耸肩动作能展示出舞蹈作品中人物豪爽粗犷的性格特点及愉悦轻松的心情。

  (三)柔肩。

 该动作中,舞者的双肩连贯且交替柔动,展示出一种端庄、优雅之美。在蒙古舞中利用柔肩动作表达主人公深刻内涵、表达情趣、描写心理、刻画人物的作品有很多。比如蒙古舞代表作《盅碗舞》中,舞者就用横摆、双摆、柔臂、柔肩动律背向观众拉开了舞蹈序幕。由于舞者背向观众,观众看不到其表情与面容,但是借助舞者背部及肩部的优美动作,观众不由自主会想象出她们姣好的面容、愉悦的心情、柔美的性格、端庄的形态,这就给观众留下了无穷美好的想象空间。

  (四)绕肩。

 该肩部动作分双、单两种。双肩动作是舞者两个肩膀同时前上后下绕圆;单肩动作是一只肩膀前上后下绕圆。在做该动作时,应保持颈与头的平衡,双肩自然放松,腰随着以上动作前合后仰,展示出一种含蓄之美。比如,在蒙古舞作品《酒盅舞》中,舞者借助连贯而轻快的绕肩动作,配合灵动的形体变幻及横摆、双摆、绕手、柔臂动律,做出优美的交替压腕击盅、提压腕击盅、压腕击盅等动作,表现出作品中人物端庄、细腻、优美的姿态及欢愉喜悦的心情,并且还展现出了蒙古舞灵动、轻快的独特风格。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68358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6
下一篇2023-12-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