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气郁结是诸病之源,有以下症状的小伙伴注意了,一定要疏肝解郁

肝气郁结是诸病之源,有以下症状的小伙伴注意了,一定要疏肝解郁,第1张

草长莺飞,杨柳拂堤,正是一年春好处。

春分以后,天地的气机由厥阴风木主导逐渐向少阴君火转化,蛰藏了一个冬天的大地阳气终于按捺不住了,渐渐浮出地表。

受到春天阳气的鼓舞,万物阳气生发,近而繁荣茂盛。

在万物生机勃发的时节,我们体内阳气也不例外,卯着劲往生发,所以在春天里小孩子身高增长最快,跟小树苗一样。

随着体内阳气的生发,肝气也在生发舒展,肝就像一位刚毅勇猛的大将军,本事大,脾气也大,喜欢条达,喜欢舒展,最狂妄不羁不喜拘束。

肝主疏泄,管着全身气机流通,如果一旦受拘束,肝气就会抑郁,肝一抑郁,全身气机流通就会瘫痪,抑郁、头痛、失眠、乳腺结节、暗斑、痛经等等就会随之而来。

今天,就跟小伙伴谈一谈肝气抑郁的问题,以下的症状都是肝气郁结的表选,看看你中了几招。

很多小伙伴经常在春天的时节感到心情烦闷,总是莫名其妙地心情不好,还总是不自觉得唉声叹气,感觉这样才会舒服一些,其实这些都是肝气抑郁的表现。

肝气在五行属木,肝气郁结的人,木气郁遏不能生发,春天应该助木气生发才对,使肝气更柔顺。

但是如果体内气机郁结厉害,外在的气力仅不能帮助其生发,反而使木气郁结在内无法生发,越郁积越难受。就好比高压锅,外在的热力越厉害,内在压力越大,最终会爆掉。

所以,感到心情烦闷,总是想发脾气,又唉声叹气,一定要疏肝,一定要疏肝,一定要疏肝,千万不要忽略。

疏肝用什么呀?轻微的郁闷可以用玫瑰花、绿萼梅这两个疏肝理气的花来泡茶,严重的可以吃逍遥丸,经常上火的用加味逍遥丸,疏肝理气还清肝火。

很多小伙伴早上起来会出现嘴里发干、发涩、发口的症状,而为这种口苦长期挥之不去,也没有其他的伴随症状。去医院也检查不出什么问题来,很多小伙伴为此苦恼不已。

我们知道胆汁的味道是苦的, 苦涩的胆汁上逆至口腔就会导致口苦 。本该下行至小肠消化食物的胆汁为何会上逆至口腔呢?

《素问·痿论》里面说,“ 肝气热,则胆泄口苦…… ”中医认为,春天肝胆之气上升,如若升发太过就会克伐脾土,也就是说是说肝火、肝气过盛会导致口苦。

另外, 情绪抑郁和压抑也会导致肝胆气机不畅 ,胆汁的排泄不畅郁滞,胆汁排泄不通畅,造成口苦。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中说:“ 胆病者,善太息,口苦。 ”胆作为六腑之一,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出现这样的症状,老是喜欢叹气,叹完气就觉得舒服,另外一个症状就是口苦。

有口苦症状的小伙伴可以选用疏肝理气的四逆散泡水喝:柴胡9克 枳实6克 白芍9克 炙甘草3克

敲胆经也是治疗口苦的一个非常好的方法。 我们都知道,胆经循行在我们身体的两侧。腹部为阴面,背部为阳面,胆经正好走在阴面和阳面的中间部位。

大家在自我按摩的时候,从上到下捋一下自己的胆经,按摩或者敲打一下,就有助于缓解口苦的症状。

很少人会在晚上十二点之前入睡,即使有些人睡着了,总是在凌晨一两点醒来,再也难入睡,甚至能一直睁眼到天亮。

凌晨十一点至3点是肝胆经当令,这个时段睡不着,或者噩梦连连,是肝胆不好的表现, 根本的原因就是肝气郁结不舒

为什么这个春天失眠的尤其多呢?

虽然每个人的情况不同。但是基本都与全国疫情相关,很多商人损失严重,很多家庭鸡飞狗跳,很多妈妈被孩子网课折磨得头痛,很多爸爸被房贷、车贷压得喘不过气来,总之,每个人的生活因此而改变,太多人因此失眠、抑郁。

解决的办法还是疏肝 ,可以吃一点加味逍遥丸,对肝火旺盛导致的失眠很有效果

大多数人都以为肝郁大部分都是女人才会有的,其实不然,当今 社会 男人得肝郁得也越来越多,应该重视这一点,有肝郁得男同志也不要难为情或讳疾忌医,这个是正常现象,毕竟在这个 社会 ,谁活得也不容易。

这个病因就是肝气郁结。肝气郁结,气不流动了,就会堵在身体,堵在身体就会形成瘀滞,中医叫做气滞血瘀,气滞血瘀就会导致乳腺增生与子宫肌瘤。

很多女人的子宫肌瘤与乳腺增生都是长期肝气郁结导致的。

肝气郁结,无形之气与有形之痰湿一结合,在脖子上这个狭窄的通道安营扎寨,就会形成甲状腺结节。

那些大大咧咧没心没肺的女人很少会长甲状腺结节的,男人长甲状腺结节的概率更小。

女人特别容易肝气不舒,肝气不舒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容易发火生气,另外一方面压抑自己,不发火,但独自一人生闷气。

如果这个女人本身有痰湿的话,每次生气,怒则气上,气夹杂着痰湿往上冲,冲到脖子就卡住了,于是堵在那里,天长日久,慢慢形成包块。

脖子或者说颈部是非常容易於堵的部位,这就好比一个城市最容易塞车的地方必定是十字路口,脖子恰好是人体的十字路口,人体十二条经脉都要经过这里,气血来来往往,风寒暑湿燥火各种外邪也容易来凑热闹,熙熙攘攘,摩肩接踵,所以最容易堵。

郁结的肝气,凝结的痰湿,堵在那里,慢慢就会形成一个孤立的小岛,气血进不来,就会形成局部淤血。

由此可见, 结节、肌瘤最首要、根本的原因就是肝气郁结 。

为什么脸上会长斑呢?实质是 局部气血瘀滞 ,无论雀斑还是黄褐斑还是老年斑,气血瘀背后的根本原因是肝的问题,俗称肝斑。

什么样的人脸上容易长斑呢

女人。

什么样的女人?

经常火冒三丈或愁眉苦脸的女人。

多女人都喜欢生气,无论是发火还是生闷气都会伤肝,因为怒则气上,只要生气,气就往上面走,走到头面部走不动了就会气滞,气滞就会血瘀,血瘀日久就会长出一个又一个黑色的小斑点,就是肝斑。

生气越多,斑就越多,那种大大咧咧没心没肺的女人倒是脸上很少长斑。

女人以肝为先天,肝又藏血,肝是血库,女人的月经与肝密切相连。

肝主疏泄,肝气郁结导致疏泄不及,月经排得就不通畅,经前就容易腹痛,就是痛经,这种痛跟寒凝的痛不一样,是胀痛,还会伴有乳房胀痛,因为肝经巡行与乳房也有关。

以上几条肝气郁结的症状,你中了几条?疏肝解郁除了吃逍遥丸等药物,还有什么好方法吗

组成:玫瑰花、佛手、香橼、枸杞

为什么选择玫瑰花为主药呢?

因为 玫瑰是疏肝第一花 ,气郁芳香,颜值也很高。作为爱情的象征,玫瑰花开放的状态也是浪漫的、奔放的、热情的,永远是积极向上,欣欣向荣的,所以正好可以破解郁结的肝气。

而玫瑰花又是疏肝理气不二之选,尤其是那些因为感情而受挫抑郁的人,玫瑰花会给你提供最走心的帮助。

玫瑰花色红入血分,可以通条气血,消除肝斑,是美容养颜的一大佳品。

《本草正义》中瑟说,“ 玫瑰花香气最浓,清而不浊,和而不猛,柔肝醒胃,流气活血,宣通瘀滞,而绝无辛温刚燥之弊。堪称气分药中最效捷,又最驯良者,各类芳香诸品,殆无匹及。 ”可见古代医家对玫瑰花的评价之高。

佛手有何功效呢?

佛手的奥妙在于不仅能够疏肝理气,还能燥湿化痰,佛手散发出来的芳香可以醒脾,可以清新空气,厕所里放一个非常不错。

佛手是温热的水果,兼具玫瑰花与陈皮的作用,可以疏肝理气,可以和胃止痛。

香橼呢?

佛手和香橼就像一对好兄弟,在很多方子里都有他们的身影,发挥出了1+1大于2的能量。跟佛手一样,香橼也可以疏肝解郁、燥湿化痰。

香橼化痰的力量更大,还能入肺,可以止咳 ,很多老年性的咳嗽胸闷,可以把香橼切成片,在砂锅里面加点酒,慢火煮至烂熟,再加些蜜拌匀,每次吃一小勺,咳嗽即消。

这个方法里面,既有香橼顺气,降痰浊,而且加入白蜜后,可以润养五脏,真是绝妙。

最后,为什么要加枸杞呢

肝体阴而用阳,肝藏血,所以肝需要大量的阴血来滋养。如果肝血不足了,肝就会慢慢硬化,就不柔润了,就像久旱龟裂的田地一样。

肝的功能是否正常完全依赖于肝血是否充足。所以,养肝第一要务是补肝血。尤其是女人,女人以肝为先天,每个月又要失血,补肝血是一辈子的事。

如何让肝柔润起来,如何让肝这个血库充盈呢?枸杞就可以。

枸杞色红入血分,就可以滋补肝肾,还能益精明目,堪称最好的补肝血最高的食材了。

总之,整个方子既有疏肝理气的玫瑰花,又有燥湿化痰的佛手和香橼,还有滋补肝血的枸杞,有舒有补,简直完美,真真是肝气郁结的克星。

最近浑身无力,脾气暴躁怎么回事

你好,你的这个情况,以中医的观点来看,应该是肝气郁结,情志不舒所导致的症状。

指导意见:

建议你可以服用一些疏肝理气的中成药来调理

30岁女人心烦脾气暴躁浑身无力吃什么保健品好

吃同仁堂的坤宝丸,或柏子养心丸.平时吃点红枣,谷维素调理

最近脾气暴躁到晚上浑身酸痛头昏脑涨怎么回事

你情况看中医认为是肝郁气滞,肝气不舒,会出现脾气暴躁,全身酸痛,头昏脑胀,所以对身体的影响比较大,需要尽早积极的治疗,避免疾病的加重,有利于身体的恢复。

脾气大,易怒,暴躁,浑身无力,没干啥都很累

这是亚健康,主要表现主要有:心病不安,惊悸少眠,眼睛疲劳,头胀头疼,神经敏感,记忆不好,丢三落四,易发脾气,心理压力过大,睡眠不好,倦怠无力,嗜睡。

亚健康的调理

1、保证合理的膳食和均衡的营养;

2、调整心理状态并保持积极、乐观;

3、及时调整生活规律,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

4、增加户外体育锻炼活动,每天保证一定运动量;

5、在房间内可以做一下室内操,小小的动一下,跳几下也是可以缓解的。

6、情绪不要起伏太大,保持正确的人生观。

7、做好亚健康体检,随时掌握自已身体情况。

脾气暴躁,浑身困乏什么原因

这是中医里说的肝风内动,还有点睡眠质量差的特点,吃点安神醒脑平肝熄风的中药就好了

浑身无力,站那一会就觉得气不够,说话都觉得累 脾气暴躁,易怒,脾气起伏大 怎么了这是

为了你的身体控制自已的情绪,气大伤身,本身已气虚,还要生气,怪不得要浑身无力啦。请采纳。

大姨妈来,两腿酸软,浑身无力,脾气烦躁,怎么回事

我觉得你的症状是肾虚,对照下面症状,你可以测出自己是不是肾虚。 如果你有2个以上方面出现问题,应及早去医院检查。 1.全身方面:全身倦怠、头脑不清醒、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 典型表现 工作效率明显下降,上司已明显表达了对你的不满。 无精打采。上班仅仅1个小时,就胸闷气短,盼望早早回家休息,但上床后又睡不着。 记忆力下降。昨天想好的事情,今天怎么也记不起来。 2.神经肌肉方面:经常失眠、头晕脑胀、腰酸背痛、下肢乏力等 。 典型表现 经常感到很困倦,却无法熟睡,多梦、易惊醒。 体重有明显的增加或下降趋势。早上起来,发现腹部肌肉松弛无力,苍白无血色。 没有风湿或外伤,却背部不适、胸部有紧缩感、腰背痛、不定位的肌肉痛和关节痛。 不提重物,走到3楼就两腿无力;坐在椅子上看电视,超过2个小时就感到腰酸。 3.心血管方面:心悸气喘、胸闷、浮肿等。 典型表现 晨起或劳累后足踝及小腿肿胀,下眼皮肿胀、下垂。 月经到来前两三天,四肢发胀、胸部胀满、胸部串痛。 4.胃肠道方面:食欲不振、恶心、胃疼、腹痛腹泻、便秘等。 典型表现 尿频,在正常饮水情况下,夜尿在3次以上;小便无力,淋漓不尽,大便粘滞不畅。 食生冷干硬食物常感胃部不适、口中粘滞不爽、吐之为快。 一日三餐,进食甚少。排除天气因素,即使口味非常适合自己的菜,也感觉无味。 5.五官方面:视觉疲劳、鼻塞、眩晕、耳鸣、咽喉不舒服等。 典型表现 容易感冒,感冒后就会出现鼻塞、流鼻涕、咽干、咽痛、喉咙有紧缩感等症状。 坐、蹲的时间稍微长些,直立后会感到两眼发黑、头晕耳鸣。 用电脑办公或看书二、三十分钟就感到眼睛干涩、胀痛。 6.其他方面:“性趣”减退、抑郁、焦虑、恐惧等。 典型表现 不再像以前那样热衷于朋友的聚会,有种强打精神、勉强应酬的感觉。 工作情绪始终无法高涨,最令自己不解的是无名的火气很大,但又没有精力发作。 月经不调、 降低,过性生活时感到疲惫不堪。 肾虚症状表现 很多人出现了腰膝酸软,腰痛,怕冷,头晕等首先联想到"肾虚"了,实际真正的肾虚在日常生活中会有那些表现呢?主要从下面几方面来反应: 1泌尿生殖方面:尿频、尿急、小便清长等表现。性功能降低, 减退,阳痿或勃起而不坚硬,遗精、滑精、早泄,甚至不育。 2精神状态方面:精神不佳,头晕,健忘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精力不足,工作没热情,生活没 ,易怒,烦躁,焦虑,抑郁等。 3身体其它方面:容颜早衰眼袋、黑眼圈,肤色晦暗无光泽,肤质粗糙、干燥,出现皱纹,色斑,中年暗疮,肌肤缺乏弹性; 早衰,食欲不振,骨骼与关节疼痛,腰膝酸软,不耐疲劳,乏力,视力减退,听力衰减。脱发白发头发脱落或须发早白,牙齿松动易落等。

莫名的心情烦躁,脾气暴躁,浑身无力,不想吃饭,是什么问题 男,23岁,已婚

看你的样子应该是工作失意了吧,我也有过类似的情况,不想跟女朋友说,自己又想不通,就觉得什么都无所谓了,从心里感觉很没精神,很烦躁等等,其实这种情况,你可以告诉老婆的,或者兄弟什么的,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要记住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比自己的家人还重要,不要让自己的坏心情影响到家里人。。。。。。

恶心干呕脾气暴躁怎么回事

都是你的饮食起居无常 造成了人体生物钟的紊乱 主要是肝经不得以濡养 引起了肝经功能的失常 中医里讲 肝主疏泄 藏血 肝的疏泄失常 气机瘀滞 造成脾气暴躁 易怒 心慌 胸闷 气短 胸痛 肝气犯胃 造成 恶心干呕 肝主藏血 中医里有句话 叫做 人动血行于足 人静血归于肝 肝经当令的时间是凌晨1——3点 这个时间睡觉 全身的血液汇集于肝 经过肝脏的代谢 排出废物 在从新输布到各个脏器 来开始一天的工作 而你每天在这个时间还没有休息 还在玩 所以血液得不到肝脏的代谢 脏器没有新鲜的营养来维持自身的功能 中医里叫做血虚 血虚你的月经就会量少 甚至闭经 打太多的字太累了 总之你就是 肝郁气滞 气血两虚! 有空儿去找个中医调调!有什么不明白的 你在问我吧 我这可是纯手打的啊 对了 记住 晚上11点前睡觉 这样儿肝血才得以濡养 你的症状也就都没有了

被父母凶 就脾气暴躁怎么回事

这种事其实很正常 如果你和你父亲都能退一小步就什么事都解决了 脾气暴躁那没办法 简单点来说男人和男人之间没必要说那么多 就两个字 尊重 首先你要尊重你的父亲 儿子是父亲的延续 无论怎么样他的出发点都是好的 其实就是你自己要让你父亲觉得你是个男人 不是个孩子 办出来点事来让你父亲觉得你行 那么他自然会尊重你

合谷穴,太冲穴。根据查询39健康网显示。

1、合谷穴位于手背,在大拇指和食指中间的凹陷处,按摩合谷穴可以起到清热解表、镇静止痛的作用,有助于缓解肝郁气滞引起的胸闷、气短等症状。

2、太冲穴位于足背部,在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间凹陷处,按摩太冲穴可以起到平肝息风、清热泻火的作用,对于肝郁气滞引起的头痛、眩晕等症状有的缓解作用。

翻来覆去睡不着,数羊数到天亮?失眠、睡不好,是许多人曾经历过的困扰,治疗失眠的方式百百种,坊间流传:「吃褪黑激素能改善失眠」,但是,为什么也有的人吃了却没效?还有哪一些方式可以改善失眠?中医师表示,有5种证型的人容易失眠,并有不同改善失眠的食疗方法,其中肝气郁结的人,适合喝玫瑰花茶、菊花茶等。

中医:失眠因情志不调,影响脏腑功能、气血循环所致

失眠是指不能正常入睡、睡眠质量差的情形,进而引起烦躁、郁闷等情绪问题,或导致精神疲乏、专注力下降等。中医观点看失眠,又称作「不寐」,主要是由「情志」所引起,情志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7种情绪变化,当情志不调,如忧思过度、惊恐过度时,也就容易影响脏腑功能、气血的循环,因而导致失眠。陈颖宽中医师表示,除了情志问题之外,睡眠环境、过度劳累、大病初愈,以及肠胃问题如胃胀、胃食道逆流等,也是容易引起失眠的因素。就如同《黄帝内经》中所说:「胃不和则卧不安。」。除此之外,现代人工作压力大,肩颈紧绷酸痛也是睡眠品质不佳的常见原因。

体内缺乏褪黑激素荷尔蒙 适当补充可助眠

除了上述原因会影响睡眠,一种由大脑松果体所分泌的荷尔蒙「褪黑激素」,也与睡眠息息相关。褪黑激素具有调节生理时钟的功能,在白天有光线时会被压制,而天黑时光照变少,褪黑激素的分泌量就会升高,令人产生睡意,因此,为了帮助入睡,有些失眠的人会透过服用褪黑激素来帮助入眠。

不过,为什么有些人服用褪黑激素却没有作用?陈颖宽中医师表示,如果体内缺乏褪黑激素荷尔蒙,适当补充会对睡眠问题有改善;但是,若失眠问题与此荷尔蒙分泌不稳定无关,反而是情绪问题、身体不适所引起,即使补充褪黑激素,也无法改善失眠。

饱受失眠所苦,5大证型最常见

有失眠困扰的人不在少数,陈颖宽医师指出,在中医观点,失眠分为以下5大证型,并且各有调理方式:

1心火旺: 「心主血气、心主神」,意思是心主宰血液的运行、主管人的精神活动、当心受到七情内伤,就容易引起紊乱、心火过亢,进而导致失眠。

特征:容易心烦、胡思乱想、口干舌燥、小便颜色较深、舌尖较红甚至易发口疮。

调理方式:以泻心火为主,如莲子汤。

2肝郁化火: 多因情志不调引起肝气郁结,肝郁日久化热,上扰心神,引起失眠。

特征:失眠多梦、烦躁易怒、口苦、便秘。

调理方式:以疏肝、解热为主,如合欢菊花茶、玫瑰花茶。

3阴虚火旺: 多因压力、情绪引起阴液耗损,阴虚无法制衡阳气,阳不入于阴,阳气旺盛而虚火内生,导致心烦不眠。

特征:耳鸣头晕、心烦,甚至容易健忘,也会有腰酸或下肢酸软无力情形,常见于年纪较大者或更年期妇女。

调理方式:以滋阴为主,如六味地黄丸或黄连阿胶汤。

4心脾两虚: 多因思虑过度,而造成心血耗伤、脾气受损、心神失养而失眠。

特征:入睡不困难,但醒后不易再入睡、食欲不振、白天精神差、健忘。

调理方式:以补心脾、益气血为主,如桂圆(龙眼去核成干)。

5胃气失和: 多因压力大、暴饮暴食或是吃饭太快,引起胃气不降,导致胃食道逆流、胃胀,引起失眠。

特征:胸闷嗳气、胃胀腹胀、消化不良、大便黏腻排不干净感。

调理方式:以和胃降逆为主,如半夏厚朴汤。

按5大穴改善失眠

除了以上调理方式外,陈颖宽中医师表示,以下有5大穴位,平时勤按也有助于安定心神、改善失眠:

1神门穴: 位于手腕,掌心朝向自己时,在小指向下延伸、手腕关节的横纹处,有个骨头之间的凹陷处,能安定心神。

2耳神门穴: 位于耳朵上方三角窝处,能清热安神。

3百会穴: 位于头顶正中线前发际后5寸处,约两耳尖直上头顶中央,能镇静安神。

4肩井穴: 位于肩部最高处,位于大椎穴和肩峰连线的中点,能缓解肩颈不适引起的失眠。

5天髎穴: 位于肩背部肩胛骨上角处,肩颈与曲垣之间,亦能缓解肩颈不适引起的失眠。

失眠是许多现代人的困扰,如果长期辗转难眠,对人的大脑、精神、体力,都有很大的影响。而许多人失眠的原因,都是长期压力或忧虑、焦虑的情绪所造成,因此想要远离失眠,不只要注意身体的症状,心理状态更需要留意,找到适当纾解压力的方式、适时调整情绪,才能彻底改善失眠。

若失眠问题与此荷尔蒙分泌不稳定无关,反而是情绪问题、身体不适所引起,即使补充褪黑激素,也无法改善失眠。

疏通气血,补血补气是关键所在。除了吃红枣,今天分享几个有助于女性朋友补血益气的穴位,每天按一按,受益一辈子。

1、三阴交穴

位置:脚内踝尖上约三寸,小腿内侧、胫骨后缘凹陷处

作用:可疏通肝,脾,肾三条经络的气血,具补血,活血功效。

2、血海穴

位置:膝盖骨内侧边缘往上,大约三指横宽

作用:可活血化瘀,促生新血,是女性调理月经,缓解经痛的重要穴位。

3、足三里

位置: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作用:理脾胃、调气血、补虚乏、泻胃热、防病保健

每天轻轻按摩就好了,不需要太多专业的技法,毕竟大家都不是专业医生,用最简单的方法养生才是真理!

由于人体脾的运化水湿功能下降,或水液在体内的循环、排泄过程中遇到障碍,水液就不能正常滋润人体,反而会在体内形成异常的积聚,成为一种病理物质。这种异常积聚的水液,中医就将它称为“痰饮”。

其中秽浊、黏滞、稠厚的部分,叫作“痰”,另外清稀、澄澈、透明的部分称为“饮”。

因此,中医意义上的“痰”,并不是单单指日常所说的产生于肺部、通过咳嗽可以排出体外,并能被我们所看到的痰,中医的“痰”,还包括因为水液代谢障碍而产生的,符合秽浊、黏滞、稠厚特征的病理产物。

比如肥胖,中医就称之为“痰”。由于这个“痰”不像肺部的痰那样可以被我们直观地认识到,所以中医又把它称为“无形之痰”,而把产生于肺部、通过咳嗽可以排出体外,并可以看到的痰称为“有形之痰”。这两者共同构成了中医“痰”的概念。

“有形之痰”主要存在于肺,可能是自身水液代谢障碍所产生,也可能是外界邪气侵袭肺部所产生,这种痰产生后,可以通过咳嗽排出体外,能被观察到,因此比较好理解。

我们对“有形之痰”应该是比较熟悉的,在感冒咳嗽的时候常会接触到它,但我们有没有注意过这样的一个细节:同样是肺里咳出来的痰,在性状上又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

比如有的痰呈白色黏胨状,有的痰色白而稀薄,有的痰呈白色泡沫状,有的痰色黄而稠厚,有的痰呈灰黑色,有的痰呈黄绿色……为什么同样是痰,却会有这么多变化?

仔细分析一下,上面各种痰的性状归纳起来,无非在两个方面存在差异:一是质地有稠厚、稀薄、泡沫之分别;二是颜色有白、灰黑、黄、黄绿的差异。

1痰的不同质地和颜色是什么意思?

      我们来看个日常现象,把糖溶解在水里。得到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如果把这些无色透明的糖水放到火上加热会出现什么结果?我们可以看到糖水会逐渐变得稠厚,颜色也会逐步由透明变为淡黄、深黄。

由这个现象推演到体内的痰,原来,痰的稠厚程度和颜色的深浅程度与体内的“热”有着密切的关系。体内有热,那么痰就黄稠,体内无热,那么痰就稀白,而黄稠的程度越高,也就反映了体内热的程度越高。

据这个道理,中医把色白而稀,或呈泡沫样,或呈胶胨样的痰称为“寒痰”,而把色黄而稠厚,甚至为黄绿色的痰称为“热痰”。

由于寒痰和热痰所反映的本质是完全相反的,所以对寒痰和热痰的治疗也是完全不一样的。治疗寒痰要温化寒痰,常用的药物有干姜、细辛、姜半夏、陈皮、白芥子、莱菔子等;而治疗热痰则要清热化痰,常用的药物有浙贝、川贝、天竺黄、胆南星、瓜蒌、天花粉等。

但无论是寒痰还是热痰,中医在治疗上都侧重一个“化”字,那“化”有什么含义呢?以前没有自来水的时候,如果水质较浑浊,我们常常会在水缸中加入少量的明矾,过一会儿,水就会变得澄清,明矾起到了使浑水中秽浊物质分解、沉积的作用,这就是“化”。

中医在治疗各种痰症时使用的化痰药,就相当于“明矾”的作用,能使痰浊分解、沉积。从而去除由痰浊引起的疾病。

西医对痰的认识,其实也分两种:一种是感染性的痰,如细菌、霉菌、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引起的痰;二是渗出性的痰,往往由于呼吸道黏膜细胞分泌黏液过多而形成。

其中,使用抗生素对细菌感染引起的痰有一定疗效,而对霉菌、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的痰以及渗出性的痰,西医办法不多,那中医又是如何看待和治疗这些“痰”病的呢?

中医认为,霉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微生物本来就存在于空气当中,正常情况下并不会对人体造成损害和影响,只有当体内水湿过度积聚,形成了过于潮湿的内环境,这些微生物才会大量孽生、繁殖,从而对人体的健康造成破坏,产生各种疾病。

因此,对于这类疾病。人体内在环境的“潮湿”才是这类疾病的真正根源。就好比梅雨季节环境潮湿,霉菌得以大量繁殖,因此东西容易发霉。既然在自然现象中你可以认识到潮湿的环境是霉菌繁殖的主要原因,难道人体就不一样吗?

     

那么,内环境的潮湿引起的痰又该如何治疗呢?在日常生活中,潮湿往往和阴雨联系在一起,如果晴空万里、阳光普照,当然就不会形成潮湿的环境。

有句话叫“烈日当空,阴霾自散”,就是这个道理。烈日能驱除潮湿,主要靠的就是它的热量,所以我们在治疗这类痰的时候只要使用性能温热的药物使体内产生一种“烈日当空”的效果,潮湿的“阴霾”散去,这就消除了水湿在体内聚集的根源,杜绝了霉菌等微生物生存繁殖的环境,从而能对霉菌、支原体、衣原体等感染引起的痰以及渗出性的痰有快捷的疗效。

汉代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就已经提出治疗本病的原则是“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这在现在看来,仍是那么卓有远见,由此,我们不得不由衷地佩服古人探索生命和疾病奥秘的方法和思路。

2无形之痰

上面讲述了有形之痰,那么“无形之痰”是什么,我们该怎样来判断“无形之痰”的存在呢?中医判断体内有“无形之痰”的依据有四个。

①肥胖。中医说的“肥人多痰湿”,就是指肥胖的人体内多有“无形之痰”存在,因为脂肪具有“痰”的秽浊、黏滞、稠厚的特性,它是积聚在体内的水湿中的秽蚀部分凝聚而成。

②舌苔厚腻。厚腻的舌苔,是体内水湿秽浊过多最直观的表现。

③肿块。凡是肿块颜色不红,突起于皮肤表面,呈结节状,按之软或韧。内含水液、黏液或黏胨样物质的,在中医上都称为“痰块”。

④滑脉。中医按脉象在指下的不同感觉,将其分为二十多种,滑脉就是其中之一中医对滑脉的描述是“往来流利,如珠走盘”,就是指我们摸到的脉象就像是珠子在光滑的盘子上滚动这么流利迅捷,滑脉的出现是体内有痰浊的特征性表现之一,也是中医诊断“痰”的主要依据之一。

       

根据中医对痰的认识,借助西医的微观检查,可使“无形之痰”的概念更具体化和直观化。比如说西疾上的高血脂症、囊肿、淋巴结结核、骨结核等,这些疾病都具有秽浊、黏滞、稠厚的特征表现,因而也可以认为这些病是痰引起的,这样,西医的检查成为了中医望、闻、问、切的延伸。

而通过中医对痰的产生机理的认识,我们便可以把这些疾病的产生和人体的整体平衡状态联系起来,为疾病找到根本性的治疗手段。比如说高血脂症、囊肿、淋巴结结核,这些疾病都符合中医痰的特性,它们产生的根本原因当然也是和脾的运化失常、水湿痰浊在体内过度积聚有关,所以可以通过健脾助运、化痰软坚的方法来治疗。而且由于从根源上杜绝了“痰”的生成,治疗效果是长久的。

     

在这里我可以举两个例子。一位高血脂症患者,服用舒降之、力平脂等没有明显效果,自觉头晕乏力,精神不振,胃纳不佳,白天嗜睡,夜间多梦,心慌心悸,大便经常不成形,面色无华,舌苔淡白,两手的脉象都细微无力。

我诊断为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导致体内痰浊凝聚,留滞于血脉之中,影响气血运行而发病。给予健脾化痰的中药7剂:炒白术30克,党参15克,陈皮10克,半夏l0克、甘草6克,茯苓15克,橘络6克,胆南星l0克,焦山楂15克,生姜5片。

患者服完7帖药后,自己感觉精神、胃口有明显好转,头晕比原来减轻了一大半,大便已基本成形,于是我让患者按原方再服用7帖。患者再来复诊时各种症状已经基本不明显了,复查血脂,已经恢复到正常范围之内。

另一位腘窝囊肿患者由于害怕手术而前来我处咨询。

中医认为,囊肿的形成是体内痰浊在某一部位凝聚的结果,而痰浊的产生又是和脾的运化水湿功能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通过改善和增强脾的运化水湿的能力,就能够去除痰浊在体内的积聚,从而消除囊肿。

基于这种思路,我给患者开了一个健脾化痰、利湿消肿的方子:炒白术45克,泽泻15克,滑石15克,猪苓10克,茯苓15克,桂枝10克,半夏20克,制南星10克,薏苡仁30克,青皮10克。

这个方子患者连续服用了约一个月的时间,腘窝囊肿完全消除,期间根据症状的变化,药物略有加减,但基本以上述药物为主。从这两个例子也不难看出,中医痰的理论是完全经得住实践考验的。

     

脾对水湿的运化不足,导致水湿在体内积聚,水湿中的秽浊物质会在人体某一部位凝结形成痰块,如上面讲的囊肿、淋巴结结核、骨结核等;也会进入经络血管,随着人体的气血运行而到达全身各处,如前面讲的血脂等。

这些秽浊物质具有黏滞的特性,所以往往会导致气血在经络、血管中的运行受阻,使脏腑组织产生缺血缺氧的病理改变,引起各种疾病。比如痰在头部,影响脑部供血,则会出现头晕、健忘、嗜睡,甚至昏迷、半身不遂、语言不利等症状,如西医称的脑梗塞,很多在中医上就属于痰引起的。

痰在经络四肢,则会导致四肢的血液供应障碍,从而出现四肢麻木、手足逆冷等症状;痰在血脉,则会导致心脏自身的供血不足,而产生心悸心慌、心率失常、心胸憋痛等症状,如西医说的冠心病,很多情况下也和痰有着密切的关系。

此外,痰还会影响到人的精神状态,如果痰湿的秽浊之气阻碍了人体正常的精神思维活动,则会使人出现自言不止、郁郁寡欢、无故悲伤等抑郁型的精神失常性疾病。由于中医认为“心”是人体神志的主宰,所以这类由“痰浊”过盛而引起的精神失常,中医上称为“痰迷心窍”。

3痰的游走性

关于痰的游走性,元朝的大医家朱丹溪就说:“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也正因为痰“无处不到”的特征,中医上把很多的怪病或是各种方法治疗效果不佳的疾病都责之于“痰”。

所以中医上有“怪病多由痰生”的说法。朱丹溪也提出“百病中多兼有痰”的理论,这给诊治疾病增加了新的思路,有些疾病虽然辨证正确,用药也对证,但临床效果却并不理想、这时,我们便可以考虑加入化痰的方法,很多时候可以取得出乎意料的效果。

     

我曾治疗过的一位眩晕症患者,眩晕有一年多时间了,久蹲或久坐后如果突然起立则会眼前发黑,甚至晕厥。

平时整天都感觉昏沉沉的,精神萎软,讲话声音低微,面色苍白无华,胃口一般,大小便都还正常,舌淡红苔薄白,双手脉都细弱无力。近一个月来,眩晕似乎还有加重的迹象。西医诊断:脑供血不足。

当时我还想,这不是典型的中气下陷吗?气虚下陷,导致气血不能上升濡养头部,这还不容易治吗?于是我给患者开了5帖补中益气汤,开完药方,我还蛮有信心地告诉患者,这5帖药吃完,你肯定会有明显的好转。

可五天后患者来复诊时,却给我当头泼了一盆冷水,他告诉我眩晕没有任何好转!同时他也安慰我说,可能是我这毛病时间长了,要好转也没这么快吧。我再仔细询问了患者的情况,得出的结论还是气虚下陷,既然辨证上不存在什么失误,为什么会没疗效呢?

这时我想起朱丹溪“百病中多兼有痰”这句话,心里便豁然开朗了,心中的疑团也解开了,既然是气虚,那势必会导致水湿运化失常,痰浊内生、痰浊阻于脑部而发为眩晕。

前面治疗无效,是只考虑了气虚,而没有考虑存在于经络血脉中的痰浊,于是我为患者重新开了一张补气化痰的方子:黄芪15克,党参15克,炒白术l2克,姜半夏10克,茯苓10克,陈皮6克,川芎10克,升麻3克,柴胡3克,桔梗6克,橘络6克,制南星6克。仍旧服5帖。

五天后患者欣喜地说,这次的药真灵,才吃了五天,我的头已经不大晕了。后来我让患者服用香砂六君丸巩固,服用了一个月左右,随访患者一年,眩晕都未发作。

4怪病梅尼埃氏综合征也是痰湿引发的

这里,我想提一下梅尼埃氏综合征(以前也叫美尼尔氏病)。

这个病的临床特征是:阵发性眩晕,容易经常发作,眩晕时患者会觉四周物体旋转,好像有坐在车船上旋转不定的感觉,并伴有恶心、呕吐、头部昏痛,活动会导致眩晕呕吐程度加重。

所以发作时,患者往往静卧闭目,不敢活动,有的病人会感到耳内有堵塞和压迫的感觉,或伴有眼球震颤。

西医认为本病是内耳淋巴液增多、压力升高而引起的耳源性眩晕。

我根据张仲景《金匮要略》有关“冒眩”证(“冒”,是恶心呕吐的意思,冒眩也就是指一种发作时眩晕和恶心、呕吐并见的疾病。

张仲景认为是“心下有支饮”所致,这和梅尼埃氏综合征非常和似)的记载以及现代医学对梅尼埃综合征的认识,认为此病是水饮停留于内耳所产生的,并采用《金匮要略》中的“泽泻汤”治疗,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

泽泻汤的组成就两味药——泽泻和白术。泽泻,《神农本草经》中记载它的功效是“主风寒湿痹,消水”;白术,晋朝医家陶弘景的《名医别录》中称它“消痰水,逐皮间风水结肿”,并称它能“暖胃消谷”。

这两味药组合在一起,泽泻通利小便,泻体内水饮为主,白术健脾消痰水为辅。既能去水饮积聚之标,又能绝脾虚生痰饮之本,所以药味虽少而获效迅速。

我曾治疗一夏姓女患者,43岁,患梅尼埃综合征三年多,这次因劳累诱发疾病,自觉天旋地转,恶心呕吐,不能进食,水入即吐。闭目静卧在床上稍觉好转,一动则又加剧如前。

头部昏沉,语音低微,她在就诊过程中就跑到门口呕吐两次,呕吐物为清水样东西,自述已经一天没吃过东西了,仍时时有泛恶感,舌淡苔白腻,脉象弦。

我根据“饮停内耳”的思路,用泽泻汤:泽泻30克,炒白术45克。用水一碗半,浓煎成半碗,温服。

并嘱咐患者,服药时不要一口喝完,先喝一口,过5分钟左右,如无不适,再喝一口,如此慢慢将这半碗药喝完。

患者喝完竟不吐,渐渐安睡,直至第二天天亮才醒,醒后觉病如失,后用健脾化湿药调理两天,身体全安,并至今没有再复发。

痰湿体质自测。

1头眩、头痛、头重。

中医认为,头为清虚之府,元神所居,须气血精髄濡养,不容浊邪干扰。如痰湿上犯,干扰清空,则头眩、头痛而闷重。

头痛、头眩、头部闷痛属实者,常见于高血压。

西医认为,高血压乃脑血管痉挛,或血管硬化失于弹性,因而血液运行受阻,压力升高。

从中医来讲,痰湿之邪,重浊有形,加之“痰之为患,随气升降,无处不到”的发病特点,因此痰湿上犯,遏阻清阳,充斥、痹阻于血管内外,亦可导致血管痉挛,失去弹性而使血压升高。

故高血压患者,凡具有痰湿上蒙头部清阳见症者,按清化痰湿论治,收效极为显著。

痰湿上犯而形成的头眩、头痛、头重,或迁延不愈或时好时发,但与气血虚损之症有本质的不同,用补益剂不独无效,反可加重,此因犯实实之诫故耳。

如顽痰死血聚结不散,并可凝结成为肿瘤,盘踞于颅脑或机体其他局部,非化散搜剔顽痰死血,肿瘤之患不能消除。

2呕恶或呕吐痰涎,或胃肠中有水声漉漉,或口粘、口腻、口干不欲饮水。

痰湿之邪留伏于胃肠,造成胃失和降,腑气受阻,故常作呕恶或呕吐痰涎,或胃肠中小声漉漉。

痰饮上逆,故常有口中粘腻。痰浊本为津液所化,但又反过来遏阻津液的运行,故又时而口干,如饮水过多,徒增饮邪,则水入而呕恶。

以上症状,临床上常诊断为胃、肠神经官能症,因而服药往往无效,如按温化痰饮为治,或兼主疏肝运脾,收效甚捷。

3咽喉中似有物梗塞,吞吐不利,时消时现。

本症的发生,一般是始于肝气郁结情志失和,进而肝郁脾陷。肝脾不和,脾气亦为之抑部,运化失司,津液聚而为痰,随气上壅,阻于咽喉。故咽喉似有物梗塞,吞吐不利。

痰之为患时聚时散是其特点,又因本症始于肝气郁结,继而脾运失健而痰聚,故本症为咽喉如物梗塞之症,亦随情志之抑郁和愉快与否而表现为时现时消。

本类症状,多见于女性患者。如病情经久不愈,因病致虚,可形成阴虚挟痰之症。如专事化痰消散,则阴津更加耗损,咽喉阻塞干燥之症必更为严重。必须同时配伍足够的滋养阴液之品,以滋养为主,寓养于消,痰气阻塞之症,方可愈而不发。

4易惊悸,失眠难寐,或昏厥、抽搐,或神志失常,但神经科检查无异常,亦无阴虚阳亢诸症可凭。

“痰气犯心”、“痰迷心窍”,即指此类病症而言。中医讲“心”,亦指脑的功能,如“心主神明”、“脑为元神之府”,“灵机论性在于脑”等等即是。

故痰气犯心,痰迷心窍,常常以大脑皮层功能失调的病变表现出来。此类病症,治以涤痰开窍,常可收到满意效果。

5大便粘裹痰涎,或大便秘结不畅。

痰浊留伏胃肠,随便而下,则大便粘裹痰涎,治以健脾化痰,当有收效。如痰浊留伏肠中,遏阻腑气,则大便反而秘结不通(但粪便并不干结)此症愈润下愈秘结,如投以行气化痰宣肺之剂,则大便迅速通畅。

6低热身困,或自觉身热不扬,体温并不明显升高。

痰为阴邪,其性粘滞而易于内伏。痰浊内伏,遏阻阳气,阳气不能伸展,形成阴不配阳,阴遏阳郁而发热。痰浊遏阳发热,既不同于外感六*之气化火,又不同于血虚、阴虚、气虚之见症,其特点是身困重而热不扬。临床上不少不明原因的低热,如不见阴虚、气虚之类体征者,当属此类。

如妄投滋阴补气方药,则更加助痰恋邪,造成低热身困,绵绵不已。如能详察舌脉,审症真谛,以化散痰湿为主,则可收到满意效果。

7肢体局部发热,或发凉(或背部凉冷如掌大或麻木不知疼痒,或肢体某些局部粗细、感觉不一样,但神经科、骨外科、皮肤科等检查均未发现病变。

“痰随气行,无处不到”,“所(兼)感不同,病变百端”,痰浊留伏遏阻,局部营卫气血运行受阻,故有上述诸证之变。如痰浊聚结不散,患处还可出现肿胀或结节。

8溃疡、糜烂,滋水渗津或渗流粘稠痰液,久不收口,也有局部皮肤增厚起屑而不流水渗津。

痰湿留伏,或热痰凝聚,影响局部气血运行,有形之痰浊外泻,故滋水渗津不止,甚至溃烂流痰。本症长期不愈,正气虚衰,加之患处腠理洞开,常受外来风寒邪热之气的侵袭,营卫气血难以恢复正常,故患处久不收口。此乃始于痰浊凝聚,继而导致气阴亏损,兼挟顽痰不化。

如患处皮肤增厚起屑,为气阴亏损、营卫失和,兼有顽痰凝聚。

9胸闷憋气,背部作胀,喜叹气、槌打。阴雨闷天或天气寒暖交替时,上症尤为明显。

痰饮停伏胸中,胸中阳气被遏阻(包栝肺气失于肃降)向运行不畅,故常感胸闷憋气。如痰浊停伏于背部,背部阳气运行不畅,则背部作胀或发凉。叹气和槌打,气机暂得舒展,故患者常大声叹气或槌打而后快。如痰浊痹阻过盛,使胸中阳气完全痹塞不通,还可导致一时性的气血运行迟滞,不通则痛,心前区呈压榨样闷痛,发生严重的急性心肌梗塞。

10肿块、结节,或结于皮下,或凝聚于腹内,也可发生在其他组织器官之中,皮肤表面无变化,或微打凉冷感,或肤色晦暗。

1、实证

  取穴:风池、心俞、肝俞、胆俞、阳陵泉、太冲、期门、支沟

  刮拭顺序:先刮后头部风池,然后刮背部心俞至胆俞,再刮胁部期门,刮前臂支沟,刮下肢阳陵泉,最后重刮太冲。

  刮拭方法:泻法

  方义:风池为局部取穴,祛风活络;心俞补心安神;肝俞、胆俞,疏肝解郁;阳陵泉祛风镇静;太冲、期门疏肝理气;支沟调理少阳经气,止胸胁痛。

  2、虚证

  取穴:心俞、脾俞、内关、神门、章门

  刮拭顺序:先刮背部心俞至脾俞,再刮肋部章门,然后刮前臂神门至内关。

  刮拭方法:补法

  方义:神门、心俞,益心气而宁心神;脾俞与章门俞募相配补益后天之气而益心神之功;内关镇静安神。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69077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6
下一篇2023-12-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