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癣简介

足癣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疾病名称 5 英文名称 6 足癣的别名 7 分类 8 ICD号 9 流行病学 10 脚癣的病因 11 发病机制 12 脚癣的临床表现 121 汗疱型 122 趾间型 123 鳞屑角化型 124 湿润糜烂型 13 实验室检查 14 脚癣的诊断 15 鉴别诊断 151 掌跖脓疱病 152 进行性对称性红斑角化病 153 湿疹 16 脚癣的治疗 161 局部治疗 162 系统治疗 163 中医治疗 1631 辨证分析 1632 辨证论治 16321 证见 16322 治法 16323 方药 163231 A主方 163232 B中成药 16324 分型治疗 17 预后 18 脚癣的预防 19 相关药品 附: 1 足癣相关药物 1 拼音

zú xuǎn

2 英文参考

tinea pedis

3 概述

足癣(tinea pedis)是发生于足跖部、趾间皮肤的皮肤癣菌感染,有时可延及到足跟及足背,但仅发生于足背者称体癣。俗称脚湿气、香港脚等。与中医所称的臭田螺、田螺疱相类似,如《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臭田螺疮最缠绵,脚、丫瘙痒起白斑,搓破皮烂腥水臭……”;“田螺疱在足掌生,里湿外寒蒸郁成,豆粒黄泡闷胀硬,破津臭水肿烂痛”。中医认为脚癣系湿润热下注或因久居湿地染毒所致。

足癣发病率高和足部解剖特点有关,包括足跖部汗腺丰富,出汗多,无皮脂腺,皮肤表面偏堿性,有利于真菌生长,而角质层较厚为真菌生长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此外,红色毛癣菌或絮状表皮癣菌,在皮屑内可形成关节孢子,在自然环境中能长期生存,并有传染性,使足部感染机会增多。

脚癣多发于中、青年人,儿童少见,男性一般多于女性。由于病原菌的不同,患者的卫生状况和体质的差异,其临床表现也各异。常见有四种类型:汗疱型、趾间型、鳞屑角化型和湿润糜烂型。

鳞屑角化型脚癣,病情顽固,难以治愈。应注意局部卫生,袜宜常用肥皂水洗、晒,不宜穿着胶鞋或塑料底鞋、靴,勿用公用拖鞋或脚布,治疗手足多汗和汗疱。鞋宜常晒或以棉球浸甲醛(福尔马林)置鞋内密封24~48h,有灭真菌效果。经继发细菌感染者除局部治疗后,可酌用抗菌剂。

4 疾病名称

脚癣

5 英文名称

tinea pedis

6 足癣的别名

皮癣菌病;足癣

7 分类

皮肤科 > 真菌性皮肤病 > 浅部真菌病

8 ICD号

B353

9 流行病学

足癣呈世界性分布,热带、亚热带地区发病率较高。在我国,南方发病率高,城市高于农村,夏季发病者多。一些需长时间穿不透气胶鞋和长筒靴的职业中,患病率高,可达80%以上。足癣发病率高也和足部解剖特点有关,包括足跖部汗腺丰富,出汗多,无皮脂腺,皮肤表面偏堿性,有利于真菌生长,而角质层较厚为真菌生长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此外,红色毛癣菌或絮状表皮癣菌,在皮屑内可形成关节孢子,在自然环境中能长期生存,并有传染性,使足部感染机会增多。足癣主要通过间接接触传染,使用患者的脚盆、浴盆、拖鞋和毛巾等是重要的传染途径,公共浴池、游泳池、旅馆等是重要的传播场所。足癣除传染他人外,可通过搔抓自身传染至身体其他部位,故足癣常是皮肤癣菌病的根源。因此,足癣发病率高,传染性强,危害性大,应重点防治。

10 脚癣的病因

红色毛癣菌或絮状表皮癣菌,在皮屑内可形成关节孢子,在自然环境中能长期生存,并有传染性。

11 发病机制

足癣发病率高也和足部解剖特点有关,包括足跖部汗腺丰富,出汗多,无皮脂腺,皮肤表面偏堿性,有利于真菌生长,而角质层较厚为真菌生长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此外,红色毛癣菌或絮状表皮癣菌,在皮屑内可形成关节孢子,在自然环境中能长期生存,并有传染性,使足部感染机会增多。

12 脚癣的临床表现

脚癣多发于中、青年人,儿童少见,男性一般多于女性。由于病原菌的不同,患者的卫生状况和体质的差异,其临床表现也各异。常见有以下四种类型:

121 汗疱型

汗疱型脚癣初发为多数散在厚型小水疱,破裂后形成环状鳞屑,亦可形成多环状鳞屑,可逐渐扩延成片,皮肤逐渐增厚,自觉瘙痒。

122 趾间型

趾间型脚癣好发于第3、4或4、5趾间,表现为少量鳞屑(图1),自觉奇痒。病人常不自觉的搔抓,有时鳞屑不显著,仅感瘙痒,称为无症状型,但常为带菌者。因搔抓易引起继发细菌感染,局部形成糜烂,湿润有渗液。

123 鳞屑角化型

鳞屑角化型脚癣表现为足跖、足跟及足侧缘有局限性不整形嗜红色鳞屑性斑片,表面角化明显,粗糙干燥,境界清晰或不清晰(图2)。冬季症状较重,易致皲裂。夏季常可出现少数丘疹或小疱。病程慢性,时久皮肤可增厚,趾甲易被累,此型多由红色毛癣菌引起,病情顽固,难以治愈。

124 湿润糜烂型

湿润糜烂型脚癣多继发于趾间型或汗疱型,多由过度搔抓,常继发细菌感染,局部炎性明显,浸渍糜烂,有明显渗出,自觉痒痛,夏季多见。

13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查菌检查。

14 脚癣的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并结合实验室查菌检查,足癣的诊断并不难。

1皮疹发生于足底、足缘、足弓和趾间及趾屈侧面。

2常于复季发病或加重,冬季减轻。

3皮疹形态分为水疱型、糜烂型、鳞屑型三种类型。各型可互相转化,也可同时存在,不过某一时期常以其中一型的表现为主。

(1)水疱型:多发于足弓和趾侧。表现为群集或散在分布的深在性小水疱,如粟粒大小,疱壁一般比较厚,破溃或吸收后有少许鳞屑。自觉瘙痒明显,常因搔抓或自行用针挑水疱而继发感染。

(2)糜烂型:发生于趾间,尤以第三、四趾间最常见。表现为局部表皮湿润,浸渍发白,自觉剧痒。常因搔抓摩擦,表皮破损剥落而露出潮红的糜烂面,此时则瘙痒并有灼热疼痛感,分泌物有特殊臭味。本型也容易因搔抓而继发感染。

(3)鳞屑型:发生于足底、足缘。表现为角化过度,干燥,粗糙,脱屑,基底淡红。自觉微痒或不痒。冬季则皲裂疼痛。

4病程缓慢,通常多年不愈。

5可作真菌直接镜检或真菌培养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15 鉴别诊断 151 掌跖脓疱病

掌跖脓疱病损害始于指、掌部和趾跖部,或掌、跖同时患病。手部以掌中或鱼际部为重,足部则以足跟和足弓为多。在红斑基础上发生小而深的脓疱,或先为水疱而后为脓疱。反复发作,时轻时重,除瘙痒外痛感明显,无全身症状,皮损真菌检查为阴性。

152 进行性对称性红斑角化病

进行性对称性红斑角化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好发于手、足背部和四肢伸侧,常有轻度瘙痒,局限于双足时需与足癣鉴别,该病皮损为边缘鲜明的红斑,伴有角化过度和鳞屑,有时边缘色素加深,皮屑中查不到真菌。

153 湿疹

湿疹局限于足部的湿疹有时与足癣很相似,但湿疹多对称,急性期渗液较多,慢性期边界也不清楚,真菌检查可鉴别。但有时足癣可合并湿疹。

16 脚癣的治疗 161 局部治疗

根据脚癣临床不同病型表现,分别对症治疗:

(1)对汗疱型或有轻度浸渍糜烂,有少量分泌物者,可于每天早晚用1∶6000或1∶4000高锰酸钾溶液或3%醋酸铅溶液浸泡或湿敷,每次20~30min(水疱可在无菌处理下刺破),浸泡后用消毒布巾拭干。然后选用以下药剂外涂,如苯甲酸/水杨酸/碘/碘化钾/薄荷脑 (复方苯甲酸酊)、Castellan涂剂、5%鱼石脂、3%水杨酸、10%硫磺泥膏,或市售成药,如2%克霉唑霜、特比萘芬霜、联苯芐唑霜等(任选一种),慎用 性强药剂。

(2)对渗液较多的糜烂型可选用上述的高锰酸钾溶液或用达里波液浸泡或湿敷,有继发细菌感染者可酌加01% 依沙吖啶(利凡诺),渗出停止,糜烂面减轻后可参用上述汗疱型泥膏,半量怀氏酊或市售的抗真菌霜剂。

(3)对趾间型可参照汗疱型治疗。

(4)对鳞屑角化型,由于患病病程长,治疗需要耐心。开始采用抗真菌作用和剥脱作用较强的酊剂(需渗透力强些)如复方土槿皮酊或全量的苯甲酸/水杨酸/碘/碘化钾/薄荷脑(复方苯甲酸酊),也可用10%~30%醋酸浸泡双足,每次20~30min。待角化过度明显减轻后,改用作用相对较弱的软膏外搽,如半量的复方苯甲酸软软膏或10%~20%的尿素软软膏等,以巩固疗效和恢复正常的皮肤屏障功能。

162 系统治疗

对于局部治疗疗效不佳或皮损范围较广泛者,可短期口服抗真菌药物如伊曲康唑、氟康唑、特比奈芬等配合治疗,一般1~2周即可。

163 中医治疗 1631 (1)辨证分析

足癣多因风湿热生虫,邪毒下注足部所致,也可由接触染毒而得。本病的治疗主要采用外治法,若水疱型或糜烂型继发感染者,则多属湿热,此时则宜结合辨证治疗,治疗方法为清热解毒利湿。

1632 (2)辨证论治 16321 ①证见

可见有水疱型或糜烂型足癣之皮疹表现。因患者搔抓、磨擦或自行用针挑水疱,或治疗不当,而见局部红肿,或有脓疱,糜烂,渗液,灼热疼痛感,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触痛,伴有恶寒、发热,全身不适,倦怠乏力,口干口苦,小便黄赤,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或黄腻,脉弦数或滑数。(本证即水疱型或糜烂型足癣继发感染者)

16322 ②治法

清热解毒利湿

16323 ③方药 163231 A主方

龙胆泻肝汤(李东垣方,录自《古今医方集成》)合萆薢渗湿汤(高秉钧《疡科心得集》)加减处方:萆薢、泽泻各15克,龙胆草、车前子、黄柏各12克,山栀子、木通各9克,金银花、生薏苡仁、鱼腥草各30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12~15克(后下)。湿毒较重者加土茯苓30克。

163232 B中成药

a龙胆泻肝丸,口服,每次6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b鱼腥草注射液,每次4毫升,肌肉注射,每日2次。

c双黄连注射液,每次36克,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毫升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

16324 ④分型治疗

A对糜烂型或水疱型而继发感染者,必须先控制感染。内治法见辨证论治方药,外治宜外洗或湿敷:可用马齿苋、蒲公英、野菊花、救必应、金银花叶、九里明(单味各60~120克,复方则各15~30克),或用皮肤外洗二方,水煎外洗或湿敷。待感染控制后,再根据皮疹之表现,选用上述方法治疗。

对汗疱型或急性期有水疱糜烂及分泌物时,宜每天早晚用土大黄或黄精或马齿苋煎水,5%明矾水作湿敷,或用马齿苋60g,黄柏20g,苦参20g煎水浸泡,每天2~3次,每次1~2h。夜间外用10% 堿式没食子酸铋(代马妥,次没食子酸铋)氧化化锌化锌油调匀外涂。待炎症消退,腐烂完全平复后,每天选涂土槿皮酊或中药醋剂。

B鳞屑型可选用藿黄浸剂、醋泡方、鹅掌风浸泡方或白醋浸泡,较轻者可用六一散加明矾粉外掺患处。较重者可用二可选用5%~10%硫黄软膏、雄黄软膏或红油膏等外涂。并选用各种癣药水外搽,如宝岛癣水、复方土槿皮酊、普癣水等。矾汤、皮肤外洗二方或苏蒲洗方,水煎浸洗后,再外扑足癣粉。

对轻度鳞屑角化型者,先用苍肤水剂(苍耳子15g,地肤子15g,土槿皮15g,蛇床子15g,苦参15g,百部15g,枯矾6g,水3000ml),煮沸20min后待温浸泡15~20min,每天1~2次,或于洗脚水中加入适量食醋浸泡,然后外用市售一般脚癣药膏。

C对手足多汗者,应于局部损害减轻后(无糜烂、渗液及明显的角化鳞屑)每天用5%明矾或干葛水剂(干葛30g,明矾15g,水1000ml,煎水洗泡),或黄柏、生地榆等量煎水洗泡,每天1次。

足癣治愈后,仍应坚持每周搽药1~2次,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平时应勤洗脚(特别应注意洗到每个趾间),勤换鞋袜,使其经常保持干燥。足汗较多者可在鞋内撒些枯矾粉、乌洛托品等粉剂以起到止汗作用,如患者同时患有甲癣则应一并治疗。

17 预后

鳞屑角化型脚癣,病情顽固,难以治愈。

18 脚癣的预防

注意局部卫生,袜宜常用肥皂水洗、晒,不宜穿着胶鞋或塑料底鞋、靴,勿用公用拖鞋或脚布,治疗手足多汗和汗疱。鞋宜常晒或以棉球浸甲醛(福尔马林)置鞋内密封24~48h,有灭真菌效果。经继发细菌感染者除局部治疗后,可酌用抗菌剂。

19 相关药品

高锰酸钾、醋酸、苯甲酸、水杨酸、碘化钾、薄荷脑、复方苯甲酸酊、鱼石脂、硫磺、克霉唑、特比萘芬、联苯芐唑、依沙吖啶、复方土槿皮酊、复方苯甲酸软膏、尿素、尿素软膏、伊曲康唑、氟康唑、特比奈芬、大黄、氧、氧化锌、氧化锌油、蛇床子、乌洛托品

足癣相关药物 手足癣

s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手足癣是一种临床极为常见的发生于足和(或)手部的皮肤癣疾。由致病性丝

足癣

名称:脚癣英文名称:tineapedis别名:皮癣菌病;足癣分类:皮肤科真菌性皮肤病浅部真菌病ICD

皮癣菌病

名称:脚癣英文名称:tineapedis别名:皮癣菌病;足癣分类:皮肤科真菌性皮肤病浅部真菌病ICD

脚癣

名称:脚癣英文名称:tineapedis别名:皮癣菌病;足癣分类:皮肤科真菌性皮肤病浅部真菌病ICD

足癣药水

脚是人体非常重要的部位,人们要正常活动都离不开脚。而脚部皮肤也是非常敏感的,如果平时不勤洗脚的话,就非常容易出现脚部皮肤病。脚部皮肤病的类型特别多,不同的皮肤病表现出来的症状以及具体的治疗措施都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大家去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那么,脚部皮肤病到底有哪些呢?

space

1、足癣

足癣俗称“脚气”,是最常见的皮肤病之一,但也是最让人困扰的一种足部皮肤病,它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潮湿、闷热的时候容易发,主要表现为脚痒、脱皮、水疱等,临床上常分为角化过度型,浸渍糜烂型,水疱型,丘疹鳞屑型等。抗真菌治疗有效。平时要勤换鞋袜,勤洗脚,保持鞋袜透气,才能防止复发。

2、湿 疹

湿疹是过敏引起的皮肤病,全身都会发,脚上当然不例外,常与食物、灰尘、鞋子颜料、胶水等过敏刺激有关,分急性和慢性,急性常有红斑、渗液,慢性主要是增厚及脱屑。湿疹常常双足对称发生,境界不清,真菌镜检阴性。口服抗过敏药及外用卤米松等有效,有时与足癣不易区分,有时湿疹可合并足癣,自己切勿乱用药,应至医院就诊治疗。

3、汗疱疹

春夏季易发,与环境过敏及精神因素等有关,表现为密集深在性小水疱,瘙痒剧烈。调节情绪、避免刺激、抗过敏治疗及外用激素药膏有效。

4、跖疣

跖(读zhi,第二声)疣是发生在足底部的寻常疣,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病毒)感染引起,老百姓俗称“刺瘊”“瘊子”“千日疮”。跖疣具有传染性,主要是自身传染,长了一个之后很容易变成三五个,甚至更多。冷冻治疗效果较好,不留疤痕,也可以用激光、手术、干扰素、药物腐蚀等。

space

5、鸡眼

鸡眼是足部皮肤长期受压和摩擦引起的圆锥状角质增生,行走较多、脚骨异常的人较易发生,摩擦和压迫是主要诱因。很多人对鸡眼和跖疣傻傻分不清,其实很容易分别:鸡眼是圆形蜡**的丘疹,中央可见硬的角质芯;跖疣表面粗糙,常有散在黑点。鸡眼可以用手术剜除、冷冻或鸡眼膏治疗。穿软底鞋子,避免挤压是关键。

6、胼胝(pián zhī)

俗称老茧,也是足底皮肤受压或摩擦引起,成片的角质层增厚,不像鸡眼那么疼痛,胼胝通常没有症状,可以用热水泡脚后自己修剪去除。

7、丹毒

丹毒是一种累及真皮浅层淋巴管的感染,主要致病菌为A组β溶血性链球菌,细菌常从足癣所致的微小皮肤伤口入侵,继而发生感染。常伴有畏寒、寒战、发热,不仅足背累及,且很容易蔓延至小腿伸侧,表现为红肿热痛。青霉素类药物治疗有效,疗程较长,需10~14d,治疗期间尽量卧床休息,抬高患肢,有足癣的应抗真菌治疗,防止丹毒复发。

8、癣菌疹

癣菌疹是皮肤对足癣等感染时释放的真菌抗原表现出来的急性过敏反应,瘙痒剧烈,短时间内会蔓延到远处部位,应该立即去医院就诊,抗过敏治疗为主,有时需使用小量激素才压得住病情。

space

9、丘疹性荨麻疹

与昆虫叮咬有关,夏秋季穿着衣物较少时容易发,足部离地面近,尤其是调皮的小朋友,更容易被昆虫叮咬,表现为红斑、丘疹,伴瘙痒,有时候有水疱,需要与水痘鉴别。口服抗组胺药及外用炉甘石洗剂,避免搔抓。

某秘方膏药就能治好的,需要医院寻找病因,对症治疗。

刚开始由于蚊虫叮咬,出现水疱,这叫虫咬皮炎,是对蚊虫的毒液过敏引起来的疾病,可以口服抗过敏药物,外用激素类药膏。如果抓破出现糜烂并且持续了这么长时间,还应该考虑创面感染的问题,可以外用百多邦软膏抗感染,同时应用派瑞松乳膏减轻炎症,口服抗过敏药物如(开瑞坦片、左西替利嗪片)

皮肤干燥、皮肤过敏、局部刺激、真菌感染等都会导致脚背很痒,在饮食上要注意维生素B的补充,还要减少辛辣刺激食物和易过敏食物的摄入。

导致人类脚背很痒的原因有很多皮肤干燥就是重要原因之一,在平时经常用过热的水烫脚或者使用足浴盐以及中药清洗,双脚都会导致脚背的皮肤过于干燥,这时就会有皮肤瘙痒的症状出现,除此以外脚背上的皮肤接触了过敏原或者是用了容易导致过敏的食物和药物,都会有瘙痒的症状出现,这时不但脚背皮肤会瘙痒,全身的皮肤都可能会出现痛痒的症状。

局部刺激也是导致脚背很痒的重要原因,比如穿的袜子或者鞋子摩擦皮肤,这就是袜子,鞋子的材料不好导致皮肤过敏等都会导致脚背上的皮肤出现炎症或者红肿疼痛瘙痒等不适症状会影响皮肤健康。脚背出现真菌感染时也会出现很痒的情况同时会有红斑,脱皮,脱屑以及渗液等多种不适症状出现,这是必须要进行抗真菌治疗,只有把真菌消灭以后,脚背的皮肤才能恢复健康。

脚背很痒,应该根据原因作对症的处理,如果是脚背皮肤干燥,就要及时涂抹一些能滋养肌肤的护肤品,也可以减少热水烫脚和中药清洗的频率,如果是局部过敏则要减少皮肤与过敏原的接触,另外在饮食上还要注意食物的摄入不要吃那些易过敏食物,以免引发身体过敏,导致脚背皮肤瘙痒。

脚背很痒时还要多补充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因为人体内维生素B不足的时候,皮肤就会出现多种不适症状,会让皮肤表面出现炎症或者瘙痒的情况,会影响皮肤健康。另外还要减少辛辣刺激食物的摄入,这些食物具有很强的刺激性,食用后会让脚背发痒的症状加重,对病情恢复不利。

这是慢性湿疹,中医称与湿热下注有关系。需要从饮食控制、皮肤护理和药物治疗方面来改善,建议参考以下方案:

一、少吃辛辣、油腻和海物,多吃蔬菜,加强身体的排毒能力。

二、针对局部做好护理,平时可用黄金油或醇膜护理皮肤,也可抹尿素软膏。同时口服些抗阻胺类药物。如果能配合中药调理,综合调理更为理想。

三、忌熬夜、暴饮暴食,改善不良生活习惯,方可获得根本改善。

祝你身体早日康复!!!

引起脚背皮肤变黑的原因可能有:

一、日晒,紫外线能刺激皮肤中的黑色素,引起皮肤变黑、起皱、老化。

二、遗传因素,遗传基因是导致皮肤变黑常见的因素。

三、缺乏维生素,维生素的缺乏会导致衰老的细胞不能及时脱落,出现色素沉着。

四、皮肤干燥,皮肤过度缺水,外部看起来皮肤变黑、变粗糙。

想要预防皮肤变黑,平时注意规律作息,不熬夜,不吸烟,少喝酒,饮食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出门要注意防晒。

脚癣是真菌感染引起的,有传染性,水疱主要出现在趾腹和趾侧,最常见于三四趾间,足底亦可出现,为深在性小水疱,可逐渐融合成大水疱,脚癣很痒可能出现糜烂,渗液,或者细菌感染出现脓包。那么得了脚癣怎么办?为什么会长脚癣?

1、脚癣的治疗方法

1、脚癣的日常护理方法

11、预防感染。穿透气性好的鞋和袜,保持足部干燥;容易出脚汗的人宜穿棉线袜,不宜穿不透气的尼龙袜和胶鞋,同时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天天洗脚、勤换袜子,保持鞋袜干燥。

12、防止传染。注意个人卫生与公共卫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不要穿别人的鞋和袜,洗脚盆要一人专用;足癣患者的袜子洗涤时应尽量与其它衣物分开,最好用开水烫过或在日光下暴晒;避免到不清洁的浴池、游泳池洗浴和游泳;不在公共游泳池、浴池、健身房等地方赤足行走;避免使用公共剪刀、指甲钳剪病甲。

13、积极治疗。关键在于积极治疗原发的活动性癣病灶。手足癣在治疗上比较复杂,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甚至不同个体选用何种药物没有统一的规定,此外,不同个体出汗情况及对癣菌的易感性不同。

2、泡脚的治疗的方法

盐姜水除脚臭:准备几片姜,然后和适量的盐放一起,加水煮沸,煮好之后放凉至适宜的温度,然后洗脚,搓脚部几分钟,可以起到除脚臭的作用,同时也有助缓解脚部疲劳。

高锰酸钾治疗脚气:准备适量的高锰酸钾水,然后每个月都使用其泡脚一次,可以防止脚气病再发。首先,准备半盆温水,然后加入两粒高锰酸钾,水会变成粉红色,然后泡脚3到5分钟。

无花果叶治疗脚气:准备几片无花果叶,然后加水煮大约10分钟,将水放置至适宜的温度,再进行泡脚,每天两次,每次十分钟,通常进行三到五天即可。

3、脚癣治疗的小偏方

31、犯有多年的脚气,可用牙膏涂搽,效果十分灵验。

32、绿茶含有鞣酸,具有抑菌作用,尤其对治疗香港脚的丝状菌有特效。

33、用食醋将雪花膏调成糊状,涂于患处,随配随用,轻者1次,重者2~3次可愈。

34、用冰硼散3支,六一散1包,拌匀,晚上将脚冼净擦干后,用药干搽患处。一般3在左右可见效。

35、风油精。先将患脚洗净,揩干,再用风油精洽搽患处,每天1~2次,一般次数便可见效。

36、取麦饭石1000克,加开水2000克浸泡,每天用此水擦洗脚气或痤疮、湿疹、痱子等疾患处,有显着疗效。

2、日常该预防脚癣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脚部清洁干燥,勤洗鞋袜。

2、脚汗多的人,要积极治疗多汗症。尽可能地不穿尼龙或纯毛袜,保持鞋内干燥。更不能穿透气性不好的鞋,如塑料鞋、橡胶鞋。

3、不用宾馆、旅店等公共场所提供的公共拖鞋、浴巾、脚盆,尽可能地使用一次性拖鞋、毛巾等卫生洁具。

4、有条件的家庭,应尽可能地提倡卫生洁具分开,一人一具,单独使用。

5、尽量减少与酸性、碱性物质的接触,避免因酸性或碱性物质对脚部皮肤的刺激。

6、已患各种真菌类疾病的患者,特别是脚癣患者,应及时治疗已患的疾病,避免进一步传染。

3、脚癣形成的原因

脚癣对很多人都不陌生,痛、痒的时候要人命,使用过很多方法,但也无法根治,严重的影响生活,那么怎么会有如此多的人患此疾病呢由多种原因引起,不良的卫生习惯,长时间脚在鞋里得不到放松,鞋质量有问题,但主要是真菌引起。

足癣是由致病性真菌引起的足部皮肤病,具有传染性。足癣在全世界广为流行,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更为普遍。在我国,足癣的发病率也相当高。人的足底和趾间没有皮脂腺,从而缺乏抑制皮肤丝状真菌的脂肪酸,生理防御机能较差,而这些部位的皮肤汗腺却很丰富,出汗比较多,加之空气流通性差、局部潮湿温暖,有利于丝状真菌的生长。此外,足底部位皮肤角质层较厚,角质层中的角蛋白是真菌的丰富营养物质,有利于真菌的生长。

足癣的发病还与生活习惯有关。有些人不注意足部清洁卫生和鞋袜的情况,为真菌提供了良好的孳生场所。

因此,一定要注意清洁卫生,一定要保持皮肤干燥,脚不要在水里泡,长期在水里工作的人群更要引起重视。不要随意穿别人的鞋,洗脚盆和擦脚的毛巾也要分开使用,避免传染给其他人,不要长时间穿着不透气的鞋,这会让疾病更严重。

4、脚癣的病因

足癣是由致病性真菌引起的足部皮肤病,具有传染性。足癣在全世界广为流行,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更为普遍。在我国,足癣的发病率也相当高。人的足底和趾间没有皮脂腺,从而缺乏抑制皮肤丝状真菌的脂肪酸,生理防御机能较差,而这些部位的皮肤汗腺却很丰富,出汗比较多,加之空气流通性差、局部潮湿温暖,有利于丝状真菌的生长。此外,足底部位皮肤角质层较厚,角质层中的角蛋白是真菌的丰富营养物质,有利于真菌的生长。

妇女在妊娠期间,由于内分泌的变化,引起皮肤抵抗真菌感染的能力下降,易患足癣。肥胖者因趾间潮湿,汗液浸渍易患足癣。足部皮肤受外伤,破坏了皮肤的防御功能,也是诱发足癣的因素之一。糖尿病患者由于缺乏胰岛素导致物质代谢紊乱,皮肤含糖量增加导致抵抗力下降,也易患足癣。滥用抗生素,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使皮肤正常菌群失调,也会增加足癣的易感性。

足癣的发病还与生活习惯有关。有些人不注意足部清洁卫生和鞋袜的情况,为真菌提供了良好的孳生场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69856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7
下一篇2023-12-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