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脚出现的调理反应解析

泡脚出现的调理反应解析,第1张

泡脚是一种很好的养生方式, 用热水泡脚,有助于解乏,能促进人的睡眠,泡脚还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驱除寒冷,促进代谢,最终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然而泡脚也需谨慎,有些情况下泡脚,只会危害健康!

1、太饱太饿时都不宜泡:

吃的太饱或是太饿的时候,一定不要泡脚,因为泡脚会使全身血液循环变快,易引发头晕不适的症状。餐后半小时内也不适合泡脚,会使胃部血液的供给受到影响。

2、脚气患者要小心感染:

患有脚气者,或是严重到起疱时,用热水泡脚是很不好的,极易导致伤口感染。此外足部有炎症、皮肤病,皮肤烫伤或外伤者也不适合泡脚。

3、婴幼儿没必要泡脚:

因小孩本就易发热,上火。若用较偏热的水泡脚、发汗,只会热上加热。尤其是婴幼儿,所能承受的温度本就不高,稍高一些的水温就易烫伤其柔嫩的皮肤。所以也不建议用热水泡脚。

4、老人泡脚不要泡太久:

若老年人泡脚的时间太长,极易导致出汗、心慌等不良现象。因此老人最好是临睡前泡脚20分钟左右即可。

5、糖尿病人要留意水温:

因糖尿病患者末梢神经是无法正常感受外界温度的,就算水温特别高,也感觉不到,因此极易被烫伤,还极可能会诱发其他更严重的后果。

6、特殊人群泡脚时间长致晕厥

如低血压、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患者以及经常头晕的人,都不适合用过热的水泡脚或泡温泉太久。由于用热水泡脚或泡温泉后, 人体血管会扩张,极易使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出现缺血缺氧,从而会加重有心脏病、低血压人群的发病率。

人的双脚上存在着与各脏腑器官相对应的反射区,当用温水泡脚时,可以刺激这些反射区,促进人体血液循环,调理内分泌系统,增强人体器官机能,取得防病治病的保健效果。同时热刺激会使足部微循环加快,使得水中的药物成分快速地被吸收,直接进入人体血液循环,使泡脚治病的效果更胜于口服给药。

我国传统中医理论早就有“一年四季沐足:春天洗脚,开阳固脱;夏天洗脚,暑热可祛;秋天洗脚,肺润肠蠕;冬天洗脚,丹田湿灼”的记载。但是泡脚有益的前提是正确地泡,包括水温、时长等等。此外泡脚也不是百无禁忌的,一些特殊人群和某些特殊情况下不宜泡脚。

正确泡脚方法:

一、选对泡脚桶

既然是泡脚,就要体现出一个“泡”字来。“泡”在这里体现是,水要多,热量要够,时间要长。不能随便拿一个盆放点水就行。那样起不到作用,最多也就是洗脚,而不是泡脚。

正确的选择是,买一个比较深的木桶,要能把小腿整个放进去的那种。选择木桶,比较容易保温更贴近自然。

二、多准备些热水

市场上卖的泡脚桶,没有加温设备,这样,我们在泡脚的时候,有时感觉水凉了,不得不往里加热水,所以泡脚前需要你多准备些热水备用。

三、有效确认泡脚效果

怎样算是泡好脚了呢?

那就是泡到你的后背感觉有点潮,或者额头出汗了,就算是泡好脚了。

注意,千万不要出大汗。因为汗为心之液,出汗太多会伤心,只要出微汗就可以了,说明你的经络上下贯通。这也是证明你经络是否通的一个办法。

因此,你的冬季泡脚方法正不正确关系的泡脚效果,你准备好冬季泡脚了吗?3大泡脚方法才有效。

男人们为什么大多都脚臭?

1

潮湿的环境

脚掌是个多汗的环境。脚掌每平方厘米有600多个汗腺,比身体其他部位多出2~4倍。总共约有二十五万多个汗腺一天可以分泌将近500毫升的汗水。汗液里除含水分、盐分外,还含有乳酸及尿素。当水分含量高的时候非常有利於细菌及霉菌的大量滋生繁殖。

2

闷热密闭的空间

当鞋穿的很紧密,通风透气性不佳时,除了会造成水份的增高外,皮肤表面的PH值会产生变化,由原本的PH44升高到PH7左右,而且会放出二氧化碳气体,这样的环境最适合脚底某些细菌的生长。

3

霉菌的繁殖

闷热潮湿的环境会使霉菌生长,形成脚臭,俗称香港脚。香港脚的症状非常多样化,并非所有的香港脚都有臭味,最容易产生脚臭的香港脚型式,就是在趾腱间,产生皮肤湿湿烂烂型的香港脚,脚臭最为严重。

4

过厚的老旧角质

过厚的老旧角质,在汗水的浸润下,会变成细菌及霉菌所需的营养来源,促进细菌、霉菌的增生繁殖,恶化脚臭的形成

需看考体质! 具体问题如下:

1、平日是否容易感冒、出汗,夜间盗汗、做梦,手掌心、脚底心容易出汗?

2、一年四季是否手脚发冷?

3、室内温度如何?如果泡脚水的温度高于室温太大,那是自然因素。因为直接接触热传递所致。

若是符合以上1、2,则说明以后可以多多泡脚,可以两脚相搓,那是肾经起始部位-涌泉是也!

另外,脚底丰富神经,脚底包含全身脏腑器官。

总之,是效果不错呢,还是泡脚水太高(>50℃),两者均有吧。但是,时时泡脚长寿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70227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7
下一篇2023-12-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