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的背部像什么?

骆驼的背部像什么?,第1张

骆驼的背部像两座山峰。

骆驼驼峰里面其实主要储存的就是一些脂肪,因为骆驼这种动物是在沙漠中行走的,而在沙漠中是缺少食物和水的,所以在行走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充足的食物那么骆驼就会通过分解这些驼峰里面的脂肪来提供身体所需要的养分和水,从而能够让它们走过沙漠。

骆驼分为单峰和双峰骆驼。骆驼的躯体是比较高大的,体毛一般呈现出褐色,骆驼这种动物的特点是极能忍受饥渴,即便是在没有水的条件下,依旧能够生存两个周左右,而没有食物甚至能够生存一个月。

关于骆驼的比喻句

1、那一峰峰骆驼像连绵起伏的高山,在黄沙的朦胧中,若隐若现,带着无限的神秘。

2、一峰峰骆驼,在大漠的孤烟中慢慢移动着身影,像小舟在大海里航行,乘着风,迎着浪。

3、骆驼的眼睫毛是双重的,当风起沙扬的时候,双重的眼睫毛像卫士似的,将沙挡住,不使它吹进眼里。

骆驼

骆驼(luotuo)(Camelus)脊椎动物,哺乳纲,偶蹄目,骆驼科。头较小,颈粗而长,弯曲如鹅颈。躯体高大,体毛褐色。眼为重睑,鼻孔能开闭,四肢细长,蹄大如盘,两趾、跖有厚皮,都是适于沙地行走的特征。尾细长,尾端有丛毛。背有1~2个较大驼峰,内贮脂肪。胃分3室(缺少瓣胃),可以反刍。性情温顺,常单独活动,食粗草及灌木。寿命约30年。骆驼有两种:具有1个驼峰的,称为单峰驼(Cdromedarius),主要分布于阿拉伯半岛、印度及非洲北部;具有2个驼峰的,称为双峰驼(C.bac-trianus),体长约3米,高2米以上,前后两峰相距约05米。绒毛发达,颈下也有长毛。上唇分裂,便于取食。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新疆柴达木盆地、甘肃和内蒙古;中亚细亚等地也有分布。我国现尚有少数珍贵的野生双峰驼,体较大,四肢较短。骆驼颇能忍饥耐渴,每饮足1次水,可数日不喝水,仍能在炎热、干旱的沙漠地区活动。由于它们鼻内有很多极细而曲折的管道,平时管道被液体湿润着,当体内缺水时,管道立即停止分泌液体,并在管道表面结出1层硬皮,用它吸收呼出的水分而不致散失体外;在吸气时,硬皮内的水分又可被送回体内。水分如此在体内反复循环被利用,故能耐渴。骆驼除可被用作驮、骑外,还可拉车,素有“沙漠之舟”的美称。毛、皮、肉、乳、粪等也均可利用,是沙漠戈壁地区人民和地质勘探、考古工作者不可缺少的得力运输工具。近年,还用作耕地、拉耙打草和拉机钻井等。

参考资料:

http://2111538012/RESOURCE/CZ/CZSW/SWTS/JXBKQS2/7730_SRHTM

骆驼简介

骆驼体毛一般为褐色,也有浅黄、灰白等色型;头顶生有簇毛,体毛蓬松而长;驼峰肥大而丰满,夏季脱毛后还残留一道厚毛;四肢更为粗壮,蹄宽而扁。有双峰驼和单峰驼两种。双峰驼曾在我国北方广泛驯养,至今在内蒙古和西北地区仍然能够见到。过去很长时间曾作为口外与京城之间贸易的主要交通工具,素有“京华之舟”的美誉。单峰驼有人认为也曾分布于我国的新疆一带,但现在仅见于阿拉伯半岛、印度和非洲北部等地。它的体毛较短,寿命可达50年。

骆驼的胃里有水囊,能贮存很多水;骆驼的两座高高的驼峰,可储存有100多千克脂肪,必要时可以转变成水和能量,维持骆驼的生命活动。因此,在沙漠里,可以一连三四十天不吃不喝,适于长途跋涉。家骆驼成为人类在沙漠中的主要交通工具。由于骆驼在行走或跑步的时候,同时伸出左侧或右侧的前后腿,所以人骑坐在上面会觉得很不稳定。

骆驼是沙漠地区的交通运输工具。世界上有双峰驼和单峰驼,它们的最明显的区别,就是驼峰的数目不同。我国产的双峰驼,背脊上有前后两个马鞍一样的驼峰。平时我们看到的大都是家骆驼,它们的祖先是野骆驼,生活在新疆、甘肃、青海、内蒙古等沙漠地区,它同家骆驼的区别是:驼峰矮小,腿细长,全身的毛短,颜色淡黄。由于野骆驼的数量十分稀少,已被我国列为一级保护动物。

它们在沙漠中长途行走时,常常又饿又渴,这时驼峰的脂肪便会分解,供给骆驼体内所需要的营养和水分。骆驼在缺水的沙漠里能耐渴,是由于它平时喝水少,一喝就能在10分钟内喝下100多升水;同时排水少,在夏天一天只排出一升左右尿,而且不轻易开口,防止体内水分外出,所以在夏天的沙漠中,它可以8天不喝水也不会干死。

骆驼善于走沙漠,因为它有两对奇特的脚掌,掌下生着宽厚的像弹簧一样的肉垫,走路时脚趾在前方叉开,这样,在沙面上走路不会陷到沙窝里去。它在旅行中,将头抬得高高的,眼睛不会被地面上阳光反射的高热所灼伤。骆驼的长睫毛的眼睛,自动开闭的鼻孔,长满密毛的耳朵,都能使它免遭风沙的袭击……

四腿长长脖子弯,背上驮着两座山,一次吃饱水和草,几天不饿口不干,驮着重担走沙漠,不怕烈日和风寒。

骆驼背部隆起像山峰状的部分,里面储藏了大量脂肪,可供维持正常行动,因此骆驼可以较长时间不吃食物。同时集中聚集在一处的脂肪,可以使骆驼的体温保持恒定,而不会使身体各处过度发热。

驼峰中贮存的是沉积脂肪,不是一个水袋。而脂肪被氧化后产生的代谢水可供

骆驼生命活动的需要。因此有人认为,驼峰实际存贮的是“固态水”。经测定,1g脂肪氧化后产生11g的代谢水,一个45kg的驼峰就相当于50kg的代

谢水。但事实上脂肪的代谢不能缺少氧气的参与,而在摄入氧气的呼吸过程中,从肺部失水与脂肪代谢水不相上下。这一事实说明,骆峰根本就起不到固态水贮存器

的作用,而只是一个巨大的能量贮存库,它为骆驼在沙漠中长途跋涉提供了能量消耗的物质保障。

骆驼的瘤胃被肌肉块分割成若干个盲囊即所谓的“水囊”。有人认为骆驼一次

性饮水后胃中贮存了许多水才不会感到口渴。而实际上那些水囊,只能保存5~6L水,而且其中混杂着发酵饲料,呈一种粘稠的绿色汁液。这些绿汁中含盐分的浓

度和血液大致相同,骆驼很难利用其胃里的水。而且水囊并不能有效地与瘤胃中的其他部分分开,也因为太小不能构成确有实效的贮水器。从解剖观察,除了驼峰和

胃以外,再没有可供贮水的专门器官。因此可断定,骆驼没有贮水器。

骆驼是骆驼科,骆驼属的动物,只有两种。生活在沙漠边缘的人类早在公元前3000年已经开始驯养骆驼,作为役畜,以供驮运和骑乘,有许多国家有倚赖骆驼为生的骆驼牧民,甚至有骆驼骑兵。单峰骆驼毛短,主要生活在北非洲和西亚洲、印度等热带地域,生活在沙漠地带的牧民以骆驼奶甚至骆驼血作为食物,全世界只有1400万头,全部是家畜。19世纪末澳大利亚曾从非洲引进部分单峰骆驼,后来由于不再应用役畜,只向中东出口,大约有3200头散落到澳洲沙漠重新野化。双峰骆驼毛长,耐寒,春季脱毛,主要生活在中亚和中国西北、蒙古。大约只有120万头,20世纪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发现野骆驼,可能是双峰骆驼的祖先,大约有1000头,中国政府已将这一带划为野骆驼自然保护区。骆驼的平均寿命可长达30-50年。

骆驼的平均寿命可长达30~50年。成年骆驼到肩膀身高185米(6英尺),到驼峰身高可达215米(7英尺)。一般骆驼的速度 145~16公里/小时 。阿拉伯骆驼适应深深的沙土地和酷热的天气。它能驮运400磅(180公斤)重的货物每天走上40英里(64公里)的路程,连续走4天;用于比赛的骆驼速度可达每小时8英里(13公里)。冲刺速度可达40英里/时,长途持续速度可达25英里/时。这种骆驼的毛发很短,像羊毛,体格较瘦弱,它们比双峰骆驼更加温顺,也更加容易驯化。但到12月份的公驼发情季节,人们发现,在这个季节公驼追赶母驼或追逐骑马人的速度,远远超过平时的速度,每小时可达70~80公里,一般的骏马根本赶不上它。[1]编辑本段外形特征

骆驼头较小,颈粗而长,弯曲如鹅颈。躯体高大,体毛褐色。眼为重睑,鼻孔能开闭,四肢细长,蹄大如盘,两趾、跖有厚皮,都是适于沙地行走的特征。尾细长,尾端有丛毛。背有1~2个较大驼峰,内贮脂肪。胃分3室(缺少瓣胃)第一个胃能贮水,可以反刍。性情温顺,常单独活动,食粗草及灌木。寿命约30年。骆驼有两种:具有1个驼峰的,称为单峰驼(Cdromedarius),主要分布于阿拉伯半岛、印度及非洲北部;具有2个驼峰的,称为双峰驼(C.bac-trianus),体长约3米,高2米以上,前后两峰相距约05米。绒毛发达,颈下也有长毛。上唇分裂,便于取食。编辑本段器官作用皮毛骆驼的耳朵里有毛,能阻挡风沙进入;骆驼有双重眼睑和浓密的长睫毛,可防止风沙进入眼睛;骆驼的鼻子还能自由关闭。

这些“装备”使骆驼一点也不怕风沙。沙地软软的,人脚踩上去很容易陷入,而骆驼的脚掌扁平,脚下有又厚又软的肉垫子,这样的脚掌使骆驼在沙地上行走自如,不会陷入沙中。骆驼的皮毛很厚实,冬天沙漠地带非常寒冷,骆驼的皮毛对保持体温极为有利。骆驼熟悉沙漠里的气候,有大风快袭来时,它就会跪下,旅行的人可以预先做好准备。骆驼走得很慢,但可以驮很多东西。他是沙漠里重要的交通工具,人们把它看做渡过沙漠之海的航船,有“沙漠之舟”的美誉。骆驼是偶蹄目骆驼科骆驼属两种大型反刍哺乳动物的统称,分单峰驼和双峰驼。单峰驼只有一个驼峰,双峰驼又称大夏驼,有两个驼峰。骆驼四肢长,足柔软、宽大,适于在沙上或雪上行走。胸部及膝部有角质垫,跪卧时用以支撑身体。奔跑时表现出

它一种独特的步态,同侧的前后肢同时移动。具有两排睫毛以保护眼睛,耳孔有毛;鼻孔能闭合,视觉和嗅觉敏锐,这些均有助于适应多风的沙漠和其他不利环境。经过训练和恰当管理的骆驼性情驯顺,但也会发怒,尤其在发情期。发怒时口喷唾液,并会咬人、踢人,十分危险。骆驼原产于北美,约在4000万年前左右。后来其分布范围扩大到南美和亚洲,而在其产地则消失了。传统上骆驼被用作重要的驮畜。虽然双峰驼行进速度仅为每小时3~5公里,但能长时间地背负重物,每日可行50公里。单峰驼腿更长些,人骑坐时能保持每小时13到16公里的速度达18个小时。驼峰经解剖证实,驼峰中贮存的是沉积脂肪,不是一个水袋。而脂肪被氧化后产生的代谢水可供骆驼生命活动的需要。因此有人认为,驼峰实际存贮的是“固态水”。经测定,1g脂肪氧化后产生11g的代谢水,一个45kg的驼峰就相当于50kg的代谢水。但事实上脂肪的代谢不能缺少氧气的参与,而在摄入氧气的呼吸过程中,从肺部失水与脂肪代谢水不相上下。这一事实说明,骆峰根本就起不到固态水贮存器的作用,而只是一个巨大的能量贮存库,它为骆驼在沙漠中长途跋涉提供了能量消耗的物质保障。 骆驼的瘤胃被肌肉块分割成若干个盲囊,即所谓的“水囊”。有人认为骆驼一次性饮水后胃中贮存了许多水才不会感到口渴。而实际上那些水囊,只能保存5~6L水,而且其中混杂着发酵饲料,呈一种粘稠的绿色汁液。这些绿汁中含盐分的浓度和血液大致相同,骆驼很难利用其胃里的水。而且水囊并不能有效地与瘤胃中的其他部分分开,也因为太小不能构成确有实效的贮水器。从解剖观察,除了驼峰和胃以外,再没有可供贮水的专门器官。因此可断定,骆驼没有贮水器。编辑本段生活习性骆驼颇能忍饥耐渴,每饮足1次水,可数日不喝水,仍能在炎热、干旱的沙漠地区活动。[2]鼻孔能开闭,足有肉垫厚皮,适合在沙漠中行走,背有肉峰,内蓄脂肪,胃有三室,第一胃室有20~30个水脬,可以贮水,红血球可以大幅膨胀吸水来贮水,所以耐饥渴,可以多日不吃不喝,一旦遇到水草,可以大量饮水贮存。编辑本段分布数量虽然今天单峰骆驼仍约有1千3百万存活,但是野生物种已经濒于灭绝。用于家畜的单峰驼主要见于苏丹,索马里,印度及附近国家,南非,纳米比亚和博茨瓦纳。

传统理论认为现代骆驼的祖先4千5百万年前生活在北美,有可能体型巨大,没有脚趾,在大约3百万年前才横渡至亚洲,并进而达到中东和非洲。虽然骆驼曾统治北美一时,但在人类出现在美洲大陆不久后就随同其他曾生活在美洲的大部分物种一起消失了。在叙利亚中部发现的未知巨型单峰驼被认为生活在距今10万年前,令科学家重新审看现代骆驼的起源学说。双峰驼曾经分布广泛,但是只剩余约1千4百万,主要为家畜。估计约有1000只野生双峰驼生活在戈壁滩,以及少量生活在伊朗,阿富汗,哈萨克斯坦。澳大利亚中部有估计多至70万头野生化骆驼,它们是19世纪和20世纪初被引进作为运输用途的骆驼后代。这个种群数量以每年约11%的速度增加,由于侵占了饲养绵羊所需的有限资源,南澳大利亚政府已决定使用空中射杀的方法屠杀这些骆驼。少量引进的单峰和双峰驼在美国西南存活至20世纪。它们是从土耳其引进,曾经是美国骆驼部队试验的一部分,并被用于矿井驮畜。在项目结束后这些骆驼逃脱或者被释放。另外有23只双峰驼在淘金热期间被引进了加拿大。编辑本段骆驼奶骆驼奶的味道比牛奶略咸,奶油味更浓。据科学家分析,100毫升骆驼奶与等量牛奶的维生素C含量分别为3.8毫克与1.0毫克;1升骆驼奶含52单位的胰岛素,而等量牛奶的胰岛素含量仅为0.016单位。此外,骆驼奶的蛋白质含量与钙含量均高于牛奶,脂肪含量则低于牛奶。尤其特别的是,骆驼奶富含牛奶中缺少的乳铁传递蛋白和溶解酵素,这两种有杀菌作用的物质可强化人体的免疫系统。[3]编辑本段分类双峰驼双峰驼原产在亚洲中部土耳其斯坦、中国和蒙古。至少在公元前800多年就被人驯化了。但野外仍有野骆驼(野双峰驼)。据称,在中国塔里木至柴达木盆地间,向东至蒙古有栖居。常栖息在干旱地区,随季节变化而有迁移。野双峰驼的驼峰比家骆驼的小而尖,躯体比家骆驼的细长,脚比家骆驼的小,毛也较短。野双峰驼数量稀少,单独、成对或结成小群4~6只在一起,很少见12~15只的大群。双峰驼十分能耐饥渴,它们可以十多天甚至更长时间不喝水,在极度缺水时,能将驼峰内的脂肪分解,产生水和热量。而一次饮水可达57升,以便恢复体内的正常含水量。它们以梭梭、胡杨、沙拐枣等各种荒漠植物为食,吃沙漠和半干旱地区生长的的几乎任何植物(包括盐碱植物)。双峰驼比较驯顺、易骑乘,适于载重:在四天时间中可运载170~270公斤东西每天走约47公里路,它们的最高速度是约每小时16公里。雄驼多单独活动,繁殖期争雌殴斗激烈,多一雄多雌成群活动,可形成30/40只的大群。2年1胎1仔,孕期13个月。是世界级珍兽。繁殖期4~

5月,孕期12~14个月,雌骆驼每产一仔,很少两仔,4~5岁性成熟,寿命35~40年。双峰驼有两层皮毛:一层是温暖的内层绒毛,和一层粗糙的长毛外皮。两层皮毛会混合成团状脱落,可以收集并分离加工。双峰驼每年可产约7公斤毛纤维,其结构类似于羊绒。双峰驼的绒毛通常为2~8厘米长,可用于纺纱或针织品。单峰驼单峰驼是一种大型的偶蹄目动物,产于非洲北部、亚洲西部,亦有部分是来自非洲之角、苏丹共和国、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单峰骆驼在数千年前已开始在阿拉伯中部或南部被驯养。现时所知全球约有一千三百万头单峰骆驼已被驯养,大多是在西印度到巴基斯坦,再到伊朗至北非一带。它们原来的分布地已无未被驯养者,可是一些单峰骆驼后来传入澳大利亚,也有一些传入了美国,因此只有澳大利亚和美国的单峰骆驼是野生的。雄性单峰骆驼的上颚较软,使它们可以生出一个粉红色的袋子。在交配季节期间,这个袋子会吊在雄性单峰骆驼嘴的两旁,以吸引异性。单峰骆驼的睫毛很浓密,耳朵小而多毛。单峰骆驼的妊娠期长约12个月。通常它们一次只生一只小骆驼,成年骆驼会一直亲自照顾小骆驼,直到小骆驼18个月为止。雌性单峰骆驼在3~4岁后就性成熟,而雄性单峰骆驼在5~6岁后才性成熟。它们的寿命一般为25年,而最长可达50年。成年的单峰骆驼可长达10尺,高达6到7尺。它们一般重1000~1500磅。被驯养了的单峰骆驼可为人类提供奶和肉,也可用来装载货物或乘客。在埃及,很多警察骑着骆驼四处巡逻。单峰骆驼比双峰骆驼高,跑得更快,若有有人驾驭的话,可一直维持着时速13~14公里的速度。 除单峰驼和双峰驼外,还有四种生活在南美洲的类似骆驼的骆驼科动物:大羊驼(Llama)、阿尔帕卡羊驼(Alpaca)、原驼(Guanaco)、小羊驼(Vicuna)。混血骆驼

双峰驼有两个驼峰,是适合寒冷气候的动物。而单峰驼只有一个驼峰,并且更适于沙漠生活。两者的混血体型比两种骆驼都大,有一个驼峰,善于驮物。混血骆驼无论雌雄均有生殖能力。在哈萨克斯坦可以见到这样的混血骆驼。人为造成的骆驼与大羊驼的混血成为卡马,科学家想通过试验了解两个物种的相似程度。单峰驼重量是大羊驼的六倍,因此需要通过人工受精使雌性骆马受孕。而雌性单峰骆驼受孕没有试验成功。混血种体型甚至比大羊驼更小,有类似骆驼的短耳朵和长尾,没有驼峰,有类似大羊驼的分趾,而不是骆驼的大脚掌。卡马在4岁后开始性成熟,对雌性大羊驼和原驼感兴趣。之后又有一只雌性卡马通过人工授精出生。因为骆驼和大羊驼都有74条染色体,科学家希望雌性卡马可以生育。如果成功,意味着有可能增加南美类骆驼的体型。编辑本段役用性能骆驼的役用性能是其主要的生产性能之一,它可用作骑乘、驮运、拉车、犁地等。

(一)骑乘 骆驼是荒漠半荒漠地区,尤其是沙漠地区的主要的骑乘工具,也曾被广泛用于沙漠考察等工作。骆驼虽不善于奔跑,但其腿长,步幅大而轻快,持久力强,加之其蹄部的特殊结构,因此,适合作为沙漠中重要的交通工具。在短距离骑乘时,双峰驼的速度可达10~15千米/小时,长距离骑乘时,每天可行程30~35千米。我国内蒙古自治区曾举办过骆驼的赛跑运动会,少数民族远动会上也有骆驼赛跑的项目,阿拉善骆驼5000米的成绩为3分58秒。(二)驮运 在沙漠、戈壁、盐酸地、山地及积雪很深的草地上运送物资时,其他交通工具往往难以发挥作用,而骆驼则是这些地区最为重要的驮畜,发挥着其他家畜及交通工具难以替代的作用。因此,也被广泛用于沙漠地区的探险、科学考察、运输等工作。骆驼在气候恶劣、水草供应不足的情况下,仍可坚持运输。一般说来,双峰驼的驮重约为体重的338%~431%,即100~200千克,短途运输时,可驮重250~300千克,行程每天可达30~35千米。驮用单峰驮一般比骑乘用驮体格粗重,速度约为2~3千米/小时,负重为165~220千克。(三)挽曳 骆驼可用于耕地、挽车、抽水等。据报道,双峰驼挽车时,2驮1车可拉15~18吨;在进行农田作业时,单套步犁每天耕地5小时,可耕地3333平方米(5亩):双套双铧犁每天可耕地4667平方米(7亩),最高可达9333(14亩)。据测定,骆驼的最大挽力为369千克,相当于本身体重的80%,而三河马为321千克,秦川牛为3125千克。单峰驼的情况与双峰驼基本相似。据报道,在南非,1峰骆驼拉两轮车,负重可达750千克。在农业上,单峰驼也广泛用于农田作业,而且常和牛、马等动物配对使用。编辑本段历史演变演变1000万年前骆驼生活在北美洲,骆驼远祖越过白令海峡到达亚洲和非洲,并演化出双峰驼和人类驯养的单峰驼。单峰骆驼在数千年前已开始在阿拉伯中部或南部被驯养。专家表示,一些人认为单峰骆驼早在公元前4000年已被驯养,而其他大部分人则认为是公元前1400年。约于前2千年,单峰骆驼逐渐在撒哈拉沙漠地区居住,但是在前900年左右又再次消失于撒哈拉沙漠。它们大多是被人类捕

猎的。后来埃及入侵波斯时,冈比西斯二世把已经被驯养的单峰骆驼传入波斯地区。被驯养的单峰骆驼在北非被广泛使用,而直到后来,罗马帝国仍然使用骆驼队带着战士到沙漠边缘巡逻。可是波斯骆驼并不适合用来穿越撒哈拉沙漠;这种穿越大沙漠的长途旅行通常是靠战车达成的。 在第4世纪,更强壮和耐久力更强的双峰骆驼首度传入非洲。它们传入非洲后,开始有愈来愈多的人使用它们,因为这种骆驼较适合作穿越大沙漠的长途旅行之用,且可以装运更多更重的货物。这时,跨撒哈拉贸易终于得以进行。化石北极并

非生命的荒漠,加拿大的研究者就在北极发现了已灭绝的巨型骆驼的化石证据。他们利用在艾斯米尔岛上发现的骨骼碎片中的胶原蛋白遗存鉴别出了350万年前的骆驼化石,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北的骆驼。来自加拿大自然博物馆的古脊椎动物学家Natalia Rybczynski利用三个夏天搜集了这些化石碎片,碎片的一些特征表明它们可能是某种哺乳动物的部分胫骨,而3D重建则能帮助对其进行组装。然而Rybczynski仍然无法鉴定化石的种类,因此,在曼彻斯特大学的生物技术学家Mike Buckley的帮助下,他们利用一种被称为“胶原蛋白指纹”(collagen fingerprinting)的前沿技术对化石碎片进行了分析。

研究者从骨骼碎片中找到了极少量的胶原蛋白,并利用肽作为标志物建立起了胶原蛋白的大致轮廓,之后将其与37种现代哺乳动物和1种育空地区的化石骆驼进行对比后发现,它们与现代的单峰骆驼和育空地区大冰期的巨型骆驼最为相似。再加上对组装后的胫骨进行解剖学分析后,研究者认为,这是一种比现生骆驼要大30%的巨型骆驼。新发现将骆驼在北美的分布范围向北扩展了1200公里。[5]原来骆驼的眉骨特别高,是为了抵挡雪地反射强烈的阳光,研究还发现,古骆驼体型比现代骆驼大了30%;古代骆驼之所以能在极地存活,更是因为350万年前,间冰期的北极地区气温高,比现今7月月均温10度,还要高出14到22度, 直到2百50万年前第四纪冰河期开始,全球温度越来越低,北美洲的骆驼经过白令海峡,从阿拉斯加往西伯利亚迁移,开始散布到亚洲和非洲。 原来骆驼全身上下这么多生存法宝,都是为了适应极端气候,沙漠之舟的身世之谜,总算随着极区化石出土,一一破解![6]编辑本段疾病防御骆驼传染性咳嗽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单峰驼与双峰驼的杂交(3张)骆驼传染性咳嗽 :传染性咳嗽在蒙古的双峰驼曾有[7]报道,死亡率高达50%。

骆驼传染性咳嗽的病原传染性咳嗽的病原可能为骆驼肺炎链球菌,其形态特点与人肺炎链球菌相似,带荚膜,常成对排列,不运动,革兰氏染色阳性。该菌在骆驼可复制出本病,对豚鼠、小鼠及犊牛有致病力,但对家兔、羔羊及仔猪无致病性。

骆驼传染性咳嗽的症状传染性咳嗽的主要症状为患病动物表现咳嗽,清晨起立及牵引时咳嗽加剧,呼吸加快。体温41.5qC一42℃,口渴,食欲减退,反刍停止。淋巴结特别是颈部的淋巴结、肩胛前淋巴结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后肢常跛行。驼毛蓬乱,容易疲倦,迅速消瘦。病程为1——2个月。传染性咳嗽可视为一种急性全身性败血性疾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由于发生支气管肺炎而伴以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剖检病变主要以消瘦、淋巴结炎,胸腔、腹腔积液,胃肠道黏膜卡他性炎为主要特征。

骆驼传染性咳嗽的诊断取病驼肺、心、血等制成涂片,用瑞氏法染色镜检。如发现成双排列,形似瓜籽仁,尖端向外,具有荚膜的细菌,便可以作出初步诊断。确诊还需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及动物接种试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70637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7
下一篇2023-12-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