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总是高烧不退怎么办?

小孩总是高烧不退怎么办?,第1张

小孩高烧不退,首先是冷静,不要紧张。很多情况高烧不退,可能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这个时候可以适当的吃有清热的中药也好,西药也好。中药就是羚羊角口服液,羚羊角已经是国家禁止的,用水牛角煲水喝,这些都有清热的作用。还有物理性的降温,可以贴个退热贴,这些基本没什么副作用,能够减轻痛苦。最关键的就是在高热不退,要观察精神状态,有时候就怕脑炎,还是及早送去医院判断一下。孩子发热是一个常见的主题,要先清楚发热与高热的概念。2016年我国0-5岁小儿发热指南提到,腋温≥375℃、肛温≥38℃才提示发热,腋温>391℃称之为高热,超高热就是腋温≥42℃。临床门诊遇到有些家长对医生说,孩子发热,低热372℃、373℃、374℃,但这些属于正常范畴,不属于发热。还有一些家长带孩子就诊,认为孩子高烧,体温38℃,但不属于高热范畴。因此要把概念弄清楚,很多家长因为孩子发热特别紧张,发热说明孩子的机体抵抗力是一个上升的过程,提高了孩子的抵抗力,免疫功能增强,同时可以削弱感染细菌病毒的毒力,对孩子有好处、有帮助,所以不要过度地去干预孩子的发热。以前医生告诉家长,孩子体温385℃就要吃退热的药,385℃以下就不需要吃退热的药,但是2013年的英国NICE指南关于孩子需不需要吃退热药这个问题提到,以孩子的舒适度,即以孩子舒不舒服的表现来吃退热药。孩子即使是高热状态,体温为392℃、393℃,但是大孩子在正常的玩耍,没有说哪里不舒服,则不需要吃退热药。晚上孩子试体温是高热,但是睡得很安稳,平稳地睡着,不动来动去、不翻转俯侧的扭来扭去,说明孩子舒适,因此也不需要吃退烧药。假如孩子体温为38℃,大孩子自己会说头疼或者是哪里不舒服,全身觉得不舒服,即使为38℃,也可以吃退烧药。小婴儿体温38℃,不会说话,表现为哼哼唧唧、哭吵不停,也可以吃退烧药。什么时候吃退烧药目前很明确,以孩子舒不舒服判断是否吃退热药。40℃以下的体温基本上对孩子是没有影响的,发烧把孩子烧成脑炎、烧成肺炎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是脑炎或者肺炎导致孩子发热。有些家长问孩子发热吃什么退烧药安全一点,不管是国内或者国外的指南都推荐用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这两种退烧药是很安全的,但是也有个体差异,每种药都有相对的副作用。3个月以内的小宝宝发热是没有退烧药可以吃的,。假如孩子高热不退、精神非常差,吃退热药也不能缓解,建议家长带孩子去医院找医生就诊

如果是宝宝感冒发烧的话,就要以吃能够快速提升免疫力的流质食物为主,像含有维生素C的代餐奶昔或者是新鲜的蔬菜水果汁就非常不错。

发烧是身体的一种免疫反应,就是身体的免疫系统对抗细菌病毒的一种反应。身体把体温提高起来,为的就是控制细菌病毒的繁殖,这需要消耗身体很多的能量。发烧不超过39度都是低烧,不要随便用药降烧,只有体温升高到392度以上才能控制细菌病毒的繁殖,也才能好得快,即使体温升高超过39度,如果没有出现重症,都可以自己处理。只有出现重症才去找白大褂。

身体发烧可以吃一些能够快速提高免疫力的食物或者是营养素,和补充一些含有丰富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果蔬汁,比单一的等身体自愈更好,而且恢复的时间更快。可以吃以下的食物,有助于免疫力的提升。

1、吃一些容易消化吸收的高蛋白质食物,像酸牛奶,鲜牛奶,鸡蛋等等。蛋白质是制造抗体的主要成分,只有身体有充足的蛋白质,免疫力才提升得快。对于发烧后身体很虚弱的人,就要吃那种含有50多种营养成分的代餐奶昔,才能快速补充能量,恢复得也会更快。

2、吃一些含维生素C丰富的水果,比如猕猴桃,鲜枣,山楂,樱桃,草莓等。维生素C能够激活身体的免疫系统,提高免疫水平。如果身体的反应比较大,就要想办法额外的做维生素C的营养补充,每次200—500毫克,两个小时用一次,我们已经运用了十多年了,效果很不错。同时也可以用蔬菜水果榨汁喝补充水分和矿物质,可以用胡萝卜,莴笋,柠檬,青瓜组合榨汁喝,每一个小时榨一杯喝。

3、用一些生姜,大蒜,葱头来煮水喝,也有助于提升免疫力。因为这些食物当中也含有很多提升免疫力的植物因子。也可以用这些食材加上鸡蛋做成蛋花汤来喝,有增加能量,祛寒散热的作用。

如果想做得更好一点,就直接全部补充能够快速提高免疫力的营养素,我们经常用到的就是蛋白质粉,多种营养素片,维生素C,松果菊。

小儿发热,可以通过以下这几个办法,快速的降温退烧:

1、多喝水

由于发热,会消耗热量,代谢率增加,因此,越是发热越要给孩子补充水分,加速循环,所以要多给孩子喝水。喝水会促进排尿,将身体的毒素快速排出。

2、物理降温

孩子发热最安全的退热方式是物理降温,通常是用温湿毛巾在孩子的腋窝、腹股沟、腘窝进行擦拭。不要酒精擦,以免过敏及孩子突然体温骤降而虚脱。

3、尽快就医

如果孩子的发热持续不退热,要尽早就医,这样才会更快的缓解孩子发热的问题,并且这也是最安全的一种方式,因为医生是专业的,会给最好的指导意见。

人们对发热的错误理解

一般孩子发热是家长心理比较焦虑,担心孩子孩子“大脑烧坏”,担心“烧成肺炎”。其实这只是家长的误解。专家权威共识,发热本身是不会对孩子大脑有损害的,而热性惊厥是良性惊厥,是体温过高引起的脑细胞一过性放电,也不会伤害脑细胞。

而孩子的肺炎是因为感染引起的发热,而不是发热引起肺炎。一般呼吸道感染迁延时间长,容易继发细菌感染,而引起肺炎,这样我们就要积极控制感染。尽量预防并发症。这与发热关系不大。

孩子流感家长怎么处理

3个月以下婴儿发热,一般不要延误,还是应该第一时间去医院寻求解决,然后当孩子的发热好转了以后,要注意给孩子保暖,一定不要在受凉了。作为家长要第一时间注意给孩子增加或者是减少衣物,这也才能避免孩子感冒。流感的发生有的时候是防不胜防的,一定记得要勤洗手,家里多通风和消毒,这也才能避免孩子患上流感。

一般宝宝发烧在385℃以下不用退热处理,选用物理降温;385℃以上应采用相应的药物退热措施。

物理降温:温水擦浴,用毛巾蘸上温水(水温不感烫手为宜)在颈部、腋窝、大腿根部擦拭5~10分钟。亦可用市售的“退热帖”贴(或家用冰袋)在的前额部以帮散热降温。药物降温:以上措施不明显时,可口服退热药。

2多饮水,吃流质饮食,如西瓜汁等,以保证机体足够的能量及水分。

3多通风,注意散热,衣着宽大,忌用棉被包裹。夏天可使用空调,室温控制在27℃左右,注意定时开窗通风,使房间空气对流。

4多睡觉,保证充足的睡眠可益于疾病的恢复。

在体温39度高烧以后才用退烧药,象泰诺林、安乃静滴液,但3岁以内的婴幼儿发高烧时应首先采用物理降温方法,一般不打退烧针,不吃退烧药,以免发生虚脱及药物毒性反应,其他药物的使用同样要慎重哦。无论是否退热,家长应尽可能带孩子去查清发热的原因,强行降温是不科学的,以上几点仅供参考,其实孩子在在成长过程中会碰到很多类似的问题,让我们一起探讨吧,祝宝宝健康快乐!

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超过05℃,又称为发热。那么发烧时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急救措施呢下面就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发高烧的急救措施,供大家参考。

 发烧的急救处理方法

1、用稍凉的毛巾约25℃在额头、脸上擦拭。

2、将衣物解开,用温水37℃左右泡澡,可使面板的血管扩张,体热散出。每次泡澡约十至十五分钟,约四至六小时一次。

3、肛温38℃以上者可使用冷水枕,以利用较低的温度作区域性散热。

4、用温水加上 70% 的酒精,以一比一的比例稀释,稀释后的水温约为 37℃ 至 40℃,再擦拭四肢及背部。

注意事项

1、卧床休息:发烧时请卧床休息,以利于恢复体力,早日康复。补充水分。发烧时体内水分的流失会加快,因此宜多饮用开水、果汁、不含酒精或咖啡因的饮料。

2、避免穿过多的衣服或盖厚重的棉被,因为这会使身体不易散热,加重发烧的不适。

3、定期服药:遵照医生嘱咐,定时定量服用药物。

 持续高烧的急救方法

高烧体温在39度以上称高烧。它是人体对疾病的反应,一般表现为:病人面色潮红,面板烫手,汗多,呼吸和脉搏增快。一般体温每升高1度呼吸频率可增快4次,脉搏增加10次左右。如发热过高,体温超过41度,持续时间长会影响人体各组织系统及器官发生功能障碍,特别是对脑、肝、肾等重要脏器造成损害,故应及时采取必要的降温措施,改善机体机能。

现场急救:

物理降温法:

1水毛巾或冰袋冷敷头额部、枕部以保护脑组织。

2用30-50%的酒精或32-36摄氏度温热水擦拭病人颈、腋窝、胸背及腹股沟等处。

药物降温法:

1成人口服阿司匹林或复方阿司匹林03-05克。

2小儿服用小儿解热灵。送医院找出病因,给予针对性治疗。

惊厥抽搐俗称抽风最常见的是小儿高烧惊厥,以高烧为主要表现,多发生在6个月至5岁的婴幼儿。多因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全,大脑皮质调节控制能力差所致,表现为起病突然、寒颤、四肢发凉、继之体温上升、面色潮红、眼结膜充血、呼吸加快、眼球及面部出现小抽动或眼向上斜、面部、肢体或全身强直呈阵发性痉挛性抽动,短暂屏气面色转白或发青,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或昏迷。

现场急救:

1让患者平卧,头侧向一边,以防舌后坠和口腔分泌物反流而堵塞气管。

2在上下牙齿间可填垫毛巾或手帕,防止咬破舌头。

3头部物理降温。

4用针刺或手指掐人中、合谷止痉。

5速送医院救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71019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7
下一篇2023-12-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