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炎在什么位置

胰腺炎在什么位置,第1张

问题一:胰腺在人体的哪个部位 对于没有医学基本知识的人,描述的再多也不如一张图清楚。

但从临床发病的角度上说,胰腺在哪不重要。

胰腺发病时都表现为上腹部疼痛。

区别于其它胃、肠疾患的疼痛部位,胰腺炎时的疼痛除了上腹疼痛外,典型的、特征性的表现是合并有背部疼痛!!!而且多有暴饮、暴食、酗酒和疲劳竺诱因。节假日多发。

问题二:什么是胰腺炎胰腺是在人体的哪个部位 胰腺炎顾名思义就是胰腺的炎症。胰腺的位置在人体的上腹部中间位置。

胰腺炎是胰腺因胰蛋白酶的自身消化作用而引起的疾病。表现胰腺有水肿、充血,或出血、坏死。临床上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

建议做一下胰酶的测定。血清淀粉酶升高大于500,尿淀粉酶升高很明显基本就是确诊为胰腺炎了。治疗分手术和非手术两种。

问题三:胰腺炎一般在哪个位置疼痛 胰腺炎在上腹部,肚脐上方,一般造成胰腺炎疾病的诱因,是暴食暴饮,胆囊结石引起的。

问题四:胰腺在哪个部位 您好,胰腺属于腹膜后位。器官,在腹膜后方,脊柱的前方指导意见:在体表是摸不到胰腺的,如果有胰腺炎可以有一定的表现,主要是上腹部或者是左上腹部疼痛可以牵涉到左肩。胰腺炎的诱因有暴饮暴食,大量饮酒等

baikebaidu/P2SBtd

第1章 头部反射

额中线

额旁1线

额旁2线

额旁3线

顶中线

顶旁I线

顶旁2线

顶颞前斜线

顶颞后斜线

颞前线

颞后线

枕上中线

枕上旁线

枕下旁线

第2章 面部反射区

首面

肺(印堂穴)

咽喉

心(山根)

膺乳

脾(素黪)

膀胱、子宫

股内

小肠

大肠

背(听宫)

膝膑(颊车)

第3章 耳部反射区

第一节 耳轮八穴

耳中

直肠

尿道

外生殖器

肛门

耳尖

结节

轮1、轮2、轮3、轮4

第二节 耳舟六穴

风溪

锁骨

第三节 对耳轮上脚五穴

第四节 对耳轮下脚三穴

坐骨神经

交感

第五节 对耳轮体六穴

颈椎

胸椎

腰骶椎

第六节 三角窝五穴

神门

盆腔

角窝中

内生殖器

角窝上

第七节 耳屏九穴

上屏

下屏

外耳

外鼻

屏尖

肾上腺

屏间前

咽喉

内鼻

第八节 对耳屏八穴

对屏尖

缘中

屏问后

脑干

皮质下

第九节 耳轮脚周围八穴

大肠

小肠

阑尾

十二指肠

贲门

食道

第十节 耳甲腔六穴

气管

内分泌

三焦

第十一节 耳甲艇七穴

胰胆

膀胱

输尿管

艇角

艇中

第十二节 耳垂八穴

垂前

内耳

面颊

扁桃体

第十三节 耳背九穴

上耳根

耳迷根

下耳根

耳背沟

耳背心

耳背脾

耳背肝

耳背肺

耳背肾

第4章 手部反射区

额窦

大脑(头部)

垂体

扁桃体

食管、气管

胸腔呼吸器官区

胰腺

十二指肠

甲状腺

斜方肌

颈肩前区

颈项

膀胱

输尿管

肾上腺

腹腔神经丛

升结肠

横结肠

盲肠、阑尾

回盲瓣

小肠

胃脾大肠区

肺、支气管

胆囊

生殖腺(卵巢、睾丸)

前列腺、子宫、阴道

尿道

腹股沟

降结肠

乙状结肠

肛管、肛门

小脑、脑干

三叉神经

上、下颌

喉、气管

扁桃体

脊柱

颈椎

胸椎

腰椎

骶骨

尾骨

肋骨

内耳迷路

胸、乳房

横膈膜

血压区

肩关节

肘关节

膝关节

髋关节

头颈淋巴结

甲状旁腺

胸腺淋巴结

上身淋巴结

下身淋巴结

第5章 足部反射区

大脑

额窦

小脑、脑干

垂体

三叉神经

斜方肌

颈项

颈椎

肺和支气管

肾上腺

甲状腺

甲状旁腺

食管

十二指肠

胆囊

腹腔神经丛

横结肠

升结肠

小肠

回盲瓣

盲肠、阑尾

降结肠

直肠及乙状结肠

肛门

输尿管

膀胱

生殖腺(睾丸或卵巢)

失眠点

前列腺或子宫

尿道和阴道

直肠、肛门

腹股沟

坐骨神经

下腹部

横膈膜

生殖腺(睾丸或卵巢)

坐骨神经

内尾骨和外尾骨

胸椎

腰椎

骶骨

髋关节

膝关节

肘关节

肩关节

肩胛骨

外尾骨

腕关节

胸(乳房)

肋骨

喉与气管

内耳迷路

上颌和下颌

扁桃体

胸部淋巴结

颈部淋巴结

上身淋巴结

下身淋巴结

腕踝针

问题分析:后背疼胀气胃不难受是胰腺炎吗,针对这情况需注意考虑胃部疾病,胰腺炎常表现腹胀腹痛,中上腹疼痛,恶心不适,CT提示胰腺炎性渗出。

指导建议:可到消化内科进一步诊治,完善电子胃镜,上腹部CT等检查,血淀粉酶血常规等检查。

2019-03-17

多久了

大夫您好 我前些天有一点 主要是胃胀 吃东西觉的噎然后后背胀气满后背胀气

然后吃了药 排了两次便好了

今天不知道又吃什么不合适了 吃东西觉的噎 然后就开始后背胀气 胃也胀气 但是胃不疼

根据您的描述,不像胰腺炎

哦哦 那像是什么 总想打嗝 排气

我每次都是吃东西觉的噎 开始后背疼 胀 站起来好一些

嘴有事有点苦

建议做个胃镜看看

做过有些浅表性胃炎

我去年春天做的肝胆彩超没事

现在会得胆囊炎吗

有可能是胃炎

哦哦 大夫麻烦问一下胰腺炎什么症状最明显

右上腹痛,恶心,呕吐,腹胀,

我晚上吃了两口鸡蛋 是胆囊的事吗?

哦哦 慢性胰腺炎也是这个症状吗?

不像,更像是胃的事

哦哦 好的 真的不是胰腺炎吧 特别担心

慢性胰腺炎后背胀气吗

会的,但是结合您的表现更像是胃

哦哦 是不慢性胰腺炎腹部特别疼

是急性胰腺炎特别疼

大夫还得麻烦问一下 因为刚看见您还治疗肝的疾病 我爸爸乙肝 肝变大是什么情况

慢性胰腺炎有哪些症状呀大夫?

可否把你爸检查发过来

我爸检查没在我这 大夫 我爸没在家

我爸这严重吗

慢性胰腺炎主要是中上腹疼痛,稍感恶心不适

得结合检查才能给你回复

哦哦 谢谢大夫 那我先按胃治吧 今天吃了点水果 昨天吃点辣的

不客气

我爸这会引起肝硬化吗?

您把结果发送给我下,我好跟您解释

主要我爸怕我担心也没告诉我 就是️的大夫让他吃进口药

主要还是得看检查结果

好吧 我爸乙肝好几年了 还爱喝酒 抽烟 血压 血脂都高

不能喝酒

哦哦 好的 谢谢了

您好,如果您没有其它问题,请帮忙对我的服务进行评价,点击页面下面有个+号键,点开这个+号键后看到有个评价医生,如满意请帮忙打个五星好评,您的鼓励对我很重要,谢谢您!

大夫 您在吗?

您觉得我说的我后背疼 嘴苦不胀气像肝的毛病

足部反射区分为足底,足内侧,足外侧,足背部四大部分,其顺序大致如下: 足底:肾上腺,肾,输尿管,膀胱,额窦,脑垂体(垂体),小脑及脑干,三叉神经,鼻,头部(大脑),颈椎,甲状旁腺,甲状腺,眼,耳,斜方肌,肺及支气管,心(左),脾(左),胃,胰腺,十二指肠,小肠,横结肠,降结肠(左),乙状结肠及直肠(左),肛门(左),肝(右),胆囊(右),盲肠及阑尾(右),回盲瓣(右),升结肠(右),腹腔神经丛,生殖腺(睾丸或卵巢),失眠点 足内侧:膀胱,鼻,颈椎,甲状旁腺,胸椎,腰椎,骶骨(骶椎),尾骨内侧,前列腺或子宫,尿道及阴道,髋关节,直肠及肛门,腹股沟,肋骨,下身淋巴腺(腹部淋巴腺),消渴点,便秘点 足外侧:生殖腺(睾丸或卵巢),髋关节,尾骨外侧,下腹部,膝,肘,肩,肩胛骨,内耳迷路,胸,膈(横膈膜),肋骨,上身淋巴腺,上臂,头痛点 足背:鼻,颈项,眼,耳,腹股沟,上颌,下颌,扁桃体,喉与气管及食管,胸部淋巴腺,内耳迷路,胸,膈(横膈膜),肋骨,上身淋巴腺,下身淋巴腺(腹部淋巴腺),痰喘点,心痛点,落枕点,腰腿点 意见建议: 全足按摩,应先从左脚开始,按摩3遍肾,输尿管,膀胱三个反射区,再按脚底,脚内侧,脚外侧,脚背由脚趾端向下依次按摩,即总体按摩方向是向心性按摩,沿着静脉 ,淋巴回流的方向按摩如记忆不清,可将足反射区图放在旁边,按图索骥进行较方便,一般情况下每个反射区按摩3次,必要时可增至6次 重点按摩时,大致上可按照基本反射区→病变反射区→相关反射区→基本反射区的顺序进行按摩结束后,无论是全足按摩还是重点按摩,都应将按摩完毕的脚踝先按顺时针方向再按逆时针方向分别摇转4~6次,才可结束 在按摩时,关键点是要找准敏感点,这样不需要用多大力量,被按摩处就会感到酸痛感觉,才会有疗效;如果找不到敏感点而蛮干一通,只会全无效应而白费力气 生活护理: 1按摩治疗前要将指甲剪短,以防在治疗中刺伤皮肤,用肥皂将双手和患者的双脚洗净,在按摩的反射区内均匀地涂上按摩膏,能起润滑皮肤和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作用 2饭后1小时内不宜按摩,以免对胃产生不良刺激还有患者在大怒,大悲,大恐等情绪冲动,精神紧张和身体疲劳时均不宜进行,需待情绪稳定,体质正常时再做洗澡后1小时内也不应进行 3心脏病,糖尿病,肾脏病患者,按摩时间每次下宜超过15分钟,有严重心脏病,癫痫,肝功能异常者,应配合其他方法治疗 4按摩时,风扇不宜直接吹到患者双脚部,按摩结束后,患者在1小时内不宜用冷水洗脚,施术者亦不可马上用冷水洗手,在应休息片刻后用温水涂肥皂洗净双手

常用反射区共75个,具体如下:

1、头(大脑)反射区:在双脚拇指第一节底部肉球的大部分,右半球大脑反射区在左脚,左半球大脑的反射区在右脚。

2、额窦反射区:双脚脚拇趾尖端约一厘米的范围,和两脚其他八个趾的肉球上,右边额窦在左脚,左边额窦在右脚。

3、小脑、脑干反射区:位于双脚拇趾肉球根部的外侧,靠近第一节趾骨近端,右半球小脑、脑干反射区在左脚;左半球小脑、脑干反射区在右脚。

4、脑垂体反射区:双脚拇趾肉球正中央之一点,在脑部反射区深处。

5、三叉神经·颞叶反射区:双脚拇趾第一节趾骨远端,肉球外侧延伸到脚拇趾近趾甲处,在小脑、脑干反射区之前方。

6、鼻反射区:双脚拇趾第一节趾骨肉球内侧的中部,延伸到脚拇趾甲处。

7、颈反射区:双拇趾第二节远端,毗邻血压点,脚拇趾根部外侧的1/2,从脚底转向脚背的部分,在第一关节下方。

8、目反射区:双脚第二趾骨和第三趾骨中间与根部,右目反射区在左脚,左目反射区在右脚。

9、耳反射区:双脚脚底第四趾骨和第五趾骨中间与根部,右耳反射区在左脚,左耳反射区在右脚。

10、肩反射区:双脚脚底外侧,小趾骨与跖骨关节处,及脚背的小趾骨外缘与凸起趾骨与跖骨关节处。

11、斜方肌反射区:双脚脚底,自第一趾骨起至外侧肩反射区处(小趾与跖骨关节处)成带状、宽度约一指幅,右侧斜方肌及反射区在右脚,左侧在左脚。

12、甲状腺反射区:双脚脚底第一跖骨与第二跖骨之间,成带状。

13、甲状旁腺反射区:双脚脚底内缘第一跖骨与第二趾骨关节处。

14、肺、支气管反射区:双脚斜方肌反射区下方,甲状腺反射区向外成带状列脚底外侧的肩与腋窝反射区。

15、胃反射区:双脚脚底第一跖骨与趾骨关节下方约一拇指幅度。

16、十二指肠反射区:双脚脚底第一跖骨近端,胃与胰腺反射区之下方。

17、胰腺反射区:双脚脚底胃反射区与十二指肠反射区交连处。

18、肝脏反射区:右脚脚底第四跖骨与第五跖骨间。

19、胆囊反射区:右脚脚底第三跖骨与第四跖骨间,在肺反射区之下方,肝脏反射区内的一部分。

20、腹腔神经丛(太阳丛)反射区:双脚脚底中心,分布在肾脏反射区与胃反射区附近。

21、肾上腺反射区:双脚脚底第二跖骨与趾骨关节所形成八字形交叉之一点下方,在肾脏反射区的上端。

22、肾脏反射区:双脚脚底的第二第三跖骨的近端的二分之一。

23、输尿管反射区:双脚脚底自肾脏反射区至膀胱反射区。

24、膀胱反射区:双脚内踝舟骨下方母展肌之侧。

25、小肠反射区:双脚脚底骰骨、大楔骨部位至脚跟骨的凸区域。

26、盲肠、阑尾反射区:右脚脚底跟骨前缘靠近外侧,与小肠、升结肠连接。

27、回盲瓣反射区:右脚脚底跟骨前缘靠近外侧,在盲肠反射区之上方。

28、升结肠反射区:右脚脚底小肠反射区的外侧带状区域。

29、横结肠反射区:双脚脚底中间横越脚底之带状区域。

30、降结肠反射区:右脚脚底由横结肠反射区下行至跟骨前线外侧。

31、乙状结肠、直肠反射区:双脚脚底跟骨前缘左脚成带状,右脚上只有直肠反射区,在肛门反射区的外侧一点上。

32、肛门反射区:双脚脚底跟骨前缘直肠反射区之末端,约近于脚底内侧。

33、心脏反射区:左脚脚底第四跖骨与第五跖骨间。

34、脾脏反射区:左脚底心脏反射区之下方,第四、第五跖骨的近端。

35、膝反射区:双脚外侧第五跖骨与跟骨所形成之凹处,为脚后跟骨之三角凹下区域。另一相关反射区在肘关节。

36、生殖腺(男性睾丸、女性卵巢)反射区:双脚脚底跟骨正中央部位,另一位置在跟骨外侧踝之后下方的部位。

37、下腹部反射区:双脚腓骨后方,于脚外侧踝后起四指幅向上延伸区域。

38、髋关节、股关节反射区:同在双脚踝骨之下方区域,外侧为髋关节,内侧为股关节,另一相关反射区为肩关节。

39、上身淋巴腺反射区:双脚外侧踝骨前,由距骨、舟骨、骰骨间构成之凹下部位。

40、下身淋巴腺反射区:双脚内侧脚踝骨前,由距骨舟骨间构成之凹下部位。

41、胸部淋巴腺反射区:双脚脚背第一跖骨及第二跖骨间缝处区域。

42、平衡器官(内耳迷路)反射区:双脚脚背第四跖骨与第五跖骨间缝的远端1/2区域。

43、胸反射区:双脚脚背第二、三、四跖骨所形成的区域。

44、横膈膜反射区:双脚脚背跖骨、楔骨、骰骨关节形成的带状。

45、扁桃体反射区:双脚脚背拇趾上面第二节肌腱的左右两边。

46、下颌反射区:双脚脚拇趾第一趾节骨横纹下方成带状区域。

47、上颌反射区:双脚脚拇趾第一趾节骨横纹上方成带状区域。

48、喉、气管反射区:双脚脚背第一跖骨与第二跖骨关节处靠拇趾下方区域。

49、腹股沟反射区:双脚脚背下身淋巴腺反射区上方约一指幅距离之处。

50、前列腺、子宫反射区:双脚跟骨内侧,踝骨之下方的区域。

51、尿道、阴道、阴茎反射区:双脚脚跟内侧,自膀胱反射区向上延伸至跖骨与跟骨之间。

52、直肠、肛门反射区:双脚胫骨内侧后方肌腱内,约踝骨后方起四指幅宽之长度。

53、颈椎反射区:双脚脚背拇趾第二节趾骨远端内侧1/2处。

54、胸椎反射区:双脚第一跖骨,分布在脚弓内侧,至楔骨关节为止。

55、腰椎:双脚脚弓内侧第一楔骨至舟骨之下方。

56、骶骨反射区:双脚脚弓内侧从距骨下方到跟骨止。

57、内尾骨反射区:双脚跟骨脚跟内侧,沿跟骨结节向后方内侧的一带状区域。

58、外尾骨反射区:双脚跟骨脚根外侧,沿跟骨结节向后一带状区域。

59、肩胛骨反射区:双脚脚背第四跖骨与第五跖骨的近端1/2范围,与骰骨关节连成一叉状。

60、肘关节反射区:双脚脚底外缘结节,腋窝反射区下方,第五跖骨的外侧。

61、肋骨反射区:双脚脚背第一楔骨与舟骨之间区域为内侧肋骨反射区;在第三楔骨与骰骨之间区域为外侧肋骨反射区。

62、坐骨神经反射区:双脚内外踝关节起沿胫骨和腓骨后侧延伸近膝腘窝位置。

63、臀部反射区:脚底跟骨结节外缘区域,连接股部反射区。

64、股部(大腿)反射区:双脚脚底外缘结节,后接臀部反射区,上至骰骨与第五跖骨连接处,成带状形区域。

65、臀部(上臂)反射区:双脚底外缘结节,腋窝反射区的下方,第五跖骨的外侧,成带状形区域。

66、闪腰点反射区:双脚脚背第二跖骨与第二楔骨关节的两侧凹陷中。

67、血压点反射区:双脚脚底脚拇趾第二节远端,第一关节下方,颈反射区与舌、口腔反射区中间的一点上。

68、食管、气管反射区:脚底第一跖骨与趾骨关节上下方,下接胃反射区。

69、腋腔(腋窝)反射区:双脚脚底、脚背两面的肩关节反射区下方,呈香蕉状,从脚外缘斜向上行,止于第四第五跖骨间隙的远端。

70、头、颈淋巴腺反射区:双脚各脚趾间的趾骨根部呈凹字形,脚底脚背两面都有。

71、舌、口腔反射区:双脚底拇趾第一节底部内缘,靠在第一关节下方,毗邻血压点反射区的内侧。

72、牙齿反射区:双脚各五只脚趾的趾背上,即第一切牙在拇趾,挟于拇趾远节和近节的关节处,远节为上颌,近节为下颌。

73、声带反射区:双脚脚背第一跖骨及第二跖骨间隙处区域,毗邻胸部淋巴腺反射区下方。

74、子宫颈反射区:双脚跟骨内侧踝骨之下后方,毗邻子宫反射区。

75、骨盆腔反射区:脚跟中央生殖腺反射区的上端,相当于针刺法新穴位的“失眠穴”。

一般来说,全息反射区的手法与我们的经络按摩类似,只不过比它更简便一些,共分为按、揉、推、刮4种手法。我们知道,反射区不像穴位那么小,也不像经络那么长,它是一小块,比如子宫的反射区,就是内踝里侧一片梨形的区域。不过,也有特别的,如小脑脑干反射区,就是大脚趾内侧的一个点,跟穴位差不多。那么,在具体治疗的时候,区域比较大的,比如足底或者面部的反射区,我们就可以用大拇指去按揉,或者用手掌去推刮。然而,如果是区域比较小的,如手部的反射区,用手掌和大拇指按揉可能就不太方便,那就直接用手指的指肚来点按。而如果是更加小的,如耳部反射区,它总共就那么一块,那么就可以借助米粒来按揉,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也可以采用传统中医使用的王不留行籽。

那么,我们怎么来判断身体是不是有问题呢其实很简单,用以上4种按摩手法就可以判断出反射区是不是酸痛或有疙瘩,从而可以判断其所对应的器官是不是有毛病。一般作为平时的保健或者针对比较轻的病,都可以用这个四位一体基础法来做,不要太死板,怎么方便怎么快就怎么来。这个方法非常有效,也比较容易坚持下来。

值得注意的是,上面的手法都是起到一个以指代针的作用,即用按摩来代替针灸,虽然针没有进去,但是那个力度进去了,或者说那种治疗效果进去了。可以说是殊途同归,都达到了一个调节的目的。

不过,虽然以指代针非常方便,但时间长了就会感觉非常累,不信你看那些按摩师傅的手指大部分都是变形的。这时候,我们可以选择使用按摩棒,相对来说它比手指头更省力,还更准确。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以石代针”,也就是用砭石作为工具。

砭石是中医的两大医疗器械之一。中医认为,砭石有安神、调理气血、疏通经络的作用。用现代医学手段检测,砭石可以发出许多对人体有益的远红外射线和超声波脉冲,促进微循环、调理新陈代谢,相当于远红外治疗仪加对声波治疗仪。

当然,我们这里说的只是4种反射区按摩的最基本的手法,而对于不同部位的反射区按摩,还应相应地采用一些其他手法,下文将会详细介绍这些方法。手到病自除,了解手部反射区全息图手是人体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显示着人体气血的枯荣、正邪交争的消长、疾病演变过程中的预后判断等。在中医理论中,对双手非常重视,并做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手部是独立的全息胚,人体的各脏腑器官、四肢孔窍在手部均有其对应的部位。当脏腑器官出现病理改变时,手部的同名全息穴区也会出现气色形态的相应改变。手部全息按摩法,是通过对手部的脏腑器官全息穴区,施以特定的、有效的按摩刺激以疏通局部气血,调整脏腑虚实,达到治病防病、养生、健体目的的方法。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手部相对应人体各个器官的反射区分别在什么部位:

(1)心脏区:在拇指根横纹下部。主治各种心血管疾病等。

(2)肝脏区:在掌侧拇指与掌相交的上部。主治肝胆疾病。

(3)脾脏区:在小鱼际中上部。主治皮肤病、脾胃疾病。

(4)肺脏区:在环指(无名指)近指关节内侧,环指下横纹下为左胸肺部,小指根下横纹下为右胸肺部。主治肺部疾病,如肺炎、气管炎、支气管炎。

(5)肾脏区:位于中指横纹至腕部横纹连线之下部。主治肾病、生殖系统疾病。

(6)胃区:位于中指横纹至腕横纹连线之中部,掌心位置。主治胃炎、胃神经官能症。

(7)食道区:位于中指横纹至腕横纹连线之中部,胃反射区之下。主治食道炎等。

(8)膈肌区:位于中指横纹至腕横纹连线之中部,食道之下。主治膈肌疾病。

(9)胆囊区:位于次指横纹至腕横纹连线之中部,掌心偏右。主治胆囊炎、胆结石。

(10)胰腺区:位于中指横纹至腕横纹连线之中部偏下。主治胰腺炎。

(11)肾上腺区:位于中指横纹至腕横纹连线之中偏下部。主治风湿性关节炎、心律不齐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等。

(12)十二指肠区:位于胃部位置之下方。主治十二指肠溃疡及小肠疾病。

(13)小肠大肠区:在中指下横纹至腕横纹连线中下部肾区之上。主治便秘、腹泻等消化道疾病。

(14)阑尾区:位于腕横纹尺侧之上方。主治阑尾炎。

(15)升结肠区:位于手背侧,腕横纹尺侧上部。主治消化系统疾患,如腹泻,腹痛、肠炎、便秘等。

(16)横结肠区:位于手背侧,腕横纹尺侧上部,接升结肠的上部。主治消化系统疾患,如腹泻、腹痛、肠炎、便秘等。

(17)降结肠区:位于手掌侧,腕横纹尺侧上部,接横结肠的下部。主治便秘、腹泻、腹痛、肠炎等。

(18)乙状结肠区:位于手掌侧,腕横纹尺侧上部,接降结肠的下部。主治乙状结肠及直肠疾患,如炎症、息肉、腹泻和便秘等。

(19)膀胱区:位于手掌心肾区桡侧部。主治膀胱炎、尿道炎和泌尿系结石等。

(20)生殖器区:位于手腕关节横纹之中央上方。主治生殖系统疾病。

(21)头区:位于中指指关节腹部,左为头左部,右为头右部。主治头部疾病。

(22)眼区:位于中指根横纹下,左为左眼,右为右眼。主治近视、远视、花眼等眼部疾病。

(23)鼻区:在头部反射区之下即为鼻部。主治急慢性鼻炎、鼻窦炎等上呼吸道疾病。

(24)耳区:在鼻部反射区位置之两侧,左为左耳,右为右耳。主治耳鸣、耳聋等耳部疾病。

(25)脑区:位于中指末节横纹下,头部反射区两侧。主治脑部疾病。

(26)口腔区:鼻部反射区位置之下部位。主治口角炎等。

(27)支气管区:在两肺部位之间。主治肺部及支气管疾患,如肺炎、支气管炎、哮喘等。

(28)颈椎区:位于大拇指末节赤白肉际内侧处。主治落枕、颈项强硬酸痛、颈椎骨质增生以及因颈椎病引起的手麻、臂痛等。

(29)胸椎区:在大拇指指间关节与掌指关节之间赤白肉际内侧处,颈椎位置之下。主治肩背酸痛、胸椎骨刺和其他胸椎疾患及胸腹腔内脏病症等。

(30)腰椎区:在大拇指掌指关节与腕关节桡侧之间赤白肉际内侧处,胸椎之下。主治枕背酸痛、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骨质增生和腰椎其他疾患及腹腔脏器病等。

(31)骶骨区:在大拇指掌指关节与腕关节桡侧之间赤白肉际内侧处,腰椎之下。主治骶骨骨质增生、骶骨受伤、骶髂关节伤痛、坐骨神经痛、盆腔脏器疾患等。

(32)尾骨区:在骶骨部位之下。主治坐骨神经痛、尾骨受伤后遗症和生殖系统疾患等。

(33)肩部区:在食指掌指关节横纹桡侧为左肩,小指掌指关节横纹尺侧为右肩。主治肩部疾病。

(34)肘区:位于食指第二指间关节横纹桡侧及小指第二指间关节横纹尺侧。主治肘关节受伤、酸痛、肘关节炎和网球肘等。

(35)腕区:位于食指末节横纹桡侧及小指末节横纹尺侧。主治腕部疾病。

您好,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疾病,早期症状表现为:

腹痛:疼痛是胰腺癌的主要症状,无论是位于胰腺的哪个部位,当癌细胞累及内脏包膜等组织时,在相应的部位按压可产生压痛感。

黄疸:胰头部位癌症的主要特征,早期壶腹周围的炎症消退可导致黄疸的症状暂时减轻。

消化道症状:常见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部分患者可有腹泻、便秘甚至黑便的情况。

腹部包块:早期包块很难摸到,当体表可以摸到时,长进入中晚期。

其它:消瘦乏力、精神状态的改变、少数患者可出现糖尿病等症状。

当出现无故疼痛,建议尽快到当地三甲医院安排检查,避免耽误病情,平日多以预防为主,可适当的吃点具有抗肿瘤效果的中医药辅助调理,像富力教授研究的人参皂苷rg3,对患者来说都是不错的选择。

手部反射区系列

一、食管、气管

标准定位:双手拇指近节指骨桡侧赤白肉际处。

主治:食管炎、食管肿瘤、气管炎。

二、胸腔呼吸器官区

标准定位:双手掌侧,拇指指间关节横纹至腕横纹之间的区域。

主治:胸闷、气喘、咳嗽、肺炎、支气管炎、哮喘。

三、胃

标准定位:双手第1掌骨体远端。

主治:胃痛、胃胀、胃酸过多、消化不良、胃下垂、恶心、呕吐、急慢性胃炎。

四、胰腺

标准定位:在胃反射区和十二指肠反射区之间,第1掌骨体中部。

主治:胰腺炎、糖尿病、消化不良。

五、十二指肠

标准定位:在掌面,第1掌骨体近端,胰腺反射区的下方。

主治:十二指肠溃疡、食欲缺乏、消化不良、腹胀、食物中毒。

六、甲状腺

标准定位:在掌面第1、2掌骨之间烦躁,由近心端弯向虎口方向,呈一弯带状区域。

主治: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底下,甲状腺炎、心悸、失眠、感冒、烦躁、肥胖。

后记:(未完待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71242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7
下一篇2023-12-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