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疼按摩气海穴可以缓解疼痛
位置:气海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处。
功效:气海一穴暖全身,这说明气海穴有温养、强身的功效,而胃不好有胃病者可经常按摩气海穴,以养胃护卫,防治胃病。按摩时可以以顺时针方法按摩小腹上的气海穴
胃疼按摩天枢穴可以缓解疼痛
位置:位于肚脐上的穴位,在肚脐左右约两拇指宽的地方。
功效:在予以按摩时,可用中间的三个手指轻轻下压按摩,可用于治疗消化不良、恶心欲呕、胃脘胀满、腹泻腹痛等。
胃疼按摩脘穴可以缓解疼痛
位置:该穴位位于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的中央,约在肚脐向上一掌之处。
功效:中脘穴是调治胃肠疾病的一个重要穴位,按摩时可取仰卧位,下压时力度要适中,不可过重,而力道不够也起不到治疗作用。按摩片刻之后就能很快缓解胃痛、胃部不适等症状。
胃是身体重要的器官,因为作息等各方面的原因,很多人都患有胃病。胃不舒服,吃什么都没胃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呵护好我们的胃。
胃不好 都是这几个原因惹的祸
1、酗酒无度
酒精本身可直接损害胃粘膜,酒精还能引起肝硬化和慢性胰腺炎,反过来加重胃的损伤。
2、过度疲劳
无论是体力劳动或是脑力劳动,如果疲劳过度,都会引起胃肠供血不足,分泌功能失调,胃酸过多而粘液减少,使粘膜受到损害。
3、饥饱不均
饥饿时,胃内的胃酸、蛋白酶无食物中和,浓度较高,易造成粘膜的自我消化。暴饮暴食又易损害胃的自我保护机制;胃壁过多扩张,食物停留时间过长等都会促成胃损伤。
4、晚餐过饱
有些人往往把一天的食物营养集中在晚餐上,或者喜欢吃夜宵或睡前吃点东西,这样做,不仅造成睡眠不实,易导致肥胖,还可因刺激胃粘膜使胃酸分泌过多而诱发溃疡形成。
胃不舒服 记住这两个穴位
胃痛的时候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吃胃药,可是胃药老吃的话也是不好的,老是胃药会把自己的肝吃坏掉。按摩的手法就可很轻松的解决胃部疼痛的烦恼。
1、大陵穴
这个穴位在五行属土,对应着脾胃,是一味很经典的健胃消食片,可以降胃火、去心火,提升胃动力。脾胃不和,消化不良等都可以通过这个穴位来调。它在手掌根,腕横纹的中点上。
2、足三里
在膝盖下外侧,约四横指(约3寸)的小腿胫骨外侧有一凹沟处,这是强壮穴,力度按大一点,酸麻的经络传感可到脚背。按摩本穴可治一切肠胃消化系统疾病,包括消化不良、胃胀胃痛。
写在最后,胃不好大多都是由日常的一些坏习惯造成的,想要养胃必须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行。
揉内关:内关穴位于手腕正中,距离腕横纹约三横指(三个手指并拢的宽度)处,在两筋之间取穴。用拇指揉按,定位转圈36次,两手交替进行,疼痛发作时可增至200次。 点按足三里:足三里穴位于膝盖边际下三寸(相当于四个手指并拢的宽度),在胫骨和腓骨之间。以两手拇指端部点按足三里穴,平时36次,痛时可揉200次左右,手法可略重。 揉按腹部:两手交叉,男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女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以肚脐为中心揉按腹部画太极图,顺时针36圈,逆时针36圈;此法可止痛消胀,增进食欲。
1 胃疼发病原因
引起胃疼的病比较多,常见的有急慢性胃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以及胃神经官能症等。其发病原因有:细菌或细菌毒素,化学品或物理性刺激,饮食不接,暴饮暴食或长期吃刺激性食物,精神紧张,胃酸分泌过多等,这些不良刺激使胃黏膜受刺激,平滑肌痉挛,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引起胃疼。
2 胃疼按摩常用脚部穴位处方
公孙:第一跖骨基底部前下缘,赤白肉际处。
太冲:足背第1,2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
涌泉:于足底(去趾)前1/3处,足趾跖屈时呈凹陷处。
解溪:足背踝关节横纹的中央,两筋之间。
太白:第一跖骨小头后缘,赤白肉际处。
3 胃疼按摩足反射区处方
按揉双足胃,十二指肠反射区,再推按双足肾,输尿管,膀胱反射区,腹腔神经丛区。
胃:双足底第一跖趾关节后方(向足跟方向),约1横指。
十二指肠反射区:双足底第一跖骨底处,胃及胰反射区的后方。(向足跟方向)
肾:双足足底中央,肾上腺反射区下约1横指处。
输尿管:双足足底自肾脏反射区至膀胱反射区之间的一条弧线状区域。
膀胱:双足底内侧舟状骨下方,拇展肌之侧。
腹腔神经丛:双足足底中心,分布在肾反射区与胃反射区附近。
甲状旁腺:双足足掌内缘第一跖趾关节前方的凹陷处。
脾:左足足底第四,第五跖骨之间,心脏反射区后方(向足跟方向)约1厘米。
肝:右足底第四跖骨与第五跖骨间,在肺反射区的后方。
肾:双足足底中央,肾上腺反射区下约1横指处。
肾上腺:双足底第二,三跖骨之间,足底人字形交叉点下陷处。
小肠:双足足掌中部凹陷区域,被横结肠,升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等包围。
4 胃或十二指肠溃疡致胃疼按摩位置
常用足部反射区:胃,脾,肝,十二指肠,小肠,腹腔神经丛,甲状旁腺,肾,输尿管,膀胱等。
随证加减:1若上腹痛伴随腹部闷胀,反酸者,取食管,腹腔神经丛,膈及胃等反射区,应重点按压。2若胃疼喜暖,疼痛拘急,取脾,胃,十二指肠,腹腔神经丛等反射区。
经穴与经外奇穴: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阴陵泉,三阴交,太白,解溪等穴。
按摩方法:患者取仰卧位,下肢伸直。
足底部按摩:1单食指握拳法按压食管,膈,胃,腹腔神经丛等反射区;2扣指法按压十二指肠,胰,肾,肾上腺等反射区;3双拇指推胃,食管和胸部淋巴结等反射区。
足背部按摩:1双指上推法推腹部淋巴结反射区;2拇指按揉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阴陵泉,三阴交,太白,解溪等穴。
以上部位每日指压按摩1次,每次30分钟,10次一个疗程。
绞痛实在难以忍受最好到医院去注射一针阿托品可很快解除症状一般的胃痛请参阅: 胃痛可能有若干因素,但大多数是由胃酸反流引起的。也就是原本待在胃内的液体逆流入食道。这些消化液中含有氢氯酸(盐酸),这是工业上用来清洁金属的腐蚀性物质。尽管胃有保护膜,以免受胃酸侵蚀,然而.食道却缺乏此保护层。因此,当胃酸逆流人食道时,会引起灼热,有时严重到你以为是心脏病发作。 引起胃痛最常见的原因就是大吃大喝,但这并不是唯一原因。有些人并未暴饮暴食,但也患胃痛。其实,胃痉挛就和食物没有一点关系,它绝大多数起因于精神原因,生气、精神紧张、压力过大等都可能引起胃绞痛。不论什么原因,大家都希望尽快平息痛楚,下面是一些有益的建议,如果你能认真采纳,相信对你的胃会大有裨益。 家庭治疗措施 ●勿暴饮暴食 当胃内食物过多时,胃酸会被迫进入食道。胃内食物愈多,被挤入食道的胃 酸愈多。胃痛的原因可能许多,但对那些偶尔患胃痛的人,多半是因为吃太多且吃太快。 ●勿平躺 当你觉得不舒服时,可能想躺下来休息,切勿!保持直立状态,使胃酸较容易待在胃内。当你不得已要躺下来时,例如睡觉,最好将头部势高10—15厘米左右,可利用石块支撑床脚或放在床垫下,加高枕头的效果不好。如此使睡眠时略呈倾斜状,以避免胃痛复发。 ●服用药物 药房里卖的制酸剂,对偶尔发和胃痛的人,可以快速地缓解不适。药房里卖的各式帮助消化的成药,大多是安全又有效。专家经常推荐的制酸剂,大多是氢氧化镁及氢氧化铝的混合物。前者易引起便秘,后者会产生下痢,两者结合,恰好中和彼此的副作用。虽然混合这两种成分鲜少副作用,但连续服用超过一个半月,并不妥当。因为制酸剂的效果很强,以致于可能掩盖更严重的问题。专家认为,液态的制酸剂虽不如片剂形式方便,但通常比较有效。 ●勿睡前吃晚餐 千万勿在睡前2小时内吃晚餐。饱腹加上地心引力,将促进胃酸反流入食道。 ●消除生活压力 压力是胃痛的一大祸首。学习一些松弛身心的方法,可以使体内失去平衡的化学作用,再度恢复平衡。 ●减肥 腰部若脂肪堆积过量,将压迫胃,结果使胃液向食道流。另外,松开腰带能纡解胃灼热,可以改穿吊带裤。 ●注意某些药物 有一些医生开的药方可能会加重胃灼热,包括一些兴奋剂及镇定剂。如果你正患胃灼热,且正服用某种医生药方,应请医生评估是否妥当。 ▲乌贼骨90克,贝母30克,甘草30克。将三味药共研成粉即可。每日口服3次,每次4克。本方适用于胃痛、吐酸水、吐血等。 ▲蒲公英120克(炒焦),红糖27克。将两味共研成粉末即成。每日3次,每次9克。本方适用于胃热痛。 ▲肉豆蔻6克,砂仁6克,广木香3克,公丁香3克。将上述的药共研细末即成。每日服两次(早晚饭前服),每次服2克(加入红糖6克)。本方适用于遇寒必犯的胃痛。 ▲陈皮9克,元胡20克。将二药用醋炒,研成粉末即成。每日3次,每次服2克。本方主治胃痛及胃酸过多症。 ▲甘草12克,陈皮20克。将二味研末。每日服两次,每次服2克。本方主治胃痛
快速缓解胃痛的方法:
1、多喝热水:直男常挂在嘴边的“多喝热水”并非真的一点道理都没有。当胃痛的时候,不论是老胃病还是胃着凉,多喝热水都可以起到很大的缓解作用。记得,水不要太热,更不要太凉,以你的嘴恰恰能接受的温度最为合适。一次性不要喝太多,多喝几次或者分几口咽下效果比较好。
2、适当吃点食物:很多人不知道,其实胃痛的原因有时是因为饥饿产生的,这个时候如果有软质食物的话,吃一点,比如面包、饼干等是很管用的,但不要喝牛奶,也不要吃硬的东西。平时可以买些苏打饼干放在办公桌里,以备不时之需。当胃痛时,可以适当吃点食物。
3、尝试放松腹部:可以尝试在胃痛的时候,尽量把皮带松开,这样可以保障胃气流通顺畅,让腹部舒服一点。经常胃痛的人,平常尽量穿舒适宽松的衣服,以避免腹部受压。因此,经常胃痛者在平时衣着上应该多加注意。
4、让胃更温暖:有些人胃痛,是因为本来就是胃寒的人,他们常常是因为受了冷的食物的刺激而发作的,这个时候喝点热水,或是用热水袋敷一会儿胃部,缓解胃痛的效果也是比较明显的。
扩展资料:
胃疼的原因有:
1、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等等胃肠疾病的临床表现,常常以胃疼形式出现。
2、工作过度紧张、食无定时、吃饱后马上工作或做运动、饮酒过多、吃辣过度、经常进食难消化的食物等导致胃疼。
3、是由脾不健运,胃失和降而导致,宜用温通、补中等法,以恢复脾胃的功能。
4、当胃部出现溃疡,幽门螺旋菌就会寄生于伤口,导致溃疡处经常发炎,即使用药杀灭细菌,如果饮食恶习不改,溃疡愈合之后,依然会不时觉得疼痛。
5、由胃酸反流引起的,也就是原本待在胃内的液体逆流入食道。尽管胃有保护膜,以免受胃酸侵蚀,然而,食道却缺乏此保护层。
人民网-五个方法有效缓解胃痛
人民网-胃疼的原因是什么 多喝热水快速缓解胃疼
1 内关穴
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前臂掌侧,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内关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的功效,主治胃痛、呕吐、呃逆等胃部疾病。
2 足三里穴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有燥化脾湿、生发胃气的作用,主治胃痛、呕吐、呃逆、腹胀、腹痛、消化不良等症。
3 中脘穴中脘属任脉,任脉、手太阳与少阳、足阳明之会,胃之募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处,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的作用,主治胃痛、腹痛、腹胀、呕逆、反胃、食不化等胃部不适的症状。
4 胃俞穴胃俞是足太阳膀胱经常用腧穴之一,位于脊柱区,第十二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能外散胃腑之热,主治胃脘痛、呕吐、腹胀、肠鸣等脾胃疾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