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部按摩手法教程是什么?

背部按摩手法教程是什么?,第1张

1、要学会放松你的双手

想要按摩的时候,一步步进行得顺利,不出现卡壳的问题,就需要放松你的双手。若是在双手没有放松的情况下,帮别人按摩背部的话,身体会因为被僵硬的手部肌肉摩擦,而感到稍许的不适。

所以说,进行背部按摩之前,要先放松你的双手,比如说可以做一做手指操,或者是多做几次握拳,放开的动作。

2、要通过摇动方式进行按摩

双手放松好了之后,先将你的右手放在另一半臀部左侧边的位置,再用的左手压住另一半的背部。之后用力用手掌慢慢地摇晃另一半身上的肌肉,双手分别不断地摇动。

同时活动双手,从左边臀部的位置慢慢摩擦到肩背位置,再从右边臀部的位置慢慢摩擦到肩背的位置。在摩擦的过程中,手掌要记得用力,同时轻轻摇动肌肉,这个步骤必须要做全面,这样是为了让身体肌肉放松。

3、对背部进行按压

身体肌肉放松好了之后,用你的双手分别压住另一半肩背位置,再用你的大拇指用力以从上到下的顺序一步步按摩肩背。

注意力度要慢慢调节,要以对方能承受的力度为最佳,千万不要过重,不然很容易造成淤青的哟。

4、通过敲打的方式放松背部肌肉

当你的肩背位置按摩完成之后,为了让背部肌肉恢复活力,你需要为另一半做最后的按摩,也就是帮另一半敲打背部。

也就是将双手握成空拳,然后轻轻沿着脊椎两侧的位置,有规律的做敲打动作,攻击敲打三四个来回,按摩就结束了。

优点

按摩的优点很多,容易学习。操作简便,经济适用,还可代替药物。比如有些病人使用按摩后,可使精神振奋,起到兴奋剂的作用,也可使患者安静下来,起到镇静剂的作用。

由于按摩有利于循环系统和新陈代谢,对于一般慢性病或身体过度虚弱的患者,是比较安全可靠的。对于不便吃药的孩子,按摩可增强小儿体质,起到预防保健作用。

对于某些复杂疾病,还可配合针灸、药物治疗。但是,对于一些急性的或高烧的传染病,或脏器有病变,如伤寒、肺炎、肺结核等,按摩只能起配合作用。

如果患有肿瘤,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肠穿孔、胆道蛔虫引起的胆囊炎等,发病凶急,应速去医院急诊。

适应症

按摩治疗的范围很广,在伤科、内科、妇科、儿科、五官科以及保健美容方面都可以适用,尤其是对于慢性病、功能性疾病疗效较好。

以上内容参考-按摩

背部按摩手法有哪些?上班族经常保持一个姿势,颈背部常出现问题,这时候就求助中医按摩。须知道,背部有很多穴位,学会正确的按摩手法可以帮助我们治疗疾病,解决病痛。

按摩四个穴位解决背部疼痛

1、按揉委中穴

位置:位于人体的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按摩方法:1)用两手拇指端按压两侧委中穴,力度以稍感酸痛为宜,一压一松为1次,做50次;2)两手握空拳,用拳背有节奏地叩击委中穴,做50次。

2、按揉肩井穴

位置:位于肩上,前直乳中,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即乳头正上方与肩线交接处。

按摩方法:用两手拇指指腹分别揉按对侧肩井穴,有酸胀感为宜,按摩50次。

3、 按揉肩贞穴

位置:在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l寸。

按摩方法:两手拇指指腹分别按揉对侧肩贞穴,有酸胀感为宜,按摩50次。

4、按揉列缺穴

位置: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按摩方法:用两手拇指指腹分别按揉对侧列缺穴,有酸胀感为宜,按摩50次。

以上背部按摩需要别人来帮助按摩,有种按摩手法自己也可以做哦。

扩展资料:

1、促进血液循环

一般来说,体温与血液循环有密切的关系,体温低血液循环也较低,体温升高血液循环也随之旺盛。足疗可以改善足部血液循环,增高皮肤温度,从而促进足部和全身血液循环;改善了心脏功能,降低了心脏负荷。

有人做过测试,一个健康的人按摩双足30分钟,其全身血液的流量增加女性为10-13倍,男性为13-18倍。可见,热水足疗可使血液循环顺畅和改善。

2、促进新陈代谢

足疗促进了足部和全身的血液循环,由于血液循环量的增加,从而调节各内分泌腺体分泌各种激素,如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激素等等,这些激素均能促进新陈代谢。

3、消除疲劳

当人体十分疲劳时,就会出现足部血液循环不良的情况,导致代谢终产物、钙盐、乳酸微晶体等物质大量沉积。

人民网-按摩四大穴位 轻松解决背部疼痛

1 按摩后背有什么好处

人的背部为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所经过之处,且人体五脏六腑的背俞穴均位于此,通过按摩刺激可以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祛病益寿,治疗和防治相应的脏腑病症,也可以达到强筋健体的功效。

2 后背保健按摩的作用原理 改变有关系统功能

身体内某一系统功能失调,可导致该系统出现病变,而系统病变也可能引起系统功能异常,按摩是通过手法所产生的外力,在体表特定的部位或穴位上作功,这种功可转换成能,渗透到体内,通过对失调的系统内能进行适当调整,使其恢复正常,消除疲劳,达到积极的防治作用。

信息调整

按摩不仅仅是改变整个系统及全身的技能平衡,还能作为信息载体向人体某一系统或器官传入信号,产生一定的生物信息,通过信息传递系统输入到有关脏器,对失常的生物信息加以调整,从而起到对病变脏器的调整在作用。

改善血液循环

腰背是人体躯干的重要部位,脊柱周围有大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并分别支配体内各脏器,按摩背部和腰部可以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消除疲劳,还能刺激相应部位,通过神经反射使各系统的血管扩张,血流加快,血流量增大,从而有利于代谢产物和有毒物质的排泄和清除,减少了对神经系统的恶性刺激,使各脏器功能得以恢复。

3 后背有哪些重要保健穴位

腰阳关取:俯卧,于后正中线,第四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

主治:腰骶疼痛,下肢痿痹,月经不调,赤白带下,遗精,阳萎,便血。

命门穴:俯卧,于后正中线,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

主治:虚损腰痛,脊强反折,遗尿,尿频,泄泻,遗精,阳痿,早泄,赤白带下,五劳七伤,头晕耳鸣,癫痫,惊恐,手足逆冷。

悬枢穴:俯卧,于后正中线,第十胸椎棘突下凹陷处取穴。

主治:腰脊强痛,腹胀,腹痛,完谷不化,泄泻,痢疾。

中枢穴:俯伏或俯卧,于后正中线,第十胸椎棘突下凹陷处取穴。

主治:黄疸,呕吐,腹满,胃痛,食欲不振,腰背痛。

大椎穴:俯伏或正坐低头,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

主治:热病,疟疾,咳嗽,喘逆,肩背痛,腰脊强,小儿惊风,七伤乏力,中暑,呕吐,黄疸,风疹。

大杼穴:俯伏位,在第一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主治:咳嗽,发热,鼻塞,头痛,喉痹,肩胛酸痛,颈项强急。

风门穴:俯伏位,在第2胸椎棘突出下,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主治:伤风咳嗽,发热头痛,目眩,多涕,鼻塞,胸背痛。

肺俞穴:俯伏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主治:咳嗽,气喘,胸满,腰脊痛,吐血,喉痹,潮热盗汗。

膈俞穴:俯伏位,于第七胸椎棘突下,至阳旁15寸取穴。

主治:胃脘胀病,呕吐,呃逆,饮食不下,气喘,咳嗽,吐血,潮热,盗汗,背痛。

4 不同年龄人群后背按摩方法 小儿按摩

在给小儿后背进行按摩时,一般先用揉法,大多采用掌根或大鱼际揉,从上而下,放松整个腰背部,然后用揉法从上至下慢慢移动,再进行捏脊疗法,做按摩时手法应轻柔,时间不宜过长,切忌用力过猛,以免损伤皮肤,注意保暖以防感冒。

青少年按摩

按摩时采取俯卧位,用掌根揉法从上向下沿足太阳膀胱经,督脉按摩3-5遍;再采用揉法从上至下慢慢移动,移动速度不能过快,以达到放松腰背组织之功效;也可采用弹拨法沿脊柱两侧竖棘肌从上至下慢慢弹拨,用力要揉且渗透到深层组织;最后用揉法或空心掌击打法放松肌肉,疏通经气。

中老年人按摩

按摩时取俯卧位,先用刺激量较小的手法放松腰背部,沿足太阳膀胱经和督脉从上至下,手法要柔和;点按腰背部穴位,最后用掌根揉或用空心掌轻击腰背部疏通经气,舒筋活络。注意给中老年人按摩背部过程中,要先了解全身各系统的病变以及腰背疼痛原因,以便确定采取按摩的手法和穴位,用力的大小。

手法1

缓解颈部紧张感并涂抹按摩霜。微微向一侧歪头,手掌并拢,从耳朵下方开始,沿着颈部向锁骨进行滑动。力度不用很大,主要以放松为主。如此反复进行三次,同理进行另一侧。

手法2

按摩颈后穴位、淋巴。双手轻轻地分开,沿着脊柱的背部和颈部,轻轻地按穴位。

手法3

空心拳按摩。双手握成空心拳,用指关节的小接触面从上至下进行按摩。按摩的速度要柔和、慢一点儿,稍微施力,以不抻拉皮肤为宜。

手法4

手掌摊开,尽量覆盖住后颈部,分别从上到下,从后向前对后颈部轻抚按摩。最好手部温度能高一些,可以搓热双手再进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72124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7
下一篇2023-12-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