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副国画。可是国画为什么纸的背面没有墨汁印过来。。。有人能给我仔细的解说一下吗?

我有一副国画。可是国画为什么纸的背面没有墨汁印过来。。。有人能给我仔细的解说一下吗?,第1张

以下有几点原因说明你的东西手上的作品是仿品!笼统讲不透墨迹的为熟宣纸!徐悲鸿的马是大写意国画!纸张选材肯定是生宣纸,如果没有托裱的话墨迹肯定会渗透!还有一种说法是徐悲鸿根本没用过熟宣这个说法也成立,原因实际上在徐悲鸿的年代熟宣纸的工艺还没有完全达到标准!熟宣纸是根据生宣的工艺再加工出来的!第三徐悲鸿的马宣纸是三折,也就是一张标准的宣纸分三份的尺寸!如果不是肯定是仿品!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 无锡博物馆简介

无锡博物馆位于江苏省无锡市崇安区人民路北侧,始建于1955年,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是以陶瓷、织锦和徐悲鸿艺术为重点展示内容的一座综合性博物馆。有着丰富的文物、历史文化、艺术品等珍贵展品。

2 镇馆之宝一:文渊阁藏书

文渊阁藏书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是当时江南最大的藏书楼。它所收藏的图书类型广泛,文化内涵极为丰富。目前无锡博物馆所藏的文渊阁藏书,包括玄:经、史、子、集、小说、杂志等一万余种书籍,是我国古代图书的一个重要代表。

3 镇馆之宝二:织锦

无锡织锦历史悠久,素有“南锡织锦,北阳红木”之称。在宋朝时期,无锡织锦就已经名声远播。明、清两代更是无锡织锦的制作高峰期。无锡博物馆收藏的织锦品种繁多、色彩鲜艳,无论从技术还是艺术上都得到了高度的评价。

4 镇馆之宝三:翡翠佛像

翡翠是我国传统的珠宝材料之一,而翡翠雕刻也是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中的瑰宝。无锡博物馆的翡翠佛像,是一件黄翡翠制成的物品,整个佛像的雕刻工艺、线条、面部表情、服饰图案等方面都表现出了极高的技艺和艺术价值。

5 镇馆之宝四:钧窑双龙耳三足大鼎

钧窑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制瓷工艺,产生于北宋中期,一直延续至明清时期。无锡博物馆收藏的钧窑双龙耳三足大鼎是一件外形庄重、色彩斑斓的器皿,体现了钧窑器物在色彩和制作工艺上的高超水平。

6 镇馆之宝五:徐悲鸿画作

徐悲鸿是中国现代画坛上的一位巨匠,也是无锡市的名人之一。无锡博物馆收藏了一批徐悲鸿先生的画作,其中最有特色的是《窗外的风景》,这幅画描绘了一群老百姓在江南运河畔的生活场景,给人以平和、自然的感受。

7 镇馆之宝六:明代玉器

明代是中国文化艺术发展的黄金时期之一,同时也是玉器制作的兴盛期。无锡博物馆收藏了一批明代的玉器,其中包括璜、带环、佛像、香炉等多种品类。这些玉器制作工艺精湛,历经数百年不仅保存完好,而且有着极高的艺术和历史收藏价值。

8 镇馆之宝七:古代陶器

无锡博物馆收藏了大量古代的陶器,其中不乏如青铜炉、彩绘陶罐等制作精美的艺术品。这些陶器的制作年代跨越了几千年,涵盖了从新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的文化和艺术风格,极为珍贵。

9 镇馆之宝八:乾隆御批题字

乾隆皇帝是清朝时期的一位重要皇帝,同时也是一位热爱书法的艺术家。无锡博物馆收藏了一件由乾隆皇帝亲笔所写的题字,写于民国初年。这件珍品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收藏价值,还展现出了乾隆皇帝优美的书法风范。

10 镇馆之宝九:明代佛像

无锡博物馆的明代佛像,是一件铜铸的佛像,雕刻工艺高超,是我国明代佛教艺术中的一等精品。这件佛像造型优美,栩栩如生,是无锡博物馆的重要藏品之一。

总结

无锡博物馆的十大镇馆之宝,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和艺术的顶峰之作,展现出了无锡历史文化的瑰宝。这些文物古迹珍藏着丰厚的历史信息、艺术价值和藏品价值。无论是从文物的历史意义还是创作的艺术价值来看,这些展品都是无价之宝,值得前来一睹它们的风采。

一、丢勒

阿尔勃莱希特·丢勒(1471-1528),一个金银手饰匠的儿子,生于德国纽伦堡。丢勒从小继承了父亲艰苦奋斗、勤奋求实的品德,即热衷于对一切事物有一种永不满足的探求精神。从师于纽伦堡艺术大师米·沃尔格穆特的丢勒,不愧是一个神童,他13岁就能独立创作完成一幅相当成熟的自画像,18岁时的自画像,在艺术上已经达到了大艺术家的水准。作为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丢勒,完全可以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大师达芬奇遥相呼应。

丢勒是一位全才的大帅,他永不满足已知的世界,在生活与艺术的领域里不断探索和发现其规律。丢勒不仅是一位画家,还是一位雕刻家和建筑家,他在几何学、建筑学和造型比例的研究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他历十年心血写出的《比例论》,是对世界绘画理论的杰出贡献。在丢勒的作品中,素描与黑白版画约占他全部代表性作品的一半。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一,版画是德国早期绘画的传统;二,他在1486-1489年从师沃尔格穆特期间,老师向他传授的也上要是素描和版画。

丢勒的炭笔素描特点是粗扩、雄劲,用线的轻重缓急极有分寸,而且比较洗炼。他在1500-1594年间,主要集中精力画人体与动物的素描练习。目的是要掌握写实的确切理解力,通过人体素描探究男女两件的比例差异,从中发现两性完美的人体比例标准。丢勒在游历意大利之前,在艺术上的创造性早为意大利许多知名画家所注目。1505年,丢勒在意大利时,比他年长40岁的名画家乔凡尼·贝利尼曾向他索要一支他用过的普通画笔,丢勒让其挑选,并当场作了示范.画了“一缕柔软纤细的女性波浪式秀发”,这使贝利尼大为惊讶。贝刊尼认为画如此精细的对象一定用特殊的画笔,可见丢勒技艺之高。

德国的文艺复兴与意大利、尼德兰在内容上略有不同,这主要是因为德国的政治生活中有两件大事的影响:一是城市下层群众参加的声势浩大的农民战争,二是在德国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鼓动下展开的“宗教改革运动”。16世纪德国三位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画家丢勒、格伦瓦尔德、小荷尔拜因,就产生在这一时代,其中,以丢勒和小荷尔拜国的艺术功绩最富有世界意义。

德国艺术家很少表现人体美,因为他们不像意大利人那样接受过古希腊、罗马雕像的人体美的启迪。德国艺术一般重在表现精神气质,也许这正是日耳曼民族性格的一种绘画传统。小荷尔拜因留给后世的,除油画作品外,主要是杰出的素描肖像;丢勒的素描和版画侧是他毕生创作的主要方向。如素描肖像《母亲》是世界素描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之一,丢勒笔下的《母亲》,不仅成功地刻画了自己母亲的形象,表现了儿子对慈母最深厚的爱,而且还表现出德国民族极为坚强的性格特征。又如 《93岁老人》,是为创作《圣哲罗姆》所画的素描稿,该作品的力度实为世界素描典范之一。丢勒的作品不仅属于德国,而且也是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

二、荷尔拜因

汉斯·荷尔拜因(1497-1543)生于德国的奥格斯堡,该城仅次于纽伦堡,是经济最为繁荣的地方。它将欧洲商品传播到地球的另一端,同时又将东方的奇珍异宝源源不断地运往欧洲,故此地极为繁荣。荷尔拜因是同名画家老汉斯·荷尔拜因之子。他在父亲建立的画室完成学徒时期。这座美术作坊成为奥格斯堡美术学校的奠基。荷尔拜因从青少年时代就倾向于自由的艺术风格。1515年,他离开父亲的作坊来到巴塞尔,开始受到强烈的人文主义精神的感召,并结识了著名的哲学家Erasmus von Rotterdan,尤崇拜其作《愚昧颂》等,该书对荷尔拜因的画风和世界观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在巴塞尔从事插图艺术时,他将首批插图作品献给他崇拜的不朽作品《愚昧颂》。

荷尔拜因的艺术才华仅倾注于人物肖像,对描绘风景没有兴趣,尤笃尚苏格拉底的名言:“让我们 觉得有兴趣的不是树木,而是人。”故集中全力研究人物的面部表情及神态特征,追求的画品能将人物的瞬间性格与永恒性格区分开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种理想主义的情怀。

在巴塞尔逗留两年后迁居洛桑。用三年时间为该城市政官员设计室内装璜工作,其所有壁画体现了文艺复兴精神,其艺术成就远远超过他父亲。1519年又回到巴塞尔,被当地行会接纳为画师,并获得该市公民权。1521年,荷尔拜因为巴塞尔议会大厅绘制作品,表现希腊、罗马的历史故事及各种图案,富有鲜明的希腊、罗马精神,并体现出绘画与建筑艺术的非凡和谐。这一时期,他的创作思想与前期纯自由风格相比,更加紧密地和人的生存与命运连接在一起。152O年,画家与一个年长4岁有钱的寡妇结婚,遂安居于巴塞尔,但不久又去英国。

宗教改革运动来势凶猛,把巴塞尔所有教堂绘画毁之一炬,迫使政府官员宣布——禁止创作教堂画和所有宗教艺术。唯一被抢救的作品是画家夫人及两个孩子的画像。

1529年,荷尔拜因又离巴市前往伦敦。他联络英国的德籍同胞,为他们画肖像,这些画大部分都保留卜来。1536年.他被命为宫廷画师,成为英国“王室画家”。他画亨利王、皇太后及皇室人员,画得最多的是国王,同时也画过科学家、艺术家及陌生公民。由于技艺超群,小荷尔拜因倍受赏识并名声远扬,故获得了16世纪艺术家所能得到的全部荣誉。他的中晚期岁月,都是在伦敦度过的,全力为亨利王和王室效忠。

荷尔拜因贡献给亨利国王的宫庭女士们和其他王室人员的创作,均具有明显的理性风格,全力忠实再现被画对象、突出表现其客观性,画家不受他们瞬息万变的情绪影响的最好方法就是客观性。因此,画家把视点调节到在人物的面部进行现实的客观的观察,除此以外,他什么都不关心,这几乎与同时代的科学家相似。所以,他以绝对淡化、冷峻的态度作画。可贵的是,画家追求的不是神化的人,而是表现现实人的真实面貌。直到今天,他的作品依然具有与现实作品同等的吸引力。他的艺术富有平静和谐的高度美感。画家不仅吸收了文艺复兴时代形式的美学部分,同时在与现实生活结合的过程中又再现了他日益精湛的素描肖像艺术才能。他在巴塞尔时期的作品,为前期之作,均被该市收藏;在英国时期的作品,主要为中晚期作品,则被英国温索尔宫及部分私人珍藏。

荷尔拜因的素描艺术高度超过了他的油画。他的素描作品,有着精湛绝伦的艺术造诣,堪称世界一流素描人师之作。他继承了丢勒所奠定的现实主义传统,并在此基础上创造了简约传神的肖像画风格。荷尔拜因从严谨的德国素描传统中寻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志趣和表现的方面,形成了属于他个人的特有的线描表现技法。他的线条准确到位,依据线条的粗细、浓淡以及转折变化,暗示出人物头像的内部结构关系,而运用在衣饰等部位的线条则放松自如,具有简洁活泼的感觉。在作画过程中,他开始用“银笔”画在柔软的画纸上,最后用鹅毛笔蘸上褐锈色加重线条来提高力度。同时也多用炭笔画素描,他喜欢在自己处理过的画纸上,用米色、茶色或浅赭或各类冷色等水色染纸,经过加工的画纸最适宜发挥画家的技法。有时在素描上略敷淡彩,上有时使用粉笔,这此都依据表现对象而定。素描作品完成后,用一种阿拉伯树胶加骨粉混合的溶液喷固画面。此法是丢勒从意大利传至德国的。

荷尔拜因性情平和朴实,画风谨慎稳健。罗丹说:“他的素描没有佛罗伦萨画派的温婉,他的色彩没有威尼斯画派的艳媚。在荷尔拜因的线条和色彩中,有一种或许在别的画家那里所找不到的力量——庄严和内在的意义。”

三、门采尔

阿道夫·门采尔(1815-1905)出生于德国布罗斯劳。从小在父亲开办的一所石印工厂中干活,逐渐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830年,举家迁居柏林。不久,父亲病逝,年仅15岁的门采尔继承父业,独白担负全家四口人的生活来源。

18岁时,几经周折考进了柏林美术学院学习雕塑。但时隔不久,只因给学院院长留下缺乏天资、不可造就之名,被迫离开了他所向往的学府,从而踏上一条艰苦的自学之路。

门采尔最初的成名之作,是1838-1844年为歌德的诗《艺术家生活的道路》而作的一套版画插图,及后来陆续创作出的版画,这些作品显示了门采尔杰出的素描才华,并引起了德国艺术界的广泛注意,同时被“青年艺术家协会”接纳为会员。此后,门采尔的艺术声誉不断提高,并挤身于德国宫廷画家行列。

当时的德国,是腓特烈大帝执政的时代。在门采尔成为宫廷画家后,他的绘画作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其一,表现和刻画腓特烈大帝时期皇宫贵族让层人物的豪华生活。大量作品反映的是当时皇宫礼仪、庆典宴会及皇帝生活等内容。其二,以平民及工人为素材,尤其是以工人为上题的作品以极强的感染力反映出工人生产劳动的场面。代表作是1872-1875年的《轧钢工厂》。

19世纪40年代,德国美术占有统治地位的仍然是落后陈腐的拿撒勒画派和杜塞尔朵夫画派。门采尔在早期曾受一定的影响,但后期将创作方向转入了现实生活。门采尔在现实生活中所反映和刻画的一切物象都来自于其他艺术家所不及的速写之中,即使在别人所不屑一顾的物象,他却能在凝神静气之后,激发情趣以至灵感奔涌.表现出势不可遏的劲头。他对浩瀚雄奇或悲壮贫瘠的自然景象皆一往情深,深情凝聚笔端,其疾笔速写有一种意气奋发、震撼心灵的昂扬精神。美是有生命的,生命永远处于运动变化的状态,生动的物象往往呈现在过程中,画家最善于捕捉运动中的形象,甚至转瞬即逝的物象。从而锻炼了自己一手坚实、潇洒、泼辣而熟练的造型硬功。对于表现物象繁杂的庞大场面更具有惊人的概括才能,对于光的处理,他能用素描充分表现出空气的颤动和阳光的闪烁。

门采尔是一位很重理性的艺术家,为创作一幅画,必须先画大量的素描,人物、道具、环境……如创作《轧钢工厂》之前,他在工厂的火光和机器喧闹声中画了几百幅现场素描。世界上尚无哪位画家像门采尔那样肯在素描中沿着最为精湛的艺术峰脊走钢丝,一旦失足就会落入矫揉造作的无底深渊。他作的用心之细,使人感到他和落笔成画的粗豪的印象派同样都是天才。他是精心创伤的巨匠。

另外,门采尔始终严肃地对待自己每一幅作品,对同一个题材,往往经过很长时间,一再深入研究后又反复重画,直至完全满意为止,决不半途而废。他深知,艺术不可能在空设的庭院和假想的楼阁中诞生,也不可能弃源寻水,即兴而成,总是需要到生活的海洋中,人生的天地里觅寻,然后立意、创形、刻画、塑造,最后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才是引人入胜的艺术。

俄国评论家斯塔索夫曾 他是德国当代“第一个最伟大的画家”。俄国彼得堡艺术学院授予门采尔为该院荣誉院士称号。这位画家之所以受到俄国如此重视,是因为他的艺术对客观世界的表现与俄国进步画派的作品具有某种共同性。然而,决不相同。

门采尔是一位异常勤奋的画家。岁月有夕阳,艺术无黄昏,直到暮年他仍作画不辍。

四、珂勒惠支

凯绥·珂勒惠支(1867-1945)生于柯尼斯堡,是德国最杰出的版画家、素描家。她的作品曾在30年代和70年代在我国展出,其作品极富有时代感和革命性,同时更具有民族色彩。1927年,当时对一切事物采取冷漠态度的罗曼·罗兰,对珂勒惠支下了一句中肯的评语:“凯绥·珂勒惠支的作品,是当今德国一支最优美的歌。”与画家60年的创作生涯比较,在与她同时代的艺术家中还没有一个人的作品像她那样紧凑严谨,那样富有人民性和完美无暇。德国作家博多·乌泽说:“珂勒惠支塑造了我们民族面貌的主要特征。我们大家都是这位探索真理的、受苦受难的德国母亲的儿女。人们见到我们就想到珂勒惠支,在珂勒惠支的作品中,人们又见到了我们。”

她的全部作品,除了早期一幅笑得很自然的自画像和注明1910年所作的腐蚀版画《母与子》之外,再也难找到明朗欢快的气氛。她在日记中写道:“我的一生,多么强烈地沉浸在激动和活力之中,沉浸在痛苦与思念之中。”她面向世界,忠于生活,反对战争。正是这些品质,使她的作品成为德国民族的一个时代的真实写照。乌泽说:“这些作品像一枚两极之间晃动的指针,可以用《母与子》和《死神与妇女》这两幅作品来表示。”她所有作品,都来自一个源泉,而且又汇集到一条大河之中。

珂勒惠支在其早期作品中,本着德国自然主义的精神,强调叙述性因素。她说:“我当时除了叙述性的艺术外,不知道还有别的什么艺术。”在动荡的政治生活中,她深受革命运动的影响。1893——1897年所作的《纺织工人起义》和1901年——1908年所作的《农民战争》组画中,最有影响力的是表达农民和工人的苦难和失望。她的作品,呼唤援助、同情和怜悯,她呼唤的是每个人的良心。她反对统治势力,表示气愤,但并不号召暴力革命以及社会和世界面貌的改变,画家在日记中写道:“我不是一个革命者,而是一个进化论者。”

珂勒惠支画了多幅自画像,但这些作品并无任何个人心理描写的因素,她表现的主要不是本人,而表现的是德国母亲的悲剧。她在日记中曾这样写道:“每当我创作一个女人的形象时,在我脑际浮现的始终是一个看到世界苦难的女人。她凝视着世界,缄默不语,歌德也许能找到语:‘内心的迷宫’或‘极乐世界的渴慕’。”

珂勒惠支的创作活动,虽然接触到各种流派,但并未受这些潮流多少影响。她坚毅地冲破了自然主义的束缚,反对象征主义逃避现实的观点,她用震撼人心的表现方法塑造了德国人民革命史上达到顶点的悲剧形象。画家的艺术风格,实质上是表现主义,但她那独有的罗盘针始终对准着人类的尊严和对真理的渴求。

珂勒惠支是杰出的版画家、素描家和雕塑家。她在问忆录中写道:“我的色彩不堪造就,我偶尔读到了马克斯·克林格尔的《色彩与素描》,于是感到自己根本不是一个色彩画家。”1911年5月25日她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德国的艺术无论如何需要吸收罗马时代的精华,法冈人l卜是凭他的灵感幸运地达到了绘画的天才境界。而德国人则缺乏色彩灵感。”

珂勒惠支的黑白艺术是20世纪的高峰之一,如《织工》、《织工队伍》、《在工厂主家门前》和《牧场》多次在展览会上获得成功。当她的组画在勒尔特车站展出后,当时理事会的审查者之一门采尔曾建议给《织工》颁发小金质奖章,但国王拒绝了这个建议。然而,从此她跃入了第一流艺术家的行列。后来德累斯顿的收藏馆馆长马克斯·勒尔斯买下了这套组画,并在馆内给对珂惠支颁发了小金质奖章。她获得成功后,声誉大振,并应美术女校聘请任素描课教师。

1933年1月,第三帝国纳粹掌权后,她最困难的时期开始了,当年2月,珂勒惠支教授第一个被驱逐出普鲁士艺术学院,在博物馆、展览会上她的作品也被取缔。

战争的暴风雨和法内斯的黑暗势力,使她和千千万人遭难的人们一样受到学生打击。1914年,长子彼得在弗立德阵亡,她几乎全垮了!她用悲痛的泪水浇灌着儿子墓地的鲜花。为怀念自己的儿子及战争中的所有阵亡者,经过伴随苦痛的长年酝酿和构思,1932年完成了跪在墓前的《双亲》雕像这一伟人杰作。

哀悼儿子的内心悲伤和对整个民族遭到深重灾难的悲愤都汇集在她的心头。卡尔逝世后,她再一次被抛向孤寂和痛苦的峰巅。1942年,次子彼得又在俄国阵亡,长孙也相继阵亡于疆场,她的家和儿子汉斯的家也都在战火中化为灰烬。痛苦折磨着她,痛苦震撼着她,但她决不为痛苦所屈服。她在最悲痛的岁月,坐在自己的栖身之所——莫里茨堡一间斗室的窗边,听人给她朗读歌德的《浮士德》。她记录着云的运行和风的流动,从中寄予着对死人的人们的怀念和对活着的人的无限希望。

纵观珂勒惠支的全部作品,正是她生命的精华。从她的版画、素描和雕塑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位女艺术家的爱与恨,欢乐与痛苦以及她对人生、对艺术、对战争与和平的行法,尤其是对劳动者始终燃烧的一颗赤诚的心

五、贝多芬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是维也纳乐派最后一位,也是最伟大的代表人物。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于莱茵河畔离法国国境不远的小城市--波恩。父亲是个宫廷乐团的男高间歌手,母亲是个厨娘。他的祖父是波恩宫廷乐团的乐长。

贝多芬自幼便已显露出他的音乐天才,父亲很早已洞察儿子的音乐天份,为了急于把他培养成为一个象莫扎特那样的神童,四岁即开始逼着他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八岁时他已开始在音乐会上表演并尝试作曲,但是,他在这段时期中所受的音乐教育一直是非常零乱和没有系统的。贝多芬十一岁便辍学,专心在家学习音乐。十二岁时,他已经能够自如地演奏,而且担任了管风琴师聂费(1748-1798)的助手。十三岁贝多芬已受雇于波恩剧场担任大键琴演奏者,正式成为一名职业音乐家。

就在这时他开始正式跟聂费学习音乐。聂费是一位具有多方面天才的音乐家,他扩大了贝多芬的艺术视野,使贝多芬熟悉了德国古典艺术的一些优秀范例,并巩固了贝多芬对崇高的目的的理解。贝多芬的正规的学习和有系统的教养,实际上是从聂费的细心教导和培养开始的:聂费还引导他在1787年到维也纳就教于莫扎特 。莫扎特听过他的演奏之后,就预言有朝一日贝多芬将震动全世界。贝多芬到维也纳不久便接到母亲的死讯,他不得不立即赶回波恩。由于家庭的拖累,一直到1792年秋他父亲死后,他才常二次来到维也纳,但这时莫扎特却已不在人世了。贝多芬第二次来到维也纳后,交快地便赢得了维也纳最卓越的演奏家(特别是即兴演奏)的地位。以后,他先跟海顿学习,后来跟申克、阿勃列希贝尔格和萨利耶里等人学习。

贝多芬一直在莫扎特与海顿的音乐中成长,以致开始创作时风格也酷似两位前辈。作为维也纳的自由职业音乐家,他比莫扎特的处境顺利,但因个性关系备受痛苦。他在波恩通过同知识分子勃莱宁的交往,接触到当时许多著名教授、作家和音乐家,并从他们那儿,受到"狂飙运动"的思潮影响。他的民主思想在法国大革命前几年已臻成熟,但在革命年代中成长尤为迅速。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进步的思想意识给他了很多启发,从而奠定了他的人文主义世界观的基础--深信人类平等,追求正义和个性自由,出憎恨封建专制的压迫。他曾说:“一年的自由比一百年的专制主义对人类有用得多。”法国大革命的口号“自由、平等、博爱”深深地打动了他,使他初步确定了当时最先进的资产阶级人生观。他曾在自已的札记中写道:“自由!!!能有什么东西比它更是人们所需要的呢?”“我爱自由甚于一切——即使在王座面前也不会背弃真理”“在艺术界里,如同在一切伟大的创造里一样自由前进就是目标。”这就是贝芬创作的誓言,他的创作实现了这些誓言,创作出了许多不朽的篇章,实现了他的“通过苦难——走向欢乐;通过斗争——走向胜利”革命英雄主义理想。这集中地表现在他的《小提琴协奏曲》、《第四钢琴协奏曲》、《第五钢琴协奏曲》等作品里,特别是《第九交响曲》宣告了贝多芬理想的目的——全人类的团结友爱。 乐圣贝多芬是最富于独创精神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主要作品也是最重要的作品是交响音乐,其中又以九部交响曲占首要地位。贝多芬的创作构思宽广、形象宏伟、感情深邃、对比鲜明,这使他偏重于采用并扩充奏鸣曲式;同时由于创作的形象丰富多样,运用在各作品中的奏鸣曲式又各有特点。贝多芬的其它管弦乐作品有《小提琴协奏曲》、五部钢琴协奏曲,两首序曲、钢琴乐队、合唱幻想曲、两首小提琴与乐队浪谩曲等。

尽管维也纳古典乐派中的三位著名作曲家所处的生活年代相当接近,但是贝多芬的思想同海顿和莫扎特显然并不属于同一"个时代。海顿一生备受凌辱,他虽也偶而激怒过,但却总是逆来顺受,当时进步的文学思潮和革命情绪都很少能使他激动,他的音乐同斗争也是永远绝缘的。莫扎特精神上遭受的苦难并不比海顿少,他勇敢于反抗,宁愿贫困而不能忍受大主教的侮辱,但在他的音乐中,从那充满阳光和青春活力的欢乐的背后,往往还是可以感觉得到一种痛苦、忧郁和伤感的情绪。只有贝多芬,他不但愤怒地反对封建制度的专制,而且用他的音乐号召人们为自由和幸福而斗争。贝多芬在波恩时期(1782-1792)的创作,大都是一些小型的钢琴曲、重奏曲和歌曲等,这一时期可以说他还只是处于创作的准备阶段。

他在维也纳最初十年(1792一1802)的创作,比较著名的作品也只有《悲伤》、《月光》和《克罗采》奏鸣曲及《第三钢琴协奏曲》等。但在这期间,他对社会与政治诸问题又有进一步的理解,也能意识到他努力探寻的目标。1802-1812年,他的创作进入了成熟时期,成为他的"英雄年代"。

合唱曲有两部弥撒(C大调和D大调)、清唱剧《基督在橄榄山》、《第九交响曲》等。 戏剧作品有歌剧《菲德里奥》、戏剧配乐《爱格蒙特》、《斯泰芬王》、《雅典的废墟》、芭蕾舞剧《普罗米修斯的生民》等。 室内乐有七重奏、钢琴和管乐五重奏、弦乐五重奏、弦乐四重奏十六首及《大赋格曲》、弦乐三重奏四首,长笛、小提琴、中得琴小夜曲,钢琴三重奏六首,单簧管、大提琴、钢琴三重奏、小提琴奏鸣曲十首,大提琴奏鸣曲五首和圆号奏鸣曲以及很重要的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等。

歌曲有声乐套曲《致远方爱人》,女高声和乐队场景《啊!不忠的人》以及其它声乐与钢琴曲等。

从乐派归属来说,贝多芬基本上是古典的,但其后期明显具有浪漫因素,因此似该归为浪漫派。其代表作:第三、五、六、七、九交响曲(Op.55、67、68、92、125),序曲《爱格蒙特》(Op.84)、序曲《林利奥兰》(Op.62)、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Op.73)、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Op.61)、C大调第九弦乐四重奏第三号(Op.59-3)、c小调第八钢琴奏鸣曲《悲怆》(Op.13)、#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月光》(Op.27-2)、F大调第五钢琴奏鸣曲《春天》(Op.24)、F大调第二浪漫曲(Op.50)。

贝多芬的创作活动的成熟过程表面看来是相当迟缓的,但实际上却非常稳固。他三十岁时才开始写第一部交响曲,而在象这样年纪的莫扎特已经写了四十部左右的交响曲了。

贝多芬从1796年开始便已感到听觉日渐衰弱,但是直到1801年,当他确信自己的耳疾无法医治时,才把这件事情告诉给他的朋友。但是,他对艺术的爱和

对生活的爱战胜了他个人的苦痛和绝望--苦难变成了他的创作力量的源泉。在这样一个精神危机发展到顶峰的时候,他开始创作他的乐观主义的《英雄交响曲》。

《英雄交响曲》标志着贝多芬的精神的转机,同时也标志着他的创作的"英雄年代"的开始。

贝多芬在维也纳的后一阶段,由于欧洲正经历着严重的政治反动时期,即梅特涅的反动统治特别的猖獗的时期,他的创作也暂时呈现颓势(1813-1817)。

从1818年起,在贝多芬一生的最后十年当中(1818一1827),他在耳朵全聋、健康情况显著恶化和生活上受到痛苦,精神上受到折磨的情况下,仍以巨人般的毅力创作了《第九(合唱)交响曲》,总结了他光辉的、史诗般的一生和展现了人类的美好愿望。

贝多芬于1827年3月26日在维也纳辞世。他死时没有一个亲人在他身旁,但是在同月29日下葬时却形成了群众性的一个浪潮,所有的学校全部停课表示哀悼,有两万群众护送着他的棺枢,他的墓碑上铭刻着奥地利诗人格利尔巴采(1791-1872)的题词:"当你站在他的灵柩跟前的时候,笼罩着你的并不是志颓气丧,而是一种崇高的感情;我们只有对他这样一个人才可以说:他完成了伟大的事业……。"

贝多芬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伟大作物家之一,他的创作集中体现了他那巨人般的性格,反映了那个时代的进步思想,它的革命英雄主义的形象可以用"通过苦难--走向欢乐;通过斗争--获得胜利"加以概括。他的作品了既壮丽宏伟而又极朴实鲜明,它的音乐既内容丰富,同时又易于为听众所理解和接受。

贝多芬的音乐集中体现了他那个时代广大人民群众的痛苦和欢乐。斗争和胜利,因此它过去总是那样激励着人们,鼓舞着人们的斗志,即使在现在也使人们感到亲切和鼓舞。

他的九部交响曲在他的全部创作中占有极其独特的地位。这些交响曲可以比作一篇完整的大型交响叙事诗--描写英雄生活的长篇史诗。虽然没有故事情节借以联系起来,但它所揭示的是英雄的生活、活动和思想的各个方面,也即是英雄所面临的一些最重要的生活问题,例如:英雄和他的斗争、英雄和大自然、英雄和他的内心世界、英雄和人民等等。他的九部交响曲是世界文化遗产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徐悲鸿的马是画,而《铜奔马》是一件青铜奔马的。

相对于《铜奔马》,徐悲鸿的马结构严谨,用笔众放淋漓的画面中,把马的形体表现的十分强健而丰腴,纵横驰骋,气势磅礴。

观用笔众放淋漓的画面中,把马的形体表现的十分强健而丰腴,纵横驰骋,气势磅礴,观之使人倍感精神振奋。

而《铜奔马》中,奔马的一足踩在飞燕的背上,三足腾空,作昂首嘶鸣状,充分表现了一匹速度超过飞燕的骏马,是一件人见人爱的青铜造型艺术品。人们为它起了一个很好的名字—马踏飞燕。

许许多多书籍把它作为插图,并成为我国旅游业的标志性图案。

扩展资料

徐悲鸿奔马图创作背景

徐悲鸿早期画的马颇有一种文人的淡然诗意,显出"踯躅回顾,萧然寡俦"之态。

至抗战爆发后,徐悲鸿认识到艺术家不应局限于艺术的自我陶醉中,而应该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将艺术创作投入到火热的生活中去,所以他的马成为正在觉醒的民族精神的象征。

此《奔马图》作于1941年秋季第二次长沙会战期间。此时,抗日战争正处于敌我力量相持阶段,日军想在发动太平洋战争之前彻底打败中国,使国民党政府俯首称臣,故而他们倾尽全力屡次发动长沙会战,企图打通南北交通之咽喉重庆。

二次会战中我方一度失利,长沙为日寇所占,正在马来西亚槟榔屿办艺展募捐的徐悲鸿听闻国难当头,心急如焚。他连夜画出《奔马图》以抒发自己的忧国之情。

-徐悲鸿奔马图

徐悲鸿

1895年7月19日,徐悲鸿出生于中国南方的江苏省宜兴县屺亭桥镇,在烟波浩渺的太湖之西15公里。

徐悲鸿 :(1895-1953)现代绘画艺术大师,江苏宜兴人。四岁入塾,从父习画。年甫弱冠,东渡日本,翌年赴法,师事达仰,继入徐梁学院及巴黎国立美术学校1921年游学德,1927年归国,任中大艺术教授。1933年在巴黎画展,法政府选购十二幅,辟专室陈列。旋赴欧,在德、意及苏联举行画展。抗战后,屡在国内广州、长沙以及香港、印度、星洲等各地为救济祖国难民,举办画展。历任北京大学、桂林美术学院教授。后,任北平艺专校长。解放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在绘画创作上,反对形式主义,坚持写实作风,主张“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末足者增之,西方绘画可采入者融之。”继承我国绘画优秀传统,吸取西画之长,创造自己独特风格。长于国画、油画、尤擅素描。造诣极深,善于传神。著名油画《 我后》、《田横五百士》国画有、《九方皋》、《愚公移山》、《会师东京》等,最为所重。画马为世所称,笔力雄健,气魄恢宏,布避设色,均有新意。。1952年病中,曾将自己一生创作和全部珍藏,捐献国家。平生积极从事美术教育事业,为中国美术事业发展,鞠躬尽瘁,培育不了少优秀人才。。1953年卒于北京。年仅五十九岁,就其寓所改建徐悲鸿纪念馆。其代表作《奔马图》,最为人所喜爱。间作花鸟及猫,亦别具风格,情趣盎然。著有《普吕动》、《初伦杰作》、《悲鸿素描集》、《悲鸿油画集》、《悲鸿彩墨画集》等行世。

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长期从事美术教育,教学上主张严格的基本功训练和现实主义的创作思想,培养了一大批美术人材。

太湖之滨是中国历代才子、诗人、画家荟萃之地,它不仅山水明训,更有勤劳勇敢的人了和悠久光荣的文化传统。相传春秋时范蠡曾携西施在宜兴隐居,以制紫砂陶为生,被称作紫砂的祖师陶朱公,至今宜兴有个中国陶都之美誉。宜兴还有古迹"蛟桥",是晋朝周处为民除害的斩蛟之地。徐悲鸿的父亲达章公就是位正直不阿的画家,他精诗文、书法、篆刻,尤擅绘画,在山水、人物、花鸟上均有很深的造诣。他不慕功名,小求闻达,曾刻了许多图章,以明心志,如"半耕半读半渔樵"、"读书声里是吾家"、"闲来写幅丹青卖,不用人间造孽钱"、"儿女心肠、英雄肝胆……"他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做人的高尚品德使徐悲鸿受到很深的影响,并使他走上了绘画之路。

--------------------------------------------------------------------------------

徐悲鸿6岁开始跟父亲读书,10岁随父亲乘舟赴溧阳时,便有"春水绿弥漫,春山秀色含,一帆风信好,舟过万重峦"的诗句,以即景成诗的艺术才华闻名乡里。他9岁读完《四书》、《左传》后,便开始随父亲学画,每日临摹一幅吴友如的界画、人物。吴友如是清代末年最大的插图画家,能在尺幅之中描绘亭台楼阁、虫鱼鸟兽、奇花异草,以至千军万马。徐悲鸿每次随父亲进城时,必至画店观赏石涛、八人及任伯年等人之作,回家后凭记忆默写。在父亲的殷勤教导和勇于创新的前辈画家熏陶下,他打下了中国绘画的坚实基础。在寂寞的、缺少玩具的少年时代,徐悲鸿悄悄地爱上了周围的许多动物,并且仔细观察和描绘它们,如温顺的牛、奔驰的马、嘎嘎鸣叫的白鹅、浮游于水面的群鸭、倦卧在墙角或成于树上的花描……都一一出现在他的笔下,宛然如生。

--------------------------------------------------------------------------------

13岁时,家乡大水,达章公便携徐悲鸿金外地煤生。为人画人物、山水、花卉、动物,刻图章,写春联。那时只有城里人像摄影,所以他们经常为人画肖像。这刘少年的徐悲鸿来说,足一种极严格的考验,对他日后在人物画方向的卓越成就有重大影响。当然,这种卖艺的生涯不只是对他艺术功力的磨练,也使他更多地接触下层社会和劳苦大众,激发他忧国忧民的感情,他在当时的画上常署名"神州少年"、"江南贫侠",表达了他胸怀大志。

少年时代的徐悲鸿已在摸索创造新的绘画风格,当时的强盗牌香烟盒中附有动物画片,悲鸿很爱搜集,又见到各种动物标本,便对标本进行严格认真的写生。一些西方艺术大师的作品复制品更使他萌发了到欧洲去学习美术的朦胧愿望,然而冷酷的现实去横亘在他面前,流浪的生涯使父亲染上重病,他们不得不返回故乡。

17岁的徐悲鸿成为宜兴知名的画家,在宜兴女子师范、彭城中学、始齐小学三校教授美术。19岁时父亲病逝,悲鸿含着深沉的哀痛埋葬了父亲后,决定去上海寻找半工半读的机会。宜兴初级师范的语文教师张祖芬送别他时,殷勤地勉励说:"你年轻聪敏,又刻苦努力,前途未可限量。我希望你记住一句话:'人不可有傲气,但不能无傲骨',我没有什么东西可送你,就以这句嘉话为赠吧!徐悲鸿从心底涌起无限感激,并终身铭记着这句嘉言,将它们作为座右铭。直到他生命的晚年,他仍带着温情对我说:"张祖芬先生可称我的第一位知己呵!"

--------------------------------------------------------------------------------

1914年,徐悲鸿来到上海,一位在中国公学担任教授的同乡徐子明曾将悲鸿的画推荐给夏日。大学校长,很受赞赏,并得到安排工作的许诺。当徐子明陪同徐悲鸿来到校长面前时,校长十分诧异,用耳语对徐平明说:"他年轻得像个孩子,如何能工作呢?"徐子明热烈地争辩说:"只要他有才艺,你何必计较他的年龄呀!"后来,徐悲鸿几次写信给复旦大学校长,都得不到回音;于是,徐悲鸿流落在上海。正在彷徨无计时,徐子明介绍他去找《小说月报》恽编辑恽铁樵。徐悲鸿挟了自己的画和徐子明的信去见怀铁樵,很受青睬,并应允为徐悲鸿在商务印书馆谋一个画插图的小职,嘱徐悲鸿过几天去听回音。

这时,已是秋雨绵绵的季节,徐悲鸿没有雨伞,冒雨去探听回音。恽铁樵先生愉快地说:"事情成功了!你不久便可搬到商务印书馆住。"种温暖的感觉涌到徐悲鸿寒冷的身上。他立即赶回旅店,给母亲以及故乡的朋友写信说他已找到了工l作。信刚

--------------------------------------------------------------------------------

徐悲鸿在创作

刚发出,忽然响起急促的叩门声。恽铁樵站在门前,手里拿了一个纸包,神色仓惶的说:"事情绝望了!"徐悲鸿急忙拆开纸包,只见里面除了自己的画以外,还有一个批件:"徐悲鸿的画不合用。"徐悲鸿觉得心猛然裂开了,血不断地涌出来。

一种难以遏制的痛苦和失望强烈地攫住他,他狂奔到黄浦江边,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混浊而奔腾的汗水汹涌地冲击着江岸,轮船的汽笛尖锐地吼叫着。徐悲鸿解开衣襟,让无情的风刚打入他年轻的胸脯上。当一阵寒冷的颤栗从脚跟慢慢传递到全身时,他才清醒地对自己说:"一个人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而能自拔,才不算懦弱呵!"

--------------------------------------------------------------------------------

徐悲鸿回到了故乡,送走了第一个没有父亲的忧郁的除夕。镇上的一位民间医生用深厚的同情慰勉了他,并赠他一笔小款。于是,徐悲鸿再一次来到上海,但仍找不到工作。一个偶然的机会,上海富商黄震之看到徐悲鸿的作品,十分赞赏他的天才和同情他的遭遇,慷慨的为他提供住宿。但不久,黄震之不幸破产产,徐悲鸿又无所依靠。当时著名岭南派画家高剑父、高奇峰兄弟在上海开设审美书馆,徐悲鸿便画了一幅马寄去,大受赞赏。回信说:"虽古之韩干,无以过也!"并请徐悲鸿再画4幅仕女图。这时,徐悲鸿身上只剩下5个铜版,而4幅仕女图要一星期才能画完。徐悲鸿仅能每天以一个铜版买一团糍饭充饥。第六天和第七天便整日不食。当他终于挟着4幅仕女图送往审美馆时,街上正下着大雪,而高氏兄弟不在,徐悲鸿只好将画交给看门人收下,因饥饿难忍,不得不脱下身上单薄的衣服去当掉。

徐悲鸿在创作

严寒渐渐消退时,徐悲鸿看到震旦大学的招生广告,去报名投考,被录取了。然而入学须交的学费,他只好腼颜去向一位并非富有的同乡阮翟光告贷,阮翟光热情地接待和帮助了他。于是徐悲鸿入学了,除攻读法文外,仍继续作画。一天,他从报纸上看到哈同花园附设的明智大学征求仓颉的画像,便根据古书叙述,画了一幅仓颉像应征,想得到一点稿酬,解决生活困难。几天后,明智大学派车来接他,盛赞他的作品,并请他去教授学术。徐悲鸿说明自己尚在求学,须待学期结束。

--------------------------------------------------------------------------------

暑假来临时,徐悲鸿携带画具,去到明智大学。当时明智大学经常 邀请一些学者名流讲学。徐悲鸿因此结识了著名学者康有为、王国维等人。康有为发现徐悲鸿为艺苑奇才,请他为自己和亡妻以及朋友们画了像,并将自己的全部收藏供徐悲鸿尽情观览。徐悲鸿在康有为的指导下,遍临石碑,书艺得以精进,品味高深,逐渐形成了他那雄奇而潇洒的个人风格。

徐悲鸿拿到明智大学给的笔稿酬,决定去日本研究美术。1917年5月,徐悲鸿抵东京,整天寻觅藏画的处所观览。感到日本一些画家已不囿于陈法,渐渐脱去积习,能仔细观察和描绘大自然,达到精深美妙的境界,这使徐悲鸿更坚定了融会中外技法的意愿。他在日本还结以著名艺术家中村不折,看到他收藏的许多中中国古代碑帖和日本绘画精品。中村不折还托徐悲鸿将《广艺舟双辑》的日文本带给康有为。

--------------------------------------------------------------------------------

1917年12月,徐悲鸿来到北京,开始以他那生气勃勃、富有民族风格的绘画在中国地坛显露头角,被北京大学聘为画法研究会导师。他在故宫看到大量优秀的中国古代绘画,从中汲取广丰富的营养。当时北京的知识界很活跃,《新青年》、《每周评论》等刊物对封建思想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传播了民主主义的思想和文化,徐悲鸿也受到了深刻的影响,使他站住了新文化运动的前列,成为中国画家中最坚决的革新者。他在北京大学的《绘学杂志》第一期上以《中国画改良论》为题,对中国画中的保守势力进行猛烈的抨击,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画学之颓败,至今日已极矣。凡世界文明,理无奶化。独中国画之在今日,比二十年前退五十步,三百年前退五百步,千年前八百步。民族之不振,可慨也夫。"他认为中国画颓败的原因是:"曰守旧,曰惟失其学术独立之地位。"他慨叹写道:"要之以视千年前先民不逮者,实为奇耻大辱。"在如何进行革新的问题上,他明确地提出:"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绘画采入者融之。"由于博增湘和蔡无培的帮助,徐悲鸿终于获得去法国留学的公费。1919年3月徐悲鸿怀着向西人学习科学和民主,以复兴中国美术为己任的决心,从上海乘船启程赴法,开始了他艺术生涯中转折性的阶段 。

--------------------------------------------------------------------------------

徐悲鸿到达巴黎后,先在各大博物馆仔细观摩西方艺术的精华及比较他们与东方艺术的不同之处,数月绝笔不画。然后,人徐梁画院研习素描。随后考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以弗拉孟、高尔蒙为师。每次竞试,都名列前茅。课余,便到卢浮宫和卢森堡美术馆研究各派的异同和名家的造诣。临摹普吕洞、德拉九洛瓦、委拉斯盖兹、伦勃朗等大师的作品。1920年冬,法国人雕塑家唐泼特介绍徐悲鸿认识法国国家画会的领袖达仰•布佛莱,该画会反对陈腐守旧法国艺术家协会,主张在吸收各派之长的基础上创新,他当时享有很高的威望。从此,徐悲鸿每星期大都去达仰面空聆所达仰的教导和参加该派艺术家们的茶会,尤其人与情难尔的交谈中,深受教益。达仰勉励徐悲鸿说:"学美术是很苦的事,不要赵慕浮夸,不要甘于微小的成就。"他要徐悲鸿精绘素描,并养成默写的习惯。

1921年4月法国国家美展开幕,徐悲鸿从早至晚仔细观摩,走出会场时,才发现外面下着人雪,而他整人未进餐,又缺少御寒的人衣,顿时感到饥寒交迫,腹痛如绞。从此患上严重的肠痉挛症。他常强迫自己忍痛作画,现仍保存的一幅素描上便写着:"人览吾画,焉知吾之为此,每至痛不支也。"

--------------------------------------------------------------------------------

1948年徐悲鸿与夫人廖静文、儿子庆平、女儿芳芳合影

※ 这年夏天,病更剧,而学费已完全断绝,只好去柏林。徐悲鸿在柏林认识了柏林美术学院院长康普,并看到门采尔、绥干第尼及康普的作品,感到在法国见到的佳作虽多,仍受局限。他最爱伦勃朗的画,便上博物院临摹,每人都持续画10小时,其间连一口水也不喝。特别在临摹伦勃朗第二夫人像时,下了很大的功夫,觉得略有收获,但仍不能用在自己的作品上,于是更加努力。

1923年,徐悲鸿回到巴黎后,以油画《老妇》,第一次入选法国国家美展。再谒达仰,陈述学习虽无懈怠,但进步很少。达仰说:"人须有受苦的习惯,求学也一样……未历苦境的人往往缺乏宏大的志愿。最大的作家多是毅力最强的人,所以能达到很高的成就,为人类申诉。"达仰要徐悲鸿进一步精绘素描,油绘人体时认真作分部研究,务必体会精微,不要追求爽利夺目的笔触。徐悲鸿遵从达仰的教导,很见功效,于是更加努力。先后有《怅望》、《萧声》、《琴课》、《抚描人像》、《远闻》、《马夫和马》等杰作问世。仅1927年就有9幅作品入选法国国家美展,获得很高的赞誉。

1925年徐悲鸿还曾赴新加坡,为陈嘉庚及其所办的厦门大学作画,并在上海展出历年所作,引起文化界极大的兴趣。康有为当时曾写道:"徐悲鸿10年前为我及文慎公、沈子培尚书写像,惟妙惟肖。其于画,盖天才也。同游日本,又学画于法国、德国,深诣7年。今也出所画示我,精深华妙,隐秀雄奇,独步中国,无以为偶。其画固中国所未见,其画派亦中国所未有。"

1926年,徐悲鸿赴布鲁塞尔的博物院临画,他很爱鲁本斯的作品,认为他是古今最大的色彩画家之

1927年春,徐悲鸿赴意大利和瑞士,流连于圣彼得寺的名雕和西斯廷教堂的米开郎基罗的壁画之前,纵情地欣赏了文艺复兴时代大师们的杰作,并游览了庞贝西城,领略了西为古代艺术的气氛。

经过8年勤奋刻苦的学习和钻研,徐悲鸿感到自己已能在创作之前胸有成竹,并能尽情挥写,得心应手。于是,他带着精湛的绘画技法和广博的艺术知识,回到久别的祖国,致力于革新中国绘画的现实主义艺术运动。作为一位诚实正直的艺术家,徐悲鸿的艺术活动和祖同的命运始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1927年归国后,徐悲鸿与田汉、欧阳予倩共同创办了南国艺术学院。徐悲鸿在担任美术系主任的同时,开始创作巨幅油画《田横五百士》,歌颂被压迫人民所最可贵的富贵不*、威武不屈的精神。

--------------------------------------------------------------------------------

1928年,南京中央大学也聘请徐悲鸿担任艺术系教授,徐悲鸿提出不能辞去南国的工作。于是,他十月在南国,半月在中大授课。

1929年,徐悲鸿就任北京艺术学院院长。他以"一口反万众"的坚定态度聘齐白石为教授,极力促进中国画教学的革新。

痛感中国许多人才被埋没压抑,他创作了巨幅国画《九方皋》。几经易稿,把千里马遇到知己的欣喜和九方皋虽为樵夫,却具远见卓识的风度,表现得淋漓尽致。1931年至1933年,徐悲鸿用了两年的时间,以《书经》为题材,画出巨幅油画《徯我后》,表达人民反对压迫者,渴望得到解救的心声。

为了宣传中国美术,提高中国艺术的国际地位,1933年,徐悲鸿前往欧洲,举办中国画展。画展首先在巴黎引起强烈震动,参加开幕式的重要人士达3000人,展览应观众要求延长了15天,目录印至三版,报纸一的介绍文章达200余篇。法国文豪保尔•瓦洛里专门为该展撰文介绍。徐悲鸿的作品受到公众的热诚赞扬,法国政府购藏了他的《古柏》一画,法国报纸称赞该画可与巴比松画派大师卢梭相比。

--------------------------------------------------------------------------------

随后,徐悲鸿又赴布鲁塞尔、柏林、法兰克福举办个人画展,获巨大成功。有50多家报纸杂志发表了赞誉文章。

徐悲鸿在意大利米兰、苏联列宁格勒、莫斯科举办的中国画展也引起轰动,该展的纪录片在意全国放映,被誉为自马可•波罗之后最重要的文化交流。苏联爱米塔日美术馆还专门成立了中国绘画的展室。徐悲鸿在撰写的《在全欧宣传中国美术的经过》一文中说:"吾此次出国举行中国画展,曾在法、比、德、意、苏展出7次,成立4处中国展览室于各大博物院,总计因诸展而赞扬中国文化之文章、杂志达两万万份。吾于展览会一切接洽,在内在外,绝对未用政府名义……其岁糜国人巨款,号称文化基金之任何机关,皆未有一文之助,凡我同民,皆请注意于此点也。"徐悲鸿从苏联带回了珍贵的列宁和托尔斯泰面模,并促成了苏联版画在南京和上海的展览。

--------------------------------------------------------------------------------

徐悲鸿其他作品《玉簪花》、《狮吼》、《萧声》、《桂林风景》、《喜马拉雅山之晨》、《喜马拉雅山之林》、《月色》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73150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7
下一篇2023-12-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