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背是什么意思

发背是什么意思,第1张

发背的意思是背疽。

发背是中医病名,是指发生于背部的有头疽,相当于西医学的痈,而痈是累及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细菌感染性皮肤病。

1、病因:大多数痈由金**葡萄球菌引起。金**葡萄球菌可存活于皮肤表面,一般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当皮肤被擦伤、刺伤,细菌则会由毛囊口侵入而发病。

2、症状:皮损初起是一个炎性硬块,表面紧张发亮,界限不清。随后硬块逐渐增大,随着病情的进展,局部可出现多个脓头,有较多脓性和血性分泌物排出,伴有组织坏死和溃疡。患者可有体温升高、寒颤等全身症状。

3、治疗:早期未化脓的痈可外用药物,比如莫匹罗星软膏,以促进炎症消退;严重者需口服抗生素进行治疗,比如阿莫西林胶囊;晚期已化脓破溃者应及时切开引流,并清除坏死组织。

4、预后:一般经正规治疗,预后良好;如果患者未接受治疗,痈可继续进展,引起深部组织感染,最终引发败血症等并发症,危及生命。

病名来源:

背疽背疽又名发背。发背之病名始见于《刘涓子鬼遗方》:“凡发背,外皮薄为痈,皮坚为疽。”《诸病源候论》:“疽发背者,多发于诸脏俞也,五脏不调则发疽。”

背疽乃泛指生于背部的有头疽。因所生部位及形态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如上、中、下搭手,上、中、下发背,对串肩搭手、莲子发、肩疽、发背、莲蓬发、体疽发、腰疽、脾肚发、对心发、对脐发疽等。其名虽多,而其疾病性质则同。

其他本病多因外感风湿火毒,或过食高粱厚味,使湿热火毒内蕴,造成内脏积热,气血凝滞,营卫不和,邪阻肌肤而发。

因其所生部位及形态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如上、中、下搭手,上、中、下发背,对串肩搭手、莲子发、肩疽、发背、莲蓬发、体疽发、腰疽、脾肚发、对心发、对脐发疽等。其名虽多,而其疾病性质则同。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背部急性化脓性蜂窝织炎。

瘩的拼音是da,dá,中医指生在背部的痈。亦称“搭手”。

基本信息:拼音:da,dá  繁体字:瘩   汉字结构:半包围结构    造字法:形声  简体部首:疒   部首笔画:5   总笔画:14   笔顺:捺横撇捺横横竖竖撇捺横竖折横  五笔86:UAWK   五笔98:UAWK   五行:火   UniCode:U+7629   四角号码:00161  仓颉:KTOR   GBK编码:B4F1   规范汉字编号:3145

基本字义:瘩dáㄉㄚˊ〔~背〕中医指生在背部的痈。亦称“搭手”。其它字义 瘩 dB ㄉㄚ〔疙~〕见“疙”。详细解释:详细字义瘩 dá,另见 da。

常用词组:瘩背 dábèi[carbuncle on the back] 中医称生在背部的痈

基本词义:(1) ——见“疙瘩”( gēda)  (2) 另见 dá

方言集汇:粤语:daap3 客家话:[海陆丰腔] dap7 [客英字典] dap7 [台湾四县腔] dap7 [宝安腔] dap7 [客语拼音字汇] dab5

同音字:亣 剳 匒 呾 咑 哒 哒 垯 墶 大 妲 怛 打 搭 撘 溚 炟 畓 畗 畣 瘩 眔 笚 笪 答 羍 耷 荅 荙 薘 蟽 褡 詚 跶 达

古籍解释:《广韵》都合切《集韵》德合切,音答。《字林》肥貌。又《集韵》鄂合切,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73575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7
下一篇2023-12-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