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骨骼组成

人体骨骼组成,第1张

成人骨头共有206块,分为头颅骨、躯干骨、上肢骨、下肢骨四个部分。但儿童的骨头却比大众多,因为:儿童的骶骨有5

块,长大成人后合为1块了。儿童尾骨有4~5块,长大事也合成了1块。儿童有2块髂骨、2块坐骨和2

块耻骨,到成人就合并成为2块髋骨了。这样加起来,儿童的骨头要比大人多11~12块,实际上应是217~218块。医学书上说,初生婴儿的骨头多达305块。

人体骨骼的分布常识!

成年人有206块骨。

头部的叫做颅骨共23块,其中脑颅骨8块(额骨1块,蝶骨1块,枕骨1块,筛骨1块,顶骨2块,颞骨2块),面颅骨15块(鼻骨2块,泪骨2块,上颌骨2块,颚骨2块,颧骨2块,下鼻甲2块,舌骨1块,犁骨1块,下颌骨1块)。

躯干部的叫做躯干骨有51块,其中椎骨26块(包括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骨1块,尾骨1块),肋骨24块,胸骨1块。

四肢部的叫做附肢骨有126块,其中上肢骨64块(包括锁骨2块,肩胛骨2块,肱骨2块,桡骨2块,尺骨2块,腕骨16块,掌骨10块,指骨28块),下肢骨62块(包括髋骨2块,股骨2块,髌骨2块,胫骨2块,腓骨2块,跗骨14块,跖骨10块,趾骨28块)。

中耳鼓室内的叫做听小骨有6块,分别叫做锤骨(2块)、砧骨(2块)、镫骨(2块)。

人体骨骼的数量

人骨头共有206块

206,上学时生物课上讲过

人体骨骼的巨集观结构

骨由骨膜、骨质、和骨髓组成(由外而内)。骨膜中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骨质是骨的主要成分,由骨细胞与基质(由钙盐和骨胶组成)组成,分为骨密质和骨松质两部分。中间是骨髓腔。骨髓有红骨髓和黄骨髓两种,红骨髓有造血功能,黄骨髓主要是脂肪组织,无造血功能。

人体骨骼的知识。周二之前给我。

人体共有206块骨骼,分为颅骨、躯干和四肢3个大部分。它们分布在全身各部位,支撑著身体,保护内部器官,同时由肌肉帮忙,进行各种活动。假如没有了骨骼,人体就成了一堆肉,还能做什么呢?

人体所有的骨骼,从形状和大小上各不相同,有的较大,如胫骨、肱骨等,有的则很小,如趾骨等。从形状上大致可分为5种: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和含气骨。扁平状的骨起保护内脏器官的作用,比如颅骨保护大脑等;棒状骨负责人体运动,例如四肢的骨骼等。

脊椎骨是由颈部至臀部贯穿身体中央的骨,由上而下,依序是颈椎(7个)、胸椎(12个)、腰椎(5个)、骶骨、尾骨。脊椎骨上有可从外部触控得到的凸骨,这是找穴道时的重要依据。

人体骨骼的功能有哪些?

骨胳是人体的重要器官,是人体运动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人体骨骼按其不同功能,以一定方式和力学结构,互相连成一个整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和其他系统的配合下,人体骨骼的功能表现在人体内具有支援身体、保护内脏、完成运动和参与代谢、造血等功能。 1支架功能 骨骼是全身最坚硬的组织,互相连结成一个完整的、坚硬的骨架结构,使身体保持一定的形态和姿势,对人体起著支撑和负重的作用。人之所以能站立、行走、负重和劳动,骨骼起著 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人体骨骼的功能中最主要的功能。骨骼的支架功能主要是由躯干骨中的脊柱及四肢骨负担,一旦发生骨质疏松症,就会损害这种支架功能,危害人体健康。 2保护内胜功能 人体一些骨骼按一定方式互相连结而围成一定形状的体腔,以其坚硬的结构保护腔内的各种重要脏器。如头盖骨围成坚硬的颅腔,保护大脑免受外力打击;肋骨和胸椎骨、胸骨等 围成桶状的胸腔,保护胸腔内的心脏、肺脏和纵隔中的器官、组织;骨盆骨围成的盆腔,保护子宫、膀胱;骨髓腔保护脊髓等。这种保护作用,对于防止内脏重要器官免受外力的打击和伤害是非常重要的 ,是不可缺少的。 3运动功能 骨骼本身没有自主的或主动运动功能,它是在神经支配下的肌肉、肌胞、韧带和其他软组织的共同作用下,使身体能够完成各种运动和动作的,如行走、劳动、吃饭等。在完成运动的 过程中,骨骼起到杠杆作用和支援作用,关节连结起到枢纽作用。

4参与人体钙、磷代谢 骨内储存大量的钙和磷,骨组织成为机体代谢所需钙、磷的最可靠且永久性的来源,对血液钙、磷浓度起到调节作用。当血液中的钙、磷增多时,便转移贮存到骨骼内;血 液中钙、磷浓度降低时,骨骼内钙、磷便释放到血液中,以维持血液内钙、磷代谢平衡。因此人们常称骨胳是钙、磷的“储存仓库”。 5造血功能 骨盆腔内的红骨髓是人出生后的人体主要造血器官,具有制造与释放血细胞的作用,维持血液中各种血细胞的生成、发育、释放、死亡和清除的动态平衡,保持人体的正常血回圈和生 理活动。 正是由于人体骨骼的功能,人类才能完成各种活动,正常生活。

有关于人体骨骼的资料

通常,成年人有206块骨头,包括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可是,我们中国人和日本人,只有204块骨头。这是因为我们的第五趾骨只有2节,而欧美人却有3节,所以中国人比欧美人少了2块。

儿童的骨头比成年人多一些,一般为217或218块。他们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没有成型的骨头如骶骨和尾骨等,往往几块连在一起,长大成人后,几块相连的骨头便合为一块了。

人体的骨头形状不同,大小各异,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四种类型。其中,长骨像棍棒,短骨近似立方体,扁骨犹如扁扁的板条。人体中最长的骨头是大腿上的股骨,一般占人体身高的27%。有个叫康斯坦丁的德国人股骨长759厘米,可称得上是世界之最。耳朵里的3块骨头是人体最小的骨头,其中最小的镫骨只有025~043厘米长。

人的骨头是很硬的。有人曾作过一番测试,每平方厘米的骨头能承受2 100千克的压力,花岗石是很硬实的,也只能承受1350千克。 人的骨头中,一半是水,一半是矿物质和有机物

人体骨骼的作用是支撑什么

骨骼作用 (1) 支援作用:人体不同的骨骼通过关节、肌肉、韧带等组织连成一个整体,对身体起支撑作用。假如人类没有骨骼,那只能是瘫在地上的一堆软组织,不可能站立,更不能能行走。 (2) 保护作用:人类的骨骼如同一个框架,保护着人体重要的脏器,使其尽可能的避免外力的“干挠”和损伤。例如颅骨保护着大脑组织,脊柱和肋骨保护着心脏、肺,骨盆骨骼保护着膀胱、子宫等。没有骨骼的保护,外来的冲击、打击很容易使内脏器官受损伤。 (3) 运动功能:骨骼与肌肉、肌腱、韧带等组织协同,共同完成人的运动功能。骨骼提供运动必须的支撑,肌肉、肌腱提供运动的动力,韧带的作用是保持骨骼的稳定性,使运动得以连续的进行下去。所以,我们说骨骼是运动的基础。 (4) 代谢功能:骨骼与人体的代谢关系十分密切。骨骼中含有大量的钙、磷及其他有机物和无机物,是体内无机盐代谢的参与者和调节者。骨骼还参与人体内分泌的调节,影响体内激素的分泌和代谢。骨骼还与体内电解质平衡有关。 (5)造血功能:骨骼的造血功能主要表现在人的幼年时期,骨髓腔内含有大量的造血细胞,这些细胞参与血液的形成。人到成年后,部分松质骨内仍存在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

人体骨骼 记忆

我觉得画图和看标本对记忆很有帮助。

先画脊椎,胸骨,肋骨躯干骨,再画四肢大的骨头。而且要记住各部分的数量。人形画的差不多,加加减减也等于206的时候,就大功告成了。而足骨,腕骨,颅骨等就要看标本了。至于口诀什么的,自创的话会记得更牢哦(就是把每块骨的第一个字连成一句话)~

人体骨骼详解

脊椎亦称脊柱、脊梁骨,由形态特殊的椎骨和椎间盘连结而成,位于背部正中,上连颅骨,中部与肋骨相连,下端和髋骨组成骨盆。自上而下有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1块骶骨(由5块骶椎合成)和1块尾脊骨(由4块尾椎合成)共24块(成年人)独立的椎骨。脊椎内部自上而下形成一条纵行的脊管,内有脊髓。

整体外观

在正常情况下,脊椎有4个弯曲,从侧面看呈S形,即颈椎前凸、胸椎后凸、腰椎前凸和鹘椎后凸。长期姿势不正和某些疾病(如胸椎结核、类溼性脊椎炎等)可使脊椎形成异常弯曲,如驼背。

(1)前面观:椎体自上而下渐加宽,第2骶椎最宽,与椎体的负重有关。自骶骨耳状面以下,重力传至下肢骨,体积渐缩小。

(2)后面观:椎骨棘突连贯成纵嵴,位于背部正中线。颈椎棘突短而分叉。近水平位;胸椎棘突细长,斜后下方,呈叠瓦状排列;腰椎棘突呈板状水平向后。

(3)侧面观:可见颈,胸,腰,骶四个生理性弯曲,颈和腰曲凸向前,胸和骶曲凸向后。

基本构造

脊柱由26块脊椎骨合成,即24块椎骨(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骨1块、尾骨1块,由于骶骨系由5块,尾骨由4块组成,正常脊柱也可以由33块组成。

脊柱分颈、胸、腰、骶及尾五段,上部长,能活动,好似支架,悬挂著胸壁和腹壁;下部短,比较固定。身体的重量和所受的震荡即由此传达至下肢。

脊柱由脊椎骨及椎间盘构成,是一相当柔软又能活动的结构。随着身体的运动载荷,脊柱的形状可有相当大的改变。脊柱的活动取决于椎间盘的完整,相关脊椎骨关节突间的和谐。

脊柱的长度,3/4是由椎体构成,1/4由椎间盘构成。

这样众多的脊椎骨,由于周围有坚强的韧带相连系,能维持相当稳定,又因彼此之间有椎骨间关节相连,具有相当程度的活动,每个椎骨的活动范围虽然很少,但如全部一起活动,范围就增加很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73714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7
下一篇2023-12-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