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掌骨桡背侧皮瓣

第一掌骨桡背侧皮瓣,第1张

皮瓣是皮肤及皮下组织构成的用来覆盖创面的组织块,有特定的血供(不依靠其所覆盖的组织表面来获得血供)。

皮瓣供应血液的部分叫血管蒂。3

按血供的不同,皮瓣分为随意式皮瓣和轴型皮瓣(又分为皮瓣、筋膜皮瓣、肌皮瓣)。

皮瓣的血液供应不是来自单一的动静脉血管蒂,而是来自真皮下或皮下血管网中的微小血管,这类皮瓣称为 随意式皮瓣 。其设计一般应遵循 1:1原则 (皮瓣的长度不能超过其宽度)。

随意式皮瓣相对不足的皮瓣血供可以通过“迟延”的方式来获得加强,迟延后的皮瓣可以大于1:1的原则去旋转。

如果皮瓣的血液供应来自一个独立、稳定的血管束的话,此皮瓣称为 轴型皮瓣

这个独立的血管管径大于其他的皮下血管。

第1掌骨桡背侧皮瓣血供1主要来自 拇指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 ,实属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主要用于局部转移修复拇指及虎口处创面。

王增涛通过解剖2认为该皮瓣的血供主要自来 拇指桡侧固有动脉→固有动脉背侧支与第1掌骨桡侧背动脉的吻合→第1掌骨桡侧背动脉

桡神经浅支共发出5条指背分支:拇指桡侧指背皮神经、拇指尺侧指背皮神经、示指桡侧指背皮神经、示指尺侧指背皮神经、中指桡侧指背皮神经。

每个神经分支周围5mm左右的范围内,均有丰富的皮神经营养血管,或称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束,并在不同的平面接受多个神经营养交通吻合血管的加入。

Brunelli通过解剖发现,拇指尺侧自第一掌骨头至甲廓,每个标本的拇指尺侧指背皮神经均有一连续的 指背动脉 伴行,该动脉起自拇主要动脉,在第一指骨颈处与指掌侧动脉有一大的交通支。而拇指桡背侧动脉的出现率只有52%,该动脉较尺侧背动脉要细小。

拇指桡背侧皮瓣主要用于修复拇指指尖、指腹和指背皮肤缺损。

在皮肤移植不能提供很好的皮肤覆盖的情况下,需要进行皮瓣移植。

1侯春林、顾玉东 主编《皮瓣外科学》(第2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2王增涛 王一兵 丁自海 主编《显微外科临床解剖学图谱》(第2版),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年

3格林手外科手术学(第6版),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年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出处 5 穴名解 6 特异性 7 所属部位 8 脾俞穴的定位 9 脾俞穴的取法 10 脾俞穴穴位解剖 101 层次解剖 102 穴区神经、血管 11 脾俞穴的功效与作用 12 脾俞穴主治病证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132 灸法 14 脾俞穴的配伍 15 文献摘要 16 脾俞穴研究进展 161 对胃功能的影响 162 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163 对血糖的影响 164 对肝功的影响 165 治疗胃痛 166 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167 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68 治疗糖尿病 169 治疗腹泻 17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脾俞 1 拼音

pí shù

2 英文参考

Píshū BL20 [中国针灸学词典]

píshù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20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L20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 脾俞 汉语拼音 Pishu 罗马拼音 Pishu 美国英译名 Spleen Locus 各

号 中国 BL20 日本 20 法

国 莫兰特氏 V20 富耶氏 V20 德国 B20 英国 B20 美国 BI20

脾俞为经穴名[1](Píshù[2]BL20)。出《黄帝内经灵枢·背腧》。属足太阳膀胱经[1]。脾俞是脾的背俞穴[1]。脾即脾脏,俞即输注,本穴是脾气转输于后背的部位,故名脾俞[1]。脾俞穴主治脾胃等疾患:如呕吐,噎膈,胃痛,胸胁胀痛,黄疸水肿,不欲饮食,食不生肌,痃癖积聚,泄泻痢疾,痰疟寒热,四肢不收,虚劳,尿血,遗精,白浊,吐血,便血,喘息,腰背痛,脘腹胀痛,胸胁支满,呕吐噎膈,黄疸,泄泻,鼓胀,痢疾,带下,胃炎,消化性溃疡,胃下垂,肝炎,糖尿病,消化不良,贫血,腹胀,水肿,背痛,纳呆,食不化,现代又多用脾俞穴治疗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神经性呕吐,肝脾大,慢性出血性疾病,肠炎,神经衰弱,自细胞减少症,子宫下垂,荨麻疹,胃溃疡,胃痉挛,胃扩张,胃出血,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肝脾肿大,肾下垂,月经不调,肾炎,小儿夜盲等。

4 出处

《黄帝内经灵枢·背腧》:脾俞在十一焦(椎)之间。

5 穴名解

脾即脾脏,俞即输注,本穴是脾气转输于后背的部位,故名脾俞[1]。

脾,是人体重要的贮藏血液的场所和最大的淋巴器官,五脏之一。《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载:“脾、胃…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内通脾脏,并合精气,助胃化食。此穴为脾在背之俞穴,内应脾脏,是脾气转输、输注之所,治脾要穴,故名之。[3]

6 特异性

脾之背俞穴。

7 所属部位

背部[4]

8 脾俞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脾俞穴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2][5]。

脾俞穴位于脊柱区,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俯伏或俯卧取穴[1]。

一说“除脊各寸半”(《针灸资生经》)。

脾俞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中的位置

脾俞穴在背部的位置

脾俞穴在背部的位置

脾俞穴在背部的位置(肌肉)

脾俞穴在背部的位置(骨骼、内脏)

9 脾俞穴的取法

脾俞穴位于脊柱区,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俯伏或俯卧取穴[1]。

俯卧位,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脊中(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俯卧位,第11胸椎棘突下与后正中线至肩胛骨内侧缘连线中点之垂线交点处取穴[6]。

快速取穴:肚脐水平线与脊柱相交椎体处,往上推3个椎体,其上缘旁开2横指处即是脾俞穴[7]。

10 脾俞穴穴位解剖

脾俞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背阔肌、下后锯肌、骶棘肌。皮肤由第十、十一、十二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分布。穴位对第十一肋间隙的结构。胸膜为一层薄而迤明的浆膜,富有神经末梢,被覆胸内筋膜的内面和肺的表面,两层相互移行形成胸膜腔。腔有少量液体,呈负压。壁胸膜的下界,在背部肩胛线上投影于第十二肋上,由该点向内作一水平线达第十二胸椎棘突;向外,在腋中线投影于第十肋骨;向前内,锁骨中线上投影在第八肋,以上各点联于第六胸肋关节既为胸膜壁下界在体表的投影。肋胸膜和膈胸膜移行处的胸膜腔为该腔的最低位,称肋膈窦。

10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背阔肌→下后锯肌→竖脊肌[1]。

10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第11、第12胸神经后支的皮支及其伴行动、静脉分布,深层有胸背神经、第11和第12胸神经后支的肌支及相应肋间后动脉背侧支分支分布[8]。

布有第十一、十二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部为外侧支;并有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通过。

11 脾俞穴的功效与作用

脾俞穴有健脾化湿等作用[1]。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脾统血,主四肢肌肉,故本穴为治疗脾胃病、妇科病、血病及四肢无力等疾病的重要腧穴[9]。

脾俞穴具有健脾和胃,利湿升清的功效[9]。

脾俞穴位于第11胸椎旁,与脾脏内外相应,是脾脏之气输注于背部之处,脾与胃相表里,故可治疗脾胃病[9]。

足太阳膀胱经脉循行于背部,脾俞穴又位于背部,故可治疗背痛[9]。

脾俞穴与脾相应,可健脾利湿、益气统血,治胀满、吐逆、痃癖、积聚、疟、黄疸、食不化、羸瘦、泻痢等症。凡关于脾者,以脾俞穴治之。[3]

脾俞穴兼取膀胱俞治脾虚,食不消。因脾阳虚则不健运,不健运则阳虚,阳愈虚,则水不化气,而多湿,故食不消。两穴并用,有助于渗湿也。譬如用药,君白术,须佐以茯苓也。[3]

内脏下垂患者,脾俞处常可出现明显的压痛或凹陷[1]。胃病患者在此穴可出现皮下组织松弛、凹陷或结节性阳性反应物,是胃病等常用的诊断穴[1]。

12 脾俞穴主治病证

脾俞穴主治脾胃等疾患:如呕吐,噎膈,胃痛,胸胁胀痛,黄疸水肿,不欲饮食,食不生肌,痃癖积聚,泄泻痢疾,痰疟寒热,四肢不收,虚劳,尿血,遗精,白浊,吐血,便血,喘息,腰背痛,脘腹胀痛,胸胁支满,呕吐噎膈,黄疸,泄泻,鼓胀,痢疾,带下,胃炎,消化性溃疡,胃下垂,肝炎,糖尿病,消化不良,贫血,腹胀,水肿,背痛,纳呆,食不化,现代又多用脾俞穴治疗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神经性呕吐,肝脾大,慢性出血性疾病,肠炎,神经衰弱,自细胞减少症,子宫下垂,荨麻疹,胃溃疡,胃痉挛,胃扩张,胃出血,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肝脾肿大,肾下垂,月经不调,肾炎,小儿夜盲等。

脾俞穴主治脾胃等疾患:如呕吐、噎膈、胃痛、胸胁胀痛、黄疸水肿、不欲饮食、食不生肌、痃癖积聚、泄泻痢疾、痰疟寒热、四肢不收、虚劳、尿血、遗精、白浊、吐血、便血、喘息、腰背痛等[1]。

脾俞穴主治脘腹胀痛,胸胁支满,呕吐噎膈,黄疸,泄泻,鼓胀,痢疾,便血,带下;以及胃炎,消化性溃疡,胃下垂,肝炎,糖尿病,消化不良,贫血等[5]。

脾俞穴主治腹胀、泄泻、呕吐、胃痛、消化不良、水肿、背痛、黄疸[8]。

脾俞穴主治呕吐,纳呆,食不化,腹胀,泄泻,痢疾;黄疸;背痛;水肿[6]。

现代又多用脾俞穴治疗急慢性胃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神经性呕吐、消化不良、肝脾大、贫血、慢性出血性疾病、肝炎、肠炎、神经衰弱、自细胞减少症、子宫下垂、荨麻疹、糖尿病等[1]。

1 消化系统疾病:胃溃疡,胃炎,胃下垂,胃痉挛,胃扩张,胃出血,神经性呕吐,消化不良,肠炎,痢疾,肝炎;

2 其它:贫血,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肝脾肿大,慢性出血性疾病,肾下垂,月经不调,糖尿病,肾炎,小儿夜盲,荨麻疹等。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斜刺03~05寸[5]。

一般向椎体方向斜刺05~08寸[1]。

斜刺05~08寸,局部有酸胀感,可向腰部放散[6]。

直刺05~1寸[8]。

注意:脾俞穴不可深刺,以防气胸[6]。

132 灸法

可灸[1][8][6]。

艾炷灸5~10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5]。

艾炷灸5~7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14 脾俞穴的配伍

脾俞配章门,为俞募配穴法,有健脾和胃的作用,主治胃痛,腹胀。

脾俞配膈俞、大椎,有扶脾统血,清热止血的作用,主治吐血,便血。

脾俞配足三里、三阴交,有清热利湿,健脾养肝的作用,主治黄疸,肝炎。

脾俞配大肠俞、胃俞,治急慢性肠胃炎[6]。

脾俞配胃俞、中脘、内关、公孙,治腹痛、泄泻[6]。

脾俞配关元、归来、三阴交、隐白,治崩漏[6]。

特效 :当吃饭没胃口时,不妨按按脾俞穴,很快就会感觉有点饿了[7]。

15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腹中气胀,引脊痛,食饮多身羸瘦,名曰食晦,先取脾俞,后取季胁。大肠转气、按之如覆杯,热引胃痛,脾气寒,四肢急,烦不嗜食,脾俞主之。黄瘅善欠,胁下满欲吐,脾俞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虚劳,尿血,白浊,灸脾俞百壮。泄痢食不消,不作肌肤,灸脾俞,随年壮。

《针灸大成》:黄疸,善欠,不嗜食。

《医宗金鉴》:小儿慢脾风证。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脾俞二穴,在第十一椎下,两旁相距各一寸五分……腹胀引胸背痛,食饮倍多,身渐羸瘦,黄疸善欠,胁下满,泄利体重,四肢不收,痃癖积聚,腹痛不嗜食,痰疟寒热。

《类经图翼》:此穴主泻五脏之热。

16 脾俞穴研究进展 161 对胃功能的影响

针刺脾俞对胃功能的调整作用是非常显著的,比针刺足三里等远端腧穴对胃的调整作用明显,提示脾俞对胃功能具有相对的特异性。对胃分泌功能也有影响,可使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总酸度和游离酸度趋于正常化,同时对胃液分泌有抑制作用。实验发现电针脾俞对胃肠推进运动具有双向调整作用。临床上电针脾俞既能治疗腹泻,又可治疗便秘,即与此种机制有关。[6]

162 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针刺脾俞可增加血中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降低血中胆固醇的含量。针刺后对部分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血清免疫球蛋白Ig和补体C3含量测定比较,发现治疗后IgA明显升高,C3含量降低,IgM、IgA、IgD则增减不明显。从而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脾性全血细胞减少患者症状好转。[6]

163 对血糖的影响

针刺脾俞、膈俞、足三里,可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尿糖下降,对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作用明显。对糖尿病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也有一定的影响,血沉、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有明显改变。[6]

164 对肝功的影响

针刺狗的“脾俞”,可使血中胆固醇下降,对高胆固醇者,其下降较明显,对正常机体影响不明显[6]。

165 治疗胃痛

一患者因食生冷饮食,胃脘部剧烈疼痛,肌内注射6542疼痛不减,即针双侧脾俞、胃俞,针感向上腹部放射,留针30 min,出针后在胃脘部加拔火罐10 min,疼痛消失,恢复如常[6]。

166 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取脾俞、胃俞、中脘等穴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50例,取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内关、公孙交替使用。结果:治愈14例,显效11例,好转21例,总有效率为92%[6]。

取脾俞等埋线治疗胃炎和溃疡病166例,有很好疗效。取脾俞、胃俞,埋线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病245例,有很好疗效。

167 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针刺脾俞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07例,主穴取脾俞,配穴取足三里、三阴交,常规针刺,留针30 min,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经治2个疗程[6]。痊愈50例,占467%;好转31例,占29%;无效26例,占243%。总有效率为757%[6]。

针刺脾俞等,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7例,有一定疗效。

168 治疗糖尿病

针灸脾俞、肾俞、关元、足三里、三阴交等穴治疗糖尿病30例,常规针刺,留针30 min,每日1次,15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5d,继续下一疗程治疗,经治4个疗程后,观察血糖、尿糖的变化情况。基本痊愈12例,占40%;显效10例,占33%;好转5例,占17%;无效3例,占10%。总有效率为90%。[6]

针刺脾俞等,治疗24例,有一定疗效。

169 治疗腹泻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出处 5 穴名解 6 特异性 7 所属部位 8 胃俞穴的定位 9 胃俞穴的取法 10 胃俞穴穴位解剖 101 层次解剖 102 穴区神经、血管 11 胃俞穴的功效与作用 12 胃俞穴主治病证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132 灸法 14 胃俞穴的配伍 15 特效 16 文献摘要 17 胃俞穴研究进展 171 对胃肠的影响 172 对心脏的影响 173 对内脏镇痛的影响 174 治疗胃痛 175 治疗胃下垂 176 治疗慢性胃炎和溃疡病 177 治疗呃逆 178 治疗呕吐 18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胃俞 1 拼音

wèi shù

2 英文参考

Wèishū BL21 [中国针灸学词典]

wèishù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2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L2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 胃俞 汉语拼音 Weishu 罗马拼音 Weishu 美国英译名 Stomach Locus 各

号 中国 BL21 日本 21 法

国 莫兰特氏 V21 富耶氏 V21 德国 B21 英国 B21 美国 BI21

胃俞为经穴名[1](Wèishù[2]BL21)。出《脉经》。属足太阳膀胱经[1]。胃俞是胃的背俞穴[1][2]。胃即胃腑,俞即输注,本穴是胃气转输于后背的部位,故名胃俞[1]。胃俞穴主治脾胃、腰脊等疾患:如脾胃虚弱,脘腹胀痛,霍乱吐泻,翻胃吐食,噎膈,饮食不下,食多身瘦,肠鸣腹痛,黄疸水肿,小儿疳积,胸胁支满,腰脊挛痛,疟疾痞块,咳嗽,虚劳,经闭,痈疽,胃脘痛,腹胀,呕吐,完谷不化,肠鸣,胸胁痛,胃痛,呃逆,背痛,翻胃,腹泻,痢疾,鼓胀,胃炎,消化性溃疡,胃下垂,现代又多用胃俞穴治疗胃酸过多,消化不良,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扩张,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癌,胰腺炎,肝炎,肝脾肿大,肠炎,神经衰弱,胃痉挛,腮腺炎,糖尿病,失眠等。

4 出处

《脉经论》:胃俞在背第十二椎。

5 穴名解

胃即胃腑,俞即输注,本穴是胃气转输于后背的部位,故名胃俞[1]。

胃,指人体消化管的扩大部分,是贮藏和消化食物的器官,六府之一。《灵枢海论》:“胃者,水谷之海。”本穴内应胃腑,是胃气转输、输注之处,治胃疾要穴,故名之。[3]

6 特异性

胃俞穴是胃之背俞穴。

7 所属部位

背部[4]

8 胃俞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胃俞穴在背部,当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2][5]。

胃俞穴位于脊柱区,第十二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俯伏或俯卧取穴[1]。

一说“除脊各寸半”(《针灸资生经》)。

胃俞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中的位置

胃俞穴在背部的位置

胃俞穴在背部的位置

胃俞穴在背部的位置(肌肉)

胃俞穴在背部的位置(骨骼、内脏)

9 胃俞穴的取法

俯卧位,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胃俞穴位于脊柱区,第十二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俯伏或俯卧取穴[1]。

俯卧位,第12胸椎棘突下与后正中线至肩胛骨内侧缘连线中点之垂线交点处取穴[6]。

快速取穴:肚脐水平线与脊柱相交椎体处,往上推2个椎体,其上缘旁开2横指处即是胃俞穴[7]。

10 胃俞穴穴位解剖

胃俞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背阔肌、下后锯肌、骶棘肌。有肋下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分布著第十二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皮肤由第十一、十二胸神经和第一腰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分布。背部的皮下筋膜可以分为两层,其间有蜂窝状的脂肪组织。背部的深筋膜也可分为浅层和深层。浅层薄弱,被盖于斜方肌和背阔肌的表面,分别称该二肌筋膜;深层较发达,形成腱膜性质,尤其在腰背部更为增厚,包绕着骶棘肌的前、后面,于该肌外侧缘前、后两层愈著,并形成腰肋韧带。腹腔内相对应的器官为肾。

10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胸腰筋膜浅层和背阔肌腱膜→竖脊肌[1]。

10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第12胸神经和第1腰神经后支的皮支及其伴行动、静脉分布;深层有胸背神经分支、第12胸神经和第1腰神经后支的肌支及相应肋下动脉背侧支分支分布[8]。

布有第十二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并有肋下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通过[5]。

11 胃俞穴的功效与作用

胃俞穴具有和胃健脾,理中降逆的功效。

胃俞穴有和胃调中、祛湿消积的作用[1]。

胃俞穴位于第12胸椎旁,与胃腑内外相应,是胃脏之气输注于背部的处所,脾与胃相表里,故可治疗脾胃病[9]。

足太阳经脉循行于背部,胃俞穴又位于背部,故可治疗背痛[9]。

胃俞穴与胃相应,有健脾和胃、化湿消滞之功,治胃寒、吐逆、胀满、肠鸣、腹痛、霍乱、转筋、小儿羸瘦、下痢脱肛[3]。胃俞穴兼取魂门治胃冷、食不化。疾之虚寒者,宜用灸[3]。胃俞穴司胃之运输,功用多在胃经,若痛在胃府,则宜酌取三脘矣[3]。

胃病严重时,胃俞穴常出现以结节为主的阳性反应物,虚症时呈现组织松弛或凹陷,是胃病的诊断穴位之一[1]。

12 胃俞穴主治病证

胃俞穴主治脾胃、腰脊等疾患:如脾胃虚弱,脘腹胀痛,霍乱吐泻,翻胃吐食,噎膈,饮食不下,食多身瘦,肠鸣腹痛,黄疸水肿,小儿疳积,胸胁支满,腰脊挛痛,疟疾痞块,咳嗽,虚劳,经闭,痈疽,胃脘痛,腹胀,呕吐,完谷不化,肠鸣,胸胁痛,胃痛,呃逆,背痛,翻胃,腹泻,痢疾,鼓胀,胃炎,消化性溃疡,胃下垂,现代又多用胃俞穴治疗胃酸过多,消化不良,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扩张,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癌,胰腺炎,肝炎,肝脾肿大,肠炎,神经衰弱,胃痉挛,腮腺炎,糖尿病,失眠等。

胃俞穴主治脾胃、腰脊等疾患:如脾胃虚弱、脘腹胀痛、霍乱吐泻、翻胃吐食、噎膈、饮食不下、食多身瘦、肠鸣腹痛、黄疸水肿、小儿疳积、胸胁支满、腰脊挛痛、疟疾痞块、咳嗽、虚劳、经闭、痈疽等[1]。

胃俞穴主治胃脘痛、腹胀、呕吐、完谷不化、肠鸣、胸胁痛[8]。

胃俞穴主治  胃痛,呕吐,呃逆,腹胀,肠鸣;背痛[6]。

胃俞穴主治胃脘痛,胸胁痛,呕吐,翻胃,腹胀,腹泻,痢疾,鼓胀;以及胃炎,消化性溃疡,胃下垂等[5]。

现代又多用胃俞穴治疗胃酸过多、消化不良、急慢性胃炎、胃扩张、胃下垂、胃或十二指肠溃疡、胃癌、胰腺炎、肝炎、肝脾肿大、肠炎、神经衰弱等[1]。

1 消化系统疾病:胃炎,胃溃疡,胃扩张,胃下垂,胃痉挛,肝炎,腮腺炎,肠炎,痢疾;

2 其它:糖尿病,失眠等。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一般向椎体方向斜刺05~08寸[1]。

斜刺03~05寸[5]。

直刺05~08寸,局部有酸胀感,可向腰部及腹部放散[6]。

直刺05~1寸[8]。

注意:胃俞穴穴针刺时注意方向、角度和深度,以免造成气胸或损伤肾脏。

132 灸法

可灸[1][6][8]。

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14 胃俞穴的配伍

胃俞配上巨虚、三阴交,有健脾利湿的作用,主治泄泻,痢疾。

胃俞配中脘,为俞募配穴法,有理气和胃的作用,主治胃痛,呕吐。

胃俞配内关、梁丘,有宽中和胃止痛的作用,主治胃痉挛,胰腺炎。

胃俞配魂门治胃冷、食不化[3]。

胃俞配大肠俞、肾俞,治痢疾[6]。

胃俞配内关、足三里,治恶心、呕吐[6]。

胃俞配梁丘、中脘,治胃痛[6]。

15 特效

双手握拳,将拳背第2、第3掌指关节放于脾俞、胃俞上,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有和胃降逆、健脾助运之功效[7]。

16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胃中寒胀、食多身体羸瘦、腹中满而鸣、腹膜风厥、胸胁支满、呕吐、脊急痛、筋挛、食不下,胃俞主之。

《太平圣惠方》:理烦满吐食,腹胀不能食。

《针灸逢源》:治食后头眩,黄疸,疟痢。

《针灸资生经》:胃俞、脾俞,治腹痛不嗜食。

《针灸大成》:主霍乱,胃寒,腹胀而鸣,反胃呕吐,不嗜食,多食羸瘦,目不明,腹痛,胸胁支满,脊痛筋挛,小儿羸瘦,不生肌肤。

《类经图翼》:小儿羸瘦食少。

17 胃俞穴研究进展 171 对胃肠的影响

针刺胃俞可增强胃的蠕动,促进幽门开放,使排出量增加,从而调整胃的运动功能,并有促进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的作用。实验观察胃炎和胃溃疡患者针刺胃俞治疗前后胃俞的温度、阻抗和痛阈的变化,结果发现:治愈前为腧穴部位低温度,治愈后变为腧穴部位高温度;治疗前腧穴部位低阻抗,治愈后仍然表现为低阻抗;治疗前腧穴部位痛阈低,治愈后痛阈明显升高,且前后有显著性差异。同时对胃肠的蠕动也有较好的调整作用,当蠕动减弱时,针后可使胃蠕动增强;配足三里则可使胃紧张度与收缩波明显降低;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针后有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6]

实验研究发现,针刺胃俞,有调整胃的蠕动和胃液的分泌作用,并使胃蛋白酶活性增强[1]。

172 对心脏的影响

对心肌缺血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实验证明,针刺“胃俞”对实验性家兔急性缺血性心肌损伤具有促进恢复的作用,且可使心电图有明显好转[6]。

对实验性急性心肌损伤的动物针刺胃俞,可促进其恢复,心电图亦明显好转[3]。

173 对内脏镇痛的影响

用水合氯醛使动物麻醉,在其大脑皮质钩状沟前缘及丘脑腹后外侧核或丘脑下部后部记录电 内脏大神经中枢端引起的诱发电位,通过电针选择对胃部疾患有效腧穴进行针刺,结果发现“胃俞”对皮质诱发电位抑制作用最好,具有一定的特异性,说明对腹部疾患的镇痛作用明显。[6]

胃俞穴对内脏有较好的镇痛作用[3]。

174 治疗胃痛

针刺胃俞治疗胃脘痛38例。结果:痊愈20例,好转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1%[6]。

175 治疗胃下垂

腧穴注射(胎盘组织液,维生素B6)胃俞、足三里加中药(补中益气汤)治疗胃下垂80例[6]。结果:经1~3个疗程的治疗,痊愈58例,好转1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5%[6]。

176 治疗慢性胃炎和溃疡病

胃俞、脾俞等埋线,治疗慢性胃炎和溃疡病388例,有较好疗效。

实验表明,对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针刺胃俞穴多数使胃电发生抑制作用,并可明显促进溃疡愈合[3]。动物实验提示,用重 手法针刺胃俞、脾俞对胃液分泌有抑制作用[3]。

177 治疗呃逆

一患者呃逆频作5d,西医治疗无效,取胃俞、膈俞、中脘针刺,留针20 min,出针后在以上腧穴部位敷贴中药,次日复诊,呃逆次数明显减少,3d后复诊,诸症全消[6]。

178 治疗呕吐

1.头皮是由(皮肤)、(皮下组织)和(帽状腱膜)组成的联合体。 2.颈浅筋膜内包有(颈阔肌)。 3.颈部的重要肌性标志是(胸锁乳突肌)。 4.腮腺病变或手术,常累及(面神经)。 5.构成腹股沟三角的外侧界是(腹壁下动脉),内侧界是(腹直肌外侧缘) ,下界为(腹股沟韧带内侧半)。 6.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有(胆总管)、(肝固有动脉)和(肝门静脉) 。 7.胃后壁溃疡易和(胰腺)发生粘连。 8.胃大弯部的恶性肿瘤常侵犯(大网膜)。 9.腋淋巴结群按位置分为(腋尖淋巴结)、(中央淋巴结) 、(外侧淋巴结)、(胸肌淋巴结)和(肩胛下淋巴结)五群。 10.手掌的筋膜间隙包括 和 。 11.腹腔器官由腹股沟内侧窝经腹股沟三角突出于体表称为(腹股沟直)疝。 12.心包穿刺进针的部分,常选取 (剑突) 和(左侧肋弓) 之间的夹角处。 13.腹壁浅筋膜的深层叫(Camper筋膜) ,在腹中线处附着于 (白线) ,向下至会阴部与(会阴浅)筋膜相续。 14.构成股三角的上界为(腹股沟韧带) ,外侧界为(缝匠肌内侧缘),内侧界为 (长收肌内侧缘)。 15.男性乳头平面平对第 (第五) 肋间隙。 16.阑尾尖端的位置,以(盲肠后)位最多见。 17.子宫位于 (盆腔)中央,前方贴近(膀胱) ,后方紧邻(直肠),两侧借子宫阔韧带连至盆腔侧壁。 18.临床上,将(阴道口)与(肛门) 之间的软组织称为产科会阴。 19.临床上区分内、外痔的标志是(齿状线)。 20.颈部筋膜间隙可分为 、 和 。 三、名词解释:(太多了,没有时间回答) 1.头皮:2.腱膜下间隙:3.腹股沟管:4.白线:5.腹股沟三角:6.会阴:7.股鞘: 8.股三角:9.胃床:10.股管:11.颈动脉鞘:12.会阴中心腱:13.网膜孔;14.胸骨角: 四、问答题:(太多了,没有时间回答) 1、简述肩关节和髋关节在结构上和功能上有何异同。 2.为什么面部疖肿,特别是面部“危险三角”区疖肿不能挤压或挑刺? 3.腱膜下间隙和骨膜下间隙内的血肿如何鉴别? 4.胸膜腔积液时,常在何处进行穿刺?如何确定穿刺点?依次需经过哪些层次才能达到胸膜腔? 5.颅顶外伤骨折时,为什么骨折先从内板开始,且骨折范围较外板大? 6.简述气管切开的适宜位置及到达气管腔的解剖层次。 7.行阑尾炎切除手术时,依次经过哪些层次进入腹腔? 8.某成年女性患者,右下腹疼痛,结合解剖知识,你应考虑哪些器官可能发生病变? 9.为什么说腹股沟区是腹壁疝的好发区? 10.试述股三角的境界和内容。 11.简述甲状腺的位置和重要毗邻关系。 对不起了,没有时间回答了。。。。。能给分就给吧。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督脉的腰阳关·阳关 41 腰阳关穴的别名 42 出处 43 穴名解 44 所属部位 45 腰阳关穴的定位 46 腰阳关穴的取法 47 腰阳关穴穴位解剖 471 层次解剖 472 穴区神经、血管 48 腰阳关穴的功效与作用 49 腰阳关穴主治病证 410 刺灸法 4101 刺法 4102 灸法 411 腰阳关穴的配伍 412 文献摘要 413 腰阳关穴研究进展 4131 镇痛作用 5 胆经的膝阳关·阳关 51 膝阳关穴的别名 52 出处 53 穴名解 54 所属部位 55 膝阳关穴的定位 56 膝阳关穴的取法 57 膝阳关穴穴位解剖 571 层次解剖 572 穴区神经、血管 58 膝阳关穴的功效与作用 59 膝阳关穴主治病证 510 刺灸法 5101 刺法 5102 灸法 511 膝阳关穴的配伍 512 文献摘要 513 膝阳关穴研究进展 5131 治疗肱骨外上髁炎 6 膈关的别名·阳关 61 膈关的别名 62 出处 63 穴名解 64 所属部位 65 膈关穴的定位 66 膈关穴的取法 67 膈关穴穴位解剖 671 层次解剖 672 穴区神经、血管 68 膈关穴的功效与作用 69 膈关穴主治病证 610 刺灸法 6101 刺法 6102 灸法 611 膈关穴的配伍 612 文献摘要 7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阳关 1 拼音

yáng guān

2 英文参考

Xīyángguān GB33 [中国针灸学词典]

Yāoyángguān GV3 [中国针灸学词典]

3 概述

阳关:1督脉的腰阳关;2胆经的膝阳关。

4 督脉的腰阳关·阳关

阳关为经穴名[1][2]。在腰部者称腰阳关,属督脉[2][1]。阳关是腰阳关的原名[3][3]。

穴位 腰阳关 汉语拼音 Yaoyangguan 罗马拼音 Yaoyangkuan 美国英译名 Lumbar Sunny 各

号 中国 GV3 日本 3 法

国 莫兰特氏 VG3 富耶氏 IVG3 德国 LG3 英国 Gv3 美国 Go3

腰阳关为经穴名(Yāoyángguān GV3)[3][4]。原名阳关[3][3]。出《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王冰注。近称腰阳关[3]。别名脊阳关,背阳关[3]。属督脉[3][4]。腰即腰部,阳为阴之对,关即机关,督脉为阳,穴属督脉,位于腰部转动处,如腰之机关,故名腰阳关[4]。腰阳关穴主要用于前阴及腰腿疾患:如月经不调,赤白带下,功能性子宫出血,睾丸炎,遗精,阳痿,肾下垂,膀胱麻痹,脊髓炎,腰骶痛,坐骨神经痛,下肢痿痹,慢性肠炎,腰骶疼痛,破伤风,麻木不仁,膝肿不可屈伸,带下,淋浊,便血,痢疾,下腹满胀,疝气,下肢麻痹,腰骶神经痛,类风湿病,小儿麻痹,盆腔炎等。

41 腰阳关穴的别名

阳关(《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王冰注),背阳关(《针灸大全》),脊阳关(《循经考穴编》)。

42 出处

《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十六椎下有阳关。

43 穴名解

腰即腰部,阳为阴之对,关即机关,督脉为阳,穴属督脉,位于腰部转动处,如腰之机关,故名腰阳关[4]。

阳,指下焦之阳气。关,机关,关藏,门户要会之处。本穴是督脉经气出入之所,穴当腰部之要冲,为下焦关藏元气之窟宅与腰部运动之机关。本穴两旁为足太阳之大肠俞,灸阳关可觉火气直入腹中,分布内脏。即由阳关穴位横通大肠俞,由大肠俞连及足太阳其他各俞,以通脏腑。由于此项功能,本穴与大肠俞之间有横络相连,以为督脉与足太阳经交通之隘道,为腰尻之分的大关节,穴在关元俞上方,相当腹部关元穴上部。关元为元阴元阳交关之处,此穴属督脉,为元阴元阳之会所,故名阳关,以别于膝之阳关。[5]

44 所属部位

腰椎[6]

45 腰阳关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腰阳关穴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棘下凹陷中[7]。

腰阳关穴位于脊柱区,第四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俯卧取穴[4]。

腰阳关穴位于腰部第四、五腰椎棘突之间,约与髂嵴相平处[3]。

腰阳关穴在督脉的位置

腰阳关穴在腰椎的位置

腰阳关穴在腰椎的位置

腰阳关穴在腰椎的位置(肌肉)

腰阳关穴在腰椎的位置(骨骼)

46 腰阳关穴的取法

腰阳关位于脊柱区,第四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俯卧取穴[4]。

俯卧,于后正中线,第四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约与髂脊相平。

当两髂嵴最高点连线的中点下方凹陷处取穴[8]。

47 腰阳关穴穴位解剖

腰阳关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弓间韧带。浅层主要布有第四腰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和伴行的动、静脉。深层有棘间的椎外(后)静脉丛,第四腰神经后支的分支和第四腰动、静脉的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

47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弓间韧带[4]。

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9]。

47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腰神经后支的皮支分布;深层有腰神经后支和腰动脉分布[9]。

布有腰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和腰动脉后支[3]。

48 腰阳关穴的功效与作用

腰阳关有祛寒湿、强腰膝等作用[4]。

腰阳关具有祛寒除湿、舒筋活络的功效。

督脉贯行于脊中,为“阳脉之海”,诸阳经与其会合,足三阳经皆循行于下肢,腰阳关又位于腰部,故可治疗腰骶痛、下肢痿痹[10]。

督脉起于胞中,贯脊属肾,肾藏精,主生殖,腰阳关又邻近命门,故可调补肾气,治疗妇科及男性病[10]。

腰阳关位于第4腰椎棘突下,两侧旁开是大肠俞,故可治疗大肠病[10]。

腰阳关位于腰部,能利腰膝、祛风湿,多与委中、肾俞、大肠俞配伍治疗腰痛[10]。

腰阳关有调肾气、利腰膝、祛寒湿作用,主治月经不调,遗精,阳痿,腰骶痛,下肢痿痹。中医认为大肠有燥粪,甚则症现头昏,有如癫狂状者,名曰脏躁。即大肠邪热由大肠俞横传阳关,循督上脑也。不然,大肠为贮粪之器,与脑何关?在治疗上刺此穴可愈此症,是明证也。[5]

49 腰阳关穴主治病证

腰阳关穴主要用于前阴及腰腿疾患:如月经不调,赤白带下,功能性子宫出血,睾丸炎,遗精,阳痿,肾下垂,膀胱麻痹,脊髓炎,腰骶痛,坐骨神经痛,下肢痿痹,慢性肠炎,腰骶疼痛,破伤风,麻木不仁,膝肿不可屈伸,带下,淋浊,便血,痢疾,下腹满胀,疝气,下肢麻痹,腰骶神经痛,类风湿病,小儿麻痹,盆腔炎等。

腰阳关穴主要用于前阴及腰腿疾患:如月经不调、赤白带下、功能性子宫出血、睾丸炎、遗精、阳痿、肾下垂、膀胱麻痹、脊髓炎、腰骶痛、坐骨神经痛、下肢痿痹及慢性肠炎等[4]。

腰阳关穴主治月经不调、遗精、阳痿、腰骶痛、下肢痿痹[9]。

腰阳关穴主治腰骶疼痛,破伤风,下肢痿痹,麻木不仁,膝肿不可屈伸等;月经不调,带下,遗精,阳痿,淋浊;便血,痢疾,下腹满胀;疝气[8]。

腰阳关穴主治腰骶痛,月经不调,带下,遗精,阳痿,下肢麻痹等[3]。

腰阳关穴治腰骶疼痛,下肢萎痹,月经不调,赤白带下,遗精,阳痿,便血,腰骶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类风湿病,小儿麻痹,盆腔炎。

410 刺灸法 4101 刺法

一般直刺05~10寸[4][3]。

向上微斜刺06~1寸[9]。

直刺或斜刺05~1寸,局部酸胀,深刺时可有麻电感向两下肢放散[8]。

4102 灸法

可灸[4][8][9]。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3]。

411 腰阳关穴的配伍

腰阳关穴多与委中、肾俞、大肠俞配伍治疗腰痛[8]。

腰阳关穴配次髎、中髎、关元、中极、曲骨治疗膀胱麻痹[4]。

腰阳关配命门、悬枢、有行气通经、温阳散寒的作用,主治多发性神经炎。

腰阳关配肾俞、次髎、委中,有温经散寒,通经活络的作用,主治寒湿性腰痛、腿痛。

腰阳关配关元、次髎、三阴交,治阳痿、遗精、月经病、带下[8]。

腰阳关配肾俞、环跳、足三里、委中,有行气止痛,温经散寒的作用,主治坐骨神经痛,下肢痿软无力。

腰阳关穴配肾俞、环跳、委中、足三里治坐骨神经痛[4]。

腰阳关配肾俞、环跳、次髎、委中,治腰腿痛、下肢痿痹[8]。

412 文献摘要

《针灸大成》:主膝外不可屈伸,风痹不仁,筋挛不行。

《循经考穴编》:主劳损腰胯痛,遗精,白浊,妇人月病,带下。

《针灸聚英》:十六椎节下间,坐取之。

413 腰阳关穴研究进展 4131 镇痛作用

大多数研究认为,针刺腰阳关有很好的镇痛作用,用来治疗坐骨神经痛及急性腰扭伤有较好的疗效[8]。

现代研究证实,电针腰阳关所产生的镇痛作用,以神经生化观察,主要是通过激发下行抑制,对痛觉冲动在脊髓内的传递进行控制和影响[5]。

据报道,针刺腰阳关对于急性坐骨神经痛患者,可降低血清C反应蛋白的含量,因而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5]。

5 胆经的膝阳关·阳关

阳关为经穴名[1][2]。在膝部者称膝阳关,属足少阳胆经[2][1]。

穴位 膝阳关 汉语拼音 Xiyangguan 罗马拼音 Hsiyangkuan 美国英译名 Knee Yang Pass 各

号 中国 GB33 日本 33 法

国 莫兰特氏 VB33 富耶氏 德国 G33 英国 G33 美国 GB33

膝阳关为经穴名(Xīyángguān GB33)[11][12]。出《针灸甲乙经》。原名阳关[11]。《备急千金要方》名关阳[11]。《针灸大全》名足阳关[11]。近称膝阳关[11]。别名寒府、阳陵、关陵,属足少阳胆经[12][11]。膝即膝部,阳为阴之对,指外侧,关即机关,指膝关节,此穴在膝关节外侧,故名膝阳关[12]。膝阳关主治膝、腿等疾患:如膝胫疼痛,屈伸不利,风寒湿痹,肌肤不仁,鹤膝风,脚气,膝腘肿痛挛急,小腿麻木,半身不遂,膝髌肿痛挛急,现代又用膝阳关治疗下肢瘫痪,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炎,膝肿痛,膝关节炎,股外侧皮神经麻痹,坐骨神经痛等。

51 膝阳关穴的别名

寒府(《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张介宾注),足阳关(《针灸大全》),关阳(《备急千金要方》),关陵(《备急千金要方》),阳陵(《针灸大全》)。

52 出处

《针灸甲乙经》:阳关,在阳陵泉上三寸,犊鼻外陷者中。

53 穴名解

膝即膝部,阳为阴之对,指外侧,关即机关,指膝关节,此穴在膝关节外侧,故名膝阳关[12]。

阳,指人体的外侧。关,关键之处。此穴在股骨外上髁后方,当膝关节外侧,下肢之阳侧,故名膝阳关。称“膝”者,是区别于腰阳关而言。[5]

54 所属部位

膝关节[13]

55 膝阳关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膝阳关在膝外侧,当阳陵泉上3寸,股骨外上髁上方的凹陷处[7]。

膝阳关位于膝部,股骨外上髁后上缘,股二头肌腱与髂胫束之间的凹陷中。正坐屈膝取穴[12]。

膝阳关位于膝外侧,阳陵泉穴上3寸,股骨外上髁之边缘处[11]。

另说在阳陵泉穴上5寸(《千金翼方》)、2寸(《针灸资生经》);“在膝眼旁一寸”(《针灸集成》)[11]。

膝阳关穴在足少阳胆经的位置

膝阳关穴在膝关节的位置

膝阳关穴在膝关节的位置

膝阳关穴在膝关节的位置(肌肉)

膝阳关穴在膝关节的位置(骨骼、神经血管)

56 膝阳关穴的取法

膝阳关位于膝部,股骨外上髁后上缘,股二头肌腱与髂胫束之间的凹陷中。正坐屈膝取穴[12]。

正坐屈膝或仰卧位,阳陵泉直上,股骨外上髁的上方凹陷处取穴。

侧卧位,在阳陵泉直上3寸,股骨外上髁的上方凹陷中取穴[14]。

57 膝阳关穴穴位解剖

膝阳关穴下皮肤、皮下组织、阔筋膜、髂胫束、股外侧肌、股中间肌。有膝上外侧动、静脉。分布有股外侧皮神经末支。皮肤由股外侧皮神经分布。皮下组织内有膝上外侧动、静脉。

57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髂胫束后缘→腓肠肌外侧头前方[12]。

皮肤→皮下组织→股二头肌→腓肠肌外侧头[15]。

57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股外侧皮神经和股后皮神经分布;深层有坐骨神经肌支和膝上外侧动脉分布[15]。

布有股外侧皮神经末支和膝上外侧动、静脉[11]。

58 膝阳关穴的功效与作用

膝阳关有疏风散寒、舒筋活血的作用[12]。

膝阳关具有疏利关节,祛风化湿的功效。

膝阳关是治疗膝部肿痛的常用穴,有舒筋利节、温经散寒之功,治风痹膝痛不可屈伸,取此以通关节也[5]。

59 膝阳关穴主治病证

膝阳关主治膝、腿等疾患:如膝胫疼痛,屈伸不利,风寒湿痹,肌肤不仁,鹤膝风,脚气,膝腘肿痛挛急,小腿麻木,半身不遂,膝髌肿痛挛急,现代又用膝阳关治疗下肢瘫痪,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炎,膝肿痛,膝关节炎,股外侧皮神经麻痹,坐骨神经痛等。

膝阳关主治膝、腿等疾患:如膝胫疼痛、屈伸不利、风寒湿痹、肌肤不仁、鹤膝风、脚气等[12]。

膝阳关穴主治膝腘肿痛挛急、小腿麻木[15]。

膝阳关穴主治经脉病:半身不遂,膝髌肿痛挛急,小腿麻木,鹤膝风,脚气。

现代又多用膝阳关治疗下肢瘫痪、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炎等[12]。

膝阳关主治膝肿痛,腘筋挛急、小腿麻木,膝关节炎,下肢瘫痪等[11]。

1运动系统疾病:膝关节炎,下肢瘫痪,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脚气;

2精神神经系统疾病:股外侧皮神经麻痹,坐骨神经痛。

510 刺灸法 5101 刺法

直刺05~1寸[11]。

直刺08~1寸[15]。

直刺1~15寸[12][14],局部有胀重感[14]。

5102 灸法

可灸[12][14]。

艾条灸5~10分钟[11]。

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10~20分钟。

511 膝阳关穴的配伍

膝阳关配膝眼、阳陵泉,有利关节,通筋脉的作用,主治膝关节炎。

膝阳关配内膝眼、犊鼻、阳陵泉、足三里、梁丘,治膝关节肿痛[14]。

膝阳关配委中、承山,有舒筋活络的作用,主治腘筋挛急。

膝阳关配委中、承筋、承山、昆仑,治腘筋挛急[14]。

512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膝外廉痛,不可屈伸,胫痹不仁,膝阳关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梁丘、曲泉、阳关主筋挛,膝不得屈伸,不可以行。

《备急千金要方》:阳关、环跳、承筋,主胫痹不仁。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膝外痛不可屈伸,风痹不仁。

《类经图翼》:主治风痹不仁,股膝冷痛,不可屈伸。

513 膝阳关穴研究进展 5131 治疗肱骨外上髁炎

患者取坐位或卧位,令其膝关节屈曲。取膝阳关,局部常规消毒后,用15寸长毫针迅速针人皮下,由浅入深直刺约1寸。得气后,拇指向前,示指向后大幅度捻针3~5次,继而施行紧按慢提手法,待患者针刺部位上下出现热感后,留针30 min。每日1次,5次为一疗程。治疗时单侧肘痛,取刺同侧穴;双侧肘痛,取刺双侧穴。在留针期间,让患者患肢适当地配合上举,用力握拳,旋转前臂,屈伸肘关节及揉按痛点,以助提高和观察疗效。共治疗120例,显效90例,有效2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925%。[14]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 女性安全期计算器 预产期计算器 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 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 五行八字 成人血压评价 体温水平评价 糖尿病饮食建议 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 基础代谢率计算 补钠计算器 补铁计算器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 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 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 乙醇摄入量计算器

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6 膈关的别名·阳关

阳关为经穴别名,即膈关[16]。见《备急千金要方》。

穴位 膈关 汉语拼音 Geguan 罗马拼音 Kekuan 美国英译名 Diaphragm Pass 各

号 中国 BL46 日本 46 法

国 莫兰特氏 V41 富耶氏 V41 德国 B41 英国 B41 美国 BI46

膈关为经穴名(Géguān BL46)[17]。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17]。膈即横膈,关即关隘,此穴与膈俞平列,喻之为横膈之气出入的关隘,故名膈关[17]。膈关穴主治膈、胃及局部疾患:如呕吐,噎膈,嗳气吞酸,呃逆不止,胸腹满痛,小便黄赤,脊强背痛,浑身骨节疼痛,呕吐,食不下,胸闷,脊背强痛,呃逆,现代又多用膈关穴治疗膈肌痉挛,肋间神经痛,胃痛,胃出血,脊背疼痛,肠炎等。

61 膈关的别名

阳关(《备急千金要方》)。

62 出处

《针灸甲乙经》:背痛恶寒、脊强俯仰难、食不下、呕吐多涎,膈关主之。

63 穴名解

膈即横膈,关即关隘,此穴与膈俞平列,喻之为横膈之气出入的关隘,故名膈关[17]。

膈,指膈肌。关,指机窍、关键之处,又指关口、关格。本穴内应膈肌,与膈俞平行,为胸腹交关之隔界,实为膈俞之附属,而与膈俞之功用亦密切有关矣,如胸膈之关口且可开通关格也,因以为名。[5]

64 所属部位

背部[18]

65 膈关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膈关穴在背部,当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7][19]。

膈关穴位于脊柱区,第七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俯伏或俯卧取穴[17]。

一说“除脊各三寸取穴”(《针灸资生经》)[19]。

膈关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中的位置

膈关穴在背部的位置

膈关穴在背部的位置

膈关穴在背部的位置(肌肉)

膈关穴在背部的位置(骨骼、内脏)

66 膈关穴的取法

膈关穴位于脊柱区,第七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俯伏或俯卧取穴[17]。

俯卧位,平第七胸椎棘突下,至阳(督脉)旁开3寸,当肩胛骨脊柱缘处取穴。

俯卧位,两肩胛骨下角连线中点与肩胛骨内侧缘之垂线交点处取穴[20]。

67 膈关穴穴位解剖

膈关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背阔肌、骶棘肌。有肋间动、静脉后支。分布著第六、七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皮肤由第六、七、八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分布。(参看膈俞等穴)

67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菱形肌→竖脊肌[17]。

67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第7、第8胸神经后支的外侧皮支及其伴行动、静脉分布,深层有胸背神经和第7、第8胸神经后支的肌支及胸背动脉分支分布[21]。

布有第六、七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并有肋间动、静脉后支通过[19]。

68 膈关穴的功效与作用

有利胸膈、降胃气的作用。[17]

膈关穴具有宽胸理气,和胃降逆的功效。

膈关穴内应膈肌,与膈俞平,有宽胸利膈、和胃降逆、镇逆上呃之功,故能治呕逆格。按膈肌升降动力,根于下焦水火,水火交而助元气,元气为人身动力之源,故以促动膈肌升降,治症同于膈俞。[5]

69 膈关穴主治病证

膈关穴主治膈、胃及局部疾患:如呕吐,噎膈,嗳气吞酸,呃逆不止,胸腹满痛,小便黄赤,脊强背痛,浑身骨节疼痛,呕吐,食不下,胸闷,脊背强痛,呃逆,现代又多用膈关穴治疗膈肌痉挛,肋间神经痛,胃痛,胃出血,脊背疼痛,肠炎等。

膈关穴主治膈、胃及局部疾患:如呕吐噎膈、嗳气吞酸、呃逆不止、胸腹满痛、小便黄赤、脊强背痛、浑身骨节疼痛等[17]。

膈关穴主治呕吐、嗳气、食不下、胸闷、脊背强痛[21]。

膈关穴主治呕吐,嗳气,呃逆;胸闷;脊背强痛[20]。

现代又多用膈关穴治疗膈肌痉挛、肋间神经痛、胃痛或出血等[17]。

膈关穴主治呕吐,呃逆,噎膈,脊背疼痛;以及肋间神经痛等[19]。

肋间神经痛,膈肌痉挛,胃出血,肠炎。

610 刺灸法 6101 刺法

斜刺03~05寸[19]。

一般向椎体方向斜刺05~08寸[17]。

斜刺05~08寸[20][21],局部有酸胀感[20]。

注意:膈关穴不可深刺,以免造成气胸[20]。

6102 灸法

可灸[17][20][21]。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19]。

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611 膈关穴的配伍

膈关配天突,内关,有理气降逆止吐的作用,主治呕吐,嗳气,膈肌痉挛。

膈关配足三里、公孙,有健脾消积,和胃理气的作用,主治饮食不下,胃痛,肠炎。

膈关配大椎、膈俞、脾俞,治血病[20]。

膈关配膈俞、足三里、血海,治皮肤病[20]。

膈关配大椎、肩井、天宗、肩髂,治肩背麻木疼痛[20]。

612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背痛恶寒、脊强俯仰难、食不下、呕吐多涎,膈关主之。

《外台秘要》:膈关……食不下,呕吐多涎。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胸中噎闷。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魄户的别名 5 出处 6 穴名解 7 所属部位 8 魂户穴的定位 9 魂户穴的取法 10 魂户穴穴位解剖 101 层次解剖 102 穴区神经、血管 11 魂户穴的功效与作用 12 魂户穴主治病证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132 灸法 14 魂户穴的配伍 15 文献摘要 1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魂户 1 拼音

hún hù

2 英文参考

Pòhù BL42 [中国针灸学词典]

3 概述

魂户为经穴别名,即魄户[1]。见《太平圣惠方》。

穴位 魄户 汉语拼音 Pohu 罗马拼音 Pohu 美国英译名 Soul Shelter 各

号 中国 BL42 日本 42 法

国 莫兰特氏 V37 富耶氏 德国 B37 英国 B37 美国 BI42

魄户为经穴名(Pòhù BL42)[2]。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2]。肺藏魄,魄指肺,此穴与肺俞平列,如肺气出入之门户,故名魄户[2]。魄户穴主治肺脏及局部疾患,如肺痨,咳嗽,气喘,颈项强,肩背痛,呕吐,感冒,肺结核,虚劳,颈项强痛,咳血,项强,现代又多用魄户穴治疗肺结核,支气管炎,肩背神经痛,哮喘,肺不张,胸膜炎,肋间神经痛,肩背上臂部疼痛或麻木等。

4 魄户的别名

魂户(《太平圣惠方》)。

5 出处

《针灸甲乙经》:肩髆间急,凄厥恶寒,魄户主之。

6 穴名解

肺藏魄,魄指肺,此穴与肺俞平列,如肺气出入之门户,故名魄户[2]。

魄,是随伴精气往来的阴神;户,为居室出入之门户,指其为门户。本穴与肺俞平,肺藏魄也,故名“魄户”。即附于肺,而分行也,穴在肺俞之外方,既为肺俞之附属,亦为护卫肺中精微之气的门户。[3]

《备急千金要方》有:“主肺塞,呼吸不得卧,咳逆上气,有镇咳平喘之效,因名魄户。”

7 所属部位

背部[4]

8 魂户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魄户穴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5][6]。

魄户穴位于脊柱区,第三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俯伏或俯卧取穴[2]。

一说“除脊各三寸取穴”(《针灸资生经》)[6]。

魄户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中的位置

魄户穴在背部的位置

魄户穴在背部的位置

魄户穴在背部的位置(肌肉)

魄户穴在背部的位置(骨骼、内脏)

9 魂户穴的取法

魄户穴位于脊柱区,第三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俯伏或俯卧取穴[2]。

俯卧位,平第三胸椎棘突下,身柱(督脉)旁开3寸,当肩胛骨脊柱缘处取穴。

俯卧位,第3胸椎棘突下与肩胛骨内侧缘之垂线交点处取穴[7]。

10 魂户穴穴位解剖

魄户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菱形肌、骶棘肌。有肋间动脉后支及颈横动脉降支。分布著第二、三胸神经后支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及肩胛背神经。皮肤由第二、三、四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重叠分布。

10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菱形肌→上后锯肌→竖脊肌[2]。

10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第3、第4胸神经后支外侧皮支及其伴行动、静脉分布;深层有副神经、肩胛背神经和第3、第4胸神经后支肌支及肩胛背动脉分支分布,并有肩胛背神经、动脉经过[8]。

布有第二、三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及颈横动脉降支通过[6]。

11 魂户穴的功效与作用

魄户穴有宣肺利气等作用[2]。

魄户穴具有理气降逆,舒筋活络的功效。

肺藏魄,魄户在肺俞之旁,故可治疗肺病[9]。

魄户穴有疏散风热、养阴清肺之功。主治肺痨,咯血,咳嗽,气喘,项强,肩背痛。[3]

《备急千金要方》有:“主肺塞,呼吸不得卧,咳逆上气,有镇咳平喘之效,因名魄户。”

12 魂户穴主治病证

魄户穴主治肺脏及局部疾患,如肺痨,咳嗽,气喘,颈项强,肩背痛,呕吐,感冒,肺结核,虚劳,颈项强痛,咳血,项强,现代又多用魄户穴治疗肺结核,支气管炎,肩背神经痛,哮喘,肺不张,胸膜炎,肋间神经痛,肩背上臂部疼痛或麻木等。

魄户穴主治肺脏及局部疾患。如肺痨、咳嗽、气喘、颈项强、肩背痛、呕吐、感冒等[2]。

魄户穴主治咳嗽、气喘、肺结核、肩背痛[8]。

魄户穴主治咳嗽,气喘,虚劳,颈项强痛,肩背痛等[6]。

魄户穴主治  咳嗽,气喘,肺痨,咳血;项强,肩背痛[7]。

现代又多用魄户穴治疗肺结核、支气管炎、肩背神经痛等[2]。

1 呼吸系统疾病:感冒,支气管炎,哮喘,肺结核,肺不张;

2 其它:胸膜炎,肋间神经痛,肩背上臂部疼痛或麻木。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斜刺03~05寸[6]。

一般向椎体方向斜刺05~08寸[2]。

斜刺05~08寸[8][7],局部有酸胀感[7]。

注意:魄户穴体内对应肺脏,故不能深刺,以免引起气胸[9]。

132 灸法

可灸[2][8]。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6]。

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14 魂户穴的配伍

魄户配肺俞、孔最,有降气平喘的作用,主治咳喘,哮喘。

魄户配天突、膻中、肺俞,治咳嗽、气喘[7]。

魄户配尺泽、肺俞、大椎,治感冒[7]。

魄户配大椎、肩井、风池,治肩背痛[7]。

15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项背痛引颈,魄户主之。呕吐烦满,魄户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呕吐烦满,虚劳肺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74005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7
下一篇2023-12-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