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痈的鉴别诊断

子痈的鉴别诊断,第1张

一、睾丸扭转睾丸扭转所引起的阴囊内剧烈疼痛,并放射至腹股沟或下腹部,局部压痛,与急性子痈很类似,但睾丸扭转的发病过程更为急骤,常有剧烈运动或阴囊损伤的诱因,疼痛呈绞窄状,无发热。托起阴囊可使疼痛加剧(子痈则减轻)。阴囊触诊检查发现睾丸上移或呈横位,可扪及精索呈麻绳状扭曲。

二、子痰附皋有痛性肿块,但自觉疼痛轻微,仅有触摸时感觉隐痛。同时,子痰一般为慢性病程,常有结核病史,易出现局灶性冷性脓肿,溃破,窦道形成,病灶与阴囊壁层粘连,输精管增粗,或形成串珠状结节。

  痈 痈:yōng

  概述

  痈是多个相邻的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或汗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或由多个疖融合而成。致病菌为金**葡萄球菌。中医称为疽。颈部痈俗称“对口疮”,背部底部开始。

  痈 yōng

  〈名〉

  (1) (形声。从疒( chuáng),雍声。本义:中医指恶性脓疮)

  (2) 同本义 [carbuncle]

  佗以为肠痈。——《后汉书·华佗传》

  (3) 又如:痈肿(痈疽);痈疮(很大的毒疮);痈囊(痈肿)

  (4) 鼻疾,不知香臭 [nasal disease]

  鼻不知香臭曰痈。——汉· 王充《论衡·别通》

  (5) 喻祸患 [disaster]。如:痈疽(比喻祸患;毛病)

  常用词组

  ◎ 痈病 yōngbìng

  [carbunculosis] 同时或接连不断地形成许多痈的一种状况

  ◎ 痈疽 yōngjū

  [ulcer;carbuncle] 毒疮,皮肤的毛囊和皮脂腺成群受细菌感染所致的化脓性炎。病原菌为葡萄球菌

  治疗措施

  1全身治疗 病人应适当休息和加强营养。必要时用镇痛剂。可选用磺胺甲硝唑加甲氧嘧啶或青霉素、红霉素等抗菌药物。如有糖尿病,应根据病情同时给予胰岛素及控制饮食等治疗。

  2局部处理 初期红肿阶段,治疗与疖同。已有破溃者,可用八二丹掺入伤口中,外敷太乙膏。如红肿范围大,中央部坏死组织多,或全身症状严重,应作手术治疗,但唇痈不宜采用。一般用“+”字或“++”字形切口,有时亦可作“|||”形。切口的长度要超出炎症范围少许,深达筋膜,尽量剪去所有坏死组织,伤口内用纱布或碘仿纱布填塞止血。以后每日换药,并注意将纱条填入伤口内每个角落,掀起边缘的皮瓣,以利引流。伤口内用生肌散,可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如分晓面过大,待肉芽组织健康时,可考虑植皮。亦有直接作痈切除术,肉芽组织长出后即植皮,可缩短疗程。

  病理改变

  由于皮肤厚,感染只能没阻力较弱的皮下脂肪柱蔓延至皮下组织,沿着深筋膜向四周扩散,侵及附近的许多脂肪术,再向上传入毛囊群而形成具有多个“脓头”的痈。糖尿病病人较易患痈。因为他们的白细胞功能不良,游动迟缓。

  临床表现

  痈呈一片稍隆起的紫红色浸润区,质地坚韧,界限不清,在中央部的表面有多个脓栓,破溃后呈蜂窝状。以后,中央部逐渐坏死、溶解、塌陷,象“火山口”,其内含有脓液和大量坏死组织。痈易向四周和深部发展,周围呈浸润性水肿,局部淋巴结有肿大和疼痛。除有局部剧痛外,病人多有明显的全身症状,如畏寒、发热、食欲不佳、白细胞计数增加等。痈不仅局部病变比疖重,且易并发全身性化脓性感染。唇痈容易引起颅内的海绵静脉窦炎,危险性更大。

  预防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及时治疗疖,以防止感染扩散。

  补充:

  治疗原则

  1全身治疗:卧床休息,输液,加强营养,用止痛及镇静剂,有糖尿病者应积极治疗糖尿病。 2抗生素治疗:可选用红霉素,氨卞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等治疗。 3局部治疗:可用50%硫酸镁湿热敷,理疗,或70%酒精湿敷。面部痈应减少说话和咬嚼动作。 4手术治疗:经上述治疗炎症不能控制时应及时引流,并将炎症坏死组织彻底切除。常用“+”或“#”形切口,应深达筋膜下。

  用药原则

  全身症状较轻以肌注“A”项中一种药为主; 全身症状较重以静滴“A”和“B”项药为主。

  辅助检查

  1痈无并发病者的“A”为主; 2有并发病者的“A”、“B”联合应用。

  疗效评价

  1治愈:症状消失,创面愈合。

痈:yōng

痈是多个相邻的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或汗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或由多个疖融合而成。致病菌为金**葡萄球菌。中医称为疽。颈部痈俗称“对口疮”,背部底部开始。

疖:jiē

疖是一个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常扩展到皮下组织。致病菌大多金**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人体皮肤的毛囊和皮脂腺通常都有细菌到磨擦和刺激,都可导致疖的发生。疖常发生于毛囊和皮脂胆小鬼丰富的部位,如颈、头、面部、背部、腋部、腹股沟部及会阴部和小腿。多个疖同时或反复发生在身体各部,称为疖病。常见于营养不良的小儿或糖尿病病人。

疽:jū

指气血为毒邪所阻滞,而发于肌肉筋骨间的疮肿。

疡:yáng

疮、痈、疽、疖等的通称,创伤

疮痈肿毒,托毒排脓,痈是由金**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多毛囊、皮脂腺或汗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性疾病。多见于成年人,易发于皮肤粗厚部位,如颈部、背部、腰部、腹部、臀部等。根据发病部位不同,分别称为项痈、背痈、腰痛、臀痈等。其感染往往从一个毛囊底部开始,由于皮肤较厚,感染只能沿阻力较小的皮下脂肪柱蔓延至皮下组织,还可沿深筋膜向四周扩散,侵及附近的多个脂肪柱,再向上传人毛囊群,而形成具有多个脓头的痈。糖尿病患者因肌体抵抗力低下,最易患痈疱,并且不易愈合。

中文名

疮痈肿毒

功 效

托毒排脓

起 因

金**葡萄球菌感染引起

临床表现

患处皮肤红肿明显

痈初起时,患处皮肤红肿明显,质软无头,疼痛剧烈。但很快结块,呈一片稍隆起的紫红色浸润区,面积约6—9cm²左右,质地坚韧,界线不清。此时轻者无全身症状;重者可有发热恶寒,头痛恶心等。当化脓时,局部肿势高突,中央可有多个脓栓,局部按之中软。全身发热持续不退,破溃后流出**质稠脓液。痈溃烂成蜂窝状。若脓排出通畅则肿消痛止,全身症状也随之消失。

痈还极易向四周深部发展,周围水肿明显,局部淋巴结肿大。痈的发病过程中,局部病变比疖严重,且易发生全身化脓性感染。若发生于唇部,还易引起颅内的海绵静脉窦炎,不及时治疗,危险性极大。若遇到这类患者,应立即到医院外科治疗。

中医在治疗痈症初起,蔓肿无头,或已结块而未化脓兼见恶寒发热、口渴咽干等全身症状的患者时,常选用中药;金银花10g天花粉10g 贝 母10g 当 归10g赤 芍10g 乳 香1gg 没 药10g 防 风10g白 芷10g 公 英10g 地 丁10g 半枝莲10g皂 刺10g水煎服。或选用中成药,如清血解毒丸,解毒消炎丸等。若局部出现脓栓,且肿势与疼痛很明显时,中成药可用清血肉消丸,痈疽消毒丸等治疗。中药可用;黄 连10g 黄 芩10g 黄 柏10g 桅 子10g公 英10g 地 丁10g 半枝莲10g 败酱草10g金银花10g 连 翘10g 生甘草10g 生黄芪10g水煎服。

外治法可取鲜紫花地丁20g,马齿苋15g,半边莲15g捣烂,加酒精20g,调成糊状外敷后包扎,每日1次。可消肿杀菌,防止感染扩散。

对于病患者,除药物治疗外,还要注意精神和饮食调摄,避免过度紧张,饮食以营养丰富而易消化的食物为宜,忌食辛辣、肥甘厚味食品,食疗可取苦菜50g,生姜20g,黄酒10ml将苦菜、生姜洗净腐烂,榨汁,每次取30ml,兑黄酒,冲水饮,每日3次。平时要注意个人卫生及疮口周围皮肤的清洁,按时换药。痈生上肢者,宜用三角巾悬吊;在下肢者,宜抬高下肢,减少活动。若是糖尿病患者,更应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感染,以防并发症的发生。

应该是背痈,建议尽早治疗,但是不是个人可以弄的,最低程度要引流。还有中医皮肤科对这类还是比较有效,后期的托疮散毒,还是可以采用中医的治疗方式,但是引流还是西医比较好。尽早治疗,不要等时间长了,局部皮肤和一些肌肉组织细胞被刺激形成新的变异或者症状就不好了。

初起红肿绕喉,肿势散漫不聚,坚硬灼热疼痛,经2—3天后,肿势可延及颈部两侧,甚至上至腮颊,下至胸前。因肿连咽喉、舌下,可并发喉风、重舌,以致汤水难下,严重者可引起窒息。伴壮热口渴,头痛颈强,纳差,大便干燥,小便短赤;甚至气喘痰壅,发生痉厥。如肿势渐趋局限,根盘渐收,、按之中软者,为成脓之象;如按之中软应指者,为脓已成熟。

经治疗后,本病转归以根脚渐收,肿势高起,渐趋局限,易溃脓的为顺症;如根脚不收,漫肿平塌,色转暗红,难以溃脓的,则为逆证。溃后脓出黄稠,热退肿消者轻;脓出稀薄,疮口有空壳,或内溃脓从咽喉部穿出,全身虚弱者重,收口亦慢。

辅助检查:血白细胞总数常在12X10’几一20X109几之间,中性粒细胞80%一90%。

[辨证论治]

一、内治法

(一)热毒聚结结喉处红肿绕喉,坚硬灼热疼痛,肿势蔓延;壮热,口渴,头痛颈强,吞咽困难;舌红绛,苔黄腻,脉弦滑数或洪数。

辨证分析:外感风温挟痰热之邪,内因肺胃积热,痰热毒邪壅积于结喉,故红肿坚硬,灼热疼痛;风温热毒与正气相搏,内热炽盛,故壮热口渴,大便于结,小便黄赤;结喉为吞咽及呼吸之要冲,因邪毒蕴结,故出现吞咽困难,呼吸不利;舌红绛、苔黄腻、脉弦滑数或洪数为热毒聚结之象。

治法:散风清热,化痰解毒。

方药:普济消毒饮加减。壮热口渴,加鲜生地、生石膏清热生津;便秘,加生大黄、枳实、玄明粉通腑泻热;气喘痰壅,加鲜竹沥、天竺黄、莱菔子化痰降气;痉厥,加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清热解毒止痉;脓成,加炙山甲、皂角刺。

(二)热伤胃阴溃后脓出稀薄,疮口有空壳,或内溃脓从咽喉部流出,疮口暗红,疮口难敛;伴低热不退,口干少津,纳谷不香;舌光红,脉细数。

辨证分析:溃后脓血大泄,加上高热耗津以致胃败,故口干少津,纳谷不香;胃纳不佳,气血生化乏源,故疮口难以收敛;阴液亏耗,余毒未尽,故低热不退,疮口暗红;舌尖红、脉细数均为阴虚之象。

治法:益胃养阴,清解余毒

方药:益胃汤加减o.

二、外治法

初起用玉器散或双柏散以金银花露或菊花露调敷患处。并经常保持敷药湿润。脓成则切开排脓,刀法应循经直开。脓尽用生肌散、白玉膏换药。

[预防与调摄]

1.及时处理原发病灶

2.一旦发现结喉部红肿不适,应及时治疗,不要延误。

3.高热时应卧床休息,气喘气促时应取半卧位。

臀痈

臀痈是发生在臀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其特点是病位较一般痈深,范围也大,采势急骤,容易腐溃,相当于西医的臀部蜂窝组织炎。

病因病机

多由湿热火毒蕴结,或肌肉注射时感染毒邪,营气不从,逆于肉理而成。

[诊断]

初起臀部一侧红肿热痛,患肢步行困难,红仲以中心最为明显,而四周较淡,边缘不清。红肿逐渐扩大而有硬结,数天后皮肤湿烂,随即变成黑色腐溃,或中软不溃;溃后一般脓出黄稠,但有的伴有大块腐肉脱落,以致疮口深大,收口较慢。初起即伴恶寒、发热、头痛、骨节酸痛、胃纳不佳等全身症状,待脓出腐肉脱落后,才逐渐减退。

部分臀痈,患处红热不显,而硬块坚巨,有疼痛与压痛,患肢步行不便,进展较为缓慢,全身症状也不明显。一般经过治疗后,多半能自行消退。

[鉴别诊断]

一、有头疽初起有粟粒样脓头,痒痛并作,溃烂时状如蜂窝。

二、流注漫肿疼痛,皮色如常,不局限于臀部一处,有此处未愈他处又起的特征。

辨证论治

一、内治法

(一)湿火蕴结臀部红肿热痛,或湿烂溃脓;恶寒发热,头身疼痛,纳食欠佳;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

辨证分析:因感受湿热火毒之邪,蕴结于臀部,营气不从,逆于肉理,故臀部红肿热痛;湿热火毒蕴久,化腐成脓,故臀部肌肉湿烂流脓;湿热之邪泛溢,故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舌红、苔黄腻、脉弦数为湿火蕴结之象。

治法:清热解毒,和营化湿;

方药:黄连解毒汤合仙方活命饮加减。若脓腐不透,加皂角刺、炙山甲;局部红热不显,加用活血祛瘀之药,如桃仁、红花、泽兰等,减少清热解毒之晶。

(二)湿痰凝滞漫肿不红,结块坚实,进展缓慢;一般无全身症状;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缓。

辨证分析:痰湿之邪内生,蕴阻于臀部,结而成块,故漫肿不红,结块坚实;湿为阴邪,缠绵难愈,故进展缓慢;苔薄白,脉弦缓为湿痰凝滞之象。

治法:和营活血,利湿化痰。

方药:仙方活命饮加桃仁、红花、泽兰、浙贝母、天南星等。

(三)气血两虚溃后腐肉大块脱落,疮口较深,形成空腔,收口缓慢;面色萎黄,神疲乏力,纳谷不香;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辨证分析:溃破后流脓不止,损伤气血,正气不足,邪毒留恋,故疮口较深,收口缓慢;面色萎黄、神疲乏力、纳谷不香、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均为气血虚弱之象。

治法:调补气血。

方药:八珍汤加生黄芪、银花。

二、外治怯

初起红肿灼热明显者用玉露膏,红热不明显者用金黄膏或冲和膏外敷。脓成宜切开排脓,切口应低位够大,以利引流;用八二丹药线引流,外用红油膏盖贴。待脓腐淅净,改用生肌散、白玉膏外敷。如有空腔不易愈合,可加用垫棉加压固定。

手发背

手发背是生在手背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其特点是全手背漫肿,红热疼痛,手心不肿,日久可损筋伤骨。《医宗金鉴》云:“初起形如芒刺,渐感疼痛,高肿红活。”相当于西医的手背部皮下疏松结缔组织的化脓性炎

[病因病机]

本病多因风火湿热之邪,结聚于手背部,以致经络阻塞,气血瘀滞,化火蕴毒,外发溃烂。或因手背部外伤,感染邪毒而致。

[诊断]

初起手前部漫肿无头,边界不清.色红灼热,疼痛不适,伴恶寒发热、大便黄等全身症状:约经7—10天后,肿块中间肿胀高突,色紫红,灼热,疼痛如鸡啄,伴高热、口渴、大便结、小便黄。若按之有波动感者,则内脓已成。溃破时皮肤湿烂,脓水色白或黄,或夹有血水,全身症状随之而减轻。如2—3周肿势不趋局限,溃后脓水稀薄,则为损筋伤骨之征。

[鉴别诊断]

托盘疔病变在手掌,红肿疼痛高突以掌心明显,成脓后波动也在掌中,伴手背部肿胀:

[辨证论治]

一、内治法

(一)热毒蕴积手背部红肿热痛,皮肤湿烂;伴发热、恶寒、口渴、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数。

辨证分析:风火湿热之邪客于手背,蕴而化热化毒;邪毒蕴积,经络不通,故有红,肿、热、痛;邪毒与正气相搏,故恶寒发热;热毒炽盛,故见口渴、便秘、尿赤等症;舌红、苔黄、脉数为热毒蕴积之象。

治法:清热解毒,和营消肿:

方药:五味消毒饮合仙方活命饮加减。

(二)气血亏虚日久肿势不趋限局,脓出稀薄;头晕眼花,神疲乏力,纳差;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辨证分析:病久或溃后,气血耗损,故肿势不易局限,脓水稀薄;头晕眼花、神疲乏力、纳差、脉细弱皆为气血虚弱之象。

治法:调补气血。

方药:八珍汤加减。

二、外治法

初起用金黄膏或玉露膏外敷;成脓期宜切开排脓;溃后掺八二丹外盖红油膏,脓净改用生肌散或生肌白玉膏。

足发背

足发背是发生在足背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其特点是全足背高肿掀红疼痛,足心不肿。

《疡医大全》云:“脚发背生于脚背筋骨之间,乃足三阴三阳之所司也,皆缘湿热相搏,血滞于至阴之交或赤足行走沾染毒涎,抑或撞破误触污秽而成。”相当于西医的足背部皮下疏松结缔组织的化脓性炎症。

[病因病机]

多因湿热下注于足背部,气血凝滞,蕴积成毒,化热外发;或因足部外伤,瘀血阻滞,感染毒邪而成。

[诊断]

初起足背红肿,灼热,疼痛,肿势弥漫,边界不清,活动受限,约5—7天后肿胀迅速增大而化脓,伴寒战高热、纳差、恶心欲呕等全身症状。溃后脓出稀薄或夹有血水,皮肤湿烂,全身症状也随之减轻。若局部溃破迟缓,溃后久不收口,可损伤筋骨。

[鉴别诊断]

丹毒皮色鲜红,边界清楚;一般不会化脓;常有反复发作史。

[辨证论治]

一、内治法

湿热下注足背红肿,灼热疼痛,肿势弥漫;伴寒战高热;恶心欲吐,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辨证分析:湿热毒邪与正气相搏,故寒战高热;湿邪中阻,故恶心欲呕、纳差;湿热内结,故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湿热下注之象。

治法:清热解毒,和营化湿。

方药:五神汤合仙方活命饮加减。

二、外治法

参照“手发背” 。

[预防与调摄]

1.患足忌行走,以减少患肢负荷。

2.抬高患肢,并使患足侧位放置,以利脓液引流。

[结语]

痈之大者名发,相当于西医的疖、痈并发蜂窝组织炎、急性蜂窝组织炎。其特点是:在皮肤疏松的部位突然红肿蔓延成片,灼热疼痛,红肿以中心最为明显,四周较淡,边缘不清,伴有明显全身症状。依病位不同,有锁喉痈、臀痈、手发背和足发背。锁喉痈热毒聚结证,治宜散风清热、化痰解毒,方用普济消毒饮;热伤胃阴证,治宜益胃养阴、清解余毒,方用益胃汤加减。臀痈湿火蕴结证,治宜清热解毒、和营化湿,方用黄连解毒汤合仙方活命饮加减;湿痰凝滞证,治宜和营活血、利湿化痰,方用仙方活命故加天南星等;气血两虚证,治宜调补气血,方用八珍汤加减。手发背热毒蕴积证,治宜清热解毒、和营消肿,方用五味消毒饮合仙方活命饮加减;气血亏虚证,治宜调补气血,方用八珍汤加减。足发背湿热下注证,治宜清热解毒,和营化湿,方用五神汤合仙方活命饮加减。外治依一般阳证疮疡分期施治。

“痈之大者名发。”说明发的病变范围较痈为大。故一般把来势迅猛而病变范围大于痈的外疡称之为发。《外科精义》云:“夫五发者谓疽发于脑、背、肩、髯、鬓是也。”其特点是在皮肤疏松的部位突然红肿蔓延成片,灼热疼痛,红肿以中心最为明显,而四周较淡,边缘不清,有的3—5天后皮肤湿烂,随即变成褐色腐溃,或中软而不溃,伴有明显的全身症状。生于结喉处的,称为锁喉痈;生于臀部的称为臀痈;生于手背部的,称为手发背;生于足背的,称为足发背。相当于西医的疖、痈并发蜂窝组织炎、急性蜂窝组织炎。

锁喉痈

锁喉痈是指发生在结喉正中处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其特点是来势暴急,肿势散漫,范围较大,其症状发生变化很快,可并发喉风、重舌等险证。相当于西医的口底部蜂窝组织炎。

病因病机

本病多因外感风温毒邪,客于肺胃,循经上攻或因痧痘之后,体虚余毒未清,挟痰热凝结而成;或因体弱,口唇齿龈生疳,咽喉糜烂感染邪毒而继发。

[诊断]

初起红肿绕喉,肿势散漫不聚,坚硬灼热疼痛,经2—3天后,肿势可延及颈部两侧,甚至上至腮颊,下至胸前。因肿连咽喉、舌下,可并发喉风、重舌,以致汤水难下,严重者可引起窒息。伴壮热口渴,头痛颈强,纳差,大便干燥,小便短赤;甚至气喘痰壅,发生痉厥。如肿势渐趋局限,根盘渐收,、按之中软者,为成脓之象;如按之中软应指者,为脓已成熟。

经治疗后,本病转归以根脚渐收,肿势高起,渐趋局限,易溃脓的为顺症;如根脚不收,漫肿平塌,色转暗红,难以溃脓的,则为逆证。溃后脓出黄稠,热退肿消者轻;脓出稀薄,疮口有空壳,或内溃脓从咽喉部穿出,全身虚弱者重,收口亦慢。

辅助检查:血白细胞总数常在12X10’几一20X109几之间,中性粒细胞80%一90%

[辨证论治]

一、内治法

(一)热毒聚结结喉处红肿绕喉,坚硬灼热疼痛,肿势蔓延;壮热,口渴,头痛颈强,吞咽困难;舌红绛,苔黄腻,脉弦滑数或洪数。

辨证分析:外感风温挟痰热之邪,内因肺胃积热,痰热毒邪壅积于结喉,故红肿坚硬,灼热疼痛;风温热毒与正气相搏,内热炽盛,故壮热口渴,大便于结,小便黄赤;结喉为吞咽及呼吸之要冲,因邪毒蕴结,故出现吞咽困难,呼吸不利;舌红绛、苔黄腻、脉弦滑数或洪数为热毒聚结之象。

治法:散风清热,化痰解毒。

方药:普济消毒饮加减。壮热口渴,加鲜生地、生石膏清热生津;便秘,加生大黄、枳实、玄明粉通腑泻热;气喘痰壅,加鲜竹沥、天竺黄、莱菔子化痰降气;痉厥,加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清热解毒止痉;脓成,加炙山甲、皂角刺。

(二)热伤胃阴溃后脓出稀薄,疮口有空壳,或内溃脓从咽喉部流出,疮口暗红,疮口难敛;伴低热不退,口干少津,纳谷不香;舌光红,脉细数。

辨证分析:溃后脓血大泄,加上高热耗津以致胃败,故口干少津,纳谷不香;胃纳不佳,气血生化乏源,故疮口难以收敛;阴液亏耗,余毒未尽,故低热不退,疮口暗红;舌尖红、脉细数均为阴虚之象。

治法:益胃养阴,清解余毒。

方药:益胃汤加减

二、外治法

初起用玉器散或双柏散以金银花露或菊花露调敷患处。并经常保持敷药湿润。脓成则切开排脓,刀法应循经直开。脓尽用生肌散、白玉膏换药。

[预防与调摄]

1.及时处理原发病灶

2.一旦发现结喉部红肿不适,应及时治疗,不要延误。

3.高热时应卧床休息,气喘气促时应取半卧位。

臀痈

臀痈是发生在臀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其特点是病位较一般痈深,范围也大,采势急骤,容易腐溃,相当于西医的臀部蜂窝组织炎。

病因病机

多由湿热火毒蕴结,或肌肉注射时感染毒邪,营气不从,逆于肉理而成。

[诊断]

初起臀部一侧红肿热痛,患肢步行困难,红仲以中心最为明显,而四周较淡,边缘不清。红肿逐渐扩大而有硬结,数天后皮肤湿烂,随即变成黑色腐溃,或中软不溃;溃后一般脓出黄稠,但有的伴有大块腐肉脱落,以致疮口深大,收口较慢。初起即伴恶寒、发热、头痛、骨节酸痛、胃纳不佳等全身症状,待脓出腐肉脱落后,才逐渐减退。

部分臀痈,患处红热不显,而硬块坚巨,有疼痛与压痛,患肢步行不便,进展较为缓慢,全身症状也不明显。一般经过治疗后,多半能自行消退。

[鉴别诊断]

一、有头疽初起有粟粒样脓头,痒痛并作,溃烂时状如蜂窝。

二、流注漫肿疼痛,皮色如常,不局限于臀部一处,有此处未愈他处又起的特征。

辨证论治

一、内治法

(一)湿火蕴结臀部红肿热痛,或湿烂溃脓;恶寒发热,头身疼痛,纳食欠佳;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

辨证分析:因感受湿热火毒之邪,蕴结于臀部,营气不从,逆于肉理,故臀部红肿热痛;湿热火毒蕴久,化腐成脓,故臀部肌肉湿烂流脓;湿热之邪泛溢,故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舌红、苔黄腻、脉弦数为湿火蕴结之象

治法:清热解毒,和营化湿

方药:黄连解毒汤合仙方活命饮加减。若脓腐不透,加皂角刺、炙山甲;局部红热不显,加用活血祛瘀之药,如桃仁、红花、泽兰等,减少清热解毒之晶。

(二)湿痰凝滞漫肿不红,结块坚实,进展缓慢;一般无全身症状;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缓。

辨证分析:痰湿之邪内生,蕴阻于臀部,结而成块,故漫肿不红,结块坚实;湿为阴邪,缠绵难愈,故进展缓慢;苔薄白,脉弦缓为湿痰凝滞之象

治法:和营活血,利湿化痰。

方药:仙方活命饮加桃仁、红花、泽兰、浙贝母、天南星等。

(三)气血两虚溃后腐肉大块脱落,疮口较深,形成空腔,收口缓慢;面色萎黄,神疲乏力,纳谷不香;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辨证分析:溃破后流脓不止,损伤气血,正气不足,邪毒留恋,故疮口较深,收口缓慢;面色萎黄、神疲乏力、纳谷不香、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均为气血虚弱之象

治法:调补气血。

方药:八珍汤加生黄芪、银花。

二、外治法

初起红肿灼热明显者用玉露膏,红热不明显者用金黄膏或冲和膏外敷。脓成宜切开排脓,切口应低位够大,以利引流;用八二丹药线引流,外用红油膏盖贴。待脓腐淅净,改用生肌散、白玉膏外敷。如有空腔不易愈合,可加用垫棉加压固定。

手发背

手发背是生在手背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其特点是全手背漫肿,红热疼痛,手心不肿,日久可损筋伤骨。《医宗金鉴》云:“初起形如芒刺,渐感疼痛,高肿红活。”相当于西医的手背部皮下疏松结缔组织的化脓性炎症。

[病因病机]

本病多因风火湿热之邪,结聚于手背部,以致经络阻塞,气血瘀滞,化火蕴毒,外发溃烂。或因手背部外伤,感染邪毒而致

[诊断]

初起手前部漫肿无头,边界不清.色红灼热,疼痛不适,伴恶寒发热、大便黄等全身症状:约经7—10天后,肿块中间肿胀高突,色紫红,灼热,疼痛如鸡啄,伴高热、口渴、大便结、小便黄。若按之有波动感者,则内脓已成。溃破时皮肤湿烂,脓水色白或黄,或夹有血水,全身症状随之而减轻。如2—3周肿势不趋局限,溃后脓水稀薄,则为损筋伤骨之征

[鉴别诊断]

托盘疔病变在手掌,红肿疼痛高突以掌心明显,成脓后波动也在掌中,伴手背部肿胀:

[辨证论治]

一、内治法

(一)热毒蕴积手背部红肿热痛,皮肤湿烂;伴发热、恶寒、口渴、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数。

辨证分析:风火湿热之邪客于手背,蕴而化热化毒;邪毒蕴积,经络不通,故有红,肿、热、痛;邪毒与正气相搏,故恶寒发热;热毒炽盛,故见口渴、便秘、尿赤等症;舌红、苔黄、脉数为热毒蕴积之象。

治法:清热解毒,和营消肿:

方药:五味消毒饮合仙方活命饮加减。

(二)气血亏虚日久肿势不趋限局,脓出稀薄;头晕眼花,神疲乏力,纳差;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辨证分析:病久或溃后,气血耗损,故肿势不易局限,脓水稀薄;头晕眼花、神疲乏力、纳差、脉细弱皆为气血虚弱之象

治法:调补气血

方药:八珍汤加减。

二、外治法

初起用金黄膏或玉露膏外敷;成脓期宜切开排脓;溃后掺八二丹外盖红油膏,脓净改用生肌散或生肌白玉膏。

足发背

足发背是发生在足背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其特点是全足背高肿掀红疼痛,足心不肿。

《疡医大全》云:“脚发背生于脚背筋骨之间,乃足三阴三阳之所司也,皆缘湿热相搏,血滞于至阴之交或赤足行走沾染毒涎,抑或撞破误触污秽而成。”相当于西医的足背部皮下疏松结缔组织的化脓性炎症。

[病因病机]

多因湿热下注于足背部,气血凝滞,蕴积成毒,化热外发;或因足部外伤,瘀血阻滞,感染毒邪而成。

[诊断]

初起足背红肿,灼热,疼痛,肿势弥漫,边界不清,活动受限,约5—7天后肿胀迅速增大而化脓,伴寒战高热、纳差、恶心欲呕等全身症状。溃后脓出稀薄或夹有血水,皮肤湿烂,全身症状也随之减轻。若局部溃破迟缓,溃后久不收口,可损伤筋骨

[鉴别诊断]

丹毒皮色鲜红,边界清楚;一般不会化脓;常有反复发作史。

[辨证论治]

一、内治法

湿热下注足背红肿,灼热疼痛,肿势弥漫;伴寒战高热;恶心欲吐,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辨证分析:湿热毒邪与正气相搏,故寒战高热;湿邪中阻,故恶心欲呕、纳差;湿热内结,故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湿热下注之象。

治法:清热解毒,和营化湿。

方药:五神汤合仙方活命饮加减

二、外治法

参照“手发背”。

预防与调摄

1.患足忌行走,以减少患肢负荷。

2.抬高患肢,并使患足侧位放置,以利脓液引流。

结语

痈之大者名发,相当于西医的疖、痈并发蜂窝组织炎、急性蜂窝组织炎。其特点是:在皮肤疏松的部位突然红肿蔓延成片,灼热疼痛,红肿以中心最为明显,四周较淡,边缘不清,伴有明显全身症状。依病位不同,有锁喉痈、臀痈、手发背和足发背。锁喉痈热毒聚结证,治宜散风清热、化痰解毒,方用普济消毒饮;热伤胃阴证,治宜益胃养阴、清解余毒,方用益胃汤加减。臀痈湿火蕴结证,治宜清热解毒、和营化湿,方用黄连解毒汤合仙方活命饮加减;湿痰凝滞证,治宜和营活血、利湿化痰,方用仙方活命故加天南星等;气血两虚证,治宜调补气血,方用八珍汤加减。手发背热毒蕴积证,治宜清热解毒、和营消肿,方用五味消毒饮合仙方活命饮加减;气血亏虚证,治宜调补气血,方用八珍汤加减。足发背湿热下注证,治宜清热解毒,和营化湿,方用五神汤合仙方活命饮加减。外治依一般阳证疮疡分期施治。

后背长疙瘩可为以下几种原因:

1、细菌感染:较常见的后背部长疙瘩,当伴有明显的红肿热痛,可考虑是局部毛囊炎,或者小的疖肿,甚至是痈,为细菌感染所引起的,应使用抗菌消炎的药物,内服外用才有可能将其治愈;

2、过敏:后背部的疙瘩以骚痒为主,考虑是一种过敏所导致的,比如后背部的皮炎湿疹,或是局部一些螨虫叮咬导致的丘疹性荨麻疹的损害,都可以表现为后背部长疙瘩;

3、良性肿物:后背部长疙瘩,既不疼也不痒,主要考虑是后背部良性的肿物,或者是囊肿,比如长在后背部的表皮样囊肿,俗称粉瘤,为比较常见的现象。

另外,后背部一些脂肪瘤、纤维瘤,或是一些其他来源,包括平滑肌瘤等,都可能导致后背部出现这种疙瘩。此外也不排除有较少见的恶性皮肤肿瘤,包括肉瘤等等,必要时应做皮肤的活检和组织病理检查,才能明确具体到底是什么性质的疙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74054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7
下一篇2023-12-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