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月大的宝宝发热

8个月大的宝宝发热,第1张

第一种建议:8个月的宝宝感冒发烧,家长一定要冷静,因为发热也不是坏事,发热是病毒和细菌等病原体在侵入人体以后,人体通过体温调节中枢主动发起的一场自卫战,是人体免疫力的反应,也就是说身体发热是由于白细胞在清除致病因子。只要体温不超过39℃,对身体没有坏处。如果是刚开始发烧,宝宝的精神状态也不错,体温在38℃左右,可以暂时不用去医院,先在家观察,可以用物理方法降温,用温水擦拭腋下、大腿根降低身体温度。当体温升到385℃时,可以吃一次退烧药,吃退烧药的同时要多给宝宝喝水,因为退烧药的作用是经过流汗,把身体的体温散发出去。

第二种建议:病情分析: 根据孩子现在出现的症状考虑应该是受凉感冒后引起的发烧症状,对于孩子的这种情况建议先吃点治疗感冒的药物,如小儿快克和阿莫西林颗粒就会缓解的,暂时不要服用退烧药物,给予物理降温。如果服用药物治疗后症状不见缓解,就需要带孩子去医院的儿科面诊检查诊疗。

通常刚出生没多久的宝宝体质是非常差的,所以很容易出现生病发烧的现象,但很少有人知道宝宝的正常体温,因此我们便来了解一下宝宝体温正常范围?宝宝体温多少度算发烧?

宝宝体温正常范围

宝宝体温一般是在365~372度之间,婴儿的身体温度和普通成年人的温度是相同的,宝宝体温37度属于正常温度,因为宝宝的新陈代谢速度比较快,体温会比成年人稍微高一些,如果超过372℃,证明身体已经有发热的症状,要注意密切观察,也要多次测量体温,注意是否出现感冒、腹泻等感染性的疾病。如果宝宝有轻微的发烧,只要体温没超过385度,就不需要服用退烧药物,可以选择物理降温。

宝宝体温多少度算发烧

婴儿体温正常在365-375℃,超过375℃认为是发热状态。因为这是平均数,每个人基础体温多少会有差异,所以除了要看数值之外,还要看温差。所谓的温差是1天之内最高和最低温度不超过1℃认为正常,如果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之间差1℃以上,也认为可能是有发烧的状态。另外,与测量方式和测量位置有关,测量体温可以测额头温度,也可以测腋下温度、口腔温度和肛门温度,不同地方正常值略有不同。儿童、婴幼儿相对采用比较多的是腋下温度和额头温度,在365-375℃之间,超过此值以上考虑是发热状态。如果婴儿一般状态好,如果体温在375℃左右,不要立即决定是不是已经发烧,可以多测几次。因为有时婴儿活动量比较大,或者吃饭、喝水后,以及环境温度比较高时可能一过性出现374-375℃,多测几次后再决定是不是出现发热。

宝宝发烧怎么降温最快,最有效

小孩发烧期间可以采用物理的降温方式,首先需要准备好冰块,之后可以用毛巾将冰块包住进行湿敷,来给孩子进行物理降温。但是在物理降温的时候,妈妈需要注意不要给小孩穿太多,以免身体不好散热,不利于降低小孩的体温。想要降温速度更快,需要给小孩多喝一些开水,如果说他的体温温度还是不退,可以给他使用温水洗澡,然后注意洗澡的时候不可以着凉,要在温度适宜的空间内洗澡,在洗澡之后过半个小时候再次量体温。同时也可以通过按摩降低小孩的体温,但是一定要掌握正确的按摩方式,这样就可以让病情得到缓解。同时一定要保证小孩子充分的睡眠,其次就是他的饮食也要均衡一些,当小孩子发烧的温度开始降低,就可以安心了。如果小孩的情况没有改变,已经连续好几天,妈妈需及时带他去医院。

宝宝发烧38度的最佳处理方法

如果宝宝发烧38度这个时候可以采取物理降温的方法,用温热的毛巾擦拭四肢以及后背或者是使用酒精擦拭四肢以及后背来达到散温降热的效果,同时也应该要注意可以使用医用退热贴来帮助退热,同时还应该要注意多让宝宝喝水,及时补充水分,避免身体脱水导致电解质紊乱,因为宝宝身体抵抗力一般情况下是比较差的,而且身体机能发育还不是很完善,体内体温太高很容易大量消耗体内的水分,这个时候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就会导致身体脱水,引起电解质紊乱这样的症状。所以应该要及时补充水分,而且还应该注意不要给宝宝穿得太多,这样有利于帮助宝宝降热。

 3岁宝宝的正常体温基本已经是和我们成人的体温差不多了,但是如果3岁宝宝发烧怎么办呢、3岁宝宝发烧呕吐怎么办呢、3岁宝宝发烧头痛又如何处理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个正常的儿童的基础体温是在369度到375度之间的,从医学的角度来测量宝宝的体温可以从三个地方测量,一个是口腔,一个是腋窝还有就是肛门了。

 小儿正常体温在肛门处为365℃~375℃之间;在口腔处为362℃~373℃之间;在腋窝处为359℃~372℃之间。

 通过测量后,凡超过正常范围05℃以上时,称为发热不超过38℃称为低热,超过39℃者为高热。

 当我们测量宝宝的腋下温度在375以上的时候,或者是宝宝肛门的温度在38度以上的时候,就可以确定宝宝发烧了。

 通常来说,如果宝宝体温在38-385℃左右,且没有特别不舒服、精神状态良好,也就是说照样吃、照样睡及照样玩,就不必着急地送宝宝就医,或是使用退烧药。

 可以采用适当饮水、物理降温的办法。宝宝发烧我们不主张“捂汗,这样热量反而不容易散发,对3个月以内的小婴儿采取“开包打开衣被、少穿衣服就可能有逐渐降温的效果,一般来说发高烧的宝宝应该不要盖厚被子,衣服也要少穿。

 不过,为了减少宝宝的不舒服感,爸爸妈妈在照顾上要特别留心。应该让宝宝充分休息,除非可能因发烧导致抽筋,否则不宜在半夜叫醒宝宝服用退烧药;注意水分及电解质的补充,以免小便过黄。

 宝宝发低烧的话,一般会持续数日的时间,在此期间,父母要时刻注意宝宝的精神状况,记录宝宝体温的变化,这样有助于宝宝之后的治疗。

 发烧在385℃39℃左右时,在家中可首先采取以下物理降温的办法。可适度地使用退烧药以一次用一种药为原则,以减轻宝宝的不舒服,并防止宝宝热痉挛发生。

 宝宝反复发烧是一个非常不好的征兆,尽管发烧感冒是孩子、宝宝们最容易出现的,我们一样不可忽视。

 如果是宝宝经常出现反复发烧,理所当然应去医院找医术高明的医生进行就诊。当然在就医前后,家长要做的就是找到宝宝反复发烧的病因是什么。

 1、炎症感染

 体温一般高于38℃,有伴随其他症状:如。咳嗽,流鼻涕,头痛,咽痛,腹泻,纳食减少,这种情况必须到医院就诊。

 2、脱水热

 多为腹泻或饮水过少,汗出过多引起,若为腹泻,必到医院就诊。若为饮水过少,汗出过多,必须补充水分及电解质。

 可以适量给小孩饮用ORS口服补液盐。在家中的可以熬一些稀粥,去米取汤,放一点点盐,成分与口服补液盐相近。

 3、夏季热

 无特殊处理方法,主要还是注意防暑降温。

 一些基本体温和用药知识

 1、体温385℃以下首选物理降温进行干预

 通常来说,当宝宝体温低于38℃时不需要采用药物处理,而是选择正确的物理降温方法即可。

 2、宝宝体温385℃以上需要进行药物治疗

 如果发现宝宝的体温已经超过385℃时,爸妈应该密切观察宝宝的情况以便做出及时的反应。

 3、体温39℃以上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治疗

 当宝宝体温已经超过39℃属于高度发热时,通常情况下选择西药治疗。

 虽然发烧本身并无危险(除非41℃以上),这是对正常成年人而言,因为宝宝正常的体温为36—37度,如超过377度医学上就认为是发热。宝宝体温到38度,医学上认为是宝宝发烧。在处理宝宝发烧到38度时候,要遵循宝宝发烧应急3要素:

 1、少穿衣服,给宝宝散热。

 传统的观念就是宝宝一发烧,就要用衣服和被子把宝宝裹得严严实实的,把汗“逼出来,其实这是不对的。宝宝在发烧时,会出现发抖的症状,父母会以为宝宝发冷,其实这是因为他们体温上升导致的痉挛。

 2、帮宝宝物理降温,有以下常用方法

 头部冷湿敷

 用20℃—30℃冷水浸湿软毛巾后稍挤压使不滴水,折好置于前额,每3—5分钟更换一次。

 头部冰枕

 将小冰块及少量水装入冰袋至半满,排出袋内空气,压紧袋口,无漏水后放置于枕部。

 温水擦拭或温水浴

 用温湿毛巾擦拭孩子的头、腋下、四肢或洗个温水澡,多擦洗皮肤,促进散热。

 酒精擦浴

 适用于高热降温。准备20%—35%的酒精200—300毫升,擦浴四肢和背部。

 3、补充充足的水分,不要随便吃药

 高热时呼吸增快,出汗使机体丧失大量水分,所以父母在宝宝发烧时应给他充足的水分,增加尿量,可促进体内毒素排出。

 结语: 通过上文的描述,想必大家对于3对宝宝发烧怎么办也是有了认识了吧,3岁宝宝正是成长发育的一个关键时期,这个时候的宝宝需要父母的足够的照顾,以防止宝宝在对事物好奇的时候发生不好的情况,还要防止宝宝接触不干净的东西。

 一、如何应对宝宝发烧?

 临床上采用的降温方法主要有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两种。新生儿期的宝宝一般不采取药物降温,最好先采取适当的`物理降温,当降温效果不理想,体温超过385度时,才可遵医嘱采取药物降温。

 常用的物理降温方法:

 1、冷敷法:

 具体操作方法:

 将小毛巾或者干净的布叠到两到三层,放在冷水或冰水中浸湿,拧至半干(以不滴水为准),敷在前额。最好是两块毛巾交替使用,连续做15~20分钟就可以了。如果在腋下、腹股沟处同时冷敷,降温效果会更好。

 温馨提示:

 (1)在冷敷过程中,我们要注意观察宝宝的皮肤,如果出现皮肤发花、寒战等情况,要立即停用。

 (2)除了冰毛巾之外,还可使用冷水袋、退热贴或者冰袋来降温,用法和敷冰毛巾类似。

 2、温水拭浴:

 具体操作方法:

 先将冷毛巾或冰袋敷在宝宝的额头,这样既可以协助降温,又可以避免由于体表血管收缩,血液集中到头部,引起头部血管的充血。准备32~34度的温水,并准备两条毛巾。将宝宝的衣物解开,用大毛巾遮盖,暴露一侧肢体,先擦上半身,从脖子擦至手背,从腋下擦至手心,拭浴后要用干毛巾擦干。然后用同样的方法从径下擦至背部,最后擦下肢。要从髋部经大腿外侧擦至脚背,再从大腿内侧擦至足踝,最后从大腿后侧经腘窝擦至足跟。擦完一侧之后用同样的方法擦对侧,每侧肢体及后背各擦三分钟左右。像腋下、肘部、大腿根及膝后等大血管集中的部位,可多擦一些时间,这样可以提高降温效果。

 小提示:给宝宝擦浴降温的注意事项

 (1)、力量要均匀,同时避免过多暴露宝宝,以免受凉。

 (2)、前胸、腹部、后颈部对冷刺激较敏感,不宜擦拭,以免引起心率减慢、腹泻等不良反应。若宝宝出现寒战、面色苍白等异常情况,要立即停止擦浴。

 (3)、在进行温水的擦拭后,要注意给宝宝穿好衣服,但不要过多过厚,以免影响散热。拭浴后30分钟给宝宝测量体温,体温降至39度以下,要取下头部冷毛巾。

 3、酒精拭浴

 对一岁以上,体温超过40度且不容易降温的宝宝,可采取酒精拭浴。酒精拭浴的方法同温水拭浴,所不同的是将32到34度的温水换成经过稀释的酒精。稀释的方法是75%的酒精100毫升加等量的温水,也就是一半酒精一半水。若家里没有酒精,可用白酒稍加稀释就可以了。

 4、温水洗澡

 洗澡可以协助散热。当宝宝发热时,如果精神状态比较好,就可以给宝宝洗温水澡。水温调节在37度。注意水温不要过高,以免引起全身的血管扩张,增加耗氧量,加重病情。

 专家提醒:当有麻疹等出疹性疾病时,不宜采取物理降温,以免刺激皮肤,影响皮疹的透发。

 5、小儿推拿

 (1)清天河水——也叫“推天河水”,从手腕推至肘弯。

 (2)引水上天河——蘸水,从掌心推至肘弯。

 (3)打马过天河——从腕至肘,跳跃式拍打或者点拿。

 这三种手法,都是可以退烧的。对于外感风寒的退烧,在385度以下的一般是用清天河水,清天河水退烧是非常神奇的。一般推上5到10分钟,宝宝开始出汗,烧就退了。

 二、宝宝发烧可喂四种食物

 以下几种食物对宝宝发烧有辅助食疗的功效。妈妈需根据宝宝自身情况,灵活选择:

 1、蔗浆粥:将新鲜甘蔗洗净后榨汁100ml,粳米100g,加水煮成粥,每天分2-3次食用。

 2、西瓜汁:将新鲜西瓜,去籽榨汁,让宝宝直接食用。如宝宝只是发烧时并没有其他症状,可以喝一些西瓜汁帮助降温、利尿。

 3、麦冬粥:麦冬30g,煎汤取汁,加粳米100g。煮半熟时加入麦冬汁及冰糖适量,同煮成药粥,早晚服食。

 4、荷叶粥:新鲜荷叶一张,洗净煮汤500ml左右,用滤出的荷叶水加粳米100g、白砂糖适量煮粥,每天早晚食用。

 为何宝宝反反复复发烧?

 为何退烧几个小时后又反复了?退烧降至多少度才合适?什么情况下需要再到医院?如果你仍有以上这些疑问,说明你应对宝宝发烧这门课仍未过关。来和我们一起补补课吧。

 补课1:宝宝发烧为何会反复?

 很多家庭都有这样的遭遇,白天刚带宝宝去过医院,把温度降了下来,可一到晚上宝宝再次发烧,一家人又手忙脚乱地把宝宝送到医院。明明吃了退烧药,体温为何仍会反弹?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沈振宇解释,宝宝发烧是因为体内感染了细菌、病毒,出现了炎症。就算宝宝吃了抗生素或抗病毒的药物,但炎症并不可能立即消失,退烧药也只是暂时将温度降下来,当药效一过体温会再次上升。其实这种上升并非坏事,沈振宇提醒家长,不要把“发烧”当成敌人,发烧并不是病,只是一种症状。发烧时宝宝体内白细胞杀伤力会提高,而细菌和病毒的活力则相应下降,有利于宝宝的康复。

 补课2:宝宝烧到多少摄氏度才需要吃退烧药?

 在一些妈妈论坛上,经常能看到有妈妈很抓狂地问,“我家宝宝发烧了,378摄氏度,吃什么退烧药好?”沈振宇解释,其实不是一发烧就需要立即吃退烧药的。如果宝宝只是普通的感冒发烧,如果体温没有超过385摄氏度,首先考虑物理降温。比如可以给宝宝洗个温水澡,或用酒精擦拭腋窝、手心、脚心、大腿根处,都可以帮助宝宝降温。贴个退热贴,虽然不能帮助宝宝降温,但可以使宝宝感到更舒服。多给宝宝喝水,让他或她多出汗和排尿,也可以起到降温的作用。当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再考虑使用退烧药。

 补课3:退烧要退到365℃才最好吗?

 许多妈妈都有这样的经历,给宝宝吃了退烧药后,一个小时后再量宝宝的体温,仍在37摄氏度甚至38摄氏度以上。有些妈妈会产生疑问,没有降到正常体温,是否说明退烧不彻底,仍需再采取措施。沈振宇解释,宝宝退烧,不一定要退至正常体温,退至38摄氏度其实是最理想的。因为在38摄氏度时,机体的抗病能力最强,可以调动自己的免疫力杀死入侵体内的细菌、病毒,而且这个温度又不会太高,让孩子感觉难受。

 补课4:有时吃了退烧药为何降温效果不好?

 有的妈妈看到宝宝发烧,给宝宝吃了退烧药,可是体温并没有很明显的变化。沈振宇解释,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有多种。比如有时退烧药打开的时间过久,虽然没有到保质期,但药效已经受到影响。另外,几乎所有的退烧药都是通过让宝宝出汗来达到降温的效果。所以说,在给宝宝吃退烧药的时候,也要让他多喝水,退烧效果才好。如果宝宝不想喝白开水,喝汤、喝饮料均可,都可以达到补充水分的效果。

 补课5:打针退烧是否效果更好?

 在儿科门诊中,经常也可遇到有家长要求医生开退烧针,他们会认为打上一针会好得更快,其实这并非是明智的选择。据了解,目前国内临床中仍在使用的退烧针有氨基比林、安乃近等。不过这些药在部分发达国家已经禁止使用了,原因在于它们的退烧效果并不好过口服药,但副作用较大。据沈振宇透露,他们医院儿科目前已较少在临床上使用这类药物,除非病人症状紧急或家长要求。

 补课6:哪种情况再带宝宝去医院?

 对于大多数家庭,当宝宝人生第一次发烧时,都要被家长带着跑三次医院,即使是医生家庭也不能幸免。沈振宇解答说,宝宝发烧会反复是正常的,体温再次上升并不是再跑到医院的指征。和体温相比,家长更需要关注的是宝宝的精神状态,具体来说就是吃、睡、玩。如果宝宝不能进食、不能喝水,可以到医院进行补液;如果宝宝睡觉时烦躁不安,或总是昏昏沉沉,很疲倦的样子,需要及时就医;小孩子是不会装病的,他平时非常爱玩的游戏或玩具突然不感兴趣、无动于衷了,也提示宝宝的精神状态不佳,需要请医生再次诊断。此外,小孩的出疹性疾病较多,如果发现有新出现的皮疹也要及时就医。

 补课7:体温越高抽搐的概率越大吗?

 当宝宝的体温超过40摄氏度,很多家长会担心宝宝会出现抽搐,留下严重的后遗症。沈振宇医生解释,5岁以下小儿高热时,抽搐的发生率有5%,就是说100个孩子中可能有5个孩子会出现抽搐。但并不是体温越高,抽搐的概率越大。是否抽搐更多的是与宝宝本身的体质有关,如果家族中有癫痫病人,或者宝宝的爸爸妈妈幼时容易高热抽搐,那宝宝发生抽搐的概率就会比别人大。家长在护理时要格外关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75464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8
下一篇2023-12-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