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会不会复发啊?

带状疱疹会不会复发啊?,第1张

  〖定义和概述:〗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称为”缠腰火龙”“缠腰火丹”,俗称”蜘蛛疮”。其主要特点为簇集水泡,沿一侧周围神经作群集带状分布,伴有明显神经痛。初次感染表现为水痘,以后病毒可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免疫功能减弱可诱发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可再度活动,生长繁殖,沿周围神经波及皮肤,发生带状疱疹。带状疱疹患者一般可获得对该病毒的终生免疫。

  〖病因〗

  系由水疱-带状疱疹病毒所致。对此病毒免疫力的儿童被感染后,发生水痘。部分患者被感染后成为带病毒者而不发生症状。由于病毒具有亲神经性,感染后可长期潜伏于脊髓神经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内,当机体抵抗力下降后,病毒活动繁殖而激发带状疱疹。

  〖临床表现〗

  好发年龄 中老年居多。长期服用类固醇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者多见。

  病程 一般为半个月左右。

  好发部位 肋间神经及三叉神经可支配的皮肤区域。

  皮疹特点 潮红斑的基础上出现群集的丘疹、水疱,粟粒至绿豆大小,疱液清亮,严重时可呈血性,或坏死溃疡。皮疹单侧分布呈带状为该病的特点。

  自觉症状 自觉疼痛,剧烈难忍。疼痛可发生在皮疹出现前,表现为感觉过敏,轻触诱发疼痛。疼痛常持续至皮疹完全消退后,有时可持续数月之久。

  皮疹初起为皮肤发红,随之出现簇集成群的绿豆大小丘疹,1-2天后迅速演变成为水泡,水泡沿神经近端发展排列呈带状,数天后,疱壁松弛,疱液混浊,而后逐渐吸收,干痼。愈后遗留暂时性的红斑或色素沉着。

  〖诊断〗

  簇集成群水疱,延一侧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

  在明显的神经痛,伴局布淋巴结肿大。

  中间皮肤正常。

  很少复发。

  〖治疗〗

  原则止痛,消炎。保护局部,防止感染

  止痛,息斯的明,VitE 300mg/日

  抗病毒,无环鸟苷,02/次,3/日

  局部:1-2%龙胆紫外涂。

  预后 有自限性,愈后可留色素沉着,一般不留疤痕。可留后遗神经痛。

  七、几个发生的在特殊部位的带状疱疹

  (一)三叉神经眼支支配区域的带状疱疹 单侧面的额部、头皮红斑水疱,眼周可明显肿胀,结膜潮红充血,在结膜乃至角膜上出现水疱,可发生溃疡性角膜炎,愈后形成角膜云翳而影响视力,严重时可致失明。疼痛剧烈(Fig2)。

  (二)耳带状疱疹 由于病毒侵犯面神经及听神经所致表现为患侧面瘫,耳鸣、耳聋听觉症状,在外耳道及鼓膜上有疱疹(Fig3)。

  (三)胃肠道、泌尿道带状疱疹

  〖鉴别诊断〗单纯疱疹

  〖预防治疗〗

  一、营养神经 口服或肌注B放抗生素,如B1、B12等。

  二、抗病毒

  万乃洛韦

  300 mg

  口服

  2次/日

  无环鸟苷

  200 mg

  口服

  5次/日

  聚肌胞

  2 mg

  肌注

  1次/2日

  干扰素

  300万U

  肌注

  1次/日

  三、止痛

  口服去痛片等镇痛药片。布洛芬(芬必得)300 mg 口服 2次/日。

  吗啡控释片

  30 mg

  必要时口服

  脊柱旁神经节封闭治疗。

  四、激素

  早期口服强的松对减轻炎症及疼痛,预防后遗神经痛的发生有一定效果。

  9966331方案(强的松 45 mg 2天,30 mg 2天,15mg2天,5 mg 1天)。

  五、外用治疗 早期红斑水疱,可外用收敛性的药物如炉甘石洗剂;

  有糜烂、坏死,可以01%利凡诺尔液作湿敷,外用抗菌素软膏。

  利福平涂膜剂有保护,抗菌作用。

  眼局部滴疱疹净眼药水,外涂抗生素眼药膏。

  六、物理治疗 紫外线照射,有促进炎症吸收、缩短病程的作用。

  后期神经痛可作红外线,音频电疗法等。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皮肤炎症。多发于成人。病毒潜伏于神经细胞中,平时不致病,当全身或局部抵抗力下降时,病毒沿相应的神经纤维播散至相应的皮肤区域而发病。皮损常沿一侧肋间神经从后上方向产下方伸展或头面部三叉神经第一支分布区。表现为皮肤疼痛及附近淋巴结肿痛。治疗方法有镇痛,抗病毒,抗炎,激光照射,对眼部带状疱疹患者还应选用散瞳剂。

  带状疱疹系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此病毒一般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元中。当机体抵抗力低下或劳累、感染、患肿瘤时,病毒可再次生长繁殖,并沿神经纤维移至皮肤,使受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激烈的炎症。皮疹一般有单侧性和按神经节段分布的特点,由集簇性的疱疹组成,并伴有疼痛;年龄愈大,神经痛愈重。

  治疗以消炎抗病毒为主。如认真治疗,可以根治。

  处方

  1.注意休息,认真服药、擦药。

  2.如发现有眼部、面部或肢体活动不利等要及时再次就诊。如有胃肠道或胸部的不适也应及时就诊。

  3.服用止痛药物后2小时内应卧床,以免因头昏而发生意外。

  4.未生过水痘的小儿可能会受到传染,因而要注意隔离患者,以免波及小儿。

  带状疱疹的特点是,沿神经的走向分布,皮肤上的疱呈一长串,所以中医称之为“蛇丹”。由于它常发生于胸背部,沿着肋间神经的走向分布,所以民间也称它为“缠腰龙”。这种病毒能长期潜伏于人体内,当人的抵抗力下降时即会发病。因此,外伤、手术、感染、肿瘤等都能诱发此病。

  病变部位的皮肤,有灼热、刺痛感,数天后,会出现密集的小水泡,周围皮肤发红、病变部位如火烧灼一般疼痛。病情较严重的可见淋巴结肿大、发热等全身症状。带状疱疹通常发生在身体的一侧,偶尔也有两侧同时发生的。一般发生于胸部,也有发生于面部沿着三叉神经分布的。发生面部的,有时会连累到眼睛,影响视力。一般2~3周后自愈。且不留疤痕,但少数病人仍常有神经痛。

  带状疱疹的治疗,主要是止痛和防止继发细菌感染。用1%樟脑、5%硫磺炉甘石洗剂、05%新霉素软膏加扑粉外用,注射维生素B12。连累到眼部的,可用疱疹净眼膏。必要时,可注射转移因子或丙种球蛋白。此外,应查出诱发带状疤疹的疾病进行治疗。

  带状疱疹是一种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因其常见于腰胁间,蔓延如带,故有“缠腰龙”之称。在中医学中,还有许多名称,如“缠腰火丹”、“蛇丹”、“蛇串疮”等都是指本病。

  带状疱疹好发于春秋季节,成人多见。发病前局部皮肤往往先有感觉过敏或神经痛,伴有轻度发热、全身不适、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亦可无前驱症状而突然发病。患部先发生潮红斑,继而其上出现多数成群簇集的粟粒至绿豆大的丘疱疹,迅速变为水疱,水疱透明澄清,疱壁紧张发亮,疱周有红晕。数群水疱常沿皮神经排列呈带状,各群水疱间皮肤正常。10余日后水疱吸收干涸、结痂。愈后留有暂时性淡红色斑或色素沉着,不留疤痕。亦可因疱膜破溃形成糜烂,甚至坏死或继发化脓感染。全病程约2~3周。

  除典型的皮疹外,神经痛是本病的另一大特点。一般在皮疹出现前1~2天即有神经痛,直到皮疹消退。疼痛的程度轻重不等,且与皮疹的严重程度无一定的关系。通常儿童带状疱疹患者疼痛很轻或没有疼痛,而老年患者多疼痛剧烈,甚至难以忍受。而且约30%~50%的中老年患者于损害消退后可遗留顽固性神经痛,常持续数月或更久。

  由于带状疱疹发病较急,疼痛较剧,且在发病之初不断有新疹出现,真如龙蛇爬行一般,有些患者会感到恐惧。而且在民间还流传这样一种说法,即缠腰龙如果在腰上缠绕一圈就会死人,这是毫无科学根据的。本病是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皮损常沿某一周围神经单侧分布,一般不超过体表正中线,更不会围成一圈。除常见于腰、腹部外,还可发生于胸部、四肢、颈部、耳、鼻、眼、口腔等。少数严重者可发生带状疱疹性脑膜脑炎以及胃肠道或泌尿道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与水痘是由同一种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但是临床表现却不一样,这是为什么我们知道水痘是一种传染病,那么带状疱疹是不是也会传染呢

  表面上看,这两种病没有什么关联。水痘好发于3~9岁儿童,无神经痛;带状疱疹多见于40 岁以上的成年人,疼痛剧烈。二者的皮疹形态及分布特点也不相同。然而这是同一种病毒感染人体后先后引起的两种致病过程。带状疱疹的发生不是由体外的病毒引起,而只能是由潜伏在体内的病毒复发所致。

  具体的过程是这样的:病毒初次感染人体后在体内大量增殖,形成病毒血症,散布全身,导致人体发生水痘。水痘愈后病毒可持久地潜伏于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的感觉神经节中,至成年后由于机体免疫力下降及理化因素刺激,潜伏病毒被激活,使受侵犯的神经节发炎及坏死,产生神经痛。同时,再活动的病毒可沿神经轴突至支配的皮肤细胞增殖,于是此神经节支配的皮区出现一串带状的疱疹,故称带状疱疹。

  这里有几点需要说明:①大多数人在儿童时期会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但只有一部分出现水痘的临床表现,还有很多人感染后无症状或症状很轻微而被忽视;②初次感染后人体产生持久免疫力,很少再患水痘,但特异免疫力不能清除神经节中潜伏的病毒,故不能阻止带状疱疹的发生;③带状疱疹的发生是由于机体免疫力下降,其诱因有很多,如感冒、过劳、某些传染病、恶性肿瘤、艾滋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放射治疗、烧伤以及使用某些药物(如免疫抑制剂及肾上腺皮质激素、锑剂、砷剂等)。可见,在人的一生中可先后患水痘或带状疱疹,也可只发生其中一种,或虽感染病毒而无任何表现。

  理论上讲,在带状疱疹患者的水疱液中有病毒,如果对本病毒无免疫力的儿童接触了疱液会被感染发生水痘,但这种机会比较少。成年人则大多具有免疫力,故即使接触也不会发病。所以,带状疱疹不会在人群中引起流行。带状疱疹患者也不需要特殊隔离,但应避免与儿童密切接触。

  西医学对带状疱疹的治疗原则为抗病毒、消炎止痛和防止继发感染。抗病毒药有阿糖腺苷、无环鸟苷及干扰素等。消炎止痛药如阿斯匹林、维生素B1、维生素B12 等。局部患处可用2%龙胆紫溶液或复方地榆氧化锌油(生地榆10g,紫草5g,冰片2g,氧化锌油加到100g)外涂。若有继发感染,可用新霉素软膏外搽。

  中医学认为本病因情志内伤,肝经气郁生火以致肝胆火盛;或因脾湿郁久,湿热内蕴,外感毒邪而发病。

  (1)热盛证 证见皮肤潮红,疱壁紧张,疼痛剧烈,伴有口苦咽干,烦躁易怒,小便黄,大便干,舌质红,苔黄,脉弦滑。治宜清泻肝胆实火法,方选龙胆泻肝汤化裁。亦可服用成药龙胆泻肝丸。

  (2)湿盛证 证见皮肤淡红,疱壁松弛,疼痛较轻,纳差或腹胀,大便溏,舌质淡,苔白厚或白腻,脉沉缓。治宜健脾除湿法。方选除湿胃苓汤化裁。

  若皮疹消退后局部疼痛不止者,属气滞血瘀,治宜疏肝理气,活血止痛法,方选柴胡疏肝饮化裁。

  外用中药可根据病情选用清热解毒消肿或祛湿收干之药水煎外敷,另外水疱未破者可用金黄散,水疱已破者可用四黄膏外涂。

  此外,中医针刺疗法有明显的消炎止痛作用,对后遗神经痛亦有疗效。

  不论何种方法,带状疱疹的治疗应掌握时机,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经常有些中老年患者,在带状疱疹完全清退后仍疼痛不止,局部皮肤完好无损却不敢触及。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知道带状疱疹的发生是由潜伏在体内的病毒被激活而引起,其疼痛的体质是受累神经节的炎症甚至坏死,疼痛的程度轻重及时间长短与皮疹不一定保持一致。尤其是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的各种机能都在减退,受损的神经组织修复也较困难,故很容易发生后遗神经痛。特别是平素体质较 差,或治疗不及时者,此种疼痛可持续数月甚至更久。

  带状疱疹

  (Herpes zoster)

  本病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所引起的。目前认为带状疱疹和水系同一病引起的不同临床表现。初次感染VZV后,临床上表现为水痘(儿童多见)或呈隐性感染,此后病毒侵入感觉末端,再经过移动并持久地潜伏于脊髓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中。免疫功能低下时,如某些传染病、恶性肿瘤、全身红斑狼疮、外伤、放射治疗、使用某些药物(如砷剂、免疫抑制剂等),尤其是神经系统障碍时,均可导致病毒的再活动,激发本病。

  临床表现

  好发于春秋季节,成人多见。发疹前往往有发热、倦怠、食不振等前驱症状,经1-3天后,患处皮肤潮红,进而出现多数成群簇集的粟至绿豆大的丘疱疹,迅速变为水疱,疱壁紧张发亮,内容透明澄清,互不融合。皮疹沿皮神经分布,单侧发疹,不超过体表正中线,多呈不规则带状排列。常见于肋间神经、颈部神经、三叉神经及腰骶神经支配区,如颜面、颈、胸背、腰腹部,亦可侵犯眼、耳、口腔及阴部粘膜、神经痛为本病特征之一,可于发疹前或伴随发疹出现。疼痛沿受累神经去配区域放射。老年患者常于损害消退后遗留较长时间的神经痛。病程约需1-2周,愈后可后遗暂时性色素沉着,不留疤痕,亦可因水疱破溃破形成糜烂或继发感染。少数临床表现不典型,常见的有:

  1、不全型带状疱疹(顿挫型),仅出现红斑、丘疹、不发生典型水泡。

  2、大疱型带状疱疹,可形成豌豆至樱桃大的水疱。

  3、出血性带状疱疹,疱内容为血性。

  4、坏疽型带状疱疹,皮疹中心发生坏疽,结成黑色痂不易剥离,愈后遗留疤痕。

  5、播散型带状疱疹,在恶性肿瘤或年老弱的患者,在局部发疹数日内,全身出现类似水痘样发疹,常伴有高热,可并发肺、脑损害,病性严重,可致死亡。

  (1)眼带状疱疹

  眼带状疱疹为散发,以9-11月分发口香糖多见。临床所见眼带状疱疹伴有同侧三叉神经第一支受累,可见眼睑红肿、结膜充血、水疱及痂皮,可累及角膜形成溃疡性角膜炎,后因疤痕形成失明。严重者可发生全眼球炎、脑炎、甚至死亡。

  (2)耳带状疱疹

  又称Remsay-Hunt综合症,是由于VZV侵犯面神经及听神经所致,临床特点为耳部急剧疼痛和同侧面瘫,间伴重听、眩晕等。可伴有发热、局部淋巴结肿胀和肋腺炎。

  (3)带状疱疹性脑膜炎

  系病毒直接从脊髓神经前、后根向上逆行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所致。大多见于颅神经颈、或上胸脊髓神经节段受侵的患者。表现有头痛呕吐、惊厥或其它进行性感觉障碍,尚可有共济失调及其它小脑症状等。

  (4)内脏带状疱疹

  病毒由脊髓后根侵及交感神经及副交感神经的内脏神经纤维,引起胃肠或泌尿症状,当侵犯胸膜、腹膜时,则发生刺激症状甚或出现积液。

  应要单纯疱疹、疱疹性湿疹鉴别

  单纯疱疹

  好发于皮肤粘膜交界处,不沿神经分布,常有反复发作,多见于发热性疾病、胃肠功紊乱及月经不调等患者。

  疱疹性湿疹

  皮疹多形性,无一定好发部位,多对称分布,自觉剧痒。

  治疗

  一、抗病毒药物

  1、无环鸟苷(ACV)

  ACV对VZV的疗效,不如对HSV(单纯性疱疹病毒)敏感。因此治疗带状疱疹,一般均推荐静脉内给药。且宜及早用药,这样可减少新损害的形成,减轻急性疼痛,阻止病毒的气管炎播散和减少内脏并发症。一般剂量静注ACV10mg/kg,每8小时一次;口服800mg每日5次,持续给药5-10天。如辅以ACV霜外用,则更有利于皮损的愈合。

  2、三氮唑核苷

  每日10-15mg/kg,分2次肌注或静滴,静滴用葡萄糖或氯化钠稀释成1mg/ml的浓度缓滴入。有选择发病不超过5天的带状疱疹患者,给予200mg一次肌注,每日2次,持续用药7-10,能明显地缩短病程和减轻疼痛。

  3、阿糖腺苷(Ara-A)

  每日10-15mg/kg,静注10天,早期应用可减少急性痛和后遗神经痛,加速痊愈。

  4、干扰素

  如人血白细胞干扰素(HLI),高剂量(每日51-10u/mg)早期应用可作为高危患者活动性感染的辅助治疗。方法:HLI,10u/ml肌注每日2次,每次4ml,6天为1疗程。更可应用重级干扰素(IFN-a)加生理盐水10ml稀释外,日擦4-6次。亦有一定疗效。

  二、止痛

  急性期止痛

  常规用镇痛剂:阿司匹林、散利痛、消炎痛、卡马西平及苯妥英钠等。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西米替丁02g,每日3次,睡前再服04g;地塞米松15mg,每日3次;赛庚啶2mg每日3次;维生素B12 100ug,肌注,每日一次,平均10天左右疼痛消失。

  眼带状疱疹的治疗

  主要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一般局部滴眼即可严重的可全身应用。其次是抗病毒药物的应用,常用滴眼剂有无环鸟苷、病毒唑、疱疹净、酞丁胺等 。对HSV-I角膜炎应首选无环鸟苷滴眼剂。

  耳带状疱疹的治疗

  一般多采取支持及对症入理。急性期应用大剂量激素,有止痛和加速面瘫恢复的功效。

  完整版请看这里:http://wwwzgxlnet/sljk/crb/dzbzhtm

带状疱疹主要是以水疱和神经疼痛为主要症状,它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皮肤病。带状疱疹不仅会在腰部出现,也会在背部发现带状疱疹。带状疱疹的主要表现是皮肤和神经受到损害,那么,背部带状疱疹怎么办背部带状疱疹怎么治疗

背部带状疱疹患者的治疗,需要患者日常生活中做好护理工作,坚持治疗要多多休息,同时在用药上要注意谨慎。带状疱疹患者如果在背部出现,那么就要注意及时治疗,以减轻疼痛,因为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感出现,那么全身也会相应引起不适。也有的背部带状疱疹患者会出现食欲不振和低烧等情况,所以一定要注意积极配合治疗。

同时带状疱疹患者要注意避免用手抓挠,以免继发感染,从而导致病情的加重。带状疱疹患者也要注意过多卧床休息是有好处的,但是休息的时候尽量采用侧位,以免水泡压迫,导致背部感染等情况出现。同时背部带状疱疹患者要注意保持自己的床单被褥,清洁内衣要做到勤换洗,同时内衣的布料成分尽量是柔软为主。

带状疱疹患者,可以服用一些止痛药物来帮助治疗,但是也要注意不要长期依赖一些,药物来进行治疗,该药物主要是激素药物。带状疱疹患者如果在背部出现,那么也可以注意,如果水泡没有破裂时,可以涂一些金霉素甘油。

总之,一旦发现背部患有带状疱疹,那么就要及时进行治疗,不要拖延病情。带状疱疹,只有在平时做好护理工作,并且到正规的医院接受治疗,那么就会帮助病情痊愈。也有很多患者选用中西医结合来治疗带状疱疹,在这里需要提醒患者的是,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疗法进行治疗。

民间把这种病称作“串腰龙”,文献上叫“缠腰火丹”,中医称为“缠腰龙”、“蛇盘疮”、“蜘蛛疮”、“缠腰火丹”“穿心龙”“蛇箍疮”,其统称“带状疱疹”。这是因为侵犯胸腰部位的带状疱疹占本病发病率的60%以上。实际上,这种病还可侵犯头、面、耳及上下肢等部位。如果带状疱疹出现在头部、颜面,要警惕侵犯头面部神经而出现的头痛、面瘫。由于这种病毒有亲神经的特点,发病总是沿神经走向,呈条带状,故称“带状疱疹”。带状疱疹是春季最易流行的一种病毒感染性皮肤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潜伏在体内再发,这种病毒是由呼吸道感染侵入体内,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元中,平时不发病,当免疫系统下降时(久病体虚、劳累、感冒发烧、生气上火等诱因),病毒可再次生长繁殖,并沿神经纤维移至皮肤,使受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激烈的炎症,造成沿神经支配的皮肤区出现带状排列的成簇疱疹,伴随神经痛,而引发带状疱疹。 得了带状疱疹,1~3天后,发病部位的皮肤即出现绿豆粒大小、张力很大的丘疹、水疱,沿神经分布,集簇状排列,呈条带状。患此病者,主要表现为全身疲倦无力,食欲不振,轻度发烧,很快发病部位感觉灼热,跳着疼痛或痒。轻者可以不痛,但有痒感,或只见红斑而没有明显疱疹;重者疼痛明显,坐卧不安,皮肤可以出现大疱、血疱甚至坏死。数日后由澄清透明的水疱变为混浊的脓疱,部分可破溃形成糜烂。老年患者常出现剧烈疼痛,影响睡眠,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当,在皮损消退后,仍遗留疼痛。进入带状疱疹后遗症期,留下反复的神经疼痛。 建议用--邱药堂--中医祖传纯中药熬制的膏药外敷治疗,通过膏药外敷,可拔毒化淤,迅速阻截病毒蔓延,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使阻滞的神经畅通,患处膏药外敷将侵蝕神经上的疱疹病毒拔出,内服驱毒败火胶囊帮助体内向外驱毒排毒,内服外贴,里外同治,可使气复血荣,气血流畅,脉络畅通,修复疏通被破坏的神经(痛则不通,通则不痛),逐步减轻解除疼痛,使患者彻底康复,不留后遗症。一般患者用药1-2疗程(1疗程7贴药)可康复。不明之处可随时联系 QQ:715645266.祝早日康复!

带状疱疹是临床上较常见的急性疱疹样皮肤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致。这种病毒是由呼吸道感染侵入体内,潜伏到脊神经后根神经节或其它发病部位的神经细胞中。这种病毒平时可以不发病,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例如:创伤、劳累、感冒、癌症、免疫系统疾病等等),潜伏的病毒就会大量繁殖,使神经节发炎、坏死,引起病人疼痛,同时病毒沿神经通路下传,到该神经支配的区域引起节段性疱疹。临床多呈现数个簇集疱疹群,排列成带状,沿周围神经分布,常呈单侧性,一般不超过体表正中线,多呈不规则带状分布,常见于胸腹、腰背及颜面部,局部皮肤有灼热感,伴有神经痛。发病之初,主要表现为全身疲倦无力,食欲不振,轻度发烧,很快发病部位感觉灼热,跳着疼痛。如果发生在胸部或腰部,常误诊为心脏病或急腹症等。本病相当于中医的“缠腰火丹”、“蜘蛛疮”、“蛇串疮”、“火带丹”、“甑带疮”、“蛇丹”、“飞蛇丹”等,俗称“缠腰龙”,一年四季都可发病。

你好,你的情况可能是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称为“缠腰火龙”、“缠腰火丹”。民间俗称“蛇丹”、“蜘蛛疮”发疹前可有轻度乏力、低热、纳差等全身症状,患处皮肤自觉灼热感或者神经痛,触之有明显的痛觉敏感,持续1~3天,亦可无前驱症状即发疹。好发部位依次为肋间神经、

颈神经、三叉神经和腰骶神经支配区域。患处常首先出现潮红斑,很快出现粟粒至黄豆大小 带状疱疹

丘疹,簇状分布而不融合,继之迅速变为水疱,疱壁紧张发亮,疱液澄清,外周绕以红晕,各簇水疱群间皮肤正常;皮损沿某一周围神经呈带状排列,多发生在身体的一侧,一般不超过正中线。神经痛为本病特征之一,可在发病前或伴随皮损出现,老年患者常较为剧烈。病程一般2~3周,老年人为3~4周,水疱干涸、结痂脱落后留有暂时性淡红斑

或色素沉着。需要强调的是:引起带状疱疹的起因是由于长期缺乏运动和锻炼,不是说

老年人容易生这个病,是老年人更会坐着不锻炼,所以以老者居多

建议到相关医院进行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和用药,

祝你早日康复。

带状疱疹会引发哪些并发症呢?以目前的医疗手段能彻底治愈带状疱疹吗?带状疱疹又称蛇盘疮、蛇箍腰,可治愈,但要及早治疗。如果疱疹从背部扩散到胸部,它就会折叠,难以治愈。大多数疱疹患者可以治愈,早期干预效果较好,早期主要是携带病毒,预防神经性疼痛,修复神经,晚期主要是止痛,如果药物不能控制疼痛,可以采取手术治疗,如射频热凝或脊髓电刺激治疗!

我是1994年深秋在长春当兵的时候生病的,当时,全背疼,而且疼,到了军队医院也没有发现任何病,怀疑我泡病了,第三天开始头痛,全身疼痛,军队医院开院向空军461医院检查,什么也没发现,但我不喜欢生病,最后,专家要我脱掉上衣给我检查。结果发现我的背部中线两侧长满了带状的水泡,并且扩散到了两个腋窝。医生说,到那时,病毒已经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了头痛。

后来,我服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10天,2周后出院。(泡沫)我能够重新拾起生活。然后我研究了带状疱疹,一种影响神经和皮肤的传染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这些疾病有点传染性。带状疱疹的皮疹通常发生在身体的一侧,是非常痛苦的,主要是在背部的胸部或腹部。带状疱疹的发病原因是小时候在成人体内就有过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潜伏”,一般潜伏在脊髓跟神经节或颅神经节内,再服病毒“激活”时可引起带状疱疹。

病毒通过神经活动,进入受神经支配区域的皮肤,并广泛复制,产生疱疹。引起神经痛。在部队回来的时候我也遇到了带状疱疹和亲戚,也看到了他们吃的土方,国家有土方是涂抹药物,闻到的是加冰片等药物,大多到医院治疗,医院一般是打抗生素,吃抗病毒药物,大约1周出院。为了确定病情应尽快治疗,不要延误病情,老年人和儿童出现背部疼痛是为了脱衣检查,不要延误病情。

问题分析:

根据您所说的情况,14岁女性患者有后背皮肤起带状疱疹,并有发红以及疼痛和发痒的现象,可以根据医生的指导积极使用具有抗病毒功效的西药,并配合使用营养神经药以及清热解毒功效的中成药治疗。

意见建议:

建议患者首先注意好休息,舒缓心情避免情绪紧张焦虑,可以根据医生的指导使用你所说的利巴韦林颗粒口服,必要时配合使用中成药龙胆泻肝丸以及甲钴胺胶囊,然后再外用阿昔洛韦膏治疗,生活中注意好清淡进食,避免接触辛辣刺激的食物。

1关于病毒性疱疹的知识有哪些

几种病毒性疱疹的治疗单纯疱疹中医称为“热疮”,好发于皮肤与粘膜交界处,特别以口角、唇缘、鼻孔周围等部多见,特点是在红斑基础上出现簇集的小水疱,多为一簇;疱液先透明后混浊,擦破后糜烂、出滋水、结痂,也可继发感染。

病程1-2周左右,愈后还可在原处复发。手足口病多发生于学令前儿童,尤以一二岁婴幼儿最多。

水疱如芝麻大小,疱液呈珠白色,周围绕以红晕。主要发生在指(趾)的屈面、侧缘及手掌足底;口腔粘膜及舌部小水疱易破溃形成溃疡,自觉疼痛而影响进食,婴幼儿常流涎。

整个病程约一周,很少复发。带状疱疹先有1-5天的局部皮肤刺痛,而后在面部或胸背部腰腹部出现多簇群集性的小水疱,其分布仅限于身体一侧,排列成带状,疼痛往往剧烈。

一周后水疱开始干涸结痂,然后脱痂而愈,一般需2-3周时间。老年人可后遗神经痛。

愈后可有永久的免疫力,故不再复发。水痘好发于10岁以下儿童。

水疱如绿豆大小,分布以头面部、躯干、四肢近端为主;水疱初清澈如荷叶上的水珠,后变混浊,疱壁薄易破,常有瘙痒。经2-3天后水疱逐渐干涸结痂,1周后脱痂而愈。

成人水痘全身症状显著,皮疹数较多,也更痒。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75600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8
下一篇2023-12-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