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割到小动脉(被菜刀)该怎么止血?越详细越好。。。急求

手指割到小动脉(被菜刀)该怎么止血?越详细越好。。。急求,第1张

(一)出血的特点

  按损伤的血管性质分类;

  1、动脉出血:血色鲜红,血液由伤口向体外喷射,危险性大。

  2、静脉出血:血色暗红,血液不停地流出。

  3、毛细血管出血:血色鲜红,血液从整个伤面渗出,危险性小。

  (二)出血的种类

  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分类:

  1、外出血:由皮肤损伤向体外流出血液,能够看见出血情况。

  2、内出血:深部组织和内脏损伤,血液由破裂的血管流入组织或脏器、体腔内,从体表看不见血。

  (三)失血的表现

  失血量达全身血量的20%以上时,则出现休克症状:脸色苍白,口唇青紫,出冷汗,四肢发凉,烦躁不安或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呼吸急促,心慌气短,脉搏细弱或摸不到,血压不降或测不到。

  (四)止血方法

  1、指压止血(压迫止血):

  用手指在伤口上方(近心端)的动脉压迫点上,用力将动脉血管压在骨骼上,中断血液流通达到止血目的。指压止血是较迅速有效的一种临时止血方法,止住出血后,需立即换用其它止血方法。 ①颞动脉止血:

  用拇指或食指在耳屏前稍上方正对下颌关节处用力压。用于头顶及颞部的出血(图1-1)。

  ②颌外动脉止血:

  用拇指或食指在下颌角前约半寸处,将颌外动脉压在下颌骨上。用于腮部及颜面部的出血。

  ③颈总动脉止血:

  把拇指或其余四指,放在气管外侧(平甲状软肌)与胸锁乳突肌前缘之间的沟内可触到颈总动脉,将伤侧颈总动脉向颈后压迫止血。用于头、颈部大出血。此法非紧急时不能用,禁止同时压迫两侧颈总动脉,防止脑缺血而昏迷死亡。。

  ④锁骨下动脉止血:

  拇指在锁骨上凹摸到动脉搏动处,其余四指放在受伤者颈后,用拇指向凹处下压,将动脉血管压向深处的第一肋骨上止血。用于腋窝、肩部及上肢的出血。

  ⑤尺、桡动脉止血:

  将伤者手臂抬高,用双手拇指分别压迫于手腕横纹上方内、外侧搏动点(尺桡动脉)止血。用手手部出血。

  ⑥肱动脉止血:

  将上肢外展外旋,曲肘抬高上肢,用拇指或四指在上臂肱二头肌内侧沟处,施以压力将肱动脉压于肱骨上即可止血。用于手、前臂及上臂下部的出血。

  ⑦股动脉止血:

  在腹股沟中点稍下方,大腿根处可触摸到一个强大的搏动点(股动脉),用两手的拇指重叠施以重力压迫止血。用于大腿、小腿、脚部的动脉出血。

  ⑧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止血:

  用两手食指或拇指分别压迫足背中间近脚腕处(足背动脉)和足跟内侧与内踝之间(胫后动脉)止血。用于足部出血。

  ⑨指动脉止血:

  将伤指抬高,可自行用健侧的拇指、食指分别压迫伤指指根的两侧。适用于手指出血的自救。

  2、加压包扎止血:

  先用消毒纱布垫覆盖伤口后,再用棉花团、纱布卷或毛巾、帽子等折成垫子,放在伤口敷料上面,然后用三角巾或绷带紧紧包扎,以达到止血目的为度。伤口有碎骨存在时,禁用此法。用于小动脉、静脉及毛细血管向血。 3、加垫屈肢止血:

  ①前臂或小腿出血,可在肘窝或膕窝放纱布垫、棉花团、毛巾或衣服等物,屈曲关节,用三角巾或绷带将屈曲的肝体紧紧缠绑起来。

  ②上臂出血,在腋窝加垫,使前臂屈曲于胸前,用三角巾或绷带把上臂紧紧固定在胸前(图1-12)。

  ③大腿出血,在大腿根部加垫,屈曲髋关节和膝关节,用三角巾或长带子将腿紧紧固定在躯于上。

  注意事项:

  有骨折和怀疑骨折或关节损伤的肢体不能用加垫屈肢止血,以免引起骨折端错位和剧痛。使用时要经常注意肢体远端的血液循环,如血液循环完全被阻断,要每隔一小时左右慢慢松开一次,观察3-5分钟,防止肢体环死。

  4、止血带止血:

  用于四肢较大动脉的出血。用其他方法不能止血或伤肢损伤无法再复原时,才可用止血带。因止血带易造成肢体残疾,故使用时要特别小心。止血带有橡皮制的和布制的两种,如果没有止血带时亦可用宽绷带、三角巾或其他布条等代替以备急需。

  ①橡皮止血带止血:

  先在缠止血带的部位(伤口的上部)用纱布、毛巾或受伤者的衣服垫好,然后以左手拇、食、中指拿止血带头端,另一手拉紧止血带绕肢体缠两圈,并将止血带末端放入左手食指、中指之间拉回固定。

  ②就便材料绞紧止血:

  在没有止血带的情况下,可用手边现成的材料,如三角巾、绷带、手绢、布条等,折叠成条带状缠绕在伤口的上方(近心端),缠绕部位用衬垫垫好,用力勒紧然后打结。

  在结内或结下穿一短棒,旋转此棒使带绞紧,至不流血为止,将棒固定在肢体上(图1-15)。

  ③用止血带止血注意事项:

  止血带止血法是大血管损伤时救命的重要手段,但用得不当,也可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肢体缺血环死、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因此,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止血带不能直接缠在皮肤上,必须用三角巾、毛巾、衣服等做成平整的垫子垫上。

  上臂避免绑扎在中1/3处,因此处易伤及神经而引起肢体麻痹。上肢应扎在上1/3处,下肢应扎在大腿中部。

  为防止远端肢体缺血坏死,在一般情况下,上止血带的时间不超过2-3小时,每隔40分钟至50分钟松解一次,以暂时恢复血液循环,松开止血带之前应用手指压迫止血,将止血带松开1-3分钟之后再另一稍高平面绑扎,松解时,仍有大出血者,不再在运送途中松放止血带,以免加重休克。

  如肢体伤重已不能保留,应在伤口上方(近心端)绑止血带,不必放松,直到手术截肢。

  上好止血带后,在伤者明显部位加上标记,注明上止血带的时间,尽快送医院处理。

  严禁用电线、铁丝、绳索代替止血带。

5、填塞止血:

  用急救包、棉垫或消毒的纱布填塞在伤口内,再用加压包扎法包扎。用于大腿根、腋窝、肩部、口、鼻、宫腔等部位的出血

  包扎止血法

  包扎止血法是指用绷带、三角巾、止血带等物品,直接敷在伤口或结扎某一部位的处理措施。

  操作要领

  1加压包扎止血法:适用于小动脉、静脉及毛细血管出血。用消毒纱布垫敷于伤口后,再用棉团、纱布卷、毛巾等折成垫

  子,放在出血部位的敷料外面,然后用三角巾或绷带紧紧包扎起来,以达到止血目的。

  2加垫屈肢上血法:在上肢一小腿出血,在没有骨折和关节损伤时,可采用屈肢加垫止血。如上臂出血,可用一定硬度、大小适宜的垫子放在腋窝,上臂紧贴胸侧,用三角巾、绷带或腰带固定胸部:如前臂或小腿出血,可在肘窝或国窝加垫屈肢固定。

  3止血带止血法:材料取弹性的橡皮管、橡皮带。上肢结扎于上臂上三分之一处。下肢结扎于大腿的中部。结扎时应先将伤肢抬高,书部垫上敷料或毛巾等软织物,将止血带适当拉长,绕肢体两周,在外侧打结固定。要标明扎止血带时间,每四十分钟放松一次。

  注意事项

  1如伤处有骨折时,须另加夹板固定。伤口内有碎骨或异物存在时,不得应用加压包扎止血法。

  2用止血带止血,一定要扎紧,如果扎得不紧,深部动脉仍有血液流出。

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第15章 动物的运动

1、动物的运动:对动物的自身生存和种族繁衍都有重要意义。

动物的栖息环境大体上可分为: 水中、陆地和空中三大类,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现象。

水中动物的介绍有:草履虫,水母,乌贼,青蛙等。鱼类的前进主要依靠尾部与躯干部的作用。

水中: 动物的主要运动方式:游泳(游动)

陆地:爬行、行走、奔跑和跳跃

爬行:如蜗牛、马陆、蛇(特点:四肢不能将身体支撑起来)

行走:如猫、够、大象、马。 记住:行走不是人类所特有的运动方式(能行走就能奔跑)。

跳跃(特点:后肢较发达)如青蛙,袋鼠,跳蚤等

空中: 飞行动物的类别:鸟类,昆虫与蝙蝠(借助翼膜飞行)等

注: 飞行不是鸟类特有的运动方式。

鸟类飞行的基本方式: 鼓翼飞行与滑翔(省力的方式)(一对翅)

昆虫一般是两对翅(飞行)(三对足-爬行,有的后肢发达如蝗虫、蟋蟀还可以跳跃;

有的幼虫在水中时还可以游泳)

2、动物运动的形成:

▲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神经系统的调节与其他系统的配合)

▲ 运动系统起着支持、保护和运动的作用。

▲ 骨的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

▲ 骨膜中含有血管、神经以及成骨细胞等,其中血管为骨提供营养,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的修复有关(骨的长粗与再生有关)

▲ 骨质包括骨密质与骨松质

骨密质:位于骨干外周部分的骨组织,致密坚硬,白色,有较强的抗压能力;

骨松质:位于骨干内侧和骺端的骨组织,呈蜂窝状(一生容纳红骨髓),红色。

▲ 骨髓: 幼年时骨髓腔与骨松质内的骨髓都为红骨髓,有造血功能;

骨髓腔内的红骨髓被脂肪取代,称为黄骨髓,暂时性失去造血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可恢复造血功能;

终生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位于骨松质内。

▲ 骨的生长包括两个方面:长长和长粗。

骨膜内层的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的修复有关;骺端软骨层的细胞与骨的长长有关。

&人体内的钙约有99%以骨盐形式沉积在骨组织内,骨是人体最大的“钙库”。

▲ 骨的成分和特性

时期 有机物 无机物 骨的特性

儿童少年期 多于1/3 少于2/3 弹性大,硬度小,不易骨折,易变形

成年期 约占1/3 约占2/3 既坚硬又有弹性

老年期 少于1/3 多于2/3 弹性小,易骨折

骨质中的有机物主要是骨胶蛋白,它使骨具有韧性。

▲ 关节的结构:(结合图形记忆)

关节头

关节面 覆盖着一层关节软骨。

关节窝

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

关节腔:内有滑液,能减少关节面之间的摩擦

▲ 使关节运动灵活的结构特点:关节面上覆盖着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缓冲运动时的震动与减少运动时的摩擦。 关节腔内的滑液可减少关节面之间的摩擦。

▲ 使关节牢固的结构特点:关节头、关节窝外有由结缔组织组成的关节囊,还有韧带加固。

▲每块骨骼肌是一个器官,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

肌腱:由结缔组织构成,分别附着于相邻的骨上。

肌腹:属于肌肉组织,是骨骼肌收缩的部分,内有血管和神经

▲ 骨骼:

人体有206块骨,全身的骨由骨连结构成骨骼

▲ 躯体运动:

是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收缩为动力形成的。

骨骼肌收缩时,牵引骨绕着关节活动,从而产生运动,这一过程是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完成。

骨骼肌大多附着于关节周围,一个运动通常是由多块骨骼肌协调完成的。

其中屈肘与伸肘都是在两组以上肌群协调下完成。

记住特例:

手臂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都舒张; 手臂提重物时,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都收缩;

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 运动所需消耗的能量来自于肌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第16章 动物的行为

1、动物的行为:动物体在内外刺激下所产生的活动表现。如动物的运动、鸣叫、身体姿态或颜色的变化

动物的行为:受神经系统与激素的调节,受遗传物质的控制,这是在漫长的进化(自然选择)中逐渐形成。

根据动物行为的发生,动物的行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最简单的学习行为是一种习惯化(乌鸦见到稻草人前后行为的变化)。

2、根据动物行为的功能,动物的行为可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社群行为等。(懂得举例和分辨)

注意: 攻击行为与防御行为的本质区别为: 是否为同种动物。

记住: 动物行为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种族的延续。

特别记住社群行为(判断动物群体是否是一个社群:群体中是否有首领,群体中是否有分工合作)

▲ 判断群体的行为是否是社群行为,就看它的行为是否为群体服务,如工蜂的“群起而攻之”从个体上来说是一种防御行为,从群体上来看,是一种社群行为,还有工蜂的觅食行为也是一样的情形。

3、动物行为的研究:

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实验法。(懂得分辨)

要明白做一些实验验证某一问题时的步骤:

提出问题(假设)------根据假设,设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作记录------通过分析实验现象,经过推理总结作出结论。

那么为了减少偶然性,一般要设置一个对照组。

▲ 动物行为研究案例:

法布尔对昆虫的研究(观察法为主)(法国昆虫学家)

弗里施对蜜蜂色觉的研究(实验法)(奥地利利动物学家,动物行为学的杰出学者)

-----通过颜色卡片来验证蜜蜂的色觉。

廷伯根对银鸥幼雏求食行为的研究(英国籍荷兰动物学家)

劳伦斯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奥地利学者,“现代动物行为学之父”)

▲ 观察法与实验法的本质区别:是否对研究对象(动物)施加外界影响。

联系:实验法是以观察法为基础,离不开观察法。

第17章 生物圈中的动物

生物圈中已知的动物约有150多万种。我国脊椎动物的种类有6300多种,占世界脊椎动物种类的14%。

1、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主要作用:

A 促进生物圈的物质循环(将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所以被称作为消费者)

B 对植物的积极作用:帮助植物传播花粉,使植物顺利受精,促进植物的生长与繁殖

C 在维持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与各自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食物链与食物网:在一定自然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各种生物之间的复杂的捕食与被食的营养联系形成食物链与食物网。生物之间这种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使各种生物种群的数量趋于平衡,从而促进生物之间的协调发展。

生物圈中的任何一种动物,与它栖息的环境都是相互作用的。动物不仅适应环境,从环境中获得生活必须的物质与能量,而且能够影响和改变环境

2、我国的动物资源:

我国许多的特有珍稀动物: 哺乳类——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白唇鹿、白鳍豚。鸟类——褐马鸡、黑颈鹤。爬行类——扬子鳄。两栖类——大鲵。鱼类——白鲟、中华鲟。

大熊猫---哺乳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只见于我国四川、甘肃、陕西等省。在四川省建立了卧龙自然保护区;

扭角羚---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只见于四川、甘肃、陕西、西藏等。

褐马鸡---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分布在山西吕梁山脉与河北西北部等山地。

扬子鳄---古老的爬行类,被誉为“活化石”。

& 动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其中,遗传多样性是基础;生态系统多样性为生物的生存提供栖息环境。

保护动物的多样性要在遗传物质、物种和生态环境三个层次上制定保护战略和采取保护措施。最根本的是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

& 动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包括:就地保护、易地保护、法制教育和管理。其中就地保护是主要措施;易地保护是补充措施;法律法规包括:《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森林法》、《自然保护纲要》

▲ 就地保护的主要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第18章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 生物圈中的生物:

生产者——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合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

消费者——动物(自身不能合成有机物,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

分解者——腐生性的细菌、真菌 (把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回归自然)

▲ 微生物:

单细胞:如细菌、蓝藻(体内无成形细胞核),酵母菌(体内有真正的细胞核);

无细胞结构:如病毒。 细菌包括:球形菌、杆形菌、弧形菌和螺旋形菌。

一些微生物以腐生方式生活(如一些细菌、真菌),在生物圈中属于分解者;

一些微生物以寄生方式生活(如一些细菌、真菌和所有的病毒),属于消费者;

一些微生物能自己制造有机物<自养>(如蓝藻、硫细菌、硝化细菌),属于生产者;

一些微生物具有固氮作用<共生>(如根瘤菌、黏球菌)。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酵母菌:酿酒(无氧产生酒精)、制作面包(有氧产生二氧化碳)

乳酸菌:制酸奶(无氧产生乳酸)、制作泡菜的原理:利用乳酸菌进行发酵(无氧条件下)。

抗生素:由真菌和放丝菌产生的,能杀死细菌的物质。

第19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 人的生殖和发育:

生殖:产生生殖细胞,繁殖新个体的过程(产生后代,繁衍种族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由生殖系统来完成的。

1、男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结构图)

主要性器官(性腺):睾丸,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附属性器官:附睾(贮存精子)、输精管(输送精子)、阴茎(排出精液的尿液)。

2、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结构图)

主要性器官(性腺):卵巢,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附属性器官: 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作用(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场所

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阴道:精子进入女性体内、婴儿产出(分娩)、月经排出的通道。

3、胚胎发育的过程:

精子

受精卵 胚胎 胎儿 成熟胎儿

卵细胞 第二个月末

& 卵细胞呈球形,细胞质内含丰富的卵黄,是胚胎发育初期所需的营养物质。

& 胚胎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内获得养料和氧气,并排出废物。

4、发育:人的发育是从受精卵分裂开始的,分为胚胎发育和出生后的发育,通常所说的发育,是指从婴儿出生到性成熟(成年人)的阶段(出生后的发育)。注意分期

& 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身高和体重突增,脑和内脏功能趋于完善,性发育和性成熟。

& 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 昆虫的变态发育包括不完全变态发育和完全变态发育。

& 不完全变态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即:

受精卵—→若虫—→成虫。(如蝗虫、蟋蟀、椿象、蜻蜓和蝼蛄等的发育过程。)

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一生中要经历5次蜕皮,幼虫期蜕皮4次。

& 完全变态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即:

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如家蚕、蜜蜂、蝴蝶、蚊子和苍蝇等的发育过程。)

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一生经历4次蜕皮,均在幼虫期。

& 完全变态与不完全变态相比多了一个什么阶段?(答:多了一个蛹)

▲ 青蛙和其他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特点是:卵生,体外受精、体外发育,变态发育(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上有很大的差异)。

& 雌雄蛙抱对行为的意义:刺激雌蛙释放卵细胞,雄蛙释放精子。

& 在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中,下列事件必须在水中进行:雌雄蛙抱对;雌蛙释放卵细胞;雄蛙释放精子;受精作用;受精卵和蝌蚪的发育。

▲ 鸟类的生殖发育特点:卵生,体内受精,体外发育(主要)。

& 鸟卵(已受精)的结构中,胚盘发育成雏鸡;卵黄为胚胎的发育提供营养(胚盘和卵黄是主要结构);卵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另有保护作用;系带固定卵黄,气室提供氧气,卵壳保护卵。(结合结构图)

▲ 有性生殖: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称之。

特点:后代具有较强的生活力和变异性。

▲ 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称之。

特点:速度快、后代能保持母体的遗传性状,但后代生活力会下降。

▲ 植物的无性生殖:

1、营养生殖:包括扦插、嫁接和压条三种。

①扦插:如马铃薯、葡萄、月季、秋海棠等。

②嫁接:如桃、梨、苹果等果树。包括:芽接(接穗是芽)、枝接(接穗是枝条)。

& 嫁接成活的关键是: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要紧密结合。

嫁接法常用于改良果树的品质和培育优良品种。

③压条:如夹竹桃、桂花等。

2、组织培养:

& 原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 低等动物、低等植物、微生物的无性生殖:

①分裂生殖:如细菌、蓝藻、变形虫、眼虫等。

②出芽生殖:如水螅、酵母菌等。

③孢子生殖:如根霉、青霉、曲霉等霉菌。

第20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总称为性状。如:人的肤色、眼色、身高、血型等。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之。如:人的血型有A型、B型、AB型和O型等。

遗传:性状由亲代传递给子代的现象称之(性状传递)。如:狗生狗,猫生猫。

变异:亲代与子代或子代个体间存在性状差异的现象称之(性状差异)。如: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与遗传有关的几个概念:细胞核 染色体 DNA 基因

▲ 染色体: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原核生物<无细胞核>无染色体)。

& 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两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DNA和蛋白质。其中,起遗传作用的是DNA分子。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

&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染色体。 常染色体:与决定性别无关的染色体。

人体细胞的染色体由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组成:男性,22对+XY;女性,22对+XX

& 男性精子的染色体组成:22+X或22+Y;女性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22+X。

& 生男生女取决于卵细胞同哪种精子结合,卵细胞与X精子结合则生女,卵细胞与Y精子结合则生男。

▲ 基因: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最小单位(基本遗传单位)。

在体细胞中,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称为等位基因,包括显性基因(起主导地位,会掩盖另一基因的作用,控制显性性状,用大写字母表示)和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用小写字母表示)。

& 基因型:生物个体的基因组成,如AA、Aa和aa。(注意:只有两个隐性基因组成的基因型才会表现出隐性性状)

& 表现型:生物个体的某一具体的性状表现,如单眼皮、双眼皮等。

▲ 性状表现是遗传物质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 生物体的性状表现是遗传物质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如一对黄种人的兄弟,弟弟常在室内工作而肤色较白;而哥哥常在室外工作而肤色较黑。

& 生物变异是生物界的一种普遍现象(性状的差异),包括:

① 可遗传的变异——遗传物质的改变,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的材料。(应用)

注意:对于动物来说,只有生殖细胞(系统)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才有可能遗传给后代。

②不可遗传的变异——环境条件的影响(环境条件直接作用于新陈代谢过程的结果),遗传物质没有改变。如上例的变异。

▲ 遗传病: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疾病。遗传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降低人口素质。

近亲结婚会大大提高遗传病的发病率,要禁止近亲结婚(近亲结婚是指三代之内有共同祖先的男女婚配)。<婚姻法的规定>

遗传咨询又叫遗传商谈,与有效的产前诊断、选择性流产措施相配合,能有效地降低遗传病发病率,改善遗传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提高人口素质。

目前,已知的动物约有150万种。

2据体内有无脊柱,动物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3我们学过的动植物类群中,腔肠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而鱼类、鸟类、哺乳类、爬行类、两栖类动物属于脊椎动物。

4节肢动物包括甲壳动物(eg:虾类、蟹类)、昆虫(eg:蝗虫、蜜蜂)、还有 蜘蛛、蜈蚣等。

5鱼类体表常被有鳞片,用鳃呼吸,呼吸时,水从口进入鱼鳃,又从鳃盖后缘 流出,进入鳃和流出鳃的水相比,O2减少,而CO2增多。

鱼鳃的特点:

1颜色鲜红,内含丰富的血管;

2每片鳃由既多又细的鳃丝构成,为鳃在水中时,鳃丝展开,扩大与水的接触面积。

6鱼类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动力为躯干和尾部的左右摆动,鱼鳍分五种,分别为胸鳍、腹鳍、臀鳍、背鳍、尾鳍。其中,起到平衡作用的有胸鳍、腹鳍、背鳍,决定运动方向的是尾鳍。

7模拟实验eg试验:观察鱼鳍在游泳的作用。

8腔肠动物,食物进入消化腔内被消化,有口无肛门。

9软体动物,一般靠贝壳保护身体,eg鲍鱼。但乌贼、章鱼贝壳退化,也是软体动物。

10海豚、鲸、海豹为哺乳动物,用肺呼吸

11陆地生活的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⑴ 一般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

⑵ 一般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

⑶ 有在陆地上呼吸器官。eg肺、蝗虫的气管。

⑷ 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

12各种动物的呼吸器官如下:鱼~鳃 蚯蚓~体壁 蝗虫~气管 蝌蚪~鳃 兔~肺 家鸽~肺+气囊 青蛙~肺+皮肤

13蚯蚓,属环节动物,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的土壤中。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运动。靠能分泌黏液的保持湿润的体壁呼吸。不能保持恒温的体温。所以,只能生活在温度变化不太大的土壤深层。

14环节动物,除蚯蚓外,还有水蛭、沙蚕等。

15牙齿的图

牙齿的类型与动物的食性有关。

16哺乳动物具有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等特征。eg兔。

17哺乳类和鸟类可以通过自身调节维持体温的恒定,是恒温动物。

兔身体结构中有利于维持体温恒定的有:

⑴ 体毛~保温。

⑵ 心脏四腔,血循两种途径,输送O2能力强,有利于有机物分解。

⑶ 用肺呼吸,有利于获得O2。

⑷ 消化功能强,有门齿、臼齿之分。有发达的盲肠,有利于呼吸有机物。

⑸ 神经系统发达,对体温的调节作用。

18对于陆地上生活的动物来说,足够的食物、水分、隐蔽地是基本的环境条件。

19飞行使鸟类扩大了活动范围,有利于觅食和繁殖后代。

20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

⑴流线型身体,减少飞行时空气对它的阻力。

⑵胸部的骨很突出,使于肌肉附着。

⑶胸肌发达,能够产生飞行的动力。

⑷前肢化成翼,是鸟类的飞行器官。

⑸体内有气囊,可以减轻身体比重,并且辅助呼吸。

⑹具双重呼吸。

⑺口内无牙齿、无膀胱,直肠短,粪便和要及时排泄,有利于飞行。

⑻骨薄中轻,长骨中空,减轻体重。

⑼食量大,消化快,可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和质量。

(10)心脏四腔,血液输送氧气能力强。

21鸟类气囊的图。

22鸟类飞翔扇动的翼的动力来自胸肌。

23鸟类区别与其他动物的特征:

⑴ 前肢变为翼。

⑵ 体表有羽毛。

⑶ 肺呼吸,用气囊辅助呼吸。

24昆虫已知的种类超过100万种,是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昆虫有三对足,两对翅。是无脊椎动物中惟一会飞的动物。

25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运动器官有翅和足,均着生在胸部。身体表面有坚硬的外骨骼。作用:⑴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⑵防止体内水分散失。

26昆虫属于节肢动物。节肢动物的特点: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27两栖动物,eg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青蛙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使用皮肤辅助呼吸。

第三章

1.动物的运动系统包括骨、肌肉和关节。它们在运动中的作用可以这样描述:骨骼肌收缩,牵引骨,围绕关节运动。

2.一组肌肉的两端分别附着在不同的骨上。

3.骨骼肌肉由肌腹和肌腱构成。肌腱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

4.关节的结构图(见P书)。

5.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6.哺乳动物发达的运动能力,有利于觅食和避敌,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7.先天性行为,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生来就有的行为。

8.学习行为,在遗传物质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以适应复杂的环境。

9.社会行为的特征:⑴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⑵成员之间由明确的分工。⑶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eg蜜蜂、蚂蚁、羊、鸡等。

10.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等都可以起到传播信息的作用。

11.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这种现象叫做通讯。

12.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生物于环境才成为统一的整体。

第三章

1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多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里一个动态平衡。

2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⑴ 维持生态平衡。

⑵ 促进生态的物质平衡。

⑶ 帮助植物传播花粉。

3利用生物做“生产车间”,生产人类所需要的某种物质,就是“生物反应器”,目前,人们认为最理想的是乳房生物反应器,即人类通过对某种动物的遗传基因进行改造,使这些动物的乳房可以产生和分泌出某些物质。

优点:⑴节省建厂房和购买设备的费用。

⑵减少复杂的生产程序和环境污染。

4、仿生——模拟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eg人脑和智能机器人。eg蛙泳(不是)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 认识生物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二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一.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以海平面为准,上达10千米,下达10千米。

2.生物圈中的生物:

a大气圈中主要有能够飞翔的昆虫和鸟类,以及细菌等微小生物

b水圈中的生物大多数生活在水面150米以内

c岩石圈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3.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的条件:营养物质、水、空气、阳光、适宜的温度、 一定的生存空间

4.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是绿色水库、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5.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6.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

二.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光、温度、水分、空气等等。

(1)植物和人体内各种物质的运输需要水

(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在光下进行,并需要水、二氧化碳作原料

(3)动物、植物的呼吸作用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气,也需要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

当环境中的几个或者一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死亡。

(4)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其他生物的影响。

生物之间的关系: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三.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影响环境,蚯蚓使土壤更加疏松和肥沃。

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应和谐发展。

四.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产者:能够直接制造有机物(如:植物 )

生物部分 消费者:不能直接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食(如动物 )

分解者:能够把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供生产者重新利用(如细菌、真菌)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

3.食物链与食物网

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而形成的关系。

例如:草 兔子 狼

(1)食物链一定是从生产者开始

(2)食物链中的箭头表示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方向

(3)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分解者不参与形成食物链

食物网:食物链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形成的网状结构。

(在食物网中数食物链时,从生产者到最后一级消费者,才构成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会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

4.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5.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注意出分析说明题)

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

第一章 观察细胞的结构

一.练习使用显微镜

1. 显微镜的构造(P36)

2.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 取镜和安放;右握左托(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

(2) 对光:升、转、看、调

(3) 观察:放、压、降、看、升、看、调

(4) 整理

取镜和安放: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cm左右处,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cm距离)。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

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观察: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双眼睁开,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整理:实验完毕,应该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把物镜偏转到两旁,目镜放回镜头盒,把镜筒缓慢下降到最低处,再把显微镜放入镜箱内。

3.几点重要的结论: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

(2)显微镜物象和实物是上下左右都相反(从目镜内看到的物象是倒像)

(3)要将视野中的某个方向的物象移到视野的中央,玻片就往那个方向移动(例如:要将视野中左上角的物象移到视野的中央,玻片就往左上角移动),如果是将视野中央的物象移向某个方向,就将玻片往相反的方向移动。

(4)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越大,看到细胞数目越多,物象越小,光线越亮;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看到细胞数目越少,物象越大,光线越暗。

(5)目镜长度与放大倍数成“反比”,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物镜长度与放大倍数成“正比”,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6)视野中的污点有三种情况:物镜上,目镜上,装片上。移动目镜,如果污点随之移动,则污点在目镜上;移动玻片标本,污点随之移动,则污点在玻片标本上;如果前两次都不能移动污点,则污点在物镜上。

(7)光线依次要通过反光镜、光圈、通光孔、玻片标本、物镜、镜筒、目镜,才能进入到人的眼睛。

(8)低倍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清晰,换上高倍物镜后物像模糊不清,应用细准焦螺旋进行调节。

(9)转换物镜时,应转动转换器的边缘,而不能直接用手扳动物镜。

(10)镜头脏了,只能用擦镜纸擦拭。

二.模仿制作临时装片

1.重要的注意事项:材料要薄而透明;盖盖玻片时要一边先接触水滴,再缓慢放下,避免出现气泡。

2.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1)准备:擦、滴(清水)

(2)制片:撕、展、盖

(3)染色:滴(稀碘液,如果要观察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则不需要染色)、吸

3.制作动物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

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

(1)准备:擦、滴(生理盐水)

(2)制片:刮、涂、盖

(3)染色:滴(稀碘液)、吸

4.常见的玻片标本

切片: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的。如:叶的横切面切片

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涂抹制成的。如:血涂片

装片: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或直接用个体微小的生物制成的。 如:草履虫装片

三.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植物、动物和人体都是由许多细胞构成的。

人体的各项功能都是由细胞或多个细胞共同完成的。

所有的细胞都能显示出生命的各种属性,在它们之中进行着新陈代谢活动。植物的光合作用就是在细胞里进行的,细胞内还一直进行着呼吸作用。一切复杂的瞬息万变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进行的。

生命存在的一个重要表现是自我繁殖。细胞能通过分裂不断地产生新的细胞,细胞和生命一样,表现出生长、衰老、死亡的过程。这一切说明,细胞是生物体最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1.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各部分结构的作用:

细胞壁:透明,保护和支持细胞

细胞膜:保护细胞,控制物质出入细胞

细胞质:含有大量的物质,里面有叶绿体、液泡,液泡中充满细胞液

能流动,从而加速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

植物相邻细胞通过胞间连丝相联系,互相交流营养物质。

2.动物细胞的结构

细胞膜:保护细胞,控制物质出入细胞

细胞质:能流动,可以加速与外界的物质交流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

3.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细胞

(1)分裂的过程:

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使细胞数目增多。

分裂时,细胞核先分裂,然后质分裂(植物:在原来细胞的中部,逐渐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动物:细胞中部的细胞膜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

细胞的生长表现为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逐渐长大,使细胞体积增大,(植物)生长时先出现很多小液泡,最终合并为一个大液泡。

(2)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是:先加倍再减半,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

(3)生物体的生长表现在:细胞生长(体积增大)和细胞分裂(数目增多)

四.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相同点 都有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

不同点 有细胞壁和液泡,绿色部分的细胞内有叶绿体 没有细胞壁和液泡,也没有叶绿体

(1)植物细胞比动物细胞多了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2)植物细胞的液泡中含有细胞液,细胞液的成分有水、无机盐、糖分、色素等。

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细胞是动、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第二章 细胞的生活

一.细胞质中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线粒体:将化学能释放

二.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1.细胞核中有一些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

2.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

3.DNA是双螺旋结构,它是细胞核中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DNA片段。

4.遗传信息是生命体内每一个细胞中所包含的具有指导身体发育的全部信息。这些信息储存在DNA分子中,而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5.细胞是物质、能量和遗传信息的统一体

第三章 细胞是怎样构成生物体

一、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

1.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这些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逐渐发生了变化,即细胞分化,从而形成不同的组织。

2.组织:由许多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起来在一起而形成的细胞群。

3.组织的形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二.识别人体的几种基本组织

名称 组成 功能 举例

上皮组织 由上皮细胞构成 保护、分泌 人的口腔上皮、腺体

结缔组织 分布广泛 连接、支持、保护、营养等 骨组织、血液、肌腱

肌肉组织 由肌细胞构成 收缩、舒张 骨骼肌、心肌、平滑肌

神经组织 神经细胞 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三.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

1.保护组织:由表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例:洋葱鳞片叶表面)

2.营养组织:细胞壁薄,液泡较大,有储藏营养物质的功能;含有叶绿体的营养组织还能进行光合作用(例:番茄果肉)

3.分生组织:由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构成。其细胞的特点是: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的细胞,再由这些细胞分化形成其他组织。

4.输导组织:导管和筛管,导管能够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能够运输有机物。

四.生物体结构的层次性:

分化 组成 植物体

细胞 组织 器官 组成 组成

系统 动物体

动物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五.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的结构层次

1.绿开花植物即被子植物,生长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

2.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进而形成植物体。

(细胞 组织 器官 植物体)

细胞:植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疏导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

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

如:营养器官:根、茎、叶;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3.绿色开花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

六.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的结构层次

1.人体的生长发育也是从受精卵开始的。

2.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统,进而形成人体。

(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人体)

细胞:动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以某种组织为主。

如:心脏、肝脏、脾脏、大脑、肱二头肌

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并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的多个器官的总和。例如:人体的八大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下,八大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人体复杂的生命活动。

3.动物比植物多了“系统”这一结构层次。

七.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1.单细胞生物:身体只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

2.大多数单细胞生物生活在水域环境中

3.一个细胞就可以完成获得营养、气体交换、排出废物等各种生命活动

4.生活中的单细胞生物:细菌、单细胞真菌(如:酵母菌)

单细胞动物(如:草履虫、眼虫、变形虫)

单细胞藻类植物(如:衣藻)等

5.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

观察草履虫:

(1)将载玻片擦拭干净,吸取表层的(氧气丰富)培养液一滴,滴在在玻片上

(2)在在玻片中的培养液中放几丝棉花(限制草履虫运动,便于观察),再盖上盖玻片

(3)草履虫的结构图

(4)草履虫的应激性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章 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一.种子的结构

菜豆种子: 玉米种子:

种皮: 保护内部结构 种皮: 和果皮紧贴在一起,保护内部结构

子叶:2片,肥厚,贮存营养物质 胚乳: 贮存营养物质

胚 胚芽:发育成茎、叶 子叶:1片,不肥厚,转运营养物质

胚轴:发育成连接根、茎的部分 胚 胚芽:发育成茎、叶

胚根:发育成根 胚轴:发育成连接根、茎的部分

胚根:发育成根

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是种子的主要部分,由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构成。

菜豆和玉米种子都有种皮和胚,不同点是:玉米种子有胚乳,贮存营养成分,子叶1片,转运营养物质;菜豆种子无胚乳,子叶2片,贮存营养。

双子叶植物:种子的胚具有两片子叶,无胚乳,例如:蚕豆、花生、大豆、菜豆

单子叶植物:种子的胚具有一片子叶,有胚乳,例如:水稻、小麦、高粱、玉米

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

一. 种子的萌发

1.种子萌发的条件 自身条件:种子是完整的、活的,种子不在休眠状态

外界条件: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一定的水分

2.种子的萌发的过程:

种子吸水膨胀

物质变化:种子贮存的有机物转化为可溶于水的物质

菜豆:子叶里

的营养物质转变为能够溶于水的物质,并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

玉米:胚乳里

胚根 根; 胚轴 连接根和茎的部分; 胚芽 茎和叶

3.种子的休眠:种子成熟以后、一段不能萌发的时期。

4.种子的寿命:受外界条件的影响

5.实验——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二. 植株的生长

1.幼根的生长:

(1)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主要是根的根尖。

(2)根尖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功能:

成熟区: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因为表皮细胞的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根毛,扩大了与土壤的接触积)

伸长区:细胞停止分裂,迅速伸长(细胞体积增加),

根生长最快的部位;也能够吸收水分和无盐

使根的长度不断增加

分生区:有很强的分裂能力(细胞数量增加)

根 冠:起保护作用

成熟区以上的结构:根毛脱落,吸收功能丧失,导管增多,疏导功能加强

伸长区的细胞来自于分生区的细胞分裂。

2.芽的发育过程:

1)枝条是芽发育成的

2)芽中有分生组织,芽在发育时,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枝条,它是由幼嫩的茎、叶和芽组成的,枝条上的芽又能发育成新的枝条。

3)芽分为了叶芽、花芽、混合芽

三. 开发和结果

1、花是由花芽发育而来的,花的结构:

花梗 连接、支持作用

花托

花被 萼片 保护花的内部结构,吸引昆虫

花瓣

雄蕊 花药:内有花粉,花粉内含精子

花蕊 花丝:支持花药

柱头:接受花粉 花的主要部分

雌蕊 花柱:连接子房和柱头

子房 外有子房壁

内有胚珠产生卵细胞

2、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1)被子植物生长到一定时期就会开花,花药成熟后会自然裂开,散放出花粉。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

2)花粉落到柱头上以后,在柱头上黏液的刺激下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

3)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胚珠里面有卵细胞,它跟来自花粉管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

4)受精(精子与卵细胞融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完成后,花瓣、雄蕊以及柱头和花柱纷纷凋落,惟有子房继续发育,最终成为果实。

花柱和柱头 凋落

雌蕊 子房壁 果皮

子房 珠 被 种皮 果实

胚 珠 受精卵 胚 种子

(受精极核 胚乳)

四.描述一种常见植物的栽培过程

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一、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

1.植物生活为什么需要水

(1)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2)使植物体保持一定的姿态

(3)无机盐只有融解在水中才能被吸收和运输

(4)水参与植物的新陈代谢

2.水影响植物的分布

(1)缺少水的地方形成沙漠

(2)水相对较多的地方形成草原

(3)水分充足的地方形成森林

3.植物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其中需要较多的是含氮的、含磷的、含钾的无机盐:

无机盐 作 用 缺 乏 症 状 例 如

含氮的 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叶长得繁茂 叶片发黄,植株矮小 人畜的粪尿

含磷的 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和种子的成熟提早 影响花和果实的形成和发育 骨粉

含钾的 使茎杆长得粗壮,促进淀粉的形成 植株易倒状 草木灰

二.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1.根适合吸水的特点

(1)水分和无机盐由根从土壤中吸收,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指根的顶端到长有根毛的一段)的成熟区。

(2)根尖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功能:

成熟区: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因为表皮细胞的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根毛)

伸长区:细胞停止分裂,迅速伸长,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也能够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使根的长度不断增加

分生区:有很强的分裂能力

根 冠:起保护作用

成熟区及其上部结构:根毛脱落,失去吸收功能,出现导管,向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3)根适于吸水的特点:1)成熟区有大量根毛,使根的吸收面积大大增加,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2)根毛细胞的细胞壁很薄,细胞质很少,液泡很大;

3)伸长区和成熟区都可以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2.水分的运输途径

(1)导管:植物体内,由死细胞上下贯通而形成的一根中空的管道。

(2)水分运输的途径:土壤中的水分 根毛 根内的导管 茎和叶的导管

3.形成层:位于木质部(导管在木质部内)和韧皮部(筛管在韧皮部内)之间,形成层的细胞不断的分裂形成新的木质部细胞和韧皮部细胞,木本植物有形成层所以茎可以长的很粗,而草本植物没有,所以茎不能长粗。

4.导管和筛管的比较:

名称 分 布 结 构 特 点 功 能

细 胞 横壁

导管 木质部 由许多死的管状细胞上下连接而成 完全消失 由根向上部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筛管 韧皮部 由许多活的管状细胞上下连接而成 有筛孔 由叶向下部输送有机物

根、茎、叶中的导管彼此相通,根、茎、叶里的筛管也是彼此相通的。

三、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1.蒸腾作用使大量的水分散失《新中考》P308题

(1)概念:水分以气体状态从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

(2)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

表皮 表皮细胞:外有角质层,起保护作用

保卫细胞(成对的半月形,内有叶绿体):控制气孔(气体进出的门户)的开闭

叶肉: 细胞内含叶绿体,叶绿体内有叶绿素

叶脉: 支持作用

运输作用:导管输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运送有机物

(3)场所:主要通过叶的气孔散失,叶柄和幼嫩的茎上也有少量进行

气孔是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根毛 根、茎、叶内的导管 气孔

(4)过程:土壤中的水分 根内 叶肉细胞 大气

(5)意义:1)降低植物体的温度;

2)促使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

3)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2.植物的蒸腾量:植物靠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来的水分,绝大多数要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去。例如:一株玉米从出苗到结实的一生中,大约要从土壤中吸收200千克的水,但1%真正用于各种生理过程和保留在植物体内,99%的水被蒸腾掉了。

3.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水循环 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改善气候

保持水土,使地下水得到补充

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一、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

暗处理 目的:让叶片内的有机物耗尽

遮光照射 在黑暗处进行,上下两面要同时遮盖,遮光和不遮光处形成对比

(1)方法步骤 摘下叶片

酒精褪色 隔水加热,溶解叶绿素,叶片变成黄白色

漂洗干净,滴加碘液,观察结果:叶片见光的部分遇碘变蓝

(2)结论: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淀粉

2、光合作用《新中考》P31例题

(1)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

(实验(教科书P127-129)

光照

(2)反应式: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

叶绿体

(3)原料:二氧化碳、水

(4)产物:有机物(储存着能量)(如:淀粉)、氧气

(5)场所:叶绿体

(6)条件:光

(7)实质 物质的转化:简单的有机物 复杂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

能量的转化:光能 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8)意义:1)为植物自身生长、发育、繁殖提供有机物

2)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基本的食物来源

3)有机物为动植物及人类生活提供所必需的能量来源

4)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超过了自身对氧的需要),维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

二.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合理密植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太阳能

三.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1.概念:植物体吸收空气中的氧,将体内的有机物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的过程。

2.反应式:有机物(储存着能量)+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

3.场所:植物体内所有的活细胞(主要在线粒体内)

4.意义: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满足生命活动需要,一部分以热的形式散放出去。

5.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粮食储藏、中耕松土、及时排涝

6.外界条件对呼吸作用的影响:

外界条件 影响 生产措施

温度 随温度升高而加强,过高又减弱 储藏蔬菜、水果、粮食时保持低温

水分 随植物含水量的增加而加强 粮食在入仓以前一定要晒干

氧气 在一定浓度内随氧的浓度增加而加强 储藏水果、蔬菜时降低含氧量(如充加氮气)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浓度大时,受到抑制 充加二氧化碳延长水果、蔬菜的储藏时间

7.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的特征。

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去那些试题网站下就可以啦= =

这里我找一份给你吧。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的符号写在题后的答题卡中,每小题15分,共15分。)

1 关于生命的起源,叙述正确的是

A.原始生命肯定是在地球上起源的

B 原始的大气成分和现在的大气成分是相同的

C 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的摇篮

D 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环境进行实验,产生了原始的生命

2 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是

A化石证据 B胚胎发育上的证据

C解剖证据 D科学的推测

3 用达尔文的观点解释长颈鹿的长颈形成的原因是

A.长颈鹿常伸长脖子够高处的树叶造成的

B生活在食物充足的环境中的长颈鹿脖子长的长

C由于生存环境改变,是鹿的颈变长

D长颈变异的个体生存机会多,并一代代积累形成的

4 蚊、蝇等害虫对DDT产生抗药性的主要原因是

A 害虫对DDT进行选择的结果

B害虫本身对DDT具有抵抗能力

CDDT诱导害虫产生抗药性

DDDT对害虫抗药性的变异选择的结果

5 传染病的特点是

A由病毒引起的 B 具有一定的区域性

C具有流行性和传染性 D通过呼吸道传播

6 接种卡介苗能预防肺结核病的原因是

A增强易感人群的体质 B 控制传染源

C使人产生相应的抗体 D 使人获得非特异性免疫

7 传染病爆发时,政府采用的主要措施是

A将病人转移到未出现疫情的地区 B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C转移易感人群 D消灭传染源

8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处方药医师处方必须凭才可以购买 B非处方药可以随意服用

C中药和西药是根据成分来划分的 D药物使用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

9 下列哪一步骤不是口对口急救法所使用的

A使病人仰卧,头后仰 B将病人衣领解开,腰带松开

C清除病人口鼻内的异物和污物 D用大拇指摁病人的人中

10属于健康行为的是

A吸烟 B饮酒

C吸毒 D体育运动

答 题 卡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 综合题(两小题共15分)

17 (7分)自1981年,首例艾滋病在美国被发现以来,全球已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受到艾滋病的严重威胁。目前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已达100万。艾滋病已成为21世纪对人类健康威胁最大的传染病之一。请根据已有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那么HIV是这种传染病的 。

(2)下列不属于艾滋病传播途径的是 。

A.血液 B.精液 C.乳汁 D.握手

(3)不安全性行为是感染艾滋病的主要途径。为了预防艾滋病的蔓延,我国近几年在许多城市的公共娱乐场所免费提供安全套,这种做法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

(4)目前,很多科研工作者正在研制艾滋病疫苗,以期使人们获得对艾滋病的免疫力,这种免疫属于 免疫。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是指 。

(5)你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对待艾滋病患者及感染者?(答对两条即可)

a ;

b ;

c 。

答 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D A D D C C B B D D

二.综合题

16.(8分)

(1)① 爬行类

④ 哺乳类

⑤ 苔藓植物

⑥ 裸子植物

⑦ 被子植物

⑧ 藻类植物

(2)共同祖先 亲缘

17.(7分)

(1)病原体

(2)D

(3)切断传播途径

(4)特异性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5)不歧视艾滋病患者及感染者

关心和帮助他们的生活

鼓励他们积极治疗

(开放性题目,答案合理即可,答对两条即可得2分)

16题有图。你把邮箱留下我发给你

基础一定要弄好

质量 m 千克 kg m=pv

温度 t 摄氏度 °C

速度 v 米/秒 m/s v=s/t

密度 p 千克/米3 kg/m3 p=m/v

力(重力) F 牛顿(牛) N G=mg

压强 P 帕斯卡(帕) Pa P=F/S

功 W 焦耳(焦) J W=Fs

功率 P 瓦特(瓦) w P=W/t

电流 I 安培(安) A I=U/R

电压 U 伏特(伏) V U=IR

电阻 R 欧姆(欧) R=U/I

电功 W 焦耳(焦) J W=UIt

电功率 P 瓦特(瓦) w P=W/t=UI

热量 Q 焦耳(焦) J Q=cm(t-t°)

比热 c 焦/(千克°C) J/(kg°C)

真空中光速 3×108米/秒

g 98牛顿/千克

15°C空气中声速 340米/秒

安全电压 不高于36伏

一、测量

⒈长度L:主单位:米;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的单位是长度单位。

⒉时间t:主单位:秒;测量工具:钟表;实验室中用停表。1时=3600秒,1秒=1000毫秒。

⒊质量m: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主单位:千克; 测量工具:秤;实验室用托盘天平。

二、机械运动

⒈机械运动: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

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运动必须选取另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⒉匀速直线运动:

①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a 比较在相等时间里通过的路程。b 比较通过相等路程所需的时间。

②公式: 1米/秒=36千米/时。

三、力

⒈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力的单位:牛顿(N)。测量力的仪器:测力器;实验室使用弹簧秤。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改变。

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图示,要作标度;力的示意图,不作标度。

⒊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和质量关系:G=mg m=G/g

g=98牛/千克。读法:98牛每千克,表示质量为1千克物体所受重力为98牛。

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⒋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线上。

物体在二力平衡下,可以静止,也可以作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⒌同一直线二力合成:方向相同:合力F=F1+F2 ;合力方向与F1、F2方向相同;

方向相反: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大的力方向相同。

⒍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得多。

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接触面材料性质和粗糙程度有关。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

7.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四、密度

⒈密度ρ: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公式: m=ρV 国际单位:千克/米3 ,常用单位:克/厘米3,

关系:1克/厘米3=1×103千克/米3;ρ水=1×103千克/米3;

读法:103千克每立方米,表示1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3千克。

⒉密度测定:用托盘天平测质量,量筒测固体或液体的体积。

面积单位换算:

1厘米2=1×10-4米2,

1毫米2=1×10-6米2。

五、压强

⒈压强P: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压力F: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单位:牛(N)。

压力产生的效果用压强大小表示,跟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压强单位:牛/米2;专门名称:帕斯卡(Pa)

公式: F=PS S:受力面积,两物体接触的公共部分;单位:米2。

改变压强大小方法:①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②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

⒉液体内部压强:测量液体内部压强:使用液体压强计(U型管压强计)。

产生原因:由于液体有重力,对容器底产生压强;由于液体流动性,对器壁产生压强。

规律:①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上压强大小相等②深度越大,压强也越大③不同液体同一深度处,液体密度大的,压强也大。 [深度h,液面到液体某点的竖直高度。]

公式:P=ρgh h:单位:米; ρ:千克/米3; g=98牛/千克。

⒊大气压强:大气受到重力作用产生压强,证明大气压存在且很大的是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定大气压强数值的是托里拆利(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管倾斜后,水银柱高度不变,长度变长。

1个标准大气压=76厘米水银柱高=101×105帕=10336米水柱高

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气压计(水银气压计、盒式气压计)。

大气压强随高度变化规律:海拔越高,气压越小,即随高度增加而减小,沸点也降低。

六、浮力

1.浮力及产生原因: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向上托的力叫浮力。方向:竖直向上;原因:液体对物体的上、下压力差。

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

即F浮=G液排=ρ液gV排。 (V排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3.浮力计算公式:F浮=G-T=ρ液gV排=F上、下压力差

4.当物体漂浮时:F浮=G物 且 ρ物<ρ液 当物体悬浮时:F浮=G物 且 ρ物=ρ液

当物体上浮时:F浮>G物 且 ρ物<ρ液 当物体下沉时:F浮<G物 且 ρ物>ρ液

七、简单机械

⒈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力臂: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通过调节杠杆两端螺母使杠杆处于水位置的目的:便于直接测定动力臂和阻力臂的长度。

定滑轮:相当于等臂杠杆,不能省力,但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动滑轮:相当于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杆,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⒉功:两个必要因素: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②物体在力方向上通过距离。W=FS 功的单位:焦耳

3.功率:物体在单位时间里所做的功。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的物理量,即功率大的物体做功快。

W=Pt P的单位:瓦特; W的单位:焦耳; t的单位:秒。

八、光

⒈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小孔成像、影子、光斑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最大为3×108米/秒=3×105千米/秒

⒉光的反射定律:一面二侧三等大。入射光线和法线间的夹角是入射角。反射光线和法线间夹角是反射角。

平面镜成像特点:虚像,等大,等距离,与镜面对称。物体在水中倒影是虚像属光的反射现象。

⒊光的折射现象和规律: 看到水中筷子、鱼的虚像是光的折射现象。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光线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光线作用。 光的折射定律:一面二侧三随大四空大。

⒋凸透镜成像规律:[U=f时不成像 U=2f时 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物距u 像距v 像的性质 光路图 应用

u>2f f<v<2f 倒缩小实 照相机

f<u<2f v>2f 倒放大实 幻灯机

u<f 放大正虚 放大镜

⒌凸透镜成像实验: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使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在同一个高度上。

九、热学:

⒈温度t: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是一个状态量。

常用温度计原理:根据液体热胀冷缩性质。

温度计与体温计的不同点:①量程,②最小刻度,③玻璃泡、弯曲细管,④使用方法。

⒉热传递条件:有温度差。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是过程量

热传递的方式:传导(热沿着物体传递)、对流(靠液体或气体的流动实现热传递)和辐射(高温物体直接向外发射出热)三种。

⒊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方式:蒸发和沸腾,汽化要吸热。

影响蒸发快慢因素:①液体温度,②液体表面积,③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蒸发有致冷作用。

⒋比热容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单位:焦/(千克℃) 常见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

C水=42×103焦/(千克℃) 读法:42×103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物理含义:表示质量为1千克水温度升高1℃吸收热量为42×103焦。

⒌热量计算:Q放=cm⊿t降 Q吸=cm⊿t升

Q与c、m、⊿t成正比,c、m、⊿t之间成反比。⊿t=Q/cm

6.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内能单位:焦耳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

7.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能量即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它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十、电路

⒈电路由电源、电键、用电器、导线等元件组成。要使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电路中必须有电源,且电路应闭合的。 电路有通路、断路(开路)、电源和用电器短路等现象。

⒉容易导电的物质叫导体。如金属、酸、碱、盐的水溶液。不容易导电的物质叫绝缘体。如木头、玻璃等。

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导体。

⒊串、并联电路的识别:串联:电流不分叉,并联:电流有分叉。

把非标准电路图转化为标准的电路图的方法:采用电流流径法。

十一、电流定律

⒈电量Q:电荷的多少叫电量,单位:库仑。

电流I:1秒钟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叫做电流强度。 Q=It

电流单位:安培(A) 1安培=1000毫安 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

测量电流用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并考虑量程适合。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两端。

⒉电压U: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作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单位:伏特(V)。

测量电压用电压表(伏特表),并联在电路(用电器、电源)两端,并考虑量程适合。

⒊电阻R:导电物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符号:R,单位:欧姆、千欧、兆欧。

电阻大小跟导线长度成正比,横截面积成反比,还与材料有关。

导体电阻不同,串联在电路中时,电流相同(1∶1)。 导体电阻不同,并联在电路中时,电压相同(1:1)

⒋欧姆定律:公式:I=U/R U=IR R=U/I

导体中的电流强度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导体电阻R=U/I。对一确定的导体若电压变化、电流也发生变化,但电阻值不变。

⒌串联电路特点:

① I=I1=I2 ② U=U1+U2 ③ R=R1+R2 ④ U1/R1=U2/R2

电阻不同的两导体串联后,电阻较大的两端电压较大,两端电压较小的导体电阻较小。

例题:一只标有“6V、3W”电灯,接到标有8伏电路中,如何联接一个多大电阻,才能使小灯泡正常发光?

解:由于P=3瓦,U=6伏

∴I=P/U=3瓦/6伏=05安

由于总电压8伏大于电灯额定电压6伏,应串联一只电阻R2 如右图,

因此U2=U-U1=8伏-6伏=2伏

∴R2=U2/I=2伏/05安=4欧。答:(略)

⒍并联电路特点:

①U=U1=U2 ②I=I1+I2 ③1/R=1/R1+1/R2 或 ④I1R1=I2R2

电阻不同的两导体并联:电阻较大的通过的电流较小,通过电流较大的导体电阻小。

例:如图R2=6欧,K断开时安培表的示数为04安,K闭合时,A表示数为12安。求:①R1阻值 ②电源电压 ③总电阻

已知:I=12安 I1=04安 R2=6欧

求:R1;U;R

解:∵R1、R2并联

∴I2=I-I1=12安-04安=08安

根据欧姆定律U2=I2R2=08安×6欧=48伏

又∵R1、R2并联 ∴U=U1=U2=48伏

∴R1=U1/I1=48伏/04安=12欧

∴R=U/I=48伏/12安=4欧 (或利用公式 计算总电阻) 答:(略)

十二、电能

⒈电功W: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电流作功过程就是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

公式:W=UQ W=UIt=U2t/R=I2Rt W=Pt 单位:W焦 U伏特 I安培 t秒 Q库 P瓦特

⒉电功率P: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作的电功,表示电流作功的快慢。电功率大的用电器电流作功快。

公式:P=W/t P=UI (P=U2/R P=I2R) 单位:W焦 U伏特 I安培 t秒 Q库 P瓦特

⒊电能表(瓦时计):测量用电器消耗电能的仪表。1度电=1千瓦时=1000瓦×3600秒=36×106焦耳

例:1度电可使二只“220V、40W”电灯工作几小时?

解 t=W/P=1千瓦时/(2×40瓦)=1000瓦时/80瓦=125小时

十三、磁

1.磁体、磁极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物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具有磁性的物质叫磁体。磁体的磁极总是成对出现的。

2.磁场:磁体周围空间存在着一个对其它磁体发生作用的区域。

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磁场方向: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磁体周围磁场用磁感线来表示。

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3.电流的磁场:奥斯特实验表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通电螺线管对外相当于一个条形磁铁。

通电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与螺线管两端极性的关系可以用右手螺旋定则来判定

您看看是下面这套题吗?\

中国医科大学《系统解剖学(本科)》在线作业的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B 2、C 3、D 4、A 5、D\

1 第1、2蚓状肌是由哪一神经支配:

A 尺神经深支

B 正中神经

C 桡神经深支

D 骨间前神经

E 桡神经浅支

2 板层Ⅶ

A 位于脊髓灰质侧角

B 内有中间内、外侧核和网状核

C 中间内侧核接受内脏感觉纤维

D 中间外侧核居于外感受区

E 以上都不对

3 十二指肠:

A 为腹膜外位器官

B 全部由腹腔动脉分支供血

C 只接受胃液和胆汁注入

D 呈“C”形包绕胰头

E 以上全错

4 上颌窦:

A 在上颌骨体内

B 窦顶为额骨眶部

C 底与尖牙关系密切

D 窦口低于底部

E 开口于下鼻道

5 使足外翻的肌肉是:

A 胫骨前肌

B 腓肠肌

C 长屈肌

D 腓骨长肌

E 胫骨后肌

6 交感神经兴奋时:

A 瞳孔开大

B 心跳加快,血压下降

C 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D 胃肠蠕动加快

E 冠状动脉收缩

7 关于输尿管的正确描述是:

A 起于肾大盏,终于膀胱

B 分为腹盆两部分

C 有两个狭窄

D 管壁有较厚的横纹肌

E 女性在距子宫颈外侧缘2cm处交叉于子宫动脉的后方

8 胼胝体:

A 位于大脑外侧裂底

B 呈放射状连接两半球皮质

C 属联络系

D 属投射系

E 在脑正中矢状面上,可分为压部,干,膝,嘴

9 唾液腺的副交感纤维走行在:

A 面神经和舌下神经

B 舌下神经和迷走神经

C 面神经和舌咽神经

D 舌咽神经和舌下神经

E 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

10 马尾

A 由下部几对脊神经形成

B 由下部脊神经前根形成

C 由下部脊神经后根形成

D 是在脊髓末端以下下行的脊神经根的总称

E 位于蛛网膜下隙以外

11 损伤视交叉中央处,两眼视野表现为:

A 双眼右侧偏盲

B 左眼鼻侧偏盲

C 双眼颞侧偏盲

D 右眼鼻侧偏盲

E 双眼全盲

12 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位于:

A 胸1—12脊髓节

B 胸1或颈8—腰2或腰3脊髓节

C 骶2—4脊髓节

D 胸1—腰4脊髓节

E 胸1—骶3脊髓节中枢神经系统

13 正常成人的蛛网膜下隙,向下延伸到:

A 第1腰椎下缘

B 第2腰椎下缘

C 第3腰椎下缘

D 第4腰椎下缘

E 第2骶椎

14 肱骨外科颈骨折,最易损伤的神经是:

A 桡神经

B 正中神经

C 尺神经

D 腋神经

E 肌皮神经

15 关于踝关节正确的描述是:

A 由胫骨下端与距骨连接而成

B 由胫骨、腓骨下端与距骨连接而成

C 由胫骨下端与跟骨连接而成

D 囊内有韧带

E 属于鞍状关节

16 头面部浅感觉传导路第二级神经元的胞体在:

A 脊神经节

B 脊髓后角固有核

C 胸核

D 下橄榄核

E 三叉神经脊束核和脑桥核内

17 关于基底核的正确描述是:

A 又称新纹状体

B 包括尾状核、豆状核和杏仁体

C 是大脑髓质中的灰质块

D 包括纹状体,屏状核

E 参与组成边缘系统

18 男性输精管结扎常选部位是:

A 睾丸部

B 精索部

C 腹股沟部

D 盆部

E 输精管壶腹处

19 男性生殖腺是:

A 睾丸

B 附睾

C 前列腺

D 精囊腺

E 尿道球腺

20 位于脑桥内的核团是:

A 蜗神经核

B 舌下神经核

C 脚间核

D 迷走神经背核

E 疑核

21 使口张开的肌肉是:

A 咬肌

B 颞肌

C 翼内肌

D 颊肌

E 翼外肌

22 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位于:

A 间脑和骶2—4脊髓节

B 脑干和胸1—腰2脊髓节

C 脑干和骶2—4脊髓节

D 胸1—腰2脊髓节

E 脑干

23 松果体位于

A 背侧丘脑

B 下丘脑

C 上丘脑

D 后丘脑

E 底丘脑

24 中间外侧核

A 位于板层Ⅷ

B 存在于脊髓全长

C 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

D 是交感神经节后神经元胞体

E 发出纤维组成盆内脏神经

25 有关腓总神经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 在腘窝近侧端发自坐骨神经

B 分为腓浅和腓深神经

C 腓深神经管理足背大部分的皮肤

D 支配小腿前、外侧群肌

E 损伤后表现足不能背屈,并有内翻,呈跨阈步态

26 属于原小脑的是

A 栓状核

B 齿状核

C 球状核

D 顶核

E 杏仁核

27 肝门通过物不包括:

A 肝固有动脉分支

B 门静脉及其分支

C 左肝管

D 肝静脉

E 右肝管

28 参与跟腱形成的是:

A 比目鱼肌

B 胫骨前肌

C 胫骨后肌

D 长屈肌

E 趾长屈肌

29 关于输尿管的正确描述是:

A 分腹、盆二段

B 腹段沿腰大肌外侧

C 在男性有输精管越过其后方

D 在女性,子宫动脉从其前上方跨过

E 以上都不对

30 属于腹膜内位器官的是:

A 子宫

B 肾上腺

C 卵巢

D 肝

E 膀胱

31 泪囊窝位于:

A 眶上壁内侧

B 眶上壁前外侧

C 眶下壁的内侧

D 眶内侧壁前下份

E 眶外侧壁前下份

32 颈内动脉穿过:

A 颈动脉管外口

B 圆孔

C 棘孔

D 破裂孔

E 卵圆孔

33 外侧膝状体是:

A 本体感觉的皮质下中枢

B 痛、温觉的皮质下中枢

C 内脏运动神经的皮质下中枢

D 听觉的皮质下中枢

E 视觉的皮质下中枢

34 第Ⅰ躯体运动区位于:

A 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

B 额中回后部

C 额下回后部

D 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后部

E 中央前回和中央后回

35 通过棘孔的结构是:

A 上颌神经

B 下颌神经

C 脑膜中动脉

D 上颌动脉

E 副神经

36 肾上腺的结构,正确的描述是( )

A 位于腹膜后方,肾的外上方

B 肾上腺皮质在表层,分泌肾上腺素

C 与肾共同包在肾筋膜内

D 髓质在深层,分泌醛固酮

E 左侧似三角形,右侧呈半月形

37 心室舒张充盈期防止血液逆流的装置是

A 主动脉瓣和二尖瓣

B 肺动脉和三尖瓣

C 主动脉瓣和三尖瓣

D 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

E 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

38 通过圆孔的结构是:

A 眶上神经

B 眼神经

C 上颌神经

D 上颌动脉

E 脑膜中动脉

39 关于右主支气管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长约2~3厘米

B 走行方向较垂直

C 气管异物易经此入右肺

D 较为细长

E 约在第5胸椎体高度入右肺

40 从锥体与橄榄之间的沟出脑的神经是:

A 舌咽神经

B 迷走神经

C 副神经

D 舌下神经

E 展神经

41 关于贵要静脉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起自手背静脉网的尺侧

B 经前臂内侧上行

C 沿肱二头肌沟内侧上行

D 在肘窝内与肘正中静脉吻合

E 一般注入锁骨下静脉

42 不属于心脏传导系统的结构是

A 房室束

B 左束支

C 右束支

D 结间束

E 窦房结支

43 穿四边孔的神经是:

A 旋肩胛神经

B

桡神经

C

腋神经

D

肌皮神经

E 胸背神经

44 迷走神经不支配:

A 环甲肌

B 乙状结肠

C 咽中缩肌

D 胃

E 十二指肠

45 间脑中与躯干、四肢特异性躯体感觉传导相关是

A 背侧丘脑内侧核群

B 背侧丘脑前核群

C 背侧丘脑腹后内侧核

D 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

E 背侧丘脑腹外侧核

46 至躯干四肢血管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胞体位于:

A 胸、腰部的椎旁神经节

B 全部交感神经节

C 全部椎旁神经节

D 全部腰交感神经节

E 胸、腰部的椎旁神经节和椎前神经节

47 颏舌肌:

A 是成对的舌内肌

B 起于下颌骨的颏结节

C 止于舌的两侧

D 两侧收缩时可拉舌向前下

E 单侧收缩时,使舌尖伸向同侧

48 通过颈静脉孔的结构有:

A 颈内动脉

B 基底动脉

C 上颌神经

D 下颌神经

E 副神经

49 下列各结构何者不位于右肾前面:

A 右肾上腺

B 十二指肠

C 空肠

D 结肠

E 肝

50 腮腺管:

A 发自腺的前缘下份

B 在颧弓下2横指处越过咬肌表面

C 开口于与上颌第二前磨牙相对的颊粘膜处

D 开口于与上颌第二磨牙相对的颊粘膜处

E 穿咬肌开口于腮腺管乳头

触电急救方法有几种

在家里有几种情况需注意防触电:

1 家里明设的电线或用电器引出露在外面的电线,因各种原因外面的绝缘包皮损坏,暴露出里面的导电金属,人碰到易触电;

2 家里的用电器有不少是使用插座连线通电的,在拔插插头时不慎碰到插头上的铜片会触电;

3 有的人家里安装固定插座数量不够,购置的用电器很多,多采用外加活动插座的办法来解决,若不注意计算用电器的功率判断引出线是否有余量,导致区域性地方超负荷执行,严重的会引起火灾或烧毁电线及用电器;

4 有些属于电热性的用电器,例如电吹风、电熨斗、电烙铁、电热水壶、电饭煲、电炉、电热水器等若使用不当造成用电器过热甚至烧毁,当发现并企图抢救,慌乱之中采取不当措施者会引起触电;

5 有些用电器例如洗衣机等,使用时间长了,发生漏电故障,外壳带电,应立即请人修理,不要带故障执行,否则易触电;

以上列举仅其中部分情形,你可以根据这些思路举一反三。

希望能帮到你。

珍惜生命,触电急救,有几种方法

1急救原则 现场急救的原则是:迅速、就地、准确、坚持。

① 迅速 要动作迅速,切不可惊慌失措,要争分夺秒、千方百计地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并将触电者移到安全的地方。

② 就地 要争取时间,在现场 (安全地方) 就地抢救触电者。

③ 准确 抢救的方法和施行的动作姿势要正确。④ 坚持 急救必须坚持到底,直至医务人员判定触电者已经死亡,再无法抢救时,才能停止抢救。

2脱离电源

① 脱离低压电源的方法

a拉开触电地点附近的电源开关。但应注意,普通的电灯开关只能断开一根导线,有时由于安装不符合标准,可能只断开零线,而不能断开电源,人身触及的导线仍然带电,不能认为已切断电源。

b如果距开关较远,或者断开电源有困难,可用带有绝缘柄的电工钳、或有干燥木柄的斧头、铁锹等利器将电源线切断,此时应防止带电导线断落触及其他人体。

c当导线搭落在触电者身上或压在身下时,可用干燥的木棒、竹竿等挑开导线,或用干燥的绝缘绳索套拉导线或触电者,使其脱离电源。

d如触电者由于肌肉痉挛,手指紧握导线不放松或导线缠绕在身上时,可首先用干燥的木板塞进触电者身下,使其与地绝缘,然后再采取其他办法切断电源。

e触电者的衣服如果是干燥的,又没有紧缠在身上,不至于使救护人直接触及触电者的身体时,救护人才可以用一只手抓住触电者的衣服,将其拉脱电源。

f救护人可用几层干燥的衣服将手裹住,或者站在干燥的木板、木桌椅或绝缘橡胶垫等绝缘物上,用一只手拉触电者的衣服,使其脱离电源。千万不要赤手直接去拉触电人,以防造成群伤触电事故。

② 脱离高压电源的方法a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停电。

b戴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鞋,使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拉开高压跌开式熔断器或高压断路器。

c抛掷裸金属软导线,使线路短路,迫使继电保护装置动作,切断电源,但应保证抛掷的导线不触及触电者和其他人。

③ 注意事项

a应防止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可能出现的摔伤事故。当触电者站立时,要注意触电者倒下的方向,防止摔伤,当触电者位于高处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其脱离电源后坠落摔伤。

b未采取任何绝缘措施,救护人不得直接接触触电者的面板和潮溼衣服。

c救护人不得使用金属和其他潮溼的物品作为救护工具。

d在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的过程中,救护人最好用一只手操作,以防救护人触电。

e夜间发生触电事故时,应解决临时照明问题,以便在切断电源后进行救护,同时应防止出现其他事故。

3现场对症救治 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立即就近移至干燥通风的场所,再根据情况迅速进行现场救护,同时应通知医务人员到现场,并做好送往医院的准备工作。现场救护可按以下办法进行。

① 触电者所受伤害不太严重 如触电者神智清醒,只是有些心慌、四肢发麻、全身无力,一度昏迷,但未失去知觉此时应使触电者静卧休息,不要走动,同时应严密观察。如在观察过程中,发现呼吸或心跳很不规律甚至接近停止时,应赶快进行抢救,请医生前来或送医院诊治。

② 触电者的伤害情况较严重 触电者无知觉、无呼吸,但心脏有跳动,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如有呼吸,但心脏跳动停止,则应立即采用胸外心脏挤压法进行救治。

③ 触电者伤害很严重 触电者心脏和呼吸都已停止、瞳孔放大、失去知觉,这时须同时采取人工呼吸和人工胸外心脏挤压两种方法进行救治。做人工呼吸要有耐心,尽可能坚持抢救 4h以上,直到把人救活,或者一直抢救到确诊死亡时为止;如需送医院抢救,在途中也不能中断急救措施。触电急救用药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 任何药物都不能代替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抢救。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是基本的急救方法,是第一位的急救方法。

② 应慎重使用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有使停止跳动的心脏恢复跳动的作用,即使出现心室颤动,也可以使细的颤动转变为粗的颤动而有利于除颤;另一方面,肾上腺素可能使衰弱的、跳动不正常的心脏变为心室颤动,并由此导致心脏停止跳动而死亡,因此对于用心电图仪观察尚有心脏跳动的触电者不得使用肾上腺素。只有在触电者已经经过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的急救,用心电图仪鉴定心脏确已停止跳动,又备有心脏除颤装置的条件下,才可考虑注射肾上腺素。

4口对口 (鼻) 人工呼吸法 该方法也叫口吹法,其操作步骤如下。

① 头部后仰 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很快清理掉他嘴里的东西,使头尽量后仰,让鼻孔朝天,如图1所示。这样,舌头根部就不会阻塞气道;同时,解开他的领口和衣服。注意,头下不要垫枕头,否则会影响

② 捏鼻掰嘴 救护人在触电人的头部左边或右边,用一只手捏紧他的鼻孔,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掰开嘴巴。如图2所示;如果掰不开嘴巴,可用口对鼻的人工呼吸法,捏紧嘴巴,紧贴鼻孔吹气。

③ 贴紧吹气 深吸气后,紧贴掰开的嘴巴吹气,如图3所示,也可隔一层布吹;吹气时要使他的胸部膨胀,每 5s吹一次,吹 2s放松 3s;小孩肺小,只能小口吹气。

④ 放松换气 救护人换气时,放松触电人的嘴和鼻,让他自动呼气,如图 4所示。

5胸外心脏挤压法

① 正确压点 硬将触电人衣服解开,仰卧在地上或硬板上,不可躺在软的地方,找到正确的挤压点,如图5所示。

② 叠手姿势 救护人跨腰跪在触电人的腰部,如图 6所示 (儿童用一只手),手掌根部放在心口窝稍高一点的地方,掌根放在胸骨下 1/3的部位。

③ 向下挤压 掌根用力向下面,即向脊背的方向挤压,压出心脏里面的血液,如图7所示。成人压陷到 3 ~ 125px,每秒钟挤压一次,太快了效果不好;对儿童用力要轻一些,对成人太轻则不好。

④ 迅速放松 挤压后掌根很快全部放松,如图8所示,让触电人胸廓自动复原,血又充满心脏,每次放松时掌根不必完全离开胸膛。

施行上述两种急救方法时,如双人抢救,每做胸外心脏挤压 5次后由另一个吹气 1 次 (5∶ 1),反复进行;如只有一人,又需同时采用两种方法,可以轮番进行,做胸外心脏挤压15次以后,吹气 2次 (15∶ 2)。

为便于记忆,上述两种方法的操作要领总结成口诀如下。

① 口对口人工呼吸法

清口捏鼻手抬颌,

深吸缓吹口对紧;

张口困难吹鼻孔,

五秒一次不放松。

② 胸外心脏挤压法

掌根下压不冲击,

突然放松手不离;

手腕略弯压一寸,

一秒一次较适宜。

施行上述两种急救方法时,还应仔细观察触电者发生的一些变化,如:

a触电者的面板由紫变红、瞳孔由小变大,说明急救方法已见效;

b当触电者嘴唇稍有开口,眼皮活动或咽喉处有咽东西的动作,应观察其呼吸和心脏跳动是否恢复;

c触电者的呼吸和心脏跳动完全恢复正常时,方可中止救护;

d触电者出现明显死亡综合症状,如:瞳孔放大,对光照无反映,背部四肢等部位出现红色尸斑,面板青灰,身体僵冷等,且经医生诊断死亡时,方可中止救护。

6外伤的处理 对于触电者电伤和摔跌造成的区域性外伤,在现场救护中也应作适当处理,可防止细菌侵入感染及摔跌骨折刺破面板、周围组织、神经和血管,避免引起损伤扩大,同时可减轻触电者的痛苦和便于转送医院。

伤口出血,以动、静脉出血的危险性为最大。动脉出血,血色鲜红且状如泉涌;静脉出血,血色暗红且持续溢位。人体总血量大致有 4000 ~ 5000ml左右,如果出血量超过 1000ml,可能引起心脏跳动停止而死亡,因此,如触电者有出血状况要立即设法止血。常用的外伤处理方法有:

a一般性的外伤表面,可用无菌生理食盐水或清洁的温开水冲洗后,再用适量的消毒纱布、防腐绷带或干净的布类包扎,经现场救护后送医院处理;

b压迫止血是动、静脉出血最迅速的止血法,即用手指、手掌或止血橡皮带在出血处供血端将血管压瘪在骨骼上而止血,同时,速送医院处理;

c如果伤口出血不严重,可用消毒纱布或干净的布类叠几层盖在伤口处压紧止血;

d对触电摔伤四肢骨折的触电者应首先止血、包扎,然后用木板、竹竿、木棍等物品临时将骨折肢体固定并速送医院处理。

人促电后,有几种急救方法?

如何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及人工急救的方法

一、低压触电如何脱离电源

①如果触电地点附近有电源开关或电源插座,可立即拉开电源开关或拔出插座断开电源。

②可用有绝缘柄的电工钳或有干燥木柄的斧头切断电线,断开电源。

③当电线搭落在触电者身上或被压在身下时,可用干燥的竹杆、木棒等绝缘挑开电线。

④如果触电者的衣服是干燥的,又没有紧缠在身上,可用一只手抓住他的衣服将其拉离电源。

⑤可有木板等绝缘物插入触电者身下以隔断电流后,再去关掉电源开关。

⑥可用干燥的衣服、绳索等套住触电者,将其拉离电源。

二、高压触电如何脱离电源

①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停电。

②带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鞋,用相应等级的绝缘工具拉开开关。

③先将 金属线的一端可靠接地,然后将另一端抛掷向线路,使其短路接地迫使保护装置动作,断开电源。

三、脱离电源的方法选择原则:安全、快捷。

四、脱离电源应注意事项:

①救护人不可直接用手或其他金属及潮溼的物件作为救护工具,而必须使用适当的绝缘工具。

②一般情况下,救护人应用单手操作。

③要防止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可能的摔伤等。

④夜间发生事故,应迅速解决临时照明问题。

五、拉触电者衣服使其脱离电源时应注意事项:

①所拉衣服的部位必须是干燥的。

②所拉衣服的部位必须是宽松的,绝对不能拉紧身的地方。

③操作过程中不能接触到触电者的面板。

④应单手操作。

⑤要防止触电者摔伤、碰伤等二次受伤事故的出现。

人工急救的方法

一、人工急救的八字方针:迅速、就地、准确、坚持。

二、人工急救的要点:动作迅速、救护得法。

三、对急救场地的要求:平坦、坚实、干燥、阴凉、通风。

四、二种急救方法的使用条件:

①人工呼吸法适用于伤者呼吸停止的情况。

②胸外心脏挤压法适用于伤者心脏停止跳动的情况。

五、伤者呼吸的检查方法:

①用手指放近伤者鼻孔处,检查其是否有气拨出。

②用轻微物体(如头发等)放近伤者鼻孔处,检查是否有气流流动。

③用玻璃放近伤者鼻孔处,检查玻璃上是否有水气凝聚。

六、伤者心脏跳动的检查方法:

①用手摸伤者心脏位置,检查其心脏是否跳动。

②用耳听伤者心脏位置,检查其心脏是否有跳动声。

③用手摸伤者动脉位置,检查其动脉是否跳动。

七、根据伤者受伤程度,如何进行抢救:

①触电者伤势不重(神志清醒、四肢无力或曾一度昏迷,但已清醒过来)时,应让其自然恢复,并严密观察,同时通知医生前来或送往医院诊治。

②触电者伤势较重(已失去知觉,但心脏跳动和呼吸带存在)时,应使注意保持伤者体温)。要严密观察,并做好进一步抢救的准备工作,通知医生前来或送往医院诊治。

③触电者伤势严重(呼吸停止或心脏跳动停止或二者都停止)时,应就地立即施行人工急救,并速请医生前来抢救,临时做好送医院抢救的准备工作。

应当注意,急救尽快进行,不能等医生的到来,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也不能中止急救。

八、人工呼吸法操作要领:

①迅速取出触电者口腔内的杂物(食物、假牙、血块、粘液)解开触电者的领带、领扣、裤带等,以使触电者呼吸道畅通。

②使触电者仰卧,头部充分后仰至鼻孔朝上,以利呼吸。

③使触电者鼻孔(或口)紧团,救护人深吸一口气后用嘴紧贴触电者口(或鼻)向内吹气约为2秒钟。

④吹气完毕立即离开触电者的口(或鼻),并松开触电者的鼻孔(或嘴)让其自行呼气约3秒钟。

⑤人工呼吸法每分钟成年人吹气12次,小孩18~24次。

注意:a 小孩只可小口吹气,以免肺泡破裂。

如果吹气时发现触电者胃部充气膨胀,可一面用于手轻轻加压于其上腹部,一面继续吹气和换气。

如果无法使触电者把口张开,可改用口对鼻人工呼吸法。

九、胸外心脏挤压法操作要领:

①使触电者仰卧在比较坚实的地方。

②救护人跪在触电者身体一侧或者骑跪在其腰部两侧,两手相叠,手垂直, 手掌根部放在心窝上方胸骨下三分之一至二分一处。

③掌根用力垂直向下挤压,成年人应压陷3~4厘米,每分钟挤压60~80次。小孩可用一只手挤压,用力要轻一些,每分钟挤压100次左右。④挤压后掌根迅速全部放松,让触电者胸部自动复原。

十、触电者呼吸和心脏跳动都停止时,现场仅救护者一人时的抢救方法:

用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方法两种方法交替进行,吹气2~3次,再挤压10~15次。

十一、触电者呼吸和心脏跳动停止时,现场有二名救护者的抢救方法:

二人分别用人工呼吸法和胸外心脏挤压法配合进行,吹气1次,再挤压5次。

十二、其他:

①人工急救贵在坚持,切不可轻率中止。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也不能中止抢救。

②在急救过程中,要注意观察伤者是否已恢复心跳或呼吸,若已恢复时,即可停止相应的急救操作。但若是操作停止伤者已恢复的心跳或呼吸也停止时,则应立即再进行人工急救操作。

③急救过程中,如果触电者身上出现心尸斑或身体僵冷,经医生作出无法救活的诊断后方可停止抢救。

④任何药物都不能代替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法这两种基本的急救方法。

⑤要慎重使用肾腺素,一般严禁使用。

⑥对于与触电者时发生的外伤,应分别情况酌处理。对于不危及生命的轻度外伤,可放在人工急救之后处理;对于严重的外伤,应与人工急救者时处理;如伤口出血,应予止血,为防止伤口感染,最好予以包扎。

触电急救方法有哪些?列出要点即可。, 电工题,简单回答。触电急救方法要点

1、立即切断电源,或用不导电物体如干燥的木棍、竹棒或干布等物使伤员尽快脱离电源。急救者切勿直接接触触电伤员,防止自身触电而影响抢救工作的进行。

2、当伤员脱离电源后,应立即检查伤员全身情况,特别是呼吸和心跳,发现呼吸、心跳停止时,应立即就地抢救。

(1)轻症:即神志清醒,呼吸心跳均自主者,伤员就地平卧,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防止继发休克或心衰。

(2)呼吸停止,心搏存在者,就地平卧解松衣扣,通畅气道,立即口对口人工呼吸,有条件的可气管插管,加压氧气人工呼吸。亦可针刺人中、十宣、涌泉等穴,或给予呼吸兴奋剂(如山梗菜碱、咖啡因、可拉明)。

(3)心搏停止,呼吸存在者,应立即作胸外心脏按压。

(4)呼吸心跳均停止者,则应在人工呼吸的同时施行胸外心脏按压,以建立呼吸和回圈,恢复全身器官的氧供应。现场抢救最好能两人分别施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以1:5的比例进行,即人工呼吸1次,心脏按压5次。如现场抢救仅有1人,用15:2的比例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即先作胸外心脏按压15次,再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如此交替进行,抢救一定要坚持到底。

(5)处理电击伤时,应注意有无其他损伤。如触电后弹离电源或自高空跌下,常并发颅脑外伤、血气胸、内脏破裂、四肢和骨盆骨折等。如有外伤、灼伤均需同时处理。

(6)现场抢救中,不要随意移动伤员,若确需移动时,抢救中断时间不应超过30秒。移动伤员或将其送医院,除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并在背部垫以平硬阔木板外,应继续抢救,心跳呼吸停止者要继续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在医院医务人员未接替前救治不能中止。

常用的人工急救方法有几种

胸外心脏

当病人发生心脏骤停时,靠外力挤压心脏,暂时维持心脏派送血液功能的方法,叫做胸外心脏 急救法。发现病人心脏停跳时,应立即在患者胸前区胸骨体上急速叩击2~3次。如果没有效果,应该立即施行胸外心脏 。具体做法是:

1. 让患者仰卧,背部垫上一块硬木板,或者把患者连同褥子移到地上。

2. 救护者跪在患者身边,一只手放在患者胸膛骨体的中、下1/3交界处,另一只手放在前一只手手背上,两肘伸直,快速向下压迫胸骨,使其下陷3厘米,然后放松使胸骨复位,这样反复进行,每分钟75次左右,按压时不要用力过大或按错部位。

3. 需要同时配合人工呼吸。

人 工 呼 吸

人工呼吸是对呼吸停止的患者进行紧急呼吸复苏的方法,是现场急救的重要手段。人工呼吸有多种方法,效果最好的是嘴对嘴人工呼吸与口对鼻人工呼吸。

一、嘴对嘴人工呼吸法

具体做法如下:

1. 解开伤者衣服,使其胸部能够自由扩张,不影响呼吸。

2. 清除伤者口腔内防碍呼吸的食物以及杂物,舌根下陷时,用纱布裹住手指把舌头拉出。

3. 使伤者平躺,开启气道。

4. 救护者位于伤者头部一侧,一手捏住伤者鼻孔,然后深吸一口气,紧贴幷包住伤者口唇用力吹气,发现病人胸部扩张后立即停止吹气。

5. 救护的人换气时,要迅速离开伤者口唇,松开伤者鼻孔,让其自动呼吸,并观察其胸部是否下陷。救护人吸入新鲜空气,以便作下一次人工呼吸。

6. 吹气的力量和次数要适中,最好保持5秒钟左右一次。同时密切注意伤者胸部,如果胸部有活动,应立即停止吹气。

7. 对婴儿进行人工呼吸,可以不捏住鼻子,采用口对口鼻的方法,吹气力量不要过大。

二、口对鼻人工呼吸法

这种方法与嘴对嘴人工呼吸法主要有以下3点区别:

1. 救护者要把伤者下颌托起,开通鼻腔及咽喉部,捏紧伤者嘴唇以防止漏气。

2. 救护者深吸一口气后,对伤者鼻腔吹气,吹气力量要大,时间要长。

3. 救护者吹气后,用脸颊感觉伤者是否自主呼气。

其他步骤与嘴对嘴人工呼吸法基本相同。

皮 肤 消 毒

对面板区域性消毒处理应该按照吸、消、洗的顺序和三角纱布吸附法,先外后里地进行。具体而言,分为以下步骤:

1. 用镊子取出纱布,用三角形纱布的尖头接触面板上染毒处,不要来回擦抹。

2. 用镊子取出棉球,把棉球浸入消毒液,用镊子取出,对染毒部位由外向里擦抹3~4遍。

3. 消毒后再用镊子另取一块棉球对染毒部位进行清洗。

4. 消毒必须完全彻底,并用三角形纱布吸附法进行。

止 血 方 法

外伤后出血分为外出血和内出血。内出血情况较严重,现场无法处理,必需迅速送到医院处理。外出血时如何止血呢?

如果伤口较小,有条件时先用生理盐水冲洗,再用消毒纱布覆盖伤口,用绷带或三角巾包扎。无条件时可用净水器过滤的自来水或消毒后的井水、冷开水清洗伤口,再用干净毛巾或其他软质布料覆盖包扎。

伤口污染后,只要在6小时内进行充分清毒,一般不会化脓。无论是什么原因导致出血,都有发生破伤风的可能,必须立即采取预防措施。处理出血的常用措施有以下几种:

一、一般止血法

1. 按压止血。用清洁的布块或毛巾等垫在伤口上,直接按压10~20分钟。

2. 血止住后,用绷带轻轻包住,不要包得太紧。

3. 不要用脱脂棉花或草纸垫在伤口处,也不能在伤口上涂药物。

4. 如果伤口被脏东西污染,首先使用消毒凉水或冷开水冲洗,不要使用肥皂。

5. 出血伤口周围的血块、血浆不要擦掉,伤口内的玻璃片等异物不要拔出,应该立即到医院处理。

二、不同部位的指压止血法

1. 头顶出血。用食指或拇指压迫伤口同侧耳前浅动脉搏动点。

2. 面部出血。一侧脸部出血,用食指或其他四指在脖子总动脉搏动处,压向颈椎方向,不要两侧同时按压。

3. 肩腋部出血。用食指压迫同侧锁骨中点后方的锁骨下动脉搏动处,把其压向深处的第一肋骨。

4. 前臂出血。用一根手指压迫上臂内侧肱二头肌沟处的搏动点。

5. 手部出血。两手拇指同时压迫腕部内外侧的搏动点。

6. 大腿以下出血。自救时双手拇指重叠,用力压迫大腿上端、腹股沟中点稍下方的搏动处。

7. 足部出血。用两手食指和拇指同时压迫足背中部近踝关节处和足跟内侧与脚踝之间的胫后动脉。

三、填塞止血法

对于软组织内的血管损伤出血,用无菌绷带或纱布填入伤口内压紧,外面加上大块无菌敷料加压包扎。

四、如果伤口较大、出血较多,需要加压包扎止血

先用纱布等做成垫子,放在伤口的无菌敷料上,再用绷带或三角巾加压包扎。包扎的压力应该适度,以达到止血而又不影响肢体远端血液流动为度。对于软组织内的血管损伤出血,用无菌绷带或纱布填入伤口内压紧,外面加上大块无菌敷料加压包扎。

五、较大的肢体动脉出血,应该使用止血带

用橡皮带、宽布条、三角巾、毛巾等均可。

包 扎 方 法

包扎是战场救护及家庭医疗救护中的基本技术之一,它直接影响伤病员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常用的包扎材料有三角巾和绷带,也可以用其他材料代替。以下是包扎方法,应根据受伤部位不同而采用不同方法。

1. 头部包扎。把三角巾摺叠成两层约二指宽,放在前额齐眉以上,顶角拉向后颅部,三角巾两底角经过两耳上方,拉向枕后,先做一个半结,压紧顶角,将顶角塞进结里,然后再将左右底角在前额打结。

2. 面部包扎。在三角巾顶处打结,套在下颌部,底边拉向枕部,上提两底角,拉紧并交叉压住底边,再绕到前额打结,包完后在眼、口、鼻处剪开小孔。

3. 胸背部包扎。取燕尾巾两条,底角打结相连,将连线处置于一侧腋下肋部,另外两个燕尾底边角围绕胸背部在对侧打结,然后把胸背燕尾的左右两角分别拉向两肩部打结。

4. 膝关节包扎。三角巾顶角向上盖在膝关节上,底边反折向后拉,左右交叉后再向前拉到关节上方,压住顶角结。

5. 手、足包扎。手心脚心向下放在三角巾上,手指脚趾指向三角巾顶角,两底角拉向手背足背,左右交叉压住顶角,绕手腕和踝部打结。

这取决于这些危及生命的具体原因究竟是什么,相对比较常见的包括气道梗阻(海姆立克急救法)、大量出血(止血,包括压迫止血法、止血点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等等)和心跳呼吸停止(心肺复苏术,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的完整操作),以上都是一些对危及生命情况的处置方式,另外对于常见的骨折外伤等,还需要了解夹板固定和正确的伤员搬运手法以避免出现二次创伤的情况。

安全用电常识及触电急救方法

讲安全用电常识

一触电对人体的危害

1.触电事故

(1)触电:外部电流流经人体,造成人体器官组织损伤乃至死亡,称为触电。

2.触电的危害

(2)触电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与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通电时间,电流途径及电流性质等有关。

(3)对于一般人,当通过的工频交流电电流超过50 mA时,就会有致命危险。

(4)人体电阻包括体内电阻和面板电阻。体内电阻基本不受外界影响,其值约为500 。面板电阻与面板的干燥程度有关,电阻约在1 --100 k 。

3.安全电压

(1)安全电压:加在人体上一定时间内不致造成伤害的电压叫安全电压。

(2)我国对安全电压的规定:50-500HZ的交流电压36V,24V,12V, 6V 直流电压48V ,24V ,12V, 6V ,高温,潮溼场所使用12V安全电压。

4.触电形式

(1)单相触电

(2)两相触电

(3)跨步电压触电

5.防止触电的措施

(1) 保护接地

(2) 保护接零

(3) 使用漏电保护器

(4) 采用三相五线制

通过学习

讲安全用电常识一触电对人体的危害1.触电事故(1)触电:外部电流流经人体,造成人体器官组织损伤乃至死亡,称为触电。2.触电的危害(2)触电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与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通电时间,电流途径及电流性质等有关。(3)对于一般人,当通过的工频交流电电流超过50 mA时,就会有致命危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76797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8
下一篇2023-12-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