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疮最佳治疗方法?

痤疮最佳治疗方法?,第1张

痤疮最佳治疗方法痤疮的中医药治疗

《诗经》有云:“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相信很多爱美人士从青春期就在追求“肤如凝脂”的皮肤,殊不知熬过了青春,青春痘却如“春风吹又生”的野草般反反复复,那么痤疮最佳治疗方法是什么呢?

青春痘,即痤疮,是一种常见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颜面、前胸、后背等皮脂溢出部位,皮疹初起多为粉刺、丘疹和脓疱,严重时伴有结节、囊肿、疤痕及色素沉着,易反复发作。该病为损容性皮肤病,好发于青春期男女,而青中年女性座疮患病率有增长的趋势,使患病者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影响。中医学称本病为“皶”、“粉刺”、“肺风粉刺”等,中医常采用的痤疮最佳治疗方法主要分为内治和外治。

痤疮的发病机制复杂,目前西医学认为痤疮的发生、发展主要与雄激素及皮脂增加、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微生物感染(主要是痤疮丙酸杆菌)、免疫学因素、饮食、遗传等因素有关。

中医认为本病的产生主要与以下三个方面有关:

①汗出复感外邪

②肺气内郁,肺经蕴热

③脾胃湿热,痰瘀凝结。

近代许多医家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肾阴不足、冲任失调、肝经郁火等新观点,并总结出了一些痤疮最佳治疗方法。

目前国际上有多种分级方法,主要依据皮损性质将痤疮分为 3 度、4 级,即:

轻度(Ⅰ级):以粉刺为主;中度(Ⅱ级):有粉刺和炎性丘疹;中度(Ⅲ 级):出现脓疱;重度(Ⅳ级):有结节、囊肿。

中医一般采用内治法和外治法治疗痤疮:

1痤疮最佳治疗方法—内治法:中医辨证治疗是中医的特色与精髓。

(1)肺经风热证:炎型丘疹及粉刺是该型的主要皮损表现,大便干、舌质红、薄黄苔、脉浮数。方选枇杷清肺饮加减。

(2)湿热蕴结证:炎性丘疹为主要皮损,但该型的炎性丘疹比肺经风热证要重,大多患者还伴有脓疮,大便秘结、小便黄、口臭、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方选茵陈蒿汤加减。

(3)痰湿凝结证:以结节囊肿为主要的皮损形态,或有纳呆、便秘,舌淡胖、苔白腻,脉滑。方选海藻玉壶汤加减。

(4)冲任不调证:月经前加重,丘疹多发于口周或下颌或伴有月经不调,小腹胀痛,脉弦。方选丹栀逍遥散加减。

2痤疮最佳治疗方法—外治法:中医外治法治疗痤疮历史悠久,手段丰富多彩,疗效显著,副作用少,可根据痤疮的不同类型、不同阶段以及患者接受的程度进行选择,有面膜、熏洗、软膏等。

(1)中药面膜:是将中药粉剂用水调成糊状敷于痤疮的丘疹、结节、囊肿处,从而起到软坚散结、祛瘀解毒作用。常用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

(2)熏洗剂:中药熏洗是指将药物煮水后熏洗患部,通过药物的药力和热力的综合直接于作用皮肤,从而达到治疗作用的一种方法。

(3)中成药制剂:方便易操作,省去传统中药熬制时间,称得上最便捷的痤疮最佳治疗方法了。常用制剂有复方黄柏液涂剂,可涂擦或湿敷患处,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收敛的作用。

 3针灸治疗:是中医学的特色疗法,在治疗痤疮方面效果显著,也是痤疮最佳治疗方法之一。

(1)耳穴疗法:“耳者,宗脉之所聚也。” 耳与经络、脏腑密切相关,通过刺激耳穴可疏通经络,调理脏腑,平衡阴阳,整体调治以治疗痤疮。 常用方法有:耳穴针刺、压籽,耳背和耳尖放血等。

(2)火针疗法:是用特制的针体经加热后,采用一定手法,刺入身体的腧穴或部位,通过针的局部刺激与灸的温热刺激以促进气血运行,驱邪外出。应用于丘疹、结节、囊肿等痤疮皮疹,起到泄热解毒的作用。

(3)刺络放血疗法: 此法运用三棱针刺破人体的一定穴位或浅表的小静脉放出少量的血液或淋巴液,以达泻脏腑之热,活血化瘀解毒之效。一般选取肺俞、胃俞等背俞穴。

(4)拔罐疗法:针对皮疹以囊肿、结节为主的痤疮患者,施以毫火针针刺治疗,然后在针孔处拔上火罐,通过刺络和负压产生的机械刺激,加速毒素、废物的清除与排泄,具有泻热解毒、通瘀化滞、调和气血等作用。

痤疮虽然反复,相信通过痤疮最佳治疗方法治疗,定会还您肤如凝脂的肌肤,让您只有青春没有痘!

5 合谷 定位

合谷穴位于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取穴时,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

功能主治

合谷穴有镇静止痛,通经活络,清热解表的作用,可用于头痛,目赤肿痛,鼻出血,牙痛,牙关紧闭,口眼歪斜,耳聋,痄腮,咽喉肿痛,热病无汗,多汗,腹痛,便秘,经闭,滞产等,对于脸上长痘痘的热证有一定的效果。

6 曲池 定位

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以及完全屈肘时,当肘横纹外侧端处就是曲池穴。

功能主治

曲池穴主治手臂痹痛、上肢不遂等上肢病症,热病,高血压,癫狂,腹痛、吐泻等肠胃病症,咽喉肿痛、齿痛等五官疼痛,瘾疹、湿疹、瘰疬等皮、外科病症,所以对于脸上长痘痘热证的情况是很适合的。

7 内庭 定位

内庭穴的的定位在足背第2、3趾间缝纹端。

功能主治

内庭穴主治齿痛、咽喉肿痛、鼻衄等五官热性病证,热病,吐酸、腹泻、痢疾、便秘等肠胃病证,足背肿痛,跖趾关节痛,也是很适合脸上长痘痘的艾灸治疗选穴的。

8 血海 定位

血海穴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取穴时患者屈膝,医者以左手掌心按于患者右膝髌骨上缘,二至五指向上伸直,拇指约呈45度斜置,拇指尖下是穴。

功能主治

血海主治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崩漏,功能性子宫出血、带下,产后恶露不尽,贫血;睾丸炎,小便淋涩;气逆,腹胀;风疹,瘾疹,湿疹、皮肤瘙痒、神经性皮炎,丹毒;股内侧痛,膝关节疼痛等,脸上长痘痘取血海艾灸也有一定的作用。

在痤疮还没有生发前的三四月份多做做背部刮痧,可以起到非常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通过背部刮痧可以说是把本来生发在脸上的毒素“转移”到背部,从背部发散排泄。

脸部有痘痘,中医认为是痤疮。一般选择背部刮痧的方法。当然如果背部也有痘痘的话,建议刮痧的力度要小或者要避开有痘痘的部位,防止局部感染。具体方法如下:

在背部涂抹刮痧油后,由颈部沿脊柱两侧从上向下刮,用力适中,以被刮者能接受为宜,一般隔3-4天刮一次,每次刮10分钟左右,如能刮出红痧最好。痤疮比较严重的话,刮痧后也可在刮痧的部位拔罐,效果更好。刮痧后两小时内不要洗澡,以免受凉,刮痧后最好喝些温水,促进体内血液循环。另外,刮痧期间,避免过多食用含油脂丰富的食物。

这东西根本不是治痘的玩意儿。

长痘是的主要原因是雄性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所以无论是发生的比率还是长痘的多少,男性比女性多。女性也分泌雄性激素的,不过量比男性要少。下面的方法,可以大幅度的减轻脸上及背腹部的痘痘,同时具有一定的美容效果。再有就是,不论用什么方法都不会使你的痘痘完全消除,即使有一段时间没有了,过一段时间还有可能再出来。我说的方法也不是说你治一次就会完全好,只要过了青春期自然就会好很多的。有的网友说我这是复制来的,是的,我是复制的,但这是我自己的原创,我给朋友们回答相同的问题不可能每次都用手打,太慢了,好多朋友等着解决呢,本着一颗为朋友做点好事的态度来回答问题,我不想说别的,反正挺好的方法,用不用在你吧。还有就是有的朋友做了一两次就坚持不下来了,所以体现不出什么结果,其实,你只要坚持三天,你就会感觉出效果来。还有朋友问,我需要在脸上涂什么护肤的或是治疗的才能治好。在这里我告诉大家,最好是什么也不要用,除非你的皮肤太干燥。坚持就是胜利!!

方法:

一、不要过多用香皂洗脸,每天最多用一次,也就是说最好用清水。

二、按摩 方法如下:

1、用指甲掐“承浆穴”30下。承浆穴在下巴正中部位,有痛点。

2、掐“地仓穴”30下。地仓穴在两嘴角外侧,即嘴角外略鼓的地方。

3、进行前两步之后,先逆时针揉承浆穴30圈,再顺时针揉30圈。

4、做完上面的再用双手手掌搓几下脸,有热感后即可。

5、每天做二到三次就可以了。

三、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不要经常熬夜。

四、经常吃些水果,以苹果为最佳。不要吃油腻和辛辣的食物。

五、不要用不干净的手去摸,觉得干净的手也最好不要去摸,毕竟有细菌的,容易感染。

本方法经本人多次验证,绝对有效,可以使你的痘在两天之内就不会痛,三天基本上没什么感觉了。本方法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使生痘后的皮肤最大限度的不留疤痕。

如果你觉得好用,请回来采纳一下,如果感觉不好用,就不用理我了,谢谢。希望解除你的烦恼。祝你青春美丽、健康帅气!

以下是5个去痘印的方法,来自专业美容医师李冬平

1、珍珠粉+鸡蛋清去痘印法 

珍珠汾和鸡蛋清都是具有镇静和美白肌肤的功效,将两者混合在一起当面膜使用,不但肌肤会越来越柔滑,痘痘的痕迹也能慢慢变淡

使用方法:

1)取一个生鸡蛋的蛋白,并和10克左右量的药用珍珠粉相混合。

2)按照涂水洗面膜的方法,避开眼部和唇部,均匀涂在脸上。

3)尽量涂厚一点,不然会很快干掉,15到20分钟后洗掉。

一个星期做两次就好。

2、珍珠粉+酸奶去痘印法

这个方法要长期坚持,并且珍珠粉不要放得太多,不然会容易堵塞毛孔。酸奶尽量低脂或者脱脂,避免养分过多产生脂肪粒。

3、姜片去痘痕

姜片去痘痕的方法:准备好新鲜的姜片,将姜片切成片状,然后用姜片轻轻地擦拭有痘印的地方。每天用姜片擦拭面部1至2次,坚持下去面部的疤痕就会慢慢消失。因为姜片能够抑制肉芽组织生长的作用,可以弱化疤痕的形成和生长,从而达到美白祛痘痕的作用。

柳叶醋汁去痘印

4、柳叶汁去痘印的方法:把10g柳叶洗净切碎,然后洒上适量的醋,再倒入瓶子中,摇匀之后就放入冰箱里保存起来。要用的使用就取出来,每天涂抹一次,就是直接把醋汁涂抹在有痘印的地方,可以有效去除痘印。

5、大葱、蛋清和薏仁粉去疤痕

方法是:准备好这三样东西,将葱白切成碎末,再把这个放入鸡蛋清里,两者混合调匀;然后再将适量薏仁粉添加到混合物中去,再均匀搅拌成糊状。然后涂抹在脸上。每天做一次,大概敷个20分钟就用清水洗净。这个方法在晚上用最好。(以上5个方法来自专业美容医师李冬平)

长痘对应的内脏位置:额头痘--肝脏 心脏;鼻翼痘 鼻头痘--生殖系统 胃;唇周痘--肠;印堂痘--心脏;发迹痘--毛孔;左脸颊痘--肝脏 血液循环;右脸颊痘--肺;腮边颊痘--淋巴循环;下巴长痘--内分泌失调;胸口 人中部位--泌尿与生殖系统;太阳穴--胆囊。

根据临床经验灸大椎穴效果不错。但是没有刺血拔罐来得快!

大椎穴主治

发热恶寒、头项强痛、肩背痛、风疹、咳嗽喘急、小儿惊风

(1)神志病证:癫狂痫,脏躁,小儿惊风,失眠。

(2)皮肤病:荨麻疹,痤疮,风疹。

(3)颈项部疾病:落枕,颈椎病,肩背痛。

(4)外感表证:感冒,发热,咳嗽,气喘。

(5)其他:如疟疾,盗汗,骨蒸潮热,五劳七伤,胸痛,眩晕等。

大椎穴的准确位置

在脊柱区,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

向上斜刺05〜1寸,常点刺出血。也常用灸法。

大椎穴取穴

低头,后颈部隆起最高点,下缘凹陷处。

大椎穴日常运用

①按摩:用大拇指按揉。②拔罐:用火罐留罐。③刮痧:从中间向外侧刮拭。④刺血:用三棱针点刺放血1~2毫升。

用大拇指按揉大椎约200次,或按揉3〜5分钟,每天坚持,能治疗颈项痛。

肺部的健康与否跟身体长痘有着很大的关系,不管是自己的脸颊长痘,还是背部出现痘痘的话,都是说明你的肺部需要“消毒”了。

要是一个人经常出现肺热或者出现经络不通的情况的话,那么背部就很容易长痘。因此面对这些情况,女人最好是可以好好调理好自己的肺部,经常吃一些梨子或者清肺的饮食,多多艾灸肺俞。

其实背上长痘痘的原因多,不仅与肺有密切关系,还和你的生活习惯相关。一起来看看背上长痘痘的原因,学会十招还你光滑美背!

背上长痘痘的原因

1、背上长痘与肺有密切关系

背部是肺的反射区,也就是说背上长痘与肺是有密切关系的,比如说肺热或是经络不通畅时,就容易引起背部长痘痘的问题。因此平时应该调理肺部,建议多吃些梨或是百合。

2、皮脂分泌旺盛

除了脸之外,背部是皮脂分泌最旺盛的部位,随着年龄的增长,新陈代谢能力会慢慢降低,所以老废角质容易堆积,加上夏天皮肤常常会出油,洗澡时如果没有清洗干净,细菌和皮脂就会堵塞毛孔,造成痘痘滋生的现象。

3、生活作息、饮食习惯不正常

常常熬夜、生活不规律或是睡眠不足,还有喜欢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等等,都会影响皮肤自我修复能力,让痘痘的情况更加恶化。

4、床单不干净

我们的肌肤每天都会接触到许多的灰尘,床单若是放久了就累积灰尘,而我们在床上休息时就会将这些灰尘带到皮肤上,引起细菌的感染而生成痘痘。因此床上用品需要经常换洗,1个月换洗一次为宜。

5、汗水导致细菌生长

背部的出汗量比别的身体部位还要来的多,且在衣服的覆盖下,汗水不容易蒸发掉,相对背部的湿度会提高,这就是细菌最喜欢的环境,你就逃不掉痘痘入侵背部的皮肤。

6、沐浴露没有清洗干净

沐浴露没有清洗干净,在身体上残留,而引起痘痘的生长。市面上大多数的沐浴露等都是用硅及合成聚合物混合后制成的化学产品,经常使用这类产品,产品中的成分会残留在背上,成为堵塞背上毛孔、造成粉刺的罪魁祸首。

背上长痘痘怎么办?

当患者的身体各个部位出现青春痘后,都应该要避免抓挠、挤压,因为抓挠、挤压后患者的皮肤很容易发生感染的情况。注意以下10招,就能远离痘痘:

1、注意饮食

首先青春痘患者在后背出现痘痘后应该要注意平时的饮食,饮食应该要以清淡的食物为主,不宜食用一些辛辣、刺激性强以及生冷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会对患者的皮肤产生刺激,从而导致病情加剧。

2、多喝水、保证良好睡眠

喝水多了体内的新城代谢就会快一些,体内毒素更容易排出,这样我们也就少长痘痘了。睡眠不好会导致皮脂分泌过多,熬夜的人都有体会,一晚上不睡,脸上的油都够炒菜了。

3、贴身睡衣常换洗

背部是我们身体部位中除了脸部以外皮脂腺分泌最旺盛的地方,而分泌出的油脂和脱落的皮屑残留在衣物上,就会滋生螨虫,导致长痘啦!所以贴身睡衣一定要经常换洗哦。建议衣物最好是在阳光下晾晒,杀菌效果好。

4、搭配干净器具用品

已长了痤疮的人,这时候候候的干净办法就要分外小心,要像帮衬帮衬面部的肌肤一般沉寂洗擦,如许就不会过分刺激背部的痘痘,由于过度洗擦反而会加剧痤疮的产生。

5、扎起长发,让背部透透气

长发飘飘的背影是最能吸引异性的美丽形象啦,但是当风吹动秀发,露出的不是白皙的背部,而是一片泛红的痘痘,那就尴尬咯。所以适时地扎起清爽的马尾或盘发,让背部皮肤透透气吧,痘痘症状自然会减轻咯。

6、选择透气衣服

建议背上长痘痘的人,可先从小地方慢慢调整,最好改穿透气、吸汗、宽松的衣服或是勤换,让背部可以通风,减缓痘痘的生长。

7、保持清洁

保持身体清洁是预防以及护理青春痘的必要手段,青春痘的发病人群主要以青少年以及油性肌肤的人群居多。最好是将身上水份吸干再穿衣服,不然湿衣服贴着背也会滋生细菌。

8、床单被子勤洗晒

众所周知,床单被套是最容易滋生螨虫的,所以趁天晴的时候,把它们洗干净,也把被芯和枕芯都拿出去晒一晒吧。

9、浴盐清洁皮肤

用温水淋浴使身体温热、毛细孔充分张开,然后就可以在背上涂抹上厚厚的浴盐,再进行清洗。一定要选择淋浴,盆浴会更容易引起交叉感染。

10、慎用硫磺皂

坊间流传一个祛除背上痘痘的方法,便是用硫磺皂洗澡。硫磺皂具有杀菌的功效,能够抑制脸部肌肤的螨虫和真菌,减缓痘痘的滋生。但医学专家也表示,它容易使皮肤缺水,引起皮肤干燥和脱皮等现象,若是由此导致皮肤水油不平衡,不仅不能治痘,还会引发更多的皮肤问题。

关注艾灸学堂,每天分享经典艾灸案例

大自然有24节气,人体的颈椎,胸椎,腰椎共有24节,正好与大自然的24节气暗合。颈椎1,2,3节为大雪,小雪,立冬。腰椎的3,4,5节为大寒,小寒,冬至。根据24节气与椎体对应情况,以及颈椎1-3节,胸椎5-8节,腰椎3-5节,在人体中的作用,我们把颈椎1-3节称作“风寒关”,胸椎5-8节称作“气血关”,腰椎3-5节称作“寒冷关”。

1风寒关一旦受到损伤,如寒冷的侵袭,可出现脑血栓,脑梗塞,可因激动造成阴阳失调发生脑溢血,过度疲劳和长期的寒冷刺激,可导致血管的激烈收缩及脑部疾病,中枢神经的指令不能正常下传,还可造成各系统功能失调而出现功能性疾病。风寒关因其“冰天雪地”,当用手感探病时,会有麻木,发刺,阴寒之感。要想打通此关,应先解开肩中腧穴,打开神经通道,该穴可主全身气血,通七窍,这样才会冰雪融化,大地回春。

2气血关主管全身气血,各系统功能失调可导致坐卧不安,心烦意乱,力不从心等,长期失调还可导致脾胃虚弱,食少纳差,气短,脏腑功能失调等症。

3寒冷关一身正气,如营卫不当就会导致胃肠,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如胃肠炎,胃肠功能紊乱,月经不调,宫颈炎,附件炎,盆腔炎,肿瘤,腰膝冷痛,头晕眼花,健忘,失眠多梦等。

打通三关的一般方法有:轻慢拍打(痛击病灶法),点穴按摩,魔掌疗法,意火。必须注意:拍打不宜过重

脊柱旁取穴窍门

在找脊椎部的穴道时,数凸骨就可发现穴道,不过,并不需总是都从最上面颈椎的凸骨开始数起。因此,可利用下列的方法,找出作为基准的棘突。

头往前低下时,脖子后面所露出的一块骨,就是第七颈椎骨。而第七颈椎骨下面的一个背骨突出处,即是第一胸椎骨。

若以线连结左右两边肩胛骨的下端,正好是第七胸椎骨和第八胸椎骨间的突起处。

腰的左右边有极突出的“髂骨”(为髋骨最上部),而连接其左右侧上端之线,则为第四腰椎棘突之突起处,这也是系腰带的位置。

脊椎上及旁边的人体穴位是非常丰富的,且布满了被广泛用于疾病治疗的穴道,对于任何想致力于人体穴位疗法的爱好者来说,掌握好“脊柱旁取穴窍门”都是大有裨益的。

相关穴位罗列如下

督脉上相关穴位:

大椎穴、陶道穴、身柱穴、神道穴、灵台穴、至阳穴、筋缩穴、中枢穴、脊中穴、悬枢穴、命门穴、腰阳关穴、腰俞穴、长强穴,这些穴位依次分布在脊椎相应的棘突下。

足太阳膀胱经上相关穴位:

肩中俞穴、大杼穴、风门穴、肺俞穴、厥阴俞穴、心俞穴、督俞穴、膈俞穴、肝俞穴、胆俞穴、脾俞穴、胃俞穴、三焦俞穴、肾俞穴、气海俞穴、大肠俞穴、关元俞穴、小肠俞穴、膀胱俞穴、中膂俞穴、白环俞穴、上髎穴、次髎穴、中髎穴、下髎穴、会阳穴,这些穴位依次分布在脊椎棘突下,左右旁开15寸处。

再有:

肩外俞穴、附分穴、魄户穴、膏肓穴、神堂穴、譩譆穴、膈关穴、魂门穴、阳纲穴、意舍穴、胃仓穴、肓门穴、志室穴、胞肓穴、秩边穴,这些穴位依次分布在脊椎棘突下,左右旁开3寸处。

附:

穴位:脊柱穴位

位置:大椎至尾椎成一直线。

操作:用食、中二指腹或掌根自上向下直推,称推脊柱,约推100~300次。

主治:脱肛,便秘,泄泻等。

艾灸督脉膀胱经通三关

艾灸督脉可以让你的阳气在体内慢慢积聚起到大补阳气的作用,使之到达体表起到御邪防病,在内到达全身各处起到温通经脉、温熙脏腑的作用。

艾灸督脉对女性面部的黄褐斑、雀斑、痤疮等各种随着衰老的出现的症状,也能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这些都是通过调节全身的阴阳的平衡来调理全身的各脏腑的功能,以达到防病,保健的作用。

督脉艾灸取穴:大椎穴、风门穴、身柱穴和命门穴

1、大椎穴

定位:在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常被用于治疗感冒、疟疾、颈椎病、痤疮等等,人体诸阳之汇,是人体所有阳经交汇的一大要穴。

2、风门穴

定位:在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常被用于治疗一些外感风邪的疾病,像伤风、咳嗽、发热、头痛、脖子僵硬、胸背痛等。

3、身柱穴

定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常被用于治疗感冒、哮喘、夜尿症等病症,特别是此穴用于儿童身上效果更佳,可以说是儿童的强身保健穴,经常艾灸小孩的身柱穴,孩子能够少感冒,对孩子健康成长有很大帮助。

4、命门穴

定位: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常被用于后背发凉、手脚发凉和腰酸腿寒这类有阳虚症状的疾病。

以上穴位艾灸时间:每日灸一次,每个穴位灸30-45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坚持灸10天,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哦!

背部是健康的晴雨表,是人体坚实的保护屏障。经常艾灸背部,可以培补阳气,调五脏气血、安神定志、通经活络。

真实案例体现

案例一: (刘某),女,42岁。

颈椎椎间盘突出多年,C3,C6都有问题,有不同程度的突出,膨出。已经针灸了2年,艾灸一年,没有任何好转,反而比之前加重,自述是长期工作低头导致的,年轻拼命工作,腰膝酸软,肾气不足,经常乏力。治疗方案,督脉铺灸,祛除寒气,活血化淤,濡养筋骨,清除淤血,让椎管矫正,疏通气血。连续做了一个多月,一次比一次效果好,精神上感觉神清气爽,腰背能挺直了,后背轻松,颈椎疼痛减轻,人看上去年轻了许多,面部由原来的无血色,做完后面如桃花,整个人阳气补充充足,气血充裕全身,可以调理脏腑,艾灸,讲究的通,透,之前有人说艾灸不管用,那是因为艾灸的量不够,力度尚浅,只能去除身体表层的湿气,起不到调理身体机能的作用。阳气补充足了,就像汽车加满了油,才可以运转游刃有余,希望亲们可以集中按照疗程艾灸,才可以起到治病防病的作用,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案例二: (刘某),女,33岁。

我整个后背酸痛半年多,早上起来的时候最严重,另外小腿还冷、睡眠质量一直都比较差、可能是睡眠不好的原因所以脸色也不太好,发黄,嘴巴里面经常会觉得苦,白带也是黄黄的,白天上班总是觉得很困,偶尔还有点胃痛。因为上班,也没有特意去治疗,严重的时候就偶尔拿点药吃吃。

2015年12月份开始接触艾灸,开始就是点艾条灸灸,有时候下班回来累了就不灸了,这样隔三差五的效果也不太明显,现在下班回来我就边看电视边灸,定个闹钟灸多久就好了,果然艾灸还是要坚持,大概一个半月左右,后背酸痛基本好了,只有胸至腰的这段脊柱在腰挺直时还有点痛,其他所有不适都没感觉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76886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8
下一篇2023-12-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